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西省景德镇市庄湾中学高三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文化与代沟关于年轻一代和年长一代在行为方式、生活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差异、对立和冲突,即所谓代沟问题。二战后它就引起了文化人类学家的注意。杰弗里戈若在1948年出版的美国人:一项国民研究中就曾讨论过代际脱节现象,但对“代沟”问题作了最具说服力的阐释的却是米德1970年出版的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文化与承诺出版于欧美60年代青年运动刚刚退潮之际。米德提出,纷呈于当今世界的代与代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既不能归咎于两代人在社会地位和政治观念方面的差异,更不能归咎于两代人在生物学和心理
2、学方面的差异,而首先导源于文化传递方面的差异。从文化传递的方式出发,米德将整个人类文化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这三种文化模式是米德创设其代沟思想的理论基石。前喻文化,即老年文化,其特点是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这是一切传统社会的基本特征。在传统社会中,由于发展十分缓慢,经验就有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经验丰富的老者自然就成了整个社会公认的行为楷模。在这种以前喻方式为特征的文化传递过程中,年长一代传喻给年轻一代的不仅是基本的生存技能,还包括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公认的生活方式和简拙的是非观念。这种前喻型文化从根本上来说排除了变革的可能,当然也就排除了年轻一代对年长一代的生活予以反叛
3、的可能,因此,在前喻文化中是不存在代沟现象的。并喻文化,是一种过渡性质的文化,它肇始于前喻文化崩溃之际,比如移民运动、科学发展、战争失败等原因。由于先前文化的中断,前辈无法再向晚辈提供符合新的环境和时代要求的全新的行为模式,晚辈就只能以在新的环境中捷足先登的同伴为自己仿效的楷模,这就产生了文化传递的并喻方式。在并喻文化中,年长一代不能继续引导青年前行,导致代表新与旧两种生活方式的两代人之间爆发矛盾与冲突,但这种“代沟”现象从全球范围来看还只是局部性的。通过对前喻文化和并喻文化的描述,米德创设了她的后喻文化或曰青年亚文化理论。她指出,由于二战以来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整个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人类开
4、始将自己熟知的世界抛在身后,生活于一个完全陌生的新时代中。这一情形和当年开拓新大陆的移民们的经历颇有相似之处。所不同的只是,如果说那些新大陆的开拓者经历的是空间迁徙的话,那么人们今天经历的则是时间迁徙;如果说开拓新大陆的移民只占人间人口的一小部分,那么,今天经历时间迁徙的则是整整一代人。在时代剧变面前,由老一代不敢舍旧和新一代唯恐失新的矛盾所酿就的两代人之间的对立与冲突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现象。而要解决代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日益落伍的年长一代就必须向代表未来的年轻一代学习。古往今来,没有任何一代能像今天的年轻一代经历这样根本的变化,同样也没有任何一代能像他们这样“了解、经历和吸收在他们眼前发生的如
5、此迅猛的社会变革”,这就使得年轻一代的文化具有引导社会前行的作用。米德所论述的这种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学习的现象这几年也开始在我国出现。从1978年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青年一代就成了倡导新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先锋。我们将这种和“嗷嗷林鸟,反哺于子”的生物现象十分相似的文化现象称为“文化反哺”,并且认为这种在疾速的文化变迁时代所发生的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的现象具有某种普遍性。(选自周晓虹主编的现代西方社会心理学流派,有改动)1下列关于“代沟现象”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A代沟现象指代际间行为方式、生活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矛盾与冲突。B代沟现象早在二次大战之后就成为文化人
6、类学家关注与研究的课题。C代沟现象之所以出现首先导源于两代人在文化传递方面存在的差异。D代沟现象不大可能存在于从根本上排除变革与反叛的前喻文化当中。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第段从介绍自杰弗里到米德关于代沟问题研究的历史沿革入手,具体解释代沟概念的内涵,重点肯定米德对代沟问题作了最具说服力的阐释。B第段意在推介米德文化与承诺中关于代沟理论的内容,首先说明米德研究代沟问题的社会背景,然后介绍了米德的基本观点和理论基石。C第段论述与第段论述内容并列,这三段先后阐释了文化传递方式中前喻、并喻与后喻三种文化类型,并深入分析了它们与代沟的关系。D第段承接上文第段论述,进一步指出与生
7、物现象十分相似的“文化反哺”现象开始在我国出现,并分析了出现这现象的社会根源和必然性。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归纳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发生于欧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青年运动为米德的研究提供了鲜活的素材。B在并喻文化时代里两代人之间在生活方式上的矛盾冲突还只是局部性的。C在后喻文化时代唯恐失新和不敢舍旧的新老两代的对立冲突具有全球性。D米德指出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学习的现象这几年也开始在中国社会出现。参考答案:1(3分)D(改变范围,将原文“不存在”改变为“不大可能存在”。)2(3分)B(A项,顺序颠倒,错在“从入手”,应是从“具体解释代沟概念的内涵”入手;C项,关系错误,错在“内容并列”,应
8、是总分关系;D项,无中生有,错在“并分析了出现这现象的社会根源和必然性”。)3(3分)D(曲解文意,错在“米德指出”,原文是说米德所论现象在中国出现。)2.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国文化形象的五个维度从国家文化形象认知主体的角度而言,两类认知主体应该受到我们的关注,一是“他者”,一是“自我”。一个国家在“他者”心中的文化形象,关系到这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吸引力;一个国家在“自我”民众心中的文化形象,关系到这个国家的文化认同、文化凝聚力。“他者”对一个国家的文化认知,包括对一个国家民众自我文化意象的认知;一国民众对自我文化的认同,也往往自觉不自觉地以各种各样“他者”眼中的文化观察作为
9、反观自我的“镜子”。两类认知主体的存在及其同等重要性要求我们在国家文化形象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内外一体、整体联动。不论从哪类认知主体角度讲,要形成清晰的关于当代中国的国家文化形象,有五个维度需要我们同时关注。一是根基。国家文化形象的客观依据是国家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实际,离开根基的建设,把国家文化形象塑造仅仅理解为一种设计、传播,便如同在花瓶中插进无根的花枝。文化建设的全力推进是奠定国家文化形象的坚实基础。目前,我们已经初步建成了国家、省、地市、县、乡、村和城市社区在内的六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率已达98%;互联网已经可以将文化信息送到村一级。这些数字折射着我国文化建设的实际进程。认
10、清当代中国的文化形象,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当代中国正在大力推进着的文化建设,这是鲜活而富有生命力的根基。二是灵魂。文化形象的认知历程与文化体系的结构一致,以价值观为最深层的所在。只有真正深入到一个国家的文化核心即价值观,我们才能够穿越种种文化现象,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国家的精确的文化形象。中华文化有其深沉的价值追求,千百年来潜移默化地浸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追求发展进步的主旋律,也是当代中国追求的最基本的文化精神。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现在人们的心中,成为人们自觉行动的一部分。三是持守。中华民族有着悠久辉煌的历史文化,但对待自己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中国人曾经陷
11、入迷茫。这里面既有一味埋头于历史的封闭自恋,也有对历史文化的轻视和不屑。中国人的许多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都与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当代中国对孔子所代表的传统文化正给以越来越多的尊重。优秀传统文化是流注于当下中华民族肌体中的精神血液,也是中华民族显著的精神标识。四是创新。不容否认,从中华文化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具有保守性的材料,但同时需要看到,中华民族及其文化中有着更为强烈的追求创新的传统。“变则通,通则久”的通变智慧,“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自强意识,“刚健笃实”的实干品质等,都是中华民族及其文化中创新精神的鲜明体现。正是这种传统的存在,使得中华文化能够突破保守性,不断超越
12、,一路向前。认识当代中国的文化形象,我们不能不聚焦创新这个时代性的主题;传播当代中国的文化形象,我们也应当学会讲好当代中国创新与进步的故事。五是气度。中华文化在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中有过许多矛盾、疑惑、拒绝,但更多的是学习、消化、融合、创新。正是在和世界不同文化体系的交流互动中,中华文化不断地丰富着自我,也为人类文明的进程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在国际舞台上,我们不断申明尊重文明多样性的主张,强调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这些主张,表达了当代中国的文化心声,也正成为当下中国文化建设的积极实践。(节选自人民日报)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国家文化形象的形成要建立在国家文化建
13、设的基础之上,大力推进文化建设是建立国家文化形象的根基。B. 在当代中国,国家文化形象建设的灵魂是要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也是当前人们追求的文化精神。C. 对于当代国家文化形象的传播,国人要做的就是理论上的创新,要善于向世界讲述中国创新与进步的故事。D. 在国家文化形象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有一颗包容之心,尊重其他文明的特点,学会与其他文明和谐共处。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作为国家文化形象的认知主体,“他者”与“自我”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补充的,而且对于国家文化形象的建设具有同等重要性。B. 当前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已建成了六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农村广播电视覆盖
14、率已达98%,互联网也能传到村一级。C. 对于有着丰厚积淀的传统文化,国人的态度曾经是非常复杂的,有些人沉浸于其中不能自拔,也有些人对其非常地轻视与不屑。D. 中华文化不仅要发展还要创新,创新既表现在对中华文化本身的创新和发展上,也还表现在对外来文化的学习、融合与创新上。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认为,要形成清晰的关于当代中国的国家文化形象,必须要从根基、灵魂、持守、创新、气度五个维度来进行思考与关注。B. 第四段举当代中国对孔子及儒家文化给以尊重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传统文化是我们认识当代中国及当代中国文化的重要维度。C. 最后一段在总结前文五个维度的中国文化形象的基础
15、上,提出了进一步的主张,即在和世界不同文化体系的交流中丰富自我。D. “变则通,通则久”“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古代格言的引用,为阐释中华民族及其文化历来具有创新精神提供了实证。参考答案:1. C 2. B 3. C1. 试题分析:题干问“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C项,原文中,“通变智慧”“自强意识”“实干品质”等是“中华民族及其文化中创新精神的鲜明体现”,由此可见创新不仅停留在理论上,也要表现在行动上。2. 试题分析:题干问“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这是考查学
16、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B项,范围失当。原文是“目前,我们已经初步建成了国家、省、地市、县、乡、村和城市社区在内的六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选项表述“已经建成了”。点睛:此类题目答题时应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3. 试题分析:题干问“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要求考生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内容,然后认真辨析所给的选项,把文本的信息和选项进行比较,看选项有无改变文
17、章的表述。C项,全文为总分关系,最后一段不是对前文的总结。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修建军“和”与“同”是先秦时期两个重要的哲学概念。和同之辨早在西周末年国语、左传中就有明确记载。孔子有关和同之辨的理论,是对前人学说的一种继承和发展。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和而不同”是孔子理想人格的一个重要标准。和与同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原则性和差异性。承认差异,有差异性的统一才是“和”。“和而不同”,被公认是典型的中国哲学智慧。 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正是“和而不同”、海纳百川的文化心态的历史体现。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全面反思的基础
18、上,提出了“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的文化理想但是孔子并未一味求“同”于周礼,而是在对三代文化的“损益”、“因革”有着清醒认识的基础上,采取了取其所长、择善而从的态度。整个儒学的发展史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特征战国中后期以来,儒攀的所谓的“驳杂不纯”的特征就日渐明显汉代以后所谓的“独尊”的儒学,也是儒、道、墨、法、阴阳等等诸子思想的结合体。实质上,自汉代开始,阳儒阴法或者说儒显道隐,一直是中国文化发展的特征,而其他诸子学说,也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脉脉潜流,从而成为中国文化的不竭源泉。文化心态体现为一种社会心态,“和而不同”还表现在中华文化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上。汉代以来,随着中
19、国本土道教的产生以及印度佛教的东采,中国逐步形成了儒、释、道三教鼎立以至三教融合的局面。这期间从对立到交融,经过了一个长期过程后来伊斯兰以及基督教的传入也属于这种情形。自从16世纪末叶以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又得以在与异域文化的交锋中实现交融,从而使得中华文化更加丰富并发展。 “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有助于人们对文化的发展有清醒的认识。全球化使今天的世界文明面临着两个课题:一方面,积极寻找各种文明间深层对话、沟通与理解的文化路径;另一方面,民族性的存在和坚持也同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和必要。“文化全球一体化”与“文化全球多元化”使文化价值的发展陷入一种悖论之中。中华文明在全球化时代将扮演怎样的角色、
20、起到怎样的作用?“和而不同”就是我们的哲学依据,“寻找现代文明的普遍标志和中华文化的契合点”、高扬“文化自觉”、实现传统文化的“综合创新”,应是我们对待中华文化的理性而现实的态度。“和而不同”文化心态的价值追求是“有容乃大”。当今中国的文化建设,既不可避免地要面对数千年形成的传统文明,又要面对高新科技浪潮的冲击和急剧动荡的世界局势。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从“文化自觉”到实现“和而不同”,必须处理好几个“要”和“不要”的问题:诸如:要充满自信,看到中华文化极其丰富的优秀成分,同时要敢于正视中华文化中一些糟粕成分;要自觉吸收外来文化中对我们的文化建设有益的东西,而不能全盘西化等等。这样,才会使我们的
21、新文化既具有浓厚的民族性,又具有高度的智慧性。 (原载20111230光明日报,有删节)6下列有关“和”与“同”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作为哲学概念的“和”与“同”早在先秦时期就被提出。其概念之争在西周末年的书籍中早有记载。B“和”与“同”在争论之初两者是相对立的,是孔子将其继承和发展,提出了“和而不同”的观点。 C“和而不同”这一观点的提出本身就遵循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规律,体现了“和” 与“同”两个概念在争辩中的进步发展。 D。“和”就是承认事物的差异性,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寻求统_;“同”就是不顾事 物之间的差异一刀切的要求统一。7下列不属于“和而不同”文化现象的一项是( )A孔子复周礼,
22、并不是一味的照搬“周礼”,而是对“礼”的内涵不断的充实发展。B战国中后期以来的儒家学说存在着“驳杂不纯”的特征,时隐时现的有着其他诸予学说的影子。C中国的“儒道”文化之外,吸收了印度佛教的思想,形成三教鼎立乃至融合的局面。D伊斯兰教及基督教的产生与发展也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在交锋中实现交融,内容更加丰富。8下列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但同时它又不排斥其他学说的存在,形成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B“和而不同”既表现在中华文化自身的发展上,也表现在中华文化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上。C在全球化时代,“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对如何既保持文化的民族性又让自身的发展融入到全球的发
23、展与文明之中很重要;D“和而不同”就是既要充满自信,看到中华文化极其丰富的优秀成分,又要广泛吸收外来文化,丰富自我。参考答案:6B(错在“和”与“同”的争论之初两者是相对立的。)7D(错在“两教的产生与发展受到中华文化影响”,应为两教的传入体现了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8D(错在“广泛吸收外来文化”;另,其他的表述内容是实现文化自觉到和而不同需要的条件,而非和而不同的内容。)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原杰,字子英,阳城人。正统十年进士。巡按江西,捕诛剧盗,奸宄敛迹。复按顺天诸府。大水,牧官马者乏刍,马多毙,有司责偿。杰请免之,开中盐引入米振
24、饥。疏入,为部所格, 景帝卒从杰议, 超擢江西按察使。 发宁王奠培淫乱事, 革其护卫,治行闻, 赐诰旌异。成化二年,就拜右副都御史,巡抚其地。岁凶振救,民无流移。召为户部左侍郎。时黄河迁决不常,彼陷则此淤。军民就淤垦种奸徒指为园场屯地献王府邀赏王府辄据有之杰请献者谪戍并罪受献者江西盗起,以杰尝再莅其地,得民,诏往治。捕戮六百余人,余悉解散。荆、襄流民数十万,朝廷以为忧。祭酒周洪谟尝著流民图说,谓当增置府县,听附籍为编氓,可实襄、邓户口,俾数百年无患。都御史李宾以闻。帝善之。十二年,遂命杰出抚。遍历山溪,宣朝廷德意,诸流民欣然愿附籍。其初至,平时顽梗者,驱还其乡,而附籍者用轻则定田赋,民大悦。因
25、相地势,以襄阳所辖郧县,居竹、房、上津、商、洛诸县中,道路四达,去襄阳五百余里。山林阻深,将吏鲜至,猝有盗贼,府难遥制,乃拓其城,置郧阳府,以县附之。且置湖广行都司,增兵设戍,而析竹山置竹溪,析郧置郧西,析汉中之洵阳置白河,与竹山、上津、房咸隶新府。制既定,荐知邓州吴远为郧阳知府,诸县皆择邻境良吏为之。流人得所,四境重安。将还,以地界湖广、河南、陕西,事无统纪,因荐御史吴道宏自代。诏即擢道宏大理少卿,抚治郧阳、襄阳、荆州、南阳、西安、汉中六府。郧阳之有抚治,自此始也。杰以功进右都御史。杰数扬历于外,既居内台,不欲出。荆、襄之命,非其意也。事竣,急请还朝。会南京兵部缺尚书,以杰任之。杰疏辞,不许
26、。遂卒于南阳,年六十一。郧、襄民为立祠,诏赠太子太保。(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七,有删改)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军民就淤垦种/奸徒指为园场屯地/献王府/邀赏王府/辄据有之/杰请献者/谪戍并罪受献者B. 军民就淤垦种/奸徒指为园场屯地/献王府邀赏/王府辄据有/之杰请献者谪戍/并罪受献者C. 军民就淤垦种/奸徒指为园场屯地/献王府邀赏/王府辄据有之/杰请献者谪戍/并罪受献者D. 军民就淤垦种/奸徒指为园场/屯地献王府邀赏/王府辄据有/之杰请献者谪戍/并罪受献者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科举殿
27、试时录取分为三甲,分别赐“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的称号。B. 凶,本义指不吉利,本文中指庄稼收成不好,闹饥荒,歉收。C. 流民,是我国封建统治时期的一种历史现象,具体指因受灾而流亡在外、生活没有着落的人。D. 太子太保,是东宫官职,负责教习太子,既有很大实权,又无比荣耀。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原杰执法严格,治理盗贼从不手软。原杰在江西有两次严格治理盗贼的经历:第一次,原杰捕获诛杀了强悍的大盗,使违法作乱的人收敛了行迹;第二次,原杰逮捕并诛杀六百多盗贼。B. 原杰关爱百姓,任右副都御史时,遇到荒年他设法赈济救灾,使百姓没有流离迁徙;出朝廷
28、巡视荆、襄地区,所推行的政策也让受到当地善良百姓的欢迎。C. 原杰为官深得民心,被百姓牢记。江西有强盗出现,因原杰曾有一次在这儿为官的经历并深得民心,朝廷就委派他去治理;郧、襄的百姓在他死后立祠祭祀。D. 原杰做事注重实地考察。原杰在察看地形走势时看到郧县位居竹、房等县之中,与襄阳相隔太远,官吏很少到达,一旦有盗贼出现,官府很难控制,就设置了郧阳府。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疏入,为部所格, 景帝卒从杰议, 超擢江西按察使。(2)遍历山溪,宣朝廷德意,诸流民欣然愿附籍。参考答案:10. C 11. D 12. C 13. (1)他的奏疏呈入后,被户部阻止,但景帝最后还是听
29、从了原杰的建议。破格提升他为江西按察使。(2)(原杰)走遍山川溪谷,宣传朝廷仁德的意旨,流民们都欣然愿意附入当地的户籍。10.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断句。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园场”“屯地”不应该断开,排除D项。“辄据有”的主语是“王府”,“据有”的对象是代词“之”,排除A项、B项。句意:军民在淤塞的地区开垦种植,奸徒却说那些地方是园场屯地,献给王府以邀赏赐,王府便据为己有。原杰请将献出田地的人贬去戍边,并处罚接受土地的人。点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
30、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抓虚词看位置:“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
31、以帮助断句。“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11.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D项,古代不少人的太子太保等头衔只是一个荣誉称号,很多时候都是作为一种荣誉性的官衔加给重臣近臣。12.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C项,“曾有一次在
32、这儿为官的经历”错,文中有“江西盗起,以杰尝再莅其地,得民,诏往治”,说的是原杰两次在该地为官。13.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疏”译为奏疏,“格”译为阻止,“从”译为听从,“擢”译为提升。(2)“宣”译为宣传,“意”译为意旨,“附”译为附入。参考译文:原杰,字子英,是阳城人。正统十年考中进士。巡行按察江西时,捕获诛杀强悍的大盗,违法作乱的人收敛了自己的行为。他又巡行按察顺天诸府。发大水,放牧官家马匹的人缺乏草料,许多马
33、匹死去,官吏责令他们赔偿。原杰请求赦免他们,建议用输送粮食换取食盐运销权的方式,发给盐引凭证输入米来赈济饥荒。他的奏疏呈入后,被户部阻止,但景帝最后还是听从了原杰的建议。破格提升他为江西按察使。原杰揭发宁王朱奠培淫乱的事情,革去他的护卫。他的政绩上报到朝廷,被赐诰命奖赏。成化二年,就地任右副都御史,巡抚该地。遇到荒年他设法赈济救灾,使百姓没有流离迁徙。他被召回任户部左侍郎。当时黄河到处改道决口没有规律,那里淹没这里就淤塞。军民在淤塞的地区开垦种植,奸徒却说那些地方是园场屯地,献给王府以邀赏赐,王府便据为己有。原杰请将献出田地的人贬去戍边,并处罚接受土地的人。江西盗贼起事,因原杰曾两次到那里做官
34、,很得民心,皇上下诏派他去治理。原杰逮捕并杀了六百余人,其他(盗贼)全部解散。荆、襄地区有流亡的百姓几十万,朝廷以此为忧患。祭酒周洪谟曾著有流民图说,说应当增设府县,听任附入本地户籍的外地人编为本地平民,这样可以核实襄阳、邓州户口,使几百年没有祸患。都御史李宾上报。皇上认为好。十二年,于是命令原杰出朝廷巡视。原杰走遍山川溪谷,宣传朝廷仁德的意旨,流民们都欣然愿意附入当地的户籍。那些刚到此地的流民,平时愚妄不顺从的就驱逐返回他的家乡,附入本地户籍的按较轻的制度来确定田赋。百姓非常高兴。原杰又察看地形走势,因襄阳所辖的郧县,在竹、房、上津、商、洛各县之中,道路四面通达,离襄阳有五百余里。山林阻塞偏
35、远,官吏很少抵达,突然出现盗贼,官府难以在远处控制,于是拓展该城,设置郧阳府,把这些县附属于它。他还设置湖广行都司,增兵军队设置守卫,从竹山县分出设置竹溪,从郧县分出设郧西,从汉中的洵阳分出设白河县,将它们与竹山、上津、房县都归属新府。制度定下来后,他推荐邓州知州吴远为郧阳知府,各县知县都选择邻境的贤能的官吏来担任。流民各得其所,四境重又得到安宁。他将要回来时,因该地处于湖广、河南、陕西交界,事情没有头绪,便推荐御史吴道宏来代替自己。诏令马上提升吴道宏为大理少卿,巡抚治理郧阳、襄阳、荆州、南阳、西安、汉中六府。郧阳有巡抚,即从这时开始。原杰以功劳升为右都御史。原杰多次任职在外,在中央任职后,便
36、不想再出朝廷。他受命赴荆、襄,不是出于自己的意愿。事情办完后,马上请求回朝。正好南京兵部缺尚书,便委任原杰担任这一职务。原杰上书推辞,皇上不许。他最后死于南阳,终年六十一岁。郧、襄的百姓给他立祠,诏令赠他为太子太保。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豆卢革,父瓒,唐舒州刺史。豆卢为世名族,唐末天下乱,革避地之中山,唐亡,为王处直掌书记。庄宗即位,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革虽唐名族,而素不学问,除官吏,多失其序,常为尚书郎萧希甫驳正,革颇患之。庄宗已灭梁革乃荐韦说为相说唐末为殿中侍御史坐事贬南海后事梁为礼部侍郎。革以说能知前朝事,故引以佐己,而说亦无学术,徒以流品自高。是时,庄宗内畏刘皇后,外惑宦官
37、、伶人,郭崇韬虽尽忠于国,而亦无学术,革、说俯仰默默无所为,唯诺崇韬而已。是时唐新灭梁,朝廷纪纲未立,议者以为宜革以渐,而崇韬疾恶太甚,果于必行,说、革心知其未可,而不能有所建言。是岁,大水,四方地连震,流民殍死者数万人,军士妻子皆采稆以食。庄宗日以责三司使孔谦,谦不知所为。枢密小吏段徊曰:“臣尝见前朝故事,国有大故,则天子以朱书御札问宰相。水旱,宰相职也。”庄宗乃命学士草诏,手自书之,以问革、说。革、说不能对,第曰:“水旱,天之常道,不足忧也。”二人各以其子为拾遗,父子同省,人以为非,遽改他官,而革以说子为弘文馆学士,说以革子为集贤院学士。庄宗崩,革为山陵使,以故事当出镇,乃还私第,数日未得
38、命,而故人宾客趣使入朝。枢密使安重诲诟之于朝曰:“山陵使名尚在,不俟改命,遽履新朝,以我武人可欺邪!”谏官希旨,上疏诬革纵田客杀人,说坐与邻人争井,遂俱罢。革贬辰州刺史,说溆州刺史,所在驰驿发遣。既而革复坐请俸私自入,说卖官与选人,责授革贵州司户参军,说夷州司户参军,皆员外置同正员。已而窜革陵州,说合州。天成二年夏,诏陵、合州刺史监赐自尽。(选自新五代史?豆卢革传有删改)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庄宗已灭梁/革乃荐韦书说为相/说唐末/为殿中侍御史/坐事贬南海/后事梁/为礼部侍郎/B. 庄宗已灭梁/革乃荐韦说为相/说/唐末为殿中侍御史/坐事贬南海/后事梁/为礼部待郎
39、/C. 庄宗已灭梁/革乃荐韦说为相/说/唐末为殿中待御史/坐事贬南海后/事梁/为礼部侍郎/D. 庄宗已灭梁/革乃荐韦说为相/说唐末/为殿中侍御史/坐事贬南海后/事梁/为礼部待郎/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除,指授予官职。文中豆卢革身居要职,常常突破既定的规矩授予别人官吏职务。B. 三司使,后唐始设盐铁、户部、度支三司,三司使为总管国家财政的最高行政长官。C. 崩,本意崩裂、倒塌,古代一般用于指称帝王或诸侯王之死。这里指称庄宗之死。D. “驰驿”中的“驿”指旧时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亦指供传递公文用的马。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40、不正确的一项是A. 豆卢革出身名族,不学无术,他的父曾任唐舒州刺史。他在担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时,随意任免官吏,不少官吏和他一样“无学术”。B. 豆卢革随人俯仰,无所作为,唐初,议事的人认为应当逐渐革除弊端,但郭崇韬坚决反对此事,豆卢革只是附和,提不出什么好建议。C. 豆卢革身居相位,佐君乏术。庄宗时,洪水泛滥,地震不断,饿殍遍野,但豆卢革却以“天之常道”推脱,拿不出有效对策。D. 豆卢革任人唯亲,展道贬谪。豆卢革曾任命其子做拾遗,庄宗死后,他先被罢免山陵使,接着被贬为刺史、司户参军,后来被流放至陵州。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臣尝见前朝故事,国有大故,则天子以朱书御札问宰
41、相。(2)山陵使名尚在,不俟改命,遽履新朝,以我武人可欺邪!参考答案:10. B 11. C 12. B 13. (1)我曾见前朝旧例,国家有大灾难,那么天子就用朱墨御批诏令责问宰相。(2)山陵使的官名还在,不等到另外任命,就迫不及待到新朝任职,认为我是武臣好欺骗吗!【10题详解】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划线句子的大意是:唐庄宗消灭梁后,豆卢革于是推荐韦说任相。韦说,唐末任殿中侍御史,因罪贬官南海,后来在
42、梁任礼部侍郎。句中,“说”指“韦说”,后面是对“韦说”的介绍,中间需要断开。排除AD两项。“后”指“后来”,应与后句相连,“后事梁”。排除C项。分析可知,B项断句正确。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C项解说错误,“诸侯王之死”只能用“薨”,“崩”还可用于“太后之死”。故选C。【12题详解】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
43、析,作出判定。B项分析错误,“郭崇韬坚决反对此事”表述原文无据,原文指“郭崇韬痛恨恶人太厉害,办事很果断”。故选B。【13题详解】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词与特殊句式的翻译:(1)“故事”:旧例;“大故”:大的变故,大的灾难;“朱书御札”:朱墨御批诏令。(2)“俟”:等待,“履新朝”:到新朝任职,“以”:认为。“以我武人可欺邪!”是省略句。【点睛】文言文阅读筛选题的设误类型:一、对象错位近年来高考文
44、言文阅读试题的选文多为人物传记类文段,这类选文往往涉及到多个人物、多件事情;因而命题人在设计干扰项时,就时常采取“张冠李戴”的方法,即把乙人物所做之事“嫁接”到题干指定的甲人物身上,从而造成了表现对象的错位。二、方法错位人物传记类文段刻画人物的方式有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作者评述,它们可以是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也可以是侧面描写(间接描写)。命题人有时便把虽能表现人物某种品质,但刻画方式不符合题干要求的文句混编到选项之中。如果考生对题干要求不仔细推敲,一瞥而过,就极易受其误导。三、概念错位题干对人物的某种品质或才智的说法,有时是明晰的,无需多费周折;但有时却是隐含的,这就需要考生悉心揣
45、摩。命题人有时便利用考生对题干某些说法内涵把握不清的认知缺陷,把一些似是而非的例句混杂其中。四、主旨错位近年来传记类文段在选料时始终贯穿着这样一条内在的红线,那就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与“以德治国”的时代主旋律相合。而传统美德的内涵是博大精深的,选文中主人公优秀的思想品德往往也呈现出多面性。五、事件错位人物传记类文章讲究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要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就必须悉心揣摩语境,洞察人物言行举止背后的“隐情”,千万不能脱离语境,就事论事,否则,极易落入命题人设计的陷阱。六、关系错位在叙事类选文中,事件的进程有起因、经过和结果,三者之间既有逻辑上的内在联系,也有时序上的阶段
46、界限。而命题人有时会将“前一阶段”的事件混杂到“后一阶段”的事件之中,或将“后一阶段”的事件混杂到“前一阶段”的事件之中,从而使事件的进程发生混乱,以此来干扰考生的答题思维。参考译文:豆卢革,父亲豆卢瓒,唐舒州刺史。豆卢为世代名族,唐末天下大乱,豆卢革迁家避祸来到中山,唐灭亡后,任王处直的掌书记。唐庄宗即位,被拜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豆卢革虽然是唐的名门望族,但向来不学无术,任命官吏,多不合规矩,常常被尚书郎萧希甫驳斥纠正,豆卢革很担心这事。唐庄宗消灭梁后,豆卢革于是推荐韦说任相。韦说,唐末任殿中侍御史,因罪贬官南海,后来在梁任礼部侍郎。豆卢革因韦说熟悉前朝旧事,因此推蔫他辅佐自己,而韦说也不学
47、无术,只是以门第自负。这时,唐庄宗在宫内怕刘皇后,在外受宦官、伶人的蛊惑,郭崇韬虽然对国家竭尽忠诚,但也不学无术,豆卢革、韦说随人俯仰,默默无所作为,只是附和郭崇韬罢了。这时唐刚刚消灭梁,朝廷的规章制度还没有建立,议事的人认为应当逐渐革除弊端,而郭崇韬嫉恶如仇,办事很果断,韦说、豆卢革心中明白这样做不行,却不能提出什么好建议。这年,大水成灾,四面八方都连续发生地震,流亡的百姓饿死的有几万人,士兵和他们的妻子儿女都采野谷子来吃。唐庄宗天天以此责问三司使孔谦,孔谦不知所措。枢密院小官段徊说:“我曾见前朝旧例,国家有大灾难,那么天子就用红色书札责问宰相。水灾和干旱,归宰相管。”唐庄宗于是命令学士起草
48、诏书,亲手书写,用来责问豆卢革、韦说。豆卢革、韦说不能回答,只是说:“水灾干旱,是老天常要发生的事情,不值得忧虑。”豆卢革、韦说二人各自都任用他们的儿子做拾遣,父子同在一个省,人们认为不对,于是改任别的官职,于是豆卢革任用韦说的儿子为弘文馆学士,韦说任用豆卢革的儿子为集贤院学士。唐庄宗死,豆卢革任山陵使,按照旧例他应当外出任职,于是回到家中,几天都没有得到任命,而他的朋友宾客们催他上朝。枢密使安重诲在朝廷上骂他说:“山陵使的官名还在,不等到另外任命,就迫不及待到新朝任职,认为我是武臣好欺骗吗!”谏官迎合安重诲的意旨,上疏诬告豆卢革放纵田客杀人,韦说因和邻居争夺水井有罪,于是都被罢官。豆卢革被贬为辰州刺史,韦说被贬为淑州刺史,一路上用驿马遣送。不久豆卢革又因请求俸禄私财归自己,韦说卖官给候选的官吏,责授豆卢革为贵州司户参军,韦说为夷州司户参军,都在编制外安置,待遇同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