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空海漢文學著作注本六種解題.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133299 上传时间:2024-06-19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2.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空海漢文學著作注本六種解題.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空海漢文學著作注本六種解題.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空海漢文學著作注本六種解題.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空海漢文學著作注本六種解題劉慧婷 三教指歸 是空海早年所撰比量儒、道、佛三教優劣的日本漢文學著作,初成時題名 聾瞽指歸,後經空海改訂序文及卷末十韻詩題作 三教指歸。遍照發揮性靈集(下簡稱 性靈集)是空海的個人詩文集,也是日本存世最早的漢詩文别集。初由空海弟子真濟於承和二年(8 3 5)編成十卷,惜後三卷在流傳中散佚;日僧濟暹於承曆三年(1 0 7 9)補編 續遍照發揮性靈集補闕鈔 三卷,與傳存的前七卷合而爲一,成爲後世閲讀的通行本。二書編撰完成後相關注釋之作不斷涌現,且多以漢文撰成。發揮拾遺編是江户時期學僧尊賢據石山寺書府藏淳祐親筆抄本所刊空海與官吏、友朋和弟子等往來書信的結集,其間亦附入尊賢

2、本人的注釋和見解。三教指歸 性靈集 發揮拾遺編 三書凝聚了空海漢詩文創作的光輝成就,諸種注本反映了空海漢文學在後世的傳播與受容。本文選取傳習堂藏稀見空海漢文學著作注本六種略作解題,以饗讀者。一一 三三教教指指歸歸私私注注 三教指歸私注 五卷五册,文露著。萬治三年(1 6 6 0)刻本。白口,四周雙邊,對花魚尾。半葉1 0行,行2 0字,有朱筆點句。各册書封題“蓮華院經藏”,各卷首葉鈐朱印“蓮華院”,卷三、卷四内封題有“東大寺沙門實“傳習堂”爲恩師金程宇先生書齋之名。幸得金師之助,筆者得見其所藏珍稀文獻,獲金師首肯後撰作解題,謹致謝忱。雄”之署。此書刊本流傳稀少,僅國文學研究資料館、大正大學、高

3、野山寶城院等六處珍藏。國文學研究資料館另藏有天正三年(1 5 7 5)乘賢房隆盛寫本 三教指歸私記 三卷三册,各卷卷端署“周憲公記(之)”,經對比,寫本内容大體與刊本一致,應屬同一系統,個别字句有增删之處。結合國文研館藏萬治刊本卷一“文露記之”之旁亦存有墨迹“周憲公”署名,或可推測此稱呼可能爲文露之號。文露,生平未詳。此刊本前後無序、跋等説明成書緣起之類文字,現僅能就其刊寫面貌略述一二。本書最爲突出的特征在於通篇由假名與漢文交匯而成,一定程度上爲江户初期日本人閲讀和理解 三教指歸 提供了較大便利。全書以解析 三教指歸 詞句義旨爲主,就編纂體例而言,首先舉出所釋詞句,隨後或指明出典,或闡釋語意,

4、或發表己見,釋詞句式多用“者,也”“一義云”“又一義也”“意也”等等,且常以“私云”“私曰”“私思”道出著者見解。三教指歸 較爲早期的注本有成安注、敦光注和覺明注三種。就注釋内容而言,前代成安本和覺明本爲本書的編寫提供了相當豐富的引證資料。例如,卷一注“伶倫”云:“安:書曰:崑竹未剪,鳳音不彰。”卷二注“虎卧”云:“安:虎卧,曰:懸針、垂露、反鵲、回鸞、魚鱗、虎爪抄等筆法也。”此二例即明顯引自成安注。此外,尚有大量雖未明言出自成安,實則亦與成安本内容高度一致者,如卷二注“一稱之因”所引 法華經 五戒經。同樣,卷二注“西河”所引 史記 雜抄 之語則與覺明 三教指歸注 相一致。由此可見,文露或直引

5、漢文語段,或混以假名訓釋,對早期注本中的引據文獻充分予以選取和吸收。佐藤義寬指出,現今傳存的成安注抄本有三種,即大谷大學圖書館藏本、尊經閣文庫藏本和天理圖書館藏本,其中大谷本最古老且完整,并附有821域外漢籍研究集刊 第二十四輯成安注可參見佐藤義寬 大谷大學圖書館藏 三教指歸注集 研究翻刻篇,大谷大學,1 9 9 2年,頁12 2 6;敦光注可參見太田次男、稻谷祐宣 平安末寫三教指歸敦光注 解題翻印,原載 史學 第4 1卷第1號,1 9 6 8年,後收入太田次男著 空海及白樂天著作係注釋書類調查研究 上,勉誠出版,2 0 0 7年,頁35 1;覺明注於寬永六年(1 6 2 9)初版,後有寬永十

6、一年(1 6 3 4)、正保二年(1 6 4 5)刊本。傳習堂藏寬永六年中野五郎左衛門刊本七卷七册。頭注和脚注,覺明在編纂 三教指歸注 時對部分頭注和脚注亦加以吸收。經比勘發現,文露本中亦有采納最早見於成安本頭注和脚注文獻的情况,以卷二對人物“左慈”的注釋爲例,成安引用 白氏六帖 作爲注文,而傳世抄本中的頭注 法苑珠林 引文是成書之後後人增注的;覺明本將兩種注釋均予采用,且把 法苑珠林 列在 白氏六帖 之前,一同作爲該句的出典注釋,顯然是沿用成安注本系統而成;文露本則僅選取成書較早的 法苑珠林 作注,且雜以少許假名,文字上亦有所删削。此外,卷二中“莫顧十韻之銘”一句,文露首先指明典出東漢崔子玉

7、 座右銘,載録全文後又云:“座左銘并序,本朝中書王作也。大唐八十九死白樂天述其(眠書)不盡 之者,作 續(左)座右 銘。本朝愚叟元謙光拾其遺,是云 座左銘 也。”由此引據前中書王序文道出白居易 續座右銘 和兼明親王 座左銘 與崔子玉 座右銘 皆屬勸誡之文。文露在抄録兼明親王全文後,復載有如下文字:寧與智者怨,不與愚者親。造十惡五逆,有深重之燃。人身得難得,盍學佛法信。攀高木蘿葛,憑百尺杖臻。蚊蛇着鳳翼,登百里青天。隨世似有望,背俗如狂人。寧世間何所隱一身,不净土何有諧思所,不聖衆誰有晙心人。口令如鼻終身無過,守口攝意莫犯辜身,如是觀行則得度世。尸雖在閻浮塵蓬根,魂愆炎魔獄率苛責,知之思之華備佛

8、前。雖少香華芳通净土,子卧寅起速拂妄雲,止無益語可唱佛名。寸陰寸時勿成徒身,常趣行學道莫遊戲,遊戲懈怠始爲愚人。乘三佛馬到慈悲原,荷煩惱草繫牛於門,釣得心魚勿誓教筌。常念彌陀開來迎門,住淤泥中常願心蓮,遂以惑障勿縛此身。崔子玉 座右銘 融合了儒、道二家處世待人的規誡思想,白居易 續座右銘 在儒、道二教的基礎上滲入了些許釋家出世觀,而兼明親王 座左銘 中雖然有體悟老莊思想和佛教教義的情感傾向,尚且無法擺脱人生困頓的消極意緒。與前三者不同,上述文字則是從徹悟世間無常、以六度法門規約自身的釋家教義出發而創作的銘文,在注釋弘法大師文句的同時,似乎娓娓道出身爲佛門弟子的通透感悟。921空海漢文學著作注本

9、六種解題參見佐藤義寬 大谷大學圖書館藏 三教指歸注集 研究,頁2 2 92 6 7。二二 三三教教指指歸歸注注删删補補 三教指歸注删補 七卷七册,運敞著。寬文三年(1 6 6 3)春三月洛陽寺町中野小左衛門尉、前川茂右衛門尉刊本。白口,四周雙邊,單花魚尾。半葉大字5行,行1 5字;小字1 0行,行2 0字。版心題“三教指歸注”。卷首附萬治二年(1 6 5 9)春二月運敞撰 三教指歸注删補序,半葉5行,行1 0字,序末鈐有“運敞”“泊如之印”印鑒;後附 造論緣起 以述空海撰作之緣起。卷七末附弟子隆敞跋文。傳習堂本卷一載有較多批注。此書撰著始於明曆三年(1 6 5 7)春二月十五日,初成於是年冬十

10、月初七夜半,萬治二年(1 6 5 9)秋曾校合一過,寬文三年(1 6 6 3)三月初刻,寶永三年(1 7 0 6)再版。寫本頗爲稀見,僅知京都大學藏有一册;刊本流傳較豐,内閣文庫、早稻田大學、高野山三寶院等三十餘處有庋藏;排印本收入 真言宗全書 第四十卷。國内北京大學藏有兩部,皆屬李盛鐸舊藏,一爲題“萬治”刻本四卷四册,典藏號L S B/3 1 2 7,“萬治”實爲各卷末尾所記校合之年,時間早於初次刊行之年,推測此處著録可能微誤,二爲寬文三年中野小左衛門尉刻本,存三卷三册(卷五至卷七),典藏號L S B/2 4 1 6;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寬文三年刻本一部,七卷七册,索書號1 3 4 4 3 1。

11、運敞(1 6 1 41 6 9 3),生平見 續日本高僧傳 卷四 京都智積院沙門運敞傳、瑞應僧正泊如和尚年譜。字元春,號泊如,俗姓藤原氏,攝津(今大阪府)人。十六歲得度出家,精研顯密之學。後以講授 三教指歸 性靈集 聞名。寬文元年(1 6 6 1)受推舉補任智山派第七世能化之職,寬文五年(1 6 6 5)拜謁德川家綱獲賜智山土地。延寶元年(1 6 7 3)修建經藏院貯藏 大藏經,又制定儉約令,大張智山綱紀。天和二年(1 6 8 2)隱退瑞應山後專事著書振興智山義學,時以同名士交遊賦詩作文爲樂。智山徒衆崇敬其德行學問,尊稱其爲“近代師”。門人有信盛、寬海、宥鑁等。一生著述宏富,文學方面除本書外尚

12、有 三教指歸愚聞記 七卷、三教指歸删補私記 七卷、三教指歸草案 一卷、性靈集鈔 十卷、性靈集便蒙 十卷、性靈集便031域外漢籍研究集刊 第二十四輯參見種智院大學密教學會内密教大辭典再刊委員會編 密教大辭典(增訂版)第一卷,法藏館,1 9 6 8年,頁1 3 2。蒙補闕録 十卷、瑞林集 十五卷、退隱唱和集 一卷等。卷首自序中運敞撰作 删補 之緣起交代甚詳。序文自“夫六爻深遠”至“兆開闢先”先言儒、道二教處於“乾坤”“天地”之間,範圍較窄;“三際絶名,百億廢説”以下突出釋教之“三際”如“世界海”,包羅萬象。自“我能仁氏之興世也”至“銷骨之警”通過叙説世尊降誕、應現、説法以明佛教導引衆生之功德,隨後

13、舉出道安 二教論、法雲 辨量三教論、姚唸 三教不齊論三種著述以示唐土比量三教優劣之傳統,從而引出空海撰作 三教指歸 之用意,即“以閑親識之誑誘,且箴頑甥之昏荒”,而此書亦成爲“我門以爲齠丱始學之手鏡”。結尾交代注釋緣起:“先藤吏部敦光及成安卿等各撰注解,後覺明采輯二家合爲一部。雖集而大成,尚未爲詳悉焉。且又行本蠹損漫漶,書誤絡繹。卜商不遑改三豕,邢劭不得稱一適,攬者患之。余之闇短,二三莫逆,失鑑逼請,勢不獲已。私從事删補,則速僭越之戾不小,頫俟博達之補苴云。”概言之,古來雖有藤原敦光、成安、覺明三人注本,但作者認爲仍未詳備,且多蟲蛀缺損、漫漶訛誤之處,於是在朋友敦請下撰著 删補,期盼後人匡謬補

14、闕。卷七文末武州蕨邑三學教院住持隆敞所書跋文云及此書撰作及刊行始末。其中“兼綜衆藝”一詞典出 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 卷一 入漫荼羅具緣真言品第二之一,大毗盧遮那成佛經疏 釋云:“兼綜衆藝 者,謂妙善世間種種伎藝也。謂聲論、因論、十八明處、六十四能、算數、方藥、觀相、工巧之類。緣漫荼羅所要,皆不假於人,則造次施爲,無闕乏之過,然後堪作阿闍梨。復次行如是法中,盡與實相不相違背,名爲妙善衆藝。復次於一切總持三昧門道品,諸度四辨四攝力無畏等,皆得善巧,則能隨意造作秘密漫荼羅,名爲妙善衆藝也。”三教指歸 涵蓋儒、釋、道三教義旨,熟諳諸典方能闡釋其中要義,運敞的内外學修養藉此充分展現。至於此書撰作之緣

15、起,據跋文可知,原是運敞講授 三教指歸 時對古來舊注之訛謬時發己見,“諸徒同音請筆之紙”,“時時勸勵集記”,隆敞即其中之一弟子,後得其師所成七軸,“閲之則若宵行之逢燭,調飢之嘗美”,歡喜之餘即組織131空海漢文學著作注本六種解題善無畏、一行譯 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 卷一 入漫荼羅具緣真言品第二之一,大正藏 第1 8册N o.8 4 8,頁4上;一行記 大毗盧遮那成佛經疏 卷三 入真言門住心品之餘,大正藏 第3 9册N o.1 7 9 6,頁6 1 2上。刊行,以期與同道共相研習。删補 所注文辭涵蓋人名、地名、物名、職官、稱謂、用典、音讀、史實、考辨、疏解大意等諸多類别,其中尤爲值得注意的是

16、對舊注的引用與辨正。運敞在自序中特别提到敦光、成安、覺明注本“未爲詳悉”,隆敞於跋文中亦云及其師“舉舊注之所不備,斥古來之所有謬”,可知運敞注文在引用内外典解釋空海原文的同時,着意援引利用古注并對訛誤之處予以匡正。如卷一援引“舊注引 良吏傳”注釋“縱之”、卷二援引“舊注引 列異記”注釋“鄧幹”,卷三援引“舊注引鮑昭(照)擬古詩”注釋“筆峰”,卷四援引舊注所引 抱朴子 注釋“鐘鼓鏗鏘,已奪耳聰”等等,經比勘,這幾處引文皆與太田次男、稻谷祐宣整理的靈友會勝賢寫敦光注本、寬永六年刊覺明注本内容一致,可以推測運敞所引“舊注”應當與此二本關係密切,或屬同本。又如卷六注釋“玉藻所歸之島”時云:“舊注:成安

17、曰:指讚州也。”注釋次句“橡樟蔽日之浦”時又云:“舊注:成安本注曰:多度郡也。”兩處引文與大谷大學藏 三教指歸注集 内容相合,可見成安注本確爲運敞所采。相較匡正之處而言,認同舊注并予以引用者數量稍豐,可見運敞對古注中相當一部分觀點還是抱以尊重信據的態度。此外,直指舊注訛誤者,如卷六批駁對“溜”字“作淄澠之 淄 解”,同卷又指出舊注引魯陽公麾日之事不符合原文所云“魯陽書”之意。除糾正舊注訛誤外,運 敞 亦 偶 以“古 鈔 以 爲 太 非 矣/非 是 矣”“古 記 曰 竊謂”此類按語形式對古鈔本注文中的訛謬予以申明,以期爲後學提供一個較爲可信可采的讀本。關於運敞此著的注釋方式,以下幾點值得注意:其

18、一,使用他本參校,關注各本異文,如校“扣攄隱鈴”中“攄”字云:“他本作 攎,非也。”其二,文獻若是自某書轉引而得,時常標明所出,如釋“學堂”云:“國都城記 曰:魯城北有孔子學堂。(見於 初學記。)”其三,以“或謂/曰”“一謂/説”“或以爲”等舉述前人觀點,以“按”“今言/謂”“今云言”“蓋”等叙説己見,以“見於上”“見於某卷注”等明晰各卷之間彼此互見者,不明之處以“未詳”“未詳其説”表存疑;其四,以小注補充説明未盡之意,如釋“拔母苦”時,引 净土盂蘭盆經,并以小注説明此經“不入藏中”。此書江户時期流傳廣泛,被認爲是“詳細且最有權威的注解書”。其後,有關該書的注釋續作層出不窮,如佚名 删補三教指

19、歸見聞集、净嚴231域外漢籍研究集刊 第二十四輯 三教指歸删補私考、智覺 三教指歸注删補私記、梅國泰音 三教指歸注删補序解、佚名 三教指歸注删補序注拔書 三教指歸注删補續考 三教指歸注删補續考補遺、梅國泰音 三教指歸删補鈔、本和 科三教指歸注海浮集 等。三三 三三教教指指歸歸注注删删補補序序注注 三教指歸注删補序注 一卷一册,運敞著。萬治二年(1 6 5 9)成書,延寶三年(1 6 7 5)季秋丁子屋源兵衛刊行。白口,四周單邊,無魚尾,版心題“三教序注”。半葉大字5行,行1 5字;小字1 0行,行2 0字。書封題署“俊僊”之名。刊本流傳稀少,僅龍谷大學、高野山持明院、金刀比羅宫圖書館等七處館藏

20、。此爲 三教指歸注删補序 之注解,釋詞涉及人名、職官、稱謂、典故、音訓、史實、大意疏解等諸多方面。先列序文原句,其次概述該句中心内容,再次交代句内詞語含義及出典,最後時以“今言”句式闡明所釋文句的豐富意藴。此種自注序文的著作方式不僅能够直接傳達作序者本人用意,也可以方便讀序者清晰直觀地理解運敞對 三教指歸 文章義旨的闡釋空間。經筆者初步統計,序注 引書達8 0種,廣涉經、史、子、集四部之書及釋家經典,其中引用頻次較高者如 文選2 0次、廣弘明集1 2次、孟子6次、史記6次、莊子6次、周易5次、尚書4次、漢書4次、妙法蓮華經4次、高僧傳4次。通觀四百餘字的序文與詳盡的出典注釋可知運敞對中國古代典

21、籍的熟諳和深厚的漢文學養。值得注意的是,運敞注解“手鏡”時引用了 俱舍正法教手凡聖界地章,推測可能爲 辯凡聖因果界地章 異名。唐代宗時沙門良賁撰有 凡聖界地章 二卷,未見歷代 大藏經 收録,中土久佚。空海 御請來目録 著録 辯凡聖因果界地章 二卷,其 秘密漫荼羅十住心論 亦多次引用該書,由此可知此書得益於空海携歸日本而留存至今。大正大學綜合佛教研究所編著 凡聖界地章 對331空海漢文學著作注本六種解題渡邊照宏、宫坂宥勝校注 三教指歸 性靈集,收入 日本古典文學大系 第7 1卷,岩波書店,1 9 6 5年,頁3 23 4。此書予以翻刻校訂和解題,爲今人研究良賁的撰述與思想提供了極爲珍貴的文獻資料

22、。四四 新新點點袖袖珍珍性性靈靈集集 新點袖珍性靈集 三卷三册,印融私分文句本。具體刊行時間未詳,江户時期前川茂右衛門刻本,京都山城屋佐兵衛梓行。四周單邊,半葉8行,每行字數不等。白口,版心上方題“性靈”。有朱文校,卷首鈐圓形“服部”朱印,書封以朱筆題“野尻海傳”。此袖珍本流傳稀少,僅知高野山大學、高野山西禪院、龍谷大學、御茶之水圖書館見藏。印融(1 4 3 51 5 1 9),傳見 本朝高僧傳 卷十八 紀州高野山沙門印融傳。室町時期高野山無量光院學僧。字賴乘,武州久良岐郡久保邑人。長禄初年(1 4 5 7)由三會寺賢繼引導,從醍醐流淵玄研學,又與長圓、圓鎮二大德探究西院流能禪方之奥秘。後住高

23、野山修行,業成位列無量光院致力於筆削之事。晚年時憂心關東密教衰勢,東行住武州鳥山三會寺樹立法幢。弟子有是融、覺融。平生著述達1 5 0餘種,文筆類有 文筆問答鈔 三卷、三教指歸文筆解知鈔 三卷、秘鍵文筆鈔 一卷。關於“文筆”句法的探討,存世文獻較早見於唐代佚名所撰 賦譜,編者將賦句分爲壯、緊、長、隔、漫、發、送七類,爲後世了解當時賦格類著作提供了較爲規範的文本指南。該書很早即傳入日本,對日本漢文學影響頗深。藤原宗忠(1 0 6 21 1 4 1)作文大體雜筆大體、了尊 悉曇輪略圖抄(1 2 8 7)即有沿用。其後印融撰有 文筆問答鈔 三卷,卷中“雜筆句體事”以問答體舉例述及八種“句體”:問:次

24、雜筆句體如何?答:此大有八句,所謂發句(一字、二字、三字、四字)、壯句(三字)、緊句(四字)、長句(五字乃至九字)、隔句(十字已上)、傍句、漫句、送句也。又於隔句有六句法:輕隔句、重隔句、疏隔句、密隔句、平隔句、雜431域外漢籍研究集刊 第二十四輯參見 密教大辭典(增訂版)第一卷,頁1 1 2。參見張伯偉先生編著 全唐五代詩格彙考,江蘇古籍出版社,2 0 0 2年,頁5 5 5。隔句也。印融以舉例的方式對諸種句體予以演示,“隔句體”中又列“平他他平樣”一節舉例闡説隔句之“筆體多端,釋義無妨”。“傍句體”中特别將此體與“發句”予以區别,云:“對發句云之,於其段段先舉發句、次用傍句故也。傍者,次傍

25、之義也。”下又列“發句與傍句體”一節論説各類發端之辭在不同語意下的擇取與運用,末云:“已上 秘府論 文也,肝要,故切引之。”通覽 文筆問答鈔 全書,作爲有意識地對漢詩文創作方法予以系統歸納總結以示諸弟子的教程,文鏡秘府論 三教指歸 性靈集 三書頻頻爲其徵引采用,由此可見印融對空海詩文極爲熟悉,并視之爲漢文學創作的範本。船津富彦指出,由於存世的室町時代詩文理論資料匱乏,該書雖極其簡練且爲入門性質,却是了解其動向的重要材料。印融私分文句本 性靈集 在體例上側重標注空海文章的句法結構與格律運用情况,以每一文句爲單位,於各句上方小字標記句法結構,於各句之末小字標記平他格律。句法結構既包括文字數量,如“

26、四字”“五字”“六字”等,又包括文句特征,如“發句”“雜釋”“平隔句”“疏隔句”等,還有將二者結合的表述,如“平 四字”“密隔句 上五下六”“雜 上五下八”等等。此外,部分詞句以“御表名/御表/表名”“引證”“甄録”小字標注所指,意在突出人物稱謂、徵引之文和載録名目三類詞句屬性。對比 文筆問答鈔 與私分文句本 性靈集 可以看出,内容上,性靈集 爲 文筆問答鈔提供了豐富的文句用例;文法上,文筆問答鈔 所涉句法術語充分運用於私分文句本 性靈集 中,空海高超的漢文學素養和創作實力藉此得以展現。傳習堂藏本形態上爲袖珍本,推測當時日本讀者亦時常將其隨身携帶,以便品讀,空海與印融穿越時空,共同爲讀者提供了

27、漢文創作的簡明指南。五五 性性靈靈集集鈔鈔 性靈集鈔 十卷十二册,實翁著。傳習堂藏本刊行時間未詳,各卷末531空海漢文學著作注本六種解題内閣文庫藏延寶九年(1 6 8 1)文臺屋宇平求版。船津富彦 文筆問答鈔覺書 特漢詩論,密教文化 第1 4號,1 9 5 1年,頁5 46 2。存“宥廣”署名。闊黑口,對花魚尾,四周單邊,大字半葉7行,行1 7至1 9字;小字半葉1 3至1 4行,行1 8至2 0字。實翁此著成於元和七年(1 6 2 1),高野山西禪院藏寬永三年(1 6 2 6)寫本。刊本於寬永八年(1 6 3 1)首次梓行,高野山金剛三昧院和三寶院見藏;正保二年(1 6 4 5)再版,大谷大

28、學、高野山大學、早稻田大學等多有館藏;高野山真别處另藏有元禄七年(1 6 9 4)刊本。經比較,傳習堂藏本與早稻田大學藏十卷十二册本版式相近,且卷末均有“於洛陽四條寺町前川茂右衛門尉梓行”牌記,推測二本有可能屬同一系統,但早稻田本牌記右方并刊有“正保二(乙酉)歲三月吉辰”字樣,傳習堂本無之。實翁,高野山西室院學僧,生平事迹未詳。書末附有如下識語:元倭七白辛酉仲夏七日綴之畢,埜(野)山桑門谷上西室院權僧正實公是此 鈔 者。余誠以老眼耄筆令書寫之,唯是若年之被引餘習,忘後生惠眼嘲哢者也。右此一部十二册者,南山西室前實翁阿闍梨之所造也。蓋聞説處可以箸(著),古俙(事)可以考。搜羅秘經,推而引之;漁獵

29、外傳,源而流之。本文百篇之要,三得其二。然而不難於熟讀,以其文碎也。故衆减(咸)曰:其 性靈集 也,字字采異訪奇,句句華食實既。今隨而釋之,略此附叙之。然可視此抄而已,以故去壽星之項,始營旃今也。第一段交代此 鈔 於元和七年七月七日書畢。據“余誠以老眼耄筆令書寫之”推測“余”可能指實翁之師,意爲實公幼年,師令之抄寫 性靈集,徵引典籍,披覽研習,“忘後生惠眼嘲哢者也”蓋爲謙辭,即期盼今後得此 鈔 者在覽讀之餘多加批評指正。第二段爲其師評語,他認爲實翁此 性靈集鈔能够在徵引内外典的基礎上考釋詩文源流義旨,大體能够掌握原文含義。隨後又評價 性靈集 中的文章“字字采異訪奇,句句華食實既”,篇幅較爲短小

30、,并不難熟讀。最後教導後輩切不可認爲讀過此 鈔 即已領會個中要旨,因爲注釋還遠遠無法展現大師的精妙哲思。據此識語或可推測各卷末所署“宥廣”有可能即爲實翁之師。就引書類别而言,實翁所涉既有中國傳統經、史、子、集四部之典及釋家内典,如 毛詩 玉篇 蒙求 史記 世説 文選 不空三藏表制集 妙法蓮華經 等,亦有空海本人著作、相關注釋書和其他日本漢籍,如 文鏡秘府論 三教指歸 顯密二教論 即身成佛義 秘藏記 秘藏寶鑰631域外漢籍研究集刊 第二十四輯 久米寺流記 小野纂要 舍利供養式 般若心經秘鍵略注 等。相較運敞 性靈集鈔 之細密詳實,實翁本并未對文句出典予以一一考覈,廣引諸書考辨注釋,但大體能够對各

31、篇詞句予以解釋,酌情引典,時以“以之爲本據”“依此意”等句式闡析文句。正文之下,實翁采用印融私分文句本標記句體和平仄,有助於讀者把握詩文的句法結構和聲韻頓挫。注文中尤爲可貴之處在於對部分詞語以假名標記和文訓讀,爲江户學人正確理解漢文詞義提供了較大便利。實翁還常以“一義云”“又一義”“或文云”“或人云”備列他説,以“私曰”“私云”闡説己見。此外,其注釋最富特色之處在於常以問答體析解文句。如釋 遍照發揮性 靈 集 序 篇 題 時 運 用 問 答 形 式 闡 發“集”與“序”之 間 爲 何 無“并”字:問:何故無“并”字乎?答:他人製作,故偏云“序”也。凡“并”者,正宗與序分共并自作義故也。(云云)

32、是則 文選 梁昭明太子撰、劉孝綽序,尚書 孔子作、孔安國序也。何無“并”字,但如 戒疏 業疏 之序,序、正共南山作,無“并”字所詮加,不加依作者意樂歟?一義,取正宗内題兼爲序題,時安“并”字,如圭峰 蘭盆疏,彼 疏記 曰:“并序者,謂以疏題兼目序首。(云云)”答句首先闡明無“并”字是因爲序文乃由他人(真濟)所撰而非著者(空海)自撰,所以僅云“序”而非“并序”。其次,指出有“并”字者乃正文與序文皆爲作者自著,“正宗”“序分”爲佛教術語,意指佛經中正文與序文部分。再次,舉外典 文選 尚書 之正文與序文均由二人分别撰作。復次,舉出反例,如道宣所著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 四分律删補隨機羯磨疏 序文與正文之

33、間亦無“并”字,推測係作者主觀使然。隨後又以“一義”舉宗密 盂蘭盆經疏 和元照 盂蘭盆經疏新記 道出另一種理解:“并”字取“兼”之意,旨在取正文之題兼作序文之題。問答體爲讀者理解文義提供了更爲直觀的語言環境,注者用層層遞進的方式引據内外書闡明個中緣由,并以“一義”另附他説,反映出深厚的内外學修養和漢文功力。731空海漢文學著作注本六種解題六六 發發揮揮拾拾遺遺編編 發揮拾遺編 一卷一册,尊賢編。明和八年(1 7 7 1)冬中野宗左衛門、額田正三郎刻本。白口,四周雙邊,對花魚尾。半葉大字6行,行1 7字;小字1 2行,行1 7字。平安時期内供奉僧淳祐(8 9 09 5 3)曾親筆抄寫空海遺文,江

34、户學匠尊賢在石山寺書府發現該書,引經據典對其加以簡要注釋,明和八年(1 7 7 1)刊行,是爲 發揮拾遺編。刊本頗爲稀見,初版僅知大正大學、龍谷大學、高野山持明院等八處庋藏。文政五年(1 8 2 2)是書再版,静嘉堂文庫、大谷大學見藏。整理本見於 定本弘法大師全集 第七卷。傳習堂藏本書封存“甘華園”墨迹,題簽下方鈐有橢圓形朱印“甘華印”,序文首葉卷端下方鈐有“甘華園文書藏”朱印,序文末葉刊有“尊賢”“師子吼”兩方印鑒。卷末牌記葉右方鈐有“石山密藏證印”朱印,上方題云:“每部不認此/印者係僞刻。”牌記刊云:“明和辛卯冬恭以净財鍥/發揮拾遺編 一卷/兹冀/報恩謝德見聞獲福令法久住利益人天/近江州石

35、山寺密藏院知藏。”牌記左下方以墨筆記云:“於平安京極之街文房而獲之甘華園惠宏。”是知此書遞藏有自。尊賢(1 7 4 91 8 2 9),石山寺寶塔院大僧都法印,尾州人。初投僧濟遍門下,寶曆 十 年(1 7 6 0)於 石 山 寺 密 藏 院 由 尊 濟 僧 正 得 度 出 家,十 三 年(1 7 6 3)補任權律師,明和四年(1 7 6 7)在密藏院尊濟僧正處接受傳法灌頂,寬政九年(1 7 9 7)任僧正。晚年在山内寶性院一側建造“知足院”,享和二年(1 8 0 2)退隱於此,時人以“知足庵僧正”或“足庵僧正”稱之。弟子有尊昌、信紹、濟豪等。性情温厚篤實,平生廣涉内外諸典,博聞强識,精研事教二

36、相。又以保存法寶爲念,整理修補石山寺經藏一切經八十餘筐、聖教三十餘筐及香聖教唐櫃等,并編有目録,功績頗宏。著有 石山靈迹集 石山寺年代記録 石山僧寶傳 石山寺座主傳記 各一卷,知足庵隨筆 知足庵日記 各八卷等。余嘗於當寺書府得内供奉淳祐自寫所藏大師遺書,固雖歷載曠遠,其廢已久。一發簡則字字瞭然,厥旨見矣。此彼 性靈集 散軼者831域外漢籍研究集刊 第二十四輯參見 密教大辭典(增訂版)第三卷,法藏館,1 9 6 9年,頁1 4 2 11 4 2 2。餘乎?將以準先志流於代,於是名曰 發揮拾遺編。然亦 高野雜筆所載,其文屢同,稍有出没,遂乃修注引,考較典故,校讎之既畢,或夫今人傳書不顯,以堅秘寶爲

37、要,其秘寶可也,曷其偏哉。古先聖之著書垂世也,匪必爲藏金匱石室,附祝融充蠹腹,其要在施於後泛利焉。余不肖亦豈庶幾乎惡效。夫偏不顯於世,微言之至,呆以泯泯廢邪。而今此 拾遺編 備彼微言之一,亦其何讓焉。上述文字見於尊賢所撰序文,其間述及 發揮拾遺編 編纂緣起,乃因真濟所編 性靈集 後三卷亡佚既久,其在石山寺書府發現淳祐親筆所書大師遺書很可能爲彼書之散佚者,“將以準先志流於代,於是名曰 發揮拾遺編”。文中所及 高野雜筆 爲後世編纂之空海書信集,編者未詳,據序文知尊賢當時曾將二者内容予以比勘,得出“其文屢同,稍有出没”的結論。祖風宣揚會編 弘法大師全集 卷十 高野雜筆集 文末按云:諸宗章疏録 云:“

38、高野往來集 二卷、高野雜筆集 一卷。(按:近刻 發揮拾遺篇 與此大同,稍有出没。)”又 弘法大師年譜 第一卷援引書目中云:“發揮拾遺 高野往來(又云 高野雜筆 及 拾遺性靈集)。”依是思之,今所出本,及醍醐三寶院所藏古寫本,并 續群書類從 所載本,即 章疏録 所謂 高野往來集 二卷是也,此本或名 高野雜筆,或名 拾遺性靈集 也。又石山寺所藏古寫本(外題 大師文章)及 發揮拾遺編,即 章疏録 所謂“高野雜筆集 一卷”是也。又見醍醐所藏 高野雜筆集 下卷古寫本,卷末載唐人徐公直、徐公祐、雲叙、李鄰、志圓、法滿等贈義空、道昉二禪師并惠萼禪師書翰數篇,而延寶開版 雜筆集 削之不存。又石山寺所藏 大師文

39、章 古寫本亦具載彼書翰,而依此所編 發揮拾遺編 亦削之不存。章疏録 云“稍有出没”者,即指此書翰有無耳。然彼書翰數篇,元是唐人作,且於我大師無些關係,先賢既削之,今不敢加者,亦爲此也。此段按語指出空海書信集存在若干異稱,諸本之間亦有擇取篇目多寡之差異。值得注意的是,編者曾目驗石山寺藏 大師文章 古寫本,指出文末收録唐人書簡數篇,但 發揮拾遺編 削之不存,日僧謙順編纂 諸宗章疏録中所謂“稍有出没”即指篇末書翰之有無。尊賢於序文中既提及 高野雜931空海漢文學著作注本六種解題祖風宣揚會編 弘法大師全集 卷十,吉川弘文館,1 9 1 0年,頁2 2 52 2 6。筆,且延寶本 高野雜筆集 亦删削書翰

40、,據此或可推測尊賢所據比勘之 高野雜筆集 有可能爲延寶本。發揮拾遺編 收録空海書信三十八封,旨在掇拾空海遺文傳於後世。謄録大師文章的同時,尊賢亦“考較典故”,就人名、地名、職官、稱謂、用事等諸多方面對文句中可資附按之處加以注釋。著眼於尊賢的引書來源可知,首先,空海書信中涉及大量日本官職,職原抄 成爲最主要的注釋書,引書頻次高達1 4次;其次,中日類書是注釋的重要支撑,如 太平御覽 翰墨全書 事文類聚 壒囊鈔 等;再次,空海書信中部分詞彙使用襲自 不空三藏表制集 中的表贊、皇帝制敕和批答,故而尊賢於注釋中亦舉出相關文句以示師法相續,傳承有自;此外,日本撰述的引用主要源自史籍(類聚國史 續日本紀

41、元亨釋書)、詩文制書(弘仁皇帝御咏、寬平法皇賜渤海裴遡(頲)書)、空海本人撰述(秘藏記 御請來目録 金剛頂經開題)及後世注釋(御遺告釋疑 遍照發揮性靈集便蒙)。尊賢本人按語具有以下幾方面特徵:其一,文法上受日語表達習慣影響,如中國文言常作“某某書亦曰”,而尊賢則往往云“亦某某書曰”;其二,參據中國古典文獻校勘文字,如釋“微生之信,古賢所不取也”云:“史記:蘇秦曰:尾生與女子期於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柱而死。言尾生信之偏者不知其權,乃至抱梁柱而死,古賢者不必有尾生之行矣。按:微 恐 尾,微生高見於 論語。”其三,參據他種空海著作注本闡發己見,如注“信滿”云:“未詳行迹也,便蒙 爲 中使之名,今或不然,只通信者。”此處 便蒙 即指運敞 遍照發揮性靈集便蒙;其四,注意追溯本國相關詞彙史源,如釋“灌佛”時先引 法苑珠林 大宋僧史略,後云:“本邦昌泰帝延喜十三年灌佛於宫中,釋觀賢爲導師,是則官僚行浴佛之權輿矣。今或邊遠道俗不閑法用,不識因由,其或錯法軌,故兹泛攄,三方之來原然矣。”綜上,發揮拾遺編 保存了早期空海書信集的文本面貌,作爲傳世唯一對空海書信加以注釋的古典文獻,在校勘文字、指摘典故、考按史實方面堪稱空海書信研究之嚆矢。(作者單位:南京大學文學院)041域外漢籍研究集刊 第二十四輯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