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脑皮质层状坏死的影像表现.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3142070 上传时间:2024-06-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脑皮质层状坏死的影像表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脑皮质层状坏死的影像表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脑皮质层状坏死的影像表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脑皮质层状坏死的影像表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脑皮质层状坏死的影像表现 图释图1.缺血缺氧性脑病合并CLN。a) CT平扫显示双侧大脑半球脑实质密度普遍降低,灰白质分界不清,脑肿胀;b)13天后复查CT示双侧大脑半球脑皮质出现广泛脑回状高密度影,分布于脑沟两侧;c)稍上层面CT复查示双侧大脑皮质广泛脑回状高密度影。图2.右侧颞叶急性脑梗死恢复期。a)T1WI示右侧颞叶皮质内有脑回状高信号灶;b)T2WI示右侧颞叶皮质区脑回状病变呈稍高信号;c)DWI示右侧颞叶皮质区脑回状稍高信号,范围较T1WI时稍小。图3.重度颅脑外伤脑内血肿清除术后。a)横轴面T1WI示左侧额顶叶皮质及左侧中央旁小叶脑回状高信号病灶;b)T2WI示病灶信号明显降低,显

2、示不清;c)DWI示病灶呈稍高信号,范围较T1WI时小。简述 脑皮质层状坏死(cortical laminar necrosis,CLN)的神经病理学定义为一个或多个脑皮质层的局灶性或弥漫性坏死,自1956年首次描述此病理改变以来,国内外仅有少量报道。此病变可出现在各种原因引起的严重脑缺血缺氧后,但并不常见,临床医师及影像医师常缺乏足够的认识。CLN在组织病理学上被认为是一种泛坏死,包括受累区域的神经元、神经胶质和血管等全部坏死,可发生于各个年龄,见于多种原因造成的中枢神经系统氧和(或)糖摄取障碍及脑能量代谢缺陷。导致CLN出现的病因较多,包括缺氧、脑梗塞、肾上腺危象、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溶血

3、性贫血、杨桃中毒、氰化物中毒、癫痫持续状态、线粒体脑肌病、婴儿颅内压增高、严重脑外伤和低血糖等。 虽然病因各异,但最终导致脑部的病理改变具有一致性,其原因与脑皮层结构有关。CLN发生存在两种学说:“血管学说”和“异感学说”。前者认为大脑皮质毛细血管按层状分布,其形态或功能异常会影响神经组织的供血和供氧,因而缺血缺氧可引起CLN的神经元损伤;后者认为,经动物实验及组织学证明,灰质对缺血性损伤耐受性明显不及白质,灰质结构上分6层,其中第3层最易受缺血缺氧损害,这种损害在脑沟两侧和底部的皮质重于脑回表面的皮质。目前认为这两种学说在CLN发生中共同起作用。影像表现 CLN在CT平扫上表现为脑回状高密度

4、,沿脑表面曲线状走行,大多分布在脑沟两侧。高密度最常见为出血和钙化,本组CLN平扫CT值4377HU,接近出血密度;早期研究也认为此现象为脑缺血后再灌注时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的出血性脑梗死。MRI诊断CLN较CT 敏感。CLN的T1WI信号特征取决于蛋白质浓度和自由水含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皮质泛坏死引起蛋白质降解,高浓度的蛋白质和其它大分子通过限制水分子的运动增强了“弛豫性”,从而缩短T1弛豫时间,富含脂肪的巨噬细胞也可能参与了T1弛豫时间的缩短。MRI其它序列在CLN诊断方面主要用来鉴别T1WI高信号病灶的性质,较常用的有T2WI、FLAIR和DWI序列。本组病例中与T1WI表现最为匹配的是FLAIR序列。以往认为DWI能早期发现CLN病灶,而本组病例显示最为敏感是T1WI序列,DWI条件病灶范围较T1WI均有不同程度缩小、信号强度减低,其原因需进一步探讨。(原作者:何亚奇,杨昂,唐秉航;本网选编)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