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西省景德镇市昌江第一中学2021年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文,完成13题自古以来,世界各地的有钱人比富不算是什么新鲜事。可是这两年来,中国有钱人的孩子们突然被推到镁光灯之下。似乎一夜之间大街小巷就冒出一群手持大把钞票,脚蹬名牌跑车的“高富帅”和“白富美”。很多人对这些“富二代”们有着高度脸谱化的认识:一方面觉得他们无知堕落,破坏交通;一方面又羡慕他们含着金钥匙出生,无比幸运。“富二代”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对这个身份颇有认同感,相当“给力”的每天占据着交通版的头条。然而,人均GDP为中国十倍的美国,建国200年以来却几乎没有这个概念。当然,美国不缺少富
2、裕之极烧名包跑车的孩子,但是这种事情完全不会引起媒体和大众的关注。相反,那些有名的“富二代”个个都深居简出,低调老实。更有很多“富二代”完全名不副实,不叫他们“穷二代”就不错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制造业和消费品迅速占领了国际市场。这些赚钱的企业不靠创新,要么是靠低廉的原料价格和人力成本,要么就是利用国有资产的灰色地带。在这种大潮下,只要站对队,抓对时机,发财就像“神九”上天一样顺利。而反观美国,资本主义自由市场已经扎根两百年,任何一个有赚头的领域都有无数精英前赴后继。能成为富翁的,无一不经过多年的历练和积累,又有极好的运气。他们要么在行业内做出了前无古人的科技创新,要么就是发掘了崭新的
3、盈利模式,更多的都是硬碰硬的阵地战。这些富翁多半都是白手起家,深知财富的来之不易。有调查表明,52%的美国富翁并没有完全向孩子透露自己的家底。有33%的富人压根没有告诉孩子自己有多少钱。这往往还不是一代人的习惯,甚至都是几代人的“祖训”。不像中国富翁们还在熟悉财富带来的新鲜感觉,美国富翁们早已经明白金钱对下一代的负面作用:要么让自己的孩子丧失斗志,要么就会招惹到不怀好意的人。所以他们才会对此噤若寒蝉。更重要的是,美国的“富一代”们本身就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有最起码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常识。而中国的富人们往往没怎么受过系统的训练,在教育孩子上他们就更加是门外汉了。在美国,每次出远门旅游,总能看到六
4、七岁的小孩儿自己拖个小行李箱,趔趄蹒跚地紧紧地跟着父母的脚步。这是我在中国从来没有见到过的景象。普通人都如此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更别说那些望子成龙的富翁们了。而中国的文化重视光宗耀祖,比如,一旦出人头地后就回乡,为家人、长辈大办筵宴,又是磕头又是作词唱歌,认为“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很多富人都觉得外表的光鲜靓丽是人生头等大事,结果他们的孩子就成了炫富的牺牲品。中国的富翁爱用金钱来体现对孩子的关爱,这是一种无知的表现。用物质建立起来的感情和自信是虚无和不堪一击的。随着国与国之间自由市场的壁垒越来越模糊,中国的富人们如果不更新自己的观念,无论是教育下一代还是管理企业,难免会捉襟见肘。 (选自
5、科学大观园,有删改)1.下列关于“富二代”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美国的“富二代”即便富裕之极,烧名包跑车,也个个深居简出,低调老实,完全不会引起媒体和大众的关注。B. 美国“富二代”的家长早已认识到,金钱肯定会让孩子丧失斗志并招惹到不怀好意的人,所以他们在孩子面前谈论金钱十分谨慎。C. 中国“富二代”的家长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高等教育,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容易背离教育学、心理学规律。D. 中国“富二代”中的许多人成了炫富的牺牲品,因为他们的家长都觉得外表的光鲜亮丽是人生的头等大事。2.下列分析和推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想单凭极好的运气,而不经过多年的历练和积累就想成为富翁,
6、在美国是不可能的。B. 与美国不同,中国的富人们还在熟悉财富带来的新鲜感觉,他们中的多数人就向孩子透露了自己的家底,导致中国的企业家无法与美国的企业家抗衡。C. 在美国,经常能够看到普通家庭六七岁的孩子自己拖行李箱,而富人对培养孩子独立性的重视程度应该比普通人更高。D为了关爱孩子,中国的富人们用金钱建立感情和自信,这是对教育规律无知的表现,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3.在当代中国,有钱的家长应该怎样解决好“富二代”问题?请联系文本,谈谈你的看法。_参考答案:1.D 2.B3.中国家长自身应以成熟、冷静的心态对待财富,减少金钱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提升受教育水平,掌握一些教育孩子的心理学和教育学常识;更
7、新“光宗耀祖”等传统观念,避免炫富带来的恶果。1.A项张冠李戴,原文是“那些有名的富二代个个都深居简出,低调老实”。 B项选择关系变成并列关系,原文是“金钱会让孩子丧失斗志并招惹到不怀好意的人”。C项扩大范围,原文是“中国的富人们往往没怎么受过系统的训练”。2.B项“导致中国的企业家无法与美国的企业家抗衡”无中生有。2.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庸之道是中国文化的骨髓王泽民中庸之道是中国文化的骨髓,作为一种方法论,它已经深深渗透到了与中国文化有关的每一个元素和成分之中,成为构成普遍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的核心要素之一。每个置身于中国文化视野中的社会成员,无论你
8、愿不愿意,承不承认,你都无法摆脱那与生俱来的中庸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因此,正确地认识中庸之道,并加以合理的应用,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无可回避的文化责任。中庸思想起源很早。尚书中就已经记载了很多关于古代圣王执中、行中的例子。在尚书?大禹谟中,有被宋儒称为“十六字心传”的那一著名的箴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尚书?洪范记载中就有中道的思想:“无偏无颇,无偏无党,王道荡荡。”由此,我们可以把尚书中强调“执中”的政治智慧,看作是中庸之道的思想源头。“中庸”一词,语出论语?雍也。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意思是,中庸乃至高的道德修养境界,长久以来,很少有人能够
9、做得到了。孔子这样推许的“中庸”,其含义到底是什么?朱熹解释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这样,中庸一词的含义就是,中,是一种凡事都追求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最为恰当的状态;庸,则是说这样做是不可更易的常理。另一种解释来自汉代的郑玄。他注解说:“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意思是,中庸,就是中道之运用。参照许慎说文解字的说法,“中,内也;上下通也”“庸,用也”,则“中庸”的本义就是中道的运用,郑玄的解释更符合中庸的本意。不管怎样,中道本身便是极高极难的标准。这一点,也可以通过孔子
10、的其他言论来参证,如“过犹不及”,意思就是凡事都要尽可能追求最为恰当合理的处置,不能过,也不能不及。打个比方,比如勇敢,过了就是鲁莽,不及就是懦弱,只有恰如其分的勇敢,才符合勇敢概念本身。事实上,中庸本来是一种道德修养境界,但是孔子把它普泛化了,在这种普泛化的过程中,中庸也自然而然地转换为一种方法论了。一件事我们可以尽可能追求最优解,但是每件事都要追求最优解,实在是太难了。这样一个最优解,怎样才能做到呢?孔子的教导是,“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执其两端,而用其中于民”。“叩其两端”或“执其两端”,就是指从情的两种极端的状态入手,认真推敲研究,寻求和两种极
11、端完全不同的最优解。这种“叩其两端”的处理方式,也着实不容易。为什么孔夫子要悬置这样一个大家都很难做到,却又不得不努力去做的高标准?缘由大约有三。其一,儒家以祖述尧舜,倡明先王之道为己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很容易把先王之道理想化。中道的思想作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圣王的成功秘诀,被儒家抬高到理想化的程度,更是情理之中的事。其二,儒家的中庸之道是古代农业社会大环境下的产物。在农业社会中,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单一性,以及由单一性而必然存在的重复性,乃是儒家倡导凡事追求最优解思想的社会背景。其三,农业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慢节奏也为儒家凡事追求最优解的理想化方案提供了时间上的可能性。1.关于“中庸之道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尚书中强调“执中”的政治智慧,可以看作是中庸之道的思想源头。B.中庸是孔子推许的至高道德修养境界,长久以来,很少有人能够做得到。C.在朱熹看来,中庸就是凡事都追求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最为恰当的状态。D.郑玄认为中庸就是中道之运用,这种解释比朱熹的解释更符合中庸的本意。2.文中说,“中道本身便是极高极难的标准”,下列不能成为其依据的一项是A.凡事都要尽可能追求最为恰当合理的处置,不能过,也不能不及。B.中庸从一种道德修养境界转换为一种方法论,很难适用于每一件事情。C.从事情的两种极端状态入手,认真推敲研究并寻求最优解并不容易做到。D.中道思想作为古代圣王的成功秘诀,
13、已经被儒家抬高到理想化的程度。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中庸之道作为一种方法论,已经成为构成普遍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的核心要素。B.能否正确认识并合理应用中庸之道,既体现人们的智慧,又反映人们的文化责任感。C.中庸之道是古代农业社会环境下的产物,根本原因是当时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单一性。D.儒家凡事追求最优解的理想化方案,长此以往便促成了农业社会生产生活的慢节奏。参考答案:1.C(“凡事都追求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最为恰当的状态”是“中”而不是“中庸”)2.D(这是孔子倡导“中庸之道”的缘由)3.B(A.句末应该加上“之一”;C.“根本原因”属于无中生有;D.因果关系颠倒)略3
1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头条新闻瓦弗洛特“喂,是德克萨斯信使报吗?我是贝德尔史密斯,请立即记下,我永远难忘在俄勒冈州的这场经历,火山爆发嘟嘟”“怎么回事?”新来的编辑沃克问道,“喂,喂,接线员!”“通往俄勒冈州的线路突然中断了,”电话局总机报告说,“我们马上派故障检修人员出发检查。”“大概要多久?”“哦,您得做好一两个小时的打算,线路是穿过山区的。”“完了!”沃克沮丧地说道,沉重地跌坐在软椅上。“什么叫完了?”主编怒气冲冲地说,“你是一名记者,还是一个令人丧气的半途而废的家伙?不是已经收到报告了吗?俄勒冈州地震!这一消息我们起码比民主党人报和先驱报早得到一个小时。这一回我们可要打他们
15、一个措手不及了!今天下午,当我们独家登出俄勒冈州地震的现场报道时,他们会忌妒得脸色发青的。”主编从书柜里取出一卷百科全书,说道:“我要让你看看这事该怎么做!埃丽奥尔,请你做好口授记录的准备!现在,你这个也算是记者的人过来瞧瞧吧!这儿,俄勒冈州海岸地带山脉有了!道森城这一带有几座已经熄灭的火山”“哦,看来是这里,你把地图拿过去,抄一下四周区镇的地名。”他跳起来,猛地拉开通向印刷车间的门。“希金斯!你马上过来!给我把头版的新闻全部撒去!我要换一篇轰动全国的报道!还有,这次要比平常提前一小时出报。”他叼起一支香烟,大步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 “你写下!通栏标题:俄勒冈州地震!电话联系中断!贝德尔史密斯
16、为德克萨斯信使报作独家现场报道。” “上午时分,在俄勒冈地区出现了极为可怕的景象。有史以来一直十分平静的巨峰巴劳布罗塔里火山(名字以后可以更正)忽然间喷射出数英里高的烟云。” “就这么写下去这里是有关火山爆发的资料的描述,剩下的你就照抄好了,反正总是老一套。你让沃克把熔岩可能流经的区镇的地名读给你听,别忘了写入诸如一个在最后一瞬间被救出来的孩子啦,一个拖着小哈巴狗的老妇人啦,等等。” “最后:德克萨斯信使报呼吁各界为身遭不幸的灾民慷慨解囊,捐款者填好附列的认捐单,将钱款汇往指定的银行账户里即可。若填上认捐单背面的表格,您同时还有机会以优惠价格订阅全年的德克萨斯信使报,这样您家里就有了一份消息最
17、灵通的报纸。通过报道俄勒冈州灾难这一事实即已雄辨地证明本报拥有最迅速、最可靠的信息来源。”排字机咯咯作响,滚简印刷机里飞出一页页纸张,报童喊哑了嗓子,布法罗市的居民们从报童手里抢过一份份油墨未干的报纸,转瞬之间当天的报纸全部售完。三个小时后,通往俄勒冈的电话线路修复,电话铃响了,沃克、主编和女打字员同时拿起耳机。 “喂,是德克萨斯信使报吗?”响起了贝德尔史密斯的声音,“那好,请马上记录:我永远难忘在俄勒冈州的这场经历,火山爆发也不如此刻的吉米布蒂雷德这般厉害,今晨他在富尔遏拳击场频频出击,把俄克拉荷马的重量级冠军瓦尔特杰克逊打得落花流水,在第三局中他以一连串的上勾拳、猛击拳和凌厉而干净利索的直
18、拳将对方击倒在地喂喂您在听我说吗?您能听清楚我说的话吗?” “请等一下,贝德尔,”沃克说道,“主编刚才晕过去了。”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以贝德尔的电话开篇,看似突兀实则颇具匠心,不仅交代制造虚假新闻报道的原因。而且设置悬念,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B. 小说描写主编娴熟地把一句没说完的话加工成一篇新闻稿,凸显职场老手的经验与自信,旨在衬托沃克缺乏记者的敏感与应变能力。C. 主编开始时叼着香烟编新闻的志得意满和故事结尾听到真实信息时“晕过去”,前后的行为形成鲜明的对比,具有很强的讽刺意味。D. 小说中大量运用了人物语言描写,既推动了故事情节
19、的发展,又让读者从中了解到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这是小说不可或缺的内容。8. 第16段划线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进行分析。9. 小说为什么以“头条新闻”为题?请结合文本谈谈理由。参考答案:7. B 8. 营造了一种紧张的氛围:从排字印刷到报纸卖完,只用了几个短句,暗示出用时非常短,叠词的运用更强化了那种抢时间的紧张感。与标题相呼应:出新闻的速度快呼应了“头条新闻”的即时性,报纸被抢购一空凸显了市民对这条新闻的重视,也呼应了“头条”的重要性和巨大的影响力。为小说结尾作铺垫:三个小时的电话线路检修,他们完成了新闻的炮制与售卖,为后文他们得知真相却无法弥补做铺垫。凸显主题:批判为了利益而罔顾
20、真相的做法,讽刺了现实中那些为了自己而以假骗人蒙人的丑恶现象。与下文情节形成对比:情节突转产生戏剧性效果,增加讽刺意味。 9. 它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小说从传递新闻消息开始,到要把它炮制成头条新闻,最后头条新闻竞成了一条假新闻。“头条新闻”贯穿文本始终。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读者看到题目,便会猜想头条新闻的内容。深化了主旨,增强了讽刺意味。新闻不仅要求时效性,更注重真实性。而主编为了利益抢占头条,不惜胡编乱造炮制假新闻,揭露了一些人利益至上的丑恶思想,讽刺了现实中为了自己而以假骗人蒙人的丑恶现象。【7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小说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需要考生结合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对
21、所给选项进行逐一排查。B项“旨在衬托沃克缺乏记者的敏感与应变能力”错,小说描写主编娴熟地把一句没说完的话加工成一篇新闻稿,旨在与后文主编的行为形成鲜明的对比,以达到讽刺效果。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句子的作用能力。做该种题型,通常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答。内容方面要先概括句子的内容,然后分析这个内容能表现所阐述对象的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如是人,则分析表现人什么形象特点,表现作者对他什么情感态度。如是景物,则分析表现景物什么特点,渲染什么气氛,能烘托人物什么心情或形象。分析结构,则考虑其和上下文这间的关系,是否照应前文,是否为下文某内容做铺垫,是否与什么内容形成对比等。划线句子写从排字印刷
22、到报纸卖完,只用了几个短句,暗示出用时非常短,叠词的运用更强化了那种抢时间的紧张感,营造了一种紧张的氛围;出新闻的速度快呼应了“头条新闻”的即时性,报纸被抢购一空凸显了市民对这条新闻的重视,也呼应了“头条”的重要性和巨大的影响力。结构上与标题相呼应;三个小时的电话线路检修,他们完成了新闻的炮制与售卖,为后文他们得知真相却无法弥补做铺垫;批判为了利益而罔顾真相的做法,讽刺了现实中那些为了自己而以假骗人蒙人的丑恶现象,凸显了主题;情节突转产生戏剧性效果,增加讽刺意味,与下文情节形成对比。【9题详解】本题考查探究标题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主旨看,是否寄托情感,深化主题。其次要结合结构看,重点看首
23、尾段,看它们与标题之间有什么联系。一般而言,题目具有统领全文、贯穿全文、担当线索的作用。然后结合情节看,标题是否有概括故事情节、铺开情节呼应细节的作用。还要结合人物看,明确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看标题与人物形象、性格或命运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以此来看题目是不是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作者情感态度的表达有具体的作用。最后要结合标题本身的效果看,对读者而言,该标题是否新颖精妙,吸引读者。题目“头条新闻在小说情节方面看是全文的线索, 小说从传递新闻消息开始,到要把它炮制成头条新闻,最后头条新闻竞成了一条假新闻。“头条新闻”贯穿文本始终,其次从设置悬念方面看, 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读者看到题目,便会猜想头条
24、新闻的内容。第三从小说的主题看,小说以“头条新闻”为题, 深化了主旨,增强了讽刺意味。新闻不仅要求时效性,更注重真实性。而主编为了利益抢占头条,不惜胡编乱造炮制假新闻,揭露了一些人利益至上的丑恶思想,讽刺了现实中为了自己而以假骗人蒙人的丑恶现象。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徐文中,字用和,宣州人也。宋季之乱,其先为同郡仇人倪氏所灭,时文中之父尚幼,倪将杀之,而欲其母,其母为徐氏宗祀故,忍辱保徐子得不死。因冒姓倪氏,为娶有室。及母老卒,哭谓其子,始知其为徐氏子。然未能即复其姓,故文中亦以姓倪氏。文中自少传其妇翁针药方术,以此名闻江湖间。始为县吏,即弃
25、去。又为安陆府吏,复弃去。游吴,吴大户患湿腿疾,延文中与疗,针行病除,留为郡吏。时镇南王妃卧病,不可起坐,王府御医皆不能愈,南台侍御史秃鲁以文中名闻,即驰驿就吴郡召之。至则王以礼见,赐坐便殿,道妃所疾苦,延入诊视。王曰:“ 疾可为乎?”对曰:“ 臣以针石加于玉体,不痊,其安用臣?” 遂请妃举手足,妃谢不能,文中因请诊候,按手合谷、曲池,而针随以入,妃不觉知。少顷,请举如前,妃复谢不能,文中曰:“ 针气已行,请举玉手。”妃不觉为一举。请举足,足举。王大喜。明日,妃起坐。王大设赐宴,赏赉无算,声震广陵,皆以为卢扁复出也。留广陵月余,门下辐辏,多所救活。由吴郡迁武林。未几,吴郡守吴公秉彝被病卧治,郡
26、医咸举文中。文中至,病立已。以故虽为吏而家日益饶,尝谓予曰:“ 予所传弟子亦众,然皆不能如吾术之神。彼急于见利而不知义,吾以兹术游江湖,垂四十年,所为疗者,不可胜计,而未尝责其报。吾知施吾术而已。今幸造物有以还于吾,而达官贵人之所赐予者,予不得而辞,而亦未尝为贫乏者,不敢不尽其心也。” 又泣谓予曰:“ 文中得有大罪,敢谋之于子。吾父殁时,属文中以复姓,至今不敢忘。而吾久隶于官,欲一复之,而惧案牍之烦也。如之何?” 予谓之曰:“ 尔祖母忍死以全尔父,欲以报于徐氏,今幸而有子,独不能念徐氏之痛,以大慰于祖母之灵乎?子其后矣,尚何以案牍之烦不烦为哉?” 文中即以泣告于其府尹赵公伯器,为复姓徐氏,给告
27、归宣城,省徐氏坟基,访其宗族,买田置祠,以奉祭祀,人咸义之。自宣城还,升充江浙行省理,问所提控案牍,改授绍兴路知事,以疾卒。(选自稗史集传,有删改)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文中自少传其妇翁针药方术 传:继承B延文中与疗,针行病除 延:邀请C 属文中以复姓 属:通“ 嘱” D独不能念徐氏之痛 独:独自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 因冒姓倪氏,为娶有室 ¥ 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B道妃所疾苦,延入诊视 ¥ 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C 以故虽为吏而家日益饶 ¥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D而亦未尝为贫乏者,不敢不尽
28、其心也 ¥ 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徐文中,宣州人,他的祖辈被仇人杀死,他的母亲为了保全徐氏宗祀忍辱活了下来,并将医术传与徐文中。B徐文中医术高明,针行病除,很受人们的赏识。值得称道的是只要是病人无论贫富,徐文中都会尽心尽力。C 徐文中认为,自己的众多弟子都不如自己医术高明的原因是这些弟子太急于求利而忘记行医做人的道义。D徐文中以恢复徐姓向“ 我” 征询, “ 我” 认为恢复本姓不应惧怕繁琐,在“ 我” 的鼓励下徐文中最终成功。7. 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王府御医皆不能愈,南台侍御史秃鲁
29、以文中名闻,即驰驿就吴郡召之。(5 分) 译文:(2)吾以兹术游江湖,垂四十年,所为疗者,不可胜计,而未尝责其报。(5 分) 译文:参考答案: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彭鹏,字奋斯,福建莆田人。幼慧,有与其父仇,欲杀鹏,走匿得免。顺治十七年,举乡试。耿精忠叛,迫就伪职,鹏阳狂示疾,椎齿出血,坚拒不从。事平,谒选,康熙二十三年,授三河知县。三河当冲要,旗、民杂居,号难治。鹏拊循惩劝,不畏强御。有妄称御前放鹰者,至县索饩牵,鹏察其诈,絷而鞭之。治狱,摘发如神。邻县有疑狱,檄鹏往鞫,辄白其冤 。二十七年,圣祖巡畿甸召问鹏居官及拒精忠伪命状赐帑金三百谕曰知尔清正不受民钱以此养尔廉胜民间数万
30、多矣!三十三年,疏劾顺天乡试中式举人李仙湄闱墨删改过多,杨文铎文谬妄,给事中马士芳磨勘通贿。下九卿等察议,以鹏奏涉虚,因摘疏语有“臣言如妄,请劈臣头,半悬国门,半悬顺天府学”,以为狂妄不敬,应夺官。命鹏回奏,鹏疏言:“会议诸臣,徇试官徐倬、彭殿元欺饰,反以臣为妄,乞赐罪斥。”上不问,而予倬、殿元休致。是年,顺天学政侍郎李光地丁内忧,上命在任守制,光地乞假九月。鹏劾光地贪恋禄位,不请终制,应将光地解任,留京守制,上从之。会廷臣集议,鹏追论杨文铎文谬妄,与廷臣忿争,事闻,命解职,以原品效力江南河工。三十六年,召授刑科给事中。三十七年,出为贵州按察使。广东因借兵饷,改额赋征银为征米,较估报时值浮多,
31、户部屡饬追完。鹏至官,是年岁稔米价低,以米计银少七万三千有奇,疏请令经管各官扣追存库,并议嗣后额赋仍依原则征银,采购兵米;其按年应追完之银,实因丰歉不同,米价无定,乞免重追:诏允行。鹏视事勤敏,遇墨吏纠劾无少徇。岁旱,步祷日中,诣狱虑囚,开仓平粜,旋得雨 。民大称颂。四十三年,卒官,年六十八,上深悼惜,称其勤劳,赐祭葬。寻祀广东名宦。(摘编自清史稿彭鵬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圣祖巡畿甸/召问鹏居官及拒精忠伪命状/赐帑金三百/谕曰/知尔清正不受民钱/以此养尔廉/胜民间数万多矣B. 圣祖巡畿甸/召问鹏居官及拒精忠伪命/状赐帑金三百/谕曰/知尔清正不受民钱/以此养
32、尔/廉胜民间数万多矣C. 圣祖巡畿甸/召问/鹏居官及拒精忠伪命状/赐帑金三百/谕曰/知尔清正不受民钱/以此养尔/廉胜民间数万多矣D. 圣祖巡畿甸/召问/鹏居官及拒精忠伪命/状赐帑金三百/谕曰/知尔清正不受民钱/以此养尔廉/胜民间数万多矣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乡试”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因放榜之日桂花飘香,又称“桂榜”。凡中试者均可参加次年在京师举行的会试。B. “休致”指官吏年老辞官,后泛指辞官,“致仕”、“悬车”、“乞骸骨“亦有此意。原品休致指享有原来官职的品级而告老退休。C. “丁内忧”指遭父母丧事。源于汉代,父
33、母死去,官员必须停职守孝,不准为官,如国家因特殊原因强招丁忧的人为官,叫做“夺情”。D. “户部”是尚书省下属的六部之一,长官为尚书,副职称侍郎。掌天下土地、户籍、赋税、财政收支等。其他还有吏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彭鹏刚正不阿。耿精忠反叛之时,逼迫他做官,彭鹏表面假装疯狂,表示自己有病,敲打自己牙齿出血,坚决抗拒不服从。B. 彭鹏决断果敢。三河县有名的难治理,有人妄称是御前放鹰的人,到县城索要活牲畜,他察其奸行,就把那人绑起来用鞭子打。C. 彭鹏执法严明。他毫不留情地揭发官场的黑暗,上疏弹劾李仙湄等人,九卿认为其涉嫌虚假,彭鹏据
34、理力争,皇上没有问罪他。D. 彭鹏善理赋饷。广东借兵饷,改征银为征米。彭鹏到任以后,发现用大米换算来的银两少掉了七万三千多两,请求恢复征银。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治狱,摘发如神。邻县有疑狱,檄鹏往鞫,辄白其冤。(2)岁旱,步祷日中,诣狱虑囚,开仓平粜,旋得雨。参考答案:10. A 11. C 12. C 13. (1)彭鹏审判案件,揭发(奸诈行为与隐秘之事)如同神灵。邻近的县中存疑不能决的案件,发檄文让彭鹏前往审讯,每每可以昭雪冤情。(2)遇上天旱,在正午走动祷告上天,到监狱中复核囚徒的罪状(是否冤枉),打开官仓用平价出售积粟,很快天下了雨。10.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
35、考查文言断句。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状”是形容“鹏居官及拒精忠伪命”的,“赐”的内容是“帑金三百”,排除B项、D项。“廉”是清廉的意思,结合句意分析,排除C项。句意:圣祖皇帝巡游京畿附近的地方,下诏询问彭鹏做官以及抗拒耿精忠伪命令的情况,赐给他国库银三百两。晓谕他说:“知道你为官清廉公正不接受百姓的钱财,用这点银子让你保持清廉,胜过一般人几万两钱财了!”11.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C项,“丁内忧”指遭母丧事。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放回原文,查对
36、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D项,对原文“以米计银少七万三千有奇”理解有误,用大米折算成银两少掉了七万三千多。13.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1)“治狱”译为审判案件,“摘发”译为揭发,“檄”译为发檄文。(2)“步祷日中”(状语后置),“诣”译为到,“平”译为平价,“旋”译为很快、随即。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
37、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参考译文:彭鹏,字奋斯,是福建莆田人。幼年聪慧,有人和他父亲有仇,想要杀掉彭鹏,彭鹏逃开藏匿起来得以幸免。顺治十七年,在乡试中中举。耿精忠反叛,逼迫彭鹏接受伪职,彭鹏假装癫狂以示自己有病,敲打自己的牙齿出血,坚决抗拒不服从。耿精忠叛逆的事情被平定后,彭鹏赴吏部应选。康熙
38、二十三年,被任命为三河知县。三河县位处要地,旗人、平民混杂居住在一起,有名的难治理。彭鹏安抚百姓,惩办坏人,奖励好人,不怕强暴。有一个谎称自己是皇帝身边放鹰的人,到县城索要活牲畜,彭鹏察觉到他欺诈,就把他拘执起来用鞭子打。彭鹏审判案件,揭发(奸诈行为与隐秘之事)如同神灵。邻近的县中不易判明的案件,发檄文让彭鹏前往审讯,总是可以昭雪冤情。康熙二十七年,圣祖皇帝巡游京畿附近的地方,下诏询问彭鹏做官以及抗拒耿精忠伪命令的情况,赐给他国库银三百两。晓谕他说:“知道你为官清廉公正不接受百姓的钱财,用这点银子让你保持清廉,胜过一般人几万两钱财了!”康熙三十三年,彭鹏上疏弹劾顺天府乡试考试录取的举人李仙湄的
39、试卷删改过多,杨文铎的文章荒谬狂妄,给事中马士芳勘察官员政绩的时候收受贿赂。皇帝将这件事下发到九卿那里查验讨论,认为彭鹏奏疏里所提的事情是假的,于是摘录他奏疏中的话语“我说的话如果是虚假的,就劈开我的头,一半悬挂在国门上,一半悬挂在顺天府学门口”这些话,认为他对皇帝狂妄不敬,应该罢官革职。诏命彭鹏回奏这件事,彭鹏上疏说:“集会商议的大臣们,袒护负责考试的官员徐倬、彭殿元欺骗皇上掩饰真相的事,反而认为我所奏的事情是虚假的,乞求皇帝赐罪贬斥他们。”皇上没有问罪他,让徐倬、彭殿元辞官。这一年,顺天学政侍郎李光地遭逢母亲去世,皇上命令他在职位上守孝,李光地请求给九个月假期。彭鹏弹劾李光地贪恋俸禄官位,
40、不请求服满三年之丧,应该将李光地解除任职,留在京城守孝,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适逢朝廷大臣集体议事,彭鹏又追究杨文铎文章谬误狂妄的事,和廷臣忿怒相争,事情被皇帝知晓,下令把彭鹏免职,按照原来的品级为江南河工效力。康熙三十六年,朝廷下诏授予他刑科给事中。康熙三十七年,彭鹏出京做了贵州按察使。广东因为求兵饷,改规定的征收银子为征收大米,所征收的比起估算上报时的数量要多,户部屡次催促追缴完毕。彭鹏上任以后,(发现)当年大丰收米价很低,用大米折算成银两少掉了七万三千多,(于是)上疏请求让经营管理的各个官库填补存库,并建议以后规定的赋税仍然按照原来的规则征收银两,(再)用银两采购大米;其中按照一年应该追缴
41、完毕的银两,确实是因为丰收或者减产多有不同,米价没法定价,乞求皇帝免除重新追缴:皇帝下诏允许实行。彭鹏任职勤奋敏捷,遇到贪污官吏纠察弹劾不徇一点儿私情。遇上天旱,在正午走动祷告上天,到监狱中复核囚徒的罪状(是否冤枉),打开官仓用平价出售积粟,很快天下了雨,百姓对他大加称扬。康熙四十三年,彭鹏死在官任上,年纪六十八岁,皇帝非常哀伤惋惜,称赞他勤劳,赐给他祭祀和下葬的物品。不久入祀在广东名宦祠中。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
42、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臣以险衅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陈情表原文,省略)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
43、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宫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二子:赐、兴。(摘自晋书李密传)【注】 醮:jio,改嫁。烝烝:zhng,热切的样子,形容李密对母亲思念之深。游夏:孔子的学生子游、子夏,品格好,资质高。安乐公:刘备之子刘禅。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明言教何碎碎:琐碎B从事白其书司隶 白:报告C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 援:靠山D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
44、 密:暗中2以下句子中,全部表现李密有才干的一组是()奉事以孝谨闻周门人方之游夏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有暇则讲学忘疲乃迁汉中太守数使吴,有才辩A B C D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密从很小就懂得尽孝道。他幼年丧父,母亲何氏再嫁,年仅几岁的李密深切地思念双亲,不能自已,以至忧思成疾。B晋武帝读了李密婉拒朝廷征召的陈情表后,赞扬他是个名副其实的真名士,并答应了他的请求。祖母去世后,李密守丧期满,晋武帝再次征召他到洛阳担任太子洗马。C李密认为安乐公刘禅是个仅次于齐桓公的君主,理由是刘禅和齐桓公成败的原因是一样的。司空张华对他的这个见解很是信服。D借皇上东堂赐宴饯别之机
45、,李密赋诗一首,诗的末章表明了他想回家种田的愿望。晋武帝为此很生气,都官从事见机行事,马上奏请皇上免去李密的官职。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译文:_(2)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译文:_参考答案:1D解析 密:李密。2A解析 表孝顺,表治学勤奋,表不受重用。这三项均与“有才干”无关。3D解析 “表明了他想回家种田的愿望”有误。李密想入朝为官,并希望得到升迁,但因朝廷中无靠山未能如愿,而被调任汉中太守。他心怀不满,作诗发牢骚。4答案 (1)(李密)有空闲的时间就讲学,忘记了疲劳,并且拜谯周为师,谯周的弟子把他比作孔子的优
46、秀学生子游、子夏。(“师”、“方”为关键得分点)(2)和孔明说话的人没有人能和孔明水平相当的,因此孔明的言论教诲就要具体琐碎。(“敌”、“碎”为关键得分点)解析 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李密,字令伯,是犍为武阳人(今四川彭山)。他的另一个名字叫虔。他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母亲何氏改嫁。当时李密只有几岁,他感恋双亲,思念至深,以至忧思成疾。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他,李密侍奉祖母因孝顺和恭敬而闻名。祖母刘氏一有病,他就哭泣,侍候在祖母身边,夜里不脱衣睡觉。为祖母端饭菜、喂汤药,他总要尝过之后才让祖母饮食或服用。有空闲的时间他就讲学,忘记了疲劳,并且拜谯周为师,谯周的弟子把他比作孔子的优秀学生子游、子夏。他年轻时在蜀汉做郎官。多次出使吴国,颇有辩才,吴人称赞他。蜀汉平定后,泰始初年,晋武帝征召他担任太子洗马。他因为祖母年迈,无人奉养,就没有接受任命。于是上奏章说:(陈情表译文省略)晋武帝读了李密的陈情表后,说:“李密这个名士,不是徒有虚名。”于是收回对他的任命。后来祖母刘氏去世,李密守丧期满除去丧服后,晋武帝再次征召他到洛阳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