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南省永州市楠市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风雨如磬九十载,沙场点兵朱日和。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90周年阅兵在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沙场阅兵”不仅给人们带来迥然不同于城市阅兵的视觉体验,更是庆祝建军节最好的方式。“沙场阅兵”丰富了阅兵活动的重大主题。这次“沙场阅兵”以回顾建军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维护核心、彰显辉煌成就为主题,更加突出军队特色。“沙场阅兵”不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十六次大阅兵,还是进入21世纪以来的第三次大阅兵,也是第二次在非国庆是举行的大阅兵。更是我军首次组织以庆祝建军节
2、为主题的专项阅兵,当然也是近年来我国首次在野战化条件下进行的阅兵,还是国防和军队改革全面实施后的首次阅兵。可以说,这次“沙场阅兵”,是对阅兵活动的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沙场阅兵”展示了改革强军的丰硕成果。军队改革的唯一目的就是强军,为了“锻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精兵劲旅”。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军队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而这次野战化条件下的阅兵,按照新的军事力量体系确定参阅兵力和受阅序列,集中体现信息主导、体系支撑、精兵作战、联合制胜特点,也充分展示了我军体制、结构、格局、面貌的新阵容、新变化、新气象,展示了我军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新面貌、新动力、新发展
3、。可以说,“沙场阅兵”是我军革命性整体性改革重塑后的全新亮相,是对“脖子以下”改革逐步深入的检阅。阅兵活动的成功举行,充分证明改革必成、强军可期,让官兵投身强军兴军的信心干劲更足了。“沙场阅兵”彰显了十分强烈的实战色彩。这次阅兵依托参加实战化训练的部队组织实施,受阅将士走下训练场便走上阅兵场,以征尘未洗、连续作战的战斗姿态接受检阅。受阅官兵全部来自作战部队,指挥员和战斗员本色登场,展露实战本领。阅兵现场,从领导人到普通士兵都着野战军服,不搞群众性观摩。参阅官兵就位的方式也不是以往的踢正步,而是采用跑步的方式。阅兵保障按照实战化要求组织,所有装备不作装饰。空中突击梯队着陆后的集结机动,完全是实战
4、化。整个阅兵,一切以战场为背景,一切以战时为标准,一切以打赢为目的。(摘编自唐守伦“沙场阅兵”是庆祝建军节最好的方式!2017年7月30日央视网)材料二:记者:为什么要在建军90周年组织阅兵?任国强:在重大纪念日组织阅兵活动是世界许多国家通行的做法。这次阅兵展示全军部队新形势下戮力强军兴军的崭新风貌,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凝聚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磅礴力量,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记者:此次阅兵在组织指挥上有哪些新的特点?任国强:这次阅兵在中央军委领导下,以中部战区为主组成阅兵联合指挥部,对受阅部队实施统一指挥,是新体制下战区履行职能的重要实践。阅兵按照新的军事力量
5、体系确定参阅兵力和受阅序列,重在反映现代新型军兵种力量鲜明特色、体现信息化联合作战编成及运用方式,展示我军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的新重塑。记者:请介绍一下参加这次阅兵的部队和装备情况?任国强:参加这次阅兵的共有45个方(梯)队。9个作战群按作战编组接受检阅。受阅官兵12万人,来自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武警部队和联勤保障部队。阅兵展示现役主战武器装备信息化水平和新质战斗力,参阅装备类型多样,受阅地面装备600余台(套)、各型飞机100多架,近一半为首次参阅。(搞编自国防部新闻发言人任国强就庆祝建军90周年阅兵答记者问2017年7月30日国防部网)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
6、确的一项是( )A. “沙场阅兵”是第二次在非国庆时举行的大阅兵,也是我军首次组织以庆祝建军节为主题的专项阅兵。B. 这次阅兵展示全军部队新形势下戮力强军兴军的崭新风貌,目的是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C. 参加这次阅兵的是来自多个军种的部队,包括联勤保障部队。以中部战区为主组成阅兵联合指挥部。D. 参阅官兵就位采用跑步的方式,完全是模拟实战化。整个阅兵,不摆花架子,一切以打赢为目的。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沙场阅兵”给人们带来的迥然不同于城市阅兵的视觉体验,成为了庆祝建军节最好的方式。B. 为了锻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精兵劲旅,军队必
7、须进行改革强军战略。C. 这次阅兵的受阅将士走下训练场便走上阅兵场,突然袭击的目的是检验他们的实战本领。D. 阅兵展示现役主战武器装备信息化水平,体现信息化联合作战编成及运用方式。E. 参阅装备类型多样,受阅地面装备600余台(套)、各型飞机100多架,有一半为首次参阅。9. 根据材料,概括说明为什么“沙场阅兵”是庆祝建军节的最好方式。参考答案:7. B 8. BD 9. “沙场阅兵”丰富了阅兵活动的重大主题;“沙场阅兵”展示了改革强军的丰硕成果;“沙场阅兵”彰显了十分强烈的实战色彩。【7题详解】试题分析:B. 这次阅兵展示全军部队新形势下戮力强军兴军的崭新风貌,目的是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
8、良好氛围。“目的是”以点代面。【8题详解】试题分析:A. “沙场阅兵”给人们带来的迥然不同于城市阅兵的视觉体验,成为了庆祝建军节最好的方式。逻辑混乱;C“突然袭击”用词不当;E“有一半”夸大范围。点睛:实用类文本阅读5选2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点和论述类文本阅读基本相同,注意“词语”“句子”“文段内容”和“主旨”的分析。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多考核行文的语言风格,篇章的结构,引用等手法的运用。【9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意理解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对文本的理解作答本题,本题可以作答为,“沙场阅兵”丰富了阅兵活动的重大主
9、题;“沙场阅兵”展示了改革强军的丰硕成果;“沙场阅兵”彰显了十分强烈的实战色彩。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提笔忘字:科技进步导致文化衰退?陈雍君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则也不会吸引国内诸多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虽然现在用得着手写的地方越来越少,但在偶尔出现需要的时候,如写个便条,填个表格,答个试卷等等,“提笔忘字”却并非偶尔。此时,人们的解决之道颇为典型:不再去翻新华字典,而是掏出手机按几个按键,用拼音打出忘了的字
10、。“键盘依赖症”,就是这样活灵活现。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发展之路,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所替代就是必然结果。御牛耕地,烧火做饭,这些中国人千百年来赖以糊口吃饭的基本技能,都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生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文明逐渐进步的伴随现象,这是生产力不断上升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然而,对于汉字书写的淡忘,却绝对是中华文化至少是传统文化的衰退。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因为中国文化之精髓所在就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地方,也是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一。倘若大部分中国人都不
11、再会手书汉字,将是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重大缺失。作家王蒙曾言:“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可是,避免成为“新文盲”的目标绝不是一纸政令或者法律法规所能达成的。今天的人们虽然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的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但基本上人们已经淡忘隽秀字体所带来的荣光。因为,写一手好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实际作用,比如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找到更好的对象;因为,写一手好字并不能与现在的办公自动化“无缝衔接”,这是实用主义的选择。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从高效低碳的无纸化自动办公环境中返回,也不可能要求人们在打字更高效的场合必须使用手写。就像曾经的清朝,每年的木兰秋闱可以
12、保证八旗子弟不忘骑射,但是却并不能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所以,要想阻止“提笔忘字”现象的继续恶化,仅仅依靠感慨和呼吁或是一两条无法施行的法令是不够的,必须让能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甚至让手书汉字不仅成为一项技能,更加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美的享受就如同现代社会节奏再快,也挡不住大家停下来喝杯茶的兴致。而我们知道,咖啡和可乐的入侵并没有让中国人遗忘飘荡千年的茶香。也许,拿起笔享受书写,比将其看作宏图重任更加轻松,更加实际。选自科技日报1. 下列对“提笔忘字”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提笔忘字”反映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再一笔一划书写汉字,而是在使用手机或电脑时用拼音进行交流的
13、现象。B. “提笔忘字”时不去翻字典,而是拿出手机用拼音打出忘记的字,这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C. “提笔忘字”如果成为在大部分中国人中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将给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华文化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D. “提笔忘字”现象可以不再恶化,但必须让能够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更加成为一种对美的享受。2. 下列对汉字书写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 汉字书写不仅是生存和生活技能,而且还寄托着中国文化之精髓,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B. 如今写一手好字已经不再令人惊叹,也失去了以此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和找更好的对象的功用。C. 无纸化自动办公比手写汉字更加高效,也更低碳,所以
14、政府不能要求人们在一切场合使用手写。D. “提笔忘字”的最实际解决方案是拿起笔来享受书写,正如中国人停下来喝茶,并享受茶香一样。3. 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A. 美国媒体率先发现了中国存在“提笔忘字”的现象,这一报道引起了国内媒体的纷纷报道和评论。B. 用键盘输入替代汉字手写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淡忘了汉字书写却表现出传统文化的衰退。C. 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其原因之一是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中寄托了中国文化精髓。D. 行政指令或法律无法避免出现数典忘祖的新文盲,正如木兰秋闱无法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参考答案:1. A 2. B 3. A试题分析:1. 考
15、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命题的方式经常是对文中相关概念的要点进行组合,或对文中的句子进行转换,或是改变文中句子之间的关系。此题A项“提笔忘字”的原因并不是使用拼音进行交流,而是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或电脑打字。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2. 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此题选项C“已经不再令人惊叹”说得过于绝对。文中的
16、表述是“今天的人们虽然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得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 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此题A项文中没有依据证明中国存在“提笔忘字”现象是美国媒体率先发现的,而只是美国媒体率先报道出来;而且国内媒体纷纷报道和评论的不是美国媒体的报道,而是“提笔忘字”现象。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 现
17、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20世纪后期,陕西凤雏村出土了刻有“凤”字的甲骨四片,这些“凤”字的形体大致相同,均为头上带有象征神权或王权的抽象化了的毛角的短尾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公耸,凤属,神鸟也.江中有公耸,似兔而大,赤目.”据此,古代传说中鸣于岐山、兆示周王朝兴起的神鸟凤凰,其原型应该是一种形象普通、类似水鸭的短尾水鸟。那么,普通的短尾鸟“凤”为何在周代变为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了呢?我们看到,在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只有鸟纹而没有凤纹,弄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而且此时是华冠短尾鸟和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同时出现,可见“凤”是由鸟演变而来的
18、.综观甲骨文和商代青铜器,凤鸟的演变应该是鸟在先,凤在后,贯穿整个商代的不是凤而是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在商人的历史中鸟始终扮演着图腾始祖的重要角色。左传记载郯子说:“我高祖少睐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九扈为九农正.”凤鸟氏成为“历正”之官,是由于它知天时,九扈成为“九农正”,也是由于它们带来了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殷人先祖之所以“鸟师而鸟名”,应该是由于这些随着信风迁批的鸟,给以少昧为首的商人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四季节令的消息。对凤鸟的崇拜起于商代,其鼎盛却在周代。正是在周代,“凤”完成了其发展程序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变为神鸟凤凰。许多历史资料记载了
19、周王室在克商前后对“天命”的重视。尚书“周书”十二篇中大量出现的“命”字多指天命,“殷革夏命”也是常见的语句。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紧接着就“不革服,“格于庙”(来不及换衣服就到神庙参拜),这个“庙”自然不可能是周庙,而是商人的神庙。这说明周王室急于把商人的正统接过来,成为中原合法的统治者。周人之所以宣扬天命,归根结底在于强调“周改殷命”是出自天的意志和抉择。那么有谁能给周人带来“上天之命”呢?根据当时的社会共识,最合适的就应该是“天的使者”一凤鸟。国语云:“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岁即岁星,鹑火即柳宿。古人把赤凤叫作鹑,看来周人选择克商的时间也是寓有深意的。(摘编自何丹试论中国凤文化的
20、“历史素地”及其在文化类型学上的深层涵义)6.下列关于凤的形象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20世纪后期在陕西风雏村出土的甲骨文中,凤都表现为短尾鸟的形象。B综合甲骨文和上古文献记载看,凤的原型是一种类似水鸭的普通短尾水鸟。C在周代文化中,凤已经从短尾水鸟变成一种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D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作为风属的鸑贫是跟凫一般大的红眼睛水鸟。7.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从青铜器纹饰和“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句话看,鸟是殷商人传说中的图腾始祖。B. 风鸟知天时,九扈带来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所以殷人先祖“鸟师而鸟名”。C. 在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形
21、状的凤纹还没有出现。D. 周人的凤崇拜是从商人那里沿袭而来的,而周人的崇凤热甚至超过了商人。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后代所见的“凤”并不是自然界的一种鸟。在中国文化史上,风的形象最为重要的演变开始于殷商晚期,最终完成于周代。B尚书“周书”是记载周王朝史事之书,在“周书”十二篇中大量宜传天命、“殷革夏命”,实际上就是在宜传“周改殷命,。C周文王、周武王都曾称臣于商纣王。为了表明自己是商朝先王的臣下,周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马上就参拜了商人的神庙。D周人之所以把牧野之战克商的时间定在甲子日,即岁星在鹑火的时候,就是因为鹑是赤凤,而赤风将带来“上天之命”。参考答案:略
22、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流泪的滕王阁潘碧秀江畔小舟、轻摇的芦苇、南来聚拢的风赣江上一览无余,视野里找不到期待的身影。我在滕王阁的一隅,独想王勃。游人的思绪如牵强的秋风,薄薄地依偎在滕王阁穿越时空的坚强里。站在清冷的滕王阁上,睁眼闭眼间全是王勃清瘦忧郁的神情。斜阳拥抱着欲泣的滕王阁,阁影斜斜地躺在江水里荡漾。帝王君子犹不见,槛外长江空自流。寂寞的阁上,觥筹交错的场景不复存在,诗弦管乐也只是附和。我坐在阁的阶梯上独自听江的声音,江波的皱褶里藏着绝代的才子王勃。阁的忧伤无声息地让我追随。每一寸楼板、每一株丹朱都在我的心弦上颤动。想为流泪的滕王阁续一首诗
23、,诗里面是伤痕累累的王勃。流泪的滕王阁日日孤寂地走入我梦中,独自徘徊复徘徊。我找不到王勃的诗句,无数醒着的黑暗的夜里,枕着阁影到天明。有人说:所有的风景都会拒绝一部分人,偏爱一部分人,所有人,生来都会属于不同风景。在朝堂上得不到肯定的滕王,一再遭谴受贬,然而层层不得意却抹不掉他悠游于世,歌舞人生的脾性。贬到赣江边任小刺史,他仍意兴遄飞地要为自己建一座阁“拍檀板唱歌,举金樽喝酒”,吸引文人才子登临放歌。那个仲秋的日子,王勃的“独角戏”正演着。他深望着水天相接的江面,感慨人生如江面枝柯,浮沉复浮沉,一腔激情和渴望却在纸上无羁地飘洒,洋洋一派文章,力透纸背的全是对生活的向往。有人说“厚积”是为了“厚
24、发”,王勃客居剑南数年,终有了其巅峰之作。滕王阁只不过是显其巅峰昂然之姿的一种凭藉罢了。此时的长安,或许已将王勃淡忘得一干二净。谁会在抚筝时,思绪在筝上游移间,想起王勃?如今,赣江畔的孤骛年年此时都要背起王勃馈赠给它们的礼物一上一下翩翩地飞,托起无限秋水长天的风情。“物是人非事事休”,游人仍在阁上徘徊留连,眺望阁外水云间,心似江水茫茫欲拍阑干。浅云灰地衬着阁,如一双饱蓄泪水的眼脸。扁舟载着一截悠悠的阁影,忧郁地前行,涌起的江浪层层间依稀可见当年王勃的风姿。这个自幼饱读诗书,贯通九经的青年,行于线装书中陶陶然的青年,瑟缩在蜀地的乡居里,不再想读书之外的事情。蜀地去长安已遥遥又遥遥矣。无人识君,只
25、有在迷惘中放纵文字:蜀中九日、盛泉宴“每有一文,海内惊瞻。”(杨炯语)人生有许多门,可其中一些门只对一些人是永远敞开的;不要试图去敲门,去敲人生遗憾的门。王勃若一心为文,历史也许重新改写吧。可惜,王勃在剑南之地逍遥了二年,终究不甘寂寞,踌躇北上,到河南任参军。书生之迂,终惹大祸,龙颜大怒,险丢小命。人生沉浮反复,王勃心冷了。一片阁 / 躲在云层下 / 疲倦和黄昏的鸟一样 / 面对江水恸哭。江水缓缓流,终有温柔得叫人落泪的时候。一介书生咬文嚼字,终有让人品错味的时候。该张皇?迷惘?失落?还是愤懑?毕竟人生不是“数点扁舟向斜阳”那样诗意、简单而又直观。人无语,惟有惘怅地醉去。滕王阁不在出产帝王将相
26、的长安,站在这玲珑典雅的阁上,赣江无限风情一览无余,王勃的梦魂可以与阁相依偎至永远了。昆德拉说:生活是棵长满可能的树。王勃在客居剑南的日子里,也许模拟了日后的种种可能,却没料到人生最绝望的一种可能就立在水中候着。王勃如断线的纸鸢一头栽进江里去了,灵魂可依附在了江中鱼儿身上?想他经行处会不会开出一江的花来,让鱼儿也欣喜,让鱼儿也惘怅。斜阳已成余辉,阁上人去,鸟去,空留一片寂寥。(选自散文2003年第10期)注据唐才子传载,王勃因溺水而亡。7. 下列对本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A. 全文以极具抒情性的笔调表达了对王勃的千古追思。文章写“流泪的滕王阁”实际是在写自己为王勃的际遇而感伤流泪。B. 作者借
27、滕王阁上凭吊王勃,描写了王勃当年在滕王阁上写作诗赋的那忧郁伤感的情怀,并高度肯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贡献。C. 文中“赣江畔的孤鹜年年此时都要背起王勃馈赠给它们的礼物一上一下翩翩地飞,托起无限秋水长天的风情”这句话,意在表达对王勃的深深哀悼。D. “所有的风景都会拒绝一部分人,偏爱一部分人,所有人,生来都会属于不同风景”一句中的“风景”一词,其含义是“适合展现个人才华、施展个人抱负的领域”。E. 文中“王勃在客居剑南的日子里,也许模拟了日后的种种可能,却没料到人生最绝望的一种可能就立在水中候着”这句话,意在说明人生无常。8. 开篇说:“赣江上一览无余,视野里找不到期待的身影”。这里“期待的身影”指
28、的是谁?“赣江”与被寻找的这个人的什么关系?9. 文中说:“人生有许多门,可其中一些门只对一些人是永远敞开的;不要试图去敲门,去敲人生遗憾的门”,结合文意,分析其中含义。参考答案:7. AD 8. 指的是王勃;王勃写过著名的滕王阁序,而滕王阁就建在赣江江畔,况且王勃又是溺水而死,因而由赣江之水写起容易产生对王勃的追思。 9. 选择永远敞开的门可以让自己的人生是条坦途,而选择那扇关着的门,可能会给自己的人生带来遗憾。【7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此类试题答题时一般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
29、感知;其次明确结构,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B项,“忧郁伤感”不正确,王勃当年在滕王阁上写作诗赋表现的是一种昂扬奋发精神。C项,“意在表达对王勃的深深哀悼”不正确,表达的是作者对王勃的赞美和追思叹惋之情。E项,“意在说明人生无常”不正确,应为表明对王勃命运的深深惋之情。故此题答案为AD两项。【8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对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能力,也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鉴赏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仔细审题,明确考查方向,然后通读全文,筛选出相关信息进行概括。本题所考查的句子在文章的开头部分,有领起全文的作用,通过对全文的阅读,可知“期待的身影”指的是王勃。梳理文章内容可知,文章
30、先写了建在赣江边上的滕王阁,由滕王阁写到王勃写作滕王阁序,最后写王勃死于溺水,依据这些信息分点概括,就可得出王勃与赣江的关系。【9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句子含义的理解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将句子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来分析。本题所考查句子是作者由王勃的人生经历产生的感慨,文中说“王勃若一心为文,历史也许重新改写”,然而王勃不甘于寂寞,一心求仕途,结果人生坎坷,王勃错误地选择了自己的人生道路,留下了千古遗憾。所以“人生有许多门”指的是人生有很多条路可以选择;“一些门只对一些人”敞开,意思是说有些人选择对自己敞开的门,人生会是一条畅通的平坦大道;“不要试图去敲人生遗憾的门”,意思是如果
31、选择了一扇关着的门,人生就只有遗憾了。考生整理这些信息可得到本题答案。【点睛】第3小题考查对句子含义的理解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的方法是将其放置于原文,联系上下文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一该句子中有没有具有象征含义的意象出现;二句子中有没有指代很强的代词出现;三句子中有没有比喻句,其中隐喻要格外注意;四有没有言外之意;五是否是一个表意矛盾但又不矛盾的句子。对于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必须理清它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根据所学修辞的知识,明确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然后把所用修辞去除,用自己平实的语言把反话说正,委婉说直,比喻说清楚,象征说明白。意思隐晦难懂的句子,或深奥,或抽象,或省略,我们应该把深奥说浅显
32、,抽象说具体,省略补完整。5.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孔子所说的择友的标准是什么?从交友有益的角度来说,你认为孔子弟子中哪些人比较适合做自己的朋友?请举一例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孔子所说的择友的标准是正直、诚实和博学多闻。(2)颜回。颜回虽然家境贫寒,缺衣少食,生活艰苦,却能忍受困苦,不为物质所累,自得其乐,始终保持心境的恬淡和安宁。以颜回为友,能够让自己也拥有一颗淡然的心,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快乐地生活。(以孔子其他弟子为例亦可)点睛:简答题的信息筛选基本也是人物的某种品质,事情的原因、物
33、象的特征的分析等,注意找到文中的相应的句子,然后翻译,同时注意题干的要求是用原文的词语还是自己的话。参考译文: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6.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问题。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明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注左思,西晋著名诗人。他的招隐诗是描写隐居田园之乐的名诗。
34、前人评价世说新语“行文活、人物活”。请结合上文内容,具体说明作者是如何做到行文鲜活、人物形象鲜活的。(不少于150字)答:_参考答案:(1)文章善于用简洁的语言记述事件,节奏分明,富有韵律。举例略。(2)善于运用动作描写展示人物不受任何拘束、适意而行的性格特点,举例略。(3)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展示人物性格。举例略。(4)善于设置“包袱”(悬念),结局出人意料。举例略。(5)描写的事件富有生活情趣。举例略。(6)整个故事具有一定的哲理思考:人生贵适意。举例略。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张教授是唐诗研究行家,他对李白诗风的论述非常透彻,真是抛砖
35、引玉,让同学们大开眼界。B. 令爱出身书香门第,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如此大家闺秀,博通之人,当是小女学习的楷模。C. 本报衷心呼吁大家踊跃投稿,不管名流大家还是文坛新人,我们都一视同仁,唯以质量为准。D. 志愿者为留守儿童们送礼物,小明领到礼物非常髙兴,他说:“谢谢叔叔阿姨,礼物我笑纳了。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能力。题干要求选出“表达得体的一句”,A项,“抛砖引玉”运用不得体,“抛砖引玉”是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不能用于他人;C项,“呼吁”用于请求援助或主持公道,用在此处表达不得体,应改为“欢迎”;D项,“笑纳”是客套话,用于请人收下礼
36、物。不能用于自身。故选B。点睛:语言表达得体,主要是指使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所谓“语境”包括说话的对象(称谓、语气),场合(时间、地点、氛围),目的(说什么、怎么说)以及说话人自己的身份;所谓“语体”主要指是口语(谈话、演讲、辩论、广播稿)还是书面语(政论语体、科技语体、文艺语体、应用语体)。前者要求通俗易懂、多用短句、不用文言词。后者须根据所使用的文体而定,例如应用语体包括启事、通知、申请(假条通俗易懂、简洁平实),广告(形象生动、多用修辞),广播稿(通俗化、口语化)等。一注意场合,审时度势;二看清对象,因人而异;三掌握谦敬,注意礼貌。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天坛,不仅因世
37、界上现存最大的祭天建筑群而著称,其形态各异、历史悠久的古柏群也 。天坛名柏很多,以干纹奇特优美而驰名的“九龙柏”就是其中的代表。“九龙柏”是明永乐十八年所植,如今巍然屹立在回音壁外西北侧,它高达18米,树干周长达3.8米。它的奇特之处在于躯干上布满了突出的干纹,从上往下扭结纠缠,像数条巨龙绞身盘绕。细细品味, 。然而这既不是人工雕琢,也不是画工彩绘,却是树体本身天长日久 !“九龙柏”之所以生长成这样,据林学家考证看,可能是因表皮细胞分裂不均造成的结果。除了“九龙柏”,天坛还有“迎客柏”“问天柏”“莲花柏”“卧龙柏”等一大批有名柏树。( )?这是因为,柏树常青长寿,其木质芳香,经久不朽,人们视其
38、为吉祥昌瑞之树,在天坛大量种植。每年定期为古树施肥复壮,在地面打孔通气,改良土壤,增加保护设施,加强树周施工监管多措并举之下,近几年,天坛公园没有一棵古树病亡。众多古树虽已数百岁高寿,至今仍是枝繁叶茂、苍翠挺立,把天坛点缀得 、生机盎然。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举世瞩目惟妙惟肖浑然天成美轮美奂B. 举世闻名栩栩如生巧夺天工美轮美奂C. 举世闻名栩栩如生浑然天成古色古香D. 举世瞩目惟妙惟肖巧夺天工古色古香18.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据林学家考证,可能是因表皮细胞分裂不均造成的。B. 据林学家考证看,可能是因表皮细胞分裂不均造成的
39、。C. 据林学家考证看,可能是表皮细胞分裂不均造成的结果。D. 据林学家考证,可能是因表皮细胞分裂不均造成的结果。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为什么在天坛里种这么多柏树呢 B. 为什么在天坛里种品种繁多的柏树呢C. 为什么在天坛里种有名的柏树呢 D. 天坛里种这么多的柏树有什么好处呢参考答案:17. C 18. A 19. A【17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举世闻名:全世界都知道的事情,形容非常著名。举世瞩目: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形容影响很大。结合语境内容,选用“举世
40、闻名”。栩栩如生: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结合“然而这既不是人工雕琢,也不是画工彩绘”分析,选用“惟妙惟肖”。浑然天成:谓自然形成的整体,无斧凿的痕迹。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披艺极其精巧。结合“却是树体本身天长日久”分析,选用“浑然天成”。古色古香:形容富于古雅的色彩或情调。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结合“把天坛点缀得”分析,选用“古色古香”。故选C。点睛: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
41、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18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考证”与“看”重复,删去“看”,排除B项、C项。考虑到前面有“之所以
42、”,选项则为“是因(为)”,使关联词语更搭配,且“是造成的”与“结果”杂糅,排除D项。故选A。【19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根据括号处前后的内容可知,括号前面写天坛种植了很多柏树,括号后面回答种柏树的的原因,括号中的内容与后面的内容呈因果关系,通读可轻松选出答案。故选A。9.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俗
43、”有通俗与庸俗之分。 。 。通俗是喜爱朴素的。唐代李绅的诗悯农何其通俗!又何其朴素!但通俗又不等于朴素,白居易的忆江南就于通俗中见绮丽。惠洪冷斋夜话云:“白乐天每作诗,令老妪解之。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易之。”可见通俗并非脱口而出。通俗的诗是不卑俗、也不浅薄的。刘禹锡的竹枝词就是一首明朗流畅、富有情趣的好诗。“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这两句诗道破了通俗的秘密。中国古代许多著名文人都推崇通俗。平易浅显是指通俗,俗不可耐是指庸俗。白居易有意识地追求通俗,王安石誉之为“白俚”。ABCD参考答案:A【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4、【技巧点拨】对于考查语句连贯性的题目,考生应先抓中心。首先要统揽全局,抓中心句,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观点句、材料句等),然后分析其他句子是如何围绕中心句来组织的。比如这段文字主要是说“俗”有通俗与庸俗之分,抓住语段的前后照应处,然后抓思路。句子中的思路一般指三个方面: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思维的顺序。空间顺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逻辑顺序,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具有规律性的顺序。10.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北京申办冬奥会的标识以中国书法“冬”字为主体,将生动的冰雪运动姿态与书法艺术巧妙融合,展现了冬季运动的活力和中国文化的魅力。B.能
45、否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对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支撑经济中高速增长,具有重要意义。C.就扑朔迷离的中东局势而言,达成伊核全面协议,就如同拔除了一个潜在火药桶的引信,缓解了地区紧张局势,降低了冲突。D.按照党的十八大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审计署坚持在审计工作中以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积极服务绿色发展理念为思路。参考答案:A技巧点拨:搭配不当类是病句考查内容之一,分析此类病句,看主干成分。句子的主干成分是指主语、谓语、宾语。拿到一个句子,首先迅速划出它的主干,然后看主、谓、宾三者之间能否两两搭配,有一对不能搭配,都叫做“搭配不当”。 看枝叶(附加)成分,
46、句子的附加成分是指定语、状语和补语,主要看这些成分能否修饰、限制它们的中心词。看介宾短语,介词的运用极容易出现毛病,尤其是介宾短语的搭配。看并列短语,并列短语的运用常常顾此失彼,犯有前后不能全面搭配的毛病。看两面词,当语句中出现了“能否”、“是否”、“有没有”之类的两面词时,我们应首先考虑这个句子可能犯有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的毛病。看关联词,一个语句出现了关联词,我们要想到关联词是否放错了位置,关联词搭配是否恰当,特别是成对搭配使用的关联词语,不能随意改换,否则就会影响到意思的准确表达。六、写作(60分,共1题)11. 阅读下面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勒内托姆是法国著名数学家。有一次,他同两位古人类学家讨论问题。谈到远古的人们为什么要保存火种时,一位人类学家说,因为保存火种可以取暖御寒;另一位人类学家说,因为保存火种可以烧出鲜美的肉食。而托姆说,因为夜幕来临之际,火光灿烂多姿,是最美最美的。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许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