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继续教育研究 年第 期美国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经验与镜鉴饶斌谢勇旗(河北师范大学 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河北 石家庄)摘要:美国改变了当时农村贫困落后的局面并转变为现代化农业强国,农村职业教育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调研走访和文献阅读发现,我国农村职业教育还存在许多薄弱之处,主要表现为办学模式普教化、办学经费不足、办学主体单一、师资力量薄弱等。美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成功经验主要有教育经费充足、办学主体多元、师资供给较充裕、教学质量高以及产研能力强等。美国农村职业教育改革经验启发我国可从创新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形成经费长效投入机制、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多元参与、保障“双
2、师型”教师供给以及推进课程教学改革等方面来推动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关键词:乡村振兴;美国;农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农村职业教育在服务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推动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年修订)明确提出要举办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乡村振兴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及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从总体来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在办学模式、办学经费、办学主体、师资力量等方面还比较薄弱,还不能适应和满足乡村振兴的需要。据 年统计数据显示,美国仅用了占全国人口 的农业劳动力供养了全美 亿多人口消费
3、的食物和产品,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农村职业教育因实用性强、能满足民众个性化职业需求以及教育质量高等优势深受欢迎。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梳理美国农村职业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对促进我国农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一、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现状与困境学习借鉴他国农村职业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首先需要认清本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正如医生治病救人,只有先“探明病因”,才能有针对性地开“药方”“对症下药”。基于文献阅读以及对部分农村职业院校的调研走访,发现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面临以下四点困境。(一)办学模式普教
4、化,办学特色不鲜明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存在“普教化”倾向,主要表现为办学定位偏移、校企合作不深入和产学研结合不紧密等。第一,农村职业教育办学定位本应是服务“三农”,培养各业技术人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受人口空心化、招生竞争能力不足等因素影响,农村职业教育生源萎缩、招生困难,“生源驱动”成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动力,导致其办学定位逐渐以升学为主,人才培养、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等方面均呈现“普教化”特点。第二,由于农村职业教育效益具有外溢性特征、校企合作政策保障机制不健全等,企业参与农村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教学设计以及评价等方面存在不足,学生的实践
5、技能与岗位要求相去甚远,人才培养质量远不能满足实现乡村振兴的人才需求。第三,农村职业教育的产学研结合不紧密,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和企业、科研机构等主体的合作不深入,整合资源、激发办学活力的力度还不够;二是农村职业院校还没能充分发挥教学、科研和推广的职能优势,还没有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农村职业教育的这种普教化办学模式不仅偏移办学定位,而且直接影响办学质量,削弱乡村振兴人才的供给能力。(二)办学经费不足,办学条件不达标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经费筹措机制还存在较大问题,主要表现为经费投入不充足、不稳定。第一,我国职业教育经费以国家财政性投入为主,近年来国家财政投入职业教育的总
6、额虽然逐年增长,但统计数据显示,职业教育经费占全国教育经费比重较低(仅占),而边缘化的农村职业教育最终分配到的经费更少。第二,地方政府投入农村职业教育的经费受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比较大,不同教育类型的经费投入因政府重视程度不同而存在差异,导致地方政府的经费供给力度还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第三,农村职业教育同普通教育相比,对社会投资和捐赠的吸引力明显不足,统计数据显示,在农村职业教育方面,民营资本投入和社会捐赠所占比重不足。显然,这种经费筹措机制很难保证稳定、足额的经费供给,导致农村职业院校办学条件不达标,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农村职业院校的生均占地面积、生均建筑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生
7、均图书等关键指标与职业院校设置标准还存在差距;二是教学设备不齐全、实践训练基地欠缺以及实训设备陈旧等问题还比较突出;三是办学条件差、薪资待遇低等导致农村职业院校招聘不到优秀教师,教师数量不足、能力不强和结构不优等问题并存。(三)办学主体单一,资源统筹不到位农村职业教育的跨界属性和人才培养内在需求要求行业、企业以及其他社会群体积极参与办学,然而,办学主体单一、资源统筹不到位等成为制约农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瓶颈。第一,办学主体单一,农村职业教育主要由政府举办,而县域企业、农村支部、农民合作社等主体参与意愿不强,还远未达到与他们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共同培养学生、共同评价教学效果的合作深
8、度。显然,这种单一主体办学的现状难以适应农村职业教育在资源供给、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多样化需求。第二,资源统筹不到位。一是当地政府层面的统筹力度不强,没能充分整合师资、校舍以及实习实训设施等各类教育资源,教育、农业等部门的配合力度也不够;二是县级职业教育中心的统筹协调能力下降,世纪 年代兴起的县级职业教育中心改变了农村职业教育当时“散弱小”的办学局面,有效整合了县域各类教育资源,一度成为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龙头和主阵地,但曾经作为高效整合县域职教资源的县级职教中心,由于资源分散,农业、教育、科技等部门利益难以协调等原因,也面临难以统筹调配资源的困境,其发挥的“龙头”作用下降。(四)师资力量薄弱,教学
9、改革不深入我国农村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存在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不优、教学改革能力弱等问题。第一,在数量方面,由于农村职业院校地处农村,条件艰苦且薪资待遇不高,教师岗位吸引力不足,导致农村职业院校师资力量较弱,专任教师更是严重缺员。第二,在质量方面,农村职业院校的许多教师来自普通高校,对职业教育缺乏了解,实践教学能力不强,在教学中容易忽视职业教育基本规律;此外,农村职业院校教师的总体学历层次偏低,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教师稀缺,教师队伍的科研和创新能力等明显不足。第三,在结构方面,文化课教师多于专业课教师、兼职教师比例不高以及“双师型”教师匮乏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导致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理论教学多而实践教
10、学少、工学结合不够深入等问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第四,在教学改革能力方面,一是专业教学内容陈旧,没能及时纳入最新的科技成果,滞后于各业发展需求,对学生真正重要的知识和技能得不到提升,难以有效服务“三农”;二是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不能根据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灵活选取适切的教学方法。二、美国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经验从 世纪建国到 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教育领域一直受到欧洲中世纪教育的影响,人才培养目标以官吏、管理者为主,教育对象以具有较高经济或政治地位的家庭子弟为主,教育内容轻视实用技术,学校管理推崇“自治”。这种现状与美国当时经济社会发展对科
11、学技术、实用人才的需求存在尖锐的矛盾冲突,因此需要从教育改革入手,而农村职业教育改革是主要突破口之一,主要有以下五点农村职业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一)扩充办学职能,提升农村职业教育的产研能力美国通过一系列法案逐步扩充农村职业院校的办学职能。为加强对农业科学和农业教育的研究,年美国通过了哈奇法案。该法案规定,由州政府提供资金,在各赠地学院中设立由美国农业部、州政府和赠地学院共同领导的科研实验站,从事农业科学相关研究。哈奇法案的实施,赋予赠地学院研究职能。年,美国又通过了 (史密斯莱弗农业推广法案),以进一步推动农业科学和农业教育发展。该法案使赠地学院兼具了教学、研究和推广等三大职能,形成了产、学
12、、研相融合的办学模式。这种办学模式不仅提升了赠地学院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而且服务当地生产实践,为生产效率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继续教育研究 .,(二)加大经费投入,提升农村职业教育的基本条件美国通过教育立法,确保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经费投入力度,提升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条件。首先,年林肯总统采纳了佛蒙特州参议员莫雷尔提交的第一莫雷尔法案(以下简称莫雷尔法案)。该法案规定,通过给各州划拨土地,将部分收入用于捐赠或支持至少一所学院的建设。莫雷尔法案的颁布与实施开启了各州自筹经费建立农业或机械艺术学院之先河。其次,年美国又颁布 ,首次规定由联邦政府划拨部分教育经费支持各州职业教育。最后,年颁布的 以及
13、 年的 等法案,要求提高联邦对各州农业、家政和工业等行业的补充资金。至此,美国通过立法形式保障了职业教育经费多元供给,建立了联邦、州、地方以及赠地学院共同筹集经费的制度。此外,美国还鼓励企业、社会组织等共同筹措职业教育经费。在此后数十年间,美国继续通过颁布法令的形式增加对农村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例如 年农业提升法案重点提及了对农业的研发与教育,并提出要提高对农业教育、职业培训等的资金投入。(三)办学主体多元,增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合力美国农村职业教育多元化的办学主体充分整合了社会资源,助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美国农村职业院校除了联邦教育部、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政策和经费支持以外,还有联邦农业部以
14、及农业相关的企业、学生组织参与,形成了多元主体参与办学的局面。美国联邦农业部一直对农业教育发挥积极支持作用,专门开发了用于农业教学的示例课程,为教师准备幻灯片、胶片、照片、图表和电影等材料。除此之外,美国联邦农业部在全国各地设立办公室,一是为当地农民提供专业知识、科学指导,帮助农民将想法转化为商业计划,并尽力帮助农民获得成功;二是给予风险防控指导,组织作物保险教育和风险防控培训,主要是帮助当地农民规避自然灾害、市场、法律等风险。北美地区的部分农牧场主与农村职业教育院校合作,探索多样化的农牧场经营模式,如为学生提供教育旅行、课程和研讨会等产品服务实现了经济创收。这些农牧场主通过积极参与农村职业教
15、育,不仅缓解了市场变化带来的经济压力,而且促进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农业相关的学生组织也是参与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主体,如、青年组织等。()组织的使命是通过农业教育开发年轻人的领导能力和职业成功潜力,对年轻人的生活产生积极影响。参加该组织的学生可以学习创新类的综合课程,所学的课程涉及农业科学、生物技术、农业机械、动物科学和农业加工等领域,他们在参加实践工作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还通过参与各种竞争性活动发展个人综合能力,培养良好的公民意识和合作精神。青年组织通过组织各种课外实践活动,激发青少年对农艺、园艺以及种养技术的兴趣,肩负着让青少年在农业领域发挥最大潜力的使命。截至 年,青年组织已经成为惠
16、及人数最多的新型农民培育组织,该组织的影响力已经扩展到了欧洲、韩国以及日本等国家。(四)保障师资供给,提升农村职业教育的质量水平建设高质量师资团队,提升农村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和水平,是美国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美国在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培养上具有培养体系完善、教师教育专业设置灵活、师资结构合理等优势。第一,美国具有完善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体系,形成了“师范院校或综合类大学培养、教育机构培训、大学或社区学院进修”的职前、职后相贯通的教师教育和培训体系。在 世纪末美国就有八成左右的综合性大学设有教育学院或师范学院,其中不乏培养农村职业教育师资的院校。此外,通过推选各行业的代表组成企业专家顾问委员
17、会,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机构与各行业的互动,以便明确各行业对知识技能的要求,及时了解各行业工作技术变化,为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提供参考意见。第二,在职业教育师资培训课程方面,美国采用“宽口径的生成模式”,即先按职业大类设置专业,然后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灵活地增加课程。这强化了当地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适应性,既满足了当地的发展需求,又提高了职业教育教师自身的知识技能。第三,为贯彻理实一体的职业教育理念,美国在师资结构上采用以兼职教师为主、以专任教师为辅的模式,二者比例约为 ;且兼职教师以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或专家为主。这种做法极大地发挥了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师资培育中的作用,不仅增强了师资培训课程
18、的实践性和实用性,提高了未来职业教育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师资培训成本。第四,在教师队伍管理方面,教师的工作职责主要包括教学、科研和技术推广,三者分别按、和的比例纳入绩效考继续教育研究 .,核,并与职称评聘相配套。这一举措不仅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更加深入人心,还能及时补充和丰富学生的前沿知识和技术。(五)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美国农村职业教育能够较好地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课程教学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第一,在课程设置上,美国赠地学院农业教育课程除了开设植物和土壤科学项目、动物科学项目、林业项目和农业经济项目等内容以外,还结合当地市场需求,开设农
19、机维修、家具制造、木工及漆工等课程,涵盖农业相关服务业领域,这类课程具有实用性强、内容丰富等特征。第二,在教学理念上,美国农村职业教育主要依据 世纪 年代左右兴起的基于实践能力的 理论开展教学,该理论具有以能力为本、以学生为本以及教学形式灵活多样等特点,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三,在教学方法上,美国农村职业教育注重整合现有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结合农村实际情况选择教学方法,例如结合当地的农场资源优势,开展教学研讨和实习活动。第四,在考核评价上,在课程结束后结合课程内容和授课方式,对学生开展多样化的考核评价。美国农村职业教育的考核评价很少采用书面化形式,大多采用问答、演示以及任务式等方式,强
20、调对学生实践技能的考核。美国通过以上改革举措,提高农村职业教育质量,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优质人才的需求,有效改善了当时农村贫困落后的局面。理性分析美国农村职业教育改革所体现的价值取向,对我国正确地借鉴其成功经验尤为必要。美国农村职业教育改革主要体现了以下五点价值取向:一是学生中心价值取向,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重视学生的实践参与;二是实用主义价值取向,强调学以致用,提升学生技术技能水平;三是公平价值取向,通过拨款、赠地学院推广等举措,让广大普通家庭学生享受教育权;四是社会价值取向,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有效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五是生态价值取向,通过系列变革举措,不仅改变了当时轻视技术
21、技能的社会风气,而且形成了尊重和热爱职业技术教育的良好氛围。虽然美国与我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但这些价值取向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所遵循的基本准则和价值取向具有相似性。三、对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启示美国通过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而且改革举措所体现的价值取向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所倡导的价值取向基本相符,因此总结美国农村职业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可以为我国深化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带来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创新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彰显农村职业教育特色创新办学模式是推动农村职业教育改革的内生动力。办学模式的创新要以改变社会观念、坚定办学定位、坚持学历
22、与非学历并举、坚持深化产教融合等为抓手。第一,坚持服务“三农”办学定位。一是引导社会大众改变传统观念,通过网络媒体加大农村职业教育宣传力度,介绍农村职业教育相关政策、办学优势以及就业前景等,营造热爱农村、服务农村并扎根农村的社会氛围,增强农村职业教育吸引力。二是要最大范围地服务“三农”,从农村职业院校的科研和推广职能入手,结合本校和合作单位的新成果,采取送教下乡等形式,向农民推广先进技术经验,帮助他们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让农民切实享受到新技术带来的实惠。第二,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采取灵活的办学形式,除了招收全日制学生以外,还要在充分调研、做好培训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23、,并针对当地农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的实际情况,探索实用性强的现场教学培训。第三,坚持走产教深度融合道路。一是追求校企共赢,校企双方的合作应建立在满足双方利益的契合点上,企业在为农村职业教育带来资金、兼职教师等资源的同时,农村职业教育也要为企业员工提供进修机会、为企业提供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等;二是赋予相关行业、企业办学自主权,引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农村职业教育,尤其要从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共同培养学生、共同评价教学效果等方面发力,整合优势资源,提升办学的整体效益;三是坚持开放办学,在专业和课程设置等方面主动适应当地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和岗位要求的变化,与企业加强沟通,及时依据市
24、场和岗位最新要求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吸收专业领域最新知识和技术。(二)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形成经费长效投入机制足额、稳定的资金投入是保障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质量和速度的基础,因此推进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政策法规和财政方面的保障和支持,更需要拓宽办学经费来源的渠道。简言之,要建立农村职业教育经费长效投入机制,形成多元化的经费投入渠道。第一,要继续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并继续教育研究 .,完善农村职业教育生均拨款制度,保障基本经费投入。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经费分配的倾斜力度,有条件的还可增设农村职业教育专项经费。第二,各级政府要坚持农村职业教育服务地区经济发展的办学方向,从
25、而更好地引导和鼓励企业、行业协会、民间资本等积极投资农村职业教育,拓宽办学经费筹措渠道。政府对参与农村职业教育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和奖励,吸引更多社会力量投资农村职业教育。第三,农村职业院校要结合专业优势和其他有利条件积极创收,自筹部分教育经费。(三)推进多元主体办学,促进职业教育的多元参与社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是衡量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需要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调动各方力量多元参与,共同推进农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第一,调配各方优势资源和社会力量参与农村职业教育,尤其是要发挥县级职教中心的“龙头”作用,整合优势资源,优化县、乡、村等三级教育网络。第二,
26、加强各部门的配合力度,例如教育部与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和国家乡村振兴局等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制定利于农村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政策;还可以积极探索村校合作,例如,村委会为农村职业院校提供实习场地,农村职业院校帮助村委会培养和培训乡村振兴所需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第三,由农业农村部联合其他部门共同发起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由各农村职业院校承办培训,为农民提供作物增产技能指导、风险防控指导以及其他就业培训。此外,结合职业教育信息化优势,探索“互联网”培训模式,打破优质培训资源的时间、空间界限,满足广大社会群体个性化、终身化学习需求。第四,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如志愿者协会、教育发展基金会以及相关研究组
27、织等,引导非政府组织从服务弱势群体就业、技能培训和研究等方面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四)完善师资培养体系和待遇保障,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国际和国内职业教育发展实践表明,教师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决定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拓展程度和持续力量。因此推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第一,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这既是推进农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提高乡村振兴人才供给质量的必然要求。一是注重农村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和培训,构建以实践能力为导向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体系,制定基于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标准和“双师型”教师评价体系;二是要结合农村实际
28、需求,灵活调整课程设置,增强农村职业教育教师的适应性,针对“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问题,农村职业院校既要加大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也要聘请一定比例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或专家为兼职教师,配足、配强农村职业教育师资团队。第二,优化教师考核机制。明确将教学、科研和技术推广作为教师工作职责,倒逼教师自主学习前沿科技,做到理论实践相结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第三,完善农村职业教育教师待遇保障制度。各地政府要提高教师的薪资待遇,缩小城乡教师在社会保障、医疗保险等方面的差距,在保障教师薪资和津贴及时、足额到位的基础上,还要创新教师激励机制,畅通教师薪资待遇增长渠道,确保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五)推进课程教学改
29、革,不断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深化农村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是培养质量上乘、数量充足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路径。第一,在提高课程质量上,邀请地方相关行业企业代表组成课程开发实施委员会,将职业标准融入课程开发过程中,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等方面着手,促进课程和职业岗位紧密对接,以契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保证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第二,在教育教学上,不仅要树立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为导向的教育理念,注重对学生关键技能的培养,还要加强实践教学,增强对学生实践操作层面的指导,并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如行动导向教学法、演示教学法等,培养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和乡村振兴人才。第三,在农村职业
30、院校学生学业考评上,应转变传统观念,更加注重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加强过程性评价和实践操作评价,弱化卷面评价。总之,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与挑战,农村职业院校要抓住机会、迎难而上。从创新办学模式、形成经费长效投入机制、推进多元主体办学、完善师资培养和推进课程教学改革等方面着手,增强农村职业教育的实用性和适应性,培养乡村振兴人才,助推乡村振兴。参考文献:刘颖发达国家农村职业教育研究述评及对我国的启示职教论坛,():,教育部财务司,国家统计局社会科技和文化产业统继续教育研究 .,计司,编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杜宇农村职业教育现状
31、与发展对策研究农业经济,():张旭刚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的国际比较与路径教育与职业,():张学东对农村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的思考职教论坛,():?,():,:,(),:,:杨柳,杨帆,蒙生儒美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经验与启示农业经济问题,():,():,:,():周世朗,周春晖美国职业教育的特色和发展趋势世界农业,():徐国庆美国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内容研究 以俄亥俄州为例外国教育研究,():师慧丽,王继平美、德职教教师教育专业设置及启示职业技术教育,():左芊美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特色、经验及其借鉴职教论坛,():朱安文 世纪中后期美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农业职业教育安徽农业科学,():和飞建立以能力为本的教育体系 访美归来谈职教高教探索,():邓志军美国农业技术与职业教育的特色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米靖现代职业教育论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基金项目:年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一般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北省县级职教中心适应性提升路径研究”(编号:)】【饶 斌: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管理。谢勇旗: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研究员,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管理】(;,):,“”:;继续教育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