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关于绩效考核的几点思考.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138531 上传时间:2024-06-1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绩效考核的几点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关于绩效考核的几点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关于绩效考核的几点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关于绩效考核的几点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关于绩效考核的几点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关于绩效考核的几点思考绩效管理当中,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现象相当严重,具体的表现可以简单列举如下:1、忽视绩效管理的理念,简单追求表格设计;2、忽视绩效管理对组织战略目标的贡献而简单追求职责考核;3、忽视绩效管理的改善功能,而单独强调扣罚功能;4、忽视重要工作的考核,而简单追求量化;5、忽视过程沟通,一味强调填表打分。下面我们对这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看看企业是如何捡了芝麻,又丢了西瓜的。1、 忽视绩效管理的理念,简单追求表格设计 在企业操作绩效管理的时候,包括HR经理在内,从企业的高层领导到中层干部,很少有人认真研究过绩效管理的理论。绩效管理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它能给企业带来什么好处?系统化

2、的绩效管理是什么样的?企业应该如何来操作才是规范的?以及操作绩效管理的过程中企业应该注意什么问题,避免哪些误区?对于这些理念性的东西,企业的各级管理者并不关注,既没有主动去学习,也没有人组织。于是,绩效管理这个被成为“管理者的圣杯”的思想最后就沦落为“填表打分”的下场。由于没有系统学习研究绩效管理的理论,各级管理者,包括一把手,都把绩效管理等同于绩效考核,认为所谓的绩效管理,就是制作考核表格,然后在规定时间下发,在规定时间回收,等表格统一归档到人力资源部,由他们做一个简单分析,在经理办公会上公布一下,再把考核结果应用到员工的工资调整上,就OK了。这里,绩效管理理论是个大西瓜,而表格设计则是一把

3、小芝麻。企业丢了绩效管理理论学习这个大西瓜,却抱着绩效考核表设计这个芝麻津津乐道,“不错,表格设计得很好,这次肯定能把员工的绩效考核出来了。” 请问,员工的绩效是管理者考核出来的吗?管理者在考核表格上打个分就能让员工产生绩效了?员工的绩效就能得到提高了?这个想法是不是太天真了?难道你手里的笔为神笔马良所赐?恐怕不是吧?所以,请持有这种想法的管理者思考一个问题:到底员工的绩效是怎么来的?是管理者考核出来的,还是在管理者的支持帮助下,通过把员工的工作与组织的目标联系起来,由员工自己创造的?2、 忽视绩效管理对组织战略目标的贡献,简单追求职责考核 绩效管理的作用到底是什么?或者说,我们操作绩效管理的

4、目的到底是什么?为什么绩效考核这么难做?经常流于形式,经常费力不讨好,经常引起经理、员工的反感,遭遇他们的消极抵抗,企业还是要做这个事?说白了,一句话,就是绩效管理是嫁接组织的战略目标和员工职责的最有效的工具,组织的战略目标制定出来了,但是那些目标不能只是贴到墙上,飞在天上,它们最终是要落地的,而使它们能够有效落地的工具就是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就像是架在组织目标和员工之间的一座桥梁,把企业和员工紧密的联系起来,通过对战略目标的分解,先分解到部门,进而分解到具体承担任务的员工,使每个看起来有“三万英尺高度”的战略目标最终转化成为每个员工的具体行动,形成整个公司所有员工的联动。 而我们很多企业在操作

5、绩效管理的时候,并不是这样做的,这些企业在设计绩效考核指标的时候,把每个人的职责作为重点,认为只要考核了员工的每项职责,就是能达到目的了。于是就衍生出来了工作计划考核、工作职责考核、临时任务考核等等形式。这里,组织的战略目标及其分解是个大西瓜,而工作职责考核一把小芝麻,企业丢弃了战略目标分解这个大西瓜,抓住了一把工作职责、日常行为规范的小芝麻。于是,导致的现象是,员工的绩效考核结果很好,而组织的绩效却没有明显的提高,甚至效益下降了。很多管理者对这个问题还存在困惑,经常问一些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员工的考核成绩很好而企业的效益不见增长,是不是绩效考核这个工具不好?”各位管理者,不是工具不好,是你的

6、思想没有转变,考核到底是为什么服务的,这个问题你没有搞清楚。所以,请持有这种思想的管理者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绩效考核到底是为什么服务的?是为监督员工的工作,还是为实现组织的目标?3、 忽视绩效管理的改善功能,而单独强调扣罚功能 绩效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改善员工的绩效,进而改善组织的绩效。正如上面所谈到的那样,绩效管理是为组织目标的分解落实服务的,而通过分解组织的目标,形成每个员工的绩效指标。在这些指标的指导下,员工在管理者的帮助支持下,不断获得知识、经验、技能的增长,进而达到实现所承担指标的能力。企业在制定员工的绩效指标的时候有一个指导原则,就是“让员工跳起来可以够得着”,而不是设计成让员工累死也

7、完不成,或者员工不需努力就可以轻松完成。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绩效管理的理念强调管理者与员工是合作伙伴关系,管理者要帮助员工去提升能力,完成指标。不是说指标下达给员工,管理者就轻松了,就可以喝茶看报悠然自得了。因为每一项绩效指标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都需要涉及到很多的部门和岗位,员工在完成绩效指标的过程中也可能碰到很多的困难和障碍,这些困难和障碍是员工自己无法排除的,那么这就需要管理以员工绩效合作伙伴的身份,以员工的支持者和帮助者的身份出面,帮助员工协调资源,排除困难,提供支持,最终的达到帮助员工改善绩效的目的。而现在很多企业的绩效管理并不是这样操作的。很多企业在设计绩效指标的时候忙得热火朝天,一派

8、繁荣景象,当指标确定下来,各级管理者就又回到原来的轨道,继续按照原来的工作习惯进行管理,有的管理者甚至陷在具体的细节当中不能自拔,根本无暇顾及员工的感受。既不对员工提供支持,也不对员工进行阶段的检查,更不能对员工的表现进行反馈,管理者对于员工绩效改善的所发挥作用的可提升空间太大了。这些管理者认为,所谓的绩效考核就是对干得不好的员工进行扣罚,对他们形成威慑,“平时我不去管你,等考核的时候我和你旧账新帐一起算,看到时候你怎么办?”他们把绩效考核当成了对员工进行扣罚的工具。这里,帮助员工改善绩效是个大西瓜,而对员工进行扣罚,对员工形成压力是一把小芝麻,管理者丢了绩效改善这个西瓜,却抓了一把扣罚之类的

9、小芝麻。所以,请持有这种思想的管理者思考一个问题:作为管理者,你的作用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管理这个概念的?是与员工一起,帮助员工成长,通过员工完成工作,还是作为员工的监工,他们不努力的时候就抽上一鞭子,训斥一通,以体现你作为管理者的威严?4、 忽视重要工作的考核,而简单追求量化 在进行目标分解,确定员工的指标的时候,有一些工作是无法量化的,至少是无法明确量化的,比如,撰写市场分析报告,这个工作就是无法明确量化的。但是对于市场分析员来说,这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虽然无法明确量化,依然要考核。为了达到可考核的目的,很多企业都剑走偏锋,谁说不能量化?我就能办到。于是他们在考核标准里这样设计,“市场

10、分析报告在7月31日前完成,延迟一天扣5分,延迟6天及以上此项得分为0分。”如此这般,把这个难以量化的考核项搞定了,使之成为可以考核的项目。那么,我要问一个问题,请问,这样的考核标准有意义吗?10页纸可以成为一个报告,1页纸也可以成为一个报告,你到底是让员工在7月31日前交一份1页纸的报告呢,还是交一份10页纸的报告?对于这个工作,到底是报告的质量重要呢,还是时间期限重要呢?类似的考核项还有,工作计划完成率,不是不好量化吗?我把这个月度或者季度的工作全部打包,统一定为工作计划完成率指标,比如说工作计划完成率为90%。那么,假设一个员工这个月的工作计划有10项,其中有1项是相当重要且难以完成的,

11、如果完不成将对组织的目标产生的较大的影响。而员工知道目标值是90%,也就是说只要完成9项工作即可,于是他舍弃这一项难以完成的工作,把其他9项工作都按时完成了,员工的考核成绩是100分,而组织的目标却因员工没有完成的那一项工作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请问,这样的考核意义何在?其实,对于不能量化的工作我们也有一些办法设定标准的,可以细化、转化、流程化,比如市场分析报告这个工作,可以细化为要求一个什么样的框架,每一部分写什么内容,要哪些数字支持,形成什么分析结论,等等,这些工作需要管理者和员工进行细致的沟通,达成一致。最后考核的时候,只要可以找到证明对结果进行验证就行。毕竟,量化不是考核指标制定的根本标准

12、,可验证才是。所以,请持有这种思想的管理者思考一个问题:绩效考核到底要做什么?是改善工作还是走过场?是“电话响三声之内就接起”重要呢还是“电话沟通的质量”重要?5、 忽视过程沟通,一味强调填表打分 很多企业在操作绩效管理的时候,经常只有两个步骤,一是制定考核指标,一是到一定时间的填表打分,而完全忽略绩效周期内的沟通。使得绩效管理系统沦为填表打分的形式主义。这里绩效管理的过程沟通是个大西瓜,而填表打分是一把小芝麻,管理者抓住了填表打分这个芝麻,却丢掉了“过程沟通”的大西瓜。这个问题前面的几个部分基本上已经谈到了,请持有这种思想的管理者思考一个问题:员工的绩效是通过管理者与员工沟通过程创造的还是管

13、理者打分判断出来的?以上,通过5个方面的内容,对目前企业操作绩效管理的一些误区做了解读,希望能够引起企业的重视,重新进入绩效管理的轨道而不是一味地填表打分。绩效考评之后还要干什么?又到财政年的年末,A公司除了忙着做今年的会计决算和来年的财政预算外,经理和员工们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被他们称之为表演的绩效考评了。 王经理直接管着16名员工,因此他又将忙于填写16份内容相差不多的绩效考核表。由于人事部已经催了很多次了,所以他必须在周末的时候完成这些表格。否则,下周一又接到人事经理的催“债”电话了。 他确实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把表格发给每位员工,让员工自己在上面打分,然后派人收齐,在上面签上名,再交给人

14、事部。乌拉,问题解决了,纸面上的工作都按人事部要求完成了,人事部也很满意,于是每个人都又结束表演回到了“现实的工作”中去。 忙碌一时的绩效考评工作就这样“完成”了。 王经理的绩效考评工作是不是真的完成了呢?如果你是王经理的老板,你会对他的这些表现满意吗? 我相信你不会!因为他的工作完成的并不出色。 实际上,在绩效考评结束后,作为直线经理,仍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因为绩效考评的完成并不代表着绩效管理的结束! 作为一个完善的绩效管理系统,仍有大量工作等待着经理们去处理,去完善,其实绩效管理到绩效考评这个环节不是结束而是刚刚渐入佳境。如果后期的工作不能及时跟进,不做或者不尽心去做,那么前面的工作都将徒

15、劳无功,白费时间。 那么,在绩效考评结束之后,直线经理还要做哪些工作? 我想,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研究绩效考评结果的使用,使绩效考评结果得到有效的使用,为企业的人事决策提供信息来源和决策依据,这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二是绩效反馈,绩效考评作为经理和员工双向沟通的结果,经理必须与员工绩效考评沟通,将员工的绩效考评结果通知员工,并与员工就绩效考评的内容和结果达成一致;三是绩效管理系统的诊断,这可能是许多直线经理比较忽略的一个方面,任何一个绩效管理系统都不是最完善的,都需要调整和改善。所以,直线经理必须有针对性对其进行系统的诊断,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加以改善和发展,使绩效管理系统不断保持活力

16、,在未来的管理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绩效考评结果的使用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培训、职位异动(晋升、降职、轮岗等)、解雇等是其核心所在,所有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都围绕这些工作开展,这些方面既是员工关注的焦点,也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所以企业必须对其有所交代。 一个有效的绩效管理系统一定和这些内容有着紧密的联系,绩效考评就是其决策的重要信息源和依据。 一份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表不但要将员工的绩效目标进行明确并告知员工,而且要让员工清楚自己的努力能获得什么样的回报,比如绩效表现优秀是否会获得加薪,加薪的幅度将会是多大,能力获得提升是否会相应地得到职位的晋升,未来的职业晋升路线是怎样的,为

17、了获得晋升,员工需要有针对性地做哪些努力,同样,如果在某些方面表现出能力欠缺,企业是否会给予培训发展的机会,帮助员工获得成长。这些问题都应该在企业的绩效管理政策中得到体现,并在绩效考评结束后得到兑现。 如果象通常人们所了解的那样,企业在做完绩效考评就将之收集存档,对绩效考评结果避而不谈,那我们所做的绩效管理还何谈效果,诸如加薪、晋升、解雇之类的人事决策如何体现公平与公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又将如何获得实质性的提升?恐怕这些都将成为困扰企业管理层问题的焦点。 另外,最现实的,绩效考评结果得不到有效的使用,你的奖惩决策将无法做到公平,你也无法给愤怒的员工一个说法,这势必给企业的人心稳定造成伤害

18、,削减员工的士气,打击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降低工作效率。 所以,绩效考评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其结果一定要运用到企业的管理决策当中,真正发挥其决策依据的作用,帮助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员工的素质,使员工与企业的发展保持同步,不断为企业提供更加良好的管理环境和人力资源支持。 二、 绩效反馈 绩效考评结束之后,除了要将结果运用到管理决策当中之外,作为经理,你还要将员工的绩效表现和你对员工所做的绩效评价反馈给员工,还员工一个明白。 其实,要想真正还员工一个明白并不容易。 许多企业在操作绩效管理的时候并没有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来做,在实施之前没有进行科学有效的规划,对于为什么要

19、实施绩效管理,实施绩效管理对企业、经理和员工的好处等内容,企业没有交代清楚。不但员工没有弄明白,就连对绩效管理的实施负有执行责任的直线经理也一知半解,直接导致了经理和员工沟通的沟通障碍,经理和员工不能有效的就绩效管理的方方面面所有效的沟通。使得绩效管理蜕变为形式主义,企业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最后却做了无用功,没有任何效果可言。 由于经理和员工之间没有就绩效管理的诸多问题进行沟通,在考评之前,经理没有与员工沟通绩效目标,员工并不清楚自己应该怎样做,也不知道经理将要对自己做哪些方面的考核,对考核方法考核程序等关键问题一概不知。 鉴于这种情况,经理无法对自己所做的绩效评价给出有说服性的解释,所以

20、他们害怕与员工沟通绩效,害怕面对愤怒的员工,不愿意因为绩效问题制造矛盾,与员工站到对立面。所以对于绩效反馈,他们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能不反馈则不反馈。 但是,绩效反馈是经理的职责所在,经理有义务将员工的绩效考评结果告知,对自己所做的绩效评价给出合理的解释。否则,员工肯定不答应。也许员工不会直面冲突,不会冲到你的办公室与你争论,但他们一定会在心里琢磨,一定会有情绪,试想,一群带着情绪工作的员工,其工作效率会有多高? 不反馈的结果只能制造更多的麻烦,使你与员工之间的隔阂会越来越深。 所以,为了还员工一个明白,也为了更好地帮助员工正确认识自己,直线经理必须组织有效的绩效反馈,将员工真实的情况反馈给员

21、工,以消除员工心中的疑虑,更加心情舒畅地做好工作。 同时,将员工的绩效反馈给员工,经理可以更多地倾听员工的想法,与员工一起为未来的工作做更好的打算。这对双方都有益处,绩效反馈做好了,可以创造一个经理和员工双赢局面,促进经理和员工之间合作,为以后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 对绩效管理系统进行诊断,使之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 作为一个有效的绩效管理系统,它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当中,在绩效管理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世界上只有成功的解决方法,没有绝对完美的解决方案,任何一个绩效管理系统都需要在发展中不断加以修正,不断加以完善和发展。使绩效管理系统在良性的动态循环中获得持续不断的完善和提高。 只有

22、如此,我们才有可能在绩效管理工作上越做越好,越做越有成就。 这里,直线经理应该通过“十问”员工对其绩效管理系统的有效性做出诊断。 1、问问你的员工,他们是否有针对他们工作的具体、明确的工作目标。也就是要知道员工是否在一开始就有可供考评的绩效目标。 2、问问你的员工,他们的目标是否具有挑战性,其挑战性是否在他们的能力范围内,是否可以控制?目标如果明显不在员工的能力范围之内,则肯定不会对员工的发展起促进作用,也肯定无法得到正确的绩效评价。所以,一定要弄清楚,你给员工设立的目标是否为员工所能承受。 3、问问你的员工,他们是否对你与他们一起设立的目标认可?这些目标对他们的发展是否有所帮助?绩效目标一定

23、是经理和员工共识的结果,绝对不是经理的单方情愿,如果绩效目标仅仅是经理写给员工的员工,那绩效目标的达成效果将大打折扣,最后的考核结果也不会被员工认可。 4、问问你的员工,他们是否知道自己如果达成目标将怎样被考核?问问员工知不知道自己的绩效考核的标准,如果达成了会怎样,如果没有达成又会怎样,与员工对绩效评价标准进行确认,确认员工知道他们将怎样被考核,这将为你们未来的绩效反馈沟通打下基础。 5、问问你的员工,那些绩效标准是否恰当的,那些绩效标准是否能够测量他们的工作。绩效目标有个标准,绩效标准同样有一个尺度的问题,所以经理要弄清员工是否认可绩效标准,以消除双方的歧义,达成共识。 6、问问你的员工,

24、在达到目标方面,他们是否能够得到及时、准确的反馈。作为经理,你是否能够与员工一起辅导帮助员工完成他们的目标,对于你在他们实现目标的时候你工作是否被他们认可,你要知道。 7、问问你的员工,他们是否能够得到足够的培训,以帮助他们实现绩效目标。员工在完成相对具有挑战性目标的时候也一定希望得到相应的培训,以获得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更顺利地实现绩效目标。所以你要知道这些培训机会员工是否拥有,以在培训方面做相应的调整。 8、问问你的员工,公司是否为其实现绩效目标提供了足够的资源支持,使绩效目标的实现成为可能。比如,在领导资源、设备资源、资金资源等方面是否充足? 9、问问你的员工,在他们达到目标的时候

25、,他们是否获得了赞赏和认可?作为经理,你应该了解员工被尊重的需求是否得到了满足。 10、问问你的员工,公司的奖励体系是否是公平的,他们是否因为自己的努力而获得了相应的报酬和奖励。 这十个方面基本上涵盖了从绩效目标到过程沟通到绩效考评等各个环节。通过这“十问”,直线经理们就可以对企业目前的绩效考评系统是否有效做一个针对性的分析,找出不足,加以改善,使绩效管理系统不断获得完善和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绩效考评只是绩效管理中诸多环节的一个方面,它并意味着绩效管理的结束,在其之后,我们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去完成。作为对员工发展负责的经理,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绩效考评结束之后的工作,使之不断完善和发展! 577

26、1001803090012095 5790368228596330825771001803090012386 5761373997357606965771001803090013594 5780775799025155125771001803090012387 5771649826018180515771001803090012138 5721311921589183265771001803090012359 5790368223610760535771001803090012356 5761352861437917425771001803090012355 57508786970469327

27、917088100343355274 10122994432583337917088100343355275 10186673293883200817088100343356107 10158115250150052217088100343356108 10100018005987173217088100343354295 10107419414268701717088100343356184 10187866086962880217088100343356185 10177583117408667417088100343356109 10108601437357284617088100343356110 10115220721601491617088100343355237 10102704160570270917088100343355238 10122936486142541417088100343356169 10186220440263571817088100343354928 1017606540897888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财经 > 绩效管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