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南省长沙市第二十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小题。看,非虚构的麦家记者:在2008年风声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家奖时,你说过,四十岁前我渴望得奖,但四年前起,我改变了自己,我不再念想那些奖。现在你如何看待名利?麦家:大英百科全书对“银行家”一词是这么解释的:晴天送伞,雨天收伞。我觉得名利这东西差不多也是这德性,别去刻意求它,求不来的,来了也不要得意,可能不是个好东西。我深有体会,名气越大,写出好作品的几率将越小。记者:在新书非虚构的我中,你专门把作家博尔赫斯作为单独一部分,可见他对你的影响。除了
2、博尔赫斯,还有什么作家或者作品对你有较大影响?麦家:不同时期喜欢不同的作者。一开始是塞林格,是他的麦田里的守望者让我知道小说可以这样写,它刺激了我最初的创作。后来年岁增长,阅读增多,我开始喜欢茨威格、卡夫卡、福克纳,再然后就是博尔赫斯。如果有一本书一个作家令你眼前一亮,觉得他就是你的,至少在那个阶段,你要反复精读它,直到把他的文字变成你的血液。记者:对一个作家来说,经验、观察和想象是不是很重要,哪个更重要一些?麦家:什么人容易当作家?作家天生具备某种责任:要对当下发生的事情,发出自己的声音,是批评也好建议也好,反正需要提醒社会,使这个社会变得更完善更和谐。对一个作家来说,还要守得住成名前的寂寞
3、,成名后的诱惑。作家需要孤独,整天像名人一样满世界跑,遍地开花,就有可能遍地荒漠,怎么可能有沉淀的思想。经验、观察和想象都很重要,但这些都是途径,作家最先要完成的是对自己内心的把握,明白“为什么而做”。记者:有很多作家被人们熟知都是通过影视作品,比如苏童、莫言,你怎样看待这种现象?如何解读文学与影视的关系?影视改编给你带来怎样的利弊?麦家:这说明现在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了,看影视的人越来越多了。轻文学重影视,说到底是我们对心灵的怠慢。和文学圈相比,影视圈要复杂得多,他们需要考虑商业效果,有可能违背作家的意愿,对小说进行非常低俗的改编。这是对作家的不尊重。跟影视打交道后,让我更重视故事的价值,这在今
4、天,对一个作家来说也许是必需的。在消遣和娱乐无处不在的今天,小说要杀出重围,只有拼故事,这是小说最后的“救命稻草”。记者:现在你又多了一个头衔浙江省作协主席,你会怎样平衡主席和作家的关系?麦家:坦率说,我肯定不是最合适的人选,但既然当了,肯定要做些事,即使对自己写作有所影响也在所不辞。我想至少可以把自己现有的一些文学资源给有潜力的青年作家分享一下,让他们更迅速更健康地成长。坦率说,我更希望自己当“作家”,而一个作家最大的尊严就是写出好作品,希望未来的五年你记住我的仍然是作家的头衔,而不是主席。记者:对于浙江年轻作家如流潋紫、南派三叔、沧月、桐华等从网络写作走出来的作家和他们的作品,你如何看待?
5、麦家:这些年轻的类型文学作者,他们是从网络中大浪淘沙冲出来的,就市场影响力来看,他们绝不亚于传统作家,且创作力旺盛。但对文学的理解有时显得过于褊狭。80后、90后的作品,我看了之后,有一个基本体会,一方面羡慕他们这么年轻就能写出这么漂亮的文章,同时隐隐地也感到一种遗憾。他们整个文学是情多了、事少了,感觉就像一颗树冠非常庞大的树,由于树冠过于庞大,把树干遮掉了。还有一个,就是“小我”过分大了,国家过分小了。但只要稍加指引,他们就能写出更优异的作品,我对他们充满期待。记者:今年4月你以个人的名义开办了一家特殊的书店麦家理想谷,为年轻作家免费提供食宿,鼓励他们创作,是什么缘由让您想要开办这样一家书店
6、?目前的状况如何?麦家:其实开书吧是在我心中酝酿多年、不断充实的一个梦。我经历过默默无名时的无助、孤独,现在算是有了些名气也有了些资源。理想谷作为我自己的一个小梦想,我乐意来尝试一下,也算我取之文学还之文学的一个心愿吧。记者:你对父亲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你的父亲对你的人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麦家:亲情是越走越深的,父亲去世快两年了,我还是很难过,老是梦到他,想起他。在我的印象里,父亲总是话不多,但是他在重要的时候说了一句改变我命运的话:“家有良田,可能要被水淹掉;家有宫殿,可能要被火烧掉;肚子里文化,水淹不掉,火烧不掉,谁都拿不走”。这句话醍醐灌顶,是我人生的第一个转折,从那时起我便发奋学习。可
7、以说,我现在所有的一切,是从这句话起步的,它是我一个支点、一个世界。选自2013年9月燕赵都市报,有删改19麦家乐于提携后进,为了帮助年轻作家,他做了哪些工作?(3分)20根据文意,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6分)(1)遍地开花,就有可能遍地荒漠。(3分)(2)由于树冠过于庞大,把树干遮掉了。(3分)21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作家怎样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6分)参考答案:19(3分)(1)客观评价年轻作家,提出中肯的建议,对其鼓励和期待。(1分)(2)开办书店,为年轻作家免费提供食宿,鼓励他们创作。(1分)意思对即可。每点1分,两点都对得3分。20(6分)(1)(3分)作家必须守得住成名前的寂寞
8、,成名后的诱惑(1分),如果内心浮躁,整天到处跑,就不可能有沉淀的思想(1分),那么就算写再多的作品,也是缺乏思想内涵的,很快如花朵般凋谢(1分)。(2)(3分)一些年轻作家的作品过于注重抒发情感,而忽略了故事的价值(2分),没有丰富的故事情节作为凭借,情感则显得空洞,难以感动作者(1分)。21(6分)(1)发奋学习,广泛阅读,精读钻研。(2分)(2)把握内心,耐住寂寞,淡泊名利。(2分)(3)具有社会责任感,敢于直言,促进社会的完善和谐。(2分)(4)坚持自我,重视作品故事的价值,不受商业的影响。(2分)本题最多得6分。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论沉思泰戈尔(1)我们只有通过沉
9、思,才能认识最高深的真理,当我们的意识完全沉静在沉思之中的时候,我们就会明白,那不仅是一种获得,而且是我们与它的合一。(2)因此,只有通过沉思,让我们的灵魂与思想的最高峰联系在一起时,我们所有的活动、言辞、行为才能变得真实。(3)让我在这里为你们引用一段在印度经常被引用的有关沉思的话吧:(4)我沉思宇宙创造者那值得敬慕的力量。(5)“创造者”这个词的含意由于经常使用而变得庸俗了。只有当你把广漠的宇宙整个带进你直觉的视野之时,你才能说,神从他那无限的创造力中创造了这个世界。但神创造世界并不是一次性的活动,而是每时每刻连续不断的创造。(6)所有这一切表明了创造者无限强大的意志。它不像万有引力定律,
10、也不像我不能崇拜或不能认同的某些抽象物。但这段话说的力量是“值得敬慕的”,它认可了我的崇拜,因为它属于一个至上者,它不是一个单纯的抽象。(7)这个力量体现在哪里?(8)一方面,它是大地、天空、星河;另一方面,它是我们的意识。 ,(9)由于这世界在我的意识中有它的另一面,因此在自我和世界之间存在着永恒的联系。倘若在它的源泉和中心没有意识、没有那种至上意识的存在,那么它就不可能成为世界。(10)神的力量经进发就向前奔涌,它既是我们的意识,又是外部世界的意识。它的分裂往往是我们自己造成的,而实际上,创造的这两个方面正如它们出于同一来源一样,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11)因此,沉思意味着我的意识和外部广
11、漠的世界的合一。那么,这种统一在何处呢?(12)在那伟大的力量之中,在发射出自我意识和外部世界意识的伟大力量之中。(13)沉思并非使我占有了某物,而是要弃绝自我,使我与一切创造物融为一体。(14)这就是我们引用的有关沉思的精义,我们要用心记住这话反复地背诵它,直到我们的心灵安定下来,排除一切迷乱杂念为止。这里没有损失,没有畏惧,没有要我们忍受的痛苦我们与别人的关系变得单纯、自然我们变得自由了。沉思就是去领悟真理,去生活,去运动,并在沉思中去获得我们的存在。(15)让我再告诉你们有关的另一段话,那是在我们的学校里,孩子们沉思和每日祈祷时所使用的一段话:(16)给我们意识,让我们在其中顿悟你是我们
12、的父亲。(17)然而,这个真理在我们的生活中没有完全实现,这就是我们之所以不完美、受苦和犯罪的原因。因此,我们祈求能够在我们的意识中实现这一真理,我们祈求能够这样去做。(18)当我们完全实现了这个伟大真理,那么,我的生命将以它的谦卑,以它的自制,在敬仰崇拜的温馨中去表达它自己的真理。(19)我们在祈祷中有时虽然没有用我们的全部心思去充分认识所用的词语,而只是机械地说出它们的发音,然而它们使我们得到满足。“父亲”就是这样的一个词。(20)因此,在我们的沉思中必须更深刻地理解“父亲”这个词的意义,以使我们的心灵处于它真实的和谐之中。16对文中有关词句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沉思宇宙创造者那值
13、得敬慕的力量”中的“创造者”与“神的力量一经进发就向前奔涌”中的“神”,二者属同一对象。B“创造的这两个方面正如它们出于同一来源一样,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意思是说“我们的意识”和“外部广漠世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合一的,这也正是“沉思”的内涵。C“由于这世界在我的意识中有它的另一面,因此在自我和世界之间存在着永恒的联系。”这里的“另一面”就是上文说的“我们的意识”;句意是说,“这世界”如果“没有意识,没有那种至上意识的存在,那么它就不可能成为世界。”D文中将“沉思”说成“父亲”,意在说明沉思能够像慈父一样给人以真实的和谐和永久的温馨。17文章第(6)段说的“创造者无限强大的意志”具体体现在
14、哪里?文章第(17)(18)两段出现了四个“真理”,这四个“真理”的内涵都相同吗?请作简要分析说明。(6分) 18综观全文,作者认为“沉思”的根本目的是什么?(6分) 参考答案:16C(“另一面”应该指“天空、大地、星河”等外部世界。) 17神创造世界并不是一次性的活动,而是用他那无限的创造力每时每刻连续不断的创造。四个“真理”的内涵并不一致,前三个“真理”的内涵一致,都指“沉思”;最后一个“真理”是前三个的升华,其内涵与前三个不相一致。 18认识最高深的真理;使我们所有的活动、言辞、行为变得真实;在领悟真理、生活、运动中获得我们的存在。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遗落在乡村的果子刘
15、国芳我们已经去过好几次黄源了,这个村有许多老房子。这天,我们又去了,才进村,就有一伙孩子跟在我们后面,这些孩子大的十几岁,小的五六岁。见了我们,大一些的孩子会说:“又来看老房子呀?”我们笑笑说:“来看老房子。”然后我们在那些房子间穿行,孩子仍跟在我们后面,还说:“都是些烂房子,又没有人住,有什么可看的。”孩子说对了,房子确实很烂,也没人住。莫说这些烂房子,就是刚盖好的新房,因为主人出去打工了,那些房子也是门上一把锁,关了。我们当中有个人,第一次来,见了那么多孩子,就问:“这个村怎么这么多小孩,大人倒见不到一个。”一个孩子接嘴说:“我奶奶在家,她到地里去了。”我说:“大人都到外面打工去了,村里除
16、了老人就是孩子。”我说着时,看到一个老人了,站在一棵树下。是一棵枣子树,秋天时节,枣子熟了红了。一个孩子见了枣子树,忽地蹿过去。这个孩子,我后来知道他的名字就叫康枣,身上的衣服脏得像刮刀布。看见这个叫康枣的孩子往枣子树下去,我以为他要摘枣子吃,但错了,康枣摘了枣子不是吃,而是当石头,往其他孩子身上扔。其他孩子也蹿到枣子树下摘枣子,摘了去扔那个叫康枣的孩子。然后便互相扔来扔去,跑走了。我们在孩子跑走后走近了老人,我说:“这些孩子怎么把枣子当石头扔呀,多浪费。”老人说:“这家人打工去了,几年都没回来,每年枣子都烂了落了。”我说:“你们也可以摘了吃呀。”老人说:“村里人走得差不多了,到处都是枣子,哪
17、吃得完。”老人这么一说,我们才发现,村里真的到处都是枣子树。那些枣子都熟了红了,一些熟透了,掉得满地都是。而且,不但是枣子熟了没人摘,柿子熟了,也没人去摘。因为过了几天我们又去了黄源,在村口就发现好几棵柿子树,那些柿子熟透了,掉了一地,也没人摘。这时一个老人和一个孩子走来了,我便问老人说:“我们可以摘树上的柿子吃吗?”老人说:“可以。”那孩子也说话了,他说:“想摘多少摘多少。”我看着孩子,问道:“你叫什么呀?”孩子说:“我叫李子。”孩子说着时,我们摘了柿子,给他吃,但这个叫李子的孩子不要,他说:“不要,我家有。”我们只好自己吃,熟透了,好甜。我于是问老人说:“这么好吃的柿子怎么不摘了卖?”老人
18、说:“划不来,摘一天柿子也卖不了几个钱,而打一天工,可以赚好几百。”我说:“那不浪费了?”老人说:“浪费也没办法。”在黄源,许多橘子熟了,也没人摘,那些橘子最后黑了,同样落在地上,让人可惜。过来些时候,我们又去了。这天,看到的是很多柚子树下落了一地的柚子。康枣和李子还有其他孩子同样跟在我们身后,在柚子树下,他们把柚子当球踢来踢去。踢了一会儿,他们就打闹起来,那李子打了康枣一下,然后爬到柚子树上去。在树上,李子跟康枣说:“有本事上来呀。”康枣也往树上爬,但康枣穿着大人衣服,很笨拙,他倒是爬了上去,但树枝被他弄得摇来摇去,跌下来不少柚子。忽地,康枣也失足跌了下来。跌痛了,康枣趴在地上呜呜地哭起来。
19、那个李子看康枣跌下树去,便往树下爬,可能手忙脚乱,他也一屁股跌在地上,痛得哇哇大叫。我看着他们,忽然想到,这些孩子,其实也是遗落在乡村的果子。(选自小说月刊2015年11期)7下列对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以“我们”去黄源看老房子为契机,着重描述乡村的房屋和果树,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冷清、衰败、荒芜的乡村图景,读后令人倍觉心酸。B小说的对话简洁传神,通过“我”与老人、孩子的对话,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揭示了社会时代背景,巧妙将乡村故事与当前时代联系起来。C小说将笔墨集中于一个叫康枣的孩子身上,通过刻画康枣肮脏而滑稽的穿着和言行来折射了留守孩子的群体形象,这种点面结合的写法
20、别具匠心。D小说以康枣和李子相继从树上跌落,痛得大哭结尾,寄寓了作者对这些无人照顾的留守孩子的同情,表达了对乡村以及孩子前途命运的担忧。8“我”在小说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9小说以“遗落在乡村的果子”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参考答案:7A8“我”贯穿小说始终,推动情节发展,将小说串联成一个有机整体。“我”是故事的亲历者和叙述者,借助第一人称“我”之口叙述,能增强小说的真实性和感染力。(通过抒写“我”的感受,表达“我”的思考,有助于揭示小说的主题。 9明指乡村里成熟后无人采摘,烂了落了的果子。暗喻乡村里像果子一样不被重视、缺乏关爱的留守孩子。以此为题,表达了对在市场经济和打工潮
21、的冲击下农村日益衰落的社会现实的忧虑。7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A项,“着重描述乡村的房屋和果树” 助于揭示小说的主题。学*科点睛:对于人物形象作用题,考生可以从如下几个角度分析作答。1从对人物形象上:烘托突出主人公性格(性格上对比差异)。2从对主题上:深化主题(次要人物性格与主题间联系)。3从对情节上: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站在次要人物角度推动故事发展)。4烘托气氛的作用。考生可以从这几个角度思考作答。9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小说标题的寓意。“遗落在乡村的果子”,分析其本意及比喻意。明指乡村里成熟后无人采摘,烂了落了的果子。暗喻乡村里像果子一样不被重视、缺乏关爱的留
22、守孩子。最后点明象征意。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材料,完成各题。古所谓歌者诗三百止尔。唐宋间始为长短句,法非古意,然数百年来工者凡人,美成、白石,逮今脍炙人口。知者谓丽莫若周,赋情或近俚;骚莫若姜,放意或近率。今玉田张君,无二家所短,而兼所长。春水一词,绝唱千古,人以张春水目之。盖其父寄闲先生善词名世,君又得之家庭所传者。中间落落不偶,北上燕南,留宿海上,憔悴见颜色。至酒酣浩歌不改王孙公子蕴藉身外穷达诚不足动其心馁其气与?岁庚子相遇东吴,示予词若干首,使为序云。(节选自邓牧张叔夏词集序)26. 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27. 文中的美成、白石的本
23、名分别是_、_。 28. 根据材料,用自己的话概括玉田(张炎)词作的特点。 参考答案:26. 至酒酣浩歌/不改王孙公子蕴藉/身外穷达/诚不足动其心馁其气与? 27. (1). 周邦彦 (2). 姜夔 28. 曲丽精雅、率性自然【2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比如句子的“主-谓-宾”有时还要注意一些特殊的用法等。本题中“诚与?”为固定短语,“诚”用在问句句首,表反问语气,翻译成“难道”,“诚”
24、前面应断开;“身外穷达”是下文的条件状语,“身外穷达”应该独立成句;句中“至酒酣浩歌”与“不改王孙公子蕴藉”构成语意上的转折关系,两个分句之间应断开。这句话的大意是:饮酒至兴头上放声高歌,丝毫不改王子王孙的君子气质;失意和发达,难道不足以动摇他的心性,使他的志向改变吗?【27题详解】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考生应加强对诗词作者姓名、字号、籍贯以及作品这主要观点的实际能力,平时注意积累,运用联系法理解性记忆。根据语境,文章介绍的是唐宋间诗词作者,考生应锁定范围。周邦彦(1057年1121年),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著名词人。姜夔(1154年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
25、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考生据此文学常识作答即可。【28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的概括和理解能力。考生解答本题时应首先看清题目要求,然后到文中筛选相关语句,分析作答。本题要求为“根据材料,用自己的话概括玉田(张炎)词作的特点”,根据文本“知者谓丽莫若周,赋情或近俚;骚莫若姜,放意或近率。今玉田张君,无二家所短,而兼所长”可知,张炎在诗词创作方面博采各家之长,“丽”指遣词造句,流丽清畅;“赋情或近俚”“ 放意或近率”指张词感情真挚细腻,充满诗情画意又率真自然。考生可据此分析作答。【点睛】网上无翻译。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康保裔,河南洛阳人。祖
26、志忠,讨王都战殁。父再遇,从太祖征李筠,又死于兵。保裔在周屡立战功,及再遇阵殁,诏以保裔代父职,从石守信破泽州,又从诸将破契丹于石岭关,领登州刺史。寻知代州,移深州,领凉州观察使。真宗即位,召还,以其勤养母老,赐以上尊酒茶米。诏褒之,为高阳关都部署。契丹兵大入,诸将与战于河间,保裔选精锐赴之,会暮,约诘朝合战。迟明,契丹围之数重,左右劝易甲驰突以出,保裔曰:“临难无苟免。”遂决战。二日,杀伤甚众,蹴践尘深二尺,兵尽矢绝,援不至,遂殁焉,时车驾驻大名,闻之震悼,废朝二日,赠侍中。以其子继英为六宅使、顺州刺史,继彬为洛苑使。继英等谢曰:“臣父不能决胜而死,陛下不以罪其拏,幸矣,臣等顾蒙非常之恩!”
27、因悲涕伏地不能起。上恻然曰:“尔父死王事,赠赏之典,所宜加厚。”顾谓左右曰:“保裔父、祖死疆埸,身复战殁,世有忠节,深可嘉也。”保裔谨厚好礼喜宾客善骑射弋飞走无不中尝握矢三十引满以射筈镝相连而坠人服其妙。屡经战阵,身被七十创。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殁后,亲吏鬻器玩以偿。上知之,乃复厚赐焉。方保裔及契丹血战,而援兵不至,唯张凝、李重贵率众策应之,遇契丹兵交战,保裔为敌所覆,重贵与凝赴援,腹背受敌,自申至寅力战,敌乃退。当时诸将多失部分,独重贵、凝全军还屯,凝议上将士功状,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殁,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上闻而嘉之。(节选自宋史?康保裔传)注 诘朝,即诘旦;平明,清晨。 拏,通“孥”,
28、儿子。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及再遇阵殁 及:趁着 B寻知代州。移深州 寻:不久 C会暮,约诘朝合战 会:适逢 D屡经点阵,身被七十创 被:遭受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以其勤养母老 赐以上尊酒茶米 B为高阳关都部署 保裔为敌所覆C契丹围之数重 唯张凝、李重贵率众策应之D上知之,乃复厚赐焉 自申至寅力战,敌乃退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保裔谨厚好礼/喜宾客/善骑射弋/飞走无不中/尝握矢三十/引满以射/筈镝相连而坠/人服其妙。B保裔谨厚好礼/喜宾客/善骑射/弋飞走无不中/尝握矢三十/引满以射/筈镝相连而坠/人服其
29、妙。C保裔谨厚好礼/喜宾客/善骑射/弋飞走无不中/尝握矢三十/引满以射筈镝/相连而坠/人服其妙。 D保裔谨厚好礼/喜宾客/善骑射弋/飞走无不中/尝握矢三十/引满以射筈镝/相连而坠/人服其妙。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康保裔世代行伍出身,一心报效朝廷。其祖康志忠、其父康再遇先后战死沙场;他代父职后,又随众将攻破契丹。宋真宗即位,召他回来,给予赏赐嘉奖。B康保裔抱定赴死信念抗击契丹。契丹大举入侵,双方约定次日早晨交战,契丹却提前至黎明层层包围宋军,保裔不愿苟免于死,战至兵尽矢绝,最终阵亡。C康保裔战死沙场引起强烈反响。他的死讯传来,皇上深深震惊哀悼,停止朝会两天,
30、又赐封其子官职,同时一再表示,保裔是为王事而死,理应厚重褒奖。D在与契丹血战时,张凝、李重贵与康保裔并肩抗敌,直到敌军退去。各位将领多半丢失了自己的部队,只有李重贵与张凝保全部队回到驻地。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殁后,亲吏鬻器玩以偿。(4分)大将陷殁,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3分)(2)从文中找出能体现康保裔奋身杀敌的两个细节。(可以自己概括,也可以引用原文)(3分)参考答案:5.A( “及”在文中的意思是“到了,等到”。)6.C(A.分别为连词“因为”和介词“把”。B.分别为动词“担任”和介词“被”。5D.分别为副词
31、表顺承关系“于是、就”和副词表限制关系“才”。)7.B8.D(在康保裔与契丹血战时,张凝、李重贵率领军队策应他,没有与他并肩抗敌。)9.(1)康保裔借了公家的数十万钱款犒劳军队,死后,亲属和部下卖掉器物珍玩来偿还。(贷:借;劳:犒劳;鬻:卖。各1分,句意1分)大将陷敌阵亡,而我们却计算功劳,有什么脸面呢?(吾曹:我们;面目:脸面。各1分,句意1分)(2)杀伤甚众,蹴践尘深二尺。 (康保裔在被契丹围困时,杀死杀伤敌人很多,踏践起的尘土足有二尺深。)屡经战阵,身被七十创。 (康保裔多次经历战阵,身上带着七十处伤口。)参考译文:康保裔,是河南洛阳人。他的祖父康志忠,在讨伐王都时战死。他的父亲康再遇,
32、在跟随太祖征讨李筠时,又死于战场。保裔在周朝屡次立下战功,等到康再遇阵亡,皇上诏令让康保裔代替父亲之职,跟随石守信攻破泽州,又跟随各位将领在石岭关打败契丹,担任登州刺史之职。不久任代州知州,接着调任深州知州,担任凉州观察使。真宗即位之后,将他召回,因为他能勤勉地赡养年老的母亲,皇上赐给他家上好的酒、茶和米。还发诏令褒奖他,让他担任高阳关都部署。 契丹兵大举入侵,各位将领与契丹兵在河间作战,康保裔遴选精锐兵力赶赴战场,恰逢天将黑,与诸将约定第二天早晨联合作战。次日黎明时,契丹把康保裔包围了好几重,康保裔的手下劝他换甲衣、骑快马冲出去,保裔说:“面临灾难,不可苟且偷生。”于是与敌人决战。战斗进行了
33、两天,杀死杀伤敌人很多,踏践起的尘土足有二尺深,手下的士兵兵全都用光了箭,但援兵还是没有来,于是就牺牲在那里。当时皇上的车驾停驻在大名,皇上听到康保裔牺牲的消息,震惊哀悼,停止上朝了两天,并赠予保裔侍中之职。皇上还让康保裔的儿子康继英担任六宅使、顺州刺史,让康继彬担任洛苑使。康继英等感谢皇上说曰:“我们的父亲父不能在决战中胜利,而是战死了,陛下没有因此而对他的儿女治罪,就是大幸了,但是我们还是承蒙了皇上非同寻常的恩典!”于是悲伤流泪,匍匐在地不能起身。皇上伤感地说:“你们的父亲是为国而死的,按赠赏规定,是应该加以厚赏的。”回头对侍臣们说:“保裔的父亲、祖父都战死在疆埸,他自己又在战斗中牺牲,世
34、代代都体现出忠节,非常值得嘉奖。” 保裔谨慎厚道,讲究礼节,喜欢结交宾客,善于骑马射箭,射飞禽走兽没有射不中的。曾经先放置好一把三十支一束的箭,拉满弓射去,那些箭的筈镝接连着落下,人们都钦服他的射术之妙。多次经历战阵,身上带着七十处伤口。曾经借公家的十万钱慰劳军队,他牺牲后,亲属和部下卖掉器物珍玩来偿还。皇上知道这件事后,就又对保裔家优厚赏赐。正当康保裔与契丹人血战时,援兵却没有来,只有张凝、李重贵率领军队与他作策应,他们也遭遇契丹兵并与之作战。康保裔被敌人覆没时,李重贵与张凝赶去救援,却腹背受敌,从申时杀到寅时,才把敌人击退。当时各位将领多半丢失了自己的部队,只有李重贵与张凝保全部队回到驻地
35、。张凝提议上书报告将士们立功的情况,李重贵深深叹息说:“大将都陷于敌阵战死了,我们这些人却想计较功劳,有什么脸面啊!”皇帝听说了这事,嘉奖了李重贵与张凝。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刘温叟,字永龄,河南洛阳人。父岳,后唐太常卿。温叟七岁能属文,善楷隶。岳时退居洛中,语家人曰:“吾儿风骨秀异,所未知者寿耳。今世难未息,得与老夫皆为温、洛之叟足矣。”故名之温叟。汉祖南下,温叟自洛从至郑州,称疾不行。及入汴,温叟久之方至,授驾部郎中。显德初迁礼部侍郎知贡举得进士十六人有谮于帝者帝怒黜十二人左迁太子詹事温叟实无私,后数年,其被黜者相继登第。温叟与张昭同修汉隐帝及周祖实录。恭帝即位,迁工部侍郎
36、兼判国子祭酒事。建隆九年,拜御史中丞。丁内艰,退居西洛,旋复本官。三年,兼判吏部铨。一日晚归由阙前,太祖方与中黄门数人偶登明德门西阙,前驺者潜知之,以白温叟。温叟令传呼如常过阙。翌日请对,具言:“人主非时登楼,则近制成咸恩宥,辇下诸军亦希赏给。臣所以呵导而过者,欲示众以陛下非时不登楼也。”太祖善之。宪府旧例,月赏公用茶,中丞受钱一万,公用不足则以赃罚物充。温叟恶其名不取。任台丞十二年,屡求代。太祖难其人,不允。开宝四年被痰,太祖知其贫,就赐器币,数月卒,年六十三。太宗在晋邸,闻其清介,遣吏遗钱五百千,温叟受之,贮厅西舍中,令府吏封署而去。明年重午,又送角黍、执扇,所遣吏即送钱者,视西舍封识宛然
37、,还以白太宗。太宗曰:“我钱尚不用,况他人乎?昔日纳之,是不欲拒我也;今周岁不启封,其苦节愈见。”命吏辇归邸。是秋,太宗侍宴后苑,因论当世名节,士,具道温叟前事,太祖再三赏叹。(节选自宋史刘温叟传)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显德初迁礼部侍郎知贡举得进士十六人有谮于帝者帝怒黜十二人左迁太子詹事B显德初迁礼部侍郎知贡举得进士十六人有谮于帝者帝怒黜十二人左迁太子詹事C显德初迁礼部侍郎知贡举得进士十六人有谮于帝者帝怒黜十二人左迁太子詹事D显德初迁礼部侍郎知贡举得进士十六人有谮于帝者帝怒黜十二人左迁太子詹事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后唐
38、是五代政权之一,李存勖所建,都洛阳。五代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文中“汉祖(南下)”指“后汉高祖(南下时)”。B称疾,是古文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托词,当事人本身或许没有生病,却以生病为由,以回避某事某人,文中“称疾不行”暗示传主的微妙心态。C祭酒,古代学官名。晋武帝咸宁四年设,以后历代多沿用,为国子学或国子监的主管官。刘温叟当时以工部侍郎的身份兼任国子监主管。D丁内艰,是指遭遇父亲去世。丁忧就是遭遇父母亲去世。古代朝廷官员,无论任什么官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回到祖籍守丧一段时间。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刘温叟很有文才。他七岁就能写文章,后来还与
39、张昭共同修撰后汉隐帝及周太祖实录。B刘温叟公正无私。他曾主持贡举,录用的进士中12人被斥除,但后来他们还是考中了进士。C刘温叟爱惜名誉。御史府旧例,赏赐若公用不足则以罚款补充,温叟拒绝取用这样的赏赐。D刘温叟清廉有加。宋太宗当晋王时派人给他送去钱和物,他都不肯接受,使者不得已将其载回。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臣所以呵导而过者,欲示众以陛下非时不登楼也。 (2)昔日纳之,是不欲拒我也;今周岁不启封,其苦节愈见。 参考答案:4.(3分)A5.(3分)D(丁内艰,是遭遇母亲去世)6.(3分)D(“宋太宗当晋王时派人给他送去钱和物,他都不肯接受,使者不得以将其载回”错)7
40、.(10分)(1)(5分)我呵道而过的原因,是想向人暗示您不是时候不会登楼啊。(译出大意给2分;“呵导”“示众” “非时”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2)(5分)从前接受下来,这是不想拒绝我;现在过了一年还不启封,他坚守节操(的行为或品质)更加明显。(译出大意给2分;“纳”“周岁”“苦节”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参考译文:刘温叟字永龄,河南洛阳人。其父刘岳,任后唐太常卿。温叟七岁就能写文章,擅长楷书、隶书书法。刘岳退居洛中时,对家人说:“我的儿子风骨秀异,不能预知的只是寿命长短罢了,当今世道混乱,我儿能够与我都成为温、洛之间的老叟则足矣。”所以给他取名为温叟。后汉高祖南下时,温叟从洛阳跟从到郑州
41、后,称病不行。进入汴京后,温叟很迟才到来,授任他为驾部郎中。显德初年(954),升任礼部侍郎、知贡举,录取进士十六名。有人向皇帝诬陷他们,皇帝发怒,斥除其中十二人,把温叟贬任为太子詹事。温叟实际上并无私心,后来几年,被斥除的人相继考中。温叟与张昭共同修撰后汉隐帝及周太祖实录,恭帝即位,升任他为工部侍郎兼判国子祭酒事。建隆元年(960),任御史中丞。遭母丧,退居西洛,不久恢复本官。建隆三年,兼任判吏部铨。一天晚上回家从宫前走过,太祖正与中黄门数人偶然登明德门西楼,温叟的前导人员偷偷地知道了,告诉他。温叟下令像平常过皇宫那样传呼。第二天朝见时,温叟说:“人主登楼非时,则近臣都希望得到宽恕,护卫诸军
42、也希望得到赏赐。我之所以呵道而过,是想向人暗示您不是时候不会登楼啊。”太祖认为他做的对。御史府旧例,每月赏给公用茶,御史中丞得钱一万,公用不足就以罚款补充。温叟厌恶罚款之名而不取用。任台丞十二年,多次求人自代。太祖难找合适人选,不允许。开宝四年染病,太祖知道他贫穷,到他家里赏赐器币,几个月后去世,终年六十三岁。太宗在任晋王时,听说他清介,派人送给他钱五百千,温叟接受下来,存放在厅西舍房中,命令府吏封署后离去。第二年重午节,又派人送去角黍、执扇,所派的人正好是去年送钱的人,看见西舍封记还在,回来后告诉太宗。太宗说:“我的钱他尚且不用,何况是他人的钱?从前接受下来,这是不想拒绝我;现在过了一年还不
43、启封,他坚守节操(的行为或品质)更加明显。”命令官吏把所送物品载回。这年秋天,太宗在后苑侍奉太祖用宴,在谈论当世有名的清节之士时,详细讲述了刘温叟以前的事情,太祖再三叹赏。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 下面是雷雨中的一段台词,其中“梅花”这一细节耐人寻味。请从剧情发展或人物塑造的角度,点评其艺术效果。要求:采用对偶句式,两句总字数不超过30字。(4分)鲁侍萍 老爷那种绸衬衣不是一共有五件?您要哪一件?周朴园 要哪一件?鲁侍萍 不是有一件,在右袖襟上有个烧破的窟窿,后来用丝线绣成一朵梅花补上的?还有一件,周朴园 (惊愕)梅花? 鲁侍萍 旁边还绣着一个萍字。周朴园 (徐徐立起)哦,你,
44、你,你是 鲁侍萍 我是从前伺候过老爷的下人。周朴园 哦,侍萍!(低声)是你? 参考答案:答案示例:一剪寒梅连接两代人恩恩怨怨;半世浮萍穿越三十年风风雨雨。【评分参考】点评内容紧扣“梅花”在剧情发展或人物塑造方面的作用,给2分。对偶句式(宽对即可、平仄不作要求),给2分。超过字数,每3字扣1分,扣完2分为止。8.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一个很 的机会,在内蒙古的一个农村插队的付晓晓发现了周边古代遗址上散落的瓷器碎片。他结合学习历史、去多地古代窑址 的方式,最终 这些瓷片为宋元时期定窑、钧窑、龙泉窑等生产的古代瓷片。付晓晓感叹,宋代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年代,宋瓷以温婉
45、含蓄的釉色、风姿绰约的造型、美轮美奂的装饰艺术在市场上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藏家追捧。“五大名窑之一的钧瓷以釉色 ,徇烂奇妙,色彩三分人力,七分天成,绝非世间丹青妙手力所能及,其色在瓷画中可做天空、海洋;定窑瓷色白质薄,土色如玉,色泽淡雅,文饰秀美,在瓷画中用来做花瓣和衬景;龙泉窑其瓷片在瓷画中用作绿色的青山、草原,仿佛巧夺天工的人造美玉。”付晓晓如数家珍地对各类瓷器的妙处侃侃而谈。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内蒙古(mng) 散落(sn) 釉色(yu) 风姿绰约B.内蒙古(mng) 散落(sn) 釉色(yu) 巧夺天工C.内蒙古(mng) 散落(sn) 釉色(yu) 文饰秀美D.内蒙古(mng) 散落(sn) 釉色(yu) 徇烂奇妙2文中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 偶尔 考查 断定 致胜B. 偶然 考察 鉴定 制胜C. 偶尔 考察 断定 制胜D. 偶然 考查 鉴定 致胜3文中加方框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美轮美奂 B.力所能及 C.如数家珍 D.侃侃而谈 参考答案:1.A B. 内蒙古(mng) 釉色(yu)D. 散落(sn) 釉色(yu) 绚烂奇妙 C. 散落(sn) 纹饰秀美2.B3.D 侃侃: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9. 根据下面文字提供的信息,给“客家围龙屋”下定义。不超过50字(含标点符号)。(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