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山东农业大学课程考试专用
《管理学》试卷3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B
C
A
B
A
B
B
C
二、名词解释 (每题3分,共15分)
1.组织: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组成的团体。
2.领导: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部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3.激励:为了特定目标影响人们的内在需要和动机,从而强化、引导、改变人们行为的复杂过程。
4.滚动计划法:定期修订未来计划的方法。是长期计划有效实施的工具。
5.控制:按照计划标准衡量组织活动的完成情况,纠正执行中的偏差,以确保组织目标实现的过程。
三、简答题 (每题6分,共36分)
1.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参考答案: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核心是提高效率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工作定额(工时利用的科学化);(2)标准化(工作方法的合理化);(3)能力与工作相适应(科学的挑选、培训和教育工人,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4)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5)区别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实现管理人员的专业化。
2.简述科学决策的基本程序?
参考答案:发现问题确定决策目标,决定决策标准,划分标准,拟订备选方案,评价分析方案,选择方案,实施方案,评价决策效果。
3.霍桑试验的结论是什么?
参考答案:(1)工人是“社会人” ;(2)非正式团体的客观存在;(3)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员工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4)除物质刺激外,员工还需获得感情上的归属感和满足感;(5)管理者应重视与员工的人际关系。
4.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参考答案: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包括:(1)专业化分工原则 (2)统一指挥原则 (3)适当的控制/管理幅度原则 (4)权责对等原则 (5)柔性经济原则。
5.简要解释弗鲁姆的期望激励理论。
参考答案:该理论认为只有当人们预期到某一行为能给个人带来又吸引力的结果时,个人才会采取特定的行动。根据这一理论的研究,员工对待工作的态度依赖于三种联系的判断:努力--绩效的联系,绩效--奖赏的联系,奖赏--个人目标的联系。在这三种联系的基础上,员工在工作中的积极性或努力程度(激励力)是效价和期望值的乘积,即:M=V*E,组织管理要收到预期的激励效果,即高的激励力,则效价和期望值都应为高。期望理论的核心是双向期望。
6.简述控制的基本原则。
参考答案: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重点控制与全面控制相结合的原则;事前控制与事后控制结合。
四、案例分析题 (共15分)
1.什么是目标管理?(5分)
参考答案:目标管理就是组织的领导层根据组织的需要,确定未来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总目标,然后再将总目标层层分解落实,以至于组织中的各级各类人员,包括每个职工都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和措施,并以此作为考核工作的依据。
2.案例中,刘总经理的做法存在哪些问题?(5分)
参考答案:根据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和实施程序,刘总经理犯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错误:
(1) 对于如何制定合适的目标体系认识错误,他以为目标只需要他一人制定就可以了;
(2) 对于目标标准到底多高认识错误,他认为目标越高越好;
(3) 在实施目标管理的过程中,没有给予下属相应的权力;
(4) 没有鼓励下属自我管理、自我控制;
(5) 考核和奖惩没有制度化,仅停留在口头上,对下属无相应的激励和制约作用。
3.刘总经理应如何更好地实施目标管理方案?(5分)
参考答案:为了更好的实施目标管理,刘总经理必须遵循科学的工作程序,并注意实施中的一些具体方式:
(1) 要有一套完整的目标体系。目标的制定必须是一个上下级反复协商的过程。不是由上级独自决定的;
(2) 制定的目标标准不要过高或过低,一般略高于执行者的能力水平为宜;
(3) 组织实施。目标既定,管理者就应放手把权力交给下级成员,鼓励他们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
(4) 检查结果。对各级目标的完成情况和取得结果,要及时地进行检查和评价,并且根据评价的结果,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
五、论述题 (每题12分,共24分)
1.试述领导者影响力的来源,以及如何在管理实践中综合运用以达到“使员工不止臣服而且信服”。
参考答案:
在一个组织中,领导的影响力主要有两个基本来源:一个是地位权力,即伴随一个工作岗位的正常权力,称之为职权或正式的权力;另一个是下属服从的意愿,称之为威信或非职权,或非正式的权力。
职位的权力是基于领导者在组织中所处的职位,由上级和组织赋予,并由法律、制度等明文规定的正式权力。职位权力是管理者在组织中实施领导行为的基础,没有这种权力,管理者就难以有效地影响所有的下属。职位的权力会随职务的变动而变动,在职就有权,不在职就无权,是“制度化的权力上”。组织成员在面对这种职位权力的时候,往往出于压力和习惯不得不服从,是具有强制性的权力。 具体来讲,职权主要涉及合法权、惩罚权和奖赏权三种。
非职位权力不是基于领导者在组织中的位置,而是由于其自身的某些特殊条件才具有的,例如领导者具有高尚的品德,丰富的经验,卓越的工作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或领导者善于体贴关心他人,令人感到可亲、可敬、可信,不仅能完成组织目标,而且善于创造激励下级的工作环境,满足群体成员的需要等。这种权力不随职位的消失而消失,而且这种权力对人的影响的发自内心的、长远的。 具体来讲,非职权主要涉及专长权、背景权、感情权和个人魅力。
在管理实践中,领导者应正确使用权力,包括追求和使用积极的权力,同时不可滥用权力。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发挥。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回答,酌情给分)。
2.为什么说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参考答案:
所谓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活动,协调以人为中心的组织资源,以有效的方式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1)管理具有科学性,是指有效成功的管理必须有科学的理论、方法来指导,要遵循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原则,管理必须科学化,管理也是由经验逐渐走向科学的过程。人们通过总结管理中的大量成功经验和失败的管理教训,归纳出管理的基本原则,遵守这些原则,对管理效率的提高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2)管理也具有艺术性,是指一切管理活动都应具有创造性。在实际的管理活动中,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管理的艺术性由两个因素决定:首先,管理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最终目标是使组织适应环境,而环境又是不断变化的,因此,管理的模式和方法必须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其次,管理的主要对象是人,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和丰富的感情的,管理者只有充分利用人的主观能动性并注意情感交流,才能将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
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也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管理的艺术性是对科学性的发挥与延伸,而管理的艺术性、创造性的结果在被普遍适用后,就会逐步成为科学的理论了。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发挥。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回答,酌情给分)。
注:考试期间试卷不允许拆开。 第 3 页 共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