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建筑工作质量控制论文-施工控制措施论文.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3202178 上传时间:2024-06-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作质量控制论文-施工控制措施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建筑工作质量控制论文-施工控制措施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建筑工作质量控制论文-施工控制措施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建筑工作质量控制论文-施工控制措施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建筑工作质量控制论文-施工控制措施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你一定要坚强,即使受过伤,流过泪,也能咬牙走下去。因为,人生,就是你一个人的人生。=-建筑工作质量控制论文施工控制措施论文浅谈钻孔灌注桩的质量控制要点【摘要】现在的社会之中对于很多具有质量的问题都存在着很多的漏洞,特别是在建筑方面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而这篇论文所写的就是主要针对建筑方面的质量问题,特别是钻孔混凝土注桩的一些质量方面的问题的成因,并且提出具体的施工控制的措施,保证其质量。【关键词】灌注桩;质量的控制;措施1 前言对于学建筑专业的都知道,灌注水下混凝土是成桩的关键所在,而在作业中应分工明确,密切的配合,统一的指挥,要做到快速而且连续施工,灌注成为高质量的水下混凝土,防止发生质量事故。

2、如出现事故时,应分析原因,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及时设法补救,经过补救、补强后桩必须经认真的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对于质量极差、确实无法利用的,应与设计单位研究解决。2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流程钻孔桩的工艺流程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有所差异,但一般流程如下:2.1 施工准备及测量定位钻机就位前,应对钻孔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进行检查。桩位应测量定位准确,护筒埋设后复核定位情况,以确保桩位偏差在设计、规范允许范围内。一般地说桩中心差小于2厘米。2.2 钻机安装和泥浆循环钻机安装就位必须做到天车中心、转盘中心、钻孔中心在一垂直线上。钻机安装就位后,底座和顶端应平稳,不得产生位移和沉陷。不同的地层采用不同的泥浆制

3、备方法,或以地层自然造浆,或用外加黄粘土或膨润土人工造浆。钻进泥浆性能指标一般为:粘度1824s,比重110一1.20,含砂率小于4。根据工程特点,布设泥浆循环系统,视具体情况设储浆池,以备漏浆时能及时补充泥浆。2.3 钻进成孔开钻前应稍提钻杆,在护筒内打浆,并开动泥浆泵进行循环,待泥浆均匀后方开始轻压慢钻。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水头高度在24m之间。钻进作业必须保持连续性,拆除和加接钻杆时力求迅速。钻进过程中每小班测定泥浆性能指标不少于一次,并记录在班报表内。才操作人员必须认真贯彻执行操作规程和施工规范,随时填写钻孔施工记录。2.4 成孔后清孔钻孔至设计标高后,进行换浆清孔,并保持一定水头高

4、度,以防止踏孔。砼灌注前采用导管进行二次清孔,确保孔底沉渣和泥浆参数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2.5 钢筋笼制作安装钢筋笼根据需要分节制作,分节吊装就位。钢筋笼吊装就位后,应准确定位,孔口连结。钢筋笼下到孔内后,用悬挂筋将其悬挂定位,要求钢筋中心与桩中心偏差不大于2cm。2.6 水下砼灌注钢筋笼安装到位后,应立即下灌浆管进行二次清孔,待泥浆参数和孔内沉渣厚度验收合格方可灌注水下砼,用于灌注的导管使用前应进行水密性试验,必须使用合格的混凝土连续有序灌注砼。3 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要点及相应控制管理措施根据前面流程分析,可以看出影响钻孔桩成桩质量的主要环节有测量定位、持力层与终孔深度判定、沉渣厚度测量、水

5、下混凝土浇注等方面。这些环节是进行质量控制和管理的要点,对这些要点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就能保证和提高钻孔桩成桩质量。3.1 测量定位这是关系到孔位的准确性、钻孔垂直度以及控制基准面标高准确与否的关键环节。在具体操作中,要严格采取自检和复核相结合的措施,将桩位偏差控制在设计、规范允许范围内。3.2 持力层与终孔深度判定持力层与终孔深度直接影响钻孔桩的承载力,特别对于端承桩,持力层与终孔深度判定是进行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通常采取以下措施:3.2.1 利用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及设计文件,预测持力层顶面深度,做到心中有数。3.2.2 当钻孔钻进深度接近预测深度时,可根据以下情况判断持力层顶面深度:(1)钻机

6、振动情况:根据钻机进入持力层前后振动的差异情况作出初步判断;(2)钻机进尺速度:根据钻机进入持力层前后进尺速度差异情况作出进一步判断;(3)岩渣岩样情况:根据钻机进入持力层顶面上下的不同岩土渣样进行确认。持力层顶面深度确定后,可根据设计要求认定终孔深度。3.3 沉渣厚度的测量孔底沉渣是影响钻孔桩承载力的又一重要因素,过厚的沉渣将在桩底形成松软层,从而降低桩承载力。故严格控制沉渣厚度在设计、规范要求范围内是质量控制的又一环节:3.3.1 第次清孔结束起钻前,要复查终孔深度;3.3.2 做好泥浆检测控制工作,使循环的泥浆既能有效地排除孔内岩渣,又能确保孔壁的稳定和安全,防止孔内事故的发生;3.3.

7、3 经常检查测量沉渣厚度测绳长度的准确性。水下砼灌注前应多点测量孔内沉渣厚度,各点均达到设计、规范要求,才可进行水下砼灌注。3.4 水下混凝土的浇注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如何,最后由混凝土的浇注质量来体现,所以水下混凝土的浇注是质量控制最关键环节:3.4.1 混凝土的配制要严格控制计量工作。运输到现场的混凝土应保证灌注施工的坍落度,现场应先测定混凝土的坍落度,合格才可使用。3.4.2 浇注时,要确保桩孔混凝土浇注足够的初灌量,保证第一斗混凝土的埋管深度不少于1m,浇注过程中,要勤测导管深度勤拆管,将导管埋深严格控制在26m内。整个混凝土浇注过程应连续进行。3.4.3 混凝土灌注还必须保证桩顶超灌高

8、度,以确保桩头质量和桩身质量。4 成桩质量的控制为确保成桩质量,要严格检查验收进场原材料的质保书(水泥出厂合格证、化验报告、砂石化验报告),如发现实样与质保书不符,应立即取样进行复查,对不合格的材料(如水泥、砂、石、水质),严禁用于混凝土灌注桩。钻孔灌注水下混凝土的施工主要是采用导管灌注,混凝土的离析现象还会存在,但良好的配合比可减少离析程度。因此,现场的配合比要随水泥品种、砂、石料规格及含水率的变化进行调整,为使每根桩的配合比都能正确无误,在混凝土搅拌前都要复核配合比并校验计量的准确性,严格计量和测试管理,并及时填入原始记录和制作试件。为防止发生断桩、夹泥、堵管等现象。在混凝土灌注时应加强对

9、混凝土搅拌时间和混凝土坍落度的控制。因为混凝土搅拌时间不足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坍落采用18cm20cm,并随时了解混凝土面的标高和导管的埋人深度。导管在混凝土面的埋置深度一般宜保持在2m4m。不宜大于5m和小于lm,严禁把导管底端提出混凝土面。当灌注至距桩顶标高8m10m时,应及时将坍落度调小至l2cml6cm,以提高桩身上部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在施工过程中,要控制好灌注工艺和操作,抽动导管使混凝土面上升的力度要适中,保证有程序的拔管和连续灌注,升降的幅度不能过大,如大幅度抽拔导管则容易造成混凝土体冲刷孔壁,导致孔壁下坠或坍落,桩身夹泥,这种现象尤其在砂层厚的地方比较容易发生。5 结语钻孔灌注桩因其诸多的优点被工程界广泛应用,现场施工中根据工程特点抓住影响钻孔灌注桩质量的关键环节、因素,采取相应的质量控制与预防措施,避免影响质量的事故发生,就能确保钻孔灌注桩的质量,为后续工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参考文献:1王中举,浅谈钻孔混凝土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第17期2史建兴,浅析钻孔混凝土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今日科苑,2009年第20期3钱风成,浅谈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中国西部科技,2008年第23期4张艳;皱秀华,浅谈冲孔灌注桩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J,科技信息,2007年第12期命运如同手中的掌纹,无论多曲折,终掌握在自己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