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湖南省株洲市震阳中学高二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3280529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26.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株洲市震阳中学高二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湖南省株洲市震阳中学高二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湖南省株洲市震阳中学高二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湖南省株洲市震阳中学高二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湖南省株洲市震阳中学高二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湖南省株洲市震阳中学高二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题。(25分)最后一张药方立夏习武镇人人习武,连姑娘家都会几手花拳绣腿,小娃娃也学着舞枪弄棒。却有一人例外,那人就是王小三。王小三是个外乡人,如果没有一手高超的医术和见人先露三分笑的巴结,不习武的王小三是绝无可能在习武镇站稳脚跟的,他跟习武镇的人实在是大不相同。习武镇人高大健壮,王小三黑瘦干瘪;习武镇人说话高亢激昂、中气十足,王小三却操一口绵绵软软、叽里咕噜的外乡话。习武镇人崇尚用拳头说话,谁的拳头硬,就服谁。所以王小三越和善客气,越让习武镇的人看不起。不过,

2、习武镇及周边四邻八乡的人都离不开王小三,他开的“小三药店”,专治跌打损伤,远近闻名。那些鼻青脸肿,断胳膊断腿的主儿,在王小三这儿开个药方,推拿敷药十天半个月,又能生龙活虎地出去打打杀杀了。所以“小三药店”每日车马盈门,任他收费低廉,还是挡不住地成了习武镇数得出来的富户之一。既是富户,就有人上门借钱。在习武镇借钱,靠的是拳脚上的功夫。邻镇的那几个小泼皮,只有一点儿皮毛功夫,在镇里的其他富户那儿借不到,就专找王小三借。每次泼皮一开口,王小三立马把银两奉上,绝无二话。镇上的人气不过,合计着要替王小三出头,刚一露话音,王小三就将一双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邻居们顿时兴味索然,不再管他的闲事。渐渐地,习武镇

3、得健忘症的人多了,拿了药方,敷了药,却忘了带钱,事后还忘了还,王小三也不计较,下次见面,依旧是一副笑眯眯的模样。那日凌晨,老街的榨油作坊突然失火,等到大家发现,火舌已吞噬了整个铺面,老板娘抱着她的小女儿困在后厅尖叫,人们越不过火墙,只能提着一桶桶的水泼上去,却于事无补。这时,只听对面小三药店的木门“吱呀”一声,一个瘦小的人形呼地蹿过街面,一个鹞子翻身,灵巧地跃上了临近的屋顶。不等人们回过神来,王小三已手提两人出现在屋顶,轻松落下。将她们放下后,他再次跃上屋顶,手劈脚踢,硬是将周围房子的椽条全部挪开,阻止了火势蔓延。第二天,小三药店的门外大清早就齐刷刷站着那帮泼皮,他们是来还钱的,王小三眯眯笑着

4、收下了。他们却还不肯走,跪在地上把头磕得咚咚响,求王小三收他们为徒,王小三决计不肯,把一双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初秋的天气渐渐有了凉意,习武镇来了一个陌生的中年男子,一路打听来到小三药店。王小三一见此人,顿时面如死灰。那人并不说话,只伸手在墙上轻轻一按,墙上立刻出现五个深深的指印。王小三也没说话,伸出手,在那指印上轻轻一抹,指印不见了,只看到一块凹进去的墙面。那人面色一沉,扭身就走,绝尘而去。王小三长舒一口气,依旧做他的药店掌柜,脸上的笑意却渐渐地浓了。转眼又过了两年,一须髯皆白的老者寻到药店,叫了一声习武镇人从没听到过的名字。王小三呆了半晌,还是应了,走到老者面前,低头说:“来吧。”老者在王小

5、三肩膀上重重一拍,然后仰天长笑一声,摇摇晃晃走了。王小三站在那儿,汗如雨下,面色却出奇地平静。王小三从此一病不起。习武镇人络绎不绝地来看他,有血气方刚的,摩拳擦掌要王小三说出老者是谁,他们练好武功帮他寻仇。王小三虚弱地摆着手:“是我犯大错在先啊!当时年少轻狂,苟且偷生这些年,足矣。”习武镇人哀哀叹息:“以后我们有了伤痛,又去哪里找你这么好的医生啊?”王小三手指药柜最上一格:“那里有一张药方,乃根治一切伤痛之良方,等我走了,你们拿出来看吧。”说完,便溘然而逝。那张药方,一直被恭恭敬敬挂在习武镇的祠堂。据说,看过药方的人,从此很少有错筋动骨之伤。 小说前半部分,作者为什么极力叙写王小三对人的和善客

6、气?请作简要分析。(5分)答:_ 为什么说“王小三站在那儿,汗如雨下,面色却出奇地平静”?(6分)答:_ 王小三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答:_ 小说的题目“最后一张药方”有怎样的含义?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并简要分析它的现实意义。(8分)答:_ 参考答案:11 答案:先极力写王小三对人的和善客气,为后文叙写他的超人武功和因逃避仇家而隐姓埋名埋下伏笔。(3分)这样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丰富了王小三这一形象的内涵。(2分)(意思对即可) 答案:与老者较量之后的王小三因受重伤而疼痛至极,以致汗如雨下,(3分)但是他却也为从此结束了躲避仇家的生活,为自己年少轻狂犯下的大错终

7、于有了结果而心境平静。(3分)(意思对即可) 答案:王小三是一个武艺高强、医术高明的习武人。他善于悔过,勇于担当责任;(2分) 他对人和善,遇事忍让;(2分) 他乐于助人,能解人之困。(2分)(意思对即可) 答案:“最后一张药方”是指医治人们心灵的处世良方:不崇尚武力,待人友善,以和为贵。 (2分) 结合文本分析。(3分);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应当和睦相处,能够急人之困,勇于承担责任。(3分)(意思对即可)略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远 山张世勤莽莽青山,四面青山。孤独的牛车,远远望去像一个小黑点,在大山深处移动。父亲刚逝,连着下了数天的雨,他的心情低沉而忧都。望着连绵的雨,老天爷仿佛也为

8、失去一位勤劳忠厚的山民而流下了眼泪。今天天气放晴,他该出山了,但他只能一个人驾着牛车出山了。他和父亲在这深山里已经二十多年,习惯了每天植树、护林、砍柴、卖柴这一套步调,从未感觉到日子有丝毫单调。父亲不在了,从今天开始他得习惯一个人出山。山路崎岖,牛车不住地颠簸。是一个转弯,转过弯去就是一个长长的缓坡,然后再转弯。他不觉得这些弯有什么不好,转一个弯,就换一种风景,换一片不一样的树,换一群不一样的鸟,换一壁不一样的花。不知什么时候,车竟然停下了,停在了一个转弯处。这种情况原来还从未有过。牛同他一样,熟悉这条山路,相信不用他跟着,牛也会自己沿着这条山路悠悠地走出去。他跟牛说,怎么了,走啊! 可牛一动

9、不动。他用一根绵软的枝条轻轻轴在牛身上。他说,咱们赶路吧。牛却仍然未动。他抚着牛,竟看到牛眼里闪着迷惘。他想,牛对父亲看来也有感情了。父亲不在了,它也在沉痛和悲伤。他也再次想起父亲。他叹口气,白言自语地说: 哎,爹,转弯了。没想到,这一说牛迈开步子,轻松地走起来,很熟练地转过弯去,然后走上了那条长长的缓坡。走完缓坡,又要转弯了,牛却又无缘无故地停了下来。他心里想,父亲没有了,不和父亲在一起,就是不顺。若在往常,一到转弯,牛车侧着,轮下又颠簸,很有些危险,他会提醒父亲: 爹,转弯了。父亲都是说,知道。也不过这么一句话。也就安然无恙地过去了。这么想着,再次叹口气,把心里的话说了出来:爹,转弯了。这

10、一说,牛竟然熟练地转过了弯儿。他终于明白,数年来。牛跟他一样,都习惯了父亲坐在车上,每到转弯处的提醒,不单是提醒了父亲,也提醒了牛。他想,在父亲不在的日子里,他和牛都需要一个转弯的过程。接下来的路,他和手就顺畅得多了。虽然父亲已经不在车上,但到转弯处,他还是像往常一样。给父亲说一声: 爹,转弯了。过了些日子,他再次从山外回来的时候,牛车上不再那么空荡荡的了,而是坐着一个年轻的女人。年轻的女人穿着蓝裤,红红的上衣,两眼充满着对大山的新奇。过去,出山进山,远远看去都是一个小黑点,而现在却是一抹鲜红。年轻的女人是他在山外认识的,她叫红苗。每次他把木柴装车后,都要带上一点小山货,常带旳是一种小山果,红

11、红的,既有点甜,又有点酸。口感好,很开胃。年轻的女人问: 你怎么不卖呢? 他说,这个不稀罕,山里有的是,摘都摘不过来,不值钱。她问,山里好吗? 他说,很好,山里有鸟、山鸡、野兔,山溪里还有小鱼小虾小螃蟹,山树上樱桃,葡萄、山楂、石榴红苗决计要跟着青树进山了。红苗坐在空空的牛车上向大山深处走去。新鲜的空气裹挟着她,花香鸟语包围着她,山涧清溪映照着她,蓝天白云笼罩着她。她看着驾牛的青树,背影挺拔而又敦实。红苗说,我想告诉我爹。青树说,怎么告诉,他听不见。红苗说,我喊。面对群山,红苗两手打个弧放在嘴边: 爹,我转弯了。牛听了红苗的话,先是一愣,然后就要转弯。这根本还没到弯的时候。红苗一阵惊吓。青树抚

12、着牛头,轻声安慰似的说: 不是喊你,是喊地爹的。牛似乎明白了青树的意思,不好意思地吧嗒了几下眼皮。晚上,红苗问青树,你一路上一直跟牛说话,它听得懂吗? 青树说,听得懂,就把牛的习惯跟红苗说了,第二天,青树要去打柴,红苗说今天不打柴了,今后也不打柴了。青树不解,红苗说我们可以卖山果。青树驾着牛车出山了,一路上,他不断地跟牛说转弯了,也给自己说,转弯,转弯。红苗来了,他的生活不一样了。父亲走后,他什么也没想,就沿着父亲的路走下去,像大山里来来回回移动的一块石头,结结实实过着自己的日子。而现在,红苗要改变,让他到山外的小镇上采买各种种子: 树种,瓜果种,蔬莱种。一年后,青树栽培种植的各色山果和蔬莱都

13、成了小镇上的抢手货。红苗像做窝的小鸟一样勤快,开发出的品种有二三十个之多。青树出山的牛车上,不再像过去那样单调,只是一些硬邦邦的木柴,而是瓜果梨枣,色彩缤纷。去一趟山外,青树就会装回一袋子钱。这天青树从山外回来,说我想给我爹说说。青树对着群山,高声大喊: 爹。房前的老牛便“哞”一声。青树喊: 爹,我转弯了。房前的老牛便“哞”一声。(节选自光明日报)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开头“孤独的牛车”像“ 一个小黑点”,后文红苗的上衣是“一抹鲜艳的红”,二者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主人公心境的变化与生活的转变。B. 文中画线句子运用排比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一幅

14、清新洁净美丽的大画面,烘托了红苗欢快愉悦的心情。C. 老牛是父辈精神的象征,从老牛身上可以看到父辈的勤恳与踏实,通过父亲、青树和老牛的人畜之情,写出了山里生活的和谐。D. 小说运用“远山”作标题,既点明了青树的生活环境,同时也表明了作者对青树的同情以及对大山中的人的命运的思考。5. 你认为青树是怎样一个人? 请结合文本谈读你的看法。6. “爹,(我) 转弯了”这句话在文中多次出现,请结合全文分析其作用。参考答案:4. D 5. 青树是一个勤劳势、朴实、敦厚的山里人。他热爱大山,对父亲有着深厚的感情,能坚守父辈传统的生活方式。也能及时听取意见,敢于在人生的路上转弯,寻求新的生活方式。 6. 推动

15、了情节发展。小说情节始终围绕“转弯”展开。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中青树和红苗都有一个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转弯的过程。暗示了小说的主旨。人生总是在不停地“转弯”在传承中不断改变。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D“对青树的同情”错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要针对具体内容分析人物特点,注意从外在的肖像特点到内在的心里想法,再到精神品质。要分析全面,具体,不可泛泛而谈。文中描写了“他和父亲在这深山里已经二十多年,习惯了每天植树、护林、砍柴、卖柴这一套步调,从未感觉到日子有丝毫单调”可见其他热爱大山。文中多次描写青树说“爹,转弯了”,可见其对对父亲有着深厚的

16、感情,能坚守父辈传统的生活方式。文中还多次写到青树要学着转弯,如“他想,在父亲不在的日子里,他和牛都需要一个转弯的过程”,红苗来了之后,他学着改变,“父亲走后,他什么也没想,就沿着父亲的路走下去,像大山里来来回回移动的一块石头,结结实实过着自己的日子。而现在,红苗要改变,让他到山外的小镇上采买各种种子: 树种,瓜果种,蔬莱种。一年后,青树栽培种植的各色山果和蔬莱都成了小镇上的抢手货”可见其也能及时听取意见,敢于在人生的路上转弯,寻求新的生活方式。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段落结构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时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层面思考。“爹,(我)转弯了”这句话在文中多次出现,可从对人物的塑造、情节的设

17、置、主旨的表达几个方面来分析。“爹,(我) 转弯了”这句话是文中青树对父亲常说的,后来父亲去世后他还常说,可见其对父亲的思念。而且文中多次提到“转弯”,这个词已经有更深刻的意义了,小说重点围绕“转弯”描写了文中青树和红苗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弯的过程,从而揭示了小说的主旨:人生总是在不停地“转弯”在传承中不断改变。可见这句话有塑造人物形象、暗示小说的主旨的作用。“爹,(我)转弯了”这句话在文中多次出现,而且小说情节始终围绕“转弯”展开,还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点睛:考查段落(语句)的作用解答时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层面思考(有些时候也要注意语言表达)。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形

18、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等); 其中结构上的作用有:结合段落位置及在文章中所起作用作答。开头段:开门见山,开篇点题;总领下文,统摄全篇;为下文作铺垫;揭示主题;上下文形成对照、呼应;渲染气氛,奠定基调(写景);埋下伏笔,设置悬念(小说);中间段: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什么内容的叙写);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埋下伏笔;铺垫蓄势; 结尾段:照应开头;呼应前文;使结构首尾圆合;卒章显志;点明主旨;画龙点晴,升华感情;含蓄蕴藉,言已尽而意无穷。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曼希沃踮着足尖走进来、撞见孩子坐在太高的键盘前面的那一

19、天,忽然心中一亮:“哦,神童!怎么早先没想到呢?这不是家庭的运气吗?他将来可以带着我周游德国,也许还能到国外去。那不是又愉快又高尚的生活吗?”一吃过晚饭,曼希沃就马上把孩子赶到钢琴前面,要他把白天的功课复习三遍,直到他眼睛累得要合拢来的时候,从此竟是每天如此。克利斯朵夫很快就厌倦了,后来竟闷得慌了:他连去看看亲爱的河的时间都没有了。他的骄傲与自由都受了伤害,他愤慨极了,他决意不是从此不弄音乐,就是尽量地弹得坏,使父亲灰心。这让他自己也不大好受,可是他的自由独立非挽救不可。从下一课起,他就实行他的计划。他一心一意地把音弹错,把装饰音弄成一团糟。曼希沃叫着喊着,继之以怒吼,戒尺也像雨点一般落下来。

20、克利斯朵夫咬着嘴唇不让自己哭出来,忍着痛苦照旧乱弹。曼希沃和他一样固执,发誓哪怕两天两晚地拼下去,也绝不放过一个音,直到儿子弹准为止。“爸爸,我不愿意再弹了。”他鼓足勇气说。曼希沃气得不能呼吸了。“怎么!怎么!”他喊道。“我不愿意再弹,因为我不愿意挨打,”克利斯朵夫大哭大叫地说,“而且,我不喜欢音乐!”克利斯朵夫给赶到了楼梯上,又脏又暗、踏级都给虫蛀了的楼梯上。天窗的破玻璃中吹进一阵风,墙上湿漉漉的全是潮气。他一边哭一边照旧望着周围的东西,不久他站起来,窗子在吸引他,莱茵河在屋下奔流。在孩子心目中,河仿佛是个有生命的东西,是个不可思议的生物,但比他所见到的一切都强得多!什么也拦不住它,不分昼夜

21、,也不问屋里的人是悲是喜,它总是那么流着,那样的恬然自得。要能像它一样穿过草原,拂着柳枝,在细小晶莹的石子与砂块上面流过,无愁无虑,自由自在,那才快活咧!孩子全神贯注地瞧着,听着,仿佛自己跟着河一起去了他闭上眼睛,波涛汹涌,急促的节奏又轻快又热烈地向前冲刺。而多少音乐又跟着那些节奏冒上来,像葡萄藤沿着树干扶摇直上:其中有钢琴上清脆的琶音,有凄凉哀怨的提琴,也有缠绵婉转的长笛那些风景隐灭了。河流也隐灭了。只有一片柔和的、暮霭苍茫的气氛在那里浮动。克利斯朵夫感动得心都颤抖了,凡是可怕可悲的事都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只有一场轻飘的梦,一阙清朗的音乐,在阳光中浮动,好似处女座的众星在夏季的天空闪烁。然

22、后,什么都隐灭了,一切形象都化掉了一片汪洋,一线水波在天边颤动,那是大海。河向着海流去,海也向着河奔来,终于河流入海,不见了音乐在那里回旋打转,舞曲的美妙的节奏疯狂似的来回摆动。自由的心灵神游太空,有如被空气陶醉的飞燕,尖声呼叫着翱翔天际欢乐啊!欢乐啊!什么都没有了!哦!那才是无穷的幸福!时间流逝,黄昏来了,楼梯那边已经黑了。小克利斯朵夫老是伏在窗洞边上,抹得乌七八糟的苍白的脸上闪着幸福的光彩。他睡熟了。他不得不让步了。虽然英勇的抵抗极其顽强,终究给戒尺制服了,每天大部分时间他必须坐在这架刑具前面。他自以为对音乐恨透了,但他拼命用功,那可不是单单为了怕父亲的缘故。祖父有过几句话给了他深刻的印象

23、。老人看见小孙子哭,就郑重其事地和他说,为着人间最美最高尚的艺术,为着安慰苍生,为着为人类增光的艺术而吃些苦值得的。克利斯朵夫一方面因为祖父把他当作大人看待而非常感激,一方面因为那些话跟他高傲的精神非常投合而大为感动。但主要的原因,还是音乐所引起的某些情绪深深地映在心头,使他不由自主地留恋着音乐,把一生奉献给这个他自以为深恶痛绝、竭力反抗而无效的艺术。(节选自罗曼罗兰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有删改)(1) 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黄昏时小克利斯朵夫“脸上闪着幸福的光彩”,说明他看清并真正踏上了自己的音乐之路,这一细节描写推动了情节发展。B小说通过小克利斯朵夫有音乐天赋

24、反抗弹琴决定把一生献给音乐的情节,再现了他走上音乐之路的经历,引人深思。C“尽量地弹得坏”“一心一意得把音弹错”,就是因为小克利斯朵夫想去看河,从而产生烦闷和厌倦情绪。D小说刻画人物的手法多样,既有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又有联想与想象,使富有音乐天赋的小克利斯朵夫的形象跃然纸上。E曼希沃把贪恋玩耍的小克利斯朵夫闷在屋子里练琴,这使钢琴成了小克利斯朵夫的刑具,也使他开始在自由与音乐之间挣扎。(2) 小约翰.克利斯朵夫这个形象有哪些特点,请作简要分析。(6分) (3)小克利斯朵夫最终把一生奉献给这个他自以为深恶痛绝、竭力反抗而无效的艺术,请结合小说内容简析反抗“无效”的原因。(6分) (4)有人说

25、,克利斯朵夫能够在音乐方面取得成就应该感谢他的父亲曼希沃,也有人说一个音乐天才几乎毁在了父亲曼希沃的手里。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观点及理由。(8分)参考答案:(1)解析:B 3分,D 2分,C 1分,答A、E不给分。(A“说明他看清并真正踏上自己的音 乐之路”不对;E“贪恋玩耍”不对;C“就是因为小克利斯朵夫连看看河的时间都没有了,从而对练琴感到厌倦和烦闷”不准确,他这样做是因为向往自由,想让父亲灰心。)(2) 解析:热爱音乐,有音乐天赋。简析略; 极富想象力。简析略; 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简析略; 具有反抗精神。简析略(答到其中三点并分别结合内容简析给6分)(3)解析:父亲的固执。父亲的戒尺

26、制服了小克利斯朵夫,使他屈服了;祖父的鼓励。 祖父的话语切合他高傲的精神,让他大为感动;内心对音乐的热爱。音乐所引起的某些情绪深深地映在心头,使他不由自主地留恋着音乐,把一生奉献给音乐艺术。(答到一点给2分)(4) 解析:观点一 小克利斯朵夫应该感谢他的父亲。理由从情节上看,父亲发现小克利斯朵夫有有音乐天赋,严厉要求他坚持练习钢琴,在他厌倦放弃时,是他的父亲固执地让他不敢放弃;从人物性格来看,父亲固执,小克利斯朵夫倔强而向往自由,虽然父亲的固执约束了小克利斯朵夫的自由个性,但正是父亲的固执与戒尺的作用成了他继续音乐之路的一个重要原因,也为他将来的音乐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观点二 父亲几乎扼杀

27、了小克利斯朵夫的音乐天赋。从情节上看,父亲虽然发现了小克利斯朵夫的音乐天赋,但他只是对克利斯朵夫作刻板的要求和枯燥的训练,使小克利斯朵夫产生了厌倦情绪和逆反心理,甚至差点儿放弃了音乐; 从人物性格来看,小克利斯朵夫有音乐天赋、向往自由,而父亲的固执、粗暴让他厌倦,差点儿因此毁了一个音乐天才。 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9分)张叔夜字嵇仲,侍中耆孙也。以荫为兰州录事参军。献所为文,知舒、海、泰三州。大观中,为库部员外郎、开封少尹。复献文,召试制诰,赐进士出身,迁右司员外郎。使辽,宴射,首中的。辽人叹诧,求观所引弓,以无故事,拒不与。还,图其山川、城

28、郭、服器、仪范为五篇,上之。从弟克公弹蔡京,京迁怒叔夜,摭其微过,贬监西安草场。久之,召为秘书少监,擢给事中。进礼部侍郎,又为京所忌,以徽猷阁待制再知海州。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婴其锋。声言将至,叔夜使间者觇所向,贼径趋海濒,劫钜舟十余,载掳获。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距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贼,江乃降。靖康改元,金人南下,叔夜再上章乞假骑兵,与诸将并力断其归路,不报。徙邓州。四道置帅,叔夜领南道都总管。金兵再至,钦宗手札趣入卫。即自将中军,子伯奋将前军,仲熊将后军,合三万人,翌日上道。十一月晦,至都,帝御南薰门见之

29、,军容甚整。入对,言贼锋方锐,愿如唐明皇之避禄山,暂诣襄阳以图幸雍。帝颔之。闰月,帝登城,叔夜陈兵玉津园,铠甲光明,拜舞城下。帝益喜,进资政殿学士,令以兵入城,俄签书枢密院。连四日,与金人大战,斩其金环贵将二人。帝遣使赍蜡书,以褒宠叔夜之事檄告诸道,然迄无赴者。城陷,叔夜被创,犹父子力战。车驾再出郊帝曰朕为生灵之故不得不亲往叔夜号恸再拜众皆哭帝回首字之曰嵇仲努力金人议立异姓,叔夜谓孙傅曰:“今日之事,有死而已。”移书二帅,请立太子以从民望。二帅怒,追赴军中,至则抗请如初,遂从以北。道中不食粟,唯时饮汤。既次白沟,驭者曰:“过界河矣。”叔夜乃矍然起,仰天大呼,遂不复语。明日,卒,年六十三。讣闻,

30、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文。(节选自宋史张叔夜传)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车驾再出郊/帝曰/朕为生灵之故/不得不亲往/叔夜号恸再拜/众皆哭帝/回首字之曰/嵇仲努力/B车驾再出郊/帝曰/朕为生灵之故/不得不亲往/叔夜号恸/再拜众皆哭/帝回首字之曰/嵇仲努力/C车驾再出郊/帝曰/朕为生灵之故/不得不亲往/叔夜号恸/再拜众皆哭帝/回首字之曰/嵇仲努力/D车驾再出郊/帝曰/朕为生灵之故/不得不亲往/叔夜号恸再拜/众皆哭/帝回首字之曰/嵇仲努力/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荫”指的是封建时代由于户主有功而给予子孙入学或任官的权利

31、,或妻子因丈夫有功劳而得到皇帝赏赐的封号。B“改元”是指君主、王朝改换年号,可指古代新君即位的第二年改用新的年号,也可以指同一皇帝在位而多次改用新的年号。C古人纪日,除了用序数表示,还会用一些特殊的称谓来标识日期,如“朔”指农历每月初一,“晦”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D中国的农历有闰年和平年之分,有闰月的一年称为闰年,为13个月;没有闰月的年份则称为平年,为12个月。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张叔夜善于作战,多次立功。第二次担任海州知州时,他设伏击败了宋江,并使之投降,与金人大战时,斩杀了精兵的两名重要将领,受到宋钦宗的称赞。B张叔夜出使辽国,不辱使命。在辽

32、国的宴会上比试射箭时,他第一个射中靶心;当僚人要检查他的弓时,他以没有先例为由予以拒绝,维护了国家的尊严。C张叔夜临危受命,率兵勤王。金兵再次逼近时,皇帝亲笔写信,催促他进京保卫,张叔夜亲率三万中军,他的两个儿子分别率领前军、后军,立即奔赴京城。D张叔夜誓死报国,谥为忠文,金人打算另立异姓为皇帝,他不畏金人,请求立太子为帝,惹怒了金军统帅,被勒令北上,途中带着未酬的报国之志绝食而死。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从弟克公弹蔡京,京迁怒叔夜,摭其微过,贬监西安草场。(5分)(2)叔夜再上章乞假骑兵,与诸将并力断其归路,不报。(5分)参考答案:6D7A8C9(1)他的堂弟张克

33、功弹劾蔡京,蔡京迁怒于张叔夜,搜罗(拾取、找出)他的小过错,把他贬去监管西安草场。(译出大意给两分。“从弟”“摭” “微过”每译对一处给1方。)(2)叔夜再次上书请求拨给(借给)骑兵,与各位将军合力截断敌人的归路,没有得到答复。(译出大意给两分。“乞假”“并力”“报”每译对一处给1方。)6试题分析:做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一般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的充当的成分,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如此题注意并列的谓语和人称的转换。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7考点:理解常见古文常识。能力层级为理

34、解B。8试题分析:C项中“亲率三万中军”理解有误,原文第四节是“钦宗手札趣入卫。即自将中军,子伯奋将前军,仲熊将后军,合三万人,翌日上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9试题分析:翻译文言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会语法分析推断。梳理主干,划分成分,落实语法功能。将句子主干梳理好,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句子成分,从而判断词性、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现象,以达

35、到准确翻译的目的。(2)组词造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词来表示。在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转换的过程中,又多以同义合并或反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特征。据此,我们可使用组词方式猜读难懂词义。 (3)相似语言结构推断。古汉语讲究语言的工整对仗。文言文中整句较多,骈偶常见。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出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据其一可推知其他。(4)语境分析推断。翻译既要联系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又要联系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境。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参考译文】张叔夜字嵇仲,是侍中张耆的孙子。年轻时喜欢谈论兵法,因父荫被任命为

36、兰州录事参军。向朝廷献上自己的文章,被授任知舒、海、泰三州。大观年间,他担任库部员外郎、开封少尹。再次献文章,朝廷召他考试制诰,赐他为进士出身,升任右司员外郎。出使辽国,在宴射中,首先射中目标。辽人惊叹诧异,要求看他用的弓,因为没有前例,他拒绝了。回国后,他画出辽国的山川、城郭、服器、仪范共五篇,上奏给朝廷。他的堂弟张克公弹劾蔡京,蔡京迁怒于张叔夜,搜罗(拾取、找出)他的小过错,把他贬任为监西安草场。很久以后,被召任为秘书少监,提升为给事中。升任礼部侍郎,又被蔡京忌恨,以徽猷阁待制身份再次出任海州知州。宋江在河朔起事,转战十郡,官军不敢触其锋芒。宋江军队将到海州,叔夜派侦探侦知他们的去向,宋江

37、军队直接到海边,抢走大船十多艘,运载战利品。张叔夜于是招募死士得到一千人,在城边设伏,而让轻兵在海边抵抗,引诱宋江军队作战。先把壮卒埋伏在海旁,等两军作战时,用火烧掉宋江军队的船只。宋江军队听说船被烧,都没有斗志,伏兵乘机攻击,活捉宋江军队的副首领,宋江才投降。靖康改元,金兵南下,叔夜再次上章请求拨给(借给)骑兵,与诸将合力截断敌人归路,没有得到答复。改任知邓州。四道设置元帅,叔夜兼任南道都总管。金兵再次攻到,钦宗下手令催他入京保卫。立即自己统率中军,他的儿子伯奋率领前军,仲熊率领后军,共三万人。第二天出发。十一月底,到达京都,皇帝到南薰门接见他们,军容非常整齐。入宫谈话,张叔夜认为敌人兵锋锐

38、利,希望像唐明皇避安禄山之乱那样,暂时到襄阳然后再准备到雍。皇帝点头同意。闰月,皇帝登上城楼,叔夜在玉津园排列军队,铠甲放光,在城下拜舞。皇帝越发高兴,升任他为资政殿学士,令他带兵入城,不久任签书枢密院。接连四天,与金兵大战,斩杀金兵金环贵将二人。皇帝派使者送去蜡书,把褒扬宠任张叔夜的事情传告各地,但仍没有军队开来。城陷后,叔夜受伤,父子仍竭力作战。皇帝再次驾车出城,叔夜因此叩马而谏,皇帝说:“我为了百姓的缘故,不得不亲自前往。”叔夜痛哭着再次跪拜,人们都哭了起来。皇帝回头喊着他的字说“:嵇仲努力吧!”金人打算另立异姓为帝,叔夜对孙傅说:“现在的事态,只有一死而已。”写信给金兵两位元帅,请求立

39、太子为帝以符民望。两位元帅大怒,追到军中,到了后来叔夜仍然抗请如初,于是跟着皇帝到北方金国去。途中不吃饭,只不过不时喝些汤而已。到达白沟时,车夫说:“过了界河了。”叔夜就突然惊起,仰天大呼,于是不再说话。第二天,去世,终年六十三岁。死讯传来,朝廷追赠他为开府仪同三司,谥号为忠文。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班彪字叔皮,扶风安陵人也。祖况,成帝时为越骑校尉。父稚,哀帝时为广平太守。彪性沈重好古。年二十余,更始败,三辅大乱。时隗嚣拥众天水,彪乃避难从之。嚣问彪曰:“往者周亡,战国并争,天下分裂,数世然后定。意者从横之事复起于今乎?将承运迭兴,在于一人也?愿生试论之。”对曰:“周之废兴,与

40、汉殊异。昔周爵五等,诸侯从政,本根既微,枝叶强大,故其末流有从横之事,势数然也。汉承秦制,改立郡县,主有专已之威,臣无百年之柄。至于成帝,假借外家,哀、平短祚,国嗣三绝,故王氏擅朝,因窃号位。危自上起,伤不及下,是以即真之后,天下莫不引领而叹。十余年间,中外搔扰,远近俱发,假号云合,咸称刘氏,不谋同辞。方今雄桀带州域者,皆无七国世业之资,而百姓讴吟,思仰汉德,已可知矣。”嚣曰:“生言周、汉之势可也;至于但见愚人习识刘氏姓号之故,而谓汉家复兴,疏矣。昔秦失其鹿,刘季逐而羁之,时人复知汉乎?”彪既疾嚣言,又伤时方限,乃著王命论,欲以感之,而嚣终不寤,遂避地河西。河西大将军窦融以为从事,深敬待之,接

41、以师友之道。彪乃为融画策事汉,总西河以拒隗嚣。及融征还京师,光武问曰:“所上章奏,谁与参之?”融对曰:“皆从事班彪所为。”帝雅闻彪才,因召入见,举司隶茂才,拜徐令,以病免。后数应三公之命,辄去。彪既才高而好述作,遂专心史籍之间。彪复辟司徒玉况府。时,东宫初建,诸王国并开,而官属未备,师保多阙。彪上书奏,帝纳之。后察司徒廉为望都长,吏民爱之。建武三十年,年五十二,卒官。所著赋、论、书、记、奏事合九篇。论曰:班彪以通儒上才倾侧危乱之间行不逾方言不失正仕不急进贞不违人敷文华以纬国典守贱薄而无闷容。何其守道恬淡之笃也。(选自后汉书班彪列传,有删节)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42、A班彪以通儒上才/倾侧危乱之间/行不逾方/言不失正/仕不急进/贞不违人/敷文华以纬国典/守贱薄而无闷容B班彪以通儒上/才倾侧危乱之间/行不逾方/言不失正/仕不急进/贞不违人/敷文华/以纬国典/守贱薄而无闷容C班彪以通儒上/才倾侧危乱之间/行不逾方/言不失正/仕不急进/贞不违人/敷文华以纬国典/守贱薄而无闷容D班彪以通儒上才/倾侧危乱之间/行不逾方/言不失正/仕不急进/贞不违人/敷文华/以纬国典/守贱薄而无闷容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张衡传:“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隋唐以后简称“辅”。B征

43、、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举孝廉”一样,是自上而下选拨官吏的制度。C哀帝的“哀”是公谥。公谥是古代帝王、诸侯、贵族、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根据其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所给予的称号,用来褒扬死者。D诸侯,古代中央政权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侯两等;周制,诸侯名义上须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班彪痛恨隗嚣的狂言,感叹时局艰难,于是著一篇王命论用来感动隗嚣,可是隗嚣始终不觉悟,因此避走河西。B后来窦融奉诏回京师,光武帝问他所上的奏章,是谁和他一起商议的,窦

44、融据实禀报。皇帝早就听到班彪很有才干,于是召见班彪,举他作司隶茂才,叫他作徐州令,因病没有就位。C班彪多次上书请奏,皇帝每次都采纳了。后来选司徒廉作望都长,得到官吏百姓的爱戴。D班彪性格沉重,喜好古代文化。二十多岁时,正值更始败逃,京城附近大乱。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 十余年间,中外搔扰,远近俱发,假号云合,咸称刘氏,不谋同辞。(2) 河西大将军窦融以为从事,深敬待之,接以师友之道。彪乃为融画策事汉,总西河以拒隗嚣。参考答案:10A11B12C13(1) 十多年间,中外发生搔扰,远近都在行动,各自打着刘氏的旗号,会合响应,众口一词,不谋而同。(2) 河西大将军窦

45、融用他作从事,十分恭敬地待他,用师友之道接待。班彪就替窦融出谋划策,敬事汉朝,总领西河一带来抗拒隗嚣。点睛:断句时应注意“四要”。一、要通读全文,反复钻研,了解大意。二、要把握重点词语,考虑句子成分。三、要记住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当断则断,不当断则不断。四、要熟练掌握虚词的用法,利用它作为断句的参考。11本题主要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B项,“都是自上而下选拔官员”错误,“举孝廉”是自下而上。点睛:文学常识面广量大,需要考生平时做个有心人,多积累。积累可以采用分门别类记忆法,即在分类的基础上把某些有相同点的知识按一定顺序集中在一起强化记忆。可以以考点为分类标准,如:(1)时代国别

46、,可以借鉴古代史书体例中的编年体和国别体的方法,按不同时代和不同国家来记忆。(2)风格流派,如“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婉约派”“豪放派”等。(3)地位评价,如“四大名著”“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等。(4)文章体裁,如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5)题材人物,如范进中举孔乙己等都塑造了受封建科举制度迫害愚弄的旧知识分子形象。(6)作家作品,如苏轼的诗、词及文等。(7)字号称呼,如柳河东、杜拾遗、太史公等。12C项,“多次上奏,皇帝都”错误,原文只提他 “书奏上后,皇帝采纳了”。并没有说道“每次”“都”。点睛: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与大纲说明对此考点的要求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两点均是文言文阅读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它要求学生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论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