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浙江省台州市东浦中学2020年高二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280799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06.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台州市东浦中学2020年高二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浙江省台州市东浦中学2020年高二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浙江省台州市东浦中学2020年高二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浙江省台州市东浦中学2020年高二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浙江省台州市东浦中学2020年高二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浙江省台州市东浦中学2020年高二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a鲁侍萍 不是我要来的。周朴园 谁指使你来的?b鲁侍萍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周朴园 (冷冷地)三十年的功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鲁侍萍 (愤怨)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我今天没想到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周朴园 那么,我们就这样解决了。我叫他下来,你看一看他,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鲁侍萍 好,我希望这一生不至于再见你。周朴园:(由衣内取出皮夹的支票签好)很好,这是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先

2、拿去用。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鲁侍萍 (接过支票)谢谢你。(慢慢撕碎支票)周朴园 侍萍。鲁侍萍 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周朴园 可是你18Ab是周朴园的连声责问,这两句话的潜台词分别是什么?19周朴园给侍萍巨额支票时,说“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这反映出他当时怎样的心理状态,并请分析他的性格特征。参考答案:18你来肯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是不是要敲诈我。一定是有人指使你来的,这个人十有八九是鲁贵。19体现了周朴园想用金钱补偿自己的罪孽,以求得灵魂的安宁,更急于用金钱来解除对他的名望、地位和体面的威胁的紧张、恐惧的心理。表现其金钱至上的腐朽丑恶灵魂和虚伪自私,阴险狡诈的性格特征。18试题分析:

3、潜台词是角色内心想表达而没有说出来的那部分意思。三十年了,你还是找来了。显然,周朴园不是要说自己的躲避,而是想说,三十年,没想到你没有死,你这一来,我的一切都将受到极大的威胁名声、地位。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9试题分析:周朴园思念的是年轻貌美的侍萍,眼前的侍萍使他很失望。侍萍的突然出现,使周朴园马上意识到,这将危及他的名誉地位,因而他一下子变得冷酷无情起来。想用金钱补偿自己的罪孽,以求得灵魂的安宁,想用金钱来解除对他的名望、地位和体面的威胁。侍萍与周朴园的对话,从私生活领域揭露了周朴园的丑恶灵魂。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2.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57题。科学家在对载脂蛋白E(ApoE)基因的研究中发现,载脂蛋白E在调节胆固醇方面有重要作用。它的基因分为三种形态:E2、E3、E4。每个人都有两种形态的ApoE基因,分别遗传自父亲和母亲。其中E3为正常形态,最为常见。携带E2形态基因的人通常胆固醇水平比一般人要低。携带E4形态基因的人(据估计15%至30%的人至少携带一个E4基因),患糖尿病的风险增高,胆固醇总量升高,患阿尔茨海默氏症的风险增加两倍。“吸烟对每个人都有害,”遗传学专家奥多瓦斯说,“但在携带E4基因的人这里,吸烟就是一个十足的杀人恶魔,我们不是在讨论某种可能性,而是这种人因为吸烟几乎肯定会患心脏

5、疾病。”人们可以接受一次检查,以查明自己的APOE基因的形态,但人们并没有这么做,原因在于这牵扯到伦理、隐私等方面的复杂问题。再者目前的医学研究还没有办法很好地预防携带E4基因的人患上述疾病,因此即使查明基因形态,医生们一般也不愿意将此结果告诉患者,患者也宁愿被“蒙在鼓里”,保险公司也会因此歧视这些存在患病基因的人。研究营养基因组学的鲁斯德巴斯克博士却认为,人们的这种担心有些夸大。从总体来看,有基因患病风险的人是普遍存在的。她说:“我们每个人都对某种疾病存在易感性,容易感染某种疾病,并不意味着就一定会患上这种病,比如我们可以研究携带E4基因的人应该如何饮食,先发制人地阻断阿尔茨海默氏症等疾病的

6、发病源头。”奥多瓦斯补充说,E4基因非常容易受环境因素影响。虽说携带E4基因的人患糖尿病风险增高,但如果体重保持正常水平,患病风险就与正常人相当。如果戒烟戒酒、增加运动,饮食中饱和脂肪含量较低,那么E4基因带来的心脏病易发性就会完全被抵消掉不是部分,而是全部。5对文中有关载脂蛋白E(ApoE)基因的叙述,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人体中都含有载脂蛋白E,它们在人体中呈两种基因形态。 B载脂蛋白E能够将人体中胆固醇的含量调节到最佳水平。C携带载脂蛋白E2形态基因的人通常胆固醇水平较低。D吸烟会导致载脂蛋白E4升高,从而使人患上心脏病。6对鲁斯德巴斯克博士的“人们的这种担心有些夸大”的看法,理解不正

7、确的一项是( )A“这种担心”指的是对载脂蛋白E4基因对人体危害的担心。B因为基因患病风险是普遍存在的,所以这种担心是多余的。C携带某种有患病风险的基因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患某种疾病。 D即便携带载脂蛋白E4基因,也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7对文章所提供信息的理解和根据文章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13段表明载脂蛋白E基因在人体中的形态是遗传的结果,带有某种基因形态的人身体状况是无法改变的。B预先查明在人体中载脂蛋白E基因形态的方法会触犯伦理道德,会引发新的社会歧视,所以无法实施。C携带载脂蛋白E4基因的人数不多,所以人们完全可以有效地抵消它对人体带来的危害。D本文的作者只是客观地阐述了有关载脂蛋白

8、E(ApoE)对人体影响的两种不同观点,并没有作出明确的结论。参考答案:5、C点拨此题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A项中“它们在人体中呈两种基因形态”是不正确的。原文说“它的基因分为三种形态”,“每个人都有两种形态的ApoE基因”,意思是说:人体中载脂蛋白E的基因形态有三种,而在每个人体中会有两种形态,“人体”和“每个人体”的含义是不一样的。B项中所说“载脂蛋白E能够将人体中胆固醇的含量调节到最佳水平”不合文意,原文说“载脂蛋白E在调节胆固醇方面有重要作用”,“有重要作用”并不意味着会“调节到最佳水平”,因为载脂蛋白E还会以E4形态存在,而E4形态的基因对人体有害。D项中所说“吸烟会导致载脂蛋白E4

9、升高”与原文不符,原文所说“在携带E4基因的人这里,吸烟就是一个十足的杀人恶魔”“这种人因为吸烟几乎肯定会患心脏疾病”的意思是:吸烟对于E4基因携带者的危害(患心脏病)远远大于对非携带者的危害,并不是说“会导致载脂蛋白E4升高”。 6、B点拨此题考查在筛选文章信息的基础上对重点语句的理解。A、C、D项在第四段中都可以找到文字依据。B项在解释鲁斯德巴斯克博士所认为的“从总体来看,有基因患病风险的人是普遍存在的”的看法时,与她的意思不符。她只是说有基因患病风险的人很普遍,并没有因此得出“这种担心是多余的”的结论,也不能表明她认为“人们的这种担心有些夸大”。 7、D点拨此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筛选、在筛

10、选基础上的理解分析和推断。D项的判断是符合文章内容的。13段是叙述了载脂蛋白E4基因对人体的危害和人们的担心;45段引用两位专家的话表明E4基因也没有那样可怕,携带载脂蛋白E4基因并不意味着一定患心脏病及其它病症,并且这些病症是可以预防的。文章作者并没有就此作出明确的结论。A项中“载脂蛋白E基因在人体中的形态是遗传的结果”不对,根据原文,“载脂蛋白E基因”在人体中的三种形态是客观的,而在每个人身体中的形态则是“分别遗传自父亲和母亲”的;“带有某种基因形态的人身体状况是无法改变的”中的“某种基因形态”涉及面大了,原文中只是对“携带E4基因的人”的身体状况做了说明;另“无法改变”过于绝对,与原文不

11、符。B项中“会触犯伦理道德,会引发新的社会歧视”说重了,缺少分寸感,不符合原文“这牵扯到伦理、隐私等方面的复杂问题”“保险公司也会因此歧视这些存在患病基因的人”的叙述。C项中“携带载脂蛋白E4基因的人数不多”符合原文中“携带E4形态基因的人(据估计15%至30%的人至少携带一个E4基因)”的叙述,“人们完全可以有效地抵消它对人体带来的危害”也符合原文第5段中的叙述,但二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故也为错项。3.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孤鹰岭的枪声雪又下了起来。这会儿起了风,雪花被撕成碎粒,打着旋儿在空中翻卷,叫人睁不开眼睛。太阳躲入云层,天空布满阴霾,孤鹰岭陡峭的山崖压抑人心。跳下警务直升机

12、,走向秦老师家小院时,侯亮平每走一步都那么艰难,腿仿佛灌满了铅。屋内,祁同伟一手扶着架在窗台上的狙击步枪,一手握着制式手枪,久久屏住呼吸。小院落里空空荡荡的,没有任何隐蔽物。侯亮平的身影出现了,一颗脑袋晃动着显现在狙击步枪的瞄准仪里侯亮平双手高举:老同学,请你看清楚了,我没带武器!祁同伟叫道:侯亮平,你不知道我最想打死的人就是你吗?!侯亮平在小院柴门前站住,往门框上一靠,双臂环抱,像是和一位老朋友聊天:老同学,你想啥我当然知道,但该说的,我还得和你说!今天我历尽艰难找到了你,真心是想带你回家,我不希望你死!可你清楚,有人希望你死!老同学,你说你在这里找到了人民,那就请你以人民的名义去想一想,以

13、残存的良知想一想,是不是该收手了?侯亮平,你一口一个老同学,可为啥就是盯着我这个老同学不放呢?土屋里传来祁同伟嘶哑而绝望的声音。侯亮平开始一步步慢慢向前走,在漫天风雪中向土屋走你既然以身试法,就应该勇敢去面对,而不是逃避!是你的事,自己去担当!不是你的事,也请你如实说出来,让那些应该承担的人去承担突然,“砰”的一声枪响!侯亮平怔了一下,立即转身对身后的警察们高喊:不许开枪!院门口的警察和秦老师紧张地看着侯亮平。这时,侯亮平才搞明白,身后的警察们并没开枪,是祁同伟开了一枪!这是对他的警告。老同学,你要想杀我,我现在肯定就躺在地上了。我知道,你的枪口抬高了一寸!既然这样,那么我们接着谈,谈陈海!祁

14、同伟,别怪我逼你,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我,能容忍一个制造车祸暗算自己兄弟的家伙逃脱法网吗?在H省,你是公安厅厅长,陈海是反贪局局长,陈海一次次和你协同行动,你怎么就下得了手呢?我正和陈海通电话啊,和他约好,要向反贪总局领导做汇报,可你却先动手了祁同伟的声音响了起来:我并不想杀他,可我不能坐以待毙!没错,所以你才要杀人灭口!可你毕竟是个有过光荣与梦想的人啊,你对自己作的孽就一点都不恐惧吗?你在梦中还敢再见陈海吗?祁同伟嘶叫道:侯亮平,别说了,我会把命还给陈海的!这时,雪越下越大了,侯亮平身上落满了白雪,几乎成了一个移动的雪人。他又向土屋前走了几步:老同学,既然你不想打死我,那就请跟我回家吧!哪

15、怕死,也死在家里,我会给你送行的不,猴子,你别再靠近了,别逼我开枪!我告诉你,我不会接受别人的审判,我我会审判我自己,你快离开,否则我让你陪葬!侯亮平仍不管不顾地走着,边走边说:老同学,别忘了这是啥地方这可是孤鹰岭啊,是你的光荣之地,是你的得救之地让侯亮平没想到的是,就在他即将跨过土屋门槛的那一瞬间,土屋的里间猛然响起了枪声!不好!侯亮平冲过去一看,祁同伟手握制式手枪,脑袋中弹,倒在血泊中,那张熟悉的面孔变得十分陌生 (节选自周梅森人民的名义,题目为编者所加)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叙写了两个老同学最后一个回合的较量,告诉读者正义必胜;祁同伟自知党

16、纪国法不容,饮弹自杀,悲怆的结局令人深思。B. 祁同伟先是三次称呼老同学侯亮平的名字,最后一次却直呼他的绰号,表现了祁同伟因为侯亮平对他步步紧逼的恼怒和愤恨。C. 小说善于运用对话表现人物,侯亮平跟祁同伟谈陈海,一下子击垮了祁同伟心理的最后一道防线,表现了侯亮平善于运用心理战术。D. 小说最后说“那张熟悉的面孔变得十分陌生”,含意是祁同伟这几年变化太大,早已不是那个有着光荣与梦想的祁同伟了。5. 小说开头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有哪些作用?请简要概括。6. 小说没有脸谱化写人,而是写出人物的夏杂性,特别是写祁同伟。请结合上文分析祁同伟的“复杂性”。参考答案:4. B 5. 交代故事发生的自然环境。渲

17、染紧张氛围。暗喻反腐战争的严峻。表现侯亮平捉拿老同学时复杂难言的心情。 6. 选择孤鹰岭这个光荣之地负隅顽抗,既有对过去的留恋,也有对现实的幻灭。要枪杀老同学,可把枪口抬高了一寸,怨恨老同学,又喊老同学“猴子”,要他离开,既有自私冷酷的一面,也有重情义、存良知的一面。对自己的犯罪,既怪老同学不放过他,辩称自己不能坐以待毙,又说“我会审判我自己”,一方面他在犯罪的泥淖里陷得很深,执迷不悟,也希望侥幸逃脱,一方面意识到自己国法难容,只能饮弹自杀。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的综合鉴赏能力。题干要求选出“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B项,“现了祁同伟因为侯亮平对他步步紧

18、逼的恼怒和愤恨”说法错误,称其绰号是祁同伟在生命最后人性的萌发,用绰号表达了对同学情的眷恋。故选B。6. 试题分析:题干是“小说没有脸谱化写人,而是写出人物的夏杂性,特别是写祁同伟。请结合上文分析祁同伟的复杂性”,是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能力。分析人物形象,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以及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进行。本题要求分析祁同伟性格的复杂性,根据祁同伟言行举止的矛盾来分析其性格的复杂性。比如祁同伟性格中既有对过去的留恋,也有对现实的幻灭,从其选择孤鹰岭这个光荣之地负隅顽抗可以看出;祁同伟性格中既有自私冷酷的一面,也有重情义、存良知的一面,他要枪杀老同学侯亮平,可把枪口抬高了一寸,

19、怨恨老同学,又喊老同学“猴子”,要他离开。对自己的犯罪,既怪老同学不放过他,辩称自己不能坐以待毙,又说“我会审判我自己”,一方面他在犯罪的泥淖里陷得很深,执迷不悟,也希望侥幸逃脱,一方面意识到自己国法难容,只能饮弹自杀。点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看清题目要求,1.是“概括”还是“分析”。“概括”题只要求写出人物性格特点即可,“分析”题要求在此基础上结合文字分析。2是性格特点还是形象特点。性格特点包括人的心理情感、待人接物、品行操守、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等较宽泛内容的特点,而形象特点则主要以“性格特点”为中心,还包括人的外在形象(肖像)、身份、地位、职业等内容的特点。用语不同,回答的内容也不同。分析人

20、物形象特点,要由表及里,由外在形象特点到内在思想性格特点。规范答题1.概括题与分析题的不同答题思路。概括题只要分点列出即可,点与点间不能交叉。2.分析题有两种思路:概括分析:用几个关键性的词语高度概括出人物性格的特点,然后在小说中找到相关依据,概要分析。分析概括:先列出文中人物的言行举止,后概括出人物性格特点。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何承矩字正则。幼为棣州衙内指挥使,从继筠讨刘崇,擒其将胡澄以献,论功授闲厩副使。太平兴国五年,知河南府。时调丁男百十辈转送上供纲,承矩以为横役,奏罢其事。徙知潭州,疏为政之害民者数十事上之,悉被容纳。凡六年,囹圄屡空

21、,诏嘉奖之。米信知沧州,以其不习吏事,命承矩知节度副使,实专郡治。时契丹挠边,承矩上疏曰:“若于顺安砦西开易河蒲口,导水东注于海,资其陂泽,筑堤贮水为屯田,可以遏敌骑之奔轶。其无水田处,亦望选兵戍之,简其精锐,去其冗缪。”太宗嘉纳之。属霖雨为灾,典者多议其非便。承矩引援汉、唐屯田故事,以折众论。乃以承矩为制置河北缘边屯田使,俾董其役。由是自顺安以东濒海,广袤数百里,悉为稻田,民赖其利。淳化四年,擢知雄州。契丹精骑数千夜袭城下,伐鼓纵火,以逼楼堞。承矩整兵出拒,迟明,列阵酣战,久之,斩馘甚众,契丹遁去。秩满,召还,拜引进史。州民百余谒阙贡马,乞借留承矩,赐金紫,诏许再任。真宗嗣位,以事有缓急,难

22、于匀济,命承矩为四路都转运使,要切之务,俾同规画。丁内艰,时以边兵稍息,农政未修,起复授置缘边安托使,且诏边民诱其复业。承矩曰:“契丹闻之,必谓诱其部属也。”乃易诏文为水旱流民之意。王钦若时知枢密援汉虫达周仲居改诏请罪承矩帝曰承矩任边有功当优假之第诏自今朝旨未便者奏禀进止。景德元年,入朝,进领英州团练使。时议防秋北鄙,承矩犹屡表请行,上以其老闵之,不许。三年卒,年六十一。特赠相州观察使,赙钱五十万,绢五百匹,中使护葬。 (选自宋史?列传三十四,有删节)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王钦若时知枢密/援汉虫达/周仲居/改诏请罪承矩/帝曰/承矩任边有功/当优假之/第诏

23、自今朝旨未便者/奏禀进止/B. 王钦若时知枢密/援汉虫达/周仲居改诏/请罪承矩/帝曰/承矩任边有功/当优假之/第诏自今朝旨未便者/奏禀进止/C. 王钦若时知枢密/援汉虫达/周仲居/改诏请罪承矩/帝曰/承矩任边有功/当优假之第/诏自今朝旨未便者/奏禀进止/D. 王钦若时知枢密/援汉虫达/周仲居改诏/请罪承矩/帝曰/承矩任边有功/当优假之第/诏自今朝旨未便者/奏禀进止/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太平兴国”是皇帝的年号,年号是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B. “秩”的本意是根据官员的功过确定的官员俸禄,引申为俸禄

24、。“秩满”是指官员在年终评定时获得了最高等级。C. “金紫”,指“金印紫绶”,即黄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绶带,借指高官显爵。唐宋后指金鱼袋及紫衣,是唐宋的佩饰和官服。D. “转运使”,是封建王朝主管运输事务的官职。宋初为集中财权,置诸路转运使掌一路财赋,“都转运使”一般由官高位重者担任。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何承矩作战勇敢。年轻时他担任棣州衙内指挥使,跟随着何继筠讨伐刘崇,捉住了他们的将领胡澄来进献,论功被提拔了官职。B. 何承矩爱惜百姓。做河南府知府,上奏停止征调壮丁转送上交朝廷的货物的差役;做潭州知州,上奏施政中危害百姓的事达数十件。C. 何承矩善于

25、谋划。为了增加水田,增收农业收成,他建议掘开河道;他率军打退契丹数千骑兵;并为恢复边塞农业做过贡献。D. 何承矩熟习政务。太宗曾多次采纳他的建议,并下诏褒奖;真宗时,他母亲去世,在丧守期未满时又让他应召赴任,表明了对他的认可。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属霖雨为灾,典者多议其非便。承矩引援汉、唐屯田故事,以折众论。(2)时议防秋北鄙,承矩犹屡表请行,上以其老闵之,不许。参考答案:10. B 11. B 12. C 13. (1)正赶上连绵大雨成灾,主管的人大多认为他的主张不好(不便利)。何承矩引用汉朝、唐朝屯田的旧例,来说服众人。(2)当时朝廷议论在北方边境防止秋天(敌人抢

26、掠),何承矩多次上奏章请求前往,皇上因为他年老,怜惜他,没有答应。10. 试题分析:画线句子中“王钦若”“虫达”“周仲居”“承矩”都是人名;“枢密”指的是枢密院,名词;再结合上下文可推知画线句子的大意是王钦若当时知枢密院,援引汉朝虫达、周仲居改变诏书的例子,请求治何承矩的罪。皇帝说:“何承矩担任守边的职务有功劳,应当优厚宽待他。”只下诏从今以后朝廷的意旨有不恰当的,上奏禀报后再说。根据句意可知答案应为B项。11. 试题分析:B项,“秩满是指官员在年终评定时获得了最高等级”不当,“秩满”指官员任职期满。点睛:本题重点突出对古代文化常识的理解,合乎当今国学热的趋势。选文是人物传记,一般主要考查的文

27、化常识是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人才选拔、宫殿的名称、年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古代重要地名、官场的一些理解、朝廷的官职、礼仪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解答这类题目,主要靠平时的积累,要将相关知识记牢,这样就能轻松的将正确项与错误项区分开来。若有些知识出现遗忘或疏漏,那就要运用排除法,以确定最终选项。12. 试题分析:C项,“为了增加水田,增收农业收成,他建议掘开河道”不当。选项对应信息是原文“若于顺安砦西开易河蒲口,导水东注于海,资其陂泽,筑堤贮水为屯田,可以遏敌骑之奔轶”,意思是“如果在顺安寨的西面凿开易河蒲口,引水向东注入大海,凭借沼泽,筑堤贮水作为屯田,可以遏制敌人的骑兵快速行动”,由此可

28、知,掘开河道不是为了增加水田,而是用来遏制契丹骑兵。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1)“属”,正赶上;“霖雨”,连绵大雨;“典”,主管;“引援”,引用;“故事”,旧例;“折”,说服。(2)“时议防秋北鄙”省略句,翻译时当补充完整,当时朝廷议论在北方边境防止秋天敌人抢掠;“鄙”,边境;“屡

29、”,多次;“表”,上表;“以”,因为;“闵”,怜惜。参考译文:何承矩字正则。年轻时为棣州衙内指挥使,跟从何继筠讨伐刘崇,捉住他们的将领胡澄来进献。按照功劳被授予闲厩副使。太平兴国五年,掌管河南府。当时征调壮丁百十人转送上交朝廷的货物,何承矩认为是滥用劳役,上奏停止这事。调任潭州知州,分条陈述施政中危害百姓的几十件事上奏,全部被朝廷采纳。总共六年,监狱屡空,下诏嘉奖他。米信为沧州知州,因为不熟悉治理政事,任命何承矩担任节度副使,实际专管州事。当时契丹扰乱边境,何承矩上奏疏说:“如果在顺安寨的西面凿开易河蒲口,引水向东注入大海,凭借沼泽,筑堤贮水作为屯田,可以遏制敌人的骑兵快速行动。那些没有水田的

30、地方,也希望挑选士兵戍守,选拔精锐,去除老弱。”太宗赞许并采纳。正赶上连绵大雨成灾,主管的人大多认为他的主张不便利。何承矩援引汉、唐屯田的旧例,来说服众人。于是任命何承矩为制置河北缘边屯田使,使他主持这件事。因此从顺安以东濒临大海,广阔数百里,全部成为稻田,百姓依赖得益。淳化四年,何承矩被提升为雄州知州。契丹精锐骑兵几千人深夜袭击城下,击鼓放火,以逼城楼。何承矩整顿军队,出来抵御,黎明,布阵酣战,很久,斩首俘获很多,契丹军逃走。任职期满,召回何承矩,授为引进使。州民一百多人到朝廷给皇帝进献马,乞请留下何承矩,皇帝赐给他金紫嘉奖他,下诏允许他留任。真宗即位,因为事情有和缓和紧急的区别,难以协调兼

31、顾,命令承矩担任四路都转运使,重要的事物让他共同谋划。遇到母亲的丧事,当时因为边境的战事稍稍停息,农业还没有修复,丧守期未满而奉召任职,授予缘边安抚使,并且下诏引导边民恢复农业。何承矩说:“契丹如果听到这件事,必定认为是引诱他们的部属。”就把诏文改变为招收水旱灾害而流落外地的人的意思。王钦若当时知枢密院,援引汉朝虫达、周仲居改变诏书的例子,请求治何承矩的罪。皇帝说:“何承矩担任守边的职务有功劳,应当优厚宽待他。”只下诏从今以后朝廷的意旨有不恰当的,上奏禀报后再说。景德元年,入朝,提拔为领英州团练使。当时朝廷议论在北边边境防止秋天敌人抢掠,何承矩多次上奏章请求前往,皇上因为他年老,怜惜他,没有答

32、应。景泰三年去世,特赠官相州观察使,丧资五十万,绢五百匹,宦官护丧。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张俭字元节,山阳高平人。俭初举茂才,以刺史非其人,谢病不起。延熹八年,太守翟超请为东部督邮。时中常侍侯览家在防东,残暴百胜,所为不轨。俭举劾览及其母罪恶,请诛之。览遏绝章表,并不得通,由是结仇。乡人朱并,素性佞邪,为俭所弃。并怀怨恚,遂上书告俭与同郡二十四人为党,于是刊章讨捕。俭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门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后流转东莱,止李笃家。外黄令毛钦操兵到门,笃引钦谓曰:“张俭知名天下,而亡非其罪。纵俭可得,宁忍执之乎?”钦因起抚笃曰:“蘧伯玉耻独为君子,足下如何自专仁义?”笃曰

33、:“笃虽好义,明延今日载其半矣。”钦叹息而去。笃因缘送俭出塞,以故得免。其所经历,伏重诛者以十数,宗亲并皆殄灭,郡县为之残破。中平元年,党事解,乃还乡里。大将军、三公并辟,又举敦朴,公车特征,起家拜少府,皆不就。献帝初,百姓饥荒,而俭资计差温,乃倾竭财产,与邑里共之,赖其存者以百数。建安初,征为卫尉,不得已而起。俭见曹氏世德已萌,乃阖门悬车,不豫政事。岁余,卒于许下,年八十四。论曰:昔魏齐违死,虞卿解印;季布逃亡,朱家甘罪。而张俭见怒时王,颠沛假命,天下闻其风者,莫不怜其壮志,而争为之主。至乃捐城委爵,破族屠身,盖数十百所,岂不贤哉!然俭以区区一掌,而欲独湮江河,终婴疾甚之乱,多见其不知量也。

34、刊章:诏令上删除告密人的名字。 蘧伯玉:春秋时卫国的大夫,很讲义气。明廷:汉代对县令的敬称。后汉书?党锢列传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笃引钦谓曰 引:拉、拽B而俭资计差温,乃倾竭财产 差:缺欠C至乃捐城委爵 委:丢弃D起家拜少府,皆不就 起家:从家里出来任职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张俭正直贤良的一组是(2分) 俭举劾览及其母罪恶,请诛之 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 览遏绝章表,并不得通 后流转东莱,止李笃家 乃倾竭财产,与邑里共之 乃阖门悬车,不豫政事A B C D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张俭名知天下,在逃亡过程中,得到很多人无私的帮

35、助。文中特别叙述了李笃的仁义之举,他不仅冒着家破人亡的危险收留了张俭,而且还说服了毛钦带兵而去,最后得以送俭出塞。B张俭疾恶如仇,他上书弹劾侯览及其母亲的种种罪恶,并请求加以诛杀;他对朱并谗佞邪恶的品质也极端厌恶,因而与两人结下仇怨,这是朝廷追捕张俭的直接原因。C作者在篇末评论中认为张俭的贤能是无可置疑的,同时,还指出张俭对个人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力量对比认识不足。D中平元年,张俭回到家乡,朝廷多次征召,他都一一回绝。建安初,不得已而为卫尉,当见到曹氏权势渐重萌生篡位之心时,他便闭门谢客,不参与政事。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望门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4分)

36、(2)伏重诛者以十数,宗亲并皆殄灭,郡县为之残破。(4分) 参考答案:1B (差,副词,可译为“大致上”) 2A (正面表现其贤良正直,侧面表现其贤良正直,侯览掩盖其不轨行为,逃亡 经过,对政治形势的清醒认识)3B(直接原因是朱并上书,诬告其结党谋反)4翻译:(1)看到人家就投宿,人们无不敬重他的姓名行止(或“名声品行”),都冒着家破人亡的危险收留他。(着重“投止、重、破家、相”的落实。) (2)受到重刑处罚、诛杀的人要用十来计算,宗族亲戚都被灭绝,(他所经历的)郡县因为他而被毁坏。(着重注意“以”“数”“殄灭”“为”“残破”等几个词的直译。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蔡元定,字季通

37、,建州建阳人。生而颖悟,八岁能诗,日记数千言。父发,号牧堂老人,以程氏语录、邵氏经世、张氏正蒙授元定,曰:“此孔、孟正脉也。”元定深涵其义。既长,辨析益精。登西山绝顶,忍饥啖荠读书。.闻朱熹名,往师之。熹扣其学,大惊曰:“此吾老友也,不当在弟子列。”遂与对榻讲论诸经奥义,每至夜分。四方来学者,熹必俾先从元定质正焉。太常少卿尤袤、秘书少监杨万里联疏荐于朝,召之,坚以疾辞。时韩侂胄擅政设伪学之禁以空善类台谏承风专肆排击然犹未敢诵言攻朱熹至沈继祖刘三杰为言官始连疏诋熹并及元定未几,果谪道州。州县捕元定甚急,元定闻命,不辞家即就道。熹与从游者数百人饯别萧寺中,坐客兴叹,有泣下者。熹微视元定,不异平时,

38、因喟然曰:“友朋相爱之情,季通不挫之志,可谓两得矣。”元定赋诗曰:“执手笑相别,无为儿女悲。”众谓宜缓行,杖屦同其子沉行三千里,脚为流血,无几微见言面。至舂陵,远近来学者日众,州士子莫不趋席下以听讲说。有名士挟才简傲,非笑前修者,亦心服谒拜,执弟子礼甚恭。人为之语曰:“初不敬,今纳命。”爱元定者谓宜谢生徒,元定曰:“彼以学来,何忍拒之?若有祸患,亦非闭门塞窦所能避也。”贻书训诸子曰:“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勿以吾得罪故遂懈。”一日,谓沉曰:“可谢客,吾欲安静,以还造化旧物。”阅三日卒。侂胄既诛,赠迪功郎,赐谥文节。元定于书无所不读,于事无所不究。下至图书、礼乐、制度,无不精妙。古书奇辞奥义,

39、人所不能晓者,一过目辄解。熹尝曰:“人读易书难,季通读难书易。”熹疏释四书及为易、诗传、通鉴纲目,皆与元定往复参订。启蒙一书,则属元定起稿。尝曰:“造化微妙,惟深于理者能识之,吾与季通言而不厌也。”及葬,以文诔之曰:“精诣之识,卓绝之才,不可屈之志,不可穷之辩,不复可得而见矣。”学者尊之曰西山先生。(选自宋史蔡元定传有删改)10.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时韩侂胄擅政/ 设伪学之禁/ 以空善类台谏/ 承风专肆排击/ 然犹未敢诵言攻朱熹/ 至沈继祖刘三杰为言官/ 始连疏诋熹/ 并及元定B. 时韩侂胄擅政/ 设伪学之禁/ 以空善类/ 台谏承风/ 专肆排击/ 然犹未敢诵言攻

40、朱熹/ 至沈继祖刘三杰为言官/ 始连疏诋熹/ 并及元定C. 时韩侂胄擅政/ 设伪学之/ 禁以空善类/ 台谏承风/ 专肆排击/ 然犹未敢诵言攻朱熹/ 至沈继祖刘三杰为言官/ 始连疏诋熹/ 并及元定D. 时韩侂胄擅政/ 设伪学之/ 禁以空善类台谏/ 承风专肆排击/ 然犹未敢诵言攻朱熹/ 至沈继祖刘三杰为言官/ 始连疏诋熹/ 并及元定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人除了名、字,常常还有号。“号”实际上是一种固定别名,它是由使用者本人取的。古人取号往往是借此标榜自己的某种情操。B. 礼乐指的是礼仪和音乐。古代帝王常常以礼乐教化作为手段推行治国政策,以求达到尊卑

41、有序、远近和合的统治目的。C. 古代的诗包括了诗、词、曲。就体裁而言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古体诗不讲平仄、对仗、押韵,形式灵活。近体诗是格律诗,有绝句、律诗之分。D.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长期以来,这是儒家传道授业的基本教材。“四书”之名始于宋朝。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蔡元定少年聪慧,才情出众。父亲给他传授的孔孟正统理论,他都能深刻领悟。长大后曾上西山苦学。他倾心做学问,对朝廷的征召,以病体为由坚决推辞。B. 蔡元定追随朱熹,因韩侂胄施行打压朱熹理学之举而受牵连被贬谪。蔡元定坦然面对,饯别宴上作诗宽慰众人。而后强拖病体和儿子水路兼行

42、赶往谪居地。C. 蔡元定抵达道州后,四方闻之而来拜师的人很多。蔡元定不忍推辞,他无惧种种压力,坚持收徒讲学,并劝诫学生不要做亏心事,不要松懈求学。D. 蔡元定深得朱熹的赏识,朱熹曾让来求学的人先得到蔡元定的认可才接收,著书立说也是跟蔡元定商讨后才动笔。无论是人品抑或才华,朱熹对他的评价都很高。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有名士挟才简傲,非笑前修者,亦心服谒拜,执弟子礼甚恭。(2)造化微妙,惟深于理者能识之,吾与季通言而不厌也。参考答案:10. B 11. C 12. B 13. (1)有位名士恃才傲慢,非议、取笑那些前去向元定求学的人,后来也心悦诚服,拜蔡元定为师,并表现得十

43、分恭敬。(“简傲”“非”“谒拜”各1分;句意2分) (2)天地、自然界奥妙无穷,只有精通义理的人才能了解它。我与蔡元定交谈总是十分投机。(“造化”“识”“不厌”各1分;句意2分)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首先应将句子回归文本,结合语境理解大意。韩侂胄、朱熹、沈继祖、刘三杰、元定是人名,不做主语就作谓语;“设伪学之禁”中“之禁”不能分开,因为“之”在结尾往往作代词,“设伪学之”不合理,排除CD。AB相比较,A更合适,所以选A。【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

44、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抓虚词看位置:“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乎、哉

45、、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2)对话、引文标志: 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略主语。关于利用虚词断句,这里有一个口诀,或许对同学们断句会有些帮助:“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要停顿。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记牢。.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文学常识的把

46、握情况。B项“古体诗不讲平仄对仗押韵”说法有误,“平仄对仗”可以不讲,但“押韵”还是要有的。【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技巧点拨】古体诗也称古风,是相对于格律诗而言的一种古典诗体。因为格律诗是唐代兴起的一种诗体,所以唐代人称格律诗为近体诗或今体诗,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而古体诗在唐以前就有,虽然唐代人予以了一定的规范,但基本上保留了唐以前的诗体风格,故唐代人称这种诗体为古体诗或古风,这个名称也一直沿用至今。由于古体诗产生于唐代以前,因此这种诗体是不必讲究平仄的(也有讲究平仄的,但为数很少)。为了使这种诗体更加容易朗朗上口,唐代人加上了押韵的概念,但其要求也是很宽松的。在一首古体诗诗中,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意转韵(就是开始押一个韵部的韵脚,以后随着自己的需要,可以转押其他韵部的韵脚),因此一首古体诗可能会押很多的韵(一韵到底的诗也有,为数也不多)。另外,古体诗的句数是不限的,也根据作者自己的需要而定。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B“强拖病体和儿子水路兼行赶往谪居地”说法有误,原文是“杖屦同其子沉行三千里”,是“拄着拐杖带着儿子蔡沉步行近三千里”,并非“强拖病体”“水路兼行”。【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