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护脚墙挡土墙技术交底
本段挡墙K100+821涵洞右侧新增浆砌护脚墙(长度20m)
施工工艺:
测量放样→基槽开挖→基槽处理→基坑验收→砂浆垫层→砌筑片石墙身→墙背隐蔽验收→墙背回填→验收
一、土方开挖:
采用挖掘机挖土,辅以人工清理。为确保基槽底部土层不被扰动,开挖时将底部标高抬高20cm,剩余的土层采用人工跟随挖机及时清走。 开挖过程中,测量人员跟踪测量基槽的标高,以防超挖,土质基坑槽底高程允许偏差为20mm。开挖基槽底部宽度比图纸要求稍宽出50cm –100cm 。 为防止基坑有积水浸泡基槽,在基槽一侧开挖一条临时排水沟。 基槽开挖后,应及时通知项目部施工技术人员及监理工程师进行现场验槽,验收合格后及时进行下步工序。
二、基础混凝土施工:
1、基槽挖好后,复核其中心线、底标高、宽度,确认无误后,立即浇筑10cm砂浆垫层。
2、垫层施工完毕后,待达到一定强度后,并报项目部施工技术人员及监理工程师验收,格后及时进行下步工序。
3、砼浇筑见JSJD-01.
三、挡墙墙身砌筑:
1、砌石时先在端角部设置坡度杆,拉线砌筑端角部及外侧面。
2、砌体应分段分层;分段位置设在沉降缝处,各段水平砌筑要一致 。浆砌石分层以2-3层砌块组成一工作层,每一工作层的水平缝要大致找平,各工作层竖缝应相互错开,不得贯通。
3、各砌层应砌外圈定位行列,然后砌筑里层,外圈砌块要与里层砌块交错连成一体,砌体里层应砌筑整齐,分层应与外圈一致,应要先铺一层适当厚度的砂浆再安放砌体和填塞砌缝。砌体外露面要进行勾缝,并要在砌筑时靠外露面预留深约2cm的空缝备作勾缝之用;砌体隐蔽面随砌随抹平,不另勾缝。外圈定位行列和卷角石,要选择形状较为方正及尺寸较大的块石,并长短相间地与里层砌块咬接。
4、各砌层的砌块要安放稳固,砌块间砂浆饱满,粘结牢固,不得直接贴靠或脱空,砌筑时,底浆要铺满,竖缝砂浆要先在砌石块侧面铺放一部分,然后于石块放好后填满捣实。较大的石块应使用于下层,石块尖锐突出部分应敲除。竖缝较宽时应在砂浆中塞以小石块,不得在石块下面用高与砂浆砌缝的小石片支垫。
5、沉降缝10米设置一处,分缝处全断面填塞泡沫等弹性材料,沉降缝要整齐垂直,上下贯通。预留两排φ50mmPVC排水管,每 5米布置一列,梅花状布置,排水管纵坡i=10%。
6、勾缝采用平缝,砂浆标号为7.5号,勾缝要嵌入砌缝内约2cm
深,缝槽深度不足时,应凿够深度后再勾缝,浆砌砌体要在砂浆初凝后覆盖淋水养护7-14天,期间要避免碰撞、震动和承重。
7、挡墙图纸见附件(1)
四、质量要求:
1、所用石料应采用新鲜、完整的块石、碎石,砌筑前应石块进行清洗,块石应至少有一个平面,砂浆用M7.5号坐浆。
2、地基承载力要求不小于200KPa。
3、砂浆配合比应符合试验规定。
4、砌石应分层错缝,坐浆挤紧,嵌填饱满密实、不得有空洞。
5、砌体坚实牢固,勾缝平顺,无脱落现象。
6、泄水孔坡度向外,无堵塞现象。
7、沉降缝整齐垂直,上下贯通。
五、浆砌块石实测项目:
1、砂浆强度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在合格标准内。 检查方法和频率:水利水电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2、平面位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50mm。 检查方法和频率:每20米用全站仪检查3点。
3、顶面高程: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20mm。 检查方法和频率:每20米用水准仪检查1点。
4、断面尺寸: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不小于设计。
检查方法和频率:每20米用钢尺量2个断面。
5、底面高程: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50mm。 检查方法和频率:每20米用水准仪检查1点。 6、表面平整度: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30mm。 检查方法和频率:每20米用2米直尺检查3处。
6、验收计价:待业主对项目部验收合格计价后才予以计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