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河南省新乡市高产角中学2021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3280905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62.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新乡市高产角中学2021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河南省新乡市高产角中学2021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河南省新乡市高产角中学2021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河南省新乡市高产角中学2021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河南省新乡市高产角中学2021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河南省新乡市高产角中学2021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宗白华人愉快时,面呈笑容,哀痛时放出悲声,这种内心情感也能在中国书法里表现出来,像在诗歌音乐里那样。别的民族写字还没有能达到这种境地的。中国的书法何以会有这种特点?唐代韩愈说:“张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张旭的书法不但抒写自己的情感,也表现出自然界各种变动的形象。

2、但这些形象是通过他的情感所体会的,是“可喜可愕”的。他在表达自己的情感中,同时反映出或暗示着自然界的各种形象。或借着这些形象的概括来暗示着他自己对这些形象的情感。这些形象在他的书法里不是事物的刻画,而是情景交融的“意境”,像中国画,更像音乐,像舞蹈,像优美的建筑。后汉大书家蔡邕说:“凡欲结构字体,未可虚发,皆须象其一物,若鸟之形,若虫食禾,若山若树,若云若雾,纵横有托,运用合度,方可谓书。”元代赵子昂写“子”字时,先习画鸟飞之形,使“子”字有这鸟飞形象的暗示。他写“为”字时,习画鼠形数种,穷极它的变化。他从“为”字得到“鼠”形的暗示,因而积极地观察鼠的生动形象,吸取着深一层的对生命形象的构思,

3、使“为”字更有生气,更有意味,内容更丰富。这字已不仅是一个表达概念的符号,而是一个表现生命的单位,书家用字的结构来表达物象的结构和生气勃勃的动作。这个生气勃勃的自然界的形象,它的本来的形体和生命,是由什么构成的呢?常识告诉我们:一个有生命的躯体是由骨、肉、筋、血构成的。“骨”是生物体最基本的间架,由于骨,一个生物体才能站立起来和行动。附在骨上的筋是一切动作的主持者,筋是我们运动感的源泉。在骨筋外面的肉,包裹着它们而使一个生命体有了形象。流贯在筋肉中的血液营养着、滋润着全部形体。有了骨、筋、肉、血,一个生命体诞生了。中国古代的书家要想使字也表现生命,成为反映生命的艺术,就须用他所具有的方法和工具

4、在字里表现出一个生命体的骨、筋、肉、血的感觉来。但在这里不是完全像绘画,直接模示客观形体,而是通过较抽象的点、线、笔画,使我们从情感和想象里体会到客体形象里的骨、筋、肉、血,就像音乐和建筑也能通过诉之于我们情感及身体直感的形象来启示人类的生活内容和意义。中国人写的字,能够成为艺术品,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由于中国字的起始是象形的,二是中国人用的笔。许慎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文和字是不同的。单体的字,像水木,是“文”,复体的字,象江河杞柳,是“字”,是由“形声相益”“孽乳而浸多”来的。写字在古代正确的称呼是“书”。书者如也,书的任

5、务是如,用抽象的点画表出“物象之本”,这也就是说物象中的“文”,就是交织在一个物象里或物象和物象的相互关系里的条理:长短、大小、疏密、朝揖、应接、向背、穿插等等的规律和结构。而这个被把握到的“文”,同时又反映着人对它们的情感反应。这种“因情生文,因文见情”的字就升华到艺术境界,具有艺术价值而成为美学的对象了。第二个主要因素是笔。书字从聿,聿就是笔,篆文,像手把笔,笔杆下扎了毛。殷朝人就有了笔,这个特殊的工具才使中国人的书法有可能成为一种世界独特的艺术,也使中国画有了独特的风格。中国人的笔是把兽毛捆缚起做成的。它铺毫抽锋,极富弹性,所以巨细收纵,变化无穷。这是欧洲人用管笔、钢笔、铅笔以及油画笔所

6、不能比的。从殷朝发明了和运用了这支笔,创造了书法艺术,历代不断有伟大的发展,到唐代各门艺术,都发展到极盛的时候。(选自美学散步,有删改)(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12下列各项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A中国书法就像诗歌和音乐一样,能够把人的内心情感也表现出来,而别的民族写字还没有能达到与之相同的境地的。B赵子昂练字,常先习鸟兽之形。如他写“子”字和“为”字时,分别先学习鸟和鼠之形,使字更有生气和意味,内容更丰富。C“骨”是生物体最基本的间架,只要有骨,生物体就能站立起来和行动,而附在骨上的筋则是运动感的源泉。D中国书法,就像音乐和建筑一样,通过诉之于我们情感及身体

7、直感的形象来启示人类的生活内容和意义。E中国书法中,“文”和“字”是不同的,笔画少的字是“文”,笔画多的字是“字”,古代称呼写字为“书”。13下列关于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的认知,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羲之的兰亭序,不仅每个字结构优美,更注意全篇的章法布局,风神潇洒,不粘不脱,表现了王羲之的精神风度。B书法家赵孟頫曰:“(书法)勿似束薪,勿为冻蝇。”这种认识强调中国书法要表达人的情感,要灵动,不能表现自然界各种变动的形象。C书法家张旭观于鸟兽虫鱼,草木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然后用草书书写自己的情感,表现自然界各种变动的形象。D书谱曰,羲之写乐毅则情多怫郁,写黄庭经则怡怿虚无。这说明王羲之

8、的书法抒写出了他内心丰富的情感。14中国书法为什么能够成为艺术品?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分)15结合文中的观点,谈谈你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4分)唐代沈亚之记载:昔张旭善草书,出见公孙大娘舞剑器浑脱,姿态劲健变化莫测的舞姿,带起来的风能让“孤蓬自振、惊沙坐飞”,从此,“张旭为之书则非常矣”。参考答案:12CE(C“只要有骨,生物体就能站立起来和行动”有误,原文为“由于骨,一个生物体才能站立起来和行动”。E“笔画少的字是文,笔画多的字是字”有误,应为“单体的字是文,复体的字是字”。)13B(“不能表现自然界各种变动的形象”有误。)14一是由于中国字的起始是象形的,这样写出来的字“象物之本”

9、,且反映着人对它们的情感。(2分)二是中国人用的笔,它铺毫抽锋,极富弹性,所以巨细收纵,变化无穷。(2分)15书法与音乐、舞蹈一样,都能通过诉之于我们情感及身体直感的形象来启示人类的生活内容和意义,所以它们是相通的。(2分)公孙大娘舞剑的时候,将自己的情感诉之于形象,而张旭通过观察其形象,了解了其情感,又将其情感和自己的情感相融合,通过草书表现了出来,使自己的草书有血有肉,生气勃勃。(2分)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中国内燃机之父”史绍熙:科教兴国梦拳拳赤子心靳莹 冯国梧史绍熙原名史绍华,1916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义庄村的普通农家。1939年以全班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于北洋大学并

10、留校任教。1945年史绍熙考取公费留英,1949到1951年他受聘为英国威尔士大学斯王西学院研究员,从事内燃机的研究,并在英国工程杂志上发表了稳定流及脉动流的临界雷诺数论文,引起了国际上的注目。在科学研究中,史绍熙总是把国家的需要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1951年史绍熙决然放弃了优越的物质生活和工作条件,返回祖国,到天津大学任教。那时,新中国刚成立,工业基础十分薄弱,高校中也没有内燃机专业。然而内燃机却是国民经济与国防部门广泛应用的动力机械。史绍熙敢为人先,回国后第二年便在天津大学建立了内燃机专业,亲任内燃机教研室主任并讲授热工学、气体动力学、燃烧学、内燃机设计、高速柴油机原理与设计等课程;同时组

11、织翻译了我国高等学校通用的第一套苏联内燃机教材及其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并建立了内燃机实验室,成为中国内燃机及燃烧学学科的奠基人之一。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我国当时工业和经济正处于一个极其困难的时期,迫切需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设计新一代柴油机产品。经过大量的研究和实验,史绍熙于1959年创造性地提出了既适合中国国情又兼具传统燃烧方式长处的新型燃烧系统复合式燃烧系统,这是我国第一个具有独创性的燃烧系统,荣获了1982年国家发明二等奖,被列为新中国成立50年共和国科技丰碑与重大发明之一。但史绍熙并未就此满足,接着,他又组织开发了当时国家急需的105系列柴油机、85系列柴油机等,并研发成功我国第

12、一台转速为3000转/分以上的高速柴油机和第一台两级自由活塞式发动机压气机。1978年,史绍熙与王补宣院士一起推动了工程热物理这一新兴学科的确立,积极支持创建了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史绍熙在忙于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同时,还致力于专著、论著和大型工具书的编纂工作。他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了70多篇论文。1983年他创办了内燃机学报,1984年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出版了他主编的380多万字的柴油机设计手册。1980年,史绍熙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在成为“全国内燃机行业公认的一代宗师”的同时,一步步引领中国的内燃机行业走向世界。史绍熙始终走在国际学术的前沿,连续多届在国际内燃机会议上主持会议、宣读论

13、文。国际内燃机会议是世界公认的内燃机科学技术领域中最高的学术会议,在史绍熙的大力争取下,经国务院批准,1989年在天津成功地举办了第18届国际内燃机会议。同时,他不断推荐、带领青年学者到国外顶级实验室深造,到国际顶级会议上作报告,手携手地把一批批年轻的学者带上了国际内燃机的学术舞台。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史绍熙主张要培养“专业素质做经线,道德素质做纬线”的综合型人才,他自己更是率先垂范。2000年4月份,84岁的史绍熙动了大手术,可他当时还带着7名博士生,其中两位要在6月份进行毕业论文答辩。为此,史绍熙坚持5月中旬就出院回家。由于伤口尚未长好,他一只手按住疼痛的伤口,一只手修改论文;还与学生们详细

14、地讨论问题,鼓励他们做好答辩准备。两位博士生顺利通过答辩,史绍熙很高兴,却精疲力尽地连说话都困难了。香港理工大学于2000年9月18日召开国际学术会议,由于重病在身,史绍熙的论文尚未完成。开会在即,理工大学来函敦请赴会。他已自知不可能赴会,但仍要坚守信义,必须把论文寄去。那时,他已是再次入院抢救了。清晨,史绍熙悄悄起身,伏案写作。医生查房时发现他的输液管内充满红色,原来由于他起身写作,引起了血液倒流,医生们见状,感动得眼圈都红了。论文终于在8月末寄出了。此时史绍熙离辞世只有15天,他还对国外来的Email进行了回复。史绍熙辞世时,家中的书桌上还放着一批未能回复的Email和信件。(摘自2016

15、年9月29日科技日报,有删改)7. 下列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A. 史绍熙注重德育,在德行方面成为公认的楷模,他做了大手术后忍痛修改学生论文,还耐心地给学生讲课;重病时仍不忘学术会议,坚持写完论文并寄去。B. 史绍熙总是以国家需要为先,在建国之初,他认识到内燃机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其后他改进或研制了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内燃机,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C. 史绍熙虽出身于普通的农民家庭,但他品学兼优,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公费留学,在大学里从事内燃机专业的学习,又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引发世界瞩目。D. 史绍熙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谢绝国外的优厚待遇毅然回国,组建了中国第一个内燃机专业,亲自授课,亲自

16、翻译专著,是中国内燃机及燃烧学学科的奠基人。8.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 我国第一个具有独创性的燃烧系统是史绍熙于1959年创造性地提出来的,它适应了当时我国的制造工艺水平与使用条件,荣获了1982年国家发明二等奖。B. 我国高等学校通用的第一套内燃机教材及其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是史绍熙参照苏联教材并结合我国当时实际情况组织人员编写的。C. 搞科研工作不能固步自封,需要“走出去”,史绍熙不断推荐、带领青年学者到国外顶级实验室深造,终于使自己成为“全国内燃机行业公认的一代宗师”。D. 史绍熙与王补宣院士一起推动了工程热物理这一新兴学科的确立。他还致力于专著、论著和大型工

17、具书的编纂工作,一步步引领中国的内燃机行业走向世界。E. 在介绍史绍熙对我国内燃机产业发展的贡献时,主要运用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和大量侧面描写,同时用了很多数据来增强传记的真实性。9. 作为一名爱国科学家,史绍熙为什么能为我国内燃机产业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参考答案:7. B 8. AD 9. 有一颗很强的爱国心,总是把国家的需要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敢为人先,刻苦钻研,孜孜不倦地追求技术进步。有着很高的学术素养和敏锐的战略眼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毕生致力于内燃机研发和后备人才培养。【7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

18、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A项,无中生有,“在德行方面成为公认的楷模”,于文无据。C项,张冠李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公费留学”错,原文是“1939年以全班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于北洋大学获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45年史绍熙考取公费留英”。D项,以偏概全,是“中国内燃机及燃烧学学科的奠基人之一”。故选B。【8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分析与评价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B项,错在“参照苏联教材并结合我国当时实际情况组织人员编写的”,应是“翻译苏联教材”,原文是“翻译了我国高等学校通用的第一套苏联

19、内燃机教材及其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C项,以偏概全,史绍熙成为一代宗师原因是多方面的。E项,“心理描写”和“大量的侧面描写”错。故选AD。【9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分析、筛选、整合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对文中重要内容要认真分析、筛选、整合。“在科学研究中,史绍熙总是把国家的需要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他有一颗很强的爱国心,总是把国家的需要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史绍熙敢为人先,回国后第二年便在天津大学建立了内燃机专业,亲任内燃机教研室主任并讲授热工学、气体动力学、燃烧学、内燃机设计、高速柴油机原理与设计等课程;同时组织翻译了我国高等学校通用的第一

20、套苏联内燃机教材及其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并建立了内燃机实验室,成为中国内燃机及燃烧学学科的奠基人之一。”“史绍熙与王补宣院士一起推动了工程热物理这一新兴学科的确立,积极支持创建了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史绍熙在忙于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同时,还致力于专著、论著和大型工具书的编纂工作。”他敢为人先,刻苦钻研,孜孜不倦地追求技术进步,有着很高的学术素养和敏锐的战略眼光。“他不断推荐、带领青年学者到国外顶级实验室深造,到国际顶级会议上作报告,手携手地把一批批年轻的学者带上了国际内燃机的学术舞台。”“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史绍熙主张要培养“专业素质做经线,道德素质做纬线”的综合型人才,他自己更是率先垂范。”他坚持不

21、懈,持之以恒,毕生致力于内燃机研发和后备人才培养。根据以上分析,本题从以下角度回答:把国家的需要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追求技术进步;极高的学术素养和敏锐的战略眼光;致力内燃机研发和后备人才培养。【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的选择题的方法: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抓标题,概括主要内容;辨文体,概括主要内容;找线索,概括主要内容;理层次,概括主要内容。第一步:整体感知。明确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评价的基础。文章的主旨是指文章的主要意义或目的,整体把握中要抓住文章的主旨,这是评价的根本。第二步:筛选文中的关键信息。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发表看法,关键性的语言最能显示文章的思想内涵或作者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对文章

22、的内容进行评价。第三步:评。价要具体、客观,不可含糊笼统。分析和评价都必须紧密结合文学作品实际,避免离开作品去进行漫无边际的分析。分析和评价要以正确的思想为理论基础,以辩证法为基本的分析法,并结合文学作品创作特有的艺术规律,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而不应依据个人的好恶去随意评说。文章是传记,传记最重要就是真实性,时间、时间力求准确。本题中错误的选项基本都属于,曲解文意,只要回到文本中一一对照,便可发现错误。3. 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共6分,每题2分)乡土本色 费孝通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

23、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

24、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

25、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

26、,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

27、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1下列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分)A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B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所以才有三家村式的微型村落的存在。C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形成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D无论是生活的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物,

28、对乡民而言都是生而与俱,再熟悉不过的,于是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分)A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了解,没有隔阂,相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的自由。B依附于土地的乡民从小习得礼俗,与周围的人都熟如亲人,因为大家感情深厚,所以对他们来讲“从俗即是从心”。C乡民之间的交往是基于彼此的熟悉和信任来进行的,法律不是调节乡土社会中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基本依据。D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乡土社会实际上就是熟人

29、社会、礼俗社会,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法理社会,两者的人际交往原则有别。B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也是人们处理具体事务时目的与手段间的普遍联系。C乡土社会中,人们从熟悉里获得的认识是个别的。 论语中孔子因人而异地解释“孝”,能让我们体会到这种特性。D在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原有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暴露出弊端,“土气”一词因而有了贬义。参考答案:1A答案解析: B项原文相关信息是“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 因此“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的说法是

30、错误的。C项原文所说乡土社会是“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而“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不是乡土社会,而是法理社会。D项“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说法有误,原文说“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可见“固守乡土,终老于斯”不是人们主动的选择,也无需选择。【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2C答案解析:A项原文说“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没有说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B项“因为大家感情深厚”有误,原文是说因为“熟悉”。D项“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有误,

31、原文说“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恰恰相反。【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的能力。3B答案解析:原文相关信息有“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可见礼俗不是一种抽象出来的原则,更不是目的与手段之间的普遍联系。【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学生文意理解和推断的能力。略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材料,完成2528题。(10分)宋初大臣之为词者:寇莱公、晏元献、宋景文、范蜀公与欧阳文忠并有声艺林。然数公或一

32、时兴到之作,未为专诣;独文 忠 与 元 献 学 之 既 至 为 之 亦 勤 翔 双 鹄 于 交 衢 驭 二 龙 于 天 路。且文忠家庐陵,而元献家临川,词家遂有西江一派。其词与元献同出南唐,而深致则过之。宋至文忠,文始复古,天下翕然师尊之,风尚为之一变。即以词言,亦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25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3处)(3分)独文 忠 与 元 献 学 之 既 至 为 之 亦 勤 翔 双 鹄 于 交 衢 驭 二 龙 于 天 路26文中的“元献”和“文忠”分别是指 和 。(2分)11127文中的“疏隽”和“深婉” 在宋词的风格流派中,分别是指 和

33、。(2分)28文中的“文忠”和“元献”二人在词学成就上有何相同之处?简要说明。(3分)参考答案:25独文忠与元献学之既至/为之亦勤/翔双鹄于交衢/驭二龙于天路。(划错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共3分)26晏殊欧阳修(2分)27豪放派婉约派(2分)28成就高(名气大);都属于西江派;都向南唐学习,成就超越南唐。(每点1分。共3分)25试题分析:文言断句能力是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断句时首先要仔细阅读文段,把握语段的基本意思,然后充分利用各种标志词及句式特点断句。具体做法,可以找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找虚词(如句首语气词、句末语气词、句首关联词、句首

34、时间词等),找对话(注意曰、云、言等词),找修辞(如对偶、反复之类),找固定结构(如“是以”、“以故”等),找对称句式。【考点定位】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技巧点拨】断句时首先要仔细阅读文段,把握语段的基本意思,然后充分利用各种标志词及句式特点断句。具体做法,可以找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找虚词(如句首语气词、句末语气词、句首关联词、句首时间词等),找对话(注意曰、云、言等词),找修辞(如对偶、反复之类),找固定结构(如“是以”、“以故”等),找对称句式。26试题分析:晏殊(991-1055),字同叔,汉族,抚州临川(今属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

35、河)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技巧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文学常识及文学作品内容的掌握,这要求我们阅读作品时,对相关作者的生平,作品熟练掌握,掌握作者的“姓名、时代、出生地、评价、作品”;对文学作品人物的细节内容掌握清楚。27【技巧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文学常识及文学作品内容的掌握

36、,这要求我们阅读作品时,对相关作者的生平,作品熟练掌握,掌握作者的“姓名、时代、出生地、评价、作品”;对文学作品人物的细节内容掌握清楚。28试题分析:“学之既至,为之亦勤。翔双鹄于交衢,驭二龙于天路”可总结出二人成就高;“词家遂有西江一派”可总结出二人同出一派;“其词与元献同出南唐,而深致则过之”可总结出他们都向南唐学习但成就超过了南唐。【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技巧点拨】要首先能够从宏观上对全文的大致内容有个整体了解和认识,了解文中人物的事迹经过以及表现出来的性格,明白叙述故事的来龙去脉以及故事折射出来的要义。然后重点掌握一些关键信息,如重要的时间点、文

37、中表达重要意思的实词、人物重要的语言等。这些地方都是透露重要信息的地方,一定要在阅读时重点留意和把握。信息转述时可能会和原句的意思表述有一些变化,判断正误就要辨析这种变化是否合理,若仅仅是相同意思上说法的改变,其表述也是正确的;如果是意思发生了变化,那么表述就是错误的。我们一定要注意区分和辨别。不管是归纳内容要点,还是概括文章中心,其信息来源都是文段内容,只有在文章能找到依据的才能判其去正确,否则,是错误的。【参考译文】宋初的大臣中写词的寇莱公、晏元献、宋景文、范蜀公与欧阳文忠,都在同行中有些名声。但多数人都是一时兴起之作,没有专门的研究;只有欧阳修和晏殊学习写作达到了最境界,而且写词也很多,

38、可以说是双鹄并翔,二龙并驭。况且欧阳修家在庐陵,晏殊家在临川,于是词家就有西江一派的说法。欧阳修与晏殊的词同出于南唐,但深刻细致则超过了南唐、宋朝到了欧阳修,文风开始复古,天下以老师尊称,文风因此有了改变。从词的角度来说,豁达豪放影响了苏轼,深婉细致影响了秦少游。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征拜议郎。光和末,黄巾起。拜骑都尉,讨颍川贼。

39、迁为济南相,国有十余县,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污狼藉,于是奏免其八;禁断淫祀,奸宄逃窜,郡界肃然。久之,征还为东郡太守;不就,称疾归乡里。金城边章、韩遂杀刺史郡守以叛,众十余万,天下骚动。征太祖为典军校尉。会灵帝崩,太子即位,太后临朝。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都大乱。卓表太祖为骁骑校尉,欲与计事。太祖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卓遂杀太后及弘农王。太祖至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将以诛卓。 初平元年春正月,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同时俱起兵,众各数万,推绍为盟主。太祖行奋武将军。建安元年春正月,太祖军临武平,太祖将迎天子。汝南、

40、颍川黄巾何仪、刘辟、黄邵、何曼等,众各数万,初应袁术,又附孙坚。二月,太祖进军讨破之,斩辟、邵等,仪及其众皆降。天子拜太祖建德将军,迁镇东将军,封费亭侯。天子假太祖节钺,录尚书事,后以太祖为大将军,封武平侯。初,公为兖州,以东平毕谌为别驾。张邈之叛也,邈劫谌母弟妻子;公谢遣之,曰:“卿老母在彼,可去。”谌顿首无二心,公嘉之,为之流涕。既出,遂亡归。及吕布破,谌生得。众为谌惧,公曰:“夫人孝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吾所求也。”以为鲁相。十三年春,汉罢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夏六月,以公为丞相。(节选自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有删改)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大将军何

41、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都大乱B. 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都大乱C. 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都大乱D. 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都大乱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讳:指史官给历史人物写传记的一种写法,符合古时候对历史人物的名字避开不直接称谓的习惯。B. 孝廉:根据儒家的思想,汉代察举孝廉被确定为选拔人才的最重

42、要的科目,孝廉即“孝顺亲长、廉能正直”。C. 节钺:符节与斧钺。古代朝廷授与官员或将帅,作为加重权力的标志。授予符节、节钺的过程仪式常被称为“假节”,被授予符节的大臣被称为“持节”。D. 三公: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西汉时一般指司马、司徒、司空。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曹操年少之时不被人们所重视,主要是因为他尚义任侠、放荡不羁,但是梁国桥玄、南阳何颙二人却认为当时曹操非同常人。B. 曹操为官有方,而又不贪恋官职。在济南相职位上,全郡治理肃然;而董卓擅权之后,想要重用曹操,曹操却改名换姓暗中离去。C. 曹操在乱世之中被反对董卓的盟军举荐为盟主,以奋武

43、将军的名号率军讨伐。D. 曹操重视人才、尊重人才。东平毕谌因为亲人被挟持而离开曹操,也没回到曹操身边,后来曹操打败吕布生擒毕谌,又任命毕谌担任鲁国相。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2)众为谌惧,公曰:“夫人孝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吾所求也。”参考答案:7. D 8. A 9. C 10. (1)天下将要大乱(出现动乱的局面),不是闻名于世(没有治国之才)的人是不能拯救天下(拯救国家,或:挽救局势)的,能使天下(国家)安定的,大概只有您(就是你)了!(或者“能否使国家安定,估计就取决于你了”)(2)众人都替毕谌担心,太祖(

44、或:曹操;或:曹公)说:“那个人对他的父母(都如此)孝顺(有孝心),难道不也会对君主忠诚吗?(怎么会不对君主忠诚呢?)这正是我渴求(寻求)的人才啊。”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本句,根据名词“大将军何进”“袁绍”“宦官”“太后”“进(何进,人名)”“董卓”“卓(董卓)”“帝”“弘农王”“献帝”“京都”,虚词“与”“乃”“以”“为”“而”,再结合本句意思: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计划除掉宦官,太后不

45、听建议,何进于是召见董卓,想要以此威胁太后。董卓到了之后就废黜皇帝为弘农王,而后推立汉献帝即位,于是京城出现大乱。句子可以断开为: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都大乱。故选D。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8.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

46、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A项,避讳,是对君主、尊长,而不是所有历史人物;讳不是史家写法,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语言现象。故选A。9.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题中C项,“曹操在乱世之中被反对董卓的盟军举荐为盟主”说法错误,盟主为袁绍,非曹操。故选C。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语句翻译能力

47、。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做到字字落实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得分点。(1)句中:“命世之才”,闻名于世(治国之才)的人;“济”,拯救天下,拯救国家,挽救局势;“安”,使安定;“其”,表推测,大概。(2)句中:“为”,替;“惧”,担心;“孝于其亲”,介词结构后置,对他的父母孝顺;“岂”,难道;“忠于君”,介词结构后置,对君主忠诚;“求”,渴求,寻求;“所求”,“所”字结构,寻求的,渴求的。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

48、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魏太祖武皇帝,是沛国谯县人,姓曹,名操,字孟德,是汉代相国曹参的后代。太祖(曹操)年少时候机智警觉,有谋略,然而凭借勇力扶助弱小、帮助他人,放纵自己、不受约束,不从事正当的职业,因此世上没有人认为他不同寻常;只有梁国乔玄、南阳何颙认为他与众不同。乔玄对太祖说:“天下将要大乱(出现动乱的局面),不是闻名于世(没有治国之才)的人是不能拯救天下(拯救国家,或:挽救局势)的,能使天下(国家)安定的,大概只有您(就是你)了!” 二十岁的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