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河南省新乡市荆乡回民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280910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8.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新乡市荆乡回民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河南省新乡市荆乡回民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河南省新乡市荆乡回民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河南省新乡市荆乡回民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河南省新乡市荆乡回民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河南省新乡市荆乡回民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25题。(20分)红 绿 灯 下迟子建在城市,当你走到十字街头时,往往会与红绿灯相遇。说来好笑,我最初来到城市时,最怕的就是过街。在西安和北京求学期间,只要是有天桥和地下通道,我绝不走十字街。我对红绿灯不信任,它们闪来闪去的,像是两只鬼眼,变幻太快,常常是绿灯一亮,我起步走,却遭逢侧向驶来的一串汽车,它们占据了半边路,阻断你。等它们过去后,你再前行,绿灯的心房就颤动了,红灯随之亮起,你被隔在马路中央,身前身后是川流不息的车辆,有被钢铁夹击的感觉。此时我总会联想起卓别林的摩登时代中,那个

2、被卡在机器中的工人,觉得自己是工业化时代的一个可怜虫。我喜欢回到故乡,其中的一个缘由是,在乡间路上,我不会为红绿灯左右。能够阻断我脚步的,有时是一群黄昏中归家的羊,有时是几只正午时通过堤坝、要下河戏耍的鸭子。据说在交通事故中,死于红绿灯下的行人占了很大比例。闯红灯,是肇事的元凶。有时是汽车闯红灯殃及行人,有时是行人闯红灯自蹈黄泉。不管责任在哪一方,倒霉的总归是人。所以家长送孩子上学的路上,在过十字街时,如临虎口,总要拉起孩子的手。在幼儿教育中,学会通过红绿灯下的街口,也成了必修课。走到红绿灯下,人的心就会紧张起来,你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稍有不慎,就会酿下惨祸。在我眼中,十字街就像匍匐在大地的

3、十字架,它主宰着人的生死。我在哈尔滨生活以后,习惯了走红绿灯。前些年,每当过十字街时,看见绿灯闪烁了,我会一路飞奔,分秒必争,抢在红灯敲响警钟时到达街对面。由于年轻,体力充沛,我与绿灯的赛跑很少有输的时候。当街口的行人集体闯红灯时,我也尾随其后,大摇大摆地招摇过市。汽车像一支支飞来的箭,刷刷地在我们身旁呼啸而过,可是大家对它们毫无惧色,我也心底泰然。二OO二年初春,爱人离开哈尔滨时,带我去花店买花。我们到了海城街的鲜花批发市场,我选了一束红色康乃馨,几枝黄玫瑰。当我把玫瑰拿在手中的时候,爱人说,别老买黄色的,换点鲜艳的颜色吧。于是,我挑了两枝娇艳的粉色玫瑰。他捧着康乃馨,我拿着玫瑰,散步回家。

4、经由红军街桥下的十字路口时,恰好赶上绿灯眨眼了,我说等下一个绿灯再过吧。爱人说,你跟着我,能抢过去的!他个子高,步伐大,很快就跑到街对面了。我呢,一见红灯亮了,腿立刻就软了,向回撤。这样,我站在街这头,他站在对面,我们中间,是一台连着一台的疾驰的车辆。车辆就像汪洋大海,把我们分开了。三天后,爱人在回故乡的山间的公路上出了车祸。故乡的路没有红绿灯,可是他为了早点回到工作的地方,急于赶路,还是出了事故。他的心中,看来一直亮着一盏颤动的绿灯啊。他是一个疯狂的旅人,只知道一刻不停地向前赶,赶,赶,这种“赶”,使我们一个在此岸,一个在彼岸,永隔着万水千山。他像流星,以为自己生命的光华还很漫长,却不知道当

5、他飞速掠过天际的时候,迎接他的却是永恒的寂静。爱人离去后,我身边没了陪伴的人,可是路还是要走下去的。我曾在十字街头为他焚烧纸钱,都说那是灵魂聚集的地方。再经过那样的路口时,我感觉有无数的灵魂在幽幽地歌唱。远远地看到绿灯要变幻了,我便会放慢脚步,在路边静心等待;人们蜂拥着闯红灯时,我也会原地不动,气定神凝地候着。红绿灯下那些步履匆匆、神色慌张的路人,在我眼里是那么的可怜可笑。我想,人生是可以慢半拍,再慢半拍的。生命的钟表,不能一味地往前拨,要习惯自己是生活的迟到者。人是弱的,累了,就要休息;高兴了,就要开怀大笑。郁闷的时候,何苦要掩饰自己,对着青山绿水呼喊吧。我们可以与友人畅饮,一醉方休;也可以

6、对那些邪恶的人当面示以唾弃。我们可以在月夜下多几分缠绵,也可以在旅途中因着美好的风景而多几日的停留。是的,我们要给自己多亮几盏红灯,让生命有所停顿,有所沉吟。这样的红灯,就是我们生命中不息的火焰!只有这样,弱的生命才会变成强的生命,暗淡的生命才会变成有光华的生命!当生命的时针有张有弛、疾徐有致地行走的时候,我们的日子,才会随着日升月落,发出流水一样清脆的足音。22、第二段详细描写经过十字街的过程和感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23、结合文意,赏析文中划线句子。(6分)(1)在我眼中,十字街就像匍匐在大地的十字架,它主宰着人的生死。 (2)他是一个疯狂的旅人,只知道一刻不停地向前赶,赶,赶,

7、这种“赶”,使我们一个在此岸,一个在彼岸,永隔着万水千山。 24、本文以作者不同阶段走过红绿灯下的情感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请概括后两个阶段作者走过红绿灯时的情感。(4分) 25、作者对人生有了怎样的彻悟?我们还可以为自己亮起哪些红灯?请联系文本与实际谈谈你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22、第段表现了我最初经过城市十字街口的紧张害怕,与第段行走在乡间路上的轻松快乐形成对照,也为后文继续写走过红绿灯作铺垫。23、(1)以生动形象的比喻警示自己,也警示世人:十字街口,红绿灯下,很可能成为生与死的分界,行人只能怀着宗教般的虔诚与敬畏,脚踏实地,谨慎慢行,才会安然无恙。(2)采用反复手法,连用几个“赶”

8、字,自然而真实地抒写了对亲人“只知一刻不停地向前赶”而导致悲剧的无奈悔恨以及亲人永逝、阴阳两隔的无尽思念与痛苦。24、到哈尔滨生活后,我不再害怕走红绿灯,即使闯红灯也很坦然;丈夫离世后,饱经痛苦的我沉稳平静地走过红绿灯下25、人生不能一味往前赶,可以慢一些,可以欣赏路上的风景,做到张弛有道,疾徐有致,只有这样生活才会更美好我们可以适时为自己亮起一盏情感的红灯,提醒自己珍惜与亲人朋友的相处;我们可以自觉为自己亮起一盏事业的红灯,提醒自己在忙碌中别忘了享受生活的闲适;我们可以自觉为自己亮起一盏健康的红灯,提醒自己保重身体2. 阅读下文,回答1517题。废 墟周晓枫(1)第一次到圆明园,我还是个热衷

9、郊游的小学生。记得那辆被临时征用的公共汽车,记得我们在颠簸中奋力地合唱。然而自历史的耻辱并不能在孩子的心里累积重量,我们只是惊讶于自己被汽车倾泻到一堆断壁残垣旁边。(2)我们没有耐心听从老师语气庄重的讲解,没有兴致辨识图像混沌的黑白照片,连大石头上浮雕的植物和异兽也不能吸引我们何况,它们只剩下片断的花纹。除了能在荒凉开阔的野地里追逐奔跑,这里毫无乐趣。留下的印象,唯有残石上的西式雕凿,像生硬的石膏花,泛着与材质不符的脏奶油色;还有夕照中的一片芦苇,诗意萧索殉葬的植物。(3)第二次去圆明园,我迷失在万花阵之中。这座用四尺高的雕花砖墙组成的迷宫,复建不久。我不断碰壁,气馁不已。尽管,“迷宫”是个分

10、外魅惑的概念。我知道,在古老的中秋之夜,宫妃们曾手执莲灯在万花阵里嬉戏,笑靥生动。月光,如同弥散整个世界的金色花药;在这圆瓣的巨型石头花里,藏匿着绝色的歌伶与舞姬迥异于今天,那是已逝的情怀。在讲求效率的工业社会中,需要的是直接、简明、不走弯路;万花阵相反,它是一座自我封闭的娱乐场,没有暗示和标志,在蓄意的误导中,在重复的缭绕中,迷宫制造智力和体能上的惩罚,从而使身陷其中的人获得乐趣。(4)我丧失方向感,越走越焦灼,很长时间没找到万花阵的出口。我觉得自己笨,像只慢蜗牛。万花阵也像封建社会遗留下的一只蜗壳吧?石形圆阵,移走不动,中间被蚀空全部的血肉。很奇怪,我恰巧在镂刻的石纹间发现了一只附着其上的

11、真蜗牛:壳体脆薄,行动迟缓,对它说砖墙上的图案已是阻碍前行的迷宫。天线般的触角,那么细,在空气中小心试探。当它胆怯、疲倦,就蜷缩进完美的螺旋之中,进入由一条线组成的迷宫。(5)圆明园曾作为艺术村盛极一时,集中着渐渐声名鹊起的画家和诗人,也不乏以艺术为名的骗子。当代艺术品被天价拍卖的神话时代尚未到,彼时彼境,这些被生活腌出成味的底层艺术家多在困顿中挣扎和坚持圆明园艺术村,体现着二十世纪最后的浪漫。几年之后,树倒猢狲散。圆明园艺术村就像现代迷宫,凭借金羊毛找到出口的人成为英雄,也有无名者被无名的怪兽吞噬。(6)潮涌潮退,圆明园的名字就像遗留在沙滩一枚罕世珍贵的鹦鹉螺,无论拥有多少旧武士的尊严,也与

12、我的生活无关。及至中年,我对圆明园的了解才略多于中学历史课本上普及的知识。(7)圆明园与北京众多古迹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废墟。(8)世界上有些圣地,带有明显的废墟感,比如庞培、吴哥窟、罗马斗兽场,空旷、盛大而神秘,远比新建筑令人尊重。所谓废墟,必然经过毁灭,但正是毁灭使之比完整之物更具力量。巨大的时间溶解在废墟里。如果说时间是有具体形状的,它就是骨殖、化石和连绵的废墟。废墟是所有伟大之物的终年,但我们甚至说不清废墟的生死。方死方生,方生方死,它漠然超越生死交界的那座短桥。废墟并非被魔鬼所摧毁,仿佛出于对时间的信仰而甘愿瓦解。废墟见识过杀戮、离乱、掠夺,见识过足够的眼泪、嘶喊以及足够的鲜血和焦骸

13、,却保持地老天荒般的沉静。(9)夕阳下的圆明园,有着略带沉重的末日感和亡灵乐于沉入其中的寂静。废墟,这个词的意义在于,使建筑像花朵一样享有自己的凋谢;废墟的非凡也在于,置身它的绝对寂静里,仿佛就能立即回到它的全盛时代。那是一种通过悠久的死亡而进入的永生。据说,圆明园是伟大的奇迹,其实它是从神明般不容怀疑的极权出发,由每个工匠身上的智慧实现,如同夕阳下每粒尘埃都散发碎金的光芒。我从没想到美,还可以包括令人战栗的极权以及随后的摧残或者说,只有不能被摧毁的才成为大美。我在废墟上看日落汹涌,看晚霞燎烈,无边席卷,就像许多年前的那场浩荡的火。(10)圆明园毁于大火。(11)火焰过后,空无一物。然而,圆明

14、园剩下的灰烬依然富可敌国。世间有什么东西,烧灼之后依然美得惊心动魄?“圆明园”,这几个字仿佛经过煅烧的绝世珠宝。美的生命力如此强大,甚至它的灰烬。圆明园,曾经的醉生梦死,曾经的国殇,它的历与毁灭到最后什么都不重要了,美的分量重于羞耻。(12)其实,圆明园的美正在于它的消失,在于它只剩下一个等同奇迹的名字。这朵不能从火焰里复活的玫瑰,这个我们从未目睹的地方,成为巨大而至美的幻境。它符合神话的所有气质:瑰丽而虚幻,悲伤而至尊,它像亡灵般拥有全部的褒义词。(13)美若深渊,不可测探。圆明园:一座成为神话的想象建筑,一个被经常谈论却从未彰显的奇迹我想说,天堂的性质莫不如此。(选自2013年第2期十月,

15、有删节)15请简要概括作者小学时第一次游圆明园的感受。(3分)16联系全文,谈谈作者为什么以“废墟”为题。(5分)17作者认为作为废墟的圆明园主要有哪些“美”?请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15(3分)不太理解其历史意蕴;认为其建筑残损破旧,毫无趣味;觉得其环境荒凉开阔,可以嬉戏。16(5分)围绕废墟组织材料,全文既写了作者游历废墟圆明园的所见所思,又写到其它圣地遗迹的废墟给人带的感受。(3分)“废墟”表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观,丰富了文章的历史文化内涵。(2分)17(6分)(1)残存的建筑之美。这些未被摧毁的遗迹,闪烁着前辈工匠的智慧光芒。(2)凄怆的诗意之美。废墟空旷、盛大而神秘,让人感悟到悠

16、久的历史和沧桑的岁月。(3)虚幻的想象之美。消失的圆明园被视为奇迹和神话,成为往昔理想世界的象征。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5分)高亦吾:周恩来总理一生感念的启蒙老师高亦吾1881年生于章丘绣惠镇西关村,15岁考取了济南省立高等学堂。在进步教师萧少瑜的启发和引导下,他与学友赵佑贞、徐云甫等组建了“乐群书社”和“玫瑰花诗社”,并投书章太炎,寻求救国救民的道理。他们在校赋诗、撰文,斗争宗旨为反清灭洋。18岁那年,高亦吾率先加入同盟会,带头组织起声势浩大、轰动省城的罢课学潮,还以犀利的笔触写出了震惊校园内外的战斗檄文伊奴出关。高亦吾的文章及极富影响力的言行,引起了山东巡抚周玉山的惊恐,他亲

17、笔签署通缉令,定要严惩“肇事者”。闻讯后,高亦吾当即脱掉长衫,剪掉象征“大清”臣民的发辫,连夜逃离济南,远赴东北。章丘县衙接到逮捕令后,立即派人到西关高家进行严密的搜查,未见其人,便将其霜染鬓发的母亲投监入狱,施刑后又锁进铁牢。高亦吾辗转漂泊半月,经友人介绍,进入奉天东关模范学校。在这里,他初识了入校新生周恩来,见他精明睿智、气宇轩昂且胸怀壮志,课下便常向他慷慨激昂地讲述反清灭洋的革命道理,沉痛地诉说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悲壮之举,使其听得义愤填膺、泪光盈盈。高先生还将邹容19岁时写的革命军一书赠给他,使其树立起坚定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信念。高先生借与周恩来同桌就餐之机,向其灌输马克思、孙中山等伟人

18、志士的进步思想。星期天,还同他上街“散步”,指着外国领事馆满腔怒火地说:“这些外国列强协同腐朽的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瓜分华夏大好河山,简直令人难以容忍!”周恩来时时处处受到他爱国主义思想的影响和教育。辛亥革命爆发后,高先生率领师生涌向长街游行示威,振臂高呼:“鞑虏不除,民国不立,四万万炎黄子孙誓不罢休!”周恩来彻底觉悟了,返校后当众第一个剪掉发辫,发誓为中华崛起而读书!1913年,周恩来入南开中学就读。临别之际,高先生为周恩来命字“翔宇”,寓意深远;周恩来则奋笔疾书:“同心努力,前程万里指日登!”署名“翔宇”,表示对“翔宇”的认可和对恩师的敬重。三年后,由于战乱不息、政局不稳,高

19、先生辞校赴京到赵伊公署任职。其间,周恩来曾两度进京探望,高先生警觉地叮嘱周恩来,“你在天津创办的觉悟社轰动京畿,据传你的名字业已在册,当局声言要捉拿一切成员,你务必当心!”周恩来返津不久便被捕入狱,高先生闻讯心急如焚,奋力投入营救,终使周恩来脱离虎穴。岁月如流,人世沧桑。高先生重返济南后,应邀在省建设厅任职。“七七事变”后,他毅然辞去公职,返回章丘,县长郭德夫深知先生学识渊博,邀他出面成立“城关学堂”,先生知其是“亲日派”,力辞不就,却到西关私塾任教。1939年章丘沦陷,高先生赴济避难。有人举荐他去当地的某汉奸公署就职,高先生断然拒绝,出于生计,他便在济南小布政街开馆施教。1941年春节刚过,

20、高先生突患脑膜炎,遂还故乡。弥留之际,他再三叮嘱爱子高肇甫:“日后,一定要想方设法和周恩来取得联系,让他指引前程!”2月5日子夜时分,这位深受社会尊重的民主革命战士、一代师表与世长辞,终年60岁。1947年4月的一天下午,章丘警察局局长带领部下闯入高先生家中,以“私通共匪”的罪名将其妻子及儿媳逮捕入狱并抄家封门,二人在牢中受尽酷刑。1949年7月,高肇甫遵照父亲遗嘱给周总理写信,历数期间的境况和怀思之情。不久,总理回信,召肇甫进京,在中南海两人长谈三小时。总理得知恩师早已仙逝,不禁悲恸万分,数次泪流满面后来周总理将高肇甫安排于政务院档案科工作。周总理一生高风亮节,身在高位从未照顾过任何一位亲属

21、,对高肇甫的安排可谓“仅此一人”。(摘编自齐鲁晚报王绍忠高亦吾:周恩来总理一生感念的启蒙老师)相关链接奉天东关模范学校是一所较好的小学,从校长到教员都是社会名流。高亦吾初进课堂,就遭遇到一位浓眉大眼、英气逼人的少年学生的质疑发难,这位少年一连提出许多耐人深思的问题,他就是当时年仅13岁的周恩来。高亦吾对这位气宇轩昂的少年非常赏识,从此30岁的高亦吾同13岁的周恩来结成了忘年之交。(摘自章丘名人录)(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高亦吾在济南省立高等学堂学习期间,投书维新志士章太炎并在其启发和引导下,与学友赵佑贞、徐云甫等组建了“乐群书社”和“玫瑰花诗社”。 B山东巡

22、抚周玉山亲笔签署通缉令,章丘县衙派人到章丘西关高家进行搜查,未见高亦吾,便将其妻子及儿媳逮捕入狱并抄家封门,二人受尽酷刑。C高亦吾一身正气,怀有满腔爱国之情,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深深影响着周恩来,最终使周彻底觉悟,剪掉发辫,立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誓言。D高亦吾因战乱离沈进京到赵伊公署任职期间,周恩来曾两度探望;后周入狱,高亦吾奋力营救,最终使周脱离虎穴,二人因此结为忘年之交。E高亦吾弥留之际叮嘱爱子要设法和周恩来取得联系,高肇甫遵照父亲遗嘱给在京的总理写信,很快接到总理回信并进京,得到了总理的妥善安排。(2)高亦吾是矢志不渝的民主革命战士,材料中有哪些体现?请结合材料简要概述。(3)文章写高亦吾

23、的身后事,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高亦吾是周恩来一生感念的启蒙老师,材料中有哪些具体体现?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参考答案:(1)C3分E2分D1分。(2)年轻时就追求进步,积极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作为教师,时时处处对年轻学子以爱国主义的影响和教育。七七事变后,力据亲日派邀请,在贫困中独善其身。舍家为国,虽家人受其牵连备受酷刑,仍矢志不渝。(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3)侧面表现高亦吾对革命的贡献之巨大,影响之深远。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容,而且使传主形象更加丰满。照应文章标题,体现周恩来对启蒙老师高亦吾的感念与回报。(每点2分)(4)高亦吾对少年时的周恩来十分赏识,接受其质疑

24、发难。高亦吾启迪了周恩来,使其走上革命的道路。高亦吾曾为周恩来命“字”,激励周恩来坚定革命信心。高亦吾在周恩来处于危境时及时提醒,周入狱后又奋力营救。(结合文本分析,每点2分。)(1)试题分析:A是“进步教师萧少瑜的启发和引导”;B两次搜家事件混淆;D“结为忘年之交”是在奉天关东模范学校时。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试题分析:纵览全文,寻觅信息源,第一段“15岁考取了济南省立高等学堂。在进步教师萧少瑜的启发和引导下,他与学友赵佑贞、徐云甫等组建了“乐群书社”和“玫瑰花诗社”,并投书章太炎,寻求救国救民的道理。”第二段“高先生借与周恩来同桌就餐之机,向其灌输

25、马克思、孙中山等伟人志士的进步思想”第四段“七七事变”后,“有人举荐他去当地的某汉奸公署就职,高先生断然拒绝,出于生计,他便在济南小布政街开馆施教”第五段“1947年4月的一天下午,章丘警察局局长带领部下闯入高先生家中,以“私通共匪”的罪名将其妻子及儿媳逮捕入狱并抄家封门,二人在牢中受尽酷刑。”加以概括。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试题分析:可从以下方面考虑:人物的塑造,文章的内容,以及结构上。多角度分析。考点: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4)试题分析:高亦吾是周恩来一生感念的启蒙老师,主要是从两人人生的交叉点来说,启蒙老师即在年轻时的影响

26、和交往,主要是在第二、三段。注意概括时要全面。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9分,翻译6分,共15分)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秦时为沛狱掾,而萧何为主吏,居县为豪吏矣。高祖为沛公而初起也,参以中涓从。高祖二年,拜为假左丞相,入屯兵关中。孝惠帝元年,除诸侯相国法,更以参为齐丞相。惠帝二年,萧何卒。参闻之,告舍人趋治行,曰:“吾将入相。”居无何,使者果召参。参代何为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择郡国吏木诎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日夜饮醇酒。卿大夫已下吏

27、及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皆欲有言。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相舍后园近吏舍,吏舍日饮歌呼。从吏恶之,无如之何,乃请参游园中,闻吏醉歌呼,从吏幸相国召按之。乃反取酒张坐饮,亦歌呼与相应和。参见人之有细过,专掩匿覆盖之,府中无事。参子窋为中大夫。惠帝怪相国不治事,以为“岂少朕与”? 乃谓窋曰:“若归,试私从容问而父曰:高帝新弃群臣,帝富于春秋,君为相,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乎?然无言吾告若也。”窋既洗沐归,闲侍,自从其所谏参。参怒,而笞窋二百,曰:“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至朝时,惠帝让参曰:“与窋胡治乎? 乃者我使谏君也。”参免冠谢曰:“陛

28、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 惠帝曰:“善。君休矣!”参为汉相国,出入三年。卒,谥懿侯。子窋侯。百姓歌之曰:“萧何为法,顜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一。”太史公曰:曹相国参攻城野战之功所以能多若此者,以与淮阴侯俱。及信已灭,而列侯成功,唯独参擅其名。参为汉相国,清静极言合道。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注乃者:往日,上次。 顜(jing):明确。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

29、项是 ( )A参始微时 微:年龄小B从吏幸相国召按之 按:处置C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 趣:赶快D然百姓离秦之酷后 离:通“罹”,遭受16下列各组句子中,均表明曹参“清净无为”的一组是( )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 择郡国吏木诎於文辞,重厚长者至者,参辄饮以醇酒 吏舍日饮歌呼 亦歌呼与相应和A B C D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迁以史学家的眼光,评价曹参作为汉朝相国,极力主张清净无为,这完全合于道家的学说。B汉高祖怪罪相国不理政事,怀疑是轻视自己,于是叫曹参的儿子回家后试着私下随意问问他的父亲怎么回事。C曹参代替萧何做了汉朝的相国,完全遵循萧何制定

30、的法令,办事无所变更,日夜痛饮醇厚的美酒。D曹参起初卑微的时候,跟萧何交好;等到后来一个做了将军,一个做了相国,有了矛盾。萧何在临终时,向皇上推荐的贤臣只有曹参。1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君为相,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乎?(3分)译文:(2)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3分)译文:参考答案:15A 16D17B18(1)你作为丞相,一天到晚(整天)喝酒,没有什么想做的事,拿什么替天下分忧呢?(2)曹参脱帽谢罪说:“请陛下自己仔细考虑一下,在圣明英武上您和高帝相比谁(强)?”15试题分析: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一般刻意回避考纲规

31、定的120个实词,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A项,微:地位低。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1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表现的是其为官之道表现的是别的官吏饮酒歌唱)。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17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阅读一定要沉得住气。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

32、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B项,汉高祖应为汉惠帝。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中,要掌握以下关键字词的翻译:(1)日、无所、何以各1分;(2)谢,自察,孰与各1分。考点:理解并翻

33、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参考译文】平阳侯曹参,沛县人。秦朝时曹参做沛县的狱掾,萧何做主吏,他们在县里已是有名望的官吏了。 汉高祖做沛公开始起事时,曹参以中涓的身份跟随高祖。高祖二年(前205),任命曹参代理左丞相,领兵进驻关中。孝惠帝元年(前194),废除了诸侯国设相国的法令,改命曹参为齐国丞相。惠帝二年(前193),萧何去世。曹参听到这个消息,就告诉他的门客赶快整理行装,说:“我将要入朝当相国去了。”过了不久,朝廷派来的人果然来召曹参。曹参接替萧何做了汉朝的相国,做事情没有任何变更,一概遵循萧何制定的法度。曹参从各郡和诸侯国中挑选一些质朴而不善文辞的厚道人,立即召来任命为丞相的属官

34、。对官吏中那些言语文字苛求细微末节,想一味追求声誉的人,就斥退撵走他们。曹参自己整天痛饮美酒。卿大夫以下的官吏和宾客们见曹参不理政事,上门来的人都想有言相劝。可是这些人一到,曹参就立即拿美酒给他们喝,过了一会儿,有的人想说些什么,曹参又让他们喝酒,直到喝醉后离去,始终没能够开口劝谏,如此习以为常。相国住宅的后园靠近官吏的房舍,官吏的房舍里整天饮酒歌唱,大呼小叫。曹参的随从官员们很厌恶这件事,但对此也无可奈何,于是就请曹参到后园中游玩,一起听到了那些官吏们醉酒高歌、狂呼乱叫的声音,随从官员们希望相国把他们召来加以制止。曹参反而叫人取酒陈设座席痛饮起来,并且也高歌呼叫,与那些官吏们相应和。 曹参见

35、别人有细小的过失,总是隐瞒遮盖,因此相府中平安无事。曹参的儿子曹窋做中大夫。汉惠帝埋怨曹相国不理政事,觉得相国是否看不起自己,于是对曹窋说:“你回家后,试着私下随便问问你父亲说:高帝刚刚永别了群臣,皇上又很年轻,您作为丞相,一天到晚(整天)喝酒,没有什么想做的事,拿什么替天下分忧呢?但这些话不要说是我告诉你的。”曹窋假日休息时回家,闲暇时陪着父亲,把惠帝的意思变成自己的话规劝曹参。曹参听了大怒,打了曹窋二百板子,说:“快点儿进宫侍奉皇上去,国家大事不是你应该说的。”到上朝的时候,惠帝责备曹参说:“为什么要惩治曹窋?上次是我让他规劝您的。”曹参脱帽谢罪说:“请陛下自己仔细考虑一下,在圣明英武上您

36、和高帝谁强?”惠帝说:“我怎么敢跟先帝相比呢!”曹参说:“陛下看我和萧何谁更贤能?”惠帝说:“您好像不如萧何。”曹参说:“陛下说的这番话很对。高帝与萧何平定了天下,法令已经明确,如今陛下垂衣拱手,我等谨守各自的职责,遵循原有的法度而不随意更改,不就行了吗?”惠帝说:“好。您休息休息吧!”曹参做汉朝相国,前后有三年时间。他死了以后,被谥为懿侯。曹参之子曹窋接替了他父亲的侯位。百姓们歌颂曹参的事迹说:“萧何制定法令,明确划一;曹参接替萧何为相,遵守萧何制定的法度而不改变。曹参施行他那清净无为的做法,百姓因而安宁不乱。”太史公说:曹相国曹参的战功之所以如此之多,是因为他跟淮阴侯韩信一起共事的缘故。等

37、到韩信被消灭,列侯成就的战功,惟独曹参据有其名。曹参作为汉朝相国,极力主张清净无为,这完全合于道家的学说。百姓遭受秦朝的酷政统治以后,曹参给予他们休养生息的时机,所以天下的人都称颂他的美德。5. 古诗文阅读、默写(共3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22分)与元微之书 白居易四月十日夜,乐天白:微之微之!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书欲二年矣,人生几何,离阔如此?况以胶漆之心,置于胡越之身,进不得相合,退不能相忘,牵挛乖隔,各欲白首。微之微之,如何如何!天实为之,谓之奈何!仆初到浔阳时,有熊孺登来,得足下前年病甚时一札,云:危慑之际,不暇及他,唯收数帙文章,封题其上曰:“他日送达白二十

38、二郎,便请以代书。”悲哉!微之于我也,其若是乎!又睹所寄闻仆左降诗云:“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且置是事,略叙近怀。仆自到九江,已涉三载。形骸且健,方寸甚安。下至家人,幸皆无恙。长兄去夏自徐州至,又有弟妹六七人提挈同来。顷所牵念者,今悉置在目前,得同寒暖饥饱,此一泰也。江州风候稍凉,地少瘴疠。湓鱼颇肥,江酒极美。其余食物,多类北地。仆门内之口虽不少,司马之俸虽不多,量入俭用,亦可自给。身衣口食,且免求人,此二泰也。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

39、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援,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问,红榴白莲,罗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殚记。每一独往,动弥旬日。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老。此三泰也。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微之微之! 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暂生。余习所牵,便成三韵云:“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晓灯前。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微之微之!此夕我心,君知之乎?乐天顿首。(选自白氏长庆集,有删节)

40、注唐宪宗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元微之,即元稹,为白居易好友,当时被贬为通州司马。 牵挛乖隔,指各有拘牵,不得相见。 余习,这里指作诗的习惯。12、对下列句子中相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人生几何,离阔如此? 阔:离别B形骸且健,方寸甚安 方寸:指心绪C其余食物,多类北地。 类:种类D大抵若是,不能殚记 殚:尽,全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天实为之,谓之奈何 仆门内之口虽不少B且置是事,略叙近怀 身衣口食,且免求人C爱不能舍,因置草堂。 于今无会因D微之于我也,其若是乎! 流水周于舍下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

41、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自居易与元稹友情深厚,如胶似漆,却相距遥远,如处胡越。别久思切,所以悲叹人生苦短,未来不可预测,命运无力改变,深感凄楚无奈。B白居易叙写读到元稹病危时写给他的书信,吟诵元稹病中“闻君谪九江”时所写的诗作,这既表达了对元稹病况的担忧,又体现了二人是患难相扶的知已。 C自居易倾吐了贬官后的三泰:亲人团聚,衣食自给,山水胜绝。将困窘生活诗意化,既表现了随遇而安的旷达情怀,也表现了惟恐好友“忧望”的良苦用心。D白居易夜深不寐,赠诗元稹,以往昔之富贵反衬今日之沦落,以“笼鸟槛猿”喻自己和好友遭贬的困顿处境,表现出宦海浮沉、相见无期的失意抑郁之情。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

42、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译文: (2)顷所牵念者,今悉置在目前,得同寒暖饥饱译文: (3)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译文: 16、断句,请用“/”标示(4分)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参考答案:、12A(相同)13B副词,相当于“暂且”。 (A第1个指示代词,译为“这样”;第2个结构助词,译为“的”。 C连词,第1表顺接,译为“于是”“就”;第2,名词,译为“机会”。D介词,第1“对”,第2表示处所,可译为“在”)14B(“表达了对元稹病况的担忧”有误,应

43、为“表达了对元稹信任和关怀自己的感激”)15(1)这样的诗句别人尚且不忍听到,更何况我的心境呢!(或意译为:何况我处在这样的心境中呢!)(3分。其中“尚”1分,“闻”1分,“仆”1分) (2)不久前还牵挂的家人,现在都在眼前了,能够同寒暖共饥饱。(3分。每句1分)(3)想到您很久没有得到我的书信,一定更加担忧和盼望,现在特意记下这三件安适的事先作呈报。(3分。每句1分)16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错漏2处扣1分)【参考译文】四月十日夜,乐天对您诉说:微之啊微之!见不到您的面已经三年了,收不到您的

44、信快要两年了,人生有多少时光,我和您竟这样长久离别?何况把如胶似漆般紧密相连的两颗心,分放在南北相隔的两个人身上,彼此上前不能相聚,退后不能相忘,牵制隔离,各自都要白发满头了。微之啊微之,怎么办啊怎么办!天意造成这种际遇,对此怎么办呢!我刚到浔阳时,熊孺登来访,我收到您前年病重时写的一封短信,信上说:病危时,没有时间顾及其他事,只收集了一些文章,封起来,在它上面题字:“日后送交白二十二郎,就请用它代替我的书信。”悲伤啊,微之对待我的情意,就是像这样的深厚啊!又看到您寄来的听说我被贬官的诗写道:“灯油将尽,灯火将灭,映照得人影摇摇晃晃,在这样的夜晚听说您被贬谪到九江。将近死亡的我,在病中惊起而坐,看着夜风吹着冷雨进入寒窗。”这样的诗句别人尚且不忍听到,更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