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火绒草属植物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25331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4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火绒草属植物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火绒草属植物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火绒草属植物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当代医药论丛 2023 年 第 21 卷 第 12 期中医中药153是热气,在选方用药上,应以收敛、滋阴、寒凉药物为主。中医常通过辨别体质来指导用药、养生和调理等。3.5方药之寒热关于方药之寒热,主要体现在中药四气学说方面。中药四气学说是中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成就,对于疾病的诊治、用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四气是指四时的天气,到西汉末年,四气学说被引入到本草纲目中,并据此对中药的药理进行了分类,认为任何中药均有寒、热、温、凉四气。“四气五味”与脏腑、药性及生理病理有机联系在一起,四气的作用从最初的寒热逐渐发展到了内脏病理方面,之后又发展到了医疗保健方面。黄帝内经中依据阴阳五行学说及相关理论,提

2、出了“药食气味”学说(这是“药食同源”理论的根本),将药食与生理病理、脏腑形体及养生联系起来,建立了完整的治疗、保健体系。汉书艺文志 方伎略中记载:“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中医根据药方的性质,将其归为寒热两种。有些药方是由同样属性的中药组合而成,有些则是由不同属性的中药组合而成。有时寒热并用可以确保药方温而不燥,凉而不寒。中药四气学说对于临床用药起到了指导性、纲领性的作用,为临床合理遣方用药提供了可靠的依据。4小结总之,寒热是中医理论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中医理论中具有丰富的含义,是中医理论架构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黄帝内经和伤寒论中都有关于寒热的论述,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出现了甘温除热

3、法、温病理论等,阐述了热病的病性,丰富了寒热理论。由此可见,寒热理论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研究,为进一步丰富这一理论添砖加瓦。参考文献1孙志其,韩涛.“开合枢”的哲学内涵及“枢病”理论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C./第九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2018:1699-1702.2 格 知 加,多 杰 才 旦,索 南 多 杰,等.中 医 寒 热 往来与藏医未熟热的对比研究 J.中华中 医 药 杂志,2022,37(4):2300-2302.3邢齐树,董昌武.伤寒论之“痞”临证浅析 J.环球中医药,2021,14(1):103-105.4耿顺金,余荣华.中医寒热理论在肾

4、病治疗中的运用J.黑龙江科学,2022,13(4):122-123.5严灿,吴丽丽,祝鹏辉.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以“虚实寒热之真假”课程内容为例 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20):11-13.6王曼,周天,刘传波,等.基于中医寒热属性理论探讨抗恶性肿瘤药物治疗J.医药导报,2018,37(11):1363-1365.7王凤磊,田同儒,王龙华,等.田德禄老中医寒热并用治疗消化病经验分享 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2,20(23):55-59.8孟长海,王治英.从“郁乃痤”理论治疗寻常型痤疮寒热气血型经验 J.中医研究,2022,35(2):

5、70-74.9白洁,凌冰莹,孔祥图,等.倪海雯基于寒热错杂理论辨治恶性淋巴瘤胃肠道并发症经验 J.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45(6):49-53.10 李天鹏.从标本中气理论探讨伤寒论寒热错杂证证候机理 D.兰州:甘肃中医药大学,2018.11 谈钰濛,胡骏,倪青.糖尿病寒热错杂证的辨治 J.世界中医药,2021,16(5):726-729.12 郭琳,王雅婷,考延磊,等.闫雪洁运用寒热并用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J.陕西中医,2020,41(8):1148-1151.13 谈博,张德龙,李佩佩,等.从寒热错杂论治顽固性皮肤病的临床经验分析 J.中国医药,2020,15(3):451-45

6、4.14 周三林.徐国良教授从寒热辨证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经验 J.光明中医,2022,37(4):592-594.15 陈杭,林雪娟.从续名医类案寒热真假案思考中医误诊 J.福建中医药,2021,52(2):25-26,31.16 刘丹.半夏泻心汤治疗寒热错杂型反流性食管炎临床观察 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2,20(21):76-77.17 李馨,王泓午.食物蛋白质含量与中医寒热属性相关关系 C./2018 治未病高峰论坛暨第四届中国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大会论文集,2018:158-165.18 李若明.乌梅丸治疗寒热错杂型慢性结肠炎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2,20

7、(10):93-94.19 谢秀珍,徐颖绮,苏萍萍,等.从寒热角度探讨肺系疫病的单味药治疗经验J.光明中医,2022,37(14):2626-2628.火绒草属植物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向海燕,夏清(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四川绵阳621000)摘要 火绒草属植物为菊科下的一个属,为高原常用药用植物,具有抑菌、抗炎、抗氧化、降糖、保护肝肾等多种药理活性。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对火绒草属植物的药理活性进行综述。关键词 火绒草属;药理活性;综述 中图分类号 R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629-(2023)12-0153-04作者简介:向海燕,硕士,研究方向:民族药物资源当代医药论丛 20

8、23 年 第 21 卷 第 12 期中医中药154火 绒 草 属(Leontopodium R.Brown)植 物 为菊 科(Compositae)药 用 植 物,大 多 生 长 在 海 拔2000 5000 m 的高原地区。根据中药大辞典1、藏药晶镜本草2、中华本草藏药卷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蒙药分册4等记载,火绒草属药用植物,多具有疏散风热、利水消肿、止血解毒等作用。笔者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火绒草属药用植物的药理作用进行综述。1糖尿病相关症状的治疗现有研究结果表明,火绒草多个部位的提取物均具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高糖高脂饮食诱导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建立 2 型糖尿病(T

9、2DM)大鼠模型的相关实验显示,火绒草水提物可通过降低血糖,减少脑组织 A-淀粉样蛋白的沉积和 Tau 蛋白的过度磷酸化,从而可对 T2DM 大鼠的神经元起到保护作用5。李彩格等6的研究表明,火绒草水提物对T2DM 腺垂体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下调 STZ诱导的大鼠腺垂体内神经肽 Y(NPY)和 leptin 的高表达。柳蕾等7连续给予 T2DM 大鼠火绒草(20 g kg-1生药)水煎液 4 周发现,大鼠的血糖水平显著降低,同时血脂紊乱有所改善。筛选火绒草降糖有效成分的实验发现,火绒草 50%乙醇提取物的降糖作用较为显著,以火绒草 200 mgkg-1醇提物灌胃的降糖效果最佳8。涂永勤9

10、利用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模型对火绒草属多种植物的降糖有效成分进行筛选,发现华火绒草的降糖作用最强,其石油醚提取物的降糖作用明显,且 3,5-二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对-糖苷酶有抑制作用,证明该物质可能是华火绒草降血糖的有效成分。肖阳央等10从新疆产火绒草中分离出的枸橼苦素 C、咖啡酸等 8 种苯丙素类化合物浓度在500 molL1时对-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均低于50%。赵莉等11认为火绒草可能是通过抑制-葡萄糖苷酶活性或促进胰岛素分泌来降低血糖的。有临床试验证明,火绒草能显著降低患者尿糖和血糖的含量,其降血糖作用可能与化学成分苯乙双胍有关12。2肝、肾保护作用部分药理研究表明,火绒草对肝和肾

11、有显著的保护活性,在民间常用于肝炎的治疗。Zhang 等13发现火绒草 70%乙醇提取物能显著抑制油酸钠诱导HepG2 肝细胞甘油三酯的积累。火绒草水溶性提取物能显著降低肝损伤小鼠血清 AST 和 ALT 的水平,明显改善 D-半乳糖胺(D-GalN)诱导的新生大鼠原代肝细胞和 HL-7702 肝细胞的损伤14。体内外实验均证实火绒草对乙型肝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该药理作用可能与其对血红素加氧酶-1(HO-1)基因表达的诱导有关15。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是常见的肾小球疾病,火绒草提取物能显著改善肾功能,保护肾脏组织。徐珊等16通过实验证明,火绒草 70%乙醇提取物能有效治疗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12、MsPGN),其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殖、改善肾小球滤过功能及减轻炎性细胞浸润等实现的。赵玥等17的实验表明,火绒草提取物可通过影响 NF-KB、P13K/Akt 信号分子的活化来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系膜细胞的增殖及细胞外基质的增生,从而可保护肾脏。此外,火绒草(2.70 gkg-1)联合黄芪(1.02 gkg-1)亦能显著改善 MsPGN 模型大鼠的肾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 MAPK/NF-B 信号通路有关18。3抑菌作用火绒草属药用植物可明显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多种细菌的活性19。培养基打孔法抗菌实验发现,香芸火绒草地上部分 75%乙醇提取物具有抑制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

13、菌及蜡状芽孢菌活性的作用20。高山火绒草地上部分和根的二氯甲烷粗提物对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化脓性链球菌菌株具有显著的生长抑制作用21。弱小火绒草根的活性成分 Vitexilactone、(4aR,5S,9aR)-4a,5,6,7,8,9a-hexahydro-9a-hydroxy-3,4a,5-trimethylnap-htha2,3-bfuran-2(4H)-one和 Cryptomeridiol 对革兰氏阳性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Cryptomeridiol 的抑制作用最强22。对火绒草 7 种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进行对比

14、研究发现,醇提部位、石油醚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能较好地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而醇提正丁醇部位和水溶部位则能较好地抑制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生长。乔君霞等23用滤纸片法和二倍稀释法对短星火绒草的 6 种不同提取物进行体外抗菌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水提物和 50%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效果较强,且后者具有广谱性抑菌作用。有研究发现,火绒草挥发油也有一定的抑菌作用。高飞24发现香芸火绒草挥发油对水稻纹枯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的菌丝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侯敏等25采用管碟法和试管法研究火绒草提取物的体外抑菌作用发现,火绒草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姜鸿等26初步确认火绒草

15、中原儿茶醛、原儿茶酸、绿原酸和咖啡酸等化学组分具有抑菌活性。4抗氧化作用有研究显示,通过 Briggs-Rauscher 和 TEAC 实当代医药论丛 2023 年 第 21 卷 第 12 期中医中药155验结果证明火绒草中的一种葡萄糖酸取代衍生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27。吴楠贞等28证明火绒草醇提物乙酸乙酯部位对羟基自由基和亚硝酸盐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另外,火绒草抗氧化活性的强弱与黄酮的含量大小呈正相关,与水提物相比,醇提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更高,对亚硝胺合成的阻断率也更高,最高为 98.0%。但其水提物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最大为 77.7%,明显高于醇提物29。首尔国立大

16、学学者通过转录组分析研究发现高山火绒草愈伤组织培养提取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30。5抗炎作用火绒草具有较强的抗炎活性,其水煎液、水提醇沉液和醇提水沉液均对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31。姜鸿等32发现火绒草乙酸乙酯提取物对 5-脂氧合酶有 76.92%的抑制率,乙酸乙酯部位可能为火绒草抗炎的潜在活性部位。除此之外,该团队还发现火绒草中的原儿茶酸、原儿茶醛、绿原酸和咖啡酸等 14 个化学成分是抗急性炎症药效的物质基础33。6基质金属蛋白酶及脂肪酶抑制活性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能降解多种细胞外基质成分,在癌症、关节炎等疾病中有显著的异常表达。肖晶等34用酶学方法实验证明老头草对

17、 MMPs活性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且存在剂量依赖关系。老头草抗肿瘤的活性可能与抑制体内的 MMPs 有关。Gou 等35发现绢绒火绒草提取物对体外脂肪酶活性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 nebrodenside A、pungenin、betulalbuside A、leontopodioside D 和 geranyl O-D-glucopyranoside 五个化合物的作用较强。7小结火绒草属植物大多生长在海拔 2000 m 以上的高原地区,国内外均有分布。其种类较多,目前研究较多的品种为美头火绒草、坚杆火绒草、香芸火绒草、薄雪火绒草、弱小火绒草、绢绒火绒草、长叶火绒草等。已有药理研究表明,火绒草

18、属植物多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保护肝肾、降糖等多种药理活性,但目前大部分药理实验仅研究了其提取物的有效性,其作用机制及代谢情况有待进一步研究。参考文献1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大辞典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693-694.2嘎务.藏药镜晶本草 M.藏文版.北京:民族出版社,1995:239.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藏药卷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12-113.4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蒙药分册 S.北京:民族出版社,1998:8.5王鲁娟,刘红兵,王凤斌,等.火绒草对 2 型糖尿病大鼠海马神经元 tau 蛋白磷酸化及学习记忆的影响J.

19、潍坊医学院学报,2016,38(4):241-244.6李彩格,唐蔚东,叶建亚,等.火绒草对 2 型糖尿病大鼠腺垂体内 NPY 和 leptin 表达的影响 J.神经解剖学杂志,2015,31(2):197-202.7柳蕾,匡少金,刘财德,等.火绒草对 2 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 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4,16(6):11-13.8杨金部,袁祯燕,苟萍.火绒草降糖有效成分的筛选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21(18):104-106.9涂永勤.藏药扎托巴降血糖有效成分研究 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10 肖阳央,苟萍,谢海辉.火绒草的苯丙素类成分 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

20、报,2017,25(2):195-201.11 赵莉,杨金部,张勇,等.火绒草提取物对-葡萄糖苷酶和胰岛素的影响 J.时珍国医国药,2016,27(10):2342-2344.12 尹秀玲,王金霞,龙茹.火绒草治疗糖尿病的研究与开发 J.生物学杂志,2000,17(2):25.13 Zhang Y,Yang Y L,Ruan J Y,et al.Isobenzofuranones from the aerial parts of Leontopodium leontopodioides(Wild.)BeauvJ.Fitoterapia,2018,124:66-72.14 宋雪英,伍义行,胡少青

21、,等.火绒草水溶性提取物对 D-半乳糖胺致肝细胞损伤的抑制作用 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0,18(29):3072-3077.15 戴灵豪.火绒草抗乙肝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D.杭州:中国计量学院,2015.16 徐珊,赵明琦,李增强,等.火绒草对大鼠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影响 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3,29(4):108-111.17 赵玥,王光函,张颖,等.火绒草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炎症反应的影响 J.中成药,2021,43(4):1033-1036.18 齐越,仲坤,贾冬,等.火绒草联合黄芪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模型大鼠肾功能的改善作用及机制研究J.中国药房,2020,31

22、(15):184.19 徐云玲,祝汪洋,谭静玲,等.藏药香芸火绒草化学成分及抗菌活性研究 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9,31(3):73-77.20 Dobner M J,Schwaiger S,Jenewein I H,et al.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Leontopodium alpinum(Edelweiss)J.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2003,89(2-3):301-303.21 张维.弱小火绒草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 D.兰州:兰州交通大学,2016.22 黄利权,伍义行.火绒草的抗菌活性研究 J.中兽医医药杂志

23、,2006,25(1):5-7.当代医药论丛 2023 年 第 21 卷 第 12 期中医中药15623 乔君霞,索菲娅,黄罗冬,等.新疆短星火绒草不同极性提取物抑菌作用研究 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8(1):83-87.24 高飞.香芸火绒草挥发油提取工艺,化学成分及抑菌活性初步研究 D.成都:四川大学,2007.25 侯敏,周刚,章金凤,等.蒙药火绒草提取物体外抑菌试验的研究 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0,16(11):55-56.26 姜鸿,单国顺,齐越,等.火绒草抑菌作用的物质基础研究 J.中国现代中药,2012,14(8):6-9.27 Schwaiger S

24、,Cervellati R,Seger C,et al.Leontopodic Acid(I)-A Novel Highly Substituted Glucaric Acid Derivative from Edelweiss(Leontopodium alpinum Cass.)and Its Antioxidative and DNA Protecting PropertiesJ.Tetrahedron,2005,61(19):4621-4630.28 吴楠贞,展锐,苟萍.火绒草抗氧化活性成分及其结构分析 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3,25(3):296-301.29 展锐,库尔班,

25、苟萍,等.火绒草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J.食品科学,2010,31(3):153-159.30 Cho W K,Kim H I,Kim S Y,et al.Anti-Aging Effects of Leontopodium alpinum(Edelweiss)Callus Culture Extract through Transcriptome ProfilingJ.Genes,2020,11(2):230.31 黄利权,伍义行.火绒草的抗炎活性研究-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及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J.中兽医学杂志,2004(2):10-12.32 姜鸿,邹桂欣,王光涵,等.基于 5-L

26、OX 体外代谢途径的火绒草抗炎活性部位筛选 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6):36-38.33 姜鸿,侯政,邸子真,等.火绒草抗急性炎症药效物质基础初步研究 J.中成药,2010,32(6):1048-1050.34 肖晶,康之珍,王自力,等.老头草对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的抑制影响 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24):2482-2483.35 Gou P,Xiao Y Y,Lv L,et al.Hydroquinone and terpene glucosides from Leontopodium leontopodioides and their lipase inhibito

27、ry activityJ.Fitoterapia,2018,130:89-93.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痰热扰心型不寐的临床疗效周明珠(北京市密云区不老屯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101516)摘要 目的:观察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痰热扰心型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21 年 5 月至 2022 年 10 月期间北京市密云区不老屯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门诊收治的 80 例痰热扰心型不寐患者,随机分为黄连温胆汤组、佐匹克隆组各 40 例。佐匹克隆组口服佐匹克隆,黄连温胆汤组口服黄连温胆汤加减,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以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黄连温胆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7.50%,高于佐匹克隆组的

28、 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黄连温胆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心烦不寐、胸闷脘痞、泛恶嗳气、心神不宁积分)均低于佐匹克隆组,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分低于佐匹克隆组(P 0.05)。结论:相较于西医治疗,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痰热内扰型不寐可获得更好的疗效,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神不宁、心烦不寐等症状,明显改善其睡眠质量。关键词 痰热扰心型;不寐;黄连温胆汤 中图分类号 R2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629-(2023)12-0156-04不寐又称为“不得卧”“目不瞑”,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睡眠障碍、失眠等,主要表现为睡眠异常。西药治疗本病具有起效快、短期

29、作用佳的优势,但患者易出现药物成瘾性,长期应用可能会导致白天困倦,损害认知、精神功能,停药后有反跳现象,临床应用整体效果不佳,长期预后不良1-2。近年来,中医药治疗不寐的文献报道逐年增多,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逐渐显现。中医认为不寐的病因为饮食不节、情志失常、久病体虚等,病机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心为神明之主,心神不宁或失养而致不寐;或机体脏腑失调,气血失和,痰火扰心,而使不寐3。痰热扰心型是不寐的常见证型,治疗应补虚泻实,并辅以清化痰热、和中安神之法。黄连温胆汤来源于六因条辨,属中医经典名方,可治疗多个系统的疾病。本文选取北京市密云区不老屯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门诊收治的痰热扰心型不寐患者 80 例,分别采用口服佐匹克隆片及口服黄连温胆汤加减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 2021 年 5 月至 2022 年 10 月在北京市密云区不老屯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门诊接受治疗的痰热扰心型不寐患者 82 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佐匹克隆组 41 例和黄连温胆汤组 41 例。佐匹克隆组脱落 1 例,剩余 40 例,其中男 23 例,女 17 例;年龄45 72(61.794.15)岁;病程 1 12(5.981.29)作者简介:周明珠(1983),女,汉族,北京密云人,本科学历,主治医师,研究方向:社区中医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自然科学论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