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第四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3279943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01.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第四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第四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第四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第四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第四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第四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乱世中的美神李清照是因为那首著名的声声慢被人们记住的。那是一种凄冷的美,特别是那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简直成了她个人的专有品牌,她被当作了愁的化身,而对她的解读又“怎一个愁字了得”。 其实李清照在写这首词前,曾经有过太多太多的快乐。当李清照满载着闺中少女所能得到的一切幸福,步入爱河时,她的美好人生又更上一层楼。夫婿赵明诚是一位翩翩少年,两人又是文学知己,情投意合。他们二人除一般文人诗词琴棋的雅兴外,还有更相投的事业结合点金石研究。蜜一样的生活,滋养着她绰约的

2、风姿和旺盛的艺术创造。金人一锤砸烂了都城汴京的琼楼玉苑,李清照在山东青州的爱巢也树倒窝散,一家人开始过漂泊无定的生活。南渡第二年,赵明诚急病而亡。一个叫张汝舟的人走进她的生活。刚结婚之后张对她照顾得也还不错,但很快就露出原形,原来他是想占有李清照身边尚存的文物。这些东西李视之如命,而且金石录也还没有整理成书,当然不能失去。无奈之中,李清照走上一条绝路,鱼死网破,告发张汝舟的欺君之罪,李清照也随之入狱。由于友人帮忙,李只坐了九天牢便被释放了。但这在她心灵深处留下了重重的一道伤痕。一个女人心中爱的火花就这样永远地熄灭了,这怎么能不令她沮丧犯愁呢?1134年,金人又一次南侵,赵构又弃都再逃。李清照第

3、二次流亡到了金华。国运维艰,愁压心头。有人请她去游附近的双溪名胜,她长叹一声,无心出游:“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已渐入暮年的李清照没有孩子,守看孤清的小院落,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国事已难问,家事怕再提,只有秋风扫着黄叶在门前盘旋,偶尔有一两个旧友来访。她有一孙姓朋友,其小女十岁,极为聪颖。一日孩子来玩时,李清照对她说,愿将平生所学相授。不想这孩子脱口说道:“才藻非女子事也。”李清照不由得倒抽一口凉气,她觉得一阵晕眩,手扶门框,才使自己勉强没有摔倒。李清照感到她像是落在四面不着边际的深渊里,一种可怕的孤独向她袭来。她茫然地行走在杭州深秋的落叶黄花中,吟出这首浓缩了她一生和全身心痛楚的,

4、也确立了她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所寻寻觅觅的是什么呢?身为女人,她既不能像岳飞那样驰骋疆场,也不能像辛弃疾那样上朝议事,甚至不能像陆、辛那样有政界、文坛朋友可以痛痛快快地使酒骂座,痛拍栏杆。她甚至没有机会和他们交往,只有独自一人愁。她以非凡的才华和勤奋,又借着爱情的力量,在学术上完成了金石录巨著,在词艺上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但是,那个社会不以为奇,不以为功,连那十岁的小女孩都说“才藻非女子事”。李清照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她只好一人咀嚼自己的凄凉。随着时代的进步,李清照当年许多痛苦着的事和情都有了答案,可是我们偶然再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风雨时,总能看见那个

5、立于秋风黄花中的寻寻觅觅的美神。 (有删改)16联系原文,请用几个词(或短语)概括出“怎一个愁字了得”一句中“愁”的内涵。(4分)17李清照的人生经历了太多的波折,请以“亡国破家”为界,分条列举她后半生的种种磨难。(5分)18这篇文章运用的反衬手法体现在哪些方面?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反衬手法的好处。(6分)参考答案:16国愁,家愁,情愁,学术著作未成之愁。(只要答到三点就给4分。)17再婚又离婚,遭遇感情生活的痛苦。四处逃亡,备受颠沛流离之苦。生逢乱世,无人理解,遭人歧视,怀有超越时空的孤独。(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4分,答对三点给5分。)18(1)以早年的幸福生活反衬李清照晚境的凄凉;以

6、世道的艰难反衬李清照的理想美;以爱情、生活的磨难反衬李清照的心灵美、诗歌美;以世风“才藻非女子事”来反衬李清照的执著。(只要答到三点给3分)(2)通过多角度的反衬,突出了李清照身处逆境,关心国事,仍然进行不懈的艺术追求的坚强品格,使“乱世中的美神”形象更加光彩照人。(3分)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25分)老房子与蒲公英永新人春节前大弟回了一趟老家。一个族弟的小孩结婚, 找到了他, 他回去随礼, 顺便喝杯喜酒。说是族弟, 其实早在五服之外了, 因为我家自曾祖至父亲一辈都是单传。在这个村上没有血缘亲近的人了,远房的邻居也就当族亲来往。大弟回来说, 我家的老房子不行了, 长期没人住, 年

7、久失修, 还多处漏雨, 怕是要坍塌了。说着说着, 大弟脸色凝重, 神情戚然。我又何尝不是。这栋两层二十间大瓦房, 是父母带着几个姐姐像燕子垒窝一样, 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用双手垒起来的。这当中他们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汗, 只有星星知道, 月亮知道。记得那时候, 我只有十岁左右, 早上起来, 经常见不到大人。他们天没亮就走了, 去五十里开外的深山扛木头。回来的时候, 我们多半已经睡了, 只依稀听到卸下木头的咣当声, 然后就是他们像牛一样饮水的咕噜声。房子建成了, 没几年我们姐弟也长大了, 一个个像小鸟一样飞走了, 只留下年迈的父母守着这偌大的房子。长期繁重的劳作损坏了他们的健康。父亲老了之后经常腰痛,

8、 母亲的一个大关节变了形, 最后几年无法正常行走。即使这样, 他们也不愿意离开老屋。两位老人, 守着空荡荡的大房子, 叹息着说早知道建这个房子没人住,就不吃这个苦了。父母离世之后, 这房子就真的没人住了, 空了。这是父辈用血汗换来的一个家, 我们没有理由抛弃她。我们兄弟商量着继续请人维修, 请人看护。大弟说, 到我们这一辈, 房子还在, 我们走了, 房子可能也就没了。他说得很凄然。岁月无情, 会将一切带走, 我们又能做什么呢?我想起小时候经常拔猪草的一个地方, 就在我们村庄后山的背面。早年这里也是一个村庄, 叫老背村, 有几十户人家。母亲说, 在我们出生前的几年, 这个村子的最后一位老人死了,

9、 整个村庄就没人了。房屋坍塌之后,宅基地陆续被我们村庄的人开垦出来, 成了肥沃的菜地。我们在菜地里拔猪草的时候, 还经常可以捡到一些钱币、 瓷片什么的。而倒塌房屋的墙基, 还都规规矩矩地围着, 似乎在证明着这里曾经有人生活过。破败的墙基边上, 到处是蒲公英花絮, 飘飘洒洒。夕照的余晖里, 漫天飞舞的蒲公英花絮一路追逐着, 渐渐离了这宅基地, 越飞越远。小时候懵懂, 不知沧海桑田的无情, 只是看到那些黑乎乎的墙砖有些害怕, 不敢一个人到那个地方去。只远远看着, 蒲公英花絮如毛茸茸的薄云的碎片, 在墙基边, 在菜地里, 散散漫漫, 飞向不知哪里的远方。后来长大了, 离开了那个山村, 加入到滚滚红尘

10、当中, 就再没想起过这个消失了的村庄。今日兄弟俩说到自家房子不可避免地败落, 我不由心生悲哀。多年以后, 我家的房子必定也会像老背村的房子一样, 坍塌, 然后由邻居们开垦那些房屋, 种上辣椒、茄子、南瓜和玉米。墙基边上, 也会有大片大片的蒲公英, 也会有漫天飞舞的蒲公英花絮。就这样, 一年一年, 宅基地坍塌的墙基渐渐矮下去, 直至消失。唯一不变的, 或许就是土地上那自生自灭的蒲公英, 仍旧在晚风中启航, 开始未知的旅程。只是, 不知后来的乡亲们会怎么跟他们的子孙说起这个房子的主人。我们小时候以为村庄没了, 人也就没了。后来知道, 村庄没了, 这里的人可能还在, 这些人的后代可能还在,只是不知道

11、迁徙到哪里去了。一个家族, 真的可以像蒲公英, 随风飘扬, 飘到哪儿哪儿就是家, 然后落地生根, 在一个新的地方繁衍生息。多少年之后, 他乡就是故乡, 而故乡却是他乡了。我们这一家, 就像蒲公英, 如今飘散到许多地方了。花语说, 蒲公英的飘洒不是孤独的流浪, 而是生命的延续。我们的老屋可以坍塌, 宅基地也可以让乡亲们耕种, 只愿未来的乡亲们知道, 从这里走出去的子孙, 正在更广阔的天地里繁衍生息, 茁壮成长。(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 文章回忆了自家老屋的建成,叙写父母的辛劳付出和积劳成疾, 对父母离世之后自家老房子的日渐败落, 作者感到非常无

12、奈。B. 如作者一样远离家乡的游子, 就像蒲公英一样, 在新的地方繁衍生息, 将他乡当成故乡。C. 作者回忆了“老背村” 的命运, 由此联想到我家老房子可能也会像“老背村” 一样, 渐渐坍塌, 以致消失。D. “多年以后, 我家的房子必定也会像老背村的房子一样, 坍塌, 然后由邻居们开垦那些房屋, 种上辣椒、茄子、 南瓜和玉米。”这句话写出了邻居们对别人坍塌房子的再次利用, 表达了作者对他们做法的不满。E. 本文对“老背村”坍塌的墙基边的蒲公英进行了描写, 表达了作者对老家的老房子败落的伤感以及对蒲公英的喜爱。(2)文中交代“老背村”的命运, 有何深刻含义?(6分)(3)蒲公英在文中有何含义和

13、作用?结合文本进行分析。(6分)(4)文章最后说“多少年之后, 他乡就是故乡, 而故乡就是他乡了”,请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加以探究。(8分)参考答案:(1)答案:B C(选B给3分,选C给2分,选A给1分)(2)文中写到“老背村”的消失,暗示着“我”的老家也可能像“老背村”一样,消失在岁月的河流中。“老背村”的村庄虽没了,但村里人的后代,或许就像“我”一样,如同蒲公英一样迁徙到别的地方去了。(3)蒲公英在文中象征着 我们这些远离家乡的游子。内容上,表达了作者对老屋的日益败落的伤感,对像蒲公英一样的人们顽强的生命力的礼赞。结构上,蒲公英是作者抒情的载体,串联起作者有关“老背村”和自家老屋的回忆,托

14、物言情。(4)如作者和他的兄弟姐妹们以及“老背村”的后代们一样的游子们走出家乡,在更广阔的天地里扎下根来,繁衍生息,将他乡当成故乡。走出家乡的游子们渐渐远离了故乡,与故乡的联系日益减少,故乡的房屋坍塌,亲人消失在岁月中,熟悉的故乡渐渐变成了不熟悉的他乡。本句意为时过境迁,故乡的落脚点可能会因为许多情与事发生改变,唯一不变的是对故乡情永不消失的坚守,折射出作者内心的伤感与失落。联系现实,如进城务工者,建设了城市,也留在了城市。1111(1)试题分析:A项“作者感到非常无奈”概括不全面,应该是“既伤感又无奈”。D项作者并未对他们的做法不满,此处只是表达作者对沧桑的感慨。E项此处不是表达对蒲公英的喜

15、爱,而是以蒲公英隐喻背井离乡的游子。【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技巧点拨】文学类文本阅读5选2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对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情感、人物的形态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此题的选项A、D就是文本内容表述不当。因为是文学作品的阅读,不同的人可能会读出不同的的内容,因此在命制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

16、找这些硬伤。1【技巧点拨】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义及作用。要求能结合文章的背景、内容和中心,结合上下文、上下句以及句子本身的内在联系,理解句子的表层意思、深层含义、言外之义,并能评价其表情达意的效果。如本题村里人的后代,或许就像“我”一样,如同蒲公英一样迁徙到别的地方去了。(3)试题分析:蒲公英在文中具有象征意义,象征游子。分析其作用时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上进行分析。像蒲公英一样的“我”们顽强的生命力的礼赞。蒲公英是作者抒情的载体,串联起作者有关“老背村”和自家老屋的回忆,托物言情。【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技巧点拨】分析作用也首先概括语段

17、所写的内容,分析作用要注意明确小说的文体特征,联系问题特征进行分析,首先从情节本身分析和上下文之间的联系,然后分析对人物的塑造方面的作用,最后分析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方面的作用。分析时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开头主要是引起下文、铺垫,中间主要是推动情节发展,结尾主要是照应标题、开头和深化或升华主旨。如本题蒲公英在文中象征着 我们这些远离家乡的游子。内容上,表达了作者对老屋的日益败落的伤感,对像蒲公英一样的人们顽强的生命力的礼赞。结构上,蒲公英是作者抒情的载体,串联起作者有关“老背村”和自家老屋的回忆,托物言情。(4)试题分析:走出家乡的游子们渐渐远离了故乡,与故乡的联系日益减少,故乡的房屋坍塌,亲人消

18、失在岁月中,熟悉的故乡渐渐变成了不熟悉的他乡。时过境迁,故乡的落脚点可能会因为许多情与事发生改变,然唯一不变的是对故乡情永不消失的坚守,折射出作者内心的伤感与失落。【考点定位】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F。【技巧点拨】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对语句内涵的挖掘,本题第一问就是如此,答题时首先明确句子的内涵,然后说明“多少年之后, 他乡就是故乡, 而故乡就是他乡了”内涵,不要脱离文本随意作答。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实现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

19、心突出、简单明了。如走出家乡的游子们渐渐远离了故乡,与故乡的联系日益减少,故乡的房屋坍塌,亲人消失在岁月中,熟悉的故乡渐渐变成了不熟悉的他乡。3. 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熊召政其实很现代中等身材的湖北中年汉子,一见面,没有什么多余的寒暄,点头示意后便开始了访谈。他就是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得主、张居正的作者熊召政。他说话时顿挫有致,表情沉稳。整个采访期间,他仍然非常繁忙:一会儿接电话,一会儿看短信,一会儿征询站在边上忙碌的助手的意见,一会儿还得瞄一眼旁边笔记本电脑上的股市行情。干脆利落的忙碌之余,他却总不误正在进行中的谈话。 熊召政写过诗歌,投资过高尔夫球场,后

20、又投入被认为是相当孤寂的长篇历史小说的创作,他认为:“写作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自20岁发表第一首诗作以,熊召政已发表诗作数千首、诗集多部,并以请举起森林般的手,制止一诗震动中国诗坛,因此获得了1979-1980年度全国中青年优秀新诗奖。此后,他调到湖北省作家协会,一直到现在。 一次打高尔夫的经历让他决定投资高尔夫。1992-1997年的六年间,他停薪留职,怀揣着3万元“投奔商海”。建造一座球场得3亿元;可他就那么一点钱,就想做球场,朋友们笑他是“蚂蚁吞大象”,但以后的事实证明,熊召政下海的第一个项目是成功的。对于这一段经商经历,熊召政总结说:“下海改变了我对世界的看法,使我学会用别人的眼光

21、看世界,后甚至带我性格的改变。以前,我和许多文人一样,总以为世界围着我转。” 生意成功后,熊召政花了5年时间研究明史。慢慢地,张居正这个历史人物占据了他的全部空间。自1998年动笔起,熊召政动笔写作150万字的张居正,前后写了三稿,这部小说整整耗费了他十年时间,并于2005年获得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熊召政由此完成了独特的“三步走”:从诗歌写作到高尔夫球场的商海弄潮、再到长篇历史小说创作,完成了诗人、商人到文人的多重身份的轻松糅合。他自己很自豪:“我不是个纯粹的文人,我若完全以文人的心态出发,就写不了张居正。”“我是文人的精神状态,商人的生活状态。” 熊召政非常强调做事与做人要分开。道德和利益,

22、文人的精神状态和商人的生活状态,艺术与人生,在熊召政这里全都井水不犯河水,两不相干。 熊召政似乎更倾向于认同自己是个商人。甚至写小说在他看,也有点像商业策划。他认为,历史小说的写作,就像科学试验中的“采样”。而采样的过程,就是商业投资前反复的项目论证,是非常重要的“前期功夫”。他反复斟酌,采了“张居正”作为自己的写作样本。而恰恰就是这些“采样”的前期工作,大概花费了他约100万元人民币。熊召政自嘲地说:“写这个小说不挣钱,我到现在才回收了80多万元,本还没捞回呢。” 但就是这部张居正,成了他又一个事业坐标。对此,他感慨地说:“一个人一生时间有限,想真正做成几件事不容易。要做,就得定个高标,要做

23、第一。”接着,他历数自己的经历,说自己无论是写诗、投资高尔夫球场、还是写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开公司拍摄第一部电视剧张居正,都出于这种起步要高的追求。他觉得,人生就要这样,做什么都要做到最好。 “我的商业是为我的文学服务的。”熊召政在商业上周密的策划风格,使得他的小说创作也获益不少:请诸多著名的明史学家推敲史料,请许多人给自己到处找资料,请小说理论家、批评家给自己的作品“会诊”等等。对于这一点,他也承认,这些工作都是小说“全票通过”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重要原因,尽管他直到现在还对此有点“感到意外”。 熊召政还有一个奇怪的习惯:在写小说时,当他一不想写了,就自然“会把全部的情节人物都忘得一干二净”;而

24、一旦在书桌前坐下,“一下子,全部都想起了”。这正如他一再强调将“商人之交”和“文人之交”分开,将“做事”和“做人”撇清一样。写小说时,“保证自己每天写3000字”,他说,这和他作为“大商人”的日常生活一样,“都是很有规律的”。 熊召政把写小说看作一件乐事,不过此“乐”却代价不菲。不像其它的历史小说家那样,熊召政享受的是一种“贵族式的写作”:“170多平方米、装修一流”的豪华工作间是熊召政写作的硬件。在这个“独立王国”里,还摆放着好些古玩、字画,同时布置得十分别致优雅。 熊夫人无疑是熊召政事业和生活上的得力助手,他的150万字的张居正文稿,夫人读了三遍,改正许多错误,他戏称夫人是自己的“大内总管

25、”、“贴身护法”。而在看不见的背后,在熊召政豪华的工作间里,还有他的五个“写作助手”。当然,可能还有他更多默默无闻的生意伙伴和文人朋友。 熊召政的趣味古今杂糅,家庭观念也是如此。他一边大写明史里的张居正,反思中国的政治文明的深邃和历史情怀的古雅;一边又把自己的儿子送到加拿大就读,去“接受异域文明的熏陶”。说到儿子,熊召政一脸的骄傲。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从诗人,到商人,再到文人,同样的成功,不同的经历,成就了特别的熊召政,也证明了熊召政非凡的才能。B.长篇小说张居正能够获得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可以说正是于他商人的生活状态和他成功的商人经历。C.熊召政送

26、儿子到加拿大读书,接受异域文明的熏陶,正是因为他善于反思中国的政治文明的深邃和历史情怀的古雅。D. “我不是个纯粹的文人,我若完全以文人的心态出发,就写不了张居正。”作者用熊召政的自豪隐晦的批评了当下文人不能融入社会的现实。E. 本文多次直接引用熊召政的话语,一方面体现了采访的现场感,一方面也增加了文章的真实性。(2)熊召政是如何达到文人的精神状态与商人的生活状态之间的协调统一的?请结合全文概述。(6分)(3)从诗歌写作到商海弄潮,再到长篇历史小说创作,完成了诗人、商人到文人的多重身份的轻松糅合。熊召政为何能够成功完成独特的“三步走”?请结合原文概括分析。(6分)(4)熊召政写诗、经商、写小说

27、步步成功,可谓一帆风顺;但杜甫却说“文章憎命达”。请结合原文和现实实例,谈谈你的看法。(8分)参考答案:略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

28、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7. 对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撤走)B. 夫晋,何厌之有?(讨厌)C. 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D.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供给)8. 对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从属二主)B. 以乱易整,不武(容易)C. 许之(答应)D.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戍守)9. 对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吾不能早

29、用子(古代对人的尊称)B. 夫晋,何厌之有(发语词,不译)C.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只有)D. 吾其还也(表示祈使语气,还是)10.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有()A.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B.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C. 秦王说,与郑人盟D. 以乱易整,不武。11.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B.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C.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D.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12. 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类型为意动用法的句子是()A.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B. 夜缒而出,见秦伯C.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D. 焉用亡郑以陪邻13. 翻译句子(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30、,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参考答案:7. B 8. B 9. C 10. D 11. A 12. C 13. (1)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做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秦国的使者往来经过,(郑国可以)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这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2)它如果已经在东边把郑国当做它的疆界,就会又想扩大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损害秦国,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7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

31、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B项,“厌”,同“餍”,满足。句意:有什么能让他满足的呢。故选B。【8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B项,“易”,代替。句意: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故选B。【9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

32、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C项,“唯”,希望。君:您;图:考虑;之:代指这件事。句意:希望您考虑这件事。故选C。【10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对通假字的考查一般都不会离开课内所学内容。做题时,首先要认真阅读选文,特别是课外文言文,要根据试卷所提供的注释把选文读懂。然后再仔细审视被考查的通假字所在的语境,调动知识储备,根据上下文文意,推敲其意义。A项,“已”通“矣”,了;B项,“共”通“供”,提供;C项,“说”通“悦”,高兴。故选D。【1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

33、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对于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不是古今异义”,这是针对文言实词中古今异义设题,考生可以把今天的意思代入句中,看是否合乎语境。B项,“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泛指接待宴客的主人。C项,“行李”,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D项,“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故选A。【1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对于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类型为意动用法的句子”,这是要求

34、选出意动用法,这是针对文言实词中词类活用设题,考生可以先明确加点词本身的词性,然后根据在句中的位置或所做的成分来分析活用类型。A项,名词作动词,驻军;B项,名词作状语,在夜里;C项,意动,以为边境;D项,使动,使灭亡。故选C。【1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若”,如果;“以为”,把作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招待客人的主人;“行李”,外交使节;“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共”,同“供”,供

35、给;“乏困”,在食宿方面的不足。(2)“东”,在东面(名词作状语);“封”,疆界,这里作动词,以为疆界;“肆”,扩张;“其”,代词,指晋国;“阙”,通“缺”,损害;“焉”,哪里;“之”,代词,指土地。【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

36、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参考译文:佚之狐向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君,秦国军队一定退走。”郑文公听了他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臣壮年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无能为力了。”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危急时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亡国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夜里,把烛之武用绳子从城上坠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就要灭亡了!如果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那就值得烦劳您的属下。越过其他国家而在远方设置边邑,您知道这不好办,哪能用灭郑来加强邻国的实力呢?邻国实力增强,就等于您的力量削弱了。如果不灭郑国而

37、使它成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贵国使臣经过,郑国供应他们的食宿、给养,这对您也无坏处。再说您也曾经有恩于晋惠公,他答应给您焦、瑕两地,可是晋惠公早晨刚刚渡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那个晋国,怎么会有满足的时候?它既以郑国作为东边的疆界,又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损害秦国,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损害秦国而让晋国得利,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秦伯很高兴,与郑国结盟,派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秦伯就回国了。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真州东园记欧阳修真州当东南之水会,故为江淮、两浙、荆湖发运使之治所。龙图阁直学士施君正臣、侍御史许君子春之为使也,得监察御史里行马君仲涂

38、为其判官。三人者,乐其相得之欢,而因其暇日,得州之监军废营以作东园,而日往游焉。岁秋八月,子春以其职事走京师,图其所谓东园者来以示予曰:“园之广百亩,而流水横其前,清池浸其右,高台起其北。台,吾望以拂云之亭;池,吾俯以澄虚之阁;水,吾泛以画舫之舟。敞其中以为清宴之堂,辟其后以为射宾之圃。芙渠芰荷之的历,幽兰白芷之芬芳,与夫佳花美木列植而交阴,此前日之苍烟白露而荆棘也;高甍巨桷,水光日景,动摇而上下,其宽闲深靓,可以答远响而生清风,此前日之颓垣断堑而荒墟也;嘉时令节,州人士女啸歌而管弦,此前日之晦冥风雨、鼪鼯鸟兽之嗥音也。吾于是信有力焉。凡图之所载,皆其一二之略也。若乃升于高以望江山之远近,嬉于

39、水以逐鱼鸟之浮沉,其物象意趣、登临之乐,览者各自得焉。凡工之所不能画者,吾亦不能言也。其为吾书其大概焉!又曰:“真,天下之冲也。四方之宾客往来者,吾与之共乐于此,岂独私吾三人者哉?然而池台日益以新,草木日益以茂,四方之士无日而不来,而吾三人者有时而皆去也,岂不眷眷于是哉?不为之记,则后孰知其自吾三人者始也?”予以为三君子之材贤足以相济,而又协于其职,知所后先,使上下给足,而东南六路之人无辛苦愁怨之声;然后休其余闲,又与四方之贤士大夫共乐于此。是皆可嘉也,乃为之书。庐陵欧阳修记。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真州当东南之水会 当:处在。B图其所谓东园者来以示予 示:指示

40、。C吾于是信有力焉 信:相信。D予以为三君子之材贤足以相济 济:得益。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属于真州东园美景的一项()(3分)流水横其前,清池浸其右芙渠芰荷之的历苍烟白露而荆棘水光日景,动摇而上下嬉于水以逐鱼鸟之浮沉晦冥风雨、鼪鼯鸟兽之嗥音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东园是施正臣、许子春和马仲涂三人于闲暇之时,利用监军荒废的营地修造建成的一处园林景观。B许子春的陈述流露了其三人建造东园的自豪感,让人从中强烈感受到了东园无法言说的美丽。C许子春认为,四方人士天天前来东园游览,他们三人总会离开,也为让后人知道东园的来历,有必要作文留念。D欧

41、阳修面对东园艳丽典雅的景致和游人游玩的欢乐景象,激动不已,欣然命笔,为园作记。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若乃升于高以望江山之远近,嬉于水以逐鱼鸟之浮沉,其物象意趣、登临之乐,览者各自得焉。(5分)译文:_(2)真,天下之冲也。四方之宾客往来者,吾与之共乐于此,岂独私吾三人者哉?(5分)译文:_参考答案:4.答案B解析B项,示:给看。5.答案C解析写建园前的荒凉;是想象中的行为。6.答案D解析D项,作者并未亲到东园,为园作记只是根据一幅图和许子春的介绍。参考译文:真州正处于东南各路水上交通的交会之处,所以成了江淮、两浙、荆湖发运使衙门的所在地。龙图阁直学士施正臣、侍御史

42、许子春两君担任正副发运使的时候,监察御史里行马仲涂君做他们的判官。三人为他们能合作共事而感到很高兴,因而趁着闲暇时间找到州里监军荒废了的营地建造了一座东园,天天去那儿游玩。今年秋天八月,子春因为公事来到京城,画了他们称作“东园”的图给我看,说:“东园的面积约有一百亩,前面有一条小河流过,右边有一泓清池,北面筑起了一座高台。在台上修一座拂云亭,我们可以眺望远方;在池边建一座澄虚阁,我们可以俯瞰池水;在水上我们可以泛着华丽的游船;扩建东园,修建了一座清雅的宴会厅堂,开辟了后园,作为宾客戏射的场所。水面上荷花艳丽鲜美,岸边幽兰、白芷放出芳香,还有那些佳花美树成行排列,阴影交迭。这是过去苍烟白露和长满

43、荆棘的地方;高高的屋脊、巨大的飞檐,在日影水光里上下摇动,宽敞而幽静,可以产生回声与阵阵清风,这便是过去断墙破壁十分荒凉的地方;现在,每逢良辰佳节,真州的男女,聚集一起吹弹歌唱,这便是过去天色昏暗如黑夜、风风雨雨,鼬鼠蝙蝠以及飞禽走兽吼叫的场所。我因此相信有力量可以改变环境。图画中所画的,不过是其中一点概貌。假如登上高处眺望远近的山河,在水中游玩跟踪游动的鱼儿,那景象情趣,登临的欢乐,只有游览的人自己去体味感受。凡是画工所不能画出的一切,我也无法用言语表达。请你为我们写一篇介绍大体面貌的文章吧!”他又说:“真州是天下的交通要道。来往的四方宾客,我们可以同他们在此同享欢乐,难道这(修建东园)仅仅

44、是为了我们三个人吗?然而池台亭阁一天天地修饰更新,花草树木一天天生长茂盛,四方人士没有哪天不前来游览,而我们三人总有离开的时候,难道会不留恋这园子吗?不为此事写篇文章,后人谁会知道这园子是我们三人修建的呢?”我认为他们三人的才能道德可以互相得益,而且又在工作上协调配合,知道应该先做什么(指关心国计民生),后做什么(指修建园林),使官府百姓都富裕充足,东南六路的人都没有辛苦、忧愁的埋怨;然后在空暇休息时,又与各地来的贤明之人在东园同乐。这都是值得嘉扬的啊!于是为他们写下了这篇文章。庐陵人欧阳修作记。6.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小题。窦婴字王孙,孝文皇后从兄子也。父世观津人也。喜宾客。孝文时为吴相,病

45、免。孝景即位,为詹事。帝弟梁孝王,母窦太后爱之。孝王朝,因燕昆弟饮。是时上未立太子酒酣上从容曰千秋万岁后传王太后欢。婴引卮酒进上曰:“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汉之约也,上何以得传梁王!”太后由此憎婴。婴亦薄其官,因病免。太后除婴门籍,不得朝请。孝景三年,吴、楚反,上察宗室诸窦无如婴贤,召入见,固让谢,称病不足任。太后亦惭。于是上曰:“天下方有急,王孙宁可以让邪?”乃拜婴为大将军,赐金千斤。婴言爰盎、栾布诸名将贤士在家者进之。所赐金,陈廊庑下,军吏过,辄令财取为用,金无入家者。婴守荥阳,监齐、赵兵。七国破,封为魏其侯。游士宾客争归之。每朝议大事条侯、魏其,列侯莫敢与亢礼。四年,立栗太子,以婴

46、为傅。七年,栗太子废,婴争弗能得,谢病,屏居蓝田南山下数月,诸窦宾客辩士说,莫能来。梁人高遂乃说婴曰:“能富贵将军者,上也;能亲将军者,太后也。今将军傅太子,太子废,争不能拔,又不能死,自引谢病,拥赵女屏闲处而不朝,只加怼自明,扬主之过。有如两宫奭将军,则妻子无类矣。”婴然之,乃起,朝请如故。桃侯免相,窦太后数言魏其。景帝曰:“太后岂以臣有爱相魏其者?魏其沾沾自喜耳,多易,难以为相持重。”遂不用,用建陵侯卫绾为丞相。(节选汉书 窦田灌韩传)10. 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召入见,固让谢 谢:推辞B. 诸窦宾客辩士说 说:劝说C. 则妻子无类矣 妻子:男子的配偶D. 窦

47、太后数言魏其 数:多次11. 下列各项对文中第二小节划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是时/上未立/太子酒酣/上从容曰/千秋万岁后传/王太后欢B. 是时/上未立太子/酒酣/上从容曰/千秋万岁后传王/太后欢C. 是时上/未立太子/酒酣上从容/曰/千秋万岁后传王/太后欢D. 是时/上未立太子酒酣/上从容/曰/千秋万岁后传/王太后欢12.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兄:指的是父亲亲兄弟的儿子中比自己年龄大的,即伯叔父的儿子中比自己年龄大的,是父亲的侄子(即兄子/弟子)中比自己年龄大的,是自己的堂兄(也称为堂哥)(即从父兄)。B. 宾客:汉代时投靠在贵族、官僚、豪强门下的一种非同宗的依附者。也称门客。C. 窦太后因为窦婴嫌弃自己的官职小所以就憎恨窦婴,最后,即使每逢节日,也不肯他入宫朝见。D. 窦婴担任大将军之后,不仅向皇帝举荐了退职在家的贤士,还把朝廷赏赐给它的金子让他的手下拿去使用。13. 把下列各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