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职)任务3.2 婴幼儿言语的发展与培养电子教案婴幼儿身心发展及保育课程授课教案任务名称3.2婴幼儿言语的发展与培养授课课型新授课授课班级幼儿保育专业*级*班课时4授课时间授课人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语言和言语的基本知识,掌握婴幼儿言语发展的规律与培养措施。能力目标:能够准确分析婴幼儿言语发展案例,并根据案例提出合理的促进措施。素质目标:愿意倾听婴幼儿谈话,提升以婴幼儿为重的保育责任感。教学重点婴幼儿言语发展的特点和促进措施。教学难点根据婴幼儿言语发展特点提出合理的促进措施。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案例分析法、情境体验法。学习方法多种感官参与法、合作探究法、欣赏体验法。教学过程环节教学内
2、容师生互动设计意图复习提问导入新课【新课导入】6个月的豆豆经常会发出类似元音和不同的辅音相结合的音节,但是听起来不是特别清楚,比如:ba-ba-ba,da-da-da,ma-ma-ma等等,有时候听起来就像是在叫“爸爸,妈妈”一样,妈妈听了特别高兴,以为豆豆会说话了。可是,豆豆的奶奶却说,孩子会说话还早着呢!1.教师讲述案例2.小组讨论:从婴幼儿言语发展的角度来讲,豆豆是否会说话了呢?3.学生发表感受,明确本节课目标和任务关于言语的案例引出本课主要内容,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学习新知课堂练习一、语言和言语的概念(一)语言是由词汇按一定的语法规则所构成的复杂的符号系统。语言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具有社
3、会性。语言的三要素是语音、语法和词汇。(二)言语是运用语言进行交流、传递信息的过程。主要有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两种。1.小组分析导入情景案例,体会言语和语言的不同2.教师总结3.明确要点分析掌握语言和言语的概念。学习新知课堂练习二、言语的作用u 言语发展促进人的社会化进程u 言语发展促进人们认知过程的发展u 言语发展对人的心理行为具备调节作用三、言语和语言的关系u 语言是社会约定俗成的语言材料和规则,而言语则是个体对这种语言材料和规则的运用;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具有较大的稳定性,而言语是个体现象,具有个别性和多变性。u 语言存在于言语活动中,必须通过人们的言语活动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发展。言语活动
4、必须借助语言来实现。1.根据引入情景,分析问题。2.小组讨论,汇总看法。3.教师点评,总结要点。深入分析情景案例,寻找并汇总言语发展的重要性,明确言语和语言的关系,形成深刻认识。学习新知课堂练习三、婴幼儿言语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一)婴幼儿言语的发生1.婴幼儿言语的准备期(01岁)(1)反射性发声期(04个月);(2)牙牙语期(59个月);(3)词和句子模式的萌芽期(1012个月)。2.婴幼儿言语的形成期(1)单词句阶段(11.5岁);(2)双词句和多词句阶段(1.52岁);(3)简单句阶段(23岁)。(二)婴幼儿言语的发展1.语音的发展2.词汇的发展数量-范围-内容-词义3.语法结构的发展4.口
5、语表达能力的发展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结合生活经验和课堂案例,用思维导图方式汇总婴幼儿言语发展的特点。2.汇总学生思考结果。3.知识测试,检测掌握效果。结合生活经验,合作探究,提升学生合作意识,掌握婴幼儿言语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明确本课重点。巩固练习合作探究,归纳总结婴幼儿言语发展的促进措施:重视语言教育活动。创设良好的言语交往环境。注重在一日生活中渗透语言教育。做好婴幼儿的言语榜样。尊重婴幼儿言语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激发婴幼儿学习书面言语的兴趣。1.出示案例明明是中班的男孩,他说话结巴,平时小朋友都不愿意和他玩儿,如果你是他的老师,你会怎样帮助他?2.小组准备,相互模拟保教人员与明明的
6、对话,体会岗位情景。根据言语发展的促进措施尝试情景模拟,提升动手操作能力。总结归纳婴幼儿期是言语发展的重要时期,保教人员应该重视婴幼儿言语发展的培养和训练,促进婴幼儿的言语科学、稳定的持续发展。学生再次感受言语发展对婴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性。对本课内容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布置作业必做题:1婴幼儿词汇和语法结构发展的规律是什么?2保教人员应该如何帮助婴幼儿提升言语表达能力?选做题:搜集10首适合34岁婴幼儿的儿歌,用孩子们喜欢的声音和动作表现出来,录制成短视频,在班级群分享。学生上传作业,教师及时点评。分层次布置作业,适合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板书设计婴幼儿言语的发展婴幼儿言语的发生u1.婴幼儿言语的准备期(01岁) 1.语音的发展2. 婴幼儿言语的形成期 2.词汇的发展3.语法结构的发展4.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教学反思(对照教学目标,根据教学情况及时写教学反思,记录成长足迹,提升研究能力。)成功之处:学生亮点:欠妥之处:改进设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