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职)财务会计-学习指导 习题与实训13- 所 得 税 习题答案(六版四印)财务会计-学习指导 习题与实训(六版四印)第十三章 所得税习 题 与 实 训一、填空题1.应付税款法 递延法 债务法 收益表债务法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2。收回资产账面价值 自应税利益中抵扣3.账面价值 可以抵扣4.0 账面价值 计税基础。5.账面价值 计税基础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6.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7.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8。收入和费用计算口径上的差异 收入和费用确认时间上的差异9。税收法规的规定 应交所得税税额10。当期所
2、得税 递延所得税二、判断题123456 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三、单项选择题1.A 2。A 3.D 4.A 5.B 6。B 7.A 8.D 9.A 10.B11。C 12.B 13.B 14.A15。D16。B 17.A 18.A 19。C 20。D四、多项选择题1。ABCE2。ABC 3。ACE 4.BCD 5。ABD 6.AC 7。AD 8. AC 9. AD 10.ABC 11.ACDE 12。ABCE 13. ABC 14.ABC 15.BC五、名词解释1。账面价值账面价值是指一项资产或负债账户的账面价值余额减去其备抵调整账户余额后的差额。如一项固定资产的账
3、面价值就是该“固定资产”账户的借方余额,减去“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账户的贷方余额后的数额。2.计税基础计税基础是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一项资产或负债当前应该具有的金额,即计税时应归属于某项资产或负债的金额.3.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4。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5。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6.递延所得税资产企业在计算确定了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以后,应当按照
4、所得税准则规定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因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转回期内会减少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导致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减少,在其发生当期应作为资产确认7.递延所得税负债企业在计算确定了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后,应当按照所得税准则规定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因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在转回期内会增加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导致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在其发生当期形成企业应支付税金的义务,应作为负债确认。8.所得税费用按照资产负债表核算企业所得税的情况下,企业的所得税费用包括两部分,一是当期所得税,二是递延所得税。即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9.当期所得税当期所得税是指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
5、算确定的针对当期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应交纳给税务部门的所得税金额,即应交所得税。10。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是指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在期末应有金额相对于原已确认金额之间的差额,即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当期发生额,但不包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和事项及企业合并的所得税影响。六、思考题1.什么是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是指一项资产或负债账户的账面价值余额减去其备抵调整账户余额后的差额。计税基础是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一项资产或负债当前应该具有的金额,即计税时应归属于某项资产或负债的金额。2。如何确定资产的计税基础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
6、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资产的计税基础=资产成本以前期间按税法规定已税前扣除的金额=未来期间按税法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一项资产在取得确认初始成本时,其入账价值与其计税基础是相同的。但在后续计量过程中由于会计规定与税法规定的不同,如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的不同等,会使企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产生暂时性差异。3。如何确定负债的计税基础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抵扣的金额。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期间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负债的确认和偿还一般不会影响企业的损益,也不会影响其应纳税所
7、得额,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以抵扣的金额为0,计税基础即为账面价值。如企业的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等.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负债的确认可能会影响企业损益,进而影响不同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使其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之间产生差异,如按会计准则规定确认的预计负债.4。如何确定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通常产生于以下两种情况:(1)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2)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5.如何确定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
8、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一般产生于以下两种情况:(1)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2)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6。如何确定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金额企业在计算确定了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以后,应当按照所得税准则规定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因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转回期内会减少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导致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减少,在其发生当期应作为资产确认。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时,应估计相关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转回期间,采用转回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基础计算确定。递延所得税资产不进行折现计算.本期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金额=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适用的税率-递延所得税资产期
9、初余额7。如何确定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金额企业在计算确定了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后,应当按照所得税准则规定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因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在转回期内会增加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导致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在其发生当期形成企业应支付税金的义务,应作为负债确认.资产负债表日,对于递延所得税负债应当根据税法的规定,按照预期清偿该负债期间的适用税率计量,当适用税率发生变化时,应对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进行重新计量.递延所得税负债不进行折现计算。本期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金额=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适用的税率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8.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有什么联系与区别会计利润是指一定时期内,按照
10、符合会计准则的方法确认、计量的总收益或总亏损,一般地说会计利润就是利润表中的税前利润总额。应纳税所得额是指按照税收法规的规定确认、计量的一定时期的收益,是计算应交所得税额的基本依据。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联系,在于两者都是会计学上的收益概念,二者都可以按照理论上的推导公式,即总收入减总费用等于总收益求得。由于会计准则规定和税法规定的差异,企业某一会计期间的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往往是有差异的,形成差异的原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收入和费用计算口径上的差异。这种差异产生于当期,以后各期不得转回.该类差异按照产生的原因和性质可分为四种情况:一是免税收入项目;二是不可扣除的费用和损失项目;三是非收入性
11、课税项目;四是非费用性扣减项目等.另一类是收入、费用确认时间上的差异。这种差异产生于某一时期,可以在下期或以后若干期内转回,从各会计期间的总和看,会计收益和应纳税所得额是相等的.该类差异按收入或费用项目计入会计收益和应纳税所得额的时间先后可分为四种情况:一是先会计确认后列入应纳税所得额的收入和利得;二是先会计确认后列入应纳税所得额的费用的损失; 三是先列入应纳税所得额后会计确认的收入和利得; 四是先列入应纳税所得额后会计确认的费用的损失等。9.当期所得税费用如何进行核算当期所得税是指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针对当期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应交纳给税务部门的所得税金额,即应交所得税.当期所得税=应交
12、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企业在确定当期所得税时,对于当期发生的交易和事项,会计处理与税收处理不同的,应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按照适用税收法规的规定进行调整,计算出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再乘以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算确定当期应交所得税.一般情况下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如下: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按会计准则计入利润表但税法规定计税时不允许税前扣除的费用按会计准则计入利润表的费用与按税法规定可税前扣除的费用之间的差额按会计准则计入利润表的收入与按税法规定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收入之间的差额-税法规定不征税的收入其他需要调整的事项10.递延所得税费用如何进行核算递延所得税是指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应予
13、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在期末应有金额相对于原已确认金额之间的差额,即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当期发生额,但不包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和事项及企业合并的所得税影响。递延所得税用公式表示如下:递延所得税=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额+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额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减少额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额七、实务操作题实务操作(131)1.20年12月31日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3003001020=250(万元)该项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300-30020=240(万元)2.20年12月31日该项生产设备的账面价值:3000300010=2700(万元)该项生产设备的计税基
14、础:3000300020=2850(万元)3.20年12月31日该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1000200-200=600(万元)该项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全部研究开发支出1000万元,可在税前扣除的金额为1500万元,即全部研究开发支出在发生当期税前扣除,未来期间无形资产可税前扣除的金额为0,故无形资产计税基础为0。4。20年12月31日该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取得成本600-摊销额0减值准备0=600(万元) 该项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60060010=540(万元)5.20年12月31 日该项权益性投资的账面价值:按公允价值计量的价值900(万元)该项权益性投资的计税基础:按取得成本计量的价值8
15、00(万元)6。20年12月31 日该批材料的账面价值:2000400=1600(万元)该批材料的计税基础:取得材料的成本2000(万元)7.20年12月31 日该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3000-300=2700(万元)该应收账款的计税基础:300030005=2985(万元)8。20年12月31 日该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100(万元)该预计负债的计税基础:100100=0(万元)9。20年12月31 日该预收账款的账面价值:1000(万元)该预收账款的计税基础:10001000=0(万元)10.20年12月31 日该应付职工薪酬的账面价值:1600(万元)该应付职工薪酬的计税基础:16000=
16、1600(万元)11.20年12月31 日该项负债的账面价值:200(万元)该项负债的计税基础:2000=200(万元)12。20年12月31 日该项资产的账面价值:筹建费用发生时按会计准则规定计入当期损益,不体现为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即将其视为资产,其账面价值为0 。该项资产的计税基础:20年开始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当期税前扣除了120万元,未来计税时可税前扣除的金额为600120=480万元,即该项资产的计税基础为480万元.实务操作(13-2)1.20年12月31日,该项固定资产账面价值250万元,大于其计税基础240万元,两者之间的差额10万元,意味着企业未来期间会增加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
17、所得税,属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20年12月31日该项生产设备账面价值2700万元,小于其计税基础2850万元,两者之间的差额150万元,意味着企业未来期间会减少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属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3。20年12月31日该项无形资产账面价值600万元,大于其计税基础0,两者之间的差额600万元,意味着企业未来期间会增加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属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4.20年12月31日该项无形资产账面价值600万元,大于其计税基础540万元,两者之间的差额60万元,意味着企业未来期间会增加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属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5.20年12月31日该项权益性投资账面价
18、值900万元,大于其计税基础800万元,两者之间的差额100万元,意味着企业未来期间会增加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属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6。20年12月31日该批材料的账面价值1600万元,小于其计税基础2000万元,两者之间的差额400万元,意味着企业未来期间会减少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属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7。20年12月31日该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2700万元,小于其计税基础2985万元,两者之间的差额285万元,意味着企业未来期间会减少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属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8.20年12月31日该项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100万元,大于其计税基础0,两者之间的差额100万元,
19、意味着企业未来期间会减少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属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9。20年12月31日该项预收账款的账面价值1000万元,大于其计税基础0,两者之间的差额1000万元,意味着企业未来期间会减少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属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0。20年12月31日该应付职工薪酬的账面价值1600万元,与其计税基础1600万元相等,两者之间无差额,不形成暂时性差异。11.20年12月31日该项负债的账面价值200万元,与其计税基础200万元相等,两者之间无差额,不形成暂时性差异。12。20年12月31日该项资产的账面价值0,小于其计税基础480万元相等,两者之间的差额480万元,属于可抵
20、扣暂时性差异。实务操作(133)1.20年12月31日该设备的账面价值:200-20010=180(万元)该设备的计税基础:20020020=160(万元)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80160=20(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2025%=5(万元)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 5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52。暂时性差异和递延所得税负债计算表项 目20年末第二年末第三年末第四年末第五年末账面价值40003000200010000计税基础3000180010805400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00012009204600适用税率15%1515%1515%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150180138690各年会计分录如下:20年末
21、,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 150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150第二年末,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 30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30第三年末,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42贷: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 42第四年末,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69贷: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 69第五年末,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69贷: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 693。暂时性差异与递延所得税资产计算表项 目20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账面价值4000020000000计税基础480003600024000120000可抵扣暂时性差异80001600024000120000适用税率20%20%20%2020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1600320048
22、002400各年会计分录如下:20年,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600贷: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 1600第二年,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600 贷: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 1600第三年,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600贷: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 1600第四年,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 2400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2400第五年,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 2400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24004。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计算表 单位:万元项目账面价值计税基础暂时性差异应纳税可抵扣1.固定资产250240102.固定资产(生产设备)270028501503.无形资产60006004.无形资产60054
23、0605.交易性金融资产9008001006。存货160020004007。应收账款270029852858。预计负债10001009.预收账款10000100010。应付职工薪酬1600160011。其他应付款20020012.长期待摊费用(资产)0480480合计7702415递延所得税负债=77020=154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 154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154递延所得税资产=241520=483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483贷: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 483实务操作(13-4)1.20年应纳税所得额=1200+30+100+200500150%(500300)+60=1040(万元)20
24、年应交所得税=104020%=208(万元)借: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 208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082.递延所得税负债=30020=60(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9020=18(万元)递延所得税费用=6018=42(万元)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 42递延所得税资产 18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60综合以上两项业务,利润表中应确认的所得税费用=208+42=250(万元)可合并编制会计分录:借: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 208 -递延所得税 42 递延所得税资产 18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60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08实务操作(13-5)1.20年应纳税所得额=2400+120+40010
25、00150%(1000600)+200+60=2080(万元)20年应交所得税=208025=520(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60025=150(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18025%=45(万元)递延所得税费用=150-45=105(万元)利润表中应确认的所得税费用=520+105=625(万元)借: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 520 -递延所得税 105递延所得税资产 45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520递延所得税负债 1502.下年应交所得税=924(万元)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54025%=135(万元)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150(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减少15(万元)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59225%=148(万元)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45(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103(万元)递延所得税费用=15-103=118(万元)借: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 924 递延所得税资产 103 递延所得税负债 15 贷: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 118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9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