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十高中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3280711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9.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十高中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十高中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十高中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十高中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十高中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十高中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现代文阅读(满分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不鼓掌的人日藤森成吉 我突然发现这家伙很不正常,唯独他一个人不鼓掌,真不可思议。 演讲者慷慨激昂,台下掌声阵阵。大伙儿把手都快拍烂了,还是一个劲儿地向着讲坛报以雷鸣般的掌声,不,简直是在一齐鸣枪射击。有人嫌鼓掌还不过瘾,竟情不自禁喊叫起来:“一点不错!”“对!我们都挨了打!”“警察是我们的敌人!” 警察犹如街道两旁的树木,布满会场四周。每当群众鼓掌、喊叫时,他们眼睛里就闪烁白光。佩剑仿佛是套在家犬脖子上的锁链,发出“咔嚓、咔嚓”的恫吓声,不用说,这种举动纯

2、属徒劳。演讲者的谴责句句在理,具有法庭和陪审员的权威。何况,警察现在又是被告。 警察要是胆敢在这种场合动手打人,大概到会者谁也不会袖手旁观吧!这一点群众清楚,被告们心里也明白,正因为如此,他们至多只能白白眼,拨弄拨弄佩剑而已。 “谴责警察五一暴行大会”笼罩着法庭式的庄严、激昂的气氛。演讲的工人大声怒斥,听众的心里也在大声疾呼。台上台下,同仇敌忾。然而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唯独这家伙阴沉沉一声不吭,显得无动于衷。 他一动不动端坐在我的邻座,仿佛波涛中的一块岩石。面孔浅黑,身体似乎有点虚弱,鼻子向旁歪斜,目光锐利,身穿土黄色工作服,看上去像个中年工人,他嘴唇紧抿,正出神地望着台上的演讲者。 “混蛋

3、!”我暗暗骂道。居然巧妙地混了进来,你在拼命地看什么呢?是把反抗者的面孔记入脑海中的手册,还是像蜻蜓那样转动眼睛环视四周呢?于是我对他严加监视起来,但这家伙依旧纹丝不动。过了好大一会儿,他都没拍过一下手,也没喊过一声。也许他压根儿没这种念头。 我不免纳闷起来,恐怕是个新特务吧!不,说不定是个狡猾的老狐狸也未可知。我把注意力全集中在这家伙身上了,至于台上的演讲,早丢到一边。我决定和他打个招呼。就在我正要把脸凑过去喊声“喂”时,突然发现他的双瞳像电光一样的闪亮。啊呀!这条狗真怪,在哭哩,是不是有所触动了呢?就在这当儿,雷鸣般的掌声又一次震撼了整个会场。他失神地举起迄今一直垂着的那双手,可是刚举到胸

4、前又垂落在膝盖上。 于是,我看到了一样东西。可以说这是一个伟大的发现,其意义远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要大得多,我的热血一下子沸腾起来,四周一片昏暗。我极力睁眼凝视,确实没错,搁在膝盖上微微颤动着的东西是一双没有手掌的手,不!是研磨棒! 我的眼前闪电般地掠过一个幻觉:传送带宛如几十条耀眼的白练,奔腾不息。马达隆隆鸣响,机器令人目眩地飞速旋转。突然,五根手指和手掌碰到磨得光亮的钩形加工品,顿时在一片浅红色的烟雾中飞舞 我全明白了,泪水不禁夺眶而出。 “你!” 我失声抽泣,眼前一片模糊,还是伸出双手,紧握住那山芋般的,无声地颤动着的物体。16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第2

5、段是场面描写,其表现的内容是与会者的激愤,其作用是反衬“不鼓掌的人”的冷漠。 B第3段中的“不用说,这种举动纯属徒劳”的原因是指:演讲者的谴责句句在理,具有法庭和陪审员的权威;警察现在又是被告。 C第9段中“是研磨棒”运用修辞方法是比喻,其作用是形象体现双手残疾的情况,衬托这位残疾工人的斗争精神。 D本文以残疾人被误会的故事作为主要题材,用第一人称叙事,“我”有线索的作用,主人公是残疾人。 E本文用了悬念法,因那人没手掌而误以为是特务,到最后“才明白”他根本没有手掌,是一位倾其全力鼓掌的人。 F从全文看,本文采用了先抑后扬的写法,显得曲折起伏,深深地吸引了读者。17本文中“我”对待那不鼓掌的人

6、的态度分为哪几个阶段?作用是什么?(6分)18本文对无手掌的鼓掌人在文中预先作了暗示,埋有伏笔,请找出有关和后边相互照应的语句。(6分)19本文在构思上最大的特点是误会、联想、想像与对照,请就其中的一种手法谈一谈你的理解。(8分)参考答案:16. AE(A第2段场面描写的作用是与“不鼓掌的人”形成鲜明对比。E本文用的是误会法,是用误会法引起悬念。)(5分)17.答:分为三个阶段:疑惑愤恨歉疚、崇敬。(3分)作用:行文起伏跌宕,富于变化。(3分)18.答:(1)他没有拍过一次手。(2)他的双瞳像电光一样的闪亮。(3)他失神地举起迄今一直垂着的那双手,可是刚举到胸前又垂落在膝盖上。(每点2分)19

7、.(提示:可以就上述的一种手法在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或突出作品主题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来探究)(8分) 答:要求结合作品有理有据地进行分析。言之成理即可。如想象:本文对不鼓掌的人失去手掌的场面和细节的联想,使作品显得更加丰满真实。第10段作者运用了想象的表现手法,其作用是补充交代了三方面的原因:即(1)残废的原因(2)不鼓掌的原因(3)流泪的原因。如对照:文中对照主要表现在三方面:(1)“我”对残疾工人前后态度的对照;(2)残疾工人的“不吭声”、“不鼓掌”与与会者群情激愤的对照;(3)群情激愤与警察“只能白白眼,拨弄拨弄佩剑”的对照。通过对照,借无手掌的人在“我”心灵上引起的震动去感染读者。

8、【解析】略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诱狼张爱国大雪整整下了一个月,一停下,猎人就迫不及待地来到树林里,等待那只母狼。太阳就要落山了,母狼还没有来。莫非它不会来了?就在猎人的耐心将尽的时候,树林里伸出一个灰褐色的头颅,猎人一眼就认出是那只母狼。它四下一番张望,大概是认为没有了危险才慢慢走出来。血腥的记忆让它不得不这么做,这个冬天,它家族的七只成年狼,除了它,都成了猎人的盘中餐和袋中钞票。看着母狼明显消瘦的身子,猎人的心很疼,既为那白白流失的肉,更为那宝贵的皮瘦狼的皮易脱毛、没看相,卖不上好价钱。母狼已到了射程之内,但猎人不能开枪,因为一枪下去,至少要在它的身上留下一个窟窿,那样的皮更卖

9、上好价钱。母狼突然停下脚步,昂头,嗅鼻。它似乎嗅到了猎物的味道,一只被猎人折断了腿的兔子。母狼一看,冲过去,两只前爪摁住兔子,张开了嘴猎人激动极了,只要它咬一口兔子,他就成功了兔子身上被抹了毒药。可是,就在母狼大张的嘴即将挨上兔子的一刹那,它却突然丢下兔子跑进树林。可恶的畜生,竟然识破了计谋。猎人很懊恼,一定是一个月前死于同样计谋的公狼的遭遇唤起了它痛苦的记忆。猎人必须筹划新的计谋,他不相信凭他作为一个人的智慧就战胜不了一个畜生。三天后,当那只母狼又出现时,猎人的心一阵剧痛它更加消瘦了。它虽然还是很警惕,但踉跄的步伐里明显多出了急躁。猎人知道,为了幼狼,它今天必须找到食物,它体下被幼狼抓咬得血

10、肉模糊的乳头就是明证。这次,猎人为母狼准备的是它的“公狼”猎人将那只公狼的皮囊塞满了海绵,固定在一个做了伪饰的陷阱上。发现“公狼”时,母狼稍一吃惊就跑了上去。为了避免它发现破绽,猎人摁一下手里的遥控器,“公狼”发出一声狼叫声。猎人本以为它听到叫声后会更加不顾一切地冲过去,没想到它却停下脚步,仔细看了看“公狼”,突然蹿进树林里。猎人狠狠地给自己几个嘴巴,骂自己自作聪明,多此一举,十足的猪脑子:凭狼的听觉,能分辨不出它的公狼的叫声?猎人决定采用对他来说是最辛苦的一招。猎人踩着没膝的雪,在树林里攀爬了三天才找到那只母狼的巢穴。母狼不在,两只幼狼中的一只已经死去,另一只骨瘦如柴,浑身颤抖,伏在地上,不

11、时地伸舌舔舐一截干枯的兽骨。见了猎人,幼狼竟然晃悠悠地站起来,飘忽忽地走向猎人,它大概是误以为猎人是给它送食的吧。猎人抓出幼狼,为了不让它立即死去,给它喂了点牛奶,然后固定到陷阱上那只“公狼”的身边。母狼很快就找来了。它完全没有了前两次的小心和警惕,惨叫着跑向幼狼,干瘦的身子直被风吹得打趔趄。就在猎人认为母狼这次一定会掉进陷阱的时候,母狼却在陷阱的边沿站住了,直盯着幼狼,凄惨地叫着。约莫半分钟,母狼开始绕着陷阱走。三四圈后,母狼跨上那根架在陷阱上用于伪装的树枝,颤巍巍地走向幼狼它要救走幼狼。猎人赶紧大叫,想让母狼受惊吓而跌进陷阱,可它仿佛听不见。猎人又向母狼身旁放了一枪,可它还是毫无顾忌,只专

12、注地走向幼狼。眼看母狼就要挨上幼狼了,猎人慌了,对着幼狼“砰”的一枪。幼狼中枪,掉落陷阱。母狼没有叫,也没有跑,扭头看看树上的猎人,看看陷阱里的幼狼,又看看“公狼”,突然一声惨叫,扑向“公狼”,抱着它一起滚进陷阱。猎人得意地从树上跳下,活动活动冻僵的手脚,走过去,掀开陷阱上的伪饰物,不由得大惊:母狼已将公狼的皮囊撕成碎片,正在拼命地撕咬、抓扯着自己的皮毛。陷阱里,一片血腥!(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雪整整下了一个月”这一环境描写为故事的展开设置了一个独特的环境,为下文诱狼作铺垫。B.小说多次刻画了母狼“瘦”的外形特点,既写出了母狼的生存环境的恶劣,又

13、突出了母狼生命力顽强的形象。C.母狼在识破了狼人的阴谋的情况下还是毫无顾忌,只专注地走向幼狼,这一奋不顾身的行为是爱子心切的本性使然。D.“母狼已将公狼的皮撕成碎片,正在拼命地撕咬、抓扯着自己的皮毛”这一动作描写刻画出母狼残忍的本性。(2)小说中猎人给人印象深刻,请你对这一人物形象作简要分析。(3)小说以“陷阱里,一片血腥!”结尾收到了怎样的效果?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1)D(2)猎人是个手段高明、聪明狡诈、贪婪狠毒的人。他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母狼设计了一个又一个陷阱;他甚至利用“爱子”这一所有物种的天性,最终将母狼诱杀。(3)从情感表达上看,强烈地撞击了读者的心灵,产生了震撼人心的效果。从

14、故事情节来看,增强了对猎人阴谋的讽刺效果,猎人最终一无所获。从主题内涵来看,这样的结尾突出了对人类恶毒贪婪的一面的无情鞭策。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D项“刻画出母狼残忍的本性”理解错误。从全文来看,母狼做出这一举动是对猎人阴谋的反抗。根据文中的描述:“瘦狼的皮易脱毛、没看相,卖不上好价钱”,“在它的身上留下一个窟窿,那样的皮更卖上好价钱”,可知猎人想要一张完美的狼皮,而狼看穿了猎人的阴谋,所以撕碎公狼的皮,也撕扯自己的皮。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能力。要分析人物形象,首先要结合情节分析。小说中,猎人为了获得一张完美的

15、狼皮卖个好价钱,不禁绞尽脑汁,一共三次猎杀母狼:先用涂有毒药的兔子作诱饵;再将塞满了海绵的公狼的皮囊作诱饵,最后用幼狼(利用母狼爱子心切的心理)作诱饵,可见他是一个手段高明、聪明狡诈、贪婪狠毒的猎人。 点睛:首先,要分析人物的典型性格。典型人物的典型性如何体现呢?这就需要注意人物的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是指典型人物所代表的那一类人的共同性格。其次,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要了解人物性格,必须透过情节中发生的事情这种外在现象去剖析现象背后的本质。故事情节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第三,分析矛盾冲突,把握人物性格特征。矛盾冲突是构成情节的基础,是展示人物性格的手段。第四,借助描写方

16、法分析人物形象。第五,借助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分析环境描写,探究形成人物命运和性格的社会原因)。第六,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格。第七,借助作者倾向分析人物形象(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或联系小说主题分析)。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小说采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戛然而止”的方式结尾,其作用是“结构严谨、悬念丛生”“留下回味、想象的空间”。分析结尾,要从故事情节,人物的塑造,主旨的内涵以及情感的表达等方面进行分析。“陷阱里,一片血腥!”母狼撕碎公狼的皮,也撕扯自己的皮,这样的结尾,猎人自然一无所获,母狼粉碎了猎人的阴谋,增强了讽刺对猎人阴谋的效果,也是对

17、人类恶毒贪婪的本性的无情鞭策。母狼这样决绝的做法也会强烈地撞击了读者的心灵,产生了震撼人心的效果。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3小题,9分)苏 词傅成 穆俦苏轼是豪放词的开创人和代表者。在传统的观念中,词以表现舞筵歌场、闺情离思为正体,而苏轼则率先在词的境域上求新求变,所谓“以诗为词”。凡能写进诗的社会和生活题材,举凡登览、怀古、咏史、咏物、游猎、感遇、悼亡、壮行、农村生活、田园风光等,无不摄入笔端,“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刘熙载艺概)。这种意象的扩大,冲破了传统词境的囿制,将词体提高到与诗言志抒情的同等文学地位,使人自然而然地对苏词产生出“曲子中缚不住”的感想来。同词体的解放相配

18、合,苏轼雄驰的感情与健拔的笔力,也一新天下耳目。我们拿“大江东去”(念奴娇)与“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相比,就很容易看出在宣泄力度上的不同;而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念奴娇)、“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等都不止是寻常的夸张,而是奇情豪气的自然发露;东坡词“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陆游老学庵笔记)的印象,即在于此。豪放词是苏词最为人瞩目之所在,但在其词作中,仅占很小的比重,也就是说,苏轼在词体的创作中也是全能的。他有大量的婉约词,格调却显得高远典雅,真诚健康,起到了将以浓艳为主的婉约调领挈至向上一路的积极作用。更有大量的作品不易简单归类,其间或清丽,或韶秀

19、,或清空,或旷达,常能“寄深于浅,寄厚于轻,寄劲于婉,寄直于曲,寄实于虚,寄正于余”(刘熙载艺概)东坡以其传世的三百余首词作,为宋代词坛的百花齐放提供了全方位的表率和借鉴。苏轼对于宋词体制的贡献也值得一提。唐五代词多为小令,而苏轼是宋初大量制作长调的先行者之一,后世甚而将贺新郎、戚氏等词牌的创制权寄于其名下。长调在篇章结构、摘词敷采上需要更多的手法与技巧,而苏轼则往往能自如地将诗、文、论、赋的匠法运用其中。但他并不斤斤于囿守音律,为了表意的需要,敢于在格律或句读上作大胆的调整。工匠以创造突破为快而不以随俗守成为乐,苏轼作词便属于这样的类型。5下列对“以诗为词”的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0、)A、将写诗的规律运用到词体的创作上。B、凡能入诗的题材内容均可入词。C、冲破了传统词境的囿制,扩大了词的意象。D、将词体提高到与诗言志抒情的同等文学地位。6下列对“东坡词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的印象”原因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苏词感情雄驰,笔力健拔。B、苏词词体解放。C、“大江东去”与“一江春水向东流”相比,在宣泄力度上不同。D、“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和“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等词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词人的奇情豪气。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到了苏轼手中,词的传统被改变了,词与诗的题材已经可以混一,两者之间已经没有了不可逾越的鸿沟。B、

21、苏轼在词的创作方面是全能巨匠无论豪放词,还是婉约词或不易简单归类的词,都感情雄驰,笔力健拔,积极向上。C、词本是合乐的歌词,音乐对它有着很大的制约性;苏词突破了音乐的藩篱,促使词发展成为独立的抒情诗样式,词与诗最终殊途同归。D、苏城对于宋词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包括豪放词的开创、婉约词和其他多种风格词的创新、词的形式技巧音律的突破等。参考答案:5、C 6、A 7、B略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9分)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陶渊明君讳嘉,字万年,江夏鄂人也。曾祖父宗,以孝行称,仕吴司空。祖父揖,元康中为庐陵太守。宗葬武昌新阳县,子孙家焉,遂为县人也。

22、君少失父,奉母二弟居。娶大司马长沙桓公陶侃第十女,闺门孝友,人无能间,乡闾称之。冲默有远量,弱冠俦类咸敬之。同郡郭逊,以清操知名,时在君右。常叹君温雅平旷,自以为不及。逊从弟立,亦有才志,与君同时齐誉,每推服焉。由是名冠州里,声流京邑。太尉颍川庾亮,以帝舅民望,受分陕之重,镇武昌,并领江州。辟君部庐陵从事。下郡还,亮引见,问风俗得失。对曰:“嘉不知,还传当问从吏。”亮以麈尾掩口而笑。诸从事既去,唤弟翼语之曰:“孟嘉故是盛德人也。”君既辞出外自除吏名便步归家母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君尝为刺史谢永别驾,永,会稽人,丧亡,君求赴义,路由永兴。高阳许询,有隽才,辞荣不仕,每纵心独往。客居县界,尝乘船

23、近行,适逢君过,叹曰:“都邑美士,吾尽识之,独不识此人。唯闻中州有孟嘉者,将非是乎?然亦何由来此?”使问君之从者,君谓其使曰:“本心相过,今先赴义,寻还就君。”及归,遂止信宿,雅相知得,有若旧交。注 冲默:襟怀淡薄,语言简默。俦(chu)类:同伴。传(zhun):传舍,古时供来往行人居住的旅舍。麈(zh)尾:拂尘尾。9、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诸从事既去 去:到、往B、人无能间 间:离间C、辟君部庐陵从事 从事:指办事、治事D、适逢君过 适:刚才10、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及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君尝为刺史谢永别驾 且君尝为晋军赐矣B、以麈尾掩口而笑 以其无礼于晋C、子孙家焉

24、朝济而夕设版焉D、使问君之从者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1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一项是( )A、君既辞/出外自除吏名/便步归家/母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B、君既辞出外/自除吏名/便步归家/母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C、君既辞/出外自除吏名/便步归家/母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D、君既辞出外/自除吏名/便步归家/母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12、翻译下列句子。(12分)(1)同郡郭逊,以清操知名,时在君右。(4分)译: (2)都邑美士,吾尽识之,独不识此人。(4分)译: (3)本心相过,今先赴义,寻还就君。(4分)译: 参考答案:9、B(A、动词,离开C、官名D、副词

25、,恰好)10、C(A、动词,做、担任/动词,给予;B、介词,用/连词,因为;C、兼词,在那里;D、助词,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11、D12、(1)同郡的郭逊,因为清高的节操而闻名,当时名声在孟嘉之上。(得分点:“以”“清操”“知名”“右”)(2)都市中的优秀人物我全都认识,唯独不识此人。(得分点:“美士”“尽”“识”“独”)(3)我本来就打算前去拜访他,现在我先去吊丧尽义,不久回来就到许先生那里去。(得分点:“相过”“赴义”“寻”“就”)译文:已故孟君讳名嘉,字万年,江夏郡鄂县人氏。曾祖父孟宗,因孝行而闻名,在吴国做官,为司空。祖父孟揖,晋惠帝元康年间做过庐陵太守。孟宗 死后葬在

26、武昌郡新阳县,子孙在那里安家,于是成为该县人氏。孟嘉少年丧 父,奉养母亲同二弟住在一起,娶大司马长沙桓公陶侃的第十女为妻,在家 孝敬长辈,兄弟和睦,无人能使他们相互疏远,为此受到当地人的称赞。孟嘉襟怀淡泊,语言简默,很有度量,二十岁时,已受到同辈人的敬佩。同郡 的郭逊,以清高的节操而闻名,当时名声在孟嘉之上。他常赞叹孟嘉温文儒雅、平易旷达,认为自己不如孟嘉。郭逊的堂弟郭立,也是有才华有志向之 人,他与孟嘉同时而名声相当,却常对孟嘉推许心服。因此孟嘉名冠卅里, 声传京城。太尉庾亮是颖川人,他以皇帝舅父的身份和在国内的威望,受命 辅佐朝政的重任,坐镇武昌,兼任江州刺史。他征召孟嘉为其所部庐陵郡的从

27、事。一次孟嘉下郡回来,庾亮召见,问他下面风俗好坏。孟嘉回答说:“孟嘉不知道,待我回旅舍时当问问随从的小吏。”庾亮拿着拂尘掩口而笑。诸位从事离开后,庾亮叫来弟弟庾翼并对他说:“孟嘉毕竟是有盛德之人啊。” 孟嘉告辞出来之后,自己除去其从事的官名,就步行还家;老母在堂,兄弟 共相欢乐,一派和悦。孟嘉曾经做过刺史谢永的别驾。谢永是会稽人,不幸去世,孟嘉请求前去吊 丧,以尽往日下属之情,途经永兴县。高阳人许询,有俊才,辞去荣禄不愿 做官,常常随心所欲,独来独往,此时正客居在永兴县界。一次他乘船到附 近去,正遇孟嘉经过,他赞叹道:“都市中的优秀人物我全都认识,唯独不 识此人。也只有中州的孟嘉,只闻其名未见

28、其人,这难道不正是他吗?可是 他又因何而至此地呢?”许询请人去向孟嘉的随从打听。孟嘉告诉来人说: “我本就打算前去拜访,现在我先去吊丧尽义,不久回头就到许先生那里 去。”孟嘉返回时,于是就在许询处连住两夜,两人相互成为知音,彼此很是投机,像是多年的老友。5. 参考答案:9选C。(特:只,不过)10选D。(A项前“乎”是语气助词,吗;后“乎”是介词,在。B项前“于”是介词,在;后“于”是介词,对于。C项前“何”是疑问代词,什么;后“何”:为什么。D项两个“其”都是指示代词,那(种)。)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巨鹿之战章邯已破项梁军,则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渡河击赵,大破之。当此时,赵

29、歇为王,陈余为将,张耳为相,皆走入巨鹿城。楚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悦之,因置以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救赵。诸别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项羽曰:“吾闻秦军围赵王巨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宋义曰:“不然。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乃遣其子宋襄相齐,身送之至无盐,饮酒高会。天寒大雨,士卒冻饥。项羽曰:“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且扫境内而

30、专属于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当是时,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注:巨鹿城:古县名,治在现在河北平乡西南。卿子冠军:卿子

31、是当时对人的尊称。宋义是上将军,在诸将之上,所以称为卿子冠军。承其敝:承,趁;敝,疲惫。枝梧:抵抗。10.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战胜则兵罢 罢:通“疲”,疲劳。B. 故不如先斗秦赵 斗:使相斗。C. 立项羽为假上将军 假:假扮,充当。D. 救巨鹿者十余壁 壁:营垒,军营。11.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 呼声动天/ 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 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 而前莫敢仰视。B.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楚兵呼声动天/ 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于是已破秦军/ 项羽召见诸侯将/ 入辕门/ 无不膝行

32、而前/ 莫敢仰视。C.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楚兵呼声动天/ 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 已破秦军项羽召见/ 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 而前莫敢仰视。D.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 呼声动天/ 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于是已破秦军/ 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 无不膝行而前/ 莫敢仰视。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宋义认为项羽有勇无谋,引起了项羽的不满,于是项羽假托楚怀王的命令,杀死了宋义。B. 宋义率部抵达安阳后,停留不前。他对项羽攻打秦军的建议并不采纳,甚至说“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者一律斩首。C. 宋义名为救赵,“久留不行”,不戮力攻秦,拒谏饰非,“饮酒高

33、会”,借机徇私,的确不能统领一军。D. 项羽军破釜沉舟,抱着必死的决心,无不以一当十,势如破竹地战胜了秦国的军队。13. 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2)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3)当是时,楚兵冠诸侯。参考答案:10. C 11. B 12. A 13. (1)若论披着坚固的铠甲,拿着锐利的武器冲锋陷阵,我比不上您;若论坐下来运筹谋略,您比不上我。(2)现在宋义不体恤士兵却徇私情,他不是国家的忠臣。(3)在这个时候,楚兵在诸侯中位居第一。10.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推断的能力。解答时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

34、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积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意义的词语。C项,“立项羽为假上将军”,意思是任命项羽为代理将军。“假”,代理的。11. 试题分析: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特别注意“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楚兵”“诸侯军”“项羽”分别是所在句子的主

35、语,前面都要断开。“于是”通常是放在句首,前面断开。“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三个动作省略的主语都是“诸侯将”,前面都要断开。因此选B项。12. 试题分析: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A项,引起项羽不满的是宋义的种种表现,项羽杀死宋义后,假托楚怀王的命令,而不是“假托楚怀王的命令,杀死了宋义”。13. 试题分析: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

36、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该题第一句中,坚,坚固的铠甲,形容词作名词;锐,锐利的武器,形容词作名词;运策,运筹谋略。第二句中,恤,体恤;社稷,国家;非社稷之臣,判断句。第三句中,是,这;冠,位居第一。这些词语都是句中关键词,要用心翻译。翻译时还要注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流畅。参考译文:章邯击败了项梁军队以后,就以为楚国的兵力不足以忧虑,于是引兵渡过黄河攻打赵国,大败赵兵。这时,赵歇作赵王,陈余为大将,张耳任相国,都逃进了巨鹿城。楚王召见宋义,与他议事,非常喜欢他。因此任命他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出兵救赵。其他将领都为宋义

37、部属,号为卿子冠军。行军到安阳,停留四十六天,不再前进。项羽对宋义说:“我听说秦军在巨鹿围 住赵王,我们应该尽快带兵渡过黄河,楚军攻打他们的外围,赵军在里面响应,必定可以击 破秦军。”宋义说:“不对。现在秦国进攻赵国,打胜了,军队一定疲惫,我们可以趁他们的疲惫之机(攻打他们);打不胜,我们就率领大军,擂鼓长驱西向,必定推翻秦朝,所以不如先让秦、赵相斗。披甲胄,执兵器,我不如你,但坐下来运用策略,你不如我。”于是给军中下达命令说:“势如猛虎,违逆如羊,性贪如狼,倔强不听指挥的,一律斩首。”于是派遣他的儿子宋襄去辅助齐王,亲自送到无盐,大宴宾客。当时天寒大雨,士兵冻饿交加。项羽说:“正当合力攻秦,

38、我们却久留而不前进。今年收成不好,百姓穷困,士卒只能吃芋头、豆子,军中无存粮。况且,(楚王)把全国兵力集中起来交给上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现在上将军不体恤士兵,却徇私情,这不是国家的大臣。”项羽就在宋义的帐中斩下了宋义的头,在军中发布命令说:“宋义与齐国同谋反楚,楚王密令我杀掉他!”这时,诸将都畏服,不敢有异议。于是拥立项羽为代理上将军。项羽就引兵全部渡过黄河,把船沉入河中,砸破做饭的锅,烧了住处,只带三天的干粮,用以表示一定战死,不准备再回来(的决心)。在这时到了就包围了王离,与秦军相遇,打了九次战斗,断绝了他们运粮的通道,打败了他们,杀死了苏角,活捉了王离。这时,楚兵为诸侯军中最强大的。

39、在营寨下的有十余支救巨鹿的诸侯军,没有敢放纵自己的军队的。到楚军进攻秦军时,诸将都在营寨上观看。楚军战士没有一个不是以一当十的,楚兵呼声震动天地,诸侯军没有哪个不恐惧。在这时就攻破了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军的将领,他们进入辕门,没有不跪在地上前行的,都不敢抬头仰视。项羽从此开始为诸侯中的上将军,诸侯都听从他了。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张旭的书法笔走龙蛇、行云流水,很多书法爱好者爱不释手,争相模仿。我们在学习时,要不断积累,必须厝火积薪,厚积薄发,才会学有所成。毕业后他的同学大都顺理成章地走上了音乐创作之路,而他却改换门庭,另有所爱,一头

40、扎进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中。阳春三月的一天早晨,宜宾合江门广场迎来了越来越多的游客,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在广场上表演太极拳,引来无数行人侧目而视。在那几年的工作学习中,杨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的教导在我听来如同空谷足音,给我启示,带我走出困惑。美国洛杉机级攻击核潜艇性能之先进,攻击能力之强大,世界其他各国的潜艇都难以望其项背。A. B. C. D. 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成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首先把握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句中形容张旭的书法,使用正确。“厝火积薪”,厝,放置;薪,柴草。把火放到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的危险。句中说“厚积薄发”

41、,误把该成语理解成“积累”之意,望文生义。“改换门庭”,改变门第出身,提高社会地位;投靠新的主人或社会势力,以图维持、发展。句中是说他改变原来的专业,不合语境。“侧目而视”,形容愤怒、不满或畏惧的样子。句中是说老人的表演吸引人们的注意,属于望文生义。“空谷足音”,在空寂的山谷里听到了人的脚步声。比喻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句中形容杨老师的教导,使用正确。“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使用正确。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比如“厝火积薪”,从句中来看,误把该成语理解成“积累”,故错误。第二,

42、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8. 从下列几位历史文化名人中任选一位,写一段评论,内容要符合人物特点,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孔子屈原司马迁鲁迅冰心参考答案:(示例1)孔子:他用最锐利的智慧开启了那一道道尘封的门,阳光从那错开的门缝间挤出来,于是门外面铺满黄金;他用最朴实的教诲铸造了一把坚

43、韧的利斧,劈成了一道道深深的印痕,它留下的不是疼痛,而是刻骨铭心!于是,子子孙孙有了一条光明的大道。(示例2)屈原:当黎明还黝黑时,他就为着光亮而长吟。上下求索,踽踽独行。他使一个不屈的生命得到了高度的提升,他使一个站立的灵魂,得到了不朽的诠释。(示例3)司马迁: 谁,能弹响“史家”千古绝唱?谁,能吟出无韵之离骚?他以海的大度包容了内心之苦、世人之讽,他以山的刚毅正直书写了两千年的沧海桑田。他的坚韧撼动历史,彪炳史册;他的刚正直上霄汉,照耀尘寰!(示例4)鲁迅:一个漫长的拯救,一段思想的斗争。一双眼看透世态炎凉,一支笔写尽悲情苦难,一身青袍衬出他的颀长傲骨,嘴角的烟斗,悠悠冒出的丝丝缕缕,让沉

44、默不再是沉默。(示例5)冰心:她的名字亲切、优雅,她的文笔朦胧、潇洒。她那圣洁的言辞像母亲的手抚慰着每个读者的心房,她是天地间最美的兰花!(任选其一即可)9.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他孜孜于考古发掘和典藉爬梳。经过努力,一些湮没在历史废墟和神话传说中的 被重新确认,因此某些关于先民流徙原因的 也随之不攻自破。从他的研究中可以看到,在 这一文化基因的作用下,迫于自然灾害或是人类战争而背井离乡者,是怎样动情地吟唱着家园,并渴望着重归故土。A故事 不经之谈 安居乐业 B故实 不刊之论 安居乐业C故实 不经之谈 安土重迁 D故事 不刊之论 安土重迁参考答案:C故

45、事:文学体裁的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已经发生事。故实,指出处;典故;以往的有历史意义的事实。根据语境, 第一空选“故实”,排除AC。不经之谈:指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不刊之论:刊:削除, 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根据后文的“不攻自破”, 可知选“不经之谈”。安居乐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安土重迁意思是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根据后文“并渴望着重归故土”,选“安土重迁”。10.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横线部分的语句,使其协调一致、匀整对称。诗人咏月,常常用金蟾、玉兔称明月,并把月色比喻为寒霜、白雪,有

46、时又用玉盘、宝镜 给圆月作比喻,新月则常常被叫做琼钩或者玉簪。有的用明月来形容佳人的容貌,有的借明月 来象征高洁的精神,等等。这些咏月的常用手法,李白都运用自如,别具风采。参考答案:试题分析:从画横线部分看,共四句话(以逗号为据),分别形容明月、月色、圆月、新月;但整个语句句式不统一,这是调整的重点。注意用“为”的句式连接即可。六、写作(60分,共1题)1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60分)16年里,严彩艳转换了四种身份:秘书、老师、法官、律师。在省高院担任法官的9年是严彩艳生命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法官也是她曾经的梦想职业。然而,当这一职业渐渐给她无力感时,即使人至中年,她也毅然辞去别人眼中的“铁饭碗”,一切清零,从实习律师做起。她说,人生苦短,再不做就来不及了。在她看来,“转身”只是因为“理想未竟”。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参考答案:华丽转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