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事故致因理论优缺点分析.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3144925 上传时间:2024-06-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故致因理论优缺点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事故致因理论优缺点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事故致因理论优缺点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事故致因理论优缺点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事故致因理论优缺点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事故致因理论是从本质上阐明工伤事故的因果关系,说明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后果的理论.1事故频发倾向论1.1事故频发倾向侧重于容易发生事故的个人。(单因素事故致因理论-人)优点:在事故的预防中能从人出发. 缺点:过分强调了人的个性特征在事故中的影响,把工业事故的原因归因于少数事故倾向者,它忽略了人与生产环境的统一. 许多研究结果表明,事故频发倾向者并不存在,因此,事故频发倾向论事实上已被排除在事故致因理论当代论坛之外.1.2事故遭遇倾向在关注到个人在事故中的定位的同时(事故的发生不仅与人的内在特性有关,还与人的工作经验、熟练程度等方面有关),也认为事故与生产作业条件有关.但分析影响因素不全面,而且

2、没有进一步分析导致事故的根本原因。然而从职业适合性的角度来看,关于事故频发倾向的认识也有一定的可取之处,对于工人选拔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在生活中,有的人的性格品行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工作的责任心和细心程度,个别粗心乃至工作态度随便的人,还是容易在工作时发生事故。所以,我觉得这一理论有一定的科学性。)2事故因果连锁论2.1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海因里希的事故因果连锁理论较但因素理论而言,对事故致因的研究有了新的认识.著名的海因里希论不仅确立了事故致因的事件链概念,开创性的用骨牌形象直观的描述了事故发生的因果关系,而且提出了抽出一张牌,即可破除事故链而达到防止事故发生的诱人思路.尽管这一

3、理论依然没有摆脱将事故原因归因于人的遗传因素的历史局限性,但其指出的分析事故应从事故现象入手,逐步深入到各层次中去的简明道理,十分具有吸引力,使这一理论成为事故研究科学化的先导,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并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事故因果连锁关系,可以用5块多米诺骨牌来形象地加以描述。如果第一块骨牌倒下(即第一个原因出现),则发生连锁反应,后面的骨牌相继被碰倒(相继发生)。该理论积极的意义就在于,如果移去因果连锁中的任一块骨牌,则连锁被破坏,事故过程被中止。海因里希认为,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就是要移去中间的骨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或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从而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避免伤害的发生。海因里希的理论有

4、明显的不足,如它对事故致因连锁关系的描述过于绝对化、简单化。事实上,各个骨牌(因素)之间的连锁关系是复杂的、随机的。前面的牌倒下,后面的牌可能倒下,也可能不倒下。事故并不是全都造成伤害,不安全行为或不安全状态也并不是必然造成事故,等等。尽管如此,海因里希的事故因果连锁理论促进了事故致因理论的发展,成为事故研究科学化的先导,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2.2管理失误论(操作者、管理者、决策者)管理失误论侧重于管理在事故预防中的重要作用。可见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门相当重要的工作。不过,不能说管理得当,就能从根本上杜绝事故的发生,被管理的人或物也是防止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所以说,要求管理体系与被管理体系相互配合

5、得当。每个人各司其职,发挥自身的过人之处,部分服从整体。2.2.1博德的事故因果连锁博德认为事故的根本原因是管理失误,及管理方面的控制不足。这一理论与当前我国煤矿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的实践比较一致,对于发展我国煤矿事故致因理论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2.2.2亚当斯的事故因果连锁亚当斯则进一步研究了管理事务的个人因素和组织因素。从而使事故的归因研究,从追究个人原因和责任转向对组织中管理缺陷的探索,使这一因果链模型得到进一步发展。亚当斯将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称作现场失误。亚当斯连锁理论的核心在于对造成现场失误的管理原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亚当斯的因果连锁理论对分析煤矿事故的发生以及煤矿事故的预防

6、有较好的借鉴作用,然而该理论对人的因素、工作条件和环境的因素较少涉及,运用于煤矿生产安全管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2.2.3北川彻三事故因果连锁理论北川彻三事故因果连锁理论把前面几种事故因果连锁理论考察范围(局限在企业内部)进行了扩展,认为工业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很复杂的,诸多社会因素对伤害事故的发生和预防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基于这种考虑,对海因里希的理论进行了一定的修正。2.2.4总结事故因果连锁理论首次提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概念。指出了事故的发生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有关,及在事故过程中实施干预的重要性,即中断事故连锁进程,从而达到预防伤害事故的目的。但事故因果连锁理论主

7、要是从人的因素对事故进行考虑的,表现出了认识的局限性,由于人的因素在很多方面是很难分析的清楚透彻的,这也正是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的发展局限性。3系统安全观点的事故因果连锁理论3.1能量转移理论(双因素事故致因理论-人物)能量转移理论与其他事故致因理论相比,具有两个主要优点:一是把各种能量对人体的伤害归结为伤亡事故的直接原因,从而决定了以对能量源及能量传送装置加以控制作为防止或减少伤害发生的最佳手段这一原则;二是依照该理论建立的对伤亡事故的统计分类,是一种可以全面概括、阐明伤亡事故类型和性质的统计分类方法。能量转移理论的不足之处是:由于意外转移的机械能(动能和势能)是造成工业伤害的主要能量形式,这就

8、使得按能量转移观点对伤亡事故进行统计分类的方法尽管具有理论上的优越性,然而在实际应用上却存在困难。它的实际应用尚有待于对机械能的分类作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以便对机械能造成的伤害进行分类。另外,没有揭示导致能量意外释放的深层次的原因。不能从根本上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能量转移侧重于能量转移的方向和能量转移的路径.即能量转移到哪里,怎样转移.它的形成让人们对能量的了解有了进一步的深入,从事故的表面现象深入到事故的物理本质,从而能有效预防因能量转移而发生的事故,但是它还是建立在一定的专业知识之上的,对于一些文化程度不高的普通工人来说,不一定能够理解.但我们不可否认它的贡献,总的来说,也是为事故致

9、因理论添上了华丽的一笔.所谓”无知者无畏”,我们要保证自身安全,还是要多学科学文化知识,”多知”,”多畏”,安全系数自然就提高些.3.2轨迹交叉论(双因素事故致因理论-人物)轨迹交叉论从空间角度上分析了人和物的因素在事故原因中占有同等重要地位,通过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或避免二者运动轨迹交叉均可避免事故的发生,为事故预防指明了方向,而且对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也是一种较好的工具。但是,在人与物两大系列的运动中,二者往往是相互关联、互为因果、相互转换的。因此,事故的发生可能是更为复杂的因果关系。另外,没有体现出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深层次原因。在我看来是比较全面的,它既考虑

10、到了人,也考虑到了物,提醒人们在事故的预防措施或事故发生后的事故原因分析中,要全面的分析。但是,我认为有时一些事故是可以避免的。比如,对于物,如果人可以仔细点,在一些情况下,还是可以事先发现物的故障;对于人,可以对物加入报警功能,那么人就可以避免受到伤害。3.3动态变化论 动态变化论认识到事件链不是一成不变的,事故是由事件链中的扰动开始的,而且这种变化可能引起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如果调节得当,可保证安全生产,否则,以伤害或损害为结束。指出事故的发生不仅与行为者有关,而且也与可能导致行为者失误的影响事件-起源事件有关,为预防事故的发生指明了方向。但该理论未分析起源事件是如何产生的,以

11、及对行为者的行为是如何影响的,在事件发展过程中,行为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联系情况,而且未进一步分析导致事故的因素。3.3.1扰动起源论侧重点是外因,在于外界对系统平衡的干扰.一旦平衡受到扰动,就会破坏和结束自动动态平衡而开始事故进程.优点在于如果改善条件,亦可使事件链中断,制止事故进程发展下去而转化为安全.该理论能够迅速分析事故的原因,并且,在发生一次事故后,此理论能够预警,让人们高度关注,通过改善条件,从而避免发生下一事故。所以,我认为该理论还是有很大的建设性意义的。变化论充分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论,即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人和物都是会变化的,随着时间的推移,

12、以前稳重谨慎的人,也许会变得不负责任,以前性能良好的机器等物品,会老化,产生故障。并且,管理工作也要随着一系列外界环境,内部环境,宏微观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我们要保证做好预期的有计划的变化,带来好的效应;防止意外的变化,最好能拥有有效的应急措施,将伤害值减到最小。所以说,安全是一项永久的工作,是人类不断地追求。3.4人失误论这个理论突出了人在事故中的地位。即人的不安全行为。我觉得,人失误也有因外界刺激和人本身自发两种情况。对于外界的刺激,就要求人能够与迅速的反应能力,快速对警报做出快速的判断,逃离危险源。对于人人本身的失误,这就要求人不断地锻炼,提高自身能力。该理论的优点在于在描述事故现象时

13、突出了人的不安全行为,不足在于不能解释人为什么会发生失误。总的来说,该理论还是对人失误方面进行了较详细的说明,也是事故指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3.4.1威格里斯沃思模型威格里斯沃思模型提出人失误构成了所有类型事故的基础,仅从人的简单层面对模型进行了分析。3.4.2瑟利模型适用于描述危险局面出现得较慢,如不及时改正则有可能发生事故的情况。对于描述发展迅速的事故,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瑟利模型不同于威格里斯沃思模型,是根据人的认知过程分析事故致因的理论。但两者都认为如果没有人的失误就不会有事故发生。3.4.3劳伦斯模型适用于类似矿山生产的多人作业生产方式。在这种生产方式下,危险主要来自于自然环境,而

14、人的控制能力相对有限,在许多情况下,人们惟一的对策是迅速撤离危险区域。因此,为了避免发生伤害事故,人们必须及时发现、正确评估危险,并采取恰当的行动。劳伦斯模型是在威格里沃斯和瑟利等模型基础上提出来的,针对金矿企业人失误为主因,适用于类似矿山生产的多人作业生产方式。3.4.4撒利模型撒利模型不同于前几种模型,根据操作者应处理信息的性质进行分析,操作者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信息量过大势必导致人失误。3.4.5总结人失误理论揭示了人失误的本质,指出人失误不一定会导致事故,还取决于各种机会因素,事故也不一定会造成伤亡,还有无伤亡事故等。但分析过程及影响因素较简单,主要是从人的失误对事故进行考虑的,由于人的失误是很难全面分析清楚的。所以该类理论模型可望在未来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