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溶解现象-沪教.docx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145332 上传时间:2024-06-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73.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溶解现象-沪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溶解现象-沪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溶解现象-沪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溶解现象-沪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溶解现象-沪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第一节 物质的溶解 教学目标: 1了解物质的分散现象。 2理解溶液的概念,能说出溶剂和溶质。 3了解物质的溶解性概念以及影响溶解性大小的因素。 4初步分清悬浊液和乳浊液。 5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溶液的概念、特点。 会辨认溶质和溶剂,能正确分辨溶解与熔化的不同。 学习目标: 1能说出几种生活中的分散现象。 2背出溶液的概念、乳浊液和溶液,并举出常见实例各两则。 一、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悬浊液、乳浊液的区分: 通过高锰酸钾中加水,食盐中加水,蔗糖中加水以及泥土(粉笔灰)中加入水中,食用油加入水中得到如下结论: 如果物质以细小的固体颗粒分散在水中,则形成悬浊液

2、。 如果物质以小液滴分散在水中,则形成乳浊液。 物质的溶解: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称之为物质的溶解。 溶液:物质溶解后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注】新名词: 乳化:把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乳浊液的现象称为乳化。 教学过程: 设问:海水为什么是咸的?黄河为什么是浑浊的?医院里用的碘酒是怎样制成的? 学生阅读课本,归纳:上述三个例子都是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的分散现象。 新课讲授:阅读P153活动与探究 1悬浊液、乳浊液、溶液。 阅读实验:在14号大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的泥土、植物油、食盐和酒精。振荡后观察四种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现象。 泥土 :

3、 变浑浊 悬浮固体不颗粒 (分层) 植物油 :牛奶状浑浊 分散着液体不止液滴 (分层) 食盐: 透明液体 (稳定) 酒精 : 透明液体 (稳定) 继续观察:静置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情况。 引出概念:1固体小颗粒分散在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悬浊液。 举出实例:浑浊的黄河水;固体农药(西维因);石灰浆及墙体涂料。 引出概念:2一种液体小液滴分散在另一不相溶的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乳浊液。 举出实例:植物油分散在水中;石油原油;橡胶树的乳胶等。 归纳:悬浊液和乳浊液统称浊液。 思考:通过上面实验,你可以得出浊液有什么特点?(浑浊不透明,会分层) 引出概念:3一个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而形成的均一,稳

4、定的混合和溶液。 举出实例:生理盐水、糖水、碘酒。 配制溶液:学生练习用碘和酒精配制碘酒溶液。 分析思考:溶液与浊液相比,有何特点? 归纳:溶液的特点是:均一、稳定的、久置不分层。 巩固新课(方法:练习反馈) 二、水溶液的某些性质 当某些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生成自由移动的离子,这样的水溶液能够导电。例如:食盐溶液,稀硫酸,而蔗糖水溶液则不能导电。 学习目标: 1、复述溶解含义,区分熔化和溶解。 2、会判断溶质和溶剂,正确说出溶液的名称。 3、记住溶解性的含义,说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首先由溶质和溶剂的性制裁决定的,温度等外 界因素也有重要影响。 教学过程:复习引入 教师设问:什么叫溶液?主要有什么特

5、点? 阅读课本P160溶质和溶剂相关内容。 思考问题: 1、什么叫溶解?与溶化是否一样? 2、什么叫溶质和溶剂?溶液有哪两部分组成? 讲授新课:1、关于溶质、溶剂(方法:分析讲解) 阅读实验:课本P160,药匙取0.1克以下的高锰酸钾晶体,放在500毫升烧杯中,注入200-300毫升水,并不断搅拌,形成色彩鲜艳的溶液。 分析:上述实验叫什么过程,其中溶质是什么?溶剂又是什么? 思考:是否只有固体才能当溶质,水才能当溶剂吗? 归纳:溶质:固体、液体或气体 (1)溶液的组成 溶剂:通常为液体 (2)溶液的名称 不指明溶剂叫某水溶液 水以外其他某液体作溶剂时叫某溶液。 关于物质的溶解性: 问题引入:

6、 (1)沾有机油的衣物用水往往不易洗掉污物,而用汽油洗却很快有效,这是什么原因? (2)为什么蔗糖加在热水中比加在冷水中溶解得多且快? 引出概念: 物质的溶解性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里溶解能力的大小。 分析归纳:物质的溶解性的大小,首先是由溶制和溶剂的性质决定的,温度等外界因素也有重要影响。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教学目的: 1.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 2.掌握用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和部分有关计算。 重点难点: 1.重点:溶质质量分数的表示方法及关系式的含义。 2.难点:溶液组成的含义。 教学过程: 引言(1)在本章已学习了溶液的特征、组成、分类、物质的溶解度等知识,对溶液有了一定

7、的认识。 (2)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常碰到溶液的“浓”或“稀”的问题。例如,使用农药时,太浓了可能伤害农作物,太稀了则达不到杀虫效果。这就要求了解溶液中溶质的确切数量,以便掌握。 (3)提出课题,溶液的“组成”究竟是什么含义呢?这是本课时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 溶液的组成 说明在实际应用中,简单的“浓溶液”、“稀溶液”的粗略划分,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很多情况下需要准确地知道溶液中溶质的含量。例如,在一定数量的农药中究竟含多少溶质才能既满足杀虫的要求,既节约农药并且又不伤害作物。这就产生了从量的方面研究溶液的需要。 指导阅读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有关溶液组成的意义的内容。 要求学生理解:(1

8、)溶液的“浓”或“稀”是由溶质和溶液的量共同决定的。 (2)当溶液中溶质的量和溶液的量都确定了,溶液的组成也就被确定下来了。 例如:已知50 g氯化钠溶液里含2 g NaCl和50 g氯化钠溶液里含4 g NaCl,我们就能确切知道后一种溶液的溶质比前一种溶液的溶质多一倍。 引导讨论 就上述例子展开讨论:由于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所以当溶质或溶剂的量有所变化时,会有以下情况: 1.如果溶质量增大,溶剂量不变。则溶液量会增大,溶液会变浓。 2.如果溶质量减少,溶剂量不变。则溶液量会减少,溶液会变稀。 3.如果溶质量不变,溶剂量增加,则溶液量会增加,溶液会变稀。 4.如果溶质量不变,溶剂量减少

9、,则溶液量会减少,溶液会变浓。 从而我们可以知道溶液的组成变化是由溶质、溶液量的关系决定的。溶液和溶质的量总要选取一定的单位来表示,例如质量单位克或体积单位升等,选用不同的单位时就会有不同的组成表示法。 我们主要学习溶质、溶液的量都用质量单位表示的溶液的组成及有关计算。 二、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指导阅读教材定义:“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溶液组成的一种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溶液的质量(g)=溶液的体积(cm3)溶液密度(g.cm-3) 2、溶液质量、体积、密度、溶质的质量分数之间的计算; 3、溶液稀释时溶

10、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注】在了解溶液组成时,明确溶液的组成是指溶质在溶解度的范围内,溶液各成分在量的方面的关系。因此,对溶液组成的变化来说,某物质的质量分数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才有意义。例如:20时NaCl的水溶液最大的溶质质量分数不能超过26.5%,离开实际可能性,讨论更大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是没有意义的。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1)在溶液中,溶质、溶剂或溶液的量如果发生变化,那么对溶液的浓稀会有什么影响? (2)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很多,本节重点介绍溶质质量分数。 1溶质的质量分数 定义: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2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数学表达式: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

11、液的质量 (3)某食盐水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它表示什么含义? (4)这表示在100份质量的食盐溶液中,有16份质量的食盐和84份质量的水。 关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大致包括以下四种类型: (1)已知溶质和溶剂的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 (2)计算配制一定量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所需溶质和溶剂的量; (3)溶解度与此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相互换算; (4)溶液稀释和配制问题的计算。 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比较 比较项目 溶解度 溶质的质量分数 意义 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度量,受到外界温度、压强等影响。 表示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多少,不受外界条件限制。 温度要求 一定 不一定 溶

12、剂量要求 100g 不一定 溶液是否饱和 一定达到饱和 不一定 单位 g 无 关系式 (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 100g (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100% 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例:要配制20%的NaOH溶液300克,需NaOH和水各多少克? 溶质质量(NaOH)300克20%60克。 溶剂质量(水)300克60克240克。 配制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1已知溶质和溶剂的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 例1 从一瓶氯化钾溶液中取出20克溶液,蒸干后得到2.8克氯化钾固体,试确定这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这瓶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14%。 2计算配制一定量的、溶

13、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所需溶质和溶剂的量。 例2 在农业生产上,有时用质量分数为10%20%食盐溶液来选种,如配制150千克质量分数为16%的食盐溶液,需要食盐和水各多少千克? 解:需要食盐的质量为:150千克16%24千克 需要水的质量为:150千克24千克126千克 答:配制150千克16%食盐溶液需食盐24千克和水126千克。 3溶液稀释和配制问题的计算。 例3 把50克质量分数为98%的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溶液,需要水多少克? 解: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答:把50克质量分数为98%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需要水195克 例4 配制500毫升质量分数为20%溶液需要质量

14、分数为98%多少毫升? 解:查表可得:质量分数为20%溶液的密度为,质量分数为98%的密度为。 设需质量分数为98%的体积为x 由于被稀释的溶液里溶质的质量在稀释前后不变,所以浓溶液中含纯的质量等于稀溶液中含纯的质量。 答:配制500mL质量分数为20%溶液需63.2mL质量分数为98% 除溶质的质量分数以外,还有许多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在使用两种液体配制溶液时,可以粗略的用体积分数来表示: 例:用70体积的酒精和30体积的水配制成酒精溶液,溶注液体积约为100毫升(实际略小)该溶液中酒清的体积分数约为70%。第三节 物质的溶解性 教学目标: 1.知道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 2.知道

15、什么叫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及相互转化。 教学重点: 影响溶解性的因素及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1. 消毒酒精中酒精的质量分数是多大? 2. 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3.工业制氯气通常采用电解食盐水的方法,我们知道,越浓的食盐水中氯化钠越多,得到的氯气越多,为什么工业上只用26%的食盐水溶液,而不用30%、40%甚至50%的食盐水来电解呢? 交流讨论:氯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在水中是否都容易溶解呢? 联想与启示:P166 小结:一、溶解性 1.定义: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称为溶解性。 活动探究:P166实验1 填表:在室温条件下: 溶质 溶剂 溶解性

16、 食盐 水 好 蔗糖 水 好 熟石灰 水 差 结论:2.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1)不同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即与溶质的种类(或性质)有关 活动探究:P167实验2 填表:在室温条件下 溶质 溶剂 溶解性 食用油 水 差 食用油 汽油 好 结论: (2)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即与溶剂的种类(或性质)有关 活动探究:P167实验3 填表: 溶质 溶剂 溶解性 室温 硝酸钾 水 好 加热 硝酸钾 水 更好 结论:(3)同一种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与温度有关。 交流讨论:P167 阅读:P167 过渡:上述实验3中在室温下将3g硝酸钾加到5ml水中,硝酸钾没有全部溶解,

17、说明了什么呢?(不能无限制的溶解,也就是不能无限制地提高溶液的浓度)那么,你能否解决上课前提出的问题:电解食盐水制氯气时,为什么不用50%的食盐水呢? 交流讨论:那么,除了用加热的方法可以使未溶解的硝酸钾溶解以外,你还有什么方法呢? 活动探究:P167 小结:大多数固体,在一定量的溶剂内,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量增多。 大多数固体,在一定温度下,随着溶剂的量增多,溶解量增多。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大多数物质的溶解量是有限的。 展示:观察一瓶底部仍有少量白色硝酸钾固体的溶液。 小结:二、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

18、的溶剂里,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提问:那么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前是否可以转化呢? 举例:以上述实验为例。 小结: 加水 加热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蒸发 降温 加溶质 一、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1. 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2. 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3. 同一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与温度有关 二、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常用溶解度来衡量 溶解度 100克 但在解题过程中还是让学生套公式进行计算。由于初中教材对溶解度计算的要求比较简单,只要求涉及单一的溶剂量改变或温度改变的情况下溶解度的计算,其它较复杂的情况则不要求,因此,书上的习题学生根据公式表面上也会计算

19、,但这种方法学生只是死记硬背,死套公式,没有真正理解到计算公式的原理、实质,更谈不上能力、发散思维上的培养,这样,学生到高三总复习时,遇到稍复杂的涉及到溶解度的计算时,就不知所措了。鉴于此,解度计算的教学利用学生学习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时打下的基础,采用与化学方程式计算相似的方法来教学,效果很好,绝大部分学生在学习后,对溶解度计算中较复杂的习题都能解答。此法对学生发散思维、特别是迁移能力的培养很有好处,具体方法如下: 一、在讲解了溶解度的定义后,复习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原理、实质就是根据化学方程式,推导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进行的一种计算。 例如,根据化学方程式: 2H

20、2 O2 2H2O 4 : 32 : 36 得出:每4份质量的氢气跟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能生成36份质量的水。现只要知道H2、O2、H2O三种物质中任意一种物质的质量,就可以根据化学方程式中推导出的质量关系,求出另外两种物质的质量。 2H2 O2 2H2O 4 : 32 : 36 x : y : z 即: 432 xy ( x已知:则可求y、z 或 436 xz y已知:则可求x、z 或 3236 yz z已知:则可求x、y) 据此,根据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一般情况下指水做溶剂)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此温度下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因

21、此,根据此定义,解题时利用此关系,先把溶剂设定为100克(已知数),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即是在这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溶质,然后找出溶质、溶剂和饱和溶液之间的质量关系就可进行求解: 温度() 溶剂质量(克) 溶质质量(克) 饱和溶液质量(克) t 100克 溶解度(S)克 (100 溶解度)克 学生在解有关溶解度计算的问题时,先将上式列出,再根据题意,找出溶质、溶剂和饱和溶液间的质量比关系: 溶剂质量溶质质量 100 溶解度 溶剂质量饱和溶液质量 100 (100溶解度) 溶质质量饱和溶液质量 溶解度(100溶解度) (相当于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先找出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关系)就可进

22、行计算了(包括一些比较复杂的习题)。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不是让学生死记以上推导出的关系式,而是将重点放在根据溶解度的实质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二者的结合上。具体如下: 例题1、把50克2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干,得到12克硝酸钾,求硝酸钾在20时的溶解度。 解析:设硝酸钾在20时的溶解度为S 此题是在一定温度下且定温(t20)时求溶解度的题,即溶解度为未知数(一般把溶解度设为S),跟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未知时的计算相似。 温度() 溶剂质量(克) 溶质质量(克) 饱和溶液质量(克) 20 100克 溶解度(S) (100 溶解度)克 20 50克12克 12克 50克 列出比

23、例式: 100克 (100S) (50克12克) 50克 或 S (100S) 12 50 或 100克 S (50克12克) 12克 (用此式计算最简单) S 31.6克 例题2、已知氯化铵在20时的溶解度是37. 2克。实验室在20时,配制1000克氯化铵饱和溶液,需氯化铵和水各多少克? 解析:设需氯化铵的质量为x,水的质量为y 此题溶解度已知(相当于一般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温度() 溶剂质量(克) 溶质质量(克) 饱和溶液质量(克) 20 100克 溶解度37.2克 (10037.2)克 20 (1000x)克 x克 1000克 列出比例式:37.2克 (10037.2)克 x 1000

24、克 (用这个式子计算最简单) x 271克 需要水的质量y1000克271克729克 例题3、已知氯化钠在20时的溶解度是36克。在20时要把40克氯化钠配制成饱和氯化钠溶液,需要水多少克? 解析:设需要水的质量为x 此题溶解度已知(相当于一般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了) 温度() 溶剂质量(克) 溶质质量(克) 饱和溶液质量(克) 20 100克 溶解度36克 (10036)克 20 x 40克 (40x)克 列出比例式:100克 36克 x 40克 (这个式子计算最简单) x 111克 例题4、把200克氯化铵的饱和溶液从50降低到10,计算有多少克氯化铵析出?(已知氯化铵在50和10时溶解度分别

25、为50克和33克) 解析:设有x克氯化铵析出 因为氯化铵在50和10时溶解度分别为50克和33克,根据溶解度的定义:50时,100克水中最多溶解50克氯化铵即饱和,当此(10050)克50时的饱和溶液降到10时,溶剂量不变,但此时100克水中最多溶解33克氯化铵即饱和。所以(10050)克50时的饱和溶液降到10时,只有(10033)克,析出晶体(10050)(10033)克17克,即析出的晶体等于两温度下的溶解度之差:50克33克17克(如果是升温的题,则两溶解度之差即是溶液在高温时重新达到饱和所需加入的溶质质量)。 温度() 溶剂质量(克) 溶质质量(克) 饱和溶液质量(克) 50 100

26、克 溶解度50克 (10050)克 降到 不变 降到 变为 10 100克 溶解度33克 (10033)克 析出晶体 析出晶体 5010 100克(不变) (5033)克 (10050)(10033)克 5010 (200x)克 x 200克 列出比例式: (5033)克(10050)克 x 200克 x 22.7克 二、对于一些较复杂的溶解度的习题,在教学过程中,常常采用画图的方法进行教学。图示法有着直观、明显的特点,学生容易理解。 例题1、将某物质的溶液蒸发60g水后,温度降到20,析出无水晶体5g;再蒸发60g水后,温度仍降到20,又析出无水晶体6g。则在20时,该溶质的溶解度为多少克?

27、 解析:设在20时,该溶质的溶解度为x克 首先,该题温度一定(20)。某溶液在第一次蒸发60克水后,析出无水晶体5克,此时剩余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但原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然后,再蒸发60克水,又析出6克晶体,则20时,蒸发的60克水中溶解6克晶体即饱和。(60克6克 100克S) 如图所示: 蒸发掉60克水 蒸发掉60克水 20的饱和溶液 20 某溶液(可能是 析出晶体5克 析出晶体6克(则60克水溶解6克晶体即饱和) 饱和溶液,也可 (此溶液现在肯定饱和) 能是不饱和溶液) 所以,得出比例式: 60克6克 100克S S 10克 例题2、有t时的硝酸钾溶液m克,在该溶液中

28、加入x克硝酸钾固体,充分搅拌后仍有y克不溶;若将原溶液加热蒸发掉z克水,再恢复到t,溶液恰好达到饱和。则t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多少。 解析:假设将此m克溶液分成两部分(如图),中间有一块隔板隔开,上边A克是纯水,下边(mA)克恰好是t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将此溶液中加入x克硝酸钾晶体后,充分搅拌仍有y克不溶,则A克水中刚好溶解(xy)克硝酸钾; .如将原溶液加热蒸发掉z克水,再恢复到t,溶液恰好达到饱和,则蒸发的水应等于第一种情况下的纯水,即z克 A克。 加入x克KNO3固体 纯水(A克) 残留y克晶体(则:此部分饱和溶液质量为 Axy ,此时如将隔板抽去,由于温度不 t时KNO3 变,因此,

29、混和后的溶液仍然刚好饱和)。 的饱和溶液 (mA)克 蒸发掉A克水 纯水(A克) t时KNO3 此时剩下的溶液也恰好饱和: 的饱和溶液 因此:100克S z(xy) (mA)克 则: S 100(xy)z例题3、在某温度下,某盐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6.8,在足量的此溶液中加入W克该无水盐,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析出N克含有一定量结晶水的该盐晶体,则从饱和溶液中析出的溶质的质量是多少克? 解析:设从饱和溶液中析出的溶质的质量是x克 此题涉及结晶水合物的计算。W克无水盐加入该盐的饱和溶液中后,不仅不溶,反而要从溶液中吸水,形成含一定量结晶水的该盐晶体。由于溶液是饱和溶液,这些水被吸去形成晶体

30、后,它们所溶解的溶质又要析出,析出过程中又要吸水,不断进行,趋于一个数值(数学中的极限)。因此,这类题正解很烦琐,一般先设析出的晶体质量,再求解。 本题加入W克无水盐后,析出晶体N克,则:原溶液减少了(NW)克。因此,设(NW)克饱和溶液中有溶质x克,依题意得: 100 26.8 x (NW)26.8 此题用下图解更直观:假设将此饱和溶液分成两部分,中间有一隔板:上部分加入W克该无水盐后,刚好全部析出(得N克含结晶水的晶体);下部分是剩余的饱和溶液。 W克 上部分饱 溶剂 水 上部分饱和 水 N克晶体 和溶液y克 溶质 x克 溶液 y克 x克 隔板 隔板 下部分饱和溶液 下部分饱和溶液 NW

31、y x y26.8(NW)26.8 三、 结晶:人们通常把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称为结晶 用途:常用结晶的方法从溶液中提取溶质。例如:用海水晒盐。 四、有关守恒法做溶液计算题 根据某些量守恒的关系进行解题,思路清晰,条理分明,解题快速是中学化学计算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守恒法的最基本原理为质量守恒定律,并由此衍生出来: 一切化学变化中都存在的微粒守恒 氧化还原反应中存在的得失电子守恒 化合物的化学式存在的正、负化合价总数相等 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的阴、阳离子电荷守恒 下面我们就每种举例说明。 【典型例题】 1. 元素守恒: 例1 粗盐中含有Ca2+、Mg2+、SO42-等杂质,取120g粗盐溶于水

32、过滤除去6g不溶物,向滤液中依次加入过量的 固体氯化钡; ,发现白色沉淀逐渐增多,过滤除去沉淀物,再加入过量的盐酸,使溶液呈酸性,加热蒸发得NaCl晶体126.65g ,求粗盐中含NaCl的质量分数。 例2 现有 组成的混合气体,欲用 溶液,使该混合气体全部转化成盐进入溶液,使混合气体全部转化成盐进入溶液,需用NaOH溶液的体积是( ) 在足量的 时,混合气体可全部被吸收转化成盐 。我们不必设多个未知数,只要认真观察两种盐的化学式会发现: 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由氮原子物质的量即为所需 的物质的量: 答案:D 2. 电荷守恒: 例3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氮化镁,将燃烧后的产物全

33、部溶解在50mL,浓度为1.8mol/L盐酸溶液中,以20mL0.9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多余的酸,然后在此溶液中加入过量碱把氨全部释放出来,用足量盐酸吸收,经测定氨为0.006mol,求镁带物质的量。 解析: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 正、负化合价总数相等: 例4 向一定量的 的混合物中,加入 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 (标况)的气体,所得溶液中加入 溶液无血红色出现,若用足量的 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此混合物,能得到的铁的质量为( ) 4. 得失电子相等(守恒): 解析:由反应物、生成物可知: 5. 综合守恒: 例6 取钠、钙各一小块,投入适量水中,反应完毕时只收集到 (标准状况)。再取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 加入到所得的溶液中,当反应完后(此时 完全进入沉淀)将溶液蒸干,得到白色固体8.8g,再将白色固体用水洗涤、干燥得白色不溶物4g。试求: (1)钠、钙各多少克? (2)NaHCO3、Na2CO3各多少克? 解析:为了便于分析各量之间的关系,先将题目画如图(图示法分析题)20 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