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学生观(二)第二节 学生观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一)学生观的概念 学生观是指教育者对学生的基本看法,它支配着教育行为,决定着教育者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 现代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积极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是正在成长着的人,教育的目的就是育人。(二)学生的本质特征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1)学生是以系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教学任务决定了学生需要掌握人类文明的精华 学生学习时间有限,不可能凡事都经过实践,获得直接经验。 系统学习间接经验,可以缩短个体不成熟期,使其今后发展更顺利 。(2)学生是有主体性的人 (3)学生具有明显的发展性 (4)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2、三)“以人为本”的教育内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活动中的“以人为本”,即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1)必须以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 (2)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3)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四)“以人为本”的学生观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不以教师的个人意志去支配学生,按照学生的成长规律开展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
3、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认识的主体、实践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需要树立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2)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并非简单的被动接受知识,而是经过自己的考量之后做出的判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独立性,不能把自己的个人意志强加于学生的思想之上。(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学生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独立的主体,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具有学习的自主需求和动力,拥有享受相关需求的权利。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需求,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学会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使学生认识到权利与责权是并存
4、的,更是统一的,在享有一定权利的同时也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这是学生主体性的客观要求。【关键词】正:学生主体性、教师主导,主观能动性、自己的需求。 反:教师强加意志,忽略学生主体地位。【例2017年下-真题单选】多年来,曾老师坚持让学生采用反思记录表,学习日志或成长记录袋等多种方法来记录学习过程,并不断指导学生优化记录的方法。曾老师的做法( )。A.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B.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C.尊重了学生的创造性D.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网校答案:D2.学生是发展的人(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学生发展的规律性主要体现在身心发展上,不同阶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身心特征。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人的身心发展是
5、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怎么办:要循序渐进,不可“拔苗助长”“陵节而施”。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速度。二是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均衡性。怎么办: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教学,注意各阶段的衔接和过渡。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在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儿童身心发展的速度并不是完全与时间相一致地匀速运动,在不同的时间里,其发展的速度和水平是有明显差异的。怎么办:适时而教,要在学生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时期及时地进行教育。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指机体各部分或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某一方面受损或缺失之后可以由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弥补。怎么办:扬长避短,注重发展学生的自身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不同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存在着速度和水平的不同。人的先天素质、环境和教育以及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不同,决定了人的身心发展存在着个别差异。怎么办:因材施教。【记忆口诀】顺阶不均衡,互补差异性。 (顺阶不平,个差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