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3145887 上传时间:2024-06-20 格式:DOC 页数:122 大小:2.9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2页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2页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2页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2页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1 课时 十几减9【教学内容】十几减9【教学要求】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教学难点: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计算方法。【集体备课】【二次备课】【三次备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讲到小猴子水果店里的桃子可香甜了,你看(挂图出示)小白兔蹦蹦跳跳跑来了,它对小猴子说:“我买9个”。你们能看图提出哪些要解决的问题呢?学生互相说图意。全班交流,提

2、出:还剩多少个的问题。应怎样计算呢?根据回答板书:139=二、 自主探索,领悟算法。1、实物操作。讲述:假如用小棒来表示,你应该怎样摆、怎样算?(学生摆学具)2、 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再四人一组互相讨论:13个怎样减去9个?3、 小组汇报:你是怎样算的?4、结合学生的回答演示不同的算法。方法一:10-9=1 1+3=4方法二:13-3=10 10-6=4方法三:9+( )=13 9+(4)=135、师:同学们能用这么多方法来计算139,真不简单,告诉老师,你喜欢哪一种方法?【学生活动与教师关注】为什么呢?(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算法的优化)6、试一试。出示:14-9= 12-9= 17-9= 让学生

3、用方法二来计算。提示:可以先用小棒摆摆再计算。指名学生口答,并要求说出算法。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1、做“想想做做”第1题。(1)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2)先独立完成,再同伴交流。(3)全班交流算法。2、做“想想做做”第2题。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说说算式的含义以及计算的方法。3、做“想想做做”第3题。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说说计算的方法。4、做“想想做做”第4题。你能帮小蚂蚁算一算吗?指导书写格式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5、做“想想做做”第5题。游戏“夺冠军”:让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发现算式间的某种联系,知道可以利用相邻的算式推出得数。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师: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新

4、知识?这些知识你是怎样学到的?先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十几减9)板书设计: 十几减9 方法一:一个一个地减.13-9=4 方法二:先减去3,再减去6. 方法三:9加( 4 )等于13.【学习目标达成评析】第2课时 练习一【教学内容】练习一【教学要求】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力求能正确地算出得数。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深化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3、为继续学习十几减8、7打好基础。【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算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熟练十几减9法的计算方法。【集体备课】【二次备课】【三次备课】【教学过程】一、 揭示课题:上节课我们学

5、习了十几减9的知识,今天我们来做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二、巩固练习,加深认识1、 做练习一第1题。(1)分别出示插图,让学生看图说话,从中提出数学问题。(2)学生独立计算,完成后同伴交流算法。2、做练习一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集体交流时让学生比较一下每组题有什么特点,并通过计算、比较发现算式间的某种联系,知道可以利用相邻的算式推出得数。【学生活动与教师关注】3、做练习一第3题。游戏“跳树桩”:同桌间合作口算。抽几道题让学生说说计算的思路。4、做练习一的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再以开火车的形式交流答案。5、做练习一的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交流时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6、做练习

6、一的第6题。游戏:小青蛙过河。让学生看图说说题意,然后指导书写格式,最后由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并在全班交流答案。7、做练习一的第7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集体交流时说说题目所表示的意思。8、做练习一的第8题。第1题,教师指导看图理解题目意思,然后让学生完成在书上,再集体读一读。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交流。三、总结评价,点拨学法。想一想,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十几减9你会算了吗?【学习目标达成评析】 第3课时 十几减8、7【教学内容】十几减8、7【教学要求】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8、7。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

7、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8、7。教学难点:理解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集体备课】【二次备课】【三次备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同学们请看(出示图)白兔妈妈带着小兔也来了,你听它在考小猴子:“如果要拿走8把,还剩多少把?”。可是,小兔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来,你们能帮帮小兔吗?先说怎样列式?根据回答板书: 158=你想怎样计算呢?二、 自主探索,领悟算法。1、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再四人一组互相讨论:15个怎样减去8个?2、 实物操作。讲述:如果用小棒来表示,你应该怎样摆、怎样算?(学生摆学

8、具)3、 小组汇报:你是怎样算的?4、结合学生的回答演示不同的算法。方法一:15-5=10 10-3=7方法二:10-8=2 2+3=5方法三:8+()=15 8+(7)=15【学生活动与教师关注】5、算法优化:这么多种算法,小朋友觉得哪一种最容易算?6、试一试。书上P5试一试中也为你们准备了两道题,请你用这种最容易的方法来计算,好吗?学生做完后,小组内互相检查,交流算法,指导做错的学生更正。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1、做“想想做做”第1题。(1)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2)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再集体交流算法。2、做“想想做做”第2题。让学生先看图独立完成在书上,集体交流时让学生说出题目所表

9、示的意思。3、做“想想做做”第3题。先计算,再比较。使学生加深认识“想加算减”的方法。但不要求统一算法。4、做“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看谁算得又对又快。交流时可以根据学会的错误说说计算方法。5、做“想想做做”第5题。游戏“过独木桥”:同学们,如果你们算对了就可以过桥了,看谁先过桥。(1)小组合作口算。(2)比较十几减8和十几减7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师: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这些知识你是怎样学到的?先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十几减8、7)板书设计: 十几减8、715-8= 7 方法一:15 5 = 10 10 3 = 7方

10、法二:10 8 = 2 2 + 5 = 7 方法三: 8 + ( 7 ) = 15【学习目标达成评析】第4课时 练习二【教学内容】练习二【教学要求】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力求能快速正确地算出得数。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深化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3、为继续学习十几减6、5、4、3、2打好基础。【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算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理解8、7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集体备课】【二次备课】【三次备课】【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上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十几减9、8、7的知识,今天我们来做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二、巩固练习,加深认识1、做

11、练习二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交流时让学生说说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引导加深理解“想加算减”的方法。2、做练习二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再让学生比一比,说一说。3、做练习二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集体交流时再说说计算方法。4、做练习二的第3题。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竞赛,看谁先算完。【学生活动与教师关注】5、做练习二第6题、第7题、第8题。分别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再在全班交流答案。6、做练习第9题。游戏“送小松鼠回家”:小松鼠迷路了,你能送它回家吗?指导书写格式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7、做练习第5题和第10题。先指导学生读题,理解题目意思,然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交流时说说用什

12、么方法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三、总结评价,点拨学法。想一想,这节课你又有哪些新收获?你能说出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学习目标达成评析】第5课时 十几减6、5、4、3、2 【教学内容】十几减6、5、4、3、2【教学要求】1、进一步感知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促进计算能力的提高。2、在观察操作中经历学习过程,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能力,重视算法多样化。3、能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实现数学的价值,发展学生的数学意识。【重点难点】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会十几减6、5、4、3、2的计算方法,同时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集体备课】【二次备课】【三次备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引

13、导:在美丽的森林里,住着聪明机灵的小老鼠杰瑞和可爱的小兔子杰比,他们是一对好朋友。有一天,太阳真好,小老鼠杰瑞跑去和杰比玩,看见小兔子杰比正在采蘑菇呢!提问:仔细看图,你从图上知道了些什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1)一共有多少个蘑菇? 6+5=11(2)一共有11个蘑菇,其中花蘑菇有6个,蓝蘑菇有几个? 11-6=5(3)一共有11个蘑菇,其中兰蘑菇有5个,花蘑菇有几个? 11-5=6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合作探究(1)115,你是用什么方法算的?小组讨论交流。方法一:5+6=11 115=6方法二:105=5 5+1=6方法三:111=10 104=6【学生活动与教师关注】从11开始往前

14、数。(2)优化算法:你认为哪种算法最容易?2、尝试运用。计算116 123 134(1)提问:你是怎么算的?能用最容易的那种算法来算吗?(2)交流算法。三、活动体验,建构知识。1、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交流时让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2、想想做做第2题。让学生观察每组题目,比一比相同与不同的地方,再算一算。3、想想做做第3题。算算比比,感受退位减与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区别。4、想想做做第4题。让学生看题,说说题目的意思,然后独立完成在书上。5、想想做做第5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集体交流时说说用什么方法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四、 回顾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知道怎样计算十几

15、减6、5、4、3、2吗?板书设计: 十几减6、5、4、3、2 13 - 5 =8 11 - 6 = 5 12 - 3 = 9 13 - 4 = 9【学习目标达成评析】 第6课时 练习三【教学内容】练习三【教学要求】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十几减6、5、4、3、2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计算。2、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选择信息,处理数据的能力。3、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小组合作的乐趣。【重点难点】掌握方法,熟练计算。【集体备课】【二次备课】【三次备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教师引导:今天,动物园里的小动物门在举行游艺会,小朋友

16、,你们想去看吗?那,我们出发吧!二、过关游戏。1、第一关:智力大考盘。 小狗忘了5+8、14-6 该怎样算,你们能帮助它吗? 交流不同的思维过程及方法。完成练习三第1题。2、第二关:方法大比拼。 小兔在计算7+6和12-5,它找到了不同的方法,你能找到几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再组织交流,完成练习三第3题。3、第三关:大象采椰子 学生理解题意后,组织学生游戏。完成练习三第2题。4、第四关:数字密码,完成练习三第4题。5、第五关:问题解决。完成练习三第5、6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然后集体交流,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列式计算。【学生活动与教师关注】6、第六关:数学小迷宫,练习三第7题。小猫准备了一些

17、蜡笔,请你给得数大于8的涂上红色,得数小于8的涂上绿色。三、自主小结。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学习目标达成评析】第7课时 复 习【教学内容】复习【教学要求】1、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进一步感知进位加、退位减的实际意义和算法。2、通过整理、完成20以内的退位减法表,熟练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和退位减。3、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归纳整理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整理、完成减法表,并在表中探索排列规律。教学难点:探索减法表中的排列规律。【集体备课】【二次备课】【三次备课】【教学过程】一、 复习进位加、退位减计算方法1、出示第13页复习题第1题题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看到

18、了什么。2、让学生根据图列出三个算式,并把自己列式计算时的想法说给同桌听一听。3、反馈交流。说说每一题是怎样算的,并说说几个算式之间的联系。二、整理减法表1、整理减法表(1)师:白鸽是动物王国辛勤的邮递员。它们每天都要给各家各户送各种信件。瞧,今天它们已经送了这么多信了(出示第2题挂图)(2)仔细观察信箱的排列规律,看看这三只白鸽带的三封信应该送到哪个信箱里去?(3)你能替辛勤的白鸽们把剩下的信送完吗?请你试着填完整这些信箱中缺的算式,有困难的可先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再填。(4)反馈交流,师填完整减法表。(5)你有没有发现,这些信箱的排列上也藏着一些小秘密呢?(先在小组里讨论,再组织集体交流)(6

19、)找出差是5、8的算式。(7)师随意指算式,让学生快速口答得数。(8)同桌进行此项活动。【学生活动与教师关注】(9)完成第4题,让学生说说这类题目表示什么意思,该怎样做?三、 算一算、赛一赛。(复习第6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1、 学生独立口算,师掌握时间。2、 反馈校对,奖励前10名算得又对又快的学生。四、全课总结今天的数学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学习目标达成评析】第8课时 单元综合训练【教学内容】综合训练【教学要求】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题意,会运用所学的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2、加深对生活中数学的认识,初步形成数学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

20、学生的口算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学难点: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并在具体情境中正确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集体备课】【二次备课】【三次备课】【教学过程】一、计算练习1、口算92 169 134 57155 68 113 88136 127 96 107178 148 77 18948 135 83 39(1)教师用口算卡片逐题出示,让学生口算后直接写出得数。(2)反馈校对,奖励全对的学生。2、在 里填“”“”或“=”74 12 159 5 57 11116 6 134 8 94 13(1)学生独立填 。(2)反馈交流,说说自

21、己是怎样比的。3、完成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然后交流答案。【学生活动与教师关注】二、解决问题1、做复习题第7题。(1)引导学生观察图,说说图意。(2)你能根据图意列出算式吗?试试看。(3)反馈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做复习题第8题。2、(1)出示左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图意。 (2)学生根据图意列出算式。 (3)反馈评议,说说为什么用加法算。 (4)学生尝试独立解答右题。 (5)反馈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6)就题小结: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算;知道两部分的和与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是多少,用减法算。 (7)右图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3、做复习题第9题。 (1)引导学生看图读题

22、,理解题意。 (2)学生根据图意列式计算。 (3)反馈交流。4、做复习题第10题。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2)在小组里讨论,梨可能有多少个。 (3)反馈。明确答案不唯一,但从图上可以知道,苹果不会少于5个,梨不会少于2个。三、全课总结【学习目标达成评析】 第一单元减法测试与讲评一、口算。7815998 116 169381571251131268715614577 1464988 129137148179416781485679二、填()。9()178()157()166()133()125()14三、填 。 四、在 里填“”“”或“”149 6188 9126 6五、填空。1第一行摆6

23、个 ,第二行摆,要比 多3个。第二行摆_个。2摆14个,9个。比多_。387 98158 179 4.在( )里填“”或“”。 (1)12( )820(2)8( )614 (3)11( )74(4)12( )618(5)10( )313(6)9( )413(7)8( )80(8)18( )99 (9)8( )816(10)7( )70 (11)19( )109 (12)13( )855用5、9和14这三个数,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6写出6道和是11的算式。六、解决实际问题1、小红有8本连环画,小明有7本两人一共有多少本?2、小红有16本车环画,借给小明9本,还剩几本?3、小红和小丽

24、共画了15只蝴蝶,小红画了7只,小丽画了多少只?4、橘子和苹果共16个,有苹果9个,有橘子多少个?5、小华有18支彩色水笔,小飞借去了9支,小华还有几支? 第1课时 认识图形(1)【教学内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学要求】1、让学生在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某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知道这些平面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体会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数学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对数学的兴趣。【重点难点】让学生经历描、分、找、围、画和玩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从物体表面抽象出平面

25、图形。【集体备课】【二次备课】【三次备课】【教学过程】一、搭一搭,画一画 1、出示情境图,谈话:小朋友,你们喜爱搭积木吗?今天每组同学都准备了一些积木,我们一起来搭一搭,好吗?请每组的同学一起搭一搭,搭好后互相说一说:你们用了哪些形状的积木? 学生分组活动。 全班交流:每组汇报用了哪些形状的积木。(教师适时把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柱的积木各粘一个在黑板上) 2、出示主题图,谈话: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也想试一试吗?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小组交流:你画的图形分别用了哪一种形状的积木?画的是哪个面? 全班交流:你的图形是怎么画的?把你画的图形贴到黑板上相应的位置。(学生把图形贴在相对应的立体图形的

26、后面) 3、揭示课题,谈话:同学们刚才画了这么多的图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图形。(板书课题:认识图形。【学生活动与教师关注】二、 摸一摸,认一认 1、认识长方形。 教师指着贴在长方体后面大小不一的长方形问:这些图形都是用哪一种形状的积木画出来的?在积木的面上还能找到这样的图形吗?请同学们自己找一找、摸一摸。 学生活动后反馈:指名说一说、摸一摸。 提问:你们知道这样的图形叫什么吗?(在图形后面板书:长方形)2、 认识正方形和圆。 教师指着贴在黑板上的正方形和圆形问:这些图形又分别是用哪一种积木的面画出来的?在积木的面上,还能找到这样的图形吗?请在小组内指一指、说一说、摸一摸。 提问:像这

27、样的图形又分别叫什么呢?(在相应图形后面板书:正方形、圆)三、辨一辨,说一说 1、出示一些画好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让学生说说它们的名称。 2、教师说图形的名称,学生从学具盒里拿出相应的图形。 3、教学“试一试”。 (1)出示“试一试”的图形:找一找,哪些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方形,哪些是圆形。 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 (2)提问:你还在哪里见过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 学生先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四、 想一想,做一做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学生先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再全班交流。 (2)提问:在钉子板上能围出一个圆吗?请大家猜一猜,再动手围一围。 (3)讨论

28、:为什么在钉子板上能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而不能围成圆?(让学生体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是直的,能围出来,而圆的边是弯曲的,围不出来)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自己画,画好后展示画出来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先说一说打算怎样涂色,再独立完成,然后反馈。 展示一个学生的答案,指着图中的长方形,提问:这些图形有平着放的,有竖着放的,有斜着放的,它们都是什么形?(使学生感悟辨认图形时,只管形状,不管位置)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出示题目并提问:这个小朋友正在做什么? (2)学生自己用一个正方形画正方形。 (3)小组讨论:比比画出的正方形,你有什么发现

29、? (4)全班交流:指名说一说。 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独立练习后交流:你画出了几个形状不同的长方形?怎样画的?五、课堂总结,课外实践 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还有什么问题吗? 课外实践:请同学们课后细心观察,看哪些地方有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把你看到的和你身边的人说一说。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 【学习目标达成评析】第2课时 认识图形(2) 【教学内容】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教学要求】 1、通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这两个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初步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

30、等活动中,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的空间想象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它们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难点:让学生动手在钉子板上围、用小棒拼平行四边形。【集体备课】【二次备课】【三次备课】【教学过程】一、 复习铺垫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的老朋友要来看大家,看看大家是不是上课表现最好的小朋友,他还带来了礼物,想送给那些听讲认真,积极回答问题的小朋友。你们看出示长方形问“小朋友们,谁愿意来介绍一下这位老朋友?他介绍得对吗?”接着出示第二个图形(正方形),问:“这个老朋

31、友又是谁呢?”再出示圆:“它叫什么名字?这是我们已经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三位老朋友,介绍完老朋友,我们来玩个游戏好吗?记得在上校本课时我发现你们很喜欢折纸,是吗?今天我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一个折纸的游戏,高兴吗?【设计意图】创设活泼、有趣的“介绍老朋友”这一情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以旧知启新知。而且用老朋友带了礼物要奖励给那些听讲认真,积极回答问题的小朋友,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启发思维、引出新知 1、认识三角形(1)教师出示一张正方形纸, 提问:这是什么图形? 学生回答:这是正方形。 师:你能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吗?请你拿出一张正方形纸,把它折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两部分。 学生

32、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折纸的情况。组织学生交流你是怎样折的,折出了什么图形? 请一位折出长方形的同学到讲台前展示你是怎么折的,折出来两个什么图形。(举起折好的图形)师:折得真不错。送学生小礼物,能告诉大家你的礼物是什么形状的吗? 师:谁还折出了不同的图形?请一位折出三角形的同学到讲台前展示你是怎么折的。师:折得真好。你也能获得一个礼物,是什么形状的?你能教教大家你是怎么折的吗?(全体同学和和老师跟着这位同学折三角形) 师:我们现在折出来的是一个什么图形呢?生答:三角形。 师:小朋友们一下就认识了我们的新朋友。对了,这就是三角形。出示并贴上三角形。 板书:三角形(2)提问:这样的图形好像在哪儿

33、也看到过?想一想? 先在小组里交流。 每组选一个代表发言,别人说过的你就不能再说了。学生回答。这里老师应强调是物体的某一个“面”是三角形,而不是某一物体是一个三角形。适当送礼物给举例多,说话完整的小组。 老师也带来了几个三角形。(3)师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面是三角形面,只要小朋友多观察,就会有更多的发现。【设计意图】标准强调要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方法,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动手折的过程中,学到了一个新的图形:三角形,让学生来告诉大家这个图形的名称,学生愿意做、也愿意答,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2、 认识平行四边形(1)这是一张什么形状的纸?(

34、演示长方形纸)怎样折一下,把它折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2)学生先想一想,然后同桌商量着试折。教师巡视(3)交流:我发现你的手真巧,他是这样折的,送学生小礼物并让学生告诉大家是什么形状的小书签。你们会像他一样折吗?(4)折好后把两个三角形剪下来。要想知道这两个三角形是不是完全一样,你能有什么办法?(把它们叠在一起)这就是完全一样。(5)现在我们手里都有这样两个一样的三角形,用它们拼一拼,看看能拼出什么图形?小朋友将拼好的图形贴到黑板上,一一讲评。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交流探讨。同学们可能拼出以下几种图形:三角形、长方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每出现一种拼法,请一位同学在投影仪上向大家展示。

35、请一位拼成三角形的同学到投影仪前展示所拼出的图形。 师:他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生答:三角形。 师:谁还拼出了其他的图形(请一位拼成长方形的同学到投影仪前展示)? 师:他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生答:长方形。 师:你是怎样拼的? XX同学,请你到投影仪前展示你拼的图形。 师:这个图形真漂亮,它叫什么名字呀!这个图形就是我们要认识的另一个新朋友平行四边形。(出示图形,并板书:平行四边形)(板书)出示一个长方形的模型,提问:“这个图形的面是一个什么图形?”学生回答后,老师将这个长方形轻轻拉动,这时出现的是一个平行四边形。提问:“现在这个图形的面变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小朋友已经认识了长方形,其实只要

36、把他稍微变一变,就是一个平行四边形了,你看:(演示长方形变平行四边形)。你发现了什么?(可以变的)对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地方就利用了平行四边形可以变的特点制作了很多东西,想一想?(篱笆、楼梯、伸缩门、可拉伸的衣架等)【设计意图】从发挥学生多种感官学习作用出发,设计把一张长方形纸折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再用它们拼一拼,看看能拼出什么图形?的操作。这个动手操作的过程,其实质就是学生手、眼、脑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的过程。有位教育家这样说:“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间上。”通过操作,学生不但加深了对三角形、长方形、四边形的认识,而且还拼出了一种新的图形,迫切想了解是什么图形,有了学习新知的需要。三、巩固新知

37、1、完成试一试(课件出示)在这些地方你找到平行四边形了吗?(1)指名学生回答,课件闪动。(2)请你用水彩笔凃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同桌互相检查。(3)你还能在这些地方你找到什么?2、小朋友们,看过变魔术吗?今天我么就来当小小魔术师,来变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道具,在桌子上的篮子里(长方形,正方形纸各一张、钉子板、小棒)我们来比一比哪个组变出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多。围好后把钉子板举起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展示并让学生评价,(这个三角形看上去扁扁的,很可爱?这个三角形看上去高高的,很神气)你是怎样创作的,到实物投影上演示。并奖励各种形状的书签。【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用

38、小礼物来提高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这礼物是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各种形状的书签,在奖励时让孩子说出是什么形状,这样在奖励的同时又巩固了这堂课所学习的数学知识,真是一举两得。 3、 以错为例,师出示钉子板:“刚才我发现有一个小朋友是这样围的,是平行四边形吗?怎样改它就是平行四边形?”要求不能重新围,怎样才能正确围出平行四边形呢?(钉子板上下的钉子数相同)请你再重新变一个平行四边形。【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出现的错误资源进行教学,是学生的问题和思维障碍有机会暴露出来。经过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和群体之间的讨论几思维碰撞而形成对知识的理解,印象深刻。四、实践活动瞧,我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39、平行四边形、圆片拼成的一幅画,是什么?漂亮吗?这个图形中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各有多少个吗?梯形是我们以后要学习的,其实我们现在只认识了图形王国中的一部分,图形王国中还有很多图形等着我们去认识呢。你想成为小小设计师吗?请你也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片若干,拼成一幅美丽的图片作为明天的礼物送给你的妈妈,知道明天是什么日子吗?对,三八妇女节,相信你妈妈收到你的礼物一定会感到很幸福的。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把学生作品进行展示交流。【学生活动与教师关注】请一部分同学上讲台前,举起自己小组拼成的图画,说说你们拼的是什么?用到了哪些图形?【设计意图】小组合作拼贴图形这个一

40、个开放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利用已经学过的图形拼出一幅美丽的图画作为今天三八妇女节的礼物送给你的妈妈,相信你妈妈收到你的礼物一定会感到很幸福的。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究性学习,不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集体智慧,体现了学生的合作与互助,探索与创新的意识,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五、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哪两位新朋友?你有哪些收获?【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领会学习方法,从而获得数学学习的经验。板书设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学习目标达成评析】第3课时 练习四【教学内容】练习四【教学要求】通过

41、折一折、搭一搭、数一数、剪一剪、拼一拼等实践活动,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重点难点】在折一折、搭一搭、拼一拼等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集体备课】【二次备课】【三次备课】【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谁能说说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平面图形?今天啊,我们继续来研究它们上一堂练习课。二、练习1、第1题(1)出示第1题,要求观察这幅图是由哪些形状拼成的? (2)分类数一数,并把书上填好。(3)交流并说说怎样才能数得既对又快。 2、第2题(1)读题,理解题意“什么是对折两次?”(2)学生选择一种折法,在小组中交流,说一说折出的是什么图形?(3)集体交流,并说一说:正方形纸对折两次一般有哪几种折法?各折出什么图形? 3、第3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