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第二高级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戏剧是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主要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戏剧文学是供舞台演出的脚本又称剧本,是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文学样式。通常所说的戏剧欣赏,主要指的就是对剧本的欣赏。欣赏戏剧,首先要了解戏剧所展示的戏剧冲突,冲突是怎样形成的,冲突的性质是什么,进而弄清冲突发展的过程,完整的把握剧本的情节。戏剧冲突,主要指剧本中所展示的人物之间、人物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看冲突,其中主要表现为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雷雨第二
2、幕表现出多种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这些冲突表面看来是家庭内部的矛盾,实际上是阶级之间的矛盾。鲁侍萍与周朴园之间的冲突属于下层劳动人民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周朴园与鲁大海之间的冲突属于资本家与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戏剧冲突主要是社会矛盾的反映,同时也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必然。欣赏戏剧,其次要把握戏剧语言。语言是构成剧本的基础。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语言也叫台词,包括对白、独白、旁白等。剧作家通过人物语言来展开戏剧冲突,塑造人物形象,揭示戏剧主题,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舞台说明是一种叙述语言,用来说明人物的动作、心理、布景、环境等,直接展示人物的性格和戏剧的情节。第一,要品味个性化的
3、人物语言。所谓个性化,是指受人物的年龄、身份、经历、教养、环境等影响而形成的个性特点。第二,要品味富有动作性的人物语言。动作性包括外部动作和内部动作(内心活动),像周萍打鲁大海,他们之间表现为外部动作;鲁侍萍看见周萍打鲁大海后那种痛苦的心情,是内部动作。第三,要品味人物语言中蕴涵的丰富的潜台词。好的潜台词总是以最少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给人以品味、想象的空间;比如雷雨中,鲁侍萍听周朴园“沉吟”“无锡是个好地方”的时候,虽然顺着周的话语说“哦,好地方”,但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潜台词。欣赏戏剧,还要学会欣赏戏剧人物形象。首先,要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其次,要注意人物的语言;另外,还要随着剧情的发展,弄
4、清人物性格的发展交化。因为,人物形象是在戏剧冲突的发展中通过戏剧语言来刻画的;戏剧冲突主要是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它为人物性格所决定,同时又是为展示人物性格服务的。因此,要完整地了解一个人物形象,还要弄清在冲突的发展过程中,这个人物形象有无变化,以及有哪些变化。1. 根据文意,下列对“戏剧”与“戏剧文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戏剧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之类的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表现社会生活。B. 戏剧文学是种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主要通过人物形象来表现矛盾冲突,反映社会现实。C. 戏剧文学是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也就是演员进行舞台表演所使用的剧
5、本。D. 我们中学生所要进行的戏剧欣赏,主要指的就是对剧本的欣赏;欣赏内容包括戏剧冲突、戏剧语言、人物形象等。2. 根据文意,下列对“戏剧语言”的分析与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人物语言包括对白、独白、旁白三大类,这样的语言可以用来表现戏剧冲突,直接展示戏剧情节来塑造人物形象。B. 剧作家主要通过舞台说明来塑造人物性格,展现戏剧的情节,揭示戏剧主题,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C. 雷雨中周萍打鲁大海,他们之间表现为内部动作性;鲁侍萍看见周萍打鲁大海后那种痛苦的心情,系外部动作性。D. 戏剧中的潜台词,一般是用较少的语言来表达较为丰富的内容,能给人以品味、想象的空间。3.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
6、的一项是( )A. 欣赏戏剧,了解戏剧冲突尤为重要,包括冲突形成的原因与过程,冲突的性质,从而完整的把握剧本的情节。B. 戏剧冲突主要有三大要素,一是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二是人物自身的矛盾冲突,三是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C. 戏剧中受人物的年龄、身份、经历、教养、环境等影响而形成的具有个性特点的语言,是个性化的人物语言。D. 欣赏戏剧的人物形象,首先,要弄清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其次,要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最后,还要注意人物的语言。参考答案: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25分)一小时的故事【美】凯特 肖班大家都知道马拉德夫人的心脏有毛病,所以在把她丈夫的死讯告诉她时是非常注意方
7、式方法的。她的姐姐朱赛芬在告诉她时,话都没能说成句,吞吞吐吐、遮遮掩掩地暗示着。她丈夫的朋友理查德也在她身边。正是他在报社收到了铁路事故的消息,那上面“死亡者”一项中,布兰特雷马拉德的名字排在第一。他一直等到来了第二封电报,把情况弄确实了,然后才匆匆赶来报告噩耗。别的妇女遇到这种情况,一定是手足无措,无法接受现实。她可不是这样。她立刻一下子倒在姐姐的怀里,放声大哭起来。当暴风雨般的悲伤逐渐减弱时,她独自走向自己的房里,她不要人跟着她。正对着打开的窗户,放着一把舒适、宽大的安乐椅。全身的精疲力竭,似乎已浸透到她的心灵深处,她一屁股坐了下来。她能看到房前场地上洋溢着初春活力的轻轻摇曳着的树梢。空气
8、里充满了阵雨的芳香。下面街上有个小贩在吆喝着他的货。远处传来了什么人的微弱歌声;屋檐下,数不清的麻雀在唧唧喳喳地叫。对着她的窗的正西方,相逢又相重的朵朵行云之间露出了这儿一片、那儿一片的蓝天。她坐在那里,头靠着软垫,一动也不动,嗓子眼里偶尔啜泣一两声,身子抖动一下。她还年轻,美丽。白皙而沉着的脸,显示出一种相当的抑制能力。可是,这会儿她两眼只是呆滞地凝视着远方的一片蓝天。从她的眼光看来,她不是在沉思,而像是在理智地思考什么问题,却又尚未作出决定。什么东西正向她走来,她等待着,又有点害怕。那是什么呢?她不知道,太微妙难解了,可是她感觉得出来。那是从空中爬出来的,正穿过洋溢在空气中的声音、气味、色
9、彩而向她奔来。这会儿,她的胸口激动地起伏着。她开始认出来那正向她逼近、就要占有她的东西,她挣扎着决心把它打回去可是她的意志就像她那白皙纤弱的双手一样软弱无力。当她放松自己时,从微弱的嘴唇间溜出了悄悄的声音。她一遍又一遍地低声悄语:“自由了,自由了,自由了!”但紧跟着,从她眼中流露出一副茫然、恐惧的神情。接着,她的目光开始变得明亮而锋利,她的脉搏加快了,循环中的血液使她全身感到温暖、松快。她知道,等她见到死者那张一向含情脉脉地望着她,如今已是僵硬、灰暗、毫无生气的脸时,她还是会哭的。不过,透过那痛苦的时刻她看到,来日方长的岁月可就完全属于她了。她张开双臂欢迎这岁月的到来。在那即将到来的岁月里,没
10、有人会替她做主;她将独立生活,再不会有强烈的意志而迫使她屈从了。当然,她是爱过他的有时候是爱他的,但经常是不爱他的。那又有什么关系!有了独立的意志她现在突然认识到这是她身上最强烈的一种冲动!“自由了!身心自由了!”她悄悄低语。朱赛芬跪在关着的门外,苦苦哀求让她进去。“露易丝,你干什么呢?看在上帝的份上开开门吧!”“去吧,我没事。”她在纵情地幻想未来的岁月将会如何。春天,还有夏天以及所有各种时光都将为她所有。她悄悄地作了快速的祈祷,但愿自己的生命长久一些。仅仅是在昨天,她一想到说不定自己会过好久才死去,就厌恶得发抖。她终于站了起来打开了门。她眼睛里充满了胜利的激情,她的举止不知不觉竟像胜利女神一
11、样。她紧紧搂着姐姐的腰,她们一起下楼去了。理查德正站在下面等着她们。有人在用钥匙开大门。进来的是布兰特雷马拉德,略显旅途劳顿,但泰然自若地提着他的大旅行包和伞。他不但没有在发生事故的地方待过,而且连出了什么事也不知道。他站在那儿,大为吃惊地听见了朱赛芬刺耳的尖叫声,看见了理查德急忙在他妻子面前遮挡着他的快速动作。不过,理查德已经太晚了。医生来后,他们说她是死于心脏病说她是因为极度高兴致死的。(有删改)【注】凯特 肖班(1851-1904)生活在19世纪后半叶,曾被誉为“美国女权主义文学创作的先驱之一”。(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A.突然地“丧夫”事
12、件使心脏有毛病的马拉德夫人备受打击,而丈夫的“死”而复生又给她以极度的高兴,这些突然地变化使马拉德夫人猝不及防而死。B.理查德看见“死亡者”名单中马拉德的名字,又通过电报确认,但并未见到马拉德的尸体,这为后文马拉德“死”而复生埋下了伏笔,使情节既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C.马拉德夫人独自走向自己的房里就一屁股坐进了那把舒适、宽大的安乐椅,这时她全身的精疲力竭是由“丧夫”后的过度悲伤和放声大哭所致。D.马拉德夫人在得到丈夫去世的消息后“暴风雨般”放声大哭起来。“暴风雨”表面上形容她的哭势强烈迅猛,深层却在暗示她的悲伤会如暴风雨似的来得猛去得快。E.马拉德夫人眼中透露着炽热的凯旋般的光芒,她不自觉地摆
13、出了一副胜利女神的姿态,心情欢愉并且不知掩饰地紧搂着姐姐的腰一起走下楼去。(2)本文第五自然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6分)答: 。(3)小说对布兰特雷 马拉德和他夫人的描写一暗一明,请简要分析他们各自的形象。(6分)答: 。(4)有人说一小时的故事是一曲关于人性解放的挽歌,也有人说一小时的故事是一声人生无常的吁叹,你怎么看?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8分)答: 。参考答案:(1)(1)CA(答C给3分,答A给2分,答E给1分;答BD不给分。)(A、“丈夫的死而复生又给她以极度的高兴”错。“极度的高兴”是因为她可以获得自由。 C、还包括一直以来在丈夫专制下的屈从生活。E、“紧紧搂着姐姐的腰”
14、也是一种掩饰。)(2)烘托欢快愉悦的气氛。暗示人物获得自由后的兴奋舒适心情。为下文人物的心情转变作铺垫。(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3)(3)布兰特雷 马拉德是男权社会的代表。他表面对妻子关心爱护,实质上却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妻子并使其屈从,是无视妻子人格的专制男人。(2分)马拉德夫人逆来顺受,曾屈从于夫权而不能有自己独立的生活,个性得不到张扬,也没有自己的爱恨,毫无自由可言。(2分)丈夫的“死”让她失去了逆来顺受的环境,唤醒了她的反叛意识,她开始呼唤自由,祈祷为自己而活并且要活得长久。(2分)(意思对即可。)(4)答案:观点一:我同意“挽歌”一说。理由:在得到丈夫“死讯”前,马拉德夫人也许曾有
15、过追求个性解放的念头,但从来没有付诸行动,而是一直处于不自由状态,没有爱与安全感。得到丈夫“死讯”后,马拉德夫人呼唤的自由又因丈夫“死”而复生而失去,导致了马拉德夫人“喜极”而亡。小说主题也表现出人性解放道路的坎坷与漫长,甚至需要付出死亡的代价。观点二:我同意“人生无常的吁叹”一说。理由:短短一小时内,马拉德夫人经历了从痛苦到欢愉,又从欢愉到死亡的过程,显示出世事难料与人生无常。布兰特雷 马拉德之死从故事本身来看已千真万确,但在短短一小时内他居然又“死”而复生,显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化。在主题上也展示出人生变化的无常,一小时也能发生人生的重大变故。(观点明确2分,分析合理充分6分)3. 文学类文
16、本阅读讲 究孙春平大学新生入学,302室住进八位女生。当晚,各位报了生日,便有了从大姐到八妹的排序,尽管都是同庚。不久,大姐王玲的老爸来看女儿,搬进来一个水果箱。打开,便有16个硕大红艳的苹果摆在了桌面上,每个足有半斤重,且个头儿极整齐。王玲抢着把苹果一字摆开,再让大家看,众姐妹更奇得闭不上眼了。原来每个苹果上还有一个字,合起来是:“八人团结紧紧的,试看天下能怎的!”之后便笑,一幢楼都能听到八姐妹的笑声。王玲得意地告诉大家,说家里承包了果园,入夏时她父亲就让果农选出16个苹果并在每个苹果的阳面贴上一个字或标点符号,秋阳照,霜露打,便有了这般效果。这是老爸早就备下的对女儿考上大学的贺礼。五妹张燕
17、是辽宁铁岭来的,跟赵本山是老乡。她故意学着那个笑星的语气对王玲老爸说:“哎哟妈呀王叔,您老可真讲究啊!”众人再大笑,“讲究”从此便成了302室的专用词语,整天挂在八姐妹的嘴上。年底的时候,二姐李韵的家里来了“钦差”,是爸爸单位的秘书。他坐着小轿车,送给大家的礼物是每人一个皮挎包。挎包款式新颖,做工选料都极精致,每只挎包盖面上都压印了一朵花,或腊梅或秋菊等,八花绽放,各不相同。李韵故作不屑,说一定又是年底开什么会了,哼,我爸就会假公济私。每有家长来,并带来讲究的食品或礼物的时候,默不作声静坐一旁的是七妹赵小穗。别人喊着笑着接礼物,她则总是往后躲,直到最后才羞涩一笑,走上前去。大家知道她的家在山区
18、乡下,穷,没手机,连电话也很少往家打,便没把她那一份“讲究”挂在心上。一学期很快过去了,放了寒假,众姐妹兴高采烈再聚一起的时候,已有了春天的气息。那一晚,赵小穗打开旅行袋,在每人床头放了一小塑料袋葵花子,说:“大家尝尝我们家乡的东西,是我妈我爸自己种的,没用一点儿农药和化肥,百分之百的绿色食品。”葵花子平常,可赵小穗送给大家的就不平常了,是剥了皮的仁儿。一颗颗那么饱满,那么均匀,熟得正是火候又没一颗裂碎,满屋里立时溢满别样的焦香。李韵拈起一颗在眼前看,说:“葵花子嘛,要的就是磕时那份情趣,怎么还剥了?是机器剥的吧?”赵小穗说:“我爸说,大家功课都挺忙,磕完还要打扫瓜子皮,就一颗颗替大家剥了。不
19、过请放心,每次剥之前,我爸都仔细洗过手,比闹非典时洗手过程都规范严格呢。”王玲先发出惊叹:“我的天!每人一袋,足有一斤多,八个人就是十来斤。这可都是仁儿呀,那得剥多少?你爸不干别的活儿啦?”赵小穗的目光暗下来,低声说:“前年,为采石场排哑炮时,我爸被炸伤了。他出不了屋子了,地里的活儿都是我妈干”吴霞问:“大叔伤在哪儿?”赵小穗说:“两条腿都被炸没了,胳膊也只剩了一条。”寝室里一下静下来,姐妹们眼里都噙了泪花。一条胳膊一只手的人啊,蜷在炕上,而且那不是剥,而是捏,一颗,一颗,又一颗张燕也没了笑星般的渊默,她哑着嗓子说:“小穗,你不应该让大叔这么讲究”赵小穗喃喃地说:“我给家里写信,讲了咱们寝室的
20、故事。我爸说,别人家的姑娘是爸妈的心肝儿,我家的闺女也是爹娘的宝贝”那一夜,爱说爱笑的姐妹们都不再说话,寝室里静静的,久久弥漫着葵花子的焦香。直到夜很深的时候,王玲才在黑暗中说:“我是大姐,我提个建议,往后,都别让父母再为咱们讲究了,行吗?”(节选自小小说选刊)16.文中描写人物的主要方法有哪些?(2分)17文末“都别让父母再为咱们讲究了”一句,反映了这几位大学生一种怎样的人生嬗变?(4分)18作品末尾写道:“寝室里静静的,久久弥漫着葵花子的焦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5分)参考答案:16语言描写、神态描写(2分)17考查对语句丰富含义的品味赏析。对父母沉重的关爱与期盼的理解,对
21、过分“讲究”的人生态度的否定。4分。“对父母的理解”分,“对讲究的否定”2分。18考查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这样写的作用有二:一是通过“寝室里静静”的环境描写,反映寝室里几位大学生不平静的内心活动。 二是通过寝室里“弥漫着葵花子的焦香”的描写,象征赵小穗父亲的礼物的珍贵,以及这一珍贵礼物给她们带来的人生嬗变。5分。“寝室里静静”的环境描写,分,“反映不平静的内心活动”1分;“葵花子的焦香”象征,分,“礼物珍贵”或“人生嬗变”1分。全对给5分实用类文本阅读署的具体的工作或任务;“功夫在令外”意思是说上级部门或领导的工作成效不决定于“令箭”本身如何,是因人而异的。(或:“令箭”是否具有权威
22、性和号召性,不决定于“令箭”本身如何,是否科学,是否实际,而是决定于发号施令者本身形象如何,是不是实事求是的践行者,是不是艰苦奋斗的表率,是不是执行纪律的模范,等等。)略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司马裔,字遵胤。裔少孤,有志操,州郡辟召,并不应命。起家司徒府参军事。魏孝武西迁,裔时在邺,潜归乡里,志在立功。大统三年,大军复弘农,乃于温城起义,遣使送款。与东魏将高永洛、王陵等昼夜交战。众寡不敌,义徒死伤过半。及大军东征,裔率所部从战河桥,获其将吴辅叔。自此频与东魏交战,每有克获。八年,率其义众入朝。太祖嘉之,特蒙赏劳。顷之,河内有四千余家归附,并裔之乡
23、旧,乃授前将军,领河内郡守,令安集流民。十三年,攻拔东魏平齐、柳泉、蓼坞三城。加授都督。十五年,太祖令山东立义诸将等能率众入关者,并加重赏。裔领户千室先至,太祖欲以封裔。裔固辞曰:“立义之士,辞乡里,捐亲戚,远归皇化者,皆是诚心内发,岂裔能率之乎。今以封裔,便是卖义士以求荣,非所愿也。”太祖善而从之。授帅都督,拜其妻元为襄城郡公主。十六年,大军东伐,裔请为前锋。遂入建州,破东魏将刘雅兴,拔其五城。孝闵帝践阼,进爵琅邪县伯,邑五百户。天和初,信州蛮酋冉令贤等反,连结二千余里。裔随上庸公陆腾讨之。裔自开州道入,先遣使宣示祸福。蛮酋冉三公等三十余城皆来降附。进次双城,蛮酋向宝胜等率其种落,据险自固。
24、向天王之徒,为其外援。裔昼夜攻围,腹背受敌。自春至秋五十余战宝胜粮仗俱竭力屈乃降时尚有笼东一城未下寻亦拔之又获贼帅向天王等出师再期群蛮率服。六年,征拜大将军,除西宁州刺史。未及之部,卒于京师。裔性清约,不事生业,所得俸禄,并散之亲戚,身死之日,家无余财。宅宇卑陋,丧庭无所,有诏为起祠堂焉。赠大将军,加怀邵汾晋四州刺史。谥曰定。(选自周书?列传底二十八)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自春至秋/五十余战宝胜/粮仗俱竭/力屈乃降/时尚有笼东一城未下/寻亦拔之/又获贼帅向天王等/出师再期/群蛮率服。B. 自春至秋/五十余战宝胜/粮仗俱竭/力屈乃降/时尚有笼东一城未下/寻亦拔之
25、/又获贼帅向天王等/出师再期群蛮/率服。C. 自春至秋/五十余战/宝胜粮仗俱竭/力屈乃降/时尚有笼东一城未下/寻亦拔之/又获贼帅向天王等/出师再期群蛮/率服。D. 自春至秋/五十余战/宝胜粮仗俱竭/力屈乃降/时尚有笼东一城未下/寻亦拔之/又获贼帅向天王等/出师再期/群蛮率服。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A. 字,人的表字。在本名之外另取一个和本名意思通常有某种关系的名字,叫做字。B. 践阼,文中指登上帝位。阼,堂前东面的台阶,帝王登阼阶主持祭祀,指帝位。C. 伯,爵位。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后代则因时而异,不尽相同。D. 蛮,我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26、。其他三方位的其他三方位的少数民族称南狄、西戎、东夷。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A. 司马裔具有志向。他虽然年少时便成孤儿,但有志向,州郡征召他任职,都没有接受;后来他迷迷回归乡里,旨在立功。B. 司马裔战功显赫。他一生中多次参加战斗,作战很勇敢,每次都能取胜并有所掳获,因战功巨大,多次受到皇上的特别嘉奖。C. 司马裔淡泊名利。他率领所部一千户义众先人关,事后太祖以此封赏司马裔,但他坚决推辞并陈述理由,太祖认为很对而赞成。D. 司马裔清廉俭朴。他平时不谋求财物,将所得的俸禄都送给了亲戚。以致他去世的时候,家中没什么财产,灵堂都无处安置。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
27、现代汉语。(1)十五年,太祖令山东立义诸将等能率众入关者,并加重赏。(2)进次双城,蛮首向宝胜等率其种落,据险自固。参考答案:10. D 11. D 12. B 13. (1)十五年,太祖下令山东起义的能够率众入关的各位将领,全都加以重赏。(2)(军队)进驻到双城,蛮族酋长向宝胜等率领其部落族人,占据着险要之地固守。【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文中画波浪线句子,“宝胜粮仗俱竭”中“宝胜”是句子主语,其后不能断开,翻译为“向宝胜粮食兵器都已耗尽”,所以排除AB。“出师再期”
28、中省略主语司马裔,意思是“(司马裔)出师二年”,结果“群蛮率服”,“蛮族都屈服了”,“群蛮”是“率服”的主语,主谓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其后不能断开,所以排除C。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这类题目一般错误都比较明显。D项,“蛮,我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其他三方位的少数民族称南狄、西戎、东夷”表述错误,蛮:我国古代对南部各少数民族的称呼,其他三方位的少数民族称东夷、北狄、西戎。此外还
29、有,胡:我国古代西北部民族的统称,秦汉时多指匈奴。 东胡:先秦时代我国东北部的一个民族,后分为乌桓、鲜卑两族。 匈奴是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B项,“司马裔战功显赫。他一生中多次参加战斗,作战很勇敢,每次都能取胜并有所掳获,因战功巨大,多次受到皇上的特别嘉奖”表述有误,原
30、文说“与东魏将高永洛、王陵等昼夜交战。众寡不敌,义徒死伤过半”意思是“与东魏将领高永洛、王陵等日夜交战。寡不敌众,随从司马裔起义的徒众死伤过半”,这次就失败了;还有“及大军东征,裔率所部从战河桥,获其将吴辅叔。自此频与东魏交战,每有克获。八年,率其义众入朝。太祖嘉之,特蒙赏劳”意思是“当大军东征时,司马裔率领所部在河桥作战,又另外攻打怀县,擒获其将吴辅叔。自此之后常与东魏交战,每次都能取胜并有所掳获。太祖嘉奖他,受到特殊的奖赏和犒劳”,从这些信息可知,“每次都能取胜并有所掳获”,是在“及大军东征,裔率所部从战河桥,获其将吴辅叔”以后,“多次受到皇上的特别嘉奖”的说法也有误。选项中的表述混淆了原
31、文中的内容,B项理解分析不当。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重点词语和句式:(1)山东立义诸将等能率众入关者:定语后置,山东起义的能够率众入关的各位将领;立义:起义。并:全都。(2)进次双城:省略句,省略主语军队;次:驻扎。种落:部落。险:形容词作名词,险要之地。固:固守。【点睛】文言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解题小技巧 :(1)读文知义(人
32、物、时间、地点、职位、事件、情理志、品质)(2)审题知文(借助试题,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3)题文比对(试题和原文比对看,注重细节,不可凭模糊的记忆和感觉去答题)参考译文:司马裔,字遵胤。司马裔年少便成孤儿,有志向节操,州郡征召他任职,都没有接受。开始担任官职为司徒府参军事。等到魏孝武帝西迁之时,司马裔正在邺城,他秘密回归乡里,他的志向在于建立功勋。大统三年,大军收复弘农,司马裔于是在温越起义,派遣使者来联系归附。与东魏将领高永洛、王陵等日夜交战。寡不敌众,随从司马裔起义的徒众死伤过半。当大军东征时,司马裔率领所部在河桥作战,又另外攻打怀县,擒获其将吴辅叔。自此之后常与东魏交战,每次都能取胜并
33、有所掳获。八年,率领众军入朝。太祖嘉奖他,受到特殊的奖赏和犒劳。不久,河内有四千多家归附,都是司马裔的乡亲故交,于是授予司马裔前将军,兼任内郡守,令他安抚流民。十三年,攻占东魏的平齐、柳泉、蓼坞三座城池,授予都督这一官职。十五年,太祖下令山东起义的各位将领能够率众入关的,全都加以重赏。司马裔率领一千户先到,太祖准备以此封赏司马裔。司马裔坚决推辞说:“胸怀正义的人,告别乡里,离开亲戚,远道前来归附皇上的德政和教化,都是诚心诚意的,哪里是我有能力率领他们。如若将他们封给我,就是出卖义士而求荣,这不是我的原本心意。“太祖认为他说的很对就同意了。授予帅都督,授予他的妻子元为襄城郡公主的封号。十六年,大
34、军向东征伐,司马裔请求担任前锋。于是进入建州,大败东魏将领刘雅兴,攻占五座城池。孝闵帝登基,封赏爵位琅琊现伯,封邑五百户。天和初年,信州蛮族酋长冉令贤等人反叛,连结二干余里。司马裔随从上庸公陆腾征讨他们。司马裔从开州道进军,先派遣使者宣示祸福。蛮族酋长冉三公等三十多城前来投降归附。军队前进驻扎到双城,蛮族酋长向宝胜等率领其部落族人,占据险要的地形固守。向天王等人,作为他们的外援。司马裔夜以继日地攻打,腹背受敌。从春季到秋季,进行了五十多次战斗。向宝胜粮食兵器都已耗尽,无力再战而投降。此时还有笼东一座城没有攻下,不久也攻占了。又擒获贼帅向天王等人。出师二年,蛮族都屈服于司马裔。六年,授予大将军之
35、职,加封西宁州刺史。没等到赴任,在京师去世。司马裔被任命为信州刺史。六年,征召任为大将军,委任他为西宁州刺史。还没来得及到任,就在京城去世了。司马裔性情清廉俭朴,不谋求财物,所得的俸禄,都送给了亲戚,去世的时候,家中没有什么财产。所居住的房舍低矮简陋,灵堂都无处安置,诏令为之建立祠堂。获赠大将军,加封怀邵汾晋四州刺史。谧号为定。5. 阅读下面的两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一)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
36、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二)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若是其大乎?”曰:“民犹以为小也。”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注:囿(yu):天子诸侯养禽兽的地方。刍荛者:这里指割草打柴的人。雉兔者:
37、 这里指猎人。郊关:国都之外百里为邻,郊外有关。阱:名词用作动词,设置陷阱。7. 下面各句中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寡人之囿方四十里 方:方圆。B. 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 诸:兼词,相当于“之乎”。C. 问国之大禁 禁:禁止。D. 不亦宜乎 宜:合适,适宜。8. 下列各句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句是A. 树之以桑B. 申之以孝悌之义C.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D.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若是其大乎 吾其还也B.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则是方四十里为阱C.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D. 于传有之 邻国之民不加少10. 下列对第一
38、段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 孟子认为,如果想让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就必须做到粮食与鱼鳖吃不完,材木用不尽。B. 孟子认为,让百姓在住宅场地上栽种桑树,畜养牲畜,不随意耽误百姓农时,百姓就能免于饥寒,国君就能够称王天下。C. 对于社会混乱、哀鸿遍野的局面,不加以改变,却归罪于年成不好,这无异于拿刀杀人却归罪于兵器。D. 选文从实行王道谈起,层层深入,有力地阐明了使民归附的原因、道理和措施。11. 翻译句子(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2)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参考答案:7. C 8. D 9. B 10. B 11. (1)认真地兴办学
39、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负或头顶重物了。(2)那么这方圆四十里就是在国中设置的一个大陷阱,百姓认为它太大,不也是理所当然的吗?”【7题详解】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能力。文言实词的理解,重在平时积累,但也不能死记硬背,记忆时要结合句意,注意归纳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C项解释错误,“问国之大禁
40、”中“禁”为名词,“禁令”。故选C。【8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能力。解答本题,要了解文言句式的分类,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等。并了解每种句式的特点,重点是倒装句式。倒装句包含了: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等,要细心比对把握特征。A、B、C三项为状语后置,D项为宾语前置。故选D。【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能力。在解释词义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高考一般是课外文言文阅读,可以联系课文中学过的有关语句中该词的用法来推断词义。A项,“其”,第一个是代词它,第二个是商量语气词“还是”;B项,“是”均为代词,这,
41、这样;C项,“发”,第一个“发”是“打开粮仓,赈济灾民”,第二个“发”是出发;D项“之”,第一个“之”是代词,第二个是结构助词“的”。故选B。【10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命题主要着眼于主要内容、人物形象特点、相关的事件、言行、观点、情感、技巧等。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B项,这仅仅是“王道之始”的条件,“称王天下”还需要“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故选B。【11题详解】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
42、,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词和特殊句式的翻译:(1)庠序,学校教育;申,反复讲;孝悌,孝敬父母,敬爱兄长;负戴,身上背着,头上顶着。“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两句都是介词短语后置句。(2)方,方圆;阱,陷阱。“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介词短语后置句。【点睛】文言文句式总分两大类:固定句式、特殊句式。其特殊句式又可分为: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四大类,而倒装句又分为: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谓语前置句)四类。文言文句式是每年高考语文必考考
43、点之一,也是高中语文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个版块。一、判断句式: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用以对主语进行判断。二、被动句式: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三、倒装句式:现代汉语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这就是古汉语中所谓的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四、省略
44、句式:句子成分的省略,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不过,文言文中的省略现象更普遍。参考译文:(一)只要不违背农时,那粮食就吃不完;密孔的渔网不入池塘,那鱼鳖水产就吃不完;砍伐林木有定时,那木材便用不尽。粮食和鱼类吃不完,木材用无尽,这样便使老百姓能够养活家小,葬送死者而无遗憾了。老百姓养生送死没有缺憾,这正是王道的开始。”“在五亩大的住宅田旁,种上桑树,上了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着丝绸了;鸡鸭猪狗不失时节地繁殖饲养,上了七十岁的人就可以经常吃到肉食了。一家一户所种百亩的田地不误农时得到耕种,数口之家就不会闹灾荒了。注重乡校的教育,强调孝敬长辈的道理,须发花白的老人们就不再会肩挑头顶,出现在道路上了。
45、年满七十岁的人能穿上丝绸、吃上鱼肉,老百姓不缺衣少食,做到了这些而不称王于天下的是决不会有的。”(二)齐宣王问道:“据说周文王养鸟兽的园林方圆七十里,有这回事吗?”孟子回答道:“史书上有这样的记载。”宣王说:“周文王的园林有如此大吗?”孟子说:“百姓仍然认为它太小。”宣王说:“我的园林方圆四十里,百姓还认为它太大,为什么呢?”孟子说:“周文王的园林方圆七十里,割草砍柴的人可以到那里去,打野鸡野兔的人也可以到那里去,这园林与百姓是共同享有的。百姓认为它小,不是理所当然的吗?我一到齐国边境,先打听到齐国最紧的禁令,然后才敢进入齐国。我听说国都郊区有方圆四十里的园林,如果谁杀死了里面的麋鹿,罪行就跟
46、杀人一样大。那么这方圆四十里就是在国中设置的一个大陷阱,百姓认为它太大,不也是理所当然的吗?”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邵雍字尧夫。少时,自雄其才,慷慨欲树功名。于书无所不读,始为学,即坚苦刻厉,寒不炉,暑不扇,夜不就席者数年。已而叹曰:“昔人尚友于古,而吾独未及四方。”于是逾河、汾,涉淮、汉,周流齐、鲁、宋、郑之墟,久之,幡然来归,曰:“道在是矣。”遂不复出。北海李之才摄共城令,闻雍好学,尝造其庐,谓曰:“子亦闻物理性命之学乎?”雍对曰:“幸受教。”乃事之才,受河图、洛书、宓义八卦六十四卦图像。初至洛,蓬荜环堵,不芘风雨,躬樵爨以事父母,虽平居屡空,而怡然有所甚乐,人莫能窥也。及执亲丧,哀毁尽礼。富弼、司马光、吕公著诸贤退居洛中,雅敬雍,恒相从游,为市园宅。雍岁时耕稼,仅给衣食。名其居曰“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旦则焚香燕坐,晡时酌酒三四瓯,微醺即止,常不及醉也,兴至辄哦诗自咏。春秋时出游城中,风雨常不出,出则乘小车,一人挽之,惟意所适。士大夫家识其车音,争相迎候,童孺厮隶皆欢相谓曰:“吾家先生至也。”不复称其姓字。或留信宿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