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湖北省咸宁市港路乡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3280691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02.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咸宁市港路乡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湖北省咸宁市港路乡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湖北省咸宁市港路乡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湖北省咸宁市港路乡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湖北省咸宁市港路乡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湖北省咸宁市港路乡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911题。(每题3分,共9分)当郭美美在微博上虚构“红十字商会总经理”这个身份的时候,可能并没有想到自己的一次“作恶”居然产生了如此持久而巨大的“蝴蝶效应”,不仅给中国红十字会带来了“灾难性”的信誉危机,而且从根本上动摇了中国人的善良和爱心。也许,喜欢虚构事实的郭美美们并不在少数,他们并不知道,“你要用真实的方式交流”是微传播时代最核心的价值主张,也是微传播最迷人和最激动人心的地方。虽然微博上也鼓励匿名微博和隐私保护,但是扎克伯格发明社交网络的初衷,就是“通过要求人们对其行为负责以及使用

2、真实身份,从而建构起一个更安全、更值得信赖的互联网模”。微博所倡导的“透明度、信任、联系、分享”等核心价值观,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互联网的生态环境,它把人们从以google为代表的毫无感情色彩的“信联网”时代,带入了以Facebook、Twitter、Weibo为代表的极度透明和真实身份的“人联网”时代。在这个真实、透明的微世界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有什么样的关系,就有什么样的人生。一切真善美都会得到张扬,一切假恶丑都将原形毕露,如果不诚实,就会受到惩罚,如果不透明,就会遭到“人肉”。如果说微博倡导的这种“极端透明度”可能会侵犯到个人隐私,令很多人“望微博而止步”的话,那么对于像中国红十字会这

3、样的公益慈善机构和政府的公共服务部门,却正是要大力倡导透明公开,因为慈善是没有隐私可言的。因此,在郭美美炫富事件中,中国红十字会的危机公关别无他途,唯一的良策就是 “提高透明度好事要出门,坏事要讲清”。一方面以国际红十会为背书,向网民清楚解释筹集善款的具体运作模式,消除误解,增进了解;另一方面,对慈善运作的不规范行为进行主动认错、曝光,化解敌意,重树形象,并进一步提出公开透明的有效监督举措。总之,越早实施“透明慈善战略”,越有利于化解公众对中国红十字会的信任危机。9.下列不属于“人联网”特征的一项是A倡导个人在网络上使用真实身份,说真实的话,做正确的事,并对个人的行为负责。B“人联网”是极度透

4、明的,善与恶都会暴露出来,如果不诚实,就会受到惩罚,如果不透明,就会遭到“人肉”。C“人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会侵犯到个人的隐私,也能化解敌意,重树形象,消除误解,增进了解。D相比于“信联网”,“人联网”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多了真诚和信任,因而更具人性化。10.下列分析与推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郭美美事件的影响持久而巨大,是与中国红十字会的公益性特征和人们对它的期望分不开的。B微博会形成“余众的反抗”力量,一定会产生极大的破坏力,还会导致权利消解和社会动荡。C虽然发明者希望构起一个更安全、更值得信赖的互联网模式,但目前的互联网上仍然充斥着不少虚假信息。D在透明化的舆论监督之下,新的危机公关

5、也必须提高透明度,才能赢得公众的信任。11.微博等互联网技术的出现给社会管理者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参考答案:9. C (针对中国红十字会等政府部门的补救措施而言)10. B (“一定会产生”与原文不符)11.(1)社会管理者必须提高管理透明度,以增强公众的信任度。(2)建立起“社会透明度”和“社会信任度”二者之间的有效作用机制。(3)改变政府社会管理的运作方式。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童年与蚂蚁王富仁恐怕每个人的童年都会与蚂蚁有很密切的关系,我也一样.蚂蚁在中国的名声很好。很小的时候,大人们便给我们讲蚂蚁如何勤劳,如何有恒心,待到上了小学,老师则告诉我们蚂蚁有如何严密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6、言下之意都是让我们像蚂蚁们学习。好好劳动,遵守纪律,老老实实,任劳任怨,像蚂蚁一般做人。但奇怪的是,大人们让我们知道蚂蚁有这许多的优点,却似乎并不特别教育我们如何爱美衣,。他们自己似乎也并不特别喜爱他们,因为常见他们随意践踏和毁坏蚂蚁的生命。到了像我一样的儿童身上,蚂蚁的命运可就更惨了。儿童年龄小,力气小,略微大一点的动物都不易去虐待,只有蚂蚁,毫无反抗的能力,是儿童们可以虐待取乐的对象。我也是常好虐待蚂蚁的一个,其手段之恶辣,计谋之狡诈,现在想起来真令自己毛骨悚然,心惊胆战。夏天天热,没处好玩,有时就在大树底下拍蚂蚁取乐。看到一个大蚂蚁窝,便趴在地上,瞪大眼睛,两眼死死的盯住洞口,见有蚂蚁从

7、洞里爬出来,便用手指头一按,把它搦死在洞口。从外面往窝里爬的,我那时是不搦的,似乎觉得它们理应老老实实呆在自己的窝里,爬出来便是犯法,我搦死它们是理所应当的。至于它们呆在窝儿里吃什么,是不是会亡族灭种,我那时是不及想的,似乎那是蚂蚁自己的事,与我没有关系。有时候,大概出于一种恶毒的动机,还把尿溺在蚂蚁堆,其意不仅仅在于淹死它们,还在于企图臭死它们,毒死他们,因为我认为它们也会像人一样,怕尿之臭和毒的。但这个方法似乎并不灵验。常见它们浑身被尿淋湿之后,仍然爬着到处去寻食,像是毫不为意似的。这反而使我恼怒,好像蚂蚁的这种态度是对我的有意的侮慢。这种心理,大概一些成年人也是有的。这时候,我是对蚂蚁毫

8、不留情的。一定要以加倍的力量,去用脚踩、用手搦,把他们碎为齑粉而后罢。用水灌蚂蚁窝也是我喜欢干的事儿。把水一碗的灌下去希望看到它们从窝里仓皇地爬出来,成群结队的外出逃荒。在这时,又似乎觉得它们老老实实的待着窝里是不应该的,与搦蚂蚁的心情大不相同了。以上种种乐大蚂蚁的方法,尽管当时做的很认真,但心里并不感到有多大的乐趣。真正让我体验到虐待蚂蚁的乐趣,是在我有了一颗樟脑球之后。在那时的农村,樟脑球是很少见的。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从什么人手里,第一次得到了一颗樟脑球,并且学会了用它戏弄蚂蚁的方法。我们把樟脑球叫做臭球,蚂蚁是惧怕它的臭味的。闻到它的臭味,蚂蚁便不再往前爬。如果用臭球在蚂蚁周围画一个圆

9、圈,蚂蚁便只好在圈内打转,怎么也不敢爬出去,直至臭球的臭味消失,他才有可能逃出这个圆圈。但在这时你又可以画一个新的圆圈,让蚂蚁继续在圈里打转。这种戏弄蚂蚁的方法,要比其他的方法好的多了。好就好在你不必费心劳力,只轻轻地在地上划一次,便可以趴在地上看个半天。在这时,你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可以完全进入一种超脱的心境,仔细的品味和欣赏蚂蚁在困境中的窘态。你在其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而对于蚂蚁又不必有负疚的心情。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人生体验的增加,我对这种以艺术的心境欣赏蚂蚁的痛苦的方法有了新的感受。虽然我儿时虐杀蚂蚁,并没有明显的恶意,充其量只不过是一种恶作剧而已,但从蚂蚁一方着想,却同样是惨绝人寰的

10、。我常想,假如我是一只蚂蚁,在我刚刚爬出来觅食的时候,忽然有一个手指,在我来不及思考的时候,就搦死了我,虽然不能称之为幸福,但到底也没有感觉到就死的悲哀;而若有人在我周围用樟脑球画一个圆圈,自己总以为有爬出去的希望,可是实际上是根本没有任何希望的。这样爬呀爬呀,不断希望着可又不断失望,心灵像落在一架搅拌机中,慢慢的被搅碎、轧烂,这该是何等的痛苦啊!尽管对于蚂蚁这样的弱者,你同情与它,它也不知;而对摧残它的,它也是照例不知痛恨。然而,这似乎不能作为强者自我开脱的理由。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大人们让我们学习蚂蚁的各种优点,但是并不教育我们如何爱蚂蚁,这为

11、下文续写自己使用各种方式虐待蚂蚁做了铺垫。B. 作者善用细节描写再现生活场景,“趴在地上,瞪大眼睛,两眼死死的盯住洞口”。这些细节形象直观,现场感极强C. 文章使用生活戏谑的语言回忆自己与蚂蚁的童年往事,清新爽朗,童趣十足,也隐含着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D. 作者童年时期用尽各种方法虐待蚂蚁,主要是因为年龄小而缺乏怜悯之心。而随着人生体验的增加,作者内心认识也开始发生新变化。7. 作者虐待蚂蚁“手段之恶辣,计谋之狡诈”的具体表现是什么?请简要概括。8. “我对这种虐待蚂蚁的方法有了新的感受”?结合文章,谈谈作者的“新感受”是什么?参考答案:6. C 7. (1)将从洞里爬出来的蚂蚁搦死在洞口;

12、(2)把尿溺在蚂蚁堆上,弃企图臭死它们,毒死它们;(3)用水灌蚂蚁窝,看他们从窝里仓皇的爬出;(4)用樟脑球在蚂蚁周围画一个圆圈,看蚂蚁在圈内打转。 8. (1)作者换位思考,由原来欣赏蚂蚁的痛苦转化为对蚂蚁的同情;(2)作者对童年的残忍的恶作剧感到自责和内疚;(3)作者对强者不能任意伤害无知弱者的反省。6. 试题分析:C. 文章使用生活戏谑的语言回忆自己与蚂蚁的童年往事,清新爽朗,童趣十足,也隐含着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说本文用戏谑的语言不正确,本文使用的语言很朴实。.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信息的筛选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对文本的理解准确筛选。本题可以筛选为,将从洞里爬出来的蚂蚁

13、搦死在洞口;把尿溺在蚂蚁堆上,弃企图臭死它们,毒死它们;用水灌蚂蚁窝,看他们从窝里仓皇的爬出;用樟脑球在蚂蚁周围画一个圆圈,看蚂蚁在圈内打转。 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意理解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对文本的研读作答本题,本题可以作答为,作者换位思考,由原来欣赏蚂蚁的痛苦转化为对蚂蚁的同情;作者对童年的残忍的恶作剧感到自责和内疚;作者对强者不能任意伤害无知弱者的反省。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国历史上究竟有没有法治思想,有没有法治传统?学术界一些人认为,法治是舶来的概念,我国历史上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法治。虽然我国历史上出现过法家思想家,他们的学说理论对社会发展、国家统一产生过巨大

14、的推动作用,但不少人还是认为,法家的法是刑法,法家只有刑法之治。这样的看法有其道理、不过也有过于简单之嫌。法家以主张“以法治国”的“法治”著称,提出了一整套推行“法治”的理论与方法,为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提供了理论根据。法家的“法治”思想产生于我国古代发生社会巨变的历史时期,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其试图改变之前以血缘和宗法关系为根基的社会结构,并着手在自然人和自然人之间、自然人和国家之间尽可能建立起某种权利义务关系,并以此为联结、以地缘范围为依据建立起国家。国家不再是诸侯贵族的血缘联合,法律使得国家的统一有了新的整合基础。法家的法是国家制定的成文法。这有别于以往古

15、老社会的习惯或者不公开、不外传、只在统治者内部代代相承的治国典则。这种法律是用老百姓容易明白的文字写成的,写成以后是公布的,以普遍规则的形式明确告诉大家哪些行为是违法犯罪,这些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法律结果。这些法律公布以后,一方面使民众对自己的行为有所预期,能够约束自己的行为;另一方面也约束官吏,使其不能轻易违背法律而任意侵害老百姓。在法家看来,“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才能更好发挥法作为有效治理工具的有效作用。法家的“法治”思想是一种治国理论,强调国家治乱兴衰的关键不在于君主是否仁德,而在于法律制度。可以说,将法律视为一种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工具,将“法治”视为一种治国的基本方法,是法家“法治”理

16、论的实质内涵。在我国传统社会中,指导国家这个庞大官僚机器运转的不仅有儒家的“德政”,也有法家的“法治”。在法家“法治”思想指导下,古代中国自始至终坚持成文法法律体系。这种法律体系历经秦律、汉律、唐律、明清律例,成为中华法系的基石,帮助国家维护长治久安。古代中国能够有效治理非常广袤的地域,并成为人口众多的超大型国家,国家的权力和法律的威力能够触及社会基层,法家思想和成文法系统功不可没。而与法家同时期的许多其他文明形态还是城邦、城邦联盟、贵族联合等,不能不说法家的“法治”思想在那个时期展现出独有的智慧。不过,法家的“法治”思想,在我们今天来看,仍然属于古典的法治,所以不能直接移植过来为我们所用。社

17、会主义法治建设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但也不能闭门造车,而是要汲取一切有益的法治文明成果,包括科学借鉴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有益成分。(摘编自武树臣我国历史上究竟有没有法治思想和法治统治)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需要理论依据,法家的“法治”理论就满足了这种需要。B. 以往的治国典则只在统治者内部代代相承,法家的法是国家制定并公布的成文法。C. 学术界有些人认为,中国古代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法治,有的只是法家的刑法之治。D. 古代中国能够成为人口众多的超大型国家,其重要原因是地域广袤和历史悠久。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一项是A. 文章

18、引论部分采用设问的方法,在论及他人观点的同时,客观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B. 文章从保护民众和约束官吏两个方面论述公布法律的意图,显现法家的平等思想。C. 文章本论部分论述了法家”“法治”思想的理论宗旨、表现形式、实质内涵及其历史作用。D. 文章指出法家“法治”思想的历史意义及其对当代法治建设的价值,显现了审慎的思维品质。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法家的“法治”思想试图改变中国旧有的社会结构,只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B. 法家把法律制度放到和君主品德同等的高度,其实质是要借此来调整社会关系C. 秦律、汉律、唐律、明清律例是中华法系的基石,有助于维护国家的稳定。D. 在

19、现代社会,不能借用法家的“法治”思想,因其仍属古典法治。参考答案:1. D 2. B 3. C【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D项“其重要原因是地域广袤和历史悠久”说法错误。由第5段“古代中国能够有效治理非常广袤的地域,并成为人口众多的超大型国家,国家的权力和法律的威力能够触及社会基层,法家思想和成文法系统功不可没”可知,“法家思想和成文法系统”是“古代中国能够成为人口众多的超大型国家”的重要原因。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

20、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B项,“文章从保护民众和约束官吏两个方面论述公布法律的意图”“保护民众”说法错误。由第3段“一方面使民众对自己的行为有所预期,能够约束自己的行为;另一方面也约束官吏,使其不能轻易這背法律而任意侵害老百姓”可知,法律的意图是约束民众和官吏。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项,“只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只代表”表述过于绝对。由第2段 “法

21、家的法治思想产生于我国古代发生社会巨变的历史时期,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可知,并无“只”字。B项,“把法律制度放到和君主品德同等的高度”曲解文意。由第4段“强调国家治乱兴衰的关键不在于君主是否仁德,而在于法律制度”可知,法家把法律制度看得比君主品德更重要。D项,“不能借用法家的法治思想”说法错误。文章第6段说“不能直接移植过来为我们所用”“要汲取一切有益的法治文明成果,包括科学借鉴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可见法家的“法治”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只是不能不加思考地照搬。故选C。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下列小题。许将字冲

22、元,福州闽人。举进士第一。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及肄射,将先破的。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 ”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归报,神宗善之。明年,知秦州,又改郓州。上元张灯,

23、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是绝其自新之路也。”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召为兵部侍郎。上疏言:“治兵有制,名虽不同,从而横之,方而圆之,使万众犹一人。”及西方用兵,神宗遣近侍问兵马之数,将立具上之;明日,访枢臣,不能对也,绍圣初,入为吏部尚书,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哲宗以问将,对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知颍昌府,移大名,在大名六年,数告老,召为佑神观使。政和初,卒,年七十五。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文定。 (宋史?许将传)4. 下列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

24、一项是( )A. 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B. 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C. 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D. 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许将初至北境,尽灭契丹威风。他入仕不久,取代岁聘使前往代

25、州,契丹想要宋朝割让代州,蓄意挑衅。他坚决予以反击,使对方未占得便宜而返回。B. 许将善于治理,境内牢狱皆空。他在郓州任上,因治理得法,当地没有犯法之人。当地士人爱好议论官政,他未加禁止,而是宽松应对,此俗自然止息。C. 许将任职兵部,熟悉兵部事务。他担任兵部侍郎时上疏提出,治兵之道在于灵活用兵,才能做到万众犹如一人。神宗问及兵马之数,他也能作出回答。D. 许将秉持公正,反对无德之举。其时司马光已去世,却受到朝廷权臣的不公平对待,当皇上征询许将对此事的意见时,他回答说这一做法是不道德的。6.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2)章

26、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参考答案:4. D 5. A 6. (1)许将说:“这件事情,命令守边的大臣去做难道还不行吗?为什么还要出使呢?”萧 禧羞愧不能回答。(2)章惇做了宰相,与蔡卞一起大肆搜罗编造罪名,来贬谪元祐诸臣,上奏皇帝要开掘了司马光的坟墓。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首先要细读所给文段,明确了解文意,然后根据文意进行判断,本段话的大意为:当初,选拔调动人才,先要经过南曹,接着是考功,综合考查没有法度,官吏得以改动,选人不能向上级官吏诉说。许将上奏罢免南曹。设公堂接待前来上诉的人,士人没有无理阻止。其中注意结合文言文行文的习惯,也可借助标志词

27、。本句中注意根据一些名词,如“南曹”“选者”“长吏”等即可作出判断。另外注意“初”表时间,单独断开,“选者”作后句的主语,在前面断开。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墓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A项,“使对方未占得便宜而返回”错误,原文没有这一信息,事件错误。6. 试题分析:本题

28、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注意字字落实。翻译后的句子要通顺,不能出现病句。第一句得分点:“申饬”,命令;“对”,回答;“何以使为”,宾语前置句。第二句得分点:“罗织”,搜罗编造;“奏”,上奏;“发”,开掘。参考译文:许将字冲元,是福州闽县人。考中进士第一。神宗召他入对,任集资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当初,选拔调动人才,先要经过南曹,接着是考功,综合考查没有法度,官吏得以改动,选人不能向上级官吏诉说。许将上奏罢免南曹。设公堂接待前来上诉的人,士人没有无理阻止,故意刁难。升为知制诰,特地下令不经考核而任用。 契丹以二十万的兵力逼近代州,派遣使者要求代州的

29、土地,每年宋方的使者不敢去,就任命许将去。许将入朝对答说:“我在侍从的职位,朝廷的重要决定不能不知道。万一契丹谈到代州的事情,不对他们驳斥,就会伤害国家大体。”于是命令许将到枢密院查阅文书。等到了契丹境内,当地住的人骑在房梁上聚众观看,说道:“看看南朝的状元。”等到练习射箭,许将先射中。契丹派萧禧作陪客,萧禧果然拿代州来提问,许将随问随答。萧禧又说:“界线没有定下来,以和好为重,我将到贵国去进行划分。”许将说:“这件事情,命令守边的大臣去做还不行吗?为何还要出使呢?”萧禧羞愧不能回答。回来报告,神宗称赞他,第二年,他以龙图阁待制起担任秦州知州,又改任郓州知州。元宵节点灯,官吏登记那些偷盗的人把

30、他们关入狱中,许将说:“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了。”都把他们释放.从此百姓没有一个人犯法,很多监狱都空了。父老感叹道:“从王沂公之后五十六年,又看到监狱空了。”郓州的俗人士子喜欢聚集诽谤官方,许将虽然没有禁止,但他们的风俗自动改变。 征召担任兵部侍郎。上疏说:“因此治理军队有规章,名称虽然不同,或纵或横,或方或圆,让万众像一人一样。”对夏用兵时,神宗派侍从向他询问兵马的数量,许将立即详细奏报;第二天,询问枢密大臣,却回答不上来。 绍圣初年,入朝任吏部尚书。章惇任宰相,和蔡卞一同大肆罗织罪名,贬谪元祐时的大臣,上奏挖司马光的墓。哲宗拿这件事问许将,许将回答说:“挖别人的墓,不是高尚品德的人所

31、做的事。”担任颍昌府知府,又调任到大名府,在大名府六年,多次告老还乡,被召为佑神观使。政和初年,去世,年七十五岁。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号文定。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陈从信字思齐,亳州永城人。恭谨强力,心计精敏。太宗在晋邸,令典财用,王宫事无大小悉委焉。开宝三年秋三司言仓储月给止及明年二月请分屯诸军尽率民船以资江淮漕运太祖大怒责之曰:“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尔不素计而使仓储垂尽,乃请屯兵括民船以运,是可卒致乎?今设汝安用,苟有所阙,当罪汝以谢众!”三司使楚昭辅惧,诣太宗求宽释,使得尽力。太宗既许,召从信问之,对曰:“从信尝游楚、泗,知粮运之患。良以舟人之食,日历郡县勘给,是以凝滞。若自

32、发舟计日往复并支,可以责其程限。又楚、泗运米于舟,至京复辇入仓,宜宿备运卒,令即时出纳,如此,每运可减数十日。楚、泗至京千里,旧八十日一运,一岁三运。若去淹留之虚日,则岁可增一运焉。今三司欲籍民舟,若不许,则无以责办,许之,则冬中京师薪炭殆绝矣。不若募舟之坚者漕粮,其损败者任载薪炭,则公私俱济。今市米腾贵,官价斗钱七十,贾者失利,无敢致于京师,虽居商厚储亦匿而不粜,是以米益贵,民将饿殍。若听民自便,即四方奔凑,米多而价自贱矣。”太宗明日具奏,太祖可之,其事果集焉。太宗即位,迁东上阁门使,充枢密都承旨。会八作副使綦廷硅,因疾假满不落籍,愈日不朝参,即入班中,宣徽使潘美、王仁赡并坐夺奉一季,从信与

33、阁门使商凤责授闲厩使、阁门祗候,佘抵罪有差。太平兴国三年,改左卫将车,复为枢密都承旨。太宗征并、汾,以为大内副部署。七年,坐秦王廷美事,以本官罢。明年,分使三部,以从信为度支使,赐第于浚仪宝积坊,加右卫大将军。九年,卒,年七十三,赠太尉。(节选自宋史陈从信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开宝三年秋三司言仓储月给止及明年二月请分屯诸军尽率民船以资江淮漕运太祖大怒B. 开宝三年秋三司言仓储月给止及明年二月请分屯诸军尽率民船以资江淮漕运太祖大怒C. 开宝三年秋三司言仓储月给止及明年二月请分屯诸军尽率民船以资江淮漕运太祖大怒D. 开宝三年秋三司言仓储月给止及明年二月请分屯诸

34、军尽率民船以资江淮漕运太祖大怒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累官,谓积功升官,意思与“累迁”相似,文中指经过多次升迁后担任某官职。B. 漕运,有河运、水陆递运和海运三种,一般指通过运河并沟通天然河道转运漕粮。C. 郡县,古代地方两级行政单位,大体相当今天的省与县。秦朝开始在全国实行郡县制。D. 庙号,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所称的唯一名号,如文中的“太祖”“太宗”。12. 下到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陈从信善于理财,深得信任。宋太宗赵光义将朝廷中的财务费用交由陈从信主管,宫中大小事务全都委托给他办理。B. 陈从信精明能干,为国分忧。他周

35、密核算运粮船只往返时问,建议由每年三运增至四运,解决了京城仓储不足的问题。C. 陈从信体察民情,关心民生。京城米价日盐上涨,民不聊生之时,他建议放开米价让百姓自由买卖,使米价得到平抑。D. 陈从信恭敬谨慎,颇受重用。虽然历经仕途的浮沉,他却始终能够恪尽职守,因而得到太宗的器重,最终加右卫大将军。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三司欲籍民舟,若不许,则无以责办,许之,则冬中京师薪炭殆绝矣。(2)虽居商厚储亦匿而不粜,是以米益贵,民将饿殍。参考答案:10. C 11. D 12. A 13. (1)如今三司想征用民船,如果不同意,那么不能责成办理,如果答应他们,那么冬天京城的柴炭

36、恐怕断绝了。(2)即使商栈储存多也藏起来不卖,因此米价更贵,百姓将要饿死。10. 试题分析:断句应先大致理解句意,弄清楚陈述对象,了解名词术语,注意语气舒缓与停顿之处。附原文标点:开宝三年秋,三司言:仓储月给止及明年二月,请分屯诸军尽率民船,以资江、淮漕运。太祖大怒。11. 试题分析:有的君主死后,会有多个庙号,庙号并不唯一,这是追尊、改谥等原因造成的。点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这类题目一般错误都比较明显,如此题庙号并不唯一。12. 试题分析:

37、张冠李戴。此事发生在赵光义还是晋王的时候,让陈从信主管的只是晋王府事务。13.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词语“籍”以为“征用”,“许”译为“同意”,“殆”译为“将要”“虽”译为“即使”,“粜”译为“卖”,“饿殍”译为“饿死的百姓”。的翻译。参考译文:陈从信字思齐,亳州永城人。恭敬谨慎很有能力,思虑谋划精细敏捷。太宗在晋王府时,命令他主管财物费用,王宫里事无大小全部委托给他。多次升官任右知事押衙。开宝三年秋,三司报告皇帝:仓储月俸只能维持到第二年二月,请分驻各地的军队率领所有民船,以资助长江、淮河的漕运。太祖非常愤怒,斥责道:“国家如果没有九年的储蓄叫不足,你们不早作打算而使仓库的储备将近用完,这才请

38、求驻军调集民船来运送,这可以仓促办到吗?如今设置你们这三司有何用,假使供给短缺,就要定你们的罪来告诫众人!”三司使楚昭辅害怕,到太宗那儿请求免罪,使他得以竭尽全力。太宗答应他之后,叫来陈从信询问对策。陈从信回答说:“我曾游历楚州、泗州,知道粮运的症结。实在是因为船工的费用,每天由所经过的州县核实供应,因此停滞拖拉。如果从开船时计算日程往返所需用度一次性支付,可以责令他们按规定期限办妥。另外,楚州、泗州用船运米,到了京城又用车运入粮仓,应该早早预备运粮隶卒,让他们即时卸粮入仓,这样,每次运输可减少几十天。楚州、泗州到京城有一千里,旧例八十天运次,一年运三次;如果除去拖延停留的时间,那么每年可以增

39、加一次运输。如今三司想征用民船,如果不同意,那么不能责成办理,如果答应他们,那么冬天京城的柴炭恐怕断绝了。不如募集结实的船运送粮食,用其中破损的船承栽柴炭,那么公私都有利。如今市场上的米价昂贵,官价每斗七十钱,做买卖的人不能得利,不敢运粮到京城,即使商栈储存多也藏起来不卖,因此米价更贵,百姓将要饿死。如果听任百姓自行贸易,他们就会从四面八方运粮到京城来,米多了价格自然低廉了。”太宗第二天详细奏报,太祖同意了,这件事果然办成了。太宗即位,陈从信升为东上阁门使,担任枢密都承旨。适逢八作副使綦廷硅因为病假期满没有销假,过了日期没有上朝参拜,就进入朝班中,宣徽使潘美、王仁赡一同因此获罪而扣去一季度薪俸

40、,陈从信与阁门使商凤被责罚授为闲厩使、阁门祗候,其余的人抵罪不等。太平兴国三年,改为左卫将军,再次担任枢密都承旨。太宗征伐并州、汾州,任命他为大内副部署。太平兴国七年,因为秦王廷美的事件牵连获罪,在原职上被罢官。第二年,撤销三司改为三部,任命陈从信为度支使,赏赐宅第在浚仪宝积坊,加官右卫大将军。九年,去世,享年73岁,赠官太尉。6.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膝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世子自楚反,复见孟子。孟子曰:“世子疑吾言乎?夫道一而已矣。成规谓齐景公曰: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公明仪曰:

41、文王,我师也;周公岂欺我哉?今膝,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书曰: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 (孟子膝文公上) 【注释】世子:即太子。“世”和“太”古音相同,古书常通用。成规:齐国的勇士。 公明仪:人名,复姓公明,名仪,鲁国贤人,曾子学生。瞑眩:眼睛昏花看不清楚。瘳(Chou):病愈。(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道性善”就是宣扬“性善论”。“性善”的正式说法,最早就见于这里。所以,本章还有重要的思想史资料价值。B、“称尧舜”就是宣扬唐尧虞舜的“王道”政治,这跟孟子口口声声所说的“仁政”是有根本区别的,即所谓“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

42、政矣”。 C、孟子所提倡的“不忍人之心”的善良本性是“不忍人之政”的仁政的基础,二者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孟子“道性善”要“言必称尧舜”,这是非常清楚的了。 D、孟子认为,古往令来,不论是圣贤还是普通人,本性都是善良的,圣贤能做到的,普通人经过努力也能做得到。 (2)孟子提出了“道性善”和“称尧舜”,这二者是怎样的关系呢?(3分)答: 参考答案:(1)(3分)B(“称尧舜”就是孟子所说的“仁政”,二者没有区别) (2)(3分)“道性善”就是宣扬“性善论”,而“称尧舜”就是宣扬唐尧虞舜的“王道”政治。在孟子看来,“道性善”是统治者实行“王道”仁政的基础,二者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孟子“道

43、性善”要“言必称尧舜”。 【参考译文】滕文公还是太子的时候,要到楚国去,经过家国时拜访了孟子。孟子给他讲善良是人的本性的道理,话题不离尧舜。 太子从楚国回来,又来拜访孟子。孟子说:“太子不相信我的话吗?道理都是一致的啊。成脱对齐景公说:他是一个男子汉,我也是一个男子汉,我为什么怕他呢?颜渊说:舜是什么人,我是什么人,有作为的人也会像他那样。公明仪说:文王是我的老师;周公难道会欺骗我吗?现在的滕国,假如把疆土截长补短也有将近方圆五十里吧。还可以治理成一个好国家。尚书说 如果药不能使人头昏眼花,那病是不会痊愈的。”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

44、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茶峒河是西水的一条支流,河水明澈如镜。 。当地的顽皮伢仔喜欢在这里撒尿,笑咧咧地夸口:“哈,老子一泡尿浇遍三省!” 。还是“拉拉渡”,不用篙或桨,不过牵船的篾缆换成了拇脚趾粗的钢索了。摆渡的还是个老人, 。也许是有的,一时半会儿不知跑到哪儿玩耍去了。茶峒,以沈从文的著名小说边城以此为背景而闻名边城中描写的那个渡口还在,据说渡口恰是三省的交界点渡口还在老地方,不过尖头的渡船变成方头的了当地人说,当年翠翠和她的爷爷就住在这儿的一间木屋里只是不见翠翠和黄狗ABCD参考答案:A【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名师点睛】对于考查语句连

45、贯性的题目,考生应按照如下步骤操作:1抓中心。首先要统揽全局,抓中心句,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观点句、材料句等),然后分析其他句子是如何围绕中心句来组织的。2抓思路。句子中的思路一般指三个方面: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思维的顺序。空间顺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逻辑顺序,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具有规律性的顺序。3抓标志。语言标志常常表现为:关联词语、暗示性词语、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内容上、形式上)、陈述对象或议论角度、抓句式等等。4抓语境。文章要表达的情感或喜或悲或褒或贬,或高昂或低沉,是通过一定的情景色彩渲染而完成的。在同一段文字中,这种基调、气氛、

46、色彩要保持一致。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如本题第一空格后句有“喜欢在这里撒尿”“一泡尿浇遍三省”,如此选正可与此两句相呼应。第二空格后句有“还是拉拉渡不过”,显然句式与之照应,且说的内容相关。第三空后句有“不知跑到哪儿玩耍去了”,因此选合适。8.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要求:每处不超过15个字。)现代社会在语言领域显现出“双刃剑效应”,在普通话迅速推广普及的同时,_。当下,跟年轻人提到方言,他们往往会认为用处不大,“老土”,

47、羞于学习,能使用家乡方言者越来越少。其实,_,没有了方言,地方戏、地方曲艺就会消亡,比如越剧、秦腔、黄梅戏、天津快板、河南梆子等都依赖方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方言乡音还承载着人们的乡情乡愁。现代社会经济要一体化,文化要多样化,不能把普通话和方言看成对立排斥关系,_。参考答案:(1)方言却在加速萎缩和消亡 (2)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 (3)要让它们在不同的空间和谐共存(1)处内容根据上句中的“在普通话迅速推广普及的同时”和下文“跟年轻人提到方言,他们往往会认为用处不大”的信息,不难填出。(2)处内容根据前面的“其实”和接着的内容,亦不难填出关于“方言的作用”的内容。(3)处内容与前句“不能把普通话和方言看成对立排斥关系”从正反两方面入手,据此即可填出。9.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中国传统社会的内地城市,基本上是出于两种目的而建立的,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