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LUOJIHEYUWENXUEXI在语言环境和说话者的客观环境中,一个词语在语言环境和说话者的客观环境中,一个词语所表达的概念必须是确定的。所表达的概念必须是确定的。v有三个秀才在参加科举考试前,到一位号称有三个秀才在参加科举考试前,到一位号称“半半仙仙”的算命先生那里去卜问此番赶考的结果。这位的算命先生那里去卜问此番赶考的结果。这位“半仙半仙”在听完三人来意之后,半闭着眼睛,只伸出一在听完三人来意之后,半闭着眼睛,只伸出一个手指头作为回答。个手指头作为回答。v把三人打发走了以后,徒弟问:师父,你伸出一把三人打发走了以后,徒弟问:师父,你伸出一个手指头是什么意思?个手指头是什么意思?“半仙半仙
2、”得意地说:我用手指得意地说:我用手指示意的这个示意的这个“一一”,可以说中他们三人考试的各种结,可以说中他们三人考试的各种结果。如果三人都考中了,这个果。如果三人都考中了,这个“一一”就是就是“一齐考中一齐考中”的意思;如果只有两人考中,这个的意思;如果只有两人考中,这个“一一”就是就是“一一人考不中人考不中”的意思;如果有两人考不中,这个的意思;如果有两人考不中,这个“一一”就是就是“一人考中一人考中”的意思;如果是三人都考不中,这的意思;如果是三人都考不中,这个个“一一”就是就是“一齐考不中一齐考不中”的意思。徒弟说:师父的意思。徒弟说:师父真是料事如神啊真是料事如神啊!数学家斯摩林,根
3、据莎士比亚的名剧数学家斯摩林,根据莎士比亚的名剧威威尼斯商人尼斯商人中的情节编成一道逻辑推理题:中的情节编成一道逻辑推理题:女主人公鲍西亚对求婚者说:女主人公鲍西亚对求婚者说:“这里有三这里有三只盒子:只盒子:一只是金盒子,一只是金盒子,一只是银盒子一只是银盒子,一只一只是铅盒子,每只盒子的铭牌上各写有一句话。是铅盒子,每只盒子的铭牌上各写有一句话。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话。谁能猜中我的肖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话。谁能猜中我的肖像放在哪一只盒子里,谁就能做我的丈夫。像放在哪一只盒子里,谁就能做我的丈夫。”金盒上写的是金盒上写的是“肖像在这里肖像在这里”,银盒上写的是银盒上写的是“肖像不在这盒里
4、肖像不在这盒里”,铅盒上写的是铅盒上写的是“肖像不肖像不在金盒里在金盒里”。请问肖像在哪个盒里?请问肖像在哪个盒里?求婚者运用排中律知识,猜中肖像放在银盒子里,而赢得了爱情。排中律排中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具有矛盾或反对关系的思想不能同具有矛盾或反对关系的思想不能同假,其中至少必有一真。假,其中至少必有一真。排中律的要求排中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对两个具有相互矛盾或相中,不能对两个具有相互矛盾或相互反对关系的思想同时予以否定,互反对关系的思想同时予以否定,而必须承认其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而必须承认其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简言之,就是要保持
5、思维的明确性。简言之,就是要保持思维的明确性。逻辑与语文学习逻辑与语文学习提高思维能力提高思维能力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提高语文解题能力提高语文解题能力 提高语文学习成绩提高语文学习成绩如如:修改病句、仿写、科技文阅读、作文等修改病句、仿写、科技文阅读、作文等逻 辑 “逻辑逻辑”一词原意指思想、理性、一词原意指思想、理性、规律、言辞等。在现代汉语中,规律、言辞等。在现代汉语中,“逻逻辑辑”是个多义词,大致有四种词义:是个多义词,大致有四种词义:第一,指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第一,指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第二,泛指思维的规律;第二,泛指思维的规律;第三,指某种特殊的理论、观点和
6、看第三,指某种特殊的理论、观点和看 问题的方法;问题的方法;第四,特指一门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第四,特指一门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和方法的科学。即逻辑学。律和方法的科学。即逻辑学。我们所说的我们所说的“逻辑逻辑”一般一般指逻辑规律,即关于思指逻辑规律,即关于思维形式结构最基本、最维形式结构最基本、最一般的规律。即运用概一般的规律。即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的念,进行判断和推理的过程。过程。逻 辑一、概概 念念二、命命 题题三、推推 理理四、逻辑规律逻辑规律一、概念:一、概念:1 1、定义、定义:反映思维对象的本质属性和分子范反映思维对象的本质属性和分子范 围的思维形式。围的思维形式。2 2、组成:
7、、组成:内涵、外延内涵、外延3 3、关系:、关系:1全同关系全同关系 2包含关系包含关系 3交叉关系交叉关系 4矛盾关系矛盾关系5反对关系反对关系 如:如:“偷偷”与与“窃窃”;“母亲母亲”与与“妈妈妈妈”如:如:“学校学校”与与“中学中学”;“学生学生”与与“中学生中学生”如:如:“教师教师”与与“作家作家”;“青年青年”与与“医生医生”如:如:“战争战争”与与“和平和平”;“真理真理”与与“谬论谬论”如:如:“阿阿Q Q”与与“老舍老舍”;“冠军冠军”与与“季军季军”ababababab全同关系全同关系包含关系包含关系交叉关系交叉关系矛盾关系矛盾关系反对关系反对关系概概念念和和概概念念之之
8、间间的的关关系系全全异异关关系系判断下列各对概念的关系:判断下列各对概念的关系:v阿阿Q老舍老舍v文学作品文学作品小说小说v鲁迅鲁迅孔乙己孔乙己的作者的作者v教师教师作家作家v真理真理谬误谬误v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制度制度反对关系反对关系包含关系包含关系全同关系全同关系交叉关系交叉关系矛盾关系矛盾关系反对关系反对关系练练习习下面对某些概念下的定义是否正确?下面对某些概念下的定义是否正确?为什么?为什么?v主语是谓语的陈述对象。谓语是主语是谓语的陈述对象。谓语是对主语进行陈述的内容。对主语进行陈述的内容。v新闻就是对多数人感兴趣而带有新闻就是对多数人感兴趣而带有刺激性的事件(
9、比如战争、犯罪刺激性的事件(比如战争、犯罪等)的报道。等)的报道。v思想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放映思想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放映循环定义循环定义定义过窄定义过窄定义过宽定义过宽概念和词语的关系概念和词语的关系v概念和词语呈现非常复杂的关系。v一个概念可以由多个词一个概念可以由多个词语表示。语表示。v“父亲”是“有子女的男子”,这是“父亲”的概念。v而“老子”“爹”“爸爸”“家严”“阿大”也可以表示这个概念,甚至“老爷子”“老头子”等在特定的场合也可以表示这个概念。v又如死是一种生理现象,“亡”“故”“薨”;v“断气”“长眠”“物化”;v“回老家”“上西天”“见阎王”;v“与世长辞”“百年之后”“骑
10、鹤西去”;v基督教有“上天堂”“下地狱”;v共产主义者把它幽默地说成“去见马克思”。v这些是同义词、近义词,词不相同,表示的概念却是一样的。一个词语也可以表示多个概念。一个词语也可以表示多个概念。v如北京是个内陆城市,但不少地方被称为海,“中南海”“北海”“什刹海”等,在这里,“海”是蒙古语“海子”的简称,意思是花园,这是元代沿袭下来的名称。语言当中的多义词常常表示了不止一个概念。活动二活动二 1 1、图书馆里有外国小说、古典、图书馆里有外国小说、古典小说和侦探小说等。小说和侦探小说等。2 2、每读一篇好文章,他都要写、每读一篇好文章,他都要写读书笔记,写摘要和心得体会。读书笔记,写摘要和心得
11、体会。3 3、这里经常干旱,山上的水非、这里经常干旱,山上的水非常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常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外国小说、古典小说和侦探小外国小说、古典小说和侦探小说三者是交叉关系,非反对或说三者是交叉关系,非反对或矛盾关系,不能并列矛盾关系,不能并列读书笔记和摘要、心得体会是包含关读书笔记和摘要、心得体会是包含关系,非反对或矛盾关系,不能并列系,非反对或矛盾关系,不能并列“晚上晚上/来来”还是还是“晚晚/上上来来”概念命题不明确,有概念命题不明确,有歧义歧义用概念知识修改病句解释病因用概念知识修改病句解释病因v1:我上街买了牙膏、牙刷和日用品。:我上街买了牙膏、牙刷和日用
12、品。v(牙膏、牙刷、日用品间是包含关系,不能(牙膏、牙刷、日用品间是包含关系,不能并列表述)并列表述)v2:出席团代会的代表有干部和青年,还有不:出席团代会的代表有干部和青年,还有不少女同志。少女同志。v(“干部、青年、女同志干部、青年、女同志”三个概念有交叉三个概念有交叉关系,不能并列)关系,不能并列)v3.你不革命,你就是反革命。你不革命,你就是反革命。v(“革命革命”和和“反革命反革命”之间是反对关系,之间是反对关系,有很多中间概念,太绝对化,违背客观真实有很多中间概念,太绝对化,违背客观真实。)v说说下面说说下面8个个“意思意思”的意思:的意思:v甲:甲:“我来我来意思意思。意思意思。
13、”v乙:意思意思?你乙:意思意思?你什么什么意思意思?v甲:我说:甲:我说:“没意思。没意思。”v乙:乙:“没意思没意思”?你这是?你这是什么什么意思意思?v甲:甲:小小意思意思!小意思!小意思!v乙:说清楚喽,什么意思?乙:说清楚喽,什么意思?v甲:甲:“我这个意思,您可能不会理解我这个意思我这个意思,您可能不会理解我这个意思。”乙:乙:“你这人你这人真有真有意思意思。”v甲:甲:“原来吧,我是原来吧,我是不好不好意思意思到您这儿来意思意思,到您这儿来意思意思,v可是要不来意思意思又怕你说我可是要不来意思意思又怕你说我不够不够意思意思!v结果到这儿一看:您这意思还真不像是结果到这儿一看:您这
14、意思还真不像是那个意思。那个意思。v我也知道,这意思意思也确实我也知道,这意思意思也确实没啥没啥意思意思,反正,反正v我这意思我这意思-,你该明白了吧,你该明白了吧?”甲:甲:“我来我来意思意思意思意思。”乙:意思意思?你乙:意思意思?你什么什么意意思?思?甲:我说:甲:我说:“没意思。没意思。”乙:乙:“没意思没意思”?你这是?你这是什么什么意思意思?甲:甲:小小意思意思!小意思!小意思!乙:说清楚喽,什么意思?乙:说清楚喽,什么意思?甲:甲:“我这个意思,您可能不会理解我这个意我这个意思,您可能不会理解我这个意思思。”意思意思意思意思-1、略表谢意、略表谢意什么什么意思意思-2、意图、意图
15、什么什么意思意思-3、解释、解释小小意思意思-4、表示感谢、表示感谢乙:乙:“你这人你这人真有真有意思意思。”甲:甲:“原来吧,我是原来吧,我是不好不好意思意思到您这儿来意思意思,到您这儿来意思意思,可是要不来意思意思又怕你说我可是要不来意思意思又怕你说我不够不够意思意思!结果到这儿一看:您这意思还真不像是结果到这儿一看:您这意思还真不像是那个意思。那个意思。我也知道,这意思意思也确实我也知道,这意思意思也确实没啥没啥意思意思,反正,反正我这意思我这意思-,你该明白了吧,你该明白了吧?”真有真有意思意思-5、有趣、有趣不好不好意思意思-6、难为情、难为情不够不够意思意思-7、不讲义气、不讲义气
16、没啥没啥意思意思-8、必要的、必要的打牌人的狡辩打牌人的狡辩某人到外地出差,住进一家旅馆。半夜,他被一群某人到外地出差,住进一家旅馆。半夜,他被一群打牌人的哄笑惊醒。他善意地对打牌人说:打牌人的哄笑惊醒。他善意地对打牌人说:“十二点了,十二点了,你们该休息了!你们该休息了!”“你睡你的,管我们不着。你睡你的,管我们不着。”一个一个打牌人说。打牌人说。“你们这样大声吵闹,影响别人休息。你们这样大声吵闹,影响别人休息。”某人继续劝说。某人继续劝说。“影响别人,又不影响你。影响别人,又不影响你。”“这是公共场所,应该注意点。这是公共场所,应该注意点。”某人还是耐心劝说。某人还是耐心劝说。“这是公共场
17、所,又不是你的家,要你管什么闲事!这是公共场所,又不是你的家,要你管什么闲事!”打牌人吵闹得更厉害了。打牌人吵闹得更厉害了。同学们能否指出,打牌人的答话除了有违公共道德同学们能否指出,打牌人的答话除了有违公共道德外,在逻辑上犯了什么错误。外,在逻辑上犯了什么错误。打牌人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混淆概念,进行狡打牌人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混淆概念,进行狡辩。辩。偷换概念偷换概念是将一些看起来似乎一样的概念暗中是将一些看起来似乎一样的概念暗中更换更换,实际上改变了概念的修饰语、适用范围、,实际上改变了概念的修饰语、适用范围、所指对象等具体内涵所指对象等具体内涵。再如:再如:好吃懒做的人好吃懒做的人某甲,
18、好吃懒做,却善于狡辩。某甲,好吃懒做,却善于狡辩。一天,某乙调侃甲:一天,某乙调侃甲:“你整日游手好闲,你整日游手好闲,好吃懒做,怎么致富、还想娶妻?好吃懒做,怎么致富、还想娶妻?”甲狡辩说:甲狡辩说:“懒人自有懒人福懒人自有懒人福!难道你!难道你不知道吗,不知道吗,中国人民都是勤劳的,我是中中国人民都是勤劳的,我是中国人民,我怎么会懒呢?国人民,我怎么会懒呢?”乙瞠目结舌、乙瞠目结舌、哑口无言。哑口无言。分析分析上述故事中的乙对甲的狡辩之所以上述故事中的乙对甲的狡辩之所以无言以对,是因为乙不知道如何来无言以对,是因为乙不知道如何来“揭穿揭穿”甲甲“偷换概念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的逻辑错误。在
19、在“中国人民都是勤劳的中国人民都是勤劳的”句子中的句子中的“中中国人民国人民”是一个集合概念,不是确指某一个中是一个集合概念,不是确指某一个中国人,而在国人,而在“我是中国人民我是中国人民”这句中的这句中的“中国中国人民人民”,它是一个个体概念,即我是中国人民,它是一个个体概念,即我是中国人民当中的一员的意思。虽然上述两句话中都有当中的一员的意思。虽然上述两句话中都有“中国人民中国人民”一词,但它们的意思却不一样,概一词,但它们的意思却不一样,概念的内涵不同,这种现象叫偷换概念。念的内涵不同,这种现象叫偷换概念。再看下一例子再看下一例子搬搬家家有个富翁,左邻是铜匠,右邻是铁匠,成天叮叮咚有个富
20、翁,左邻是铜匠,右邻是铁匠,成天叮叮咚咚吵得厉害。富翁特备一桌酒席请他们搬家,左右邻咚吵得厉害。富翁特备一桌酒席请他们搬家,左右邻舍都答应了。舍都答应了。两家都搬了家之后,叮叮咚咚还是照旧。原来是两家都搬了家之后,叮叮咚咚还是照旧。原来是左边搬到了右边,右边搬到了左边。左边搬到了右边,右边搬到了左边。富翁所说的富翁所说的搬家搬家是指搬到一定距离之外的意思,是指搬到一定距离之外的意思,可照字面讲,只要把住处挪动一下就是搬家。邻居就可照字面讲,只要把住处挪动一下就是搬家。邻居就利用这一点巧妙地整治了富翁利用这一点巧妙地整治了富翁偷换概念是诡辩者最常见的一种诡辩伎俩偷换概念是诡辩者最常见的一种诡辩伎
21、俩。其主要手法有:其主要手法有:1、利用多义词有多个概念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利用多义词有多个概念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2、混淆集合与非集合概念。混淆集合与非集合概念。例如,一个青年在逛公园时,将公园里的栏例如,一个青年在逛公园时,将公园里的栏杆给损坏了。公园管理人员要他赔偿,这青年杆给损坏了。公园管理人员要他赔偿,这青年反问道:反问道:为什么要我赔?为什么要我赔?管理人员说管理人员说:“公园的财产是人民的财产,公园的财产是人民的财产,损坏人民的财产就应该赔!损坏人民的财产就应该赔!”青年振振有青年振振有词说词说:“人民财产也有我的一份,我是人民中人民财产也有我的一份,我是人民中的一员,用不着赔
22、,我那份不要了!的一员,用不着赔,我那份不要了!这个青年就是混淆了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这个青年就是混淆了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进行诡辩。进行诡辩。因为因为,“人民财产人民财产”是一个集合概念,是不是一个集合概念,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而这个青年却故意把它当成非可分割的整体,而这个青年却故意把它当成非集合概念,认为自己可以任意支配其中的一份,集合概念,认为自己可以任意支配其中的一份,因而以此来逃避赔偿的责任。如果分不清集合因而以此来逃避赔偿的责任。如果分不清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对这样的诡辩者还真不好概念和非集合概念,对这样的诡辩者还真不好对付呢?对付呢?二、命题二、命题定义:是运用概念进行判是运
23、用概念进行判断的语言形式,是断定断的语言形式,是断定或陈述事物情况的思维或陈述事物情况的思维单位。单位。判断以下语句是否是命题:判断以下语句是否是命题:v所有人是动物。所有人是动物。v李白和杜甫是同时代人。李白和杜甫是同时代人。v请随手关门。请随手关门。v如果天在下雨,那么地是湿如果天在下雨,那么地是湿的。的。v地球地球行星行星v今天,他会不会来呢?今天,他会不会来呢?(是)(是)(是)(是)(否)(否)(是)(是)(否)(否)(否)(否)(1)我们看下列语句:)我们看下列语句:红豆生南国,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此物最相思!思考这些句子哪些是命
24、题思考这些句子哪些是命题?这里的语句这里的语句是疑问句,它是疑问句,它仅仅提出问题。语句仅仅提出问题。语句是祈是祈使句,它表达一种要求、愿使句,它表达一种要求、愿望。语句望。语句是感叹句,它只是感叹句,它只是抒发情感。是抒发情感。这几类语句都这几类语句都没有直接描述事件,也这就没有直接描述事件,也这就无所谓真假,因此它们不表无所谓真假,因此它们不表达命题。达命题。语句语句则不同,则不同,它作为陈述它作为陈述句,描述了红豆生长的客观句,描述了红豆生长的客观情况。这个描述是符合事实情况。这个描述是符合事实的,的,因此它是一个真的陈述因此它是一个真的陈述句,语句句,语句有所描述并且可有所描述并且可区
25、分真假,它表达了命题。区分真假,它表达了命题。不能算作命题,即不能下定义的情况不能算作命题,即不能下定义的情况否定句否定句比喻句比喻句描述句描述句循环定义循环定义(2)一个句子可以表示不止一个)一个句子可以表示不止一个命题,这就是命题,这就是多义句多义句。v如如“王小刚在飞机上写字王小刚在飞机上写字”,可以表示,可以表示王小刚在飞机里王小刚在飞机里面的桌子上写字面的桌子上写字,v也可以表示也可以表示王小刚把字写王小刚把字写在飞机的机身上。在飞机的机身上。v如:如:“我们煤气厂今年夏天一定我们煤气厂今年夏天一定供好气供好气”,在书面语里表示了两,在书面语里表示了两个命题:个命题:v一个命题是供应
26、好的煤气,一个命题是供应好的煤气,v一个命题是要把供气工作做好。一个命题是要把供气工作做好。v这样的句子表示了哪个命题,这样的句子表示了哪个命题,是由上下文决定的是由上下文决定的。(3)潜台词就是深藏在话语中潜台词就是深藏在话语中的真正含意。的真正含意。v这种含意没有直接写出来、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语言这种含意没有直接写出来、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语言流露、表达出来。流露、表达出来。v俗话说俗话说“说话听声,锣鼓听音说话听声,锣鼓听音”,指的就是话中,指的就是话中有话,有潜台词。有话,有潜台词。即话中有话,言外有意。即话中有话,言外有意。v如如:“你真行啊!你真行啊!”,在不同的语,在不同的语境
27、中,可夸奖,亦可责备。境中,可夸奖,亦可责备。v潜台词表现出说话者的真正意图、真潜台词表现出说话者的真正意图、真正动机。正动机。活动三活动三判断下列命题错误的原因:判断下列命题错误的原因:1、报晓的雄鸡是我们起床的信号。、报晓的雄鸡是我们起床的信号。2、你这个意见很好,我想没有谁、你这个意见很好,我想没有谁不会不同意。不会不同意。3、他要么是个老师,要么是个作、他要么是个老师,要么是个作家。家。4、出入校门的师生必须出示工作、出入校门的师生必须出示工作证和学生证。证和学生证。判断下列命题错误的原因:判断下列命题错误的原因:1、报晓的雄鸡是我们起床的信号。、报晓的雄鸡是我们起床的信号。2、你这个
28、意见很好,我想没有谁不会不、你这个意见很好,我想没有谁不会不同意。同意。3、他要么是个老师,要么是个作家。、他要么是个老师,要么是个作家。4、出入校门的师生必须出示工作证和、出入校门的师生必须出示工作证和学生证。学生证。反对关系误为同一反对关系误为同一关系导致搭配不当关系导致搭配不当多否致返多否致返概念前后矛盾概念前后矛盾交叉关系交叉关系非不相容关系非不相容关系前后概前后概念不对念不对应应 近试上张水部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余朱庆余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酬朱庆余酬朱庆余 张籍张籍越女新妆出镜心
29、,自知明艳更沉吟。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试读下面两首诗试读下面两首诗,体会其弦外之音。体会其弦外之音。朱庆馀此诗投赠的对象,是官水部郎中的张籍。张朱庆馀此诗投赠的对象,是官水部郎中的张籍。张籍当时以擅长文学而又乐于提拔后进与韩愈齐名。朱庆籍当时以擅长文学而又乐于提拔后进与韩愈齐名。朱庆馀平日向他行卷,已经得到他的赏识,临到要考试了,馀平日向他行卷,已经得到他的赏识,临到要考试了,还怕自己的作品不一定符合主考的要求,因此还怕自己的作品不一定符合主考的要求,因此以新妇自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籍,以公婆比主考比,以新郎比张籍,
30、以公婆比主考,写下了这首诗,写下了这首诗,征征求张籍的意见求张籍的意见。张籍把朱氏比作越州镜湖的采菱女,不仅长得艳丽张籍把朱氏比作越州镜湖的采菱女,不仅长得艳丽动人,而且有绝妙的歌喉,这是身著贵重丝绸的其他越动人,而且有绝妙的歌喉,这是身著贵重丝绸的其他越女所不能比并的,因此,必然受到人们的赞赏,女所不能比并的,因此,必然受到人们的赞赏,暗示他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三、推理三、推理1、定义:是由已知的命题得出新的命题的思维过程。推理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推理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形式。推理由推理由前提、结论、推理前提、结论、推
31、理联项联项三个部分组成。三个部分组成。前提前提是作为推理根据的已知是作为推理根据的已知判断;判断;结论结论是根据已知判断所推出是根据已知判断所推出的新判断;的新判断;推理的联项推理的联项是前提与结论之是前提与结论之间的逻辑联结项,是推理的间的逻辑联结项,是推理的逻辑常项。逻辑常项。推理中常见的有推理中常见的有三段论推理和二难推理三段论推理和二难推理v(1)三段论推理是由)三段论推理是由两两个个包含着包含着一个共同项的性一个共同项的性质判断质判断作前提,推出作前提,推出另一另一个性质判断个性质判断为结论的为结论的间接间接推理。推理。2 2、形式:、形式:v这个定义注意三点:这个定义注意三点:v一
32、是三段论全由性质判断组一是三段论全由性质判断组成;成;v二是两个前提必须有一个共二是两个前提必须有一个共同项(相同的概念);同项(相同的概念);v三是三段论是间接推理,因三是三段论是间接推理,因为它的前提是两个判断组成。为它的前提是两个判断组成。凡犯罪行为都是违法行为凡犯罪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抢劫行为是犯罪行为,抢劫行为是犯罪行为,所以,抢劫行为是违法行为。所以,抢劫行为是违法行为。vv只有年满只有年满18岁,才有选举权,岁,才有选举权,v他有选举权,他有选举权,v所以他已经年满所以他已经年满18岁。岁。”v三段论有大小前提和结论三三段论有大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部分。v大前提:包含大项的前提。大前
33、提:包含大项的前提。v小前提:包含小项的前提。小前提:包含小项的前提。v结论:推出的新判断结论:推出的新判断。v一般地说,在关联词一般地说,在关联词“所以所以”、“因此因此”,“由此可见由此可见”等等等等后面的是结论;在关联词后面的是结论;在关联词“因因为为”前面的是推理。前面的是推理。v思考:思考:古时候,有两人古时候,有两人同时生了孩子,其一人同时生了孩子,其一人的死了,把另一人的偷的死了,把另一人的偷走。两个母亲为此告到走。两个母亲为此告到官府。大家想一想,能官府。大家想一想,能否用三段论智断孩子。否用三段论智断孩子。官府说把这个孩子分成两半,官府说把这个孩子分成两半,一人一半,如果是孩
34、子的真正一人一半,如果是孩子的真正母亲一定不会同意的。即母亲一定不会同意的。即大前提:大前提:孩子的母亲都爱孩子孩子的母亲都爱孩子小前提:小前提:一个女人爱孩子一个女人爱孩子结论:结论:这个女人是孩子的母亲这个女人是孩子的母亲(2)二难推理在前提中提二难推理在前提中提出两种可能,然后由这出两种可能,然后由这种可能推理出两种结论,种可能推理出两种结论,对方无论选择其中的哪对方无论选择其中的哪一种结论,都会陷入进一种结论,都会陷入进退维谷、左右为难的境退维谷、左右为难的境地。地。在古希腊,诡辩论者曾经设计了一个二难在古希腊,诡辩论者曾经设计了一个二难题,问一个人:题,问一个人:“你是否已经停止打你
35、的你是否已经停止打你的父亲了?父亲了?”你怎么回答?为难了吧。设计你怎么回答?为难了吧。设计的人是这样推理的:如果你回答的人是这样推理的:如果你回答“是是”,那就是说明你过去打过你父亲;如果你回那就是说明你过去打过你父亲;如果你回答答“否否”,那就是说你现在还在打你父亲;,那就是说你现在还在打你父亲;所以不论你怎样,只要你开口你都没辙了。所以不论你怎样,只要你开口你都没辙了。v我不存在是否已经停止打我父亲的问题,我不存在是否已经停止打我父亲的问题,因为无论过去或者现在我都没有打我父因为无论过去或者现在我都没有打我父亲。亲。”有一个残暴的国王,统治着一个奇怪的国家。这有一个残暴的国王,统治着一个
36、奇怪的国家。这个残暴的国王颁布了一条奇怪的法令,所有从前线抓个残暴的国王颁布了一条奇怪的法令,所有从前线抓回来的俘虏都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你来这里做什么回来的俘虏都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你来这里做什么?如果答的是真话,就得用火烧死,如果回答的是假?如果答的是真话,就得用火烧死,如果回答的是假话,就得绞死。看起来,任何俘虏都难逃噩运。话,就得绞死。看起来,任何俘虏都难逃噩运。有一天前线送来了一个俘虏,执法官按照惯例问有一天前线送来了一个俘虏,执法官按照惯例问他:你来这里干什么?聪明的俘虏回答:他:你来这里干什么?聪明的俘虏回答:我来这里是我来这里是为了被绞死。为了被绞死。听了俘虏的回答,执法官顿时
37、傻了眼,听了俘虏的回答,执法官顿时傻了眼,不知道如何是好。不知道如何是好。因为如果真的绞死这个俘虏,那么因为如果真的绞死这个俘虏,那么这个俘虏说的是真话,而说了真话是要被烧死的。可这个俘虏说的是真话,而说了真话是要被烧死的。可是如果把这人烧死,那他答的就是假话,而说假话的是如果把这人烧死,那他答的就是假话,而说假话的是要被绞死的。执法官不好处理,只好上报国王裁决。是要被绞死的。执法官不好处理,只好上报国王裁决。国王冥思苦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办法,最后只好把这国王冥思苦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办法,最后只好把这个俘虏放了。个俘虏放了。这个聪明的俘虏利用真话假话,绞死烧这个聪明的俘虏利用真话假话,绞死烧死
38、之间的逻辑推理关系,救了自己一命。死之间的逻辑推理关系,救了自己一命。一个岛国,国王对到岛国的外人一个岛国,国王对到岛国的外人有一个规定:凡是说假话的人都被处有一个规定:凡是说假话的人都被处死。但真话和假话的判定是这个国王死。但真话和假话的判定是这个国王说了算,所以是否会被国王处死,要说了算,所以是否会被国王处死,要看的是国王的心情。国王心情不好时,看的是国王的心情。国王心情不好时,会认为所有的话都是假话,国王高兴会认为所有的话都是假话,国王高兴时,可能认为所有的话都是真的。但时,可能认为所有的话都是真的。但有一个聪明的人说了一句话,使得国有一个聪明的人说了一句话,使得国王没有办法处死这个人。
39、这句话是王没有办法处死这个人。这句话是“我肯定会被处我肯定会被处死的。死的。”v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是关于思维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是关于思维的逻辑形式的规律。的逻辑形式的规律。v包括:包括: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普通逻辑基本规律对人的思维有强普通逻辑基本规律对人的思维有强制性,违背了它,思维就会发生混制性,违背了它,思维就会发生混乱,人们就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和乱,人们就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和准确地表达思想。准确地表达思想。四、逻辑规律四、逻辑规律v同一律同一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都与其自身保持同一。每一思想都与其自身保持同一。所使用的概念和命题必须始终
40、所使用的概念和命题必须始终保持同一,保持同一,“同一思维过程同一思维过程”,是指,是指同一时间、同一关系、同一时间、同一关系、同一思维同一思维对象三个方面的对象三个方面的“三三同一同一”思维过程。不能偷换概思维过程。不能偷换概念,改变话题。念,改变话题。如如“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是群众,我是群众,所以我是真正的英雄。所以我是真正的英雄。”v 违反同一律要求的基本错误是:在同一思违反同一律要求的基本错误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概念、判断的内容不确定。维过程中,概念、判断的内容不确定。v具体表现为:具体表现为:偷换概念偷换概念或或混淆概念混淆概念、偷换论题偷换论题或或混淆论题混淆论
41、题(或转移论题或转移论题)。v例如:例如:一旅行者又饥又渴,来到一酒店。他问:一旅行者又饥又渴,来到一酒店。他问:“老板,夹肉面包多少钱一份?老板,夹肉面包多少钱一份?”“五先令。五先令。”“给我来两份。给我来两份。”“好。好。”“老板,我感老板,我感到渴比饿更厉害。可用两份面包换十先令一到渴比饿更厉害。可用两份面包换十先令一份的啤酒吗?份的啤酒吗?”“当然可以。当然可以。”于是他喝完于是他喝完酒就要走。老板急忙叫住他:酒就要走。老板急忙叫住他:“你还没付钱你还没付钱呢?呢?”“我不是用面包换的酒吗?我不是用面包换的酒吗?”“可你可你面包未付钱啊。面包未付钱啊。”“我没吃你的面包,为何我没吃你
42、的面包,为何要付钱呢?要付钱呢?”“是啊,可是是啊,可是”老板一时找老板一时找不出问题出在哪里,只好让他走了。不出问题出在哪里,只好让他走了。大家想大家想一想问题出在哪里呢?一想问题出在哪里呢?v矛盾律矛盾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在同一思维过程中,针对同一对象,两个互相矛盾针对同一对象,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不能同时都是真的,必的命题不能同时都是真的,必有一假。即一个思想及其否定有一假。即一个思想及其否定不能同时都是真的。就是说,不能同时都是真的。就是说,一个思想与其否定,互相排斥,一个思想与其否定,互相排斥,不能都真,至少有一假。不能都真,至少有一假。v矛盾律的要求是:如果矛盾律的要求是:如果违反
43、这一要求,在同一思维违反这一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一个对象既予以肯过程中对一个对象既予以肯定,又予以否定,就犯了定,又予以否定,就犯了“自相矛盾自相矛盾”的错误。的错误。v通常人们说通常人们说“出尔反尔出尔反尔”、“自己打自己嘴巴自己打自己嘴巴”等就是对这种错误的等就是对这种错误的形象说明。形象说明。、这座山从来没有人上这座山从来没有人上去过去过,上去的人也从来没有上去的人也从来没有下来过下来过.价值连城的无价之宝价值连城的无价之宝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里长城。排中律排中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具有矛盾或反对关系的思想不能同具有矛盾或反对关
44、系的思想不能同假,其中至少必有一真。假,其中至少必有一真。排中律的要求排中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对两个具有相互矛盾或相中,不能对两个具有相互矛盾或相互反对关系的思想同时予以否定,互反对关系的思想同时予以否定,而必须承认其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而必须承认其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简言之,就是要保持思维的明确性。简言之,就是要保持思维的明确性。违反排中律要求的基本逻违反排中律要求的基本逻辑错误是辑错误是“两不可两不可”,即,即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两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两个具有矛盾关系的概念,个具有矛盾关系的概念,或者具有矛盾关系或反对或者具有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的判断都同时关
45、系的判断都同时予以否予以否定。定。vv例如例如:“说世界上有鬼,这说世界上有鬼,这不对,这是迷信;但要说世不对,这是迷信;但要说世界上没鬼,也未免武断,因界上没鬼,也未免武断,因为有些现象还真不好解释。为有些现象还真不好解释。”这段论对这段论对“世界上有鬼世界上有鬼”和和“世界上没鬼世界上没鬼”这对互这对互相矛盾的判断同时否定,犯相矛盾的判断同时否定,犯了了“两不可两不可”的错误。的错误。学习提示学习提示v病句中的病句中的“搭配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成分残缺缺”“歧义歧义”“指代不明指代不明”“自自相矛盾相矛盾”和科技文阅读试题中所和科技文阅读试题中所设置的干扰题项所出现的设置的干扰题项所出现
46、的“偷换偷换概念概念”“张冠李戴张冠李戴”“以偏概全以偏概全”“绝对化绝对化”等,多数属于逻等,多数属于逻辑概念之间的关系混淆不清或不辑概念之间的关系混淆不清或不明确所导致的问题。明确所导致的问题。学习提示学习提示v病句中的病句中的“句式杂糅句式杂糅”“介介词词(关联词关联词)的滥用、误用的滥用、误用”“否定不当否定不当”和科技文阅读和科技文阅读试题中的试题中的“因果颠倒因果颠倒”“已已然未然然未然”“偶然或然偶然或然”等,等,则多数属于逻辑命题与推理则多数属于逻辑命题与推理不当或不明确的问题。不当或不明确的问题。不合逻辑语病题训练:不合逻辑语病题训练:v许老师常为班里的贫困学生许老师常为班里
47、的贫困学生买一些日常用品:衣服、球鞋、买一些日常用品:衣服、球鞋、手帕、衬衫、拖鞋等。手帕、衬衫、拖鞋等。包含关系的概念不能并列包含关系的概念不能并列不合逻辑语病题训练:不合逻辑语病题训练:v这次代表大会的代表包括工这次代表大会的代表包括工人代表人代表55人,农民代表人,农民代表47人,人,妇女代表妇女代表39人,文艺界代表人,文艺界代表13人。人。交叉关系的概念不能并列交叉关系的概念不能并列不合逻辑语病题训练:不合逻辑语病题训练:v有谁能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有谁能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转的呢?阳转的呢?否定不当否定不当不合逻辑语病题训练:不合逻辑语病题训练:v你不革命,你就是反革命。你不革命,你
48、就是反革命。违背客观真实违背客观真实。因为之间还有很。因为之间还有很多中间概念多中间概念不合逻辑语病题训练:不合逻辑语病题训练:他的文章写得不长,所以很有特色。他的文章写得不长,所以很有特色。强加因果关系强加因果关系不合逻辑语病题训练:不合逻辑语病题训练:v八百多人,几千条胳膊,同暴八百多人,几千条胳膊,同暴雨洪水搏斗了一天一夜。雨洪水搏斗了一天一夜。不合事实不合事实不合逻辑语病题训练:不合逻辑语病题训练:摩托车在盘山公路上像箭一样飞驰而去。摩托车在盘山公路上像箭一样飞驰而去。不合事理不合事理(一)自相矛盾(一)自相矛盾1、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唯一幸免的一个。、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唯一幸免的一个。
49、既然死难了,又怎么能幸免呢?既然死难了,又怎么能幸免呢?2、老大爷现在身体仍然很健康,享年八十九岁。、老大爷现在身体仍然很健康,享年八十九岁。“享年享年”指死去的人,既在身体仍然很健康,指死去的人,既在身体仍然很健康,又怎么死了呢?又怎么死了呢?辨析并修改病句辨析并修改病句不合逻辑不合逻辑(二)并列不当(二)并列不当1、根据要求,各学校学生公寓的生活用品和床、根据要求,各学校学生公寓的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由学生自主选购。上用品由学生自主选购。“生活用品生活用品”包括包括“床上用品床上用品”。2、从事业的发展来看,还缺乏各项科学家和各种、从事业的发展来看,还缺乏各项科学家和各种人才。人才。“各种人
50、才各种人才”包括包括“科学家科学家”。(三)强加因果或因果颠倒(三)强加因果或因果颠倒1、他生长在偏僻的山区,因而从小就对农民、他生长在偏僻的山区,因而从小就对农民有深厚的感情。有深厚的感情。“对农民有深厚的感情对农民有深厚的感情”与与“生长在偏僻的山区生长在偏僻的山区”没有必然的联系。没有必然的联系。2、因为他对学科有所偏重,所以对数理化他、因为他对学科有所偏重,所以对数理化他不感兴趣。不感兴趣。“他对学科有所偏重他对学科有所偏重”是因为是因为“对数理化他不感兴趣对数理化他不感兴趣”。(四)主客颠倒(四)主客颠倒1、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