1、河南省鹤壁市屯子乡中心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断舍离”与经济学几年前,日本家庭妇女山下英子搞了个“断舍离”,出书立说,受到追捧,在中国也蔓延开来。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渊源很深,儒家、释家和道家均有牵连。按说中日传统文化不推崇极端性的生活实践,山下英子的“断”“舍”“离”,都是毅然决绝的做法,生活的境遇,让她苦不堪言而咬牙切齿地下了狠手。从经济学理解来看,山下英子是从需求方来行事的,“断舍离”说白了就是减少需求。日本许多学者说,日本失去了“十年”或是“二十年”,经济要死不活,与这种“断舍离”不无关系。在过往的经济生活中,物质
2、产品的丰富,几近就是人类追求的目标;物质产品的拥有,几近就是人类自由和幸福的别名。这与过往物品贫乏的短缺经济相关。确实,要这物件没有,要那东西不在,人类哪来自由,幸福更是遥远。它激发起人类生产的高度热情,引动了市场制度的强烈扩张与繁荣。结果是,经济高速增长,物质产品极大丰富,发达区域、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甚至出现了某种形态的“产品过剩”和“经济危机”。当下的经济世界出现了两个严重的错位:一个是家庭和外部社会的错位,即外部社会继续狂热生产和家庭内部物质产品严重过剩之间的失衡;一个是家庭和物质产品的错位,即家庭由物质产品的主人转变成仆人的颠倒。历史和逻辑都告诉我们,扭曲终究是要归位的。两个错位显然在期
3、待一次纠正,一种反转,一场革命。终于,“断舍离”爆发了。山下英子的“断舍离”本是解决自己居家问题的。不买进不需要的东西,处理掉手里没用的东西,让家的空间宽敞起来。不曾料及的是,一个让家庭成员获取舒适感的举动,赢得的不只是大的居住空间,还有内心的自由自在,因为从此不用再对过多的物质产品牵肠挂肚、劳心费神。更不曾料及的是,山下英子不止一个,而是成千上万,聚合起来就是一个时代。要知道,那些“断舍离”的东西,曾经满足过无数山下英子的欲望,转眼便无情地束缚了她们的心灵。心无自由,便无舒适,更谈不到幸福。这个由日本家庭妇女启动的日常生活习惯的改变,实际上,是一场关系到经济生活模式的巨大革命,它预示着人类从
4、物质产品拥有的“极度偏好”转向“适度”;这也是一次人类经济发展目标的重新定位,一味扩张生产的高速增长将被平衡生产的适度增长和不增长所代替;这更是一种人类理解自由和幸福真义的启蒙,拒绝物质产品对人的奴役,回归自由自在的状态将主导人类精神生活。我们不惊奇这种“归位”运动的到来,我们只是略微地惊讶,它为何会源起于如此普通的生活场景和如此普通的生活人群。相应地,“断舍离”也预示了一场经济学革命的到来。这场革命的表现形式,是纠偏过往经济学畸重的“生产理论”或“供给学说”,真正从需求约束的视角或是供给、需求相互制约的视角,理解经济现实,总结经济运行,提炼经济逻辑,构建新的经济学理论;这场革命的深层本质,则
5、是围绕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人,实现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从“生产之事”到“生活之人”的转变,推动经济学的研究目的从服务各种经济体向服务人类的自由和幸福靠拢,开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从具体细微事实到一般宏观逻辑的探索。可以肯定,这场革命将展示一幅崭新的经济学画卷。(选自陈彩虹“断舍离”与经济学,有删改)1. 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 “断舍离”的做法迎合了人们的生活需求,虽然它不符合中日的传统文化精神,但依然受到欢迎。B. “断舍离”的初衷是为了让家居环境变得宽敞,让家庭成员获得舒适感,能够享受内心的自由。C. 为人类的自由和幸福服务的经济学,将特别关注人们的“需求”,纠正过分强调“生产”的偏颇
6、。D. 物质贫乏,引发了市场制度的强烈扩展和繁荣,使经济高速增长,满足了人们对物质产品的渴求。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围绕“断舍离”展开,重点论述了这一普通生活方式对于经济学的意义。B. 文章引述日本学者的观点,从反面说明了当下经济学中“供给理论”的地位。C. 文章在论述“断舍离”将带来的经济学革命时,采用的是夹叙夹议的方式。D. 文章第三段对人类幸福和物质产品关系的论述,说明了“断舍离”产生的历史背景。3. 依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平衡生产的适度增长和不增长,成为新的经济发展目标,现有物质产品的生产将会随之减少。B. 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场景的改
7、变带来一场革命,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C. 现有的经济学着眼于具体的生产之事,努力提高物质产品的供给,忽视了消费者的需求。D. “断舍离”这种决绝方式的出现,也暗示了日本经济疲软的一个因素是家庭物质产品的严重过剩。参考答案:1. B 2. C 3. A【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本题B项,“断舍离的初衷是为了能够享受内心的自由”错,原文“山下英子的断舍离本是解决自己居家问题的。不买进不需要的东西,处理掉手里没用的东西,让家的空
8、间宽敞起来。不曾料及的是,一个让家庭成员获取舒适感的举动,赢得的不只是大的居住空间,还有内心的自由自在”可见,“享受内心的自由”不是初衷,是意外收获。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查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C项,“采用的是夹叙夹议的方式”错,文本最后一论述经济学革命,“这个由日本家庭妇女启动的日常生活习惯的改变,实际上,是一场关系到经济生活模式的巨大革命”接着论述“这场革命的表现形式”“这场革命的深层本质”最后肯定“这场革命将展示一幅崭新的经济
9、学画卷”。没用“叙述”。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本题A项,“现有物质产品的生产将会随之减少”于文无据。原文只是说“这也是一次人类经济发展目标的重新定位,一味扩张生产的高速增长将被平衡生产的适度增长和不增长所代替;这更是一种人类理解自由和幸福真义的启蒙,拒绝物质产品对人的奴役,回归自由自在的状态将主导人类精神生活”,并没有说“现有物质产品的生产将会随之减少”。故选A。2. 现代文阅读
10、:论述类文本(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两个五四在今天 张鸣 一晃,五四运动过去95年了。五四运动过去不久,学界就有两个五四的说法。的确,在我看来,五四运动,其实是两个,一个是发端于1917年蔡元培执掌北大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一个是以1919年5月4日反日游行为标志的五四政治运动。两个五四,其实是两回事,但现在人们习惯混着说。新文化运动,在当下被骂得很惨。由于提倡儒学成了潮流,海内外的儒家信徒或者号称信徒的人合流,玩命攻击新文化运动,甚嚣尘上。在他们看来,当今传统的沦丧,儒学的毁弃,人们道德的混乱,新文化运动要负主要责任。其实,在我看来,新文化运动固然有毛病,但总的来说,功大于过
11、。没有这样一场批判传统、输入学理的文化运动,后来民国的文化建设,无从谈起。民国文化和教育的盛世,恰是在五四之后才出现的。至于五四政治运动,我的评价很低。这场运动的起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的国内反弹。反弹是可以理解的,但却没有理性。一战结束,中国变成了战胜国,人们对此期待过甚,可是当时还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丛林时代,期待以战胜国的身份来彻底改变中国的地位,根本就不现实。开价过高的外交失败,是不可避免的。但此时却绝非中国最危险的时刻,相比过去,中国的国际地位还是提高了一点。学生将外交失败视为内奸作祟的结果,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可一直被视为卖国贼的曹汝霖、章宗祥和陆宗舆三人,根本就没有所
12、谓卖国的证据。学生也根本就没想找证据,先烧曹的家,打了人再说。此后,运动进入了一个持续的抵制日货的时期,满大街查抄日货,凡是买卖日货者,都会遭致惩罚,卖者尤惨,每每被抄家,捆打,戴高帽子游街。北洋政府,其实没有限制学生游行,抓的人,都是抄查日货打人的。即使这样,警察对这些学生,也相当的客气。这样一场大规模借爱国的道德名义,侵犯私有财产,侵犯人权的运动,没法让人有好感。两个五四,在今天都没有死。新文化运动引发的文化讨论,中与西,新与旧,传统与现代,当年的论争,今天还在继续。而与此同时,五四政治运动的模式,一次次地被复制,直到去年的“九一五”反日游行中,有些人依旧是抵制日货,抓内奸,把所有买卖和使
13、用日货的人,都视为汉奸。当年五四新文化运动输入学理、改造文化的实践刚刚开了头,就被一场挟带道德高调的政治运动打断,扎实的文化改造和建设,至少部分地被浮躁的群众政治取代了。这样的悲剧,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今天,人们仍在经济上跟西方世界接轨的同时,努力摈弃西方价值。借提倡传统的名义,行精神排外之实。反过来,对五四政治运动中非理性的高调的道德呼吁,却加以充分肯定。以致在一个特别需要法治、需要人们学会按规矩行事的市场化变革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出现非理性排外事件。后一个五四的幽灵,还在徘徊。前一个五四的精神,则被抑制。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2014年5月3日16简述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17
14、作者为什么对五四政治运动评价很低?(6分)18作者肯定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原因有哪些?(6分)参考答案:16首先提出两个五四的概念(2分),然后分别对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政治运动作出分析评价(2分),最后讨论两个五四对当今的深远影响(2分)。17作者认为五四政治运动的起因是非理性的:诉求过甚,不现实(2分);在五四政治运动中的很多行为也是非理性的:对曹汝霖、章宗祥和陆宗舆的攻击无证据(2分);借爱国之名,侵犯人权和私有财产(2分)。18(1)五四新文化运动批判传统、输入学理,促进了民国文化和教育的盛世的出现;(2)当今一些人错误地将传统沦丧、儒学毁弃和道德混乱归咎于新文化运动;(3)当今有些人否定五四
15、新文化运动,借提倡传统之名行精神排外之实。略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我们的裁缝店李娟在城市里,裁缝和裁缝店越来越少了。但在喀吾图,生活迥然不同。这是游牧地区,人们体格普遍高大宽厚,再加上常年的繁重劳动,很多人身体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变形,只有量身定做的衣服才能穿得平展。我们租的店面实在太小了,十来个平方,中间拉块布帘子,前半截做生意,后半截睡觉、做饭。但这样的房间一烧起炉子来便会特别暖和。很多个那样的日子,狂风呼啸,昏天暗地,小碎石子和冰雹砸在玻璃窗上,“啪啪啪啪”响个没完没了但我们的房子里却温暖和平,锅里炖的风干羊肉溢出的香气一波一波地滚动,墙皮似乎都给香得酥掉了。我们还养了金鱼,每
16、当和顾客讨价还价相持不下时,我们就请他们看金鱼。这样的精灵实在是这偏远荒寒地带的最不可思议的尤物清洁的水和清洁的美艳在清洁的玻璃缸里曼妙地闪动,透明的尾翼和双鳍缓缓在水中张开、收拢,携着音乐一般这样,等他们回过神来,再谈价钱,口气往往会软下来许多。当地男人们很少进屋,最固执的是一些老头儿,偶尔来一次,取了衣服却死活不愿试穿,即使穿了也死活不肯照镜子,你开玩笑地拽着他往镜子跟前拖,让他亲眼看一看这身衣服多“拍兹”(漂亮),可越这样他越害羞,双手死死捂着脸,快要哭出来似的。女人们就热闹多了,三三两两,不做衣服也时常过来瞅一瞅,看我们有没有进新的布料,如果有了中意的一块布,未来三个月就一边努力攒钱,
17、一边再三提醒我们,一定要给她留一块够做一条裙子的。库尔马罕的儿媳妇也来做裙子了,她的婆婆拎只编织袋跟在后面,量完尺寸我们让她先付订金,这个漂亮女人二话不说,从婆婆拎着的袋子里抓出三只鸡来“三只鸡嘛,换条裙子,够不够?”她订的是我们最新进的晃着金色碎点的布料,这块布料一挂出来,村子里几乎所有的年轻媳妇都跑来做了一条裙子。她说:“不要让公公知道啊!公公嘛,小气嘛。给他知道了嘛,要当当(唠叨、责怪)嘛!”“婆婆知道就没事了?”“婆婆嘛,好得很嘛!”她说着揽过旁边那矮小的老妇人,“叭”地亲一口:“裙子做好了嘛,我们两个嘛,你一天我一天,轮流换着穿嘛!”她的婆婆轻轻嘟囔一句什么,露出长辈才有的笑容。但是
18、我们要鸡干什么?但是我们还是要了。还有的人自己送布来做,衣服做好后却凑不够钱来取,只好挂在我家店里,一有空就来看一看,试穿一下,再叹着气脱下来挂回原处。有个小姑娘的一件小花衬衣也在我们这儿挂着,加工费也就八元钱,可她妈妈始终凑不出来,小姑娘每天放学路过我家店,都会进来捏着新衣服摸了又摸,不厌其烦地给同伴介绍:“这就是我的!”穿衬衣的季节都快过去了,可它还在我们店里挂着!最后,我们先受不了了。有一天,这孩子再来看望她的衣服时,我们就取下来让她拿走,小姑娘惊喜得不敢相信,在那儿不知所措地站了好一会儿,才慢吞吞挪出房子,然后转身飞快跑掉。裁缝的活不算劳累,就是太麻烦,量体、排料、剪裁、锁边、配零件、
19、烫粘合衬、合缝做成后,还得开扣眼、钉扣子、缝垫肩、缲裤边。浅色衣服还得洗一洗,缝纫机经常加油,难免会染脏一点,而且烙铁也没有电熨斗那么干净,一不小心,黑黑的煤灰就从气孔漾出来,沾得到处都是。是呀,从我们当裁缝的第一天起,就发誓一旦有别的出路,死也不会再干这个了。但假如有一天不做裁缝,我们还是得想办法赚钱过日子,过同样辛苦的生活。可能干什么都一样的吧?是这样的,帕孜依拉来做衬衣,我们给她弄得漂漂亮亮的,她穿上以后高兴得在镜子面前转来转去地看。但是我立刻发现袖子那里有一点不平,就殷勤地劝她脱下来,烧好烙铁,“滋”地一家伙下去烫糊一大片怎么办呢?我们商量了半天,把糊的地方裁掉,用同样的布接了一截子,
20、将袖口做大,呈小喇叭的样式敞开,还钉上了漂亮的扣子。最后又给它取了个名字:“马蹄袖”。但是后来几乎全村的年轻女人都把衬衣袖子裁掉一截,跑来要求我们给她们加工“马蹄袖”。干裁缝真的很辛苦,但那么多事情,一针一线的,不是说拆就能拆得掉。当我再一次把一股线平稳准确地穿进一个针孔,总会在一刹那想通很多事情。(有删改)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为游牧地区,喀吾图与城市“生活迥然不同”,读者由这一点出发会感受到裁缝店里的寻常事别有趣味。B. 养金鱼可以成为裁缝店独特的生意经,是因为金鱼转移了顾客的注意力,让他们在美的愉悦里一改平日的斤斤计较。C. 作者善于借小
21、故事来表达情感,比如接受女顾客以鸡换衣,既是对她个人爱美之心的赞赏,也含有一种对质朴人情的认同。D. 本文记述了裁缝生活中温馨的插曲,但并没将这种生活过于浪漫化,一针一线辛苦踏实的劳动,才是平稳真切的生活感受。5. 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6. 文章以“我们的裁缝店为题”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参考答案:4. B 5. (1)裁缝作为辛苦的谋生行当,看起来与其他行当一样;(2)但在做裁缝的过程中,对生活有了难忘的经验和体会,不由得对这一行当产生了特殊感情,感到它有独特意义。 6. (1)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把所有的故事和人物都集中到一个地方来写,使文章紧凑。(2)主要写
22、在我们的裁缝店的所见所闻,市井化平民化的生活使文章充满生活气息,亲切温暖,带给读者一种从容平和的审美体验。(3)表达了一种归属感,生活在“我们的裁缝店”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虽然拮据,但更幸福。4. 试题分析:前后因果关系不当,强加因果。5. 试题分析:注意从“语言富有方言特色”“充分展示人物性格”“句式多变,长短结合,整散并举”的角度作答。点睛:题干问的是“本文的语言充满生活气息,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赏析”,这是针对文章的语言设题。题干明确说明“语言充满生活气息”,所谓生活气息,语言口语化,生活化,听起来感觉很亲切,很自然,如“死活不愿试穿,即使穿了也死活不照镜子”;人物的对话具有地域色彩,如
23、库尔马罕的儿媳妇,“不要让公公知道啊!公公嘛,小气嘛,给他知道了嘛,要当当(唠叨、责怪)嘛”“婆婆嘛,好得很嘛”“裙子做好了嘛,我们两个嘛,你一天我一天,轮流换着穿嘛”等,都体现出少数民族的语言特色。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张方平字安道,南京人。少颖悟绝伦。举茂材异等,知昆山县。夏赵元昊且叛,为嫚书来,规得谴绝以激使其众。方平请:“顺适其意,使未有以发,得岁月之顷,以其间选将厉士,坚城修器,必胜之道也。”时天下全盛,皆谓其论出姑息,决计用兵。方平上平戎十策,以为:“入寇巢穴之守必虚,宜卷甲而趋之。”宰相吕夷简善其策而不果行。夏人寇边,四路以禀复
24、失事机,刘平等覆师,主帅皆坐谴。元昊既臣,而与契丹有隙,来请绝其使。方平曰:“得新附之小羌,失久和之强敌,非计也。宜赐元昊诏,使之审处,但嫌隙朝除,则封册暮下。如此,于西、北为两得矣。”时韪其谋。徙益州。未至,或煽言侬智高在南诏,将入寇,摄守亟调兵筑城,日夜不得息,民大惊扰。朝廷闻之,发陕西步骑兵仗,络绎往戍蜀。诏趣方平行许以便宜从事方平曰此必妄也道遇戍卒皆遣归他役尽罢适上元张灯城门三夕不闭蜀人遂安。方西鄙用兵,两蜀多所调发,方平为奏免横赋四十万。又建言:“国家都陈留,非若雍、洛有山川足恃,特倚重兵以立国耳。兵恃食,食恃漕运,以汴水为主,利尽南海。天圣已前,岁调民浚之。其后,浅妄者争以裁减役费
25、为功,汴日以塞,是利尺寸而丧丘山也。”乃上十四策,帝称善,悉如其说行之。未几,以工部尚书帅秦州。谍告夏人将压境,方平料简士马,声言出塞。巳而寇不至,言者论其轻举,曾公亮曰:“兵不出塞,何名轻举?寇之不得至,有备故也。倘罪之,后之边臣,将不敢为先事之备矣。”.王安石弛铜禁,奸民日销钱为器,钱日耗。方平极论其害,请诘安石:“举累朝之令典,一旦削除之,其意安在?”帝采其言。元祐六年,薨,年八十五。(节选自宋史张方平传)【注】嫚:轻慢。羌:指西夏,即赵元昊。料简:挑选。8.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诏趣方平行许以便宜从事方平曰此必妄也道遇戍卒皆遣归他役尽罢适上元张灯城门三
26、夕不闭蜀人遂安B. 诏趣方平行许以便宜从事方平曰此必妄也道遇戍卒皆遣归他役尽罢适上元张灯城门三夕不闭蜀人遂安C. 诏趣方平行许以便宜从事方平曰此必妄也道遇戍卒皆遣归他役尽罢适上元张灯城门三夕不闭蜀人遂安D. 诏趣方平行许以便宜从事方平曰此必妄也道遇戍卒皆遣归他役尽罢适上元张灯城门三夕不闭蜀人遂安9.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茂材”,又作“茂才”,西汉时原作“秀才”,到东汉时因避光武帝刘秀的讳而改为“茂才”。B. “薨”是古人对身故的一种说法,称诸侯之死,也称皇帝的高等级妃嫔、皇子、公主、贵族或官员之死。C. “工部”是古代“六部”之一,隋朝开皇二年始设立
27、,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政令。D. “鄙”是周代地方行政组织单位之一,五百家为一鄙,后引申为边邑、边境。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方平是南京人,年轻时极为聪明,考中科举茂材,评为特别优异的等级,后来历任多种官职,在任上多有出色的表现。B. 张方平能未雨绸缪。他敏锐地意识到国家在陈留建都,弊端是没有山川等险要地形可以凭恃,只能靠重兵来立国,而军队依靠粮食,粮食又主要依靠漕运,所以他要求疏浚日益堵塞的汴河。C. 张方平头脑冷静,善用谋略。有人煽动说侬智高将要入侵,益州大乱。张方平却不为所惑,他路遇征调前来戍守的军队就让他们回去,并停止其他劳
28、役,适逢上元节,他又让城门三夜不关,最终安定了人心。D. 张方平很有战略眼光。他认为一旦宋朝断绝与契丹往来,就会因小失大,给宋朝外树强敌;只有让西夏与契丹之间明争暗斗,宋朝才能在西、北两面得利。11.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以其间选将厉士,坚城修器,必胜之道也。(2)倘罪之,后之边臣,将不敢为先事之备矣。参考答案:8. A 9. B 10. D 11. (1)在这期间挑选将领,操练士兵,加固城墙,修整器械,(这是)必胜的方法。(“以其间”“厉”“坚”各1分,句意2分)(2)如果对他治罪,以后的边境大臣,将不敢做事先的防备了。(“罪”“边臣”“先事之备”各1分,句意2分)8.
29、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断句。“道遇戍卒皆遣归”中,“遇”与“遣”的行为主体相同,意义相对对立,故“卒”后断开,排除A、D两项。“上元张灯”“城门三夕不闭”关系紧密,可排除B项。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B项封爵的大官之死可以称薨,普通官员之死不能称薨。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D项“只有让西夏与契丹之间明争暗斗,宋朝才能在西、北两面得利”,说法有误。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二段“方平曰:得新附之小羌,失久和之强敌,非讨也。宜赐元昊诏,使之审处,但嫌隙朝除,则封册暮下。如此,于西、
30、北为两得矣。时韪其谋”,是让西夏与契丹消除嫌怨,这样才能确保宋朝西、北边境的安宁。点睛:在整体把握的情况下,在准确理解词义、句意的基础上,梳理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情理辨清主要信息、次要信息,从而明确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主旨。不仅要对原文的基本内容进行归纳概括,还要对文章的内容作较深层次的剖析。这就要求我们能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内容,并对文章的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分析与判断,进而归纳和概括。.11.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1)“以其间”译为在这期间,“厉”译为操练,“坚”译为加固。(2)“罪”译为治罪,“边臣”译为边境大臣,“先事之备”译为事先的防备。参考译文: 张方平,字安
31、道,南京人。从小聪明过人。被举荐为优异等次的茂材,任昆山知县。赵元昊将要反叛,写来文辞轻慢的书信,意图让朝廷谴责他并与他断绝关系以激怒他的部属。方平向朝廷请求说:“(应)顺从他的意思,让他没有发动反叛的借口,(以此)赢得短暂的时间,在这期间挑选将领,操练士兵,加固城墙,修整器械,(这是)必胜的方法。”当时国力强盛,其他人都认为他的意见是姑息纵容,(最终还是)决定用兵。方平奏上平戎十策,认为:“入侵的敌寇其后方巢穴防守一定空虚,应该挥兵直扑那里。”宰相吕夷简赏识他的计策但最终没有实行。夏人入侵边境,四路人马因向上回复失去了时机,刘平等军队覆没,各路主帅都获罪受责。 元昊臣服后,与契丹有嫌隙,来朝
32、请求断绝与契丹的使者往来。方平说:“(如果这样做,这是)得到了新近依附的西夏,却失去了长久和好的强大对手,不是合适的办法。应该赐诏给元昊,让他谨慎处理,只要嫌隙早晨消除,那么封册就在傍晚下达。这样,对于西、北就能都得到。”当时朝廷肯定了他的计谋。调任益州知州。还没到任,有人煽动说侬智高在南诏,将要入侵,代理守丞急忙调兵修筑城墙,日夜不得休息,百姓很受惊扰。朝廷听说后,调发陕西军队器械,不断前往守蜀。又下诏催促方平出发,答应他能斟酌事宜自行处事,方平说:“这一定是谣传。”路上遇见戍守兵卒,都让他们回去,其他劳役都停止。(此时)正值上元节张灯,(方平让)城门三天不关,蜀地百姓才安定下来。 正值西部
33、边境用兵,两蜀多有征调,方平替他们上奏免除额外赋税四十万。又建议:“国家在陈留建都,不像雍、洛那样有山川可以凭恃,只是依靠重兵来立国而已。军队依靠粮食,粮食依靠水道运输,水运以汴水为主,其便利可以直通南海。天圣年间以前,每年征调百娃疏浚汴水。其后,浅薄虚妄的人争着把裁减劳役费用作为功劳,汴水日渐堵塞,这是以尺寸的小利为利益却失去了丘山那样大的好处。”于是上奏了十四条计策,皇上称好,都按照他的意见实行了。不久,张方平以工部尚书的身份做秦州统帅。侦察人员报告夏人将逼近边境,方平清理检查兵士战马,扬言(发兵)出塞。后来敌寇没有能够来,言事者弹劾他轻举妄动,曾公亮说:“军队没有出塞,怎么叫轻举妄动 ?
34、敌寇没有能够来,(是)有防备的缘故。如果对他治罪,以后的边境大臣,将不敢做事先的防备了。” 王安石放松铜禁,奸民每天销毁铜钱作为器用,铜钱一天天亏缺。方平极力论述其害,请求责问王安石:“把几朝的法令典制一下子全部废除,是什么用意?”皇帝采用了他的意见。元祐六年去世,终年八十五岁。5.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先生注于诗文无所不工然尚未尽脱古人蹊径平生著述自以乐府为第一词人甲乙宋人早有定论。惟张叔夏病其意趣不高远。然宋人如欧、苏、秦、黄,高则高矣,至精工博大,殊不逮先生。故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白,欧、秦似摩诘,耆卿似乐天,方回、叔原则大历十子之流。南宋唯一稼轩可比昌黎,而词中老杜,则非先生不可。
35、昔人以耆卿比少陵,未为犹当也。(选自人间词话)【注】先生:即周邦彦21. 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先生于诗文无所不工然尚未尽脱古人蹊径平生著述自以乐府为第一词人甲乙宋人早有定论。22. “欧、秦似摩诘,耆卿似乐天”一句中 “摩诘”指_,“耆卿”指_。23. 作者认为“昔人以耆卿比少陵,未为犹当也。”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参考答案:21. 先生于诗文无所不工/然尚未尽脱古人蹊径/平生著述/自以乐府为第一/词人甲乙/宋人早有定论 22. (1). 王维、 (2). 柳永。 23. 周邦彦作品本身精工博大;以宋词和唐诗比,柳永(耆卿)只可和白乐天比,而词中老杜,则非周
36、邦彦不可【2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时抓住句子中的重要名词和虚词,根据其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和在句子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判断出断句的正确划分;同时注意句子中对仗的地方,根据句式特点断句是最简洁的方法。句中“然”表转折,前面断开;“平生著述”为陈述对象,前面断开;“以乐府为第一”是固定搭配,此处断开;“词人”“宋人”为陈述对象,中间断开。这句话意思是:周邦彦关注诗文创作,没有不擅长的,但没有摆脱古人的办法。平生的著作,自认为是乐府第一。词人的等级,宋代人早就有断论。【2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做此题时,要求考生在调动平时学习的时候要放开眼界,多去
37、关注一些传统文化知识,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关注某一个细节或者某一个用词上出现的瑕疵和陷阱。此题要求答出“秦”“摩诘”分别指谁,根据记忆可以答出秦观、王维。【2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重点考察对事件原因的概括。解答此题,要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根据文中的关键词语概括即可。可以从原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耆卿似乐天”“词中老杜,则非先生不可”,据此概括要点即可。参考译文:周邦彦关注诗文创作,没有不擅长的,但没有摆脱古人的办法。平生的著作,自认为是乐府第一。词人的等级,宋代人早就有断论,只有张叔夏指责他旨意和情趣不够高尚
38、远大。但是宋人像欧阳修、苏轼、秦观、黄庭坚的诗,高尚是高尚,但精致、广博、远大,都比不上先生。所以拿宋词比较唐诗,那么东坡先生类似李白,欧阳修、秦观类似王唯,柳永类似白居易,贺铸、晏几道是大历年间十大才子之类的人。南宋只有一个辛弃疾可以和韩愈相比,而词中的杜甫,是除了先生不可以比拟的。古人拿柳永比杜甫,不一定恰当啊。【点睛】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因而断句能力高低,成了阅读文言文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对文言文断句,最基本的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所以,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
39、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切忌一边看一边点,这很可能产生误读、曲解。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陶琰,字廷信,绛州人。父铨,进士,陕西右参议。琰举成化七年乡试第一,十七年成进士,授刑部主事。弘治初,进员外郎。历固原兵备副使。练士卒,广刍粟。历九年,部内晏如。迁福建按察使,浙江左布政使。正德初,以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迁刑部右侍郎。陕西游击徐谦讦御史李高。谦故刘瑾党行厚赂欲中高危法琰往按直高瑾怒假他事下琰诏狱褫其职又罚米四百石输边。瑾诛,起左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准、扬诸府。六年,转南京刑部侍郎。明年,贼刘七等将犯
40、江南,王浩八又入衢州。进琰右都御史,巡视浙江。至则七等已灭,浩八听抚。会宁、绍濒海地飓风大作,居民漂没万数。琰出帑金振救,而大筑萧山至会稽堤五万余丈。奏设兵备道守要害,防浩八党出没,遣将击斩其渠魁。遂城开化、常山、遂安、兰溪,境内以靖。复命总督漕运,七疏乞归。世宗嗣位,起故官。凡三督漕,军民习其政,不严而肃。琰性清俭,饭惟一疏。每到官及罢去,行李止三竹笥。寻加户部尚书。嘉靖元年召拜工部尚书。其冬,改南京兵部,加太子少保。未浃岁,屡引年乞休。加太子太保,乘传归,有司岁时存问。又九年卒,年八十有四。赠少保,谥恭介。子滋,以进士授行人。谏武宗南巡,杖阙下,谪国子学正。嘉靖初,历兵部郎中。率同官伏阙争
41、“大礼”,再受杖,谪戍榆林。兵部尚书王时中等言,琰老病呻吟,冀父子一相见,乞改调近卫。不许。十五年,赦还,卒。(选自明史列传第八十九)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谦/故刘瑾党/行厚赂/欲中高危法/琰往按/直高瑾怒/假他事下琰诏狱/褫其职/又罚米四百石输边/B. 谦故刘瑾党/行厚赂/欲中高/危法/琰往按/直高瑾怒/假他事下琰诏狱/褫其职/又罚米四百石输边/C. 谦/故刘瑾党/行厚赂/欲中高/危法/琰往按/直高/瑾怒/假他事下琰诏狱/褫其职/又罚米四百石输边/D. 谦故刘瑾党/行厚赂/欲中高危法/琰往按/直高/瑾怒/假他事下琰诏狱/褫其职/又罚米四百石输边/11. 下列
42、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是明朝中央行政机构的六部,各部最高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B. 员外郎,我国古代官职之一,员外郎、郎中为六部各司正副主官,员外郎一般是闲职,明朝以后常有商贾士绅捐钱获得此官职。C. 太子太保与太子太师、太子太傅都是东宫官职,太子少保与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则是其副职,后来这些只是荣誉称号。D. 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泛指官吏,例如,诸葛亮出师表“宜付有司论其刑赏”。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陶琰才学过人,屡任要职。乡试第一,考中进士后先在刑部任职,后任户部、工部和南京兵部尚
43、书。B. 陶琰治政有方,政绩卓著。所到之处,均物阜而民丰,兵强而粮足,盗贼归顺,社会因而太平。C. 陶琰体恤民情,造福百姓。临海地区遭遇飓风,他拿出国库中的钱财救济灾民,并修筑堤岸五万多丈。D. 陶琰为官清廉,严于律己。他虽居高官,但每餐只一个菜,每次上任和离职,行李只有三个竹箱。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练士卒,广刍粟。历九年,部内晏如。(2)奏设兵备道守要害,防浩八党出没,遣将击斩其渠魁。参考答案:10. D 11. B 12. B 13. (1)(陶琰)操练士兵,广积粮草。九年后,管辖范围内安定和平。(2)陶琰上奏请求设置兵备道防守要害之处,谨防王浩八的党羽出没,派
44、遣将领斩杀寇贼首领.10. 试题分析:断句的前提是疏通句意,本题中应特别注意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事情的前因后果,大意是,徐谦原来是刘瑾的党羽,想陷害李高,传主陶琰调查发现是诬告,结果得罪刘瑾,刘瑾找个理由把陶琰关押起来,革除其公职,还罚米输边,附原文标点:谦故刘瑾党,行厚赂,欲中高危法。琰往按,直高。瑾怒,假他事下琰诏狱,褫其职,又罚米四百石输边。11. 试题分析:明朝的员外郎是从五品,是不大不小的官员,选文中“进员外郎”的“进”字表明,传主实际是得到升职,可见,当时的员外郎是有实权的官职,并非“闲职”。12. 试题分析:“他拿出私有钱财救济灾民”错,文中说的是“琰出帑金振”,“帑金”指的是国库的
45、钱。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如此题选项C事件错误。13.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词语“刍”译为“积蓄”,“部”译为“管辖”,“晏如”译为“安定太平”,“要害”译为“险要的地方”,“党”译为“党羽”,“渠魁”译为“首领”。参考译文:陶琰,字廷信,绛州人。父亲陶铨,考中进士,担任陕西右参议。陶琰考中成化七年乡试第一名。十七年
46、考中进士,被授予刑部主事。弘治初年,晋升员外郎,历任固原兵备副使。操练士兵看,广积粮草,九年后,管辖范围内安定和平。迁任福建按察使、浙江左布政使。正德初年,以右副都御使的身份任河南巡抚,迁任刑部右侍郎。陕西游击徐谦弹劾御史李高。徐谦本来是刘瑾的党羽,想陷害李高,传主陶琰调查发现是诬告,结果得罪刘瑾,刘瑾找个理由把陶琰关押起来,革除其公职,还罚米输边。刘瑾被杀后,陶琰被起用担任左副都御使,总管漕运兼任淮、扬等府的巡抚。正德六年,转任南京刑部侍郎。第二年,贼寇刘七等想进犯江南,王浩八又进犯衢州,。朝廷晋升陶琰为右都御使,巡视浙江。陶琰到达时,刘七等已被消灭,王浩八归顺了。遇到宁波、绍兴临海地区飓风
47、大作,民众被淹没的有上万人。陶琰拿出国库中的钱财救济灾民,并大修萧山至会稽的堤岸五万多丈。陶琰上奏请求设置兵备道防守要害之处,谨防王浩八的党羽出没,派遣将领斩杀寇贼首领。于是修筑开化、常山遂安、兰溪城。境内得以安宁,又命他总管漕运,他七次上疏请求回乡。世宗继位后,起用他担任原职。他共三次总管漕运,军民习惯于他的管理,不严厉但整肃有序。陶琰生性清廉节俭,每餐只有一个菜,每次上升和离职,行李只有三个竹箱。不久升迁为户部尚书,嘉靖元年,召拜为工部尚书。这年冬天,改为南京兵部尚书,加封太子太保,未满一年,陶琰多次请求退休,朝廷加封他太子太保,让他回归故里,有关官员每年按时前去问候,九年后去世,享年八十四岁。追赠少保,谥号恭介。儿子陶滋,以进士拜授行人,谏阻武宗南巡在宫阙下受到杖打,被贬为国子学正。嘉靖初年,历任兵部郎中,率领同僚跪伏在宫阙外争议“大礼”,再次被杖打,被贬成守榆林,兵部尚书王时中等人说,陶琰年老多病呻吟不止,希望父子相见一次,请求改调就近卫所。皇上不同意,嘉靖十五年,陶滋被赦免回乡,去世。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 阅读下面问卷调查统计表,按要求作答。(4分)作文评改方式适应情况调查评改方式适应情况高一高二高三老师评改适应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