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地方高校现代产业学院产才融合路径探索——以盐城工学院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147592 上传时间:2024-06-2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4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方高校现代产业学院产才融合路径探索——以盐城工学院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地方高校现代产业学院产才融合路径探索——以盐城工学院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地方高校现代产业学院产才融合路径探索——以盐城工学院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3 7 卷第1 期2024 年0 2 月doi:10.16018/32-1499/c.202401019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Vol.37 No.1Feb.2024地方高校现代产业学院产才融合路径探索以盐城工学院为例宦海祥,马晓英,陈亚雷(盐城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江苏盐城2 2 4 0 5 1)摘要:为策应盐城地方经济发展,盐城工学院抓住破解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两张皮”的逻辑起点,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多主体共建共管共享现代产业学院。但从现代产业学院人才

2、培养现状来看,与之相匹配的人才培养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通过明确现代产业人才培养新标准和新规格,重组现代产业人才关键能力素质新架构,构建现代产业人才培养课程新体系,优化现代产业人才培养教学内容,整合现代产业人才培养教育资源,建立现代产业人才培养评价新机制,构建“产学对接、内源发展”的现代产业学院产才融合路径,能更好实现人才培养匹配产业发展目标。关键词: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产业需求;产才融合;产教融合中图分类号:G64人才是地方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盐城面向绿色低碳发展,聚焦二十三条重点产业链,深度融人长三角一体化、江苏沿海开发、“一带一路”建设等多重战略发展,2 0 2 2 年经济增速全省第一

3、。作为人才供应的重要基地,盐城地方高等院校应持续实施与各领域共同发展的策略,通过汇聚专业人才,助推当地经济发展,构建盐城顶级人才的“育才谷”。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深度融通、产业与教学深度融合、科技与教育深度融汇”。进一步加强产业与教育教学、人才培养之间的联系,使教育系统、人才系统与产业系统等相互衔接,是盐城地方高等院校培养适应盐城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战略选择。一、现代产业学院:破解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两张皮”的逻辑起点2020年7 月,教育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了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中提出:“为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收稿日期

4、:2 0 2 3-1 0-1 5基金项目:2 0 2 2 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题项目(2 0 2 2 SJSZ1060)。作者简介:宦海祥(1 9 8 1 一),男,江苏兴化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机械类科研及教学管理工作。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 0 0 8-5 0 9 2(2 0 2 4)0 1-0 0 9 6-0 4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决定在特色鲜明、与产业紧密联系的高校建设若干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多主体共建共管共享的现代产业学院。”2 0 2 1年1 2 月,教育部公布了首批5 0 所现代产业学院名单,这标志着产教融合新模式已正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现代产业学院将人

5、才培养、科研、科技创新、对企业的服务以及学生创业等多种职能有效整合,成为产教融合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同时也展示出了高等学府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优质发展的重要作用。1.价值逻辑: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是多元主体协同的内在要求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注重学科知识逻辑,相关课程内容固化,创新实践能力滞后于产业技术发展需求,致使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脱节的问题积久未解。国内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产教融合典型机制大多是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双主体合作机制,学校负有主体责任,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应用技术型人才,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企业同样负有主体责任,配合学校政策第1 期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为学校师生提供相应的实习实训

6、基地,但一般不主动参与,处于从属地位;政府部门参与的不多,一般在校企合作中起推动和引导作用。现代产业学院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突出“政校行企”多元协同,集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技能培训、创业服务、科技研发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是对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进行升华,能够促使产业链、人才链和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培育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新平台。2.实践逻辑: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是深化产教融合的外在表现作为高等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产物,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具有“应用性”“地方性”的特点,在教育目标方面更加突出实践,强化应用,在办学定位上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但受限于种种因素,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结

7、构、质量和水平依然存在与地方产业需求脱节的问题。一是地方产业需求与教育供应之间的结构性冲突明显,它体现在地方产业构成和高等教育专业的配置之间不够匹配,教学与生产的衔接程度不高,导致在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过程中对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二是企业主动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不高,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存在一定的分歧,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够,项目大多流于浅层合作。三是政府角色不明,缺乏系统、具体、实用的操作程序和实施细则来主导企业与学校合作的制度和平台建设。所以,创建现代产业学院,进一步增进产教融合的协作育人模式,打造教育、人才、产业、创新等链条的相互连接,构建全元素、全方位

8、深度整合的模式,是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方向。2 二、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现状2021年,盐城工学院与盐城市政府、大丰区政府、国家电投、华能集团以及金风科技等单位共同推动对接新能源产业合作项目,并联合建立新能源学院,该学院获批全国首批5 0 个现代产业学院之一。2 0 2 2 年,盐城工学院与盐城市人民政府、江苏悦达集团有限公司等联合共建的悦达新能源汽车学院,获批省级重点产业学院。2 0 2 3年,盐城工学院与滨海县人民政府、盐城市石油机械行业协会合作共建的高端石油装备智能制造产宦海祥,等:地方高校现代产业学院产才融合路径探索一以盐城工学院为例97业学院揭牌,这也是全省

9、首个面向全国、校企联合产才融合、订单式培养的石油机械类产业学院。“新工科”背景下的现代产业学院是对传统产业学院的改良和发展,专注于支持区域性策略性新兴产业或特定产业行业的发展需要,现代产业学院集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育、社会服务以及科技创新于一体,形成了以高等教育机构、政府、行业组织、企业等各方共建共管协同育人的新型办学组织。2 0 1 5 年7 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颁布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在引导地区普通本科高校适应我国新的经济发展常态的同时,也将其办学目标转向服务地方产业发展,深化产教合作与校企协作,培养应用型工程人才,增强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从而全

10、面提高服务区域能力。2017年6 月,教育部发布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多数省份和应用型高校积极响应政策呼吁,开始组建现代产业学院,创建产教融合城市、设立产业学院的热潮在全社会兴起。2 0 2 0 年7月,教育部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明确了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内涵、目标、原则和基本任务,现代产业学院作为产教结合培养人才的主要工具和路径,得到了政府部门和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广泛赞同和重视。基于国内外专家在产业学院的运营策略、专业建设、合作发展、教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深度改革,促进了转型升级过程中的治理结构的改善,提升了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质量。李海东等人对产业形态发展的研

11、究,分析得出了产业学院的形成逻辑:产业形态从一维升级到二维再提升到三维,也就是形成了从产业节点、产业链、产业集群到产业生态的发展路径。3 范立南等研究认为,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协同教育、资源共享,开发跨学科的课程结构,培训适应新兴产业成长的工程人才,创建多方参与的产业学院是推进地区经济新发展,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的关键策略。4 1 宣葵葵等提出,高校产业学院作为产教融合的新型组织形式,具备将高校和企业优质资源有机融合、构建特色专业群以及供应高素质毕业生等三项核心优势。5 然而,学者们的研究主要关注产业学院的组织构造和运作机制,而对于人才培育的模式、方式以及路径的研究成果偏少。98从现代产业

12、学院人才培养整体现状来看,较多的移植了传统产业学院市场主导、社会价值和企业绝对发言权的传统理念,一味强调外在的产业环境、产业结构、产业需求对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导致人才培养对外在社会的适应乃至于依从,这将失去高等教育生命本质的意义和价值,与现代产业学院本科人才培养相匹配的人才培养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三、构建“产学对接、内源发展”的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现代产业学院产才融合路径产学对接是指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按照产业链“产品设计、技术研发、生产制造、销售服务”各环节岗位能力数字要求,培养能够满足产业转型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需求,具有较好的职业胜任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创

13、新型人才。内源发展遵循着由内而外的逻辑,发展本身并没有特别的、强制的外在目的,其运行旨在为人提供服务。内源发展的现代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思想是基于学生、通过学生、为了学生,采用内源发展的思维方式探究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以期实现人才培养自觉和生命成长。1.产学对接、内源发展一一明确现代产业人才培养新标准和新规格梳理国内外产业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演化历程,分析本科人才培养的生源特点与发展潜质,积极对接区域大制造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群,坚持产业需求牵引的同时,兼顾学生主体个性化发展和对未来越阶上行的诉求,将生命本位的教育思想融人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理念。6 创新结合产业人才培养的社会

14、价值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内生发展,推进人才培养目标的持续优化和动态适应,明确现代产业人才培养新标准和新规格。2.产学导向、越阶并重才关键能力素质新架构按照“研究开发、工程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贸易的大制造产业链环节,细分产业工程创新应用、产业技术攻关升级和产业项目组织管理为核心的三层次工程能力素质结构,并重考虑现代产业学院本科人才自我越阶、自我突破的内源发展诉求,聚焦创造思维、实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培养,梳理多元化、多样化能力素质的内在逻辑递进关系,重组工程能力素质构成要素,探索现代产业人才关键能力素质新体系新架构。3.产学互动、柔性组配一一构建现代产业人才培养课程新

15、体系遵循知识建构逻辑、产业需求逻辑和工程实现逻辑,建立课程链与大制造产业链、人才链之间的映射关系矩阵,划分基础共性课程、专业技术课程、产业应用课程三阶段梯度迭代课程结构,模块化设置各阶段课程,根据产业方向变动的灵活性和人才发展方向的多选性柔性组合配置课程模块,丰富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实施样态,探索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课程新体系,促进课程体系与区域大制造产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升级的良性互动。4.产学融入、动态更新一一优化现代产业人才培养教学内容紧密对接真实产业工程需求,聚焦区域大制造产业群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充分利用产业企业技术资源的迭代优势,吸纳产业前沿的工程技术创新和生产工艺创新,推动课程内容

16、与行业标准、生产流程、项目开发等产业需求的科学对接。按照学生主体个性化发展知识与能力建构的差异化规律,对课程内容进行再整理、再归类、再充实、再拓展,形成服务多产业应用领域、面向多越阶路径选择的内源发展的教学内容改革。5.产学融合、集聚创生一整合现代产业人才培养教育资源面向区域大制造产业群开放办学,充分发挥政府的导向优势、企业的市场优势和科研院所的技术研发优势,集聚整合校内校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多方主体的先进设备资源、技术资源、高端科研技术人才资源等,共建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实训平台资源、实习基地资源和创新平台资源,同时积极吸纳创新创业资源以及行业规范、企业精神、工程伦理和创造文化等无形资源,探索集

17、聚、互嵌、重组现代产业人融合的综合性现代产业人才培养教育资源整合路径,内部培养上,可以推行“引教人企”模式,在技术攻关、改进流程等方面使产业获得更多收益。7 16.产学互通,多元评价一一建立现代产业人才培养评价新机制依托学生、产业企业、政府和高校等多方主体,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渐进性和循环提升第3 7 卷第1 期性,按照现代产业人才培养不同阶段学习和实践思维运用的高低阶情况,聚焦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越阶能力的分层分级评价,兼顾人才培养评价的社会服务和个体自觉,加强学生主体的主观评价,探索创新内在激活与生成的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总之,盐城工学院立足地

18、方经济发展,坚持走与地方、行业融合发展之路,学校还与华为合作共建“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与盐南高新区共建“西伏河人工智能学院”、与盐城国家高新区共宦海祥,等:地方高校现代产业学院产才融合路径探索一以盐城工学院为例99建“电子信息产业学院”,在政府、高校、企业三方联合和就业、职业、产业、行业和企业五业联动的新机制下,构建由政校企三方办学主体的产业学院,以人才培养标准制定、能力素质体系架构、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内容优化、教育资源创生、评价机制创建等方面的改革为抓手,探索“产学对接、内源发展”的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进路,策应盐城重点产业链,实现教育链和地方产业链的融合,为盐城“人才强链

19、”工作提供坚强人才支撑。参考文献:1】胡星,杨洪刚,阮观强.应用型本科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研究 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 0 2 3,4 2(9):3 1-3 4.2 宋国琴,杨媛,陈海英.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体系探究以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为例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2 3,2 2(3):3 3 7-3 4 2.3李海东,黄文伟.粤港澳大湾区视阈下区域产业学院发展的若干思考 J.高教探索,2 0 2 0(3):2 3-2 8.4】范立南,李佳洋.新工科视域下多方协同产业学院的共建共管机制研究 J.教育现代化,2 0 1 8,5(1:1 2 9-1 3 1,1 4

20、 3.5宣葵葵,王洪才.高校产业学院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与提升路径 J.江苏高教,2 0 1 8(9):2 1-2 5.6刘薇,罗刚,乐鑫,等.应用型本科高校产业学院建设和运行模式探索 J.产业与科技论坛,2 0 2 1,2 0(1 5):2 1 8-2 2 0.【7 余志卫.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对策一一基于产教融合视域 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5(6);95-99.Exploring the Path of Industry-Talent IntegrationBased on Modern Industrial College of Local Univ

21、ersities-Taking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HUAN Haixiang,MA Xiaoying,CHEN Yalei(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Yancheng Jiangsu 224051,China)Abstract:In order to respond to th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Yancheng,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

22、gy seizes the logicalstarting point of cracking the two skins of talent cultivation and industrial demand,and jointly builds,manages,and shares amodern industrial college with local governments,industry enterprises,and other multiple entities.However,from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talent cultivation

23、 in modern industrial colleges,the corresponding talent cultivation model is still in the exploratorystage.This article proposes to clarify the new standards and specifications for cultivating modern industrial talents,restructure thenew framework of key competency and quality for modern industrial

24、talents,construct a new curriculum system for modern indus-trial talent cultivation,optimize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modern industrial talent cultivation,integrate educational resources formodern industrial talent cultivation,establish a new mechanism for evaluating modern industrial talent cultivat

25、ion,and build apath for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academia and internal development in modern industrial colleges,in order to better achievethe goal of matching talent cultivation with industrial development.Keywords:modern industrial college;talent cultivation;industrial demand;industry-talent integration;integration of industryand education(责任编辑:洪林)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