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OIV国际葡萄酒评选标准
OIV第74次大会
根据葡萄组Ⅱ的建议,由“葡萄酒评选小组”负责葡萄酒的评选工作,
执行新的OIV国际葡萄酒评选标准,废除1975年实行的国际标准,
由执行委员会产生一个新的“葡萄酒评选小组”来检查新标准的也许执行情况,
委托OIV总会长采用必要的措施使得新标准得以实行,并由他负责核对在OIV领导下的评选标准的执行情况。
第1款 第1款 目的
1.目的如下:
——加强优质葡萄酒的促销,
——鼓励优质酒的生产并刺激合理饮用,并把此作为一种文明的象征,
——使优质酒变得众所周知,并把不同国家生产的酒的特性风格公之于众,
——提高参与者的技术和科学知识水平,
——有助于酒文化的传播。
国际葡萄酒评选小组是按照协议草案和目前的标准组建起来的。
2.根据OIV协议,有关政府机构如申请加入该小组,必须提前一年提交申请;重新申请时必须提前半年。这一协议在六年内有效。
3.组织建立葡萄酒评选小组的条例不得与目前的标准相抵触。
4.有关的政府机构可以指派地区的或个人实体作为独立参评单位
第2款 允许参评的产品
评选是公开的和无偏见的,对于所有符合OIV“国际葡萄酒生产标准”的葡萄酒及一些特殊葡萄酒和密甜尔酒,都允许参与评选。此外对于白兰地、皮渣白兰地和加香葡萄酒也允许参评。所有产品都必须带有葡萄生产地和收获地的标志,并用最大容积不超过2升的容器包装,所有样品都必须有真实的瓶标和说明。
第3款 注册方法
样品的注册方法涉及:
——参评者的完整的、准确的身份,
——产品的命名应根据生产国的起源地的有关规定,并附出葡萄酒年份,
——按附录Ⅰ对葡萄酒进行分类,并由指定小组进行亚组分类,
——由一个权威的和正式的实验室按附录Ⅱ对葡萄酒进行分析并提交分析说明,
——假如也许的话,应给出葡萄品种(或多个品种)以及这些品种在酒中的比例。
——样品所代表的酒的产量。
第4款 样品的管理
1.有指定小组负责接受附有正式资料的酒样,并改正一些也许的错误,拒绝接受一些不按照目前标准条款提呈的样品。
2.注意对的使用产地命名或地理标志,按照OIV一般原则应对它们的真实性予以保护,消除与这一原则相抵触的酒样。乱用产地命名和地理标志的责任由负责装瓶的法人承担。
3.按第3款填好注册表后,按照参评酒样特性说明对酒样进行分类,假如必要的话,则按已证实的特性分类。
4.酒样必须在适当的温度下保存,并保证良好的保存环境。
5.在操作时,已分类的酒也许被评尝委员会重新检查。
第5款 酒的分类、提交样品顺序
根据注册材料和分析证明书、注册精确性把酒样分类后,按葡萄酒年份递减的顺序呈递给评尝委员会,假如必要的话,也可按照香气浓郁度的连续性(或余味)递呈(见附录Ⅲ)。
第6款 评尝员的任命
1.由指定小组负责评尝员的任命以及办公室人员的任命,它可以规定OIV从不同国家的专家中提名。
2.各酒样都有国际评尝委员会评判,这个委员会的人数根据参与评选的酒样的数量和性质来决定。
3.在评尝委员会中每一评尝员代表一个不同的国家,为了尊重产地的地理差异,这种方法是合适的。
4.按规定,评尝委员会由7人组成,每次评判,评尝员人数不得少于5人。
评尝员重要是葡萄酒学家(按OIV给出的定义)。
5.最佳有一名评尝员能代表一个葡萄酒消费量大的国家,该评尝员必须从OIV官员专家组名单中遴选,且属于OIV缔约国。
6.每一评尝委员会都要在执行委员会的领导下行使其功能,该执行委员会由3人组成:
——一名会长,原则上应为缔约国人员
——一名副会长
——一名葡萄酒征询专家
执行委员会下设一个秘书处
7.执行委员会可以控制1—3个评尝委员会的活动,但执行委员会的成员并不参与急的评尝。
8.被任命的评尝员假如更换,只能被任命他们的权威部门所替换。
9.被OIV任命的专家,在他方便的时候,可以参与不同评尝组的工作,但不能参与对酒的评判,他应作出有关评选进程的报告,根据这一报告和其他信息,OIV可以在评选结束前考虑是否撤回它的决议。
第7款 执行委员会的使命
在会长的领导下,执行委员会的使命是:监督做好准备工作、验查样品、使评估结果准确无误地交流。重要如下:
——监督保证递送给品尝委员的酒样完全匿名,同时在品评结束前对评尝结果保密,
——在评尝委员会就职以前,它负责组织对酒的评尝。重要核算酒样呈递顺序,
——保证酒样对的递送,修改出现的明确错误,排除不按条款规定的样品并解散随后的品尝,
——在旁边的屋子里管理已经启开的酒样,涉及温度、名称及匿名,监督对的解决和使用酒样,
——监督秘书处对评尝结果的详审:发放和收回计录单,证实酒样的身份,计算、邮寄评判结果,
——在以下情况下,规定对样品进行第二次评判:
——大多数评尝员规定,并把规定写在评尝单上,
——不同的评尝员对同一酒样的评尝有很大差异。
第8款 评尝会的组织
1.评尝委员会按以下顺序对酒样进行品尝:
(1)静止白葡萄酒
(2)起泡白葡萄酒
(3)静止桃红葡萄酒
(4)起泡桃红葡萄酒
(5)静止红葡萄酒
(6)起泡红葡萄酒
(7)产膜葡萄酒、自然甜型葡萄酒和利口酒
(8)密甜尔酒
2.执行委员会把样品分发到各个评尝委员会
第9款 评尝委员会的一般功能
1.纪律:完全匿名是评选的首要原则:
(1)评尝员必须保持沉默,不得打手势,不得在品尝过程中以面部表情暗示。
(2)在正式品尝样品前,每个酒样的品尝单可以有一些与该酒样一致的技术说明。这些单子要有评尝员的名字和署名。
(3)工作人员收集评尝单并确认无误,会长签字后才表白有效。
(4)品尝单的复印件不能被评尝员带走。
(5)评尝员不能知道酒样的身份和所获得的奖牌。
2.重要功能
当评尝委员会组成后,为了帮助评尝员熟悉他们的工作,可以组织一次或多次预备品尝会,比较每一个葡萄酒品尝员的品尝结果。
(1)评尝委员会成员应坐在一个孤立的、安静的、通风良好的品尝室内,闲杂人员不得入内。评尝室温度尽也许保持在18—22℃之间。此外,评尝时,严禁吸烟,严禁使用化妆品等。
(2)与品尝室相联的另一间房子(不在评尝员的视野内)是为启开软木塞和隐瞒所有也许暴露葡萄酒身份的迹象而用的。
这里也严禁吸烟。
有严格的纪律规定,工作人员要保持肃静。
(3)评尝员就坐前,评尝室内必须放置评尝杯,必要时,软木塞可为其他匿名的封装材料所替换。
在所有情况下,酒瓶都要被替换,保证酒样的匿名,在品尝过程中,替换包装要保证提供酒样的匿名性。
(4)每名评尝员有一个编号,一个评尝座位和一个桌子(表面为白色)
——统一的光源,不会使酒精的颜色发生改变
——一壶凉水
——几小块面包
——吐酒用的容器
(5)盛装样品用的评酒杯应当是被OIV接受的国际标准杯,使用前要通过冲洗、清水洗净、干燥。
(6)评尝最佳安排在上午。对于静止酒,天天评尝不超过45个样。分三个阶段,每阶段15个样,对于其他类型的酒,天天评尝最佳不超过30个样,分三个阶段品尝,没阶段10个酒样。
3.酒样提呈
对每个酒样进行单独评尝而不是对照评尝,
4.休息
品尝过程中安排有休息。休息期间,评尝员只能有面包和开水。假如下一阶段时间允许,可以提供应评尝员其他的食物和饮料。
第10款 提呈样品的顺序和温度
1.如上所述,对酒进行分类是为了给评尝员提呈同一类型的系列酒样,但是这些酒样的分类,必须有合理的顺序(根据第8款)。
2.天天早上,在品酒会前,建议品酒员评尝一些和将要被评选的同一类型的酒样(但一定不能是参评酒之一)
3.尽最大努力使评委对葡萄酒的评估温度范围如下:
白葡萄酒和桃红葡萄酒的温度范围为10—12℃,
红葡萄酒的温度范围为15—18℃,
起泡葡萄酒的温度范围为8—10℃,
利口酒和密甜尔酒的温度范围为8—10℃。
在任何情况下,同一期间,同一类型的葡萄酒必须在同一温度下评尝。
第11款 葡萄酒品尝分级单的解释说明(见附录4.1,4.2,4.3和4.4)
评尝开始时,每位专家都会同时得到品尝分级单。
品尝分级单描述如下(附录4.1),这一品尝分级单是国际葡萄酒学家联合会(IUE)所推荐,被OIV所接受的(附录4.2)。
品尝必须涉及以下与酒特性有关的感官特性:
1.外观特性
2.香气浓郁度
3.香气质量
4.口感和余味浓郁度
5.口感和余味质量
6.总体印象,协调性
按感官特性至少把酒样分为5个等级:
优秀 很好 好 不及格 淘汰
这些评估用法语给出,并被译成能被评尝员理解的其他语言。
按品尝分级单规定,评尝员要对酒样的所有感官特性进行描述。
这个分级涉及评尝员的代码和会长的署名。
对于起泡酒和汽酒的品尝,分级单应按照附录4.3进行,但是使用被IUE推荐的额分级单已被OIV接受(附录4.4)。
第12款 评尝员的作用
评尝员在分级单上核算或完毕(假如必要)有关被评酒样的信息。
酒样通过感官分析后,每个评尝员在评尝单上相关的感官评估方格内打分。而OIV分级单,评尝员不必用分数来表达评尝结果,因此不必进行计算。
评尝员应注意评尝单所有的项目。
第13款 图表与结果计算
通过评尝员评估后,秘书处按下表把评尝员的评尝结果转变成得分。
假如一个酒样按一个或多个标准都被认为 “淘汰”类,它便自动归入“淘汰”类,在任何情况下,可以不再完毕评选。
每一酒样有一个分级单(平均分级单),它是根据每个评尝员的分级结果计算而来的。
秘书处的换算方法:静止酒
优秀
0
很好
1
好
2
不及格
4
淘汰
00
所乘
系数
结 果
外观特性
×1
香
气
浓郁度
×1
质量
×2
口
感
浓郁度
×2
质量
×3
协 调 性
×3
总分:
秘书处的换算方法:起泡酒
优秀
0
很好
1
好
2
不及格
4
淘汰
00
所乘
系数
结 果
外观
特性
×1
起泡
×2
香气
浓郁度
×1
质量
×2
口感
浓郁度
×2
质量
×3
协调性
×3
总分:
第14款 授奖
按酒样在每一类型中的最终得分不同,分别授予以下奖牌:
——最高金质奖
——金奖
——银奖
——铜奖
奖牌按以下的分值限界授予:
奖 牌
OIV分级单
IUE分级单
静止酒
起泡酒
最高金质奖
0—3
0—3
90
金 奖
4—8
4—10
85
银 奖
9—14
11—18
80
铜 奖
15—21
19—26
75
获奖样品不超过参评酒样的30%,假如超过了30%,则从最低分数获奖样品中扣出。
假如不与第1款相冲突,OIV还预先批准授予此外的奖牌,可以把奖颁给一个国家的品种酒、年份酒、类型酒和老熟类型酒。
颁发的奖牌规定附有文献说明,或者是一个证书。这由评选小组负责完毕。这个证书必须可以精确标志获奖酒样的名称,生产者和销售者的身份。如获奖的酒其标签与该国的法律条款不一致,或使用不适当的名称和地理标志,所有授予的奖牌都必须撤回。
附录Ⅰ
葡萄酒的分类
第Ⅰ类 非芳香品种白葡萄酒
A组——静止酒:这些酒的CO2压力小于0.5巴(20℃)
还原糖不超过4g/L的亚组
还原糖在4.1g/L—12g/L之间的亚组
还原糖在12.1 g/L—45 g/L之间的亚组
还原糖大于45 g/L的亚组
1
2
3
4
B组——汽酒:这些酒的CO2压力在0.5—2.5巴之间(20℃)
还原糖不超过4g/L的亚组
还原糖超过4g/L的亚组
5
6
C组——起泡酒:这些酒的CO2压力大于2.5巴(20℃)
还原糖不超过15 g/L的亚组
还原糖在15.1g/L—40g/L之间的亚组
还原糖在40.1g/L—80g/L之间的亚组
还原糖在80g/L以上的亚组
7
8
9
10
第Ⅱ类:非芳香品种葡萄酒
A组——静止酒:这些酒的CO2压力小于0.5巴(20℃)
还原糖不超过4g/L的亚组
还原糖在4.1g/L—12g/L之间的亚组
还原糖在12.1 g/L—45 g/L之间的亚组
还原糖大于45 g/L的亚组
11
12
13
14
B组——汽酒:这些酒的CO2压力在0.5—2.5巴之间(20℃)
还原糖不超过4g/L的亚组
还原糖超过4g/L的亚组
15
16
C组——起泡酒:这些酒的CO2压力大于2.5巴(20℃)
还原糖不超过15 g/L的亚组
还原糖在15.1g/L—40g/L之间的亚组
还原糖在40.1g/L—80g/L之间的亚组
还原糖在80g/L以上的亚组
17
18
19
20
第Ⅲ类:非芳香品种红葡萄酒
A组——静止酒:这些酒的CO2压力小于0.5巴(20℃)
还原糖不超过4g/L的亚组
还原糖超过4g/L的亚组
21
22
B组——汽酒:这些酒的CO2压力在0.5—2.5巴之间(20℃)
还原糖不超过4g/L的亚组
还原糖超过4g/L的亚组
23
24
C组——起泡酒:这些酒的CO2压力大于2.5巴(20℃)
25
第Ⅳ类芳香型品种葡萄酒
例如:玫瑰香、蛇龙珠、Scheurebe、琼瑶浆等
A组——静止酒:这些酒的CO2压力小于0.5巴(20℃)
还原糖不超过4g/L的亚组
还原糖在4.1g/L—12g/L之间的亚组
还原糖在12.1 g/L—45 g/L之间的亚组
还原糖大于45 g/L的亚组
26
27
28
29
B组——汽酒:这些酒的CO2压力在0.5—2.5巴之间(20℃)
还原糖不超过4g/L的亚组
还原糖超过4g/L的亚组
30
31
C组——起泡酒:这些酒的CO2压力大于2.5巴(20℃)
还原糖不超过15 g/L的起泡酒亚组
还原糖在15.1g/L—40g/L之间的起泡酒亚组
还原糖在40.1g/L—80g/L之间的起泡酒亚组
还原糖在80g/L以上的起泡酒亚组
32
33
34
35
第Ⅴ类:产膜葡萄酒
例如:Fino Shery, Tokay, Szamarodni,Chateau-Chalon等
还原糖不超过4g/L的亚组
第1部分:酒精度不超过15%(V/V)
第2部分:酒精度超过15%(V/V)
36
37
还原糖在4.1—20g/L之间亚组
第1部分:酒精度不超过15%(V/V)
第2部分:酒精度超过15%(V/V)
38
39
还原糖大于20g/L亚组
第1部分:酒精度不超过15%(V/V)
第2部分:酒精度超过15%(V/V)
40
41
第Ⅵ类:利口酒
A组:非芳香品种(如Port,Marsala,Madeira,Mistelles,Tokay aszu等)
还原糖不超过6.1g/L亚组
42
还原糖在6.1——40g/L之间亚组
第1部分:酒精度不超过18%(V/V)
第2部分:酒精度超过18%(V/V)
43
44
还原糖在在40.1—80 g/L之间亚组
第1部分:酒精度不超过18%(V/V)
第2部分:酒精度超过18%(V/V)
45
46
还原糖大于80 g/L亚组
第1部分:酒精度不超过18%(V/V)
第2部分:酒精度超过15%(V/V)
47
48
B组:芳香型品种(如玫瑰香)
49
注:假如亚组的样品较少,也可按性质进行排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