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大学德语教师教学话语及身份构建探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146987 上传时间:2024-06-2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91.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德语教师教学话语及身份构建探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大学德语教师教学话语及身份构建探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大学德语教师教学话语及身份构建探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语言与文化研究教育教学87大学德语教师教学话语及身份构建探析大学德语教师教学话语及身份构建探析*余桂兰(广西外国语学院,南宁,530222)【摘要】教育是身份认同的结果,教师选择不同的教学话语建构不同的语用身份,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本文以外研社“教学之星”大学德语组一等奖获得者的参赛授课视频为语料来源,研究高校德语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话语与教师身份建构的关系。研究发现,大学德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指令类话语实践建构权威型教师身份,使用积极性评价构建亲和型教师身份,使用引导类话语内容建构引导型教师身份。【关键词】大学德语;教师话语;身份建构;引导者一、理论背景一、理论背景教师话语是课堂上教师用

2、来和学习者交流互动的一种特殊语言,一般来说,教师话语与课堂环境有关,包括重复、为了表达清晰而进行的改述以及与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如提问、回答、反馈和评价等。国外教师课堂话语研究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主要以 Michael H Long、Rod Ellis、Dick Allwright、Kathleen M Bailey、Marta Anton、Jeremy Harmer 等为代表。他们从多个角度出发,用多种研究方法对教师课堂话语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取得了许多成果。国内外语教师教学话语研究主要集中在英语方面:教师课堂话语的特征及效用,主要包括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的特点、有效性、作用、功能及评价等

3、相关研究;教师课堂话语分析,主要包括诸如元话语、多模态话语、互动话语(如:提问、反馈及评价等)等各类教师话语的分析与探讨;教师课堂话语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教师课堂话语的构建,包括教师课堂话语组织形式、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教师话语行为影响因素等相关研究;教师课堂话语语料库的构建;教师话语研究述评等。语用身份在教师话语研究中属于较新的研究方向。它是用来与社会身份相区别的,突出相关身份的交际属性以及相关研究的语用属性,这种语境化的、语言使用者有意或无意选择的自我或对方身份,以及说话人或作者在其话语中提及的社会个体或群体的他者身份统称为语用身份(陈新仁,2013)。Tracy(2002)指出,言语交际

4、行为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话语实践(discursive practice)。话语实践与身份具有交互关系,即一个人用来交谈的身份会影响该说话人的交际方式;同时,一个人选择的话语实践也会“定型”其相应的身份。郭奕彤(2017)通过选取线上平台英语口语课程师生之间的交流片段,分析教师话语,展示线上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构建的不同语用身份。刘娣和王雪玉(2021)研究了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综合课组获奖教师的言语行为实践及语用身份建构。孙铭钰(2022)运用话语分析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教师话语中态度资源的运用及身份建构情况。Tracy(2002)将身份和话语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为分析言语交际中的语用

5、身份建构提供了有益的框架。但现有研究较少关注德语教师特别是大学德语教师教学话语与教师身份的构建关系。德语是诗哲的语言,极具逻辑性,也比较难学,对德语、德国不了解的人需要教师采取合适的教学话语、构建相应的教学身份来引导。因此对德语教师教学话语及身份建构的探索对德语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语料,本研究从以下话语实践对大学德语教师的课堂教学话语及其语用身份建构进行考察:语法选择、话语内容及言语事件。二、研究设计二、研究设计本研究选取外研社“教学之星”大学德语组 20192022 年获得一等奖的三个参赛授课视频(2020 年没有大学德语组的比赛)的转写文本作为语料,具体观察授课视频中师生间的互动交

6、流,研究高校德语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在语法选择、话语内容及言语事件等话语实践的选择及其建构的教师身份的关系。因公开的视频已经过删减,不包含练习及部分的教师讲解,因此这 3 个视频的上课部分总时长约为 35 分钟,转写成的文本词数为 2950 词。三、课堂话语实践分析三、课堂话语实践分析(一)语法选择(一)语法选择语法选择是指选择提示自己、对方或他人身份的语法特征(如人称代词、附加疑问句、感叹句)。在所选择的语料中,主要是通过人称代词的选择来提示身份。在德语中,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以及称呼没有血缘关系的成年人多用 Sie(您),以向对方表示尊重。在所统计语料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多用人称代词*本文

7、系广西外国语学院校级科研项目“大学德语教师话语及身份构建探析”(2023XJ06)的研究成果。语言与文化研究教育教学88Sie(您)和 wir(我们),频率如表 1 所示:表 1.人称代词人称代词频率Sie108wir21(1)Aha,wir haben 11 pro und 5 contra.Gut.Mchten Sie wissen,was die Deutschen ber das Thema sagen?ffnen Sie das Buch auf Seite 111.(2)Und bevor wir diese bung machen,bilden Sie zuerst neue G

8、ruppen.在例句(1)中,教师在宣布统计结果时用了人称代词 wir,客观上使得学生感觉教师和自己站在同一立场,而不是硬邦邦的教与学的关系,营造了一个亲切、和蔼的教师形象。且在语料中,教师把人称代词 Sie和 wir 进行搭配使用,身份转换清晰明了,在需要时能迅速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又能保持距离感及体现教师身份的权威。德语中人称代词 Sie(您)和 du(你)的区别在于距离的标记。du 标记的彼此间的距离是较近的,而Sie 的距离则较远,有社会语言标记的倾向。在德国,大学教师和学生也是互用 Sie 来称呼对方。语料中,教师用 Sie 来称呼学生,通过这个称呼的使用不仅使学生认识并熟悉德

9、国师生称呼的使用,还模糊了身份级差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同时保持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感。例句(2)涉及的是课堂中教学活动的发布,教师用 wir 来描述教学任务所指向的对象,把教师也放进对象的范畴中,给学生亲和的感觉,减少学生内心对任务的抵触,使得他们更容易接受这一课堂任务。教育是身份认同的结果,学生接受了老师以后,教学效果自然而然就实现了。因此,人称代词 Sie 的使用树立了权威者的形象,wir 的使用树立了亲和型教师的形象。(二)话语内容(二)话语内容话语内容为提示自己或对方身份的内容,包括话题、信息、观点、预设等,这一点在教师的身份建构当中非常重要,教师需要在课堂中的适当时候选择适当

10、的话语内容来推进教学的进度。所选语料中主要包括话题的引出和观点的预设。对话(1)(在以下所有的对话中,L 代表“教师”,S 代表“学生”):L:Und dann der Infinitiv?Am Satzende oder am Satzanfang?S:Am Satzende.L:Sehr schn,sehr schn.Okay,wie kann man den Satz noch ndern?Wie kann man noch fragen?在对话(1)当中,教师想要询问学生德语句子中动词的位置,并且给了学生两个选项,所以学生很快就得出了答案。教师还想引导学生对问句进行变化(ndern),

11、又通过变换动词(fragen)来引导学生,使得学生能够对问题快速反应,节约课堂时间,同时教师也给自己树立了引导者的形象,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及自主意识。对话(2):L:Wo ist das Modalverb mchten?Wo?Auf Position 1 oder 2?S:2.L:2,okay,sehr gut.Und dann der Infinitiv?Am Satzende oder am Satzanfang?S:Am Satzende.在对话(2)中,教师先是通过一个 W-Frage 提出问题,然后给出两个选项(Position 1 und 2)让学生进行选择,属于暗示加询问

12、的方式来实施引导。这种方式一般是在学生反映不强烈或者学生不知道怎么总结答案的情况下的选择,以此节约课堂时间并且构建了引导者的身份。(3)Also schenken Sie Ihre Oma Aufmerksamkeit.Das wre vielleicht das beste Geschenk fr Sie.在这个例句当中,教师由看得见的物质的礼物升华到看不见的最好的礼物die Aufmerksamkeit,即对对方的关心、关注,这让教育的三维目标得到了衔接,使得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还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明白亲人与家庭的重要性,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家庭观和消费观

13、。与学生的这种情感联结不仅实现了“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与教学效果,也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树立了引导者的形象,有助于长期教学关系的发展。(三)言语事件(三)言语事件一个言语事件可以包括多种具体的语言行为,例如寒暄、闲聊、邀请、描述、评价、指导、做语言游戏、劝说、自言自语等。结合教学场景及语料,本文统计出以下两种言语行为的频率:邀请和评价。1 1.邀请邀请语言与文化研究教育教学89表 2.邀请的类型及频率种类频率带情态动词的句子(knnen/sollen)18祈使句51语料中德语教师话语里表示邀请(学生回答问题或进行课堂活动)含义的共有两种句式,一种是带情态动词的句子(语料中表现为 k

14、nnen/sollen),一种是以动词开头的命令句。统计发现,带情态动词的频率为18 次,其中 knnen 使用得最多,达 16 次;命令句共 51 次。命令句是教师课堂当中出现频率非常高的句式,这种句式符合教师和学生的身份级差,另一方面也能方便教师清楚地发布相关教学任务的指令,因此在所选语料中出现频率很高。情态动词 knnen 表示一种可能性或者许可,除了符合老师和学生身份的级差外,还能传达出一种可选择性,减少身份的对立感,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营造更加和谐的课堂氛围。如:(4)Lesen Sie jetzt den Text auf Seite 6 und berlegen Sie,wer

15、 hat was als Geschenk vorgeschlagen?(5)Verbinden Sie.Sie knnen mit Ihrem Partnerin oder Ihren Partner diskutieren.教师通过例(4)布置阅读和思考任务,例(5)布置连线任务,两个例句都是布置课堂任务,通过命令句表现教师的权威,同时使学生清楚所需要完成的任务,在学生面前树立权威者的形象。例(5)中 knnen的使用使学生感觉到了选择的余地,带给学生亲切的感觉,树立亲切的教师形象。因此命令句有助于教师树立权威者的形象,情态动词 knnen 和 sollen 则帮助教师建立亲和的形象。2

16、2.评价评价表 3.评价类型及频率评价类型积极评价陈述性评价消极评价具体行为肯定;表扬;引导重复;反问否定;打断发言频率70251评价性话语作为对于学生的课堂表现的一种反馈,在教学环节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给与学生适当的反馈不仅能正确反馈学生的课堂表现,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积极评价包括肯定表扬、引导、适当追问等,消极评价包括否定、打断学生话语等,结合语料,还划分了一种陈述性评价,包括重复和反问。如表 3 中统计数字所示,在所选取语料中,教师所使用的积极评价频率远远高于陈述性评价和消极评价,通过肯定、表扬等引导方式激发学生德语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案例中,教师使用诸如“

17、Sehr gut”,“Gut”,“Schn”,“Sehr schn”,“Richtig”,“Genau”等积极性评价话语来表达对答案的欣赏以及对学生行为的鼓励。在对话(3)中,教师在学生的每次回答后都会给与学生肯定的评价,并且用追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预定的教学内容,这样不仅以平等的交流建立起师生情感,并进一步搭建支架鼓励、帮助学生寻找答案,也在这个过程中树立了亲和型教师的形象。对话(3):L:Richtig?Na ja,wie sehen diese Geschenke aus,sie sind gut?Gut,gut,aber haben Sie noch andere Wrter,um d

18、iese Dinge zu beschreiben?Was brauche ich jetzt?S:Adjektive.L:Adjektive,richtig.Ja,ich habe hier auch wieder ein paarAdjektive aufgelistet.对话(4):L:Warum?Erklren Sie uns.S:Also wir haben 5 entschieden und Hobby,ich glaube,Hobby ist ein sehr wichtiger Punkt,ja,sehr wichtigerPunkt.L:Sehr gut,xx,Sie hab

19、en auch Hobby und Alte aufgeschrieben.在对话(4)中,教师用命令句让学生对小组的答案进行解释,在学生进行解释后,又用“Sehr gut”这样的积极评价对学生进行表扬。口语表达能力一直是国内外语教学的难点,学生因为怕错,不敢开口说,因此就需要教师设置多种教学步骤及场景让学生多多表达自己的想法,以此提高他们的口语能力和跨文化能力。教师在学生表达以后对学生进行积极评价不仅是对答案的反馈,也让学生增加了对自己外语能力的自信,同时也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了亲和的形象。四、构建的教师形象四、构建的教师形象教师课堂话语能力是教学是否有成效的关键和核心,不仅影响学生对自己所学专

20、业的兴趣和效果,甚至对于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具有强大的引导作用。在外语教学中,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特点,因此教师会根据学科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语言进行教学,构建起相应的教师形象。本研究发现,在所选取的“教学之星”大学德语组的获奖视频转写语料中,大学德语教师构建了权威者的教师形象、亲和型教师语言与文化研究教育教学90形象以及引导者的教师形象。(一)权威者的教师形象(一)权威者的教师形象教师通过祈使性的言语行为直接发布指令,选择使用尊称 Sie,维持了教师与学生的“身份级差”,以此塑造了一个权威者的形象。这是传统的教师形象,指令性行为也是教师常用的言语行为,这种行为有助于节约课堂时间、

21、推进课堂进程,树立教师权威,但不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心理关系的联结。(二)亲和型教师的形象(二)亲和型教师的形象教师在课堂中不仅要向学生树立威信,也注重展现自己的亲和力,建立在学生心中亲和友善的形象。亲和型语用身份往往出现在问候、赞扬等言语行为中。语料中多使用积极性的评价,几乎不使用消极性的评价,给与学生积极的教学反馈,以此鼓励学生。除此之外,德语教师还通过 knnen 等情态动词的使用来构建亲切的形象,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亲和型教师的形象有利于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形成和谐的课堂氛围,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三)引导者的教师形象(三)引导者的教师形象教师或是通过教学内容前的引导指引学生走上

22、预定的教学步伐或是通过教学后的升华内容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情感或价值目标。在所选语料中,引导性的话语内容构建了引导者的教师形象。在所涉及的教师身份中,引导者身份是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主意识的更有效的方法,是探索德语课堂“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方法以及语言与育人融合的有效途径。在德语课堂甚至在外语课堂中应该多用且善用引导者的教师身份,在教学和思政方面有效引导学生。五、结语五、结语本文从话语实践角度分析了教师课堂话语中的语用身份建构类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是默认的知识传授者身份,而且会根据教学目的实施不同的言语行为,构建不同类型的教师身份。在德语教学中,教师教学话语的使用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还

23、可以促进德语教学中思政教育的话语意识和身份意识的发展,从而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利用课堂话语推动德语课程建设。本研究发现,教师往往通过指令类话语实践建构权威型教师身份,通过积极评价类话语实践构建亲和型教师身份,通过引导类话语内容建构引导型教师身份。不同的语用身份发生在德语教学的各个阶段,并存或者交替出现,激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促进学生对德语相关知识的理解,达到教师预期的教学效果,实现以言行事的目的。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Austin,J.L.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M.Oxford:Clarendon Press,1962.2Searle,J.Speech Acts:A

24、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9.3Tracy,K.Everyday Talk:Building and Reflecting IdentitiesM.New York:Guilford Press,2002.4陈新仁.语用身份:动态选择与话语建构J.外语研究,2013,140(04):2732+112.5刘娣,王雪玉.言语行为视角下的教师课堂教学话语的语用身份建构J.汉字文化,2021,294(22):2627.6孙铭钰.语用身份论视角下外语教师课堂话语态度资源使用

25、研究J.英语广场,2022,196(16):3437.7万般,肖良元.近十年来国内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述评J.外文研究,2022,10(03):4855+107.8张文娜.课程思政背景下教师课堂话语研究以大学英语课程为例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2,38(05):58.作者简介作者简介余桂兰(1996),女,硕士,广西外国语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德语语言学。E-mail:。AnAnalysis of Teaching Discourse and Identity Constructionof University German TeachersYu Guilan(Guangxi Uni

26、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Nanning,530222,China)Abstract Education is the result of identity.Teachers choose different teaching discourses to constructdifferent pragmatic identitie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expected teaching effect.Based on the teaching video of thefirst prize winner of the“Teachin

27、g Star”university German group of FLTRP,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between the teaching discourse of university German teachers in the classroom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identity.It is found that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German teachers in college use directive discourse practice toconstruct authoritative teacher identity and positive evaluation to construct amiable teacher identity,and guidancediscourse content to construct guiding teacher identity.Key words University German;Teacher discourse;Identity construction;Conductor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