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黑龙江省绥化市庆安第十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3279947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0.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绥化市庆安第十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黑龙江省绥化市庆安第十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黑龙江省绥化市庆安第十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黑龙江省绥化市庆安第十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黑龙江省绥化市庆安第十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黑龙江省绥化市庆安第十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6-29题。 (18分)遥远的炊烟鲁先圣 只要在乡村生活过,有谁不怀念村庄上空那袅袅升起的炊烟?袅袅的炊烟,在房屋的脊梁上盘旋,在树梢的鸟巢旁飘荡,在胡同的拐角里踱步,最后都凝聚成片片朦胧的烟霞。那温暖的烟霞里,有母亲的呼唤,有奶奶的目光,也有父亲洪钟般的声音。有多久没有看到过炊烟了?城市里没有炊烟,城市里用的是液化气,即使有了些许的炊烟,也是有害气体,是不会让人留恋的。况且,城市里的人们,也没有时间留意炊烟,大家都匆匆忙忙,谁会有时间在意稍纵即逝的炊烟?炊烟只属于宁静

2、的乡村,只属于浑厚的黄土地。只有在停下匆匆步履的时候,只有在心灵归于淡雅和安静的时候,那袅袅的炊烟才会从久远的记忆中升起来,瞬间就弥漫了你整个的心灵,它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让人有不尽的遐想。童年的时候,炊烟是娘做好的可口的饭菜。伙伴们成群结队去村外的田野里玩耍,去村头的小河里嬉戏。高兴起来,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回家。这个时候不知道谁说一声,我家房顶上没有烟了,娘做好饭了。大家立刻都齐刷刷地把目光投向村里,纷纷寻找自己家的房顶。不久前还袅袅升起着的炊烟,都已经渐渐散尽了,娘把饭都做好了。大家自然都收了心,赶快追逐着跑向村里,跑回自己的家里,那里有娘可口的饭菜等着啊。再不回家,娘就要到村口呼唤儿子了

3、。炊烟是汉子们心底的温暖。太阳升起来了,汉子们赶着牲口,拉着牛车,说说笑笑地到村外的田地里劳作。到了中午,汉子们累了的时候,村里的炊烟也升起来了。这个时候,大家纷纷卸下牲口,在地头坐下,点了一支烟,大家的目光都朝着通往村里的小路。在那条小路上,渐渐地,成群结队的妇女,提着饭菜从村里的炊烟里走来了。汉子们的疲劳顿时消失了,那不尽的温暖扑面而来。炊烟就是远行的游子心中的家园。不论到了天南海北还是在都市庙堂;不论你名满天下还是腰缠万贯,最让你动心的,一定是故乡茅屋上升起的那袅袅炊烟啊。不论你遭受了多么深重的重创,那随风漂浮的缕缕炊烟,顷刻之间就把你隐藏在了无边的温暖里。当我们忆起年迈的母亲,母亲的身

4、影多半是在炊烟里。有多少回啊?当我们从野外回到家里,当我们喊娘的时候,母亲的身影正在炊烟里忙碌。我突然想起“人烟”这个词。人烟,就一定是人间烟火,也就是指炊烟了。在千里荒漠中的孤独旅行的人,在浩瀚无边的大海中航行的人,突然看到地平线上升起的袅袅炊烟,会激动得热泪盈眶,那是看到了人间的信号。所有漫漫孤旅的寂寞和苍凉,所有长途跋涉的疲惫和恐惧,瞬间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没有风的时候,炊烟就像一棵树,从家中灶房里生长起来,然后与全村的“树”聚起一棵参天大树。有风的时候就不同了,家家的炊烟刚刚冒上房顶,就迅速汇集,变成一片片灰色的云,飘浮到村庄的上空,最后都消失到无边的旷野里。其实,不论是有风的时候还是

5、无风的时候,乡村上空的炊烟都是一幅动人的画卷,像飞流直下的瀑布,像艳丽多彩的锦缎,像婀娜多姿的少女,像飘忽散淡的烟霞。可是炊烟与画卷又不同,因为炊烟里还有麦子的香味,更有母亲殷殷的目光。记不清我从什么时候起看不到炊烟了,炊烟成了一种记忆了。这记忆仿佛是一种情结,越是遥远,越让人刻骨铭心。26结合文意,理解“炊烟只属于宁静的乡村,只属于浑厚的黄土地”的含意。(4分)27结合第四、五、六段,请分点简要概括“炊烟”的内涵。(4分)28结合全文,请简要分析最后一段的作用。(4分)29作者把乡村的炊烟描写得形象可感,请从修辞的角度,对第1段画线句子加以赏析。(6分)参考答案:26答案:城市没有炊烟,(1

6、分)城市的人们无暇留意炊烟,(1分)而炊烟是乡村生活的一部分。(2分)27答案: (1)表达了对母亲的赞美之情;(2)对幸福温暖的乡村生活的怀念;(3)远方游子的乡土之思。(每点1分,3点4分)28答案: (1)照应文题,前一句点“炊烟”,后一句点“遥远”;(1分)(2)呼应开头部分,与“怀念”“遐想”遥遥相应;(1分)(3)深化主旨,抒写长久不见炊烟的遗憾,表达作者对炊烟所代表的乡村生活的怀念。(2分)29答案: “踱步”一词将炊烟拟人化,形象地写出了炊烟袅袅上升的情态。运用排比的句式,节奏感强,强调了炊烟各异的形态,突出对炊烟记忆之深;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感念之情。(拟人、排比各1分,具

7、体分析各1分,作用2分。其中,排比分析一处即可)略2. 阅读下文,完成1214题。野菊花野菊花!漫山遍野的野菊花!花朵不过一分镍币大小,密密匝匝,重重叠叠,织造出淮河堤畔、大别山麓梦幻般神奇的织锦。分明是太阳和月亮的灼目滚烫的合金,让造物主随意倾倒泼洒在这里,叫人心灵久久震颤。几番秋雨秋风秋霜。山野早已敛去了辽阔的绿色,只把灰脊露在人间;紫燕和鸿雁的呼唤,杳然寂灭在江南的路上,留下了牛儿和羊儿的哞咩,在枯草败叶间低回纵然是松柏,也已减色,纵然是檀竹也已落魄,惟独野菊花,却以她野性的勇敢与进取,举起了开放的拓展的金旗,“欲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她不禁锢自己,有花就尽情地开,有香就尽情地

8、放。这一朵迟迟不肯谢去,那一朵挣出半个脸儿来就开了。从茎顶,从胁下,一下子冒出那么多花骨朵,仿佛一夜之间被风唤醒,一齐把眼睛睁开,睁得又圆又亮,再也不想闭去。她把金子般的本色毫不掩饰地宣泄成河成瀑,又把琥珀般的药香毫无保留地聚散如云如雾。这时,假若你静下心来,你会从袅袅升腾的忽聚忽散的浓香里谛听到广乐音乐金蛇狂舞的活泼,琵琶古曲十面埋伏的壮烈她不固守现成,匍匐的枝条看似柔弱,却从不攀援依附。这枝被折去,更多的芽箭立却射出,迅速占领周围的地面,把墨玉般羽状分裂的叶片扩张开来,铺展如苍鹰的翼翮,拥护着黄花,风来想凌空而去,云过含不尽向往,活脱脱是一幅潘天寿饱和金石的鹰瞵图,从大别山巅挂到淮水河沿。

9、当霜雪卷藏这幅宏篇巨构时,她的宿根却在这片沉重而冷静的土地下酝酿谋划,将屈原“上下而求索”的浩歌凝结在心,待时以串发。今年崖头岭上的几株,明年一定要发展成簇;今年篱前坎下的几丛,明年一定要繁衍成龙。星散的,要汇聚;成块的,要连片。然后,在荒滩坡,在贫瘠却是自由的土地上,左冲右突,向四面八方扩张、挺进,步步为营,为营步步。不知是山野滋育了她的野性,还是她的野性诱发了山野的野味野情。这是一种怎样的野性的美啊!而这野性美的烛照天地的光芒,投射在她开放的态势和拓展的行动中,于生命的运动里发现自我,表现自我,实现自我,教人体味出一种人生境界。故有久久的震颤回荡在心12在第四段,作者说:“你会从袅袅升腾的

10、忽聚忽散的浓香里谛听到广东音乐金蛇狂舞的活泼,琵琶古典十面埋伏的壮烈”,请分析作者这样说的原因。(4分)13联系全文看,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了野菊花的野性?(4分)14请分别说明以下两句话在文中的意思。(1)分明是太阳和月亮的灼目滚烫的合金,让造物主随意倾倒泼洒在这里,叫人心灵久久震颤。(2分)(2)而这野性美的烛照天地的光芒,投射在她的开放的态势和拓展的行动中,于生命的运动里发现自我,表现自我,实现自我,教人体味出一种人生境界,故有久久的震颤回荡在心。(2分)参考答案:12野菊花把金子般的本色毫不掩饰的宣泄成河成瀑,又把琥珀般的药香毫无保留地聚散如云如雾。(请注意“这时,假若你静下心来”在文中

11、的作用。前句“宣泄成河成瀑”的比喻突出其热烈、奔放之势,“聚散如云如雾”的比喻既突出香味之浓郁,又表现出“聚散”的变化)13(1)她不禁锢自己;(2)她不固守成规。(请注意文中“这是一种怎样的野性美啊”概括的范围)14(1)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如织锦泼金般的开放使人惊叹不已。(2)野菊花的野性美中表现了一种不畏艰难,奋力拼搏,展现自我价值的精神,给人以鼓舞。(前一句的陈述对像是野菊花的花朵,这两句都要联系上下文作分析,并注意语言表达的技巧)3.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马裤先生老 舍火车在北平东站还没开,同屋那位睡上铺的穿马裤,戴平光眼镜,青缎子洋服上身,胸袋插着小楷羊毫,足蹬青绒快靴的先

12、生发了问:“你也是从北平上车?”很和气的。火车还没动呢,不从北平上车,由哪儿呢?我只好反攻了:“你从哪儿上车?”他没言语。看了看铺位,用尽全身的力气喊了声:“茶房!”茶房跑来了。“拿毯子!”马裤先生喊。“请少待一会儿,先生。”茶房很和气地说。马裤先生用食指挖了鼻孔一下,别无动作。茶房刚走开两步。“茶房!”这次连火车好似都震得直动。茶房像旋风似的转过身来。“拿枕头!”“先生,您等我忙过这会儿去,毯子和枕头就一齐全到。”茶房说得很快,可依然是很和气。茶房看马裤先生没任何表示,刚转过身去要走,这次火车确是哗啦了半天,“茶房!”茶房差点吓了个跟头,赶紧转回身来。“拿茶!”“先生请略微等一等,一开车茶水

13、就来。”马裤先生没任何的表示。茶房故意地笑了笑,然后搭讪着慢慢地转身,腿刚预备好要走,背后打了个霹雳,“茶房!”茶房不是假装没听见,便是耳朵已经震聋,竟自快步走开。“茶房!茶房!茶房!”马裤先生连喊,一声比一声高。站台上送客的跑过一群来,以为车上失了火,要不然便是出了人命。茶房始终没回头。马裤先生又挖了鼻孔一下,坐在我床上。“你坐二等?”这是问我呢。我又毛了,我确是买的二等,难道上错了车?“你呢?”我问。“二等。快开车了吧?茶房!”他站起来,数他的行李,一共八件,全堆在另一卧铺上。数了两次,又说了话,“你的行李呢?”“我没有行李。”“?!”他确是吓了一跳,好像坐车不带行李是大逆不道似的。“早知

14、道,我那四只皮箱也可以不打行李票了!”茶房从门前走过。“茶房!拿手巾把!”“等等。”茶房似乎下了抵抗的决心。马裤先生把领带解开,摘下领子来,分别挂在铁钩上:所有的钩子都被占了,他的帽子,大衣,已占了两个。车开了。他爬上了上铺,在我的头上脱靴子,并且击打靴底上的土。枕着个手提箱,车还没到永定门,他睡着了。我心中安坦了许多。到了丰台,车还没停住,上面出了声,“茶房!”没等茶房答应,他又睡着了;大概这次是梦话。过了丰台,大概还没到廊坊,上面又打了雷,“茶房!”茶房来了,眉毛拧得好像要把谁吃了才痛快。“干吗?先生”“拿茶!”“好吧!”茶房的眉毛拧得直往下落毛。“不要茶,要一壶开水!”“好啦!”马裤先生

15、又入了梦乡,呼声只比“茶房”小一点。有时呼声低一点,用咬牙来补上。有趣!到了天津。又上来些旅客。马裤先生出去,呆呆地立在走廊中间,专为阻碍来往的旅客与脚夫。忽然用力挖了鼻孔一下,走了。下了车,看看梨,没买;看看报,没买。又上来了,向我招呼了声,“天津,唉?”我没言语。他向自己说:“问问茶房,”紧跟着一个雷,“茶房!”我后悔了,赶紧地说:“是天津,没错儿。”“总得问问茶房。茶房!”我笑了,没法再忍住。车好容易又从天津开走。刚一开车,茶房给马裤先生拿来头一份毯子枕头和手巾把。马裤先生用手巾把耳孔鼻孔全钻得到家,这一把手巾擦了至少有一刻钟,最后用手巾擦了擦手提箱上的土。我给他数着,从老站到总站的十来

16、分钟之间,他又喊了四五十声茶房。茶房只来了一次,他的问题是火车向哪面走呢?茶房的回答是不知道;于是又引起他的建议,车上总该有人知道,茶房应当负责去问。 茶房说,连驶车的也不晓得东西南北。于是他几乎变了颜色,万一车走迷了路?!茶房没再回答,可是又掉了几根眉毛。他又睡了,这次是在头上摔了摔袜子,可是一口痰并没往下唾,而是照顾了车顶。我的目的地是德州,天将亮就到了。谢天谢地!我雇好车,进了城,还清清楚楚地听见:“茶房!”一个多礼拜了,我还惦记着茶房的眉毛呢。 (有删改)16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这篇小说以戏谑、夸张的漫画式手法,描写了马裤先生在火车上的经历,

17、故事虽然简单,但情节曲折、紧张,极富戏剧性。B.小说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细节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茶房对马裤先生的不满,就是通过茶房眉毛的细微变化表现出来的。C.马裤先生一上火车就向茶房要手巾把,一把手巾擦了至少有一刻钟,是因为马裤先生作为一名知识分子,比较讲究卫生。D.“一个多礼拜了,我还惦记着茶房的眉毛呢。”这样结尾既表达了“我”对茶房的同情,也为小说画上了一个幽默的句号。E.强烈、鲜明的对比是这篇小说最突出的特色,马裤先生看起来不合常理的言行,就是通过“我”的言行反衬出来的。17小说开头第一段就描写马裤先生的衣着言行,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答:_18马裤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

18、请简要分析。(4分)答:_19有人认为,小说中的“我”也有人性弱点,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谈谈你的具体理由。(6分)答:_参考答案:16、选B、D。本题考查内容分析和概括能力。要在整体把握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归纳。A项“描写了马裤先生在火车上的经历”与文章内容有出入,应该是“描写了马裤先生令人生厌的举止行为”。C项“一把手巾擦了至少有一刻钟,是因为马裤先生作为一名知识分子,比较讲究卫生”不正确,“一把手巾擦了至少有一刻钟”是因为马裤先生自私自利、毫无社会公德心。E项“马裤先生看起来不合常理的言行,就是通过我的言行反衬出来的”不正确,马裤先生看起来不合常理的言行,是通过马裤先生自己的语言、动作和细节

19、表现出来的,“我”的一些反应只是从侧面来衬托出马裤先生的令人生厌。17、勾画一个衣着言行与众不同、令人发笑的人物形象;为后文即将发生的幽默、可笑的故事作铺垫;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8、颐指气使,目中无人,缺乏公德;斤斤计较,爱占小便宜,自私自利;不讲卫生,不顾他人感受,趣味低下。19、观点一:同意,“我”也有人性弱点。“我”对马裤先生的不当言行不加制止,听之任之;“我”对马裤先生的讽刺过于夸张,且语言近于刻薄;“我”对自己缺乏反思精神。观点二:不同意,“我”没有人性弱点。“我”是作者思想的体现者,不是性格人物;“我”在事件中言行很少,性格特征不明显;“我”在小说中主要起连缀情节的作用。二、 古

20、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列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金就砺则利 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B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C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D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日浅,国家无事。参考答案:B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刘古塘墓志铭清方苞雍正四年五月望后二日,兄子道希书至,告古塘之丧。昔余成童,从先兄求友闾巷间,得古塘。其后之近邑,归故乡,客京师,学同而志相近者,复得数人,而惟古塘为本交。古塘少以雄豪自处,短衣厉饰,惟恐见者知为儒生,而先兄独义之。余少好气,数以气盖余,心不能平,久之乃见谓直谅。古塘早丧

21、母,家贫,母家给田数十亩。少长,觅食自活,以田归庶弟。既为诸生,得时誉,学使常以重币延。岁时归家,解装,遇亲友,随手尽,俄而乏绝,饥不得餐,晏如也。年羹尧巡抚四川,固请与偕。议加赋,力争而止。遂以他故行,曰:“其心神外我矣!能守吾言以期月邪?”及督川陕,复固请以往,再三见,浃月而归。古塘貌精悍。有与同姓名者,大患乡里,督学邵嗣尧闻之而未察也,按试呼名,忽注视冯怒,榜笞数十。众皆哗,群聚而诟之,嗣尧愧恨,发疾死。古塘始无愠色,既无宽容。尝语余曰:“士之大闲二::其一义利也,其一利害也。君子怀刑,设子遘祸殃而我退避,以为明哲,可乎?”及余以南山集被逮,冒危险以急余,如所言。辛卯乡试为举首,以随部檄

22、,挈余妻子北上,失会试期,后遂绝意进取。年六十有九,终于家。始余出刑部狱,传客诸公间。诸公计数余兄弟早岁诸同好,数之奇,彼此如一辙。时存者惟彝叹、古塘,因谱其行及殁而未见余文者,作四君子传。无何彝叹亦殁,至于今无一存者矣,而余独留其衰疾之躯,其尚足控揣邪?然吾闻古之为交者,其有失言过行,则相引以为羞;今诸君子各以身名完,未为不幸,独后死者滋惧耳。古塘子幼,道希与翁君止园纪其丧,余恐不宿,乃豫为志铭。古塘姓刘氏,名捷,怀宁人,流寓江宁。其卒以四月廿五日。某年月日葬于某乡某原。 (选自方苞姚鼐集,有删改)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饥不得餐,晏如也 如:形容词词尾,

23、的样子 B乃豫为志铭 豫:通“预”,预先C众皆哗,群聚而诟之 诟:辱骂D数之奇,彼此如一辙 奇:非凡7.下列各句中虚词“以”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3分)A.以田归庶弟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B其卒以四月廿五日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C冒危险以急余 作师说以贻之D遂以他故行 以其无礼于晋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年少时的刘古塘,虽为一介书生,但总以英雄豪杰自居,多次在气概上压过当年争强好胜的作者,不过后来两人却成为挚友。B作者出狱后,为当年与自己志趣相投的朋友相继离世而悲痛万分,由于担心自己不久于人世,就预先为亡友刘古塘写好了墓志铭。C刘

24、古塘早年,因与一个祸患乡里的人同名同姓,曾遭到行事鲁莽的督学邵嗣尧的毒打,督学也为此犯了众怒,愧恨、发病而死。D刘古塘在年羹尧担任四川巡抚期间,受邀入其幕府,但因为与年羹尧在加赋问题上意见相左,他只待了一个月时间便离开了。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既为诸生,得时誉,学使常以重币延。(3分)(2)设子遘祸殃而我退避,以为明哲,可乎?(4分)(3)今诸君子各以身名完,未为不幸,独后死者滋惧耳。(3分)参考答案:6. 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

25、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赵襄子最怨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去之。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行见其友,其友识之,曰:“汝非豫让邪?”曰:“我是也。”其友为泣曰:“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

26、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豫让曰:“既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既去,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

27、子!”使兵围之。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于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死之日,赵国志士闻之,皆为涕泣。(选自史记刺客列传)注:漆身为厉(,赖),吞炭为哑:以漆涂身,使肌肤肿烂,像患癞病。厉,同“癞”。癞疮。吞炭为了使声音变得嘶哑。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赵襄子最怨智伯怨:痛恨B卒释去之去:使离开C何乃残身苦形苦:痛苦D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数:责备5下列句子

28、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豫让“义人也”的一组是()(3分)去而事智佰,智佰甚尊宠之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 既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遂伏剑自杀ABC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智伯被消灭后,豫让为报答智伯乔装改扮刺杀赵襄子,失败被擒,但赵襄子认为他是有义之人,释放了他。B豫让的朋友劝说他假意投靠赵襄子再伺机刺杀,但豫让认为那是不义的行为,还是坚持了自己的做法。C赵襄子指责豫让既然易主侍奉智伯,就不该一再为其报仇。而豫让认为智伯对自己有知遇之恩,表达了“士为知己者死”的决心。D第二次行

29、刺失败被擒,豫让要求向赵襄子的衣服刺几下以了却心愿,赵襄子感于他的大义,满足他的要求后才将其处死。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5分)(2)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5分)参考答案:附:【参考译文】豫让,是晋国人,以前曾经侍奉范氏和中行氏两家大臣,没什么名声。他离开那里去侍奉智伯,智伯特别地尊重宠幸他。等到智伯攻打赵襄子时,赵襄子和韩、魏合谋灭了智伯;消灭智伯以后,三家分割了他的国土。赵襄子最恨智伯,就把他的头盖骨漆成饮具。豫让潜逃到山中,说:“唉呀!好男儿可以为了解自己的人去死,好女子

30、应该为爱慕自己的人梳妆打扮。现在智伯是我的知己,我一定替他报仇而献出生命,用以报答智伯,那么,我就是死了,魂魄也没有什么可惭愧的了。”于是更名改姓,伪装成受过刑的人,进入赵襄子宫中修整厕所,身上藏着匕首,想要用它刺杀赵襄子。赵襄子到厕所去,心一悸动,拘问修整厕所的刑人,才知道是豫让,衣服里面还别着利刃,豫让说:“我要替智伯报仇!”侍卫要杀掉他。襄子说:“他是义士,我谨慎小心地回避他就是了。况且智伯死后没有继承人,而他的家臣想替他报仇,这是天下的贤人啊。”最后还是把他放走了。 过了不久,豫让又把漆涂在身上,使肌肤肿烂,像得了癞疮,吞炭使声音变得嘶哑,使自己的形体相貌不可辨认,沿街讨饭。就连他的妻

31、子也不认识他了。路上遇见他的朋友,辨认出来,说:“你不是豫让吗?”回答说:“是我。”朋友为他流着眼泪说:“凭着您的才能,委身侍奉赵襄子,襄子一定会亲近宠爱您。亲近宠爱您,您再干您所想干的事,难道不是很容易的吗?何苦自己摧残身体,丑化形貌,想要用这样的办法达到向赵襄子报仇的目的,不是更困难吗?”豫让说:“托身侍奉人家以后,又要杀掉他,这是怀着异心侍奉他的君主啊。我知道选择这样的做法是非常困难的,可是我之所以选择这样的做法,就是要使天下后世的那些怀着异心侍奉国君的臣子感到惭愧!” 豫让说完就走了,不久,襄子正赶上外出,豫让潜藏在他必定经过的桥下。襄子来到桥上,马受惊,襄子说:“这一定是豫让。”派人

32、去查问,果然是豫让。于是襄子就列举罪过指责他说:“您不是曾经侍奉过犯氏、中行氏吗?智伯把他们都消灭了,而您不替他们报仇,反而托身为智伯的家臣。智伯已经死了,您为什么单单如此急切地为他报仇呢?”豫让说:“我侍奉范氏、中行氏,他们都把我当作一般人看待,所以我像一般人那样报答他们。至于智伯,他把我当作国土看待,所以我就像国土那样报答他。”襄子喟然长叹,流着泪说:“唉呀,豫让先生!您为智伯报仇,已算成名了;而我宽恕你,也足够了。您该自己作个打算,我不能再放过您了!”命令士兵团团围住他。豫让说:“我听说贤明的君主不埋没别人的美名,而忠臣有为美名去死的道理。以前您宽恕了我,普天下没有谁不称道您的贤明。今天

33、的事,我本当受死罪,但我希望能得到您的衣服刺它几下,这样也就达到我报仇的意愿了,那么,即使死了也没有遗恨了。我不敢指望您答应我的要求,我还是冒昧地说出我的心意!”于是襄子感于他的大义,就派人拿着自己的衣裳给豫让。豫让拔出宝剑多次跳起来击刺它,说:“我可以用这种方式来报答智伯于九泉之下了!”于是伏剑自杀。自杀那天,赵国有志之士听到这个消息,都为他哭泣。略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 阅读下面的文字,逐段概括中国古代木构房屋的特点,每个特点不超过10个字。 中国古代木构房屋需防潮防雨,故有高出地面的台基和出檐较大的屋顶。这种房屋内部可以全部打通,也可按需要用木材进行装修分割,分隔方式可

34、实可虚,实的如屏门、板壁等,虚的如落地罩、太师壁等。工匠们设计房屋的各种构件(如梁、柱)时,在保有其功能的基础上,往往会对其形状、位置进行艺术加工,使之更漂亮、美观,如把直梁加工成月梁,给人以参差不齐之感。为防止木材腐烂,工匠们给木构房屋涂上油漆,油漆在木材表面形成坚固的保护层,能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参考答案:台基高,出檐大 内部可通可隔 构件艺术美观 涂有油漆以防腐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确定所给材料中的主要信息,将次要信息排除。本题中的文字属于说明性的材料,要抓住说明的对象及特点进行概括。总之,“压缩语段”的关键在于寻找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点,取主舍次,然后确定表达

35、的语言骨架,将重要的信息分解安排,组成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8.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中国自古不乏爱好美食的文人,_。因为孟子说过:“君子远庖厨”,品鉴美食是件风雅事,文人爱好做饭就未免失身份。苏轼偏不在乎,_,还极爱下厨房,以大胆的创意和实践精神,_。诸如“东坡鱼”、“东坡肘子”、“东坡羹”、“东坡豆腐”等,这些名菜和他流传至今的诗词文章一样“脍炙人口”,其中最著名的,要属“东坡肉”。参考答案:但爱好做饭的文人却并不常见 他不仅爱好美食 做出许多流传至今的名菜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题,首先应浏览语段,

36、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答题时注意语段的中心意思,注意上下文语意的衔接,高度关注上下文就能想出答题的办法。本题重在考查学生对语言逻辑和语意的整体把握能力。根据后文“孟子说过君子远庖厨,品鉴美食是件风雅事,文人爱好做饭就未免失身份”,第一处应该填“但爱好做饭的文人却并不常见”。根据后文“还极爱下厨房”,第二处应该是“他不仅爱好美食”。第三处根据后文写的是苏轼做出了很多知名的菜品,所以第三处应该填“做出许多流传至今的名菜”。点睛:本题与排序题有点小小的区别,那就是要用文字将上下文串联起来,故难度要大一些。考生在解答此类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话题要统一:首尾谈的是同一话题,中

37、间也不应有所偏离,没有岔开或暗换话题之处。注意照应、过渡:首尾要照应,过渡应有过渡性语句作为桥梁。顺序要合理:句间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在安排上是合理的。逻辑顺序还体现在关联词语的合理使用上。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在于,要反复研读横线前后的句子,辨明前后内容之间的关系,借助这种关系以及前后句的内容和形式来确定横线句子的内容和形式。如本题根据后文“还极爱下厨房”,第二处应该是“他不仅爱好美食”。9. 下列对离骚(节选)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

38、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A.从语言上看,楚辞所用多为楚语楚声,楚地方言词语大量涌现,其中“兮”字作为虚词 叹词成为楚辞的鲜明标志之一。 B.“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这两句写出了诗人一生追求美好事物、提高自己 修养的品行。 C.“汩余若将不及兮”写诗人深感时不我待,借以慨叹时光飞逝,表达了积极进取的生活 态度,也引出了下文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D.最后用“美人”比喻诗人自己,也喻指君王。“乘骐骥”指希望自己能重返朝廷,乘骏 马驰骋在楚国的土地上。参考答案:D(“乘骐骥”指任用贤能人才。)10.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们为什么

39、重视邻里关系呢?因为他不仅满足了日常生活所需,而且守望相助,危难时还可以互相保卫,这是客观的实际利益需要,也受到了基层政治和相关法律制度的保障。搞好邻里关系,_。良好的邻里关系还使人体验到了由同住在一起的亲切感所产生的人生意义和幸福感。A. 不仅是基于互利互助的实用功能,而且邻里和睦,会让人有精神家园之感,继而有归属感和认同感B. 不仅是基于互利互助的实用功能,而且邻里和睦,会让人有归属感和认同感,继而有精神家园之感。C. 不仅让人有归属感和认同感,而且邻里和睦,基于互利互助的实用功能,继而有精神家园之感D. 不仅让人有精神家园之感,而且邻里和睦,基于互利互助的实用功能,继而让人有归属感和认同感参考答案:B点睛:做题时要注意:综观材料,把握材料的中心。弄清材料的陈述对象,语段的结构特点,感情基调,以及主要句子的句式特点等。语句的连贯不能只注重语言形式的连贯,主要应看句子的内容是否前后照应,意思是否连贯顺畅。六、写作(60分,共1题)11. 生活里每天几乎都充满绿意。绿色是地球的基本颜色,孕育着生命和未来,如果没有绿色,我们这个世界将是不可思议的。同样地,如果没有请以如果没有-为题接着写下去,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