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国法制史(按题名的拼音排序) 附:查询请按“Ctrl+F”。 序序号号题题名名作作者者 1"七君子"庭辩展风采田荔枝 2“别籍异财”之禁的文化解读李小标 3“春秋决狱”新探吕志兴 4“春秋决狱”原因初探武秀艳 5“春秋决狱”之内涵及其价值探析张友好 6“大志”与“王法”辨苏亦工 7“毒其心”解张兴祥 8“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条文的几度变迁陆德生 9“法律审判”背后的谱系刘星 10“法先王”与法律传统吴秋红 11“法先王”与法律传统吴秋红 12“官当”考议张保来 13“爵戍”考张伯元 14“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辨李晓明 15“良贱之别”与社会演进——略论唐宋明清时期的贱民及其法律地位的演变郑定 , 闵冬芳 16“梁启超宪草”与民国初期宪政模式的选择李秀清 17“民国民法”的价值观与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差异陈传法 , 李素贞 18“明主治吏不治民”:论《唐律》中的官吏渎职罪胡世凯 19“赔命价”考析孔玲 20“期成宪草”与五五宪草、西方代议制分权政体模式之比较石毕凡 21“弃灰于道者断其手”富安兴 22“契约”与“合同”之辨——以清代契约文书为出发点俞江 23“亲亲相隐”与当代刑法实践殷东伟 24“人权派”的思想言论自由及其局限性马建红 25“天人合一”思想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肖守库 26“徒法不能以自行”:西汉依法治官的经验与教训卞海霞 , 钱振明 27“徒法不足以自行”——秦朝由“事皆决于法”而迅速走向亡国的历史启示张焕琴 28“无讼”文化探析夏秀渊 29“无讼”与非讼解决争议方式陈小曼 30“无讼”折射出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张文艳 , 廖文秋 31“毋二尺告劾”试解张全民 32“五听”:中国古代断案的心证运用江卫社 33“五五宪草”公布后知识界的批评尹伟琴 34“徐秋影案件”真相揭秘肖舟 35“以法治国”发稿追忆王强华 36“引礼入法”的现代启示杨寄荣 37“治乱重典论”的历史与现状欧阳竹筠 , 杨方泉 38《宝应元年六月高昌县勘问康失芬行车伤人案》若干法律问题探析陈永胜 39《不平鸣稿》所见明末徽州的民间纠纷及其解决韩秀桃 40《春秋决狱》佚文评析周少元 , 汪汉卿 41《大明律》论徐晓庄 42《大明律》与明代礼制以及相关问题陈戍国 43《大明律》之特点琐谈徐晓庄 44《大明律集解附例》“集解”考张伯元 45《大清律》与清朝礼制陈戍国 46《大清律例》回族法律条文研究王东平 47《大清民律草案》摭遗张生 48《大清违警律》移植外国法评析李秀清 49《大清新刑律》中共同犯罪人分类之研究郑赫南 50《大元通制》渊源考辨曾代伟 51《读律佩觽》评析何勤华 52《鄂州临时约法》新论安宇 53《二年律令》中的《盗律》及其法律思想初探曾加 54《二年律令》中的《贼律》及其法律思想初探曾加 55《法国民法典》的第一位中国译者王健 56《法经》名称由来驳议杨慧清 57《汉书刑法志》评述李媛媛 58《后晋开运二年(945)寡妇阿龙地产诉讼案》若干法律问题析论 陈永胜 59《户部则例》与清代民事法律探源张晋藩 , 林乾 60《教民榜文》所见明初基层里老人理讼制度韩秀桃 61《开皇律》的修订及其在中国法制史上的地位张先昌 62《李卫公问对》的军事法制思想刘向阳 63《临时约法》“因人立法”说辩正刘笃才 64《吕刑》与“用刑之道”王利民 65《吕刑》与当代治国方略李振宇 66《论语》的法思想分析唐颖玉 67《名公书判清明集》所引宋代法律条文述论孔学 68《羌族习惯法》评介李绍明 69《清朝法制史》回族法辨误尚衍斌 , 王东平 70《清会典》辨析吕丽 71《庆元条法事类》研究孔学 72《人权宣言》与《大清律例》之比较辛桂琴 73《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论析韩大梅 74《尚书》:夏、商、周三代法律文本的诠释张家国 75《尚书甘誓》并非“连坐”制度之源龙安生 76《尚書》“誥”字考——中國古代刑罰原始以及刑與德的結構關系臧克和 77《宋刑统》其书与宋代礼法陈戍国 78《唐律》对官吏的监督、处罚及其实现沈大明 79《唐律》共同犯罪的立法特点分析梁洪行 80《唐律》与现行刑法对过失犯罪规定的比较研究沈莺 81《唐律》中的孝治思想商爱玲 82《唐律》中之贪污贿赂犯罪初探罗欣 83《唐律疏议》词汇特点及价值举说冉启斌 84《唐律疏议》结构及书名辨析钱大群 85《唐律疏议》与犯罪预防黄书建 86《唐律疏议》中的留养制度洪佳期 87《天津监狱史》评述王明迪 88《天坛宪法草案》与民初宪政选择的失败严泉 89《同仁堂药目》和清末药肆的官司黄鑫 , 黄涛 90《薛允升的古律研究与改革》述评郑萍 91《燕子赋》与唐代司法制度楚永桥 92《易经》中记载的商周自由刑从希斌 93《元皇庆元年(公元1312年)十二月亦集乃路刑房文书》初探陈志英 94《云梦秦简》的治安学解读陈鸿彝 95《至元市舶则法》中的整治腐败条款张耀华 96《中国法制史》复习指要哈萨 97《中国法制史》复习指要哈 萨 98《中国法制史》指瑕李俊芝 , 朱云鹏 99《中国引水总章》及其在近代中国的影响李恭忠 100《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缺陷音正权 10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订与修改、修正的历史考察李正华 102《中英续议通商行船条约》与清末修律辨析陈亚平 103《周礼》司法制度中所见的氏族制残余关晓丽 104《周礼》中市场法制管理文书探究孙瑞 10510月份北京有关法院公开审理的知识产权案件 10610月份有关法院公开审理的知识产权案件 10710月份有关法院公开审理的知识产权案件 10811月份有关法院公开审理的知识产权案件 10911月份有关法院公开审理的知识产权案件 11012月份有关法院公开审理的知识产权案件 11112月份有关法院公开审理的知识产权案件 1121926年中比修约中的国际法运用思考洪富忠 , 汪丽媛 1131927年陕西“司法革命化”与司法制度改革张瑞泉 , 贾俊侠 1141948年金融泄密案邢建榕 , 周利敏 1151952-1953年司法改革运动研究黄文艺 1161957—1976中国法制建设滑坡的原因探析鞠健 1171979年以来我国人大立法工作回眸吴高盛 1181月份有关法院公开审理的知识产权案件 1192001年下半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法制史试题 1202002年下半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法制史试题 1212003中国十大法治事件 12220世纪90年代毛泽东民主法制思想研究李合亮 , 吴欣 12320世纪的先秦儒家礼法思想研究任强 12420世纪前期民法新潮流与《中华民国民法》李秀清 12520世纪宋代法律制度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戴建国 12620世纪中国法制回顾与前瞻研讨会综述 12721世纪中国法律史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夏锦文 1282月份有关法院公开审理的知识产权案件 1292月份有关法院公开审理的知识产权案件 1303月份有关法院公开审理的知识产权案件 1313月份有关法院公开审理的知识产权案件 1324月份有关法院公开审理的知识产权案件 1334月份有关法院公开审理的知识产权案件 13450年代中后期中国法制建设滑坡成因透析张益刚 , 李安增 1355月份有关法院公开审理的知识产权案件 1365月份有关法院公开审理的知识产权案件 1376月份有关法院公开审理的知识产权案件 1387月份有关法院公开审理的知识产权案件 1397月份有关法院公开审理的知识产权案件 14082年宪法与中国宪政——写在82年宪法颁布实施20周年之际周叶中 , 江国华 1418月份北京有关法院公开审理的知识产权案件 1428月份有关法院公开审理的知识产权案件 1438月份有关法院公开审理的知识产权案件 1449月份有关法院公开审理的知识产权案件 1459月份有关法院公开审理的知识产权案件 146On Local Practice of Law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147八辟 148八面来风 149百年回眸谁与功——记清末修律大臣沈家本与《大清新刑律》陈浩 150百年中国法治艰辛路李交发 151摆脱人治状态 走向法治社会周美艳 , 李蕊 152班固“天人合一”的法制观及渊源——兼与姜晓敏同志商榷任汝平 153版权的中国语境——一种历史的考察李雨峰 154保举连坐制度小议宋玉成 155北平解放后首次颁布交通管理法规纪事张祖恩 156北宋庆历新政经济法律思想评述陈金全 157北宋审刑院与宰相的司法权傅礼白 158北宋司法监察制度述论冯锦 159北宋至晚清民间争讼解决方式的文化考察雷家宏 160北魏法律的封建化进程魏崴 161北洋时期首次经济立法述略范继忠 162北洋政府档案立法概述徐绍敏 163北洋政府时期的经济法与经济体制的二元化武乾 164避暑山庄与清代秋审勾决制周晓梅 165边区法院两则判决书的特点及启示王长江 166变法与革理──20世纪中国法学发展的逻辑谢晖 , 崔英楠 167别开生面的传统法律制度史研究——读《清代地方政府》李凤鸣 168帛书《易传》与帛书《德行》中的犯罪预防思想崔永东 169帛书《易经》与西周法制崔永东 170参与和实践:辛亥革命与中国法制近代化李卫东 171藏族赔命价习惯与刑事法律的冲突及立法对策辛国祥 , 毛晓杰 172超级审判:中南海档案柜被打开益蕾 173朝着现代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方向迈进——中国近期外商投资立法述评程信和 174沉默的自由易延友 175程树德与《九朝律考》何勤华 176耻辱刑刑种试析杨鸿雁 177冲突与互动──论中国古代国家制定法与民族习惯法之关系杨华双 178出土秦律书写形态之异同佐佐木研太 , 曹峰 179楚国司法制度探微南玉泉 180楚秦起诉制度比较研究刘玉堂 , 贾济东 181楚秦审判制度比较研究刘玉堂 , 贾济东 182楚秦刑事诉讼证据比较研究刘玉堂 , 贾济东 183川陕苏区人权保障刍论唐敦教 184传统的重民思想在明中期刑事立法上的体现──读《皇明条法事类纂刑部》张鸣芳 185传统法律文化与山西票号的兴衰王继军 , 赵晓耕 186传统法制之吏治境遇:道德虚张与法律萎缩及其他——以明初重典治吏为背景的一种文化解析方潇 187传统法治思想及其历史局限性田兆阳 188传统农村社会的宗子法与祠堂祭祀制度——兼论徽州农村宗族的整合刘淼 189传统社会中国人的法律态度路红 , 戴健林 190传统司法中“人治”模式——从元杂剧中透视苏力 191传统诉讼文化的评价及其批判性吸收李育全 , 马雁 192传统文化与民主法治关系论的历史考察屈永华 193传统中国的复仇与法律迈克尔达尔比 , 王立 194传统中国民众的伸冤意识:人物与途径徐忠明 195春秋时期的司寇是法官吗?徐祥民 196春秋时期法律形式的特点及其成文化趋势徐祥民 197春秋时期法制进程考论杨师群 198从“缇萦救父”看中国古代肉刑王建中 199从“田旻如案”看清初民族地区法律实施的变通陈宁英 200从《北伐檄文》《大赦天下诏》看明代法制建设的特点唐国军 201从《大明律》对东亚的影响看其历史地位李青 202从《汉书刑法志》看西汉的德治与立法关健瑛 203从《理藩院则例》析清朝对蒙古地区立法特点杨选第 204从《论故杀》看沈家本法学研究方法周少元 , 戴家巨 205从《秦简》看秦律对两性关系的调整及其现实意义党江舟 206从《水浒传》看中国古代司法文化的特点李卫华 207从《唐律疏议》看唐代市政管理朱作鑫 , 陆超楠 208从出土简牍看秦汉法律制度的继承和发展车佐贤 209从出土秦律看县“令史”一职刘向明 210从传统到法律李丽辉 211从古代君臣关系立法看中国法律文化的特点文琦 212从古代蒙古法中蠡测游牧民族对生态的保护——兼谈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黄华均 , 刘玉屏 213从汉字看古代“法”“律”的文化内涵张玉梅 214从话本《错斩崔宁》看中国古代司法徐忠明 215从刘秀解决奴婢问题看东汉初年的法制建设戴开柱 216从民间争讼看宋朝社会雷家宏 217从明初法制看中国封建社会之走向衰落洪荞 218从清代的有关律例看清代人身权利的变化李霞 219从清末修律的局限性看中国对西方法律的借鉴傅建奇 220从清末修律的局限性看中国对西方法律的借鉴傅建奇 221从肉刑立废看中国封建统治阶级的本质史淑女 222从肉刑刑名用字看古代刑法文化胡继明 223从商鞅变法看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刘秀珍 224从神判到人判——漫谈獬豸与法祝中熹 225从沈家本到孙中山——中国法律的现代化变革张生 226从收继婚风俗看明代的律例柏桦 227从司法印纸看近代中国法制李卫东 228从天水放马滩秦简看秦代的弃市曹旅宁 229从晚清修律看我国传统法律文化转型的困境廖文秋 , 张文艳 230从宪政意识角度析民初有宪法无宪政的原因刘江琴 231从一个判例看中国古代的“不应得为”罪甘露 232从银行立法看30年代国民政府与沪银行业关系吴景平 233从云梦秦简看秦的赎刑制度严国庆 234从张家山汉简看楚汉法统关系蔡万进 , 吴亮 235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立法看中国人权工作的进步魏佐国 , 章克昌 236从中外几项法律制度分析我国古代人治社会的形成殷切望 237崔永东博士著《金文简帛中的刑法思想》一书出版 238存留养亲制探源张纪寒 239错杀丈夫酿冤案王政挺 240大赦渊源考论胡晓明 241道异风同:楚秦法律的社会文化背景——楚秦法律比较研究之一 刘玉堂 , 贾济东 242德国法在中国传播的一段逸史——从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说到赫善心和晚清修律王健 243德教刑辅 依法治国──试述苏颂的立法思想及立法实践周岚 244邓颖超与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莫细细 245地方督抚与清末法制变革王霞 246帝制中国晚期的民事法律、审判与调解高寿仙 247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法制理论的探索及其特征李秀忠 248滇国法制初探方慧 249典范政治衰落与春秋战国成文法运动胡谦 250东北解放区的法制建设王金艳 251董必武对我国人民民主法制建设的贡献王明有 252董必武法制思想初探李元本 253董必武法制思想探析曾立斌 , 肖丕国 254董必武法治思想初探秦前红 , 叶海波 255董必武民主法制思想浅析鲁玉菱 256动荡与发展:民国时期民事诉讼制度述略吴泽勇 257读《九朝律考汉律考春秋决狱考》引发的思考马聪 258读邱远猷、张希坡合著《中华民国开国法制史——辛亥革命法律制度研究》余明侠 259段祺瑞政府法制变革述论侯强 260对建国初批判“旧法观点”的历史反思周骁男 261对清末法律移植的思考赵杨 , 刘春香 262对清末司法改革的历史审视陈丽红 263对沈家本《论杀死奸夫》的现代法理解说宁杰 264对中国封建社会刑罚适用的认识与思考乔彩萍 , 任晓旭 265对中国公民权利意识的历史考察及反思曾坚 266对中国古代法制文明与政治文明的反思焦利 267对中国古代法制研究中几个思维定式的反思——兼论战国前法制研究的方法徐祥民 268对中国古代廉政法律制度的历史考察刘守芬 , 王洪波 269敦煌买卖契约法律制度探析陈永胜 270敦煌文献中民间借贷契约法律制度初探陈永胜 271敦煌写本《寅年令狐宠宠卖牛契》中的瑕疵担保制度陈永胜 272敦煌遗书中的民法文卷考李并成 273多元法文化与法制现代化——《中国少数民族法制史》读后林淳 274二十一世纪的法律史学李丽娟 , 孙淑兰 275法、礼、刑的属性(下)——对中国“法律”史研究方法论的一个反思陈剩勇 276法家“法治”与现代法治之比较段明华 277法家以法律统一思想评析艾惠萍 278法律移植与清末司法制度改革范仲琪 279法律移植与中国刑法的近代化——以《大清新刑律》为中心李秀清 280法律移植中法律制度与法律文化的互动──辛亥革命时期法制建设的启示李静 281法权交涉的历史考察——以民国北京政府为例杨丹伟 282法学本科中国法制史体例及完善设想杨宜默 283法学小百科 284法制日报评出2004年度十大法制新闻 285法制谚语 286法制月报 287法制月报 288法制月报 289法制月报 290法制月报 291法制月报 292法制月报 293法治──中国封建社会形成过程中的主导社会思潮吴雁南 294法治讯息 295非公有制经济宪法规范变迁的历程及其现实意义杜承铭 296废除“六法全书”的回顾与反思李龙 , 刘连泰 297废除南京国民政府“六法全书”之思考范进学 298废除伪“法统”就是废除以国民党《六法全书》为代表的一切反动法律——兼评对“中共中央废除国民党《六法全书》指示”的某些不实之词张希坡 299封建家长制及族权浅析商立刚 , 王璐 300封建禁赌法令价值及其效果匮乏原因王毓明 301甘肃冒赈案姜洪源 302革命根据地的人权立法与实践谷春德 303革命根据地廉政法制建设及其现代意义胡仁智 304更法商鞅 , 樊汝 305工具性的宪法和宪法的工具性——以近代中国宪政历程为视角夏新华 306公平办案服人心卢丽萍 307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起草过程中的四位顾问穆兆勇 308沟通两个世界的不朽之作——评黄遵宪的《日本国志刑法志》在中国法律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唐湘雨 , 刘永国 309古代保辜制度考析牛忠志 310古代东方肉刑论王立民 311古代法律的礼制精神及其实践章毅 312古代法律文献——中华法制文明的宝库杨杞 313古代法律文献——中华法制文明的宝库杨杞 314古代官吏审案趣闻刘自贤 315古代冠服礼仪的法律规制吕丽 316古代韩中法制交流浅析——以“犯禁八条”为中心尹在硕 317古代廉政法制建设的教训和警示刘守芬 , 王洪波 318古代女子五大酷刑佚名 319古代社会财产占有双轨制及其再生潘云华 320古代怎样治理诚信问题龚汝富 321古代中国判例的几个基本问题蒲娜娜 , 饶艾 322古代中国司法官的处事风格与角色意识李交发 323古代租佃契约简论罗海山 324古法对官吏性侵害的防范及其启示王毓明 325古人杀鸡断案鉴石 326故事与汉魏晋的法律——兼谈对于《唐六典》注和《晋书刑法志》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吕丽 327关于“德主刑辅”的几点思考钱跃飞 328关于“古代中国有无民法”问题的再思考俞江 329关于《乌兰哈齐尔特》Ш.那楚克多尔济 , 盛肖霞 330关于法制史研究对象的再思考占茂华 331关于监狱史研究若干问题的商榷万安中 332关于清除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对现今法律制度消极影响的几点思考刘本燕 333关于清末司法改革阶段划分的一点思考李媛媛 334关于清末宪政运动的几个问题刘笃才 335关于孙中山立法建制思想若干问题的思考覃克利 336关于唐代律令格式的性质问题——与王立民教授商榷李玉生 337关于西晋刑律制订人选的思考文慧科 338关于中国法律史研究的几点省思徐忠明 339关于中国古代重刑法轻民法问题范倩 340官商勾结侵吞国税巨案陆茂清 341管窥我国历史上的反贪立法张静 342贯通古今,融会中西——读《寄簃文存》徐婷 343郭嵩焘在晚清法律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贡献张家国 , 张静 344国法与习惯的"交错":晚清广东州县地方对命案的处理 源于清末《广东省调查诉讼事习惯第一次报告书》(刑事诉讼习惯部分)的研究赵娓妮 345国际法观念与近代中国法律改制王玫黎 346国际化与本土化:晚清法制改革的两个目标曹全来 347国际之轨与吾乡之直李琛 348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潘岳通报十大环境违法案件查处情况 349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与工作秘密的区别任世杰 350国家契约法与民间契约法——近代中国契约法律文化的历史思考栾爽 351国家与社会的冲突和整合——论明清民事法律规范的调整与农村基层社会的稳定卞利 352国民政府一二两届立法院组成分析陈红民 , 军庆 353果洛藏族部落习惯法浅议李明香 354海瑞辨冤袁增菊 355韩非与亚里士多德法治思想的比较宋继和 356汉初查处官员非法收入的制度——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研读札记王子今 357汉代“春秋决狱”的重新解读封志晔 358汉代的不道罪与大逆不道罪魏道明 359汉代皇权与法律形式秦进才 360汉代民事诉讼程序考述徐世虹 361汉代农业经济管理法初探黄顺春 362汉代儒家化的诉讼制度初探万竹青 363汉代赦制略论杨国誉 , 晋文 364汉代孝伦理的法律化李文玲 365汉简所记敬老制度研究刘奉光 366汉科考略刘笃才 367汉魏晋“比”辨析吕丽 , 王侃 368汉魏晋“故事”辩析吕丽 369汉文帝“易刑”再考王泽武 370汉文帝废除肉刑的原因探讨及其意义孙海霞 371后金政权创建法律的政治作用探析曲岩 372胡适的宪政思想孙季萍 373华夏诸族与中国早期刑罚的雏型徐晓光 374还原沈家本:略论沈家本与晚清司法场域之变迁(1901-1911年) 郑定 , 杨昂 375皇皇巨著 字字珠玑——《中国法制通史》(十卷本)简评李超 , 陈敬刚 376皇权与法律之间陈珺 377皇权与清代司法运作的个案研究——孔飞力《叫魂》读后徐忠明 378皇权政治与清末法律近代化李凤鸣 , 王为东 379辉煌与印证:敦煌《文明判集残卷》研究王斐弘 380回疆法文化与大清法文化的冲突整合李丕祺 381回族习惯法探究刘淑媛 382会讯 383夹壁墙中的幽灵鉴石 384监察大员查赃 山阳县令灭口艾华 385简论钱端升的法律思想史雪梅 386简论清末宪政视野下的司法独立简海燕 387简论山东抗日革命根据地的刑事立法和司法机关建设王勇 388简论中国古代法对邪教、巫术的惩戒何序哲 389简论中国人礼法观念的历史变迁邢红飞 390简评1943年《中华民国违警罚法》孟庆超 391简析中国古代法律教育的功利性李盛 , 卫秀红 392建国初期法制建设的基本经验及教训辛巍巍 393建国初期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律化刘双舟 394建国初期破获的一起美国间谍案余彦隆 395建国初期上海假币案破获记邢建榕 396建国初期绥远地区贯彻婚姻法运动庆格勒图 397建国初期宣传贯彻《婚姻法》情况汪明敏 398建国后我国的反毒品立法胡金野 399建国五十年法制建设的成就与经验褚俊英 400建国以来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历史功绩张荣华 , 郭树胜 401建国以来我党领导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和经验赵士红 402建国之初的司法制度公丕祥 403江西古代“尚讼”习俗浅析龚汝富 404教育的力量与国家的意志——读杨凤英等撰著的《中国现代教育法制史》李忠康 405教育立法研究的新视角——评李露新著《中国近代教育立法研究》田正平 406揭开“圣心儿童院”死婴之谜——解放初南京市首起涉外案件程堂发 407解读包公故事中的罪与罚徐忠明 408解读历史叙事的包公断狱故事徐忠明 409解放前民主政权的矿业立法——介绍《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太行区采矿暂行条例》春雨 410借鉴古代保辜制度牛忠志 411金鸡、青衣与赦免赵克生 412金铺惨案聂树伟 413近代法制与中国社会转型郭世佑 414近代民事立法对固有民法资源的吸收与整合李超 415近代商战与清末修订商律——以棉纺织业个案为例苏凤格 416近代外国在华法庭述论潘家德 417近代外人在华“治外法权”释义康大寿 418近代西方教会在华购置地产的法律依据及特点王中茂 419近代以来中外关于保护知识产权的谈判刘保刚 420近代舆论监督的兴起与言论出版自由权的法制化刘双舟 421近代中国的股权限制和家族公司思想豆建民 422近代中国对司法独立的价值追求与现实依归韩秀桃 423近代中国立宪主义思潮的演进——从“五五宪草”到“期成宪草”石毕凡 424近代中国契约法律制度刍论栾爽 425近代中国商事仲裁制度演变的历史轨迹郑成林 426近年来发现的两件瑶族石牌习惯法考释莫金山 427近年来我国道德立法的回顾与发展趋势分析叶光林 428进化论思潮与近代中国法制现代化侯强 429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太行区采矿暂行条例 430晋商诚实信用法律文化特点研究王继军 , 何建华 431惊动邓小平的一桩大案邓全施 432纠葛,讼师与中国古代法律文化方立新 , 许翰信 433究法制之源流 显文明之转承——《中华法制文明的演进》述评 屈永华 434究五千年法制轨迹,集一百年学术大成——评张晋藩先生主编的《中国法制通史》(多卷本)范忠信 435旧桂系时期广西审判制度述评邓智旺 436旧桂系时期广西司法制度执行滞后探因谢水顺 , 曾凡贞 437旧上海版权二三事薛理勇 438旧上海的美国法院、法官与律师张新 439旧中国的商品检验法规概述冯世鑫 440旧中国的证券立法研究刘志英 441居延汉简中的汉代债法谢全发 442聚焦2003年十大法制、经济新闻 443开启理性司法之门——对清末司法改革的程序正义解读石毕凡 444开元立法与行政法典阐论赵剑敏 445抗联军中“婚姻法”孙家骥 446抗日根据地法制建设新内容述略唐正芒 447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军事法制的特点张山新 , 刘凡 448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金融立法浅论魏浩然 , 杨帆 449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司法中的人权保障刘文娟 450拷讯论略蒋铁初 451孔丘的人性观与法律观张飞舟 452酷吏与酷刑——读钱锺书札记舒 展 453髡、耐、完刑关系考辨张全民 454礼刑与富贵:中国古代刑罚的政治观柏桦 , 葛荃 455礼与法——从海瑞、张居正看中国古代社会的法制传统于秀萍 456李大钊与中国法制现代化史艺军 457理学对封建社会后期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的影响吴秋红 458历代“肃贪兴廉”法令王英成 459历代婚龄小识郑友消 460历代刑法志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何勤华 461历代盐法源流考(续)王铭慎 462历史的“补白”──读杨木生《中央苏区法制建设》黄瑞生 463历史的必然选择与中国法治的出路——反思建国初期对旧法统的废除池海平 , 俞华权 464历史境遇与法系构建:中国的回应郭成伟 , 马志刚 465历史上的“治火”法典林培生 466历史上的一桩假种子案雅文 467历史悠久且内容丰富的中国经纪人立法郭群 468吏学得失与扬弃汤唯 , 潘萍 469例以辅律 非以代律——谈《清史稿刑法志》律例关系之说的片面性吕丽 470凉山彝族奴隶的法律地位——兼与清代奴婢比较张晓蓓 471梁柏台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司法制度之建设李宜霞 , 杨昴 472梁启超与中国法制的现代化沈大明 473两汉县级管辖下的司法制度陈长琦 , 赵恒慧 474两任知县断奇案 共同错误酿冤情佚名 475两宋法律中的田宅细故赵晓耕 476两宋土地交易中的若干法律问题郑定 , 柴荣 477辽代籍没法考述王善军 478辽代刑法制度对辽王朝的影响及其历史贡献张秀杰 , 郝维彬 479辽西夏金元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法制对中国法律文化的贡献徐晓光 480凌迟入律时代考马泓波 481凌迟入律在辽代陈其斌 482领事裁判权制度与晚清司法改革之肇端李启成 483刘祥吟诗招横祸佚名 484六法全书基本特点的一种探析吴海燕 485六十九年前毛泽东签署《训令》规定:贪污公款五百元以上者处以死刑车驾明 486律敕兼行──宋代刑法体系简论魏殿金 487律令格式与律令制度、律令国家──二十世纪中日学者唐代法制史总体研究一瞥周东平 488律令制下唐代妇女的法律地位郑显文 489略论《唐律》中的礼教思想马建兴 490略论1928~1936年广东省金融立法毕明志 , 汤传志 491略论北宋的“盗贼重法”制度王晓勇 492略论藏传佛教对蒙古《卫拉特法典》的渗透与影响——兼谈蒙古草原固有法对我国当代民族法制的几点启迪黄华均 , 刘玉屏 493略论春秋刑罚的特点徐祥民 494略论民国时期中国移植国际法的理论与实践何勤华 495略论民事习惯在民初司法中的作用张生 496略论明代的律、令、诰、例吴晓玲 497略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司法经费的筹划管理对司法改革的影响张仁善 498略论清代的司法回避制度沈晓敏 499略论清例对明例之继受杨昂 500略论清末《公司律》的产生及特点张铭新 , 王玉洁 501略论清末新闻法规赵志乐 , 陶喜红 502略论宋代法官审判活动之法律责任郑颖慧 , 谢志强 503略论唐律中刑案其他参与人的地位与责任之规定陈秋云 , 陈鸥 504略论唐太宗“礼法合一,依礼制法”的法治思想许敏 , 钱家先 505略论我国古代的刑讯制度徐唐棠 506略论我国古代司法鉴定制度李冰 507略论西汉控制犯罪的理论对策姜晓敏 508略论西夏法律对于党项社会婚姻制度的规定邵方 509略论延安时期的法制建设郝琦 , 宇赟 510略论杨坚的法制改革李安林 511略论中国封建社会商人法律地位吕铁贞 512略论中国古代的依法治国傅治同 513略论中国古代君权与法律和道德的关系王志华 514略论中国古代司法公正保障制度林明 515略论中国古代狱制的特质栗克元 516略论周代的“法”观念与习俗陈青荣 517略论朱元璋犯罪预防思想张生 518略评胡汉民之立法主持活动春杨 519略述唐代的司法监督制度王宏治 520略谈秦的“以法治吏”黑广菊 521略谈沈家本在废除凌迟酷刑中的作用余方德 522略谈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建立与失败肖玉明 523略谈中华法律工具性传统姜帅 , 钟英敏 524略议清末刑律改革中对日本的学习与效仿王瑞 525伦理道德法律化是贯穿于中国法律史的主线之一——兼论道德立法价值取向王毓明 526论“江南奏销案”宫宏祥 527论《井冈山土地法》的内容及其历史意义马于强 528论《吕刑》“德主刑辅”的司法伦理思想杨喜洲 529论《唐律》中的“出入人罪”李艳芳 530论《唐律》中的不作为犯罪古淑惠 531论《宪法大纲》与《重要信条》的实质李灵革 532论《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历史地位郑志廷 , 焦亚葳 533论1944年国民党政府《专利法》王霄燕 534论1946年政协会议决议案中的宪政模式——与孙中山五权宪法模式比较研究王丽华 535论20世纪初期的法制改革马东玉 536论包拯的司法道德观徐彪 537论保辜制度邓剑光 , 陈真 538论北宋法律制度中“例”的发展赵旭 539论北宋嘉祐茶法黄纯艳 540论北魏时期良贱身份制的法典化李天石 541论北洋军阀政府时期的报刊立法活动及主要特点倪延年 542论北洋政府时期的司法独立李峻 543论春秋时期刑罚思想的历史地位官性根 544论大清律例中的伊斯兰教和穆斯林乔纳森李普曼 , 王建平 545论党的土改政策的成熟和完善——兼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孙平 546论董必武法制思想的精髓岳远尊 547论放逐刑王平 , 姜君伟 548论古代的亲属容隐制度胡谦 , 张文华 549论古代蒙古罚畜刑何金山 , 关其戈 550论古代蒙古习惯法对元朝法律的影响柴荣 551论古代刑法中的自首制度陈觉为 552论古代中国家族司法李交发 553论管仲的法律思想赵玉环 554论韩非“务法不务德”的教化思想郭雪翔 555论汉代“比”广泛适用的原因及影响吴秋红 556论汉代的德主刑辅制度田大治 557论汉代的判例法吴秋红 558论汉代法律体系的几个问题刘笃才 559论汉律中的礼法融合吴秋红 560论汉律中的礼法融合吴秋红 561论激励法的客观存在倪正茂 562论近代警察制度在中国的形成与发展赵平 563论晋商法律文化的特点何建华 564论君臣关系中的纳谏行为——中国古代法律文化初探黄谷秀 565论抗战时期的教育立法李露 566论礼法张立荣 567论两汉司法与引礼入法途径苏凤格 568论辽代的法律思想张志勇 569论凌迟之刑的起源及在宋代的发展孔学 570论马锡五审判方式对抗日根据地司法制度的影响张芳芳 571论毛泽东对制定“五四宪法”的主要贡献戴辉礼 572论毛泽东与延安时期的法制建设张晓丽 573论民国初期议会政治失败的原因朱勇 574论民国前期(1912~1927)的教育立法李露 575论民国时期的法律援助制度周正云 576论明朝的《官刑》与《吏律》陈宁英 577论明朝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的法律规定及其借鉴意义朱景晖 578论明代的厂卫、太监干预司法万竹青 579论明代皇帝司法审判权的扩展与特色万竹青 580论南京国民政府“六法全书”之基本特点刘晓源 581论彭真的法律思想田东奎 582论秦汉的律与令南玉泉 583论秦律的历史地位霍俊彦 584论秦律对官吏管理的措施李国锋 585论秦律中所见的家族法曹旅宁 586论清朝对蒙古地区的立法杨选第 587论清朝末年法制变革模式王霞 588论清代对蒙古族的立法杨强 , 史煜 589论清代律例对雇工人法律身份的界定蒋燕玲 590论清代律例中雇工人范畴及界定标准的变化蒋燕玲 591论清代民族立法的主要原则肖汉银 592论清代判例的适用吴秋红 593论清代前期报刊法制的体系与特点倪延年 594论清代条例中的地区性特别法王志强 595论清末的法律近代化汤毅平 596论清末的商事立法张鹏 , 李建钢 597论清末法制变革的脱中入西倾向与西学影响后智钢 , 曹峻 598论清末立宪思潮刘小林 599论清末民初的人证制度蒋铁初 600论清末新式法学教育的经验徐彪 601论儒、法两家法律思想从分立到合流的原因班克庆 602论儒家文化与中国传统法制的关系王艳晖 603论陕甘宁边区税收法律制度的产生及基本原则魏秀玲 604论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廉政建设梁凤荣 605论少数民族政权对古代封建社会法制建设的影响和贡献饶燕文 , 钟俊 606论沈家本的法学思想田东奎 607论司马光的经济法制变革思想——兼论与王安石变法思想的异同李胜渝 608论宋代茶法的地区差异黄纯艳 609论宋代的“羁管”刑魏殿金 610论宋代的法律教育吴秋红 611论宋代的私茶法与私茶黄纯艳 612论宋代法律制度的特点李敏昌 613论宋代司法官员的证据观念及实践李华 614论宋代中国古代法学的成熟及其贡献何勤华 615论宋代转运司的司法职能屈超立 616论宋以例破法原因吴秋红 617论孙中山法律思想在中国近代法律思想史上的地位章戎 , 王晶 618论唐代惩治官吏犯赃的特点及借鉴意义蔡东丽 619论唐代的反贪立法毕连芳 620论唐代的离婚立法——以“七出”之制为中心刘玉堂 , 陈绍辉 621论唐代的立法语言陈炯 622论唐代婚姻终止的法律制度金眉 623论唐代民事法律的发展及其特点金眉 624论唐代明法考试制度的几个问题彭炳金 625论唐代市场法姚秀兰 626论唐代司法效率及其现代价值王琳 627论唐律的礼法关系王立民 628论唐律的血缘主义特征李伟迪 629论唐律对市场管理的规范张力 630论土地革命时期几部土地法规的开创性意义宇赟 , 郝琦 631论吐蕃法律的文化特色徐晓光 , 路宝均 632论魏晋南北朝法律制度的特点薛菁 633论魏晋时期的立法改革刘笃才 634论魏征的法律思想及现实意义罗俊杰 635论我国典权法律制度之演变李婉丽 636论我国古代传统的司法调解制度梁凤荣 637论我国古代民事诉讼的诉讼经济观唐东楚 638论我国近现代新闻立法王赐江 639论我国体育法律的渊源张厚福 640论西汉初期的赎张建国 641论西夏法典结构及私法在其中的地位姜歆 642论西夏法典中的刑事法律制度姜歆 643论西周监狱管理制度及其启示万安中 644论先秦诸子的执法观吴秋红 645论现代法制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程宗璋 646论萧何的政治功绩与法律成就华友根 647论辛亥革命时期中国刑事审判制度的革新——以姚荣泽案为例杨大春 648论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土改立法宇赟 649论新民主主义时期人民民主法制建设王守梅 650论新中国成立前无产阶级社会保险立法唐志明 651论血缘关系在唐律中的基础地位李伟迪 652论影响中国古代法的道德因素吴春雷 , 王仑 653论元朝法制的民族特色田莉姝 654论中国20世纪初的法律改革徐祖澜 655论中国传统法律形式在现代的存留及限度王瑞军 , 庄林冲 656论中国传统社会伦理的法律化夏清瑕 657论中国封建法制的恤刑原则吴晓玲 658论中国封建时期对民族地区行政立法及意义吴克娅 , 黄木 659论中国古代“孝治”施政的法律实践及其影响黄修明 660论中国古代的德治与法治魏秀玲 661论中国古代的考绩制度王云鹏 662论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