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互联网%2B图书馆”思维下高校图书馆特色服务体系建设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11716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3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联网%2B图书馆”思维下高校图书馆特色服务体系建设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互联网%2B图书馆”思维下高校图书馆特色服务体系建设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互联网%2B图书馆”思维下高校图书馆特色服务体系建设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59-媒介经营管理MEIJIE JINGYING GUANLI“互联网+图书馆”思维下高校图书馆 特色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陈曼曼摘要“互联网+”的井喷式发展为各行各业的变革注入了新的创造力和生命力。“互联网+”的崛起为高校图书馆服务体系创新带来新契机。文章在阐述“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特色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对笔者所在学校图书馆线上服务的实际状况进行分析,指出现阶段高校图书馆线上服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高校图书馆应加强图书馆数字教参资源建设、建设图书馆线上服务平台、采用多元化阅读推广以及提升图书馆馆员服务能力等,从而实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图书馆业务的深度融合,为读者提供便捷而高效的

2、图书馆服务。关键词“互联网+”;高校;图书馆;特色服务;线上服务;服务体系;智慧图书馆近年来,以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成为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力1。我国高校积极探索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进行智慧图书馆建设,为读者提供访问便捷、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图书馆特色服务。智慧图书馆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图书馆业务场景深度融合的神经系统。对高校图书馆而言,运用“互联网+图书馆”的思维探索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新思路和新路径,为读者提供立体化、全方位、广覆盖的知识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实现自身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高校图书馆摆脱被边缘化的关键所在。一、“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特色服务体

3、系建设的重要意义“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应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图书馆业务融合,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层面的优势,构建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多种联系渠道,实现知识共享,并为读者提供更加个性化、多样化的图书馆服务2。“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特色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加精准的资源服务。高校图书馆通过对图书馆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为读者提供可以满足其需求的图书馆资源,并借助流程化、精细化的图书馆服务方式,增强读者获取图书馆资源的使用体验。第二,可以显著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提高读者对高校图书馆知识与信息服务的满意度。第三,可以为读者

4、提供更加丰富的服务内容。通过建设特色服务体系,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校际图书馆合作以及引进优质资源等多种方式,提供更加丰富的服务内容,满足读者对多样化资源服务、文献服务的需求。二、高校图书馆线上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我国高校高度重视图书馆线上服务体系建设,但由于建设时间较短,建设经验不足等,高校图书馆线上服务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线上服务体系不够完善。为了满足师生群体对图书馆线上服务的需要,目前很多高校图书馆都推出图书馆线上服务,但尚未形成完善的线上服务体基金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22年第二批立项项目“高校图书馆的线上服务和线下文化中心服务体系”的阶段性研

5、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20900700262133)。作者简介陈曼曼(1988),女,湖北武汉人,武汉东湖学院图书馆中级馆员。传播与版权CHUANBO YU BANQUAN-60-2023年第12期总第127期系。这就需要高校图书馆在对读者需求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完善线上服务内容,体现本馆特色,更好地为读者提供线上优质服务。第二,资源保障体系不健全。目前很多高校图书馆虽然开展了线上服务,并为师生提供了所需要的电子图书资源,但在服务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数据资源分散、重复服务等,而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提供的电子教材和教参资源不能满足广大师生的需求。笔者通过对高校图书馆进行调研发现

6、,很多高校图书馆虽然都订购或试用了十个以上全文电子图书数据库,但是依旧出现无法提供师生部分所需教材电子全文的情况,且有的专业课教参数据库虽然可以为师生提供教参资源,但是里面的内容并不全面,这势必会影响高校线上教学的开展。第三,数字教参资源不足。为了保障线上教学更好地开展,众多高校尝试开发各类线上系统,如开发教学教参系统等。而这些系统并未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有的系统会出现资源重复配置的情况,无法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由于各类线上系统没有集中在同一平台上,高校图书馆在构建教材教参数字资源库时,存在资源重复和配置不合理的问题。第四,数字资源的整合和挖掘不足。目前,笔者调研发现,仅有部分高校图书馆在采

7、购数字资源时开展了师生群体推荐工作,许多高校图书馆大多参考同类院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经验引进一些数据库,忽视对现有数字资源的深度整合和挖掘,出现现有数字资源和新引进数字资源利用率较低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高校图书馆在现有数字资源的整合利用等方面存在的不足。第五,阅读活动趋于同质化。笔者通过对本科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进行分析研究后发现,很多高校图书馆都在线上推出了多种阅读活动,包括阅读打卡、超星名师讲座等。就活动开展情况来说,虽然这些高校图书馆开展的阅读推广活动较多,但能体现学校特色的活动较少,无法充分调动读者参与的积极性。因此,高校图书馆需要进一步丰富线上阅读活动内容,不断创新活动组

8、织形式,从读者的喜好出发,增强线上阅读活动的吸引力。三、“互联网+图书馆”思维下高校图书馆特色服务体系建设建议针对高校图书馆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文章提出引入“互联网+图书馆”思维,实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图书馆业务场景融合,打造图书馆特色服务体系,具体建议如下。(一)加强图书馆数字教参资源建设为了满足广大师生对教参资源的实际需求,高校图书馆在建设图书馆特色服务体系之前应对教参资源进行数字化,从而满足师生群体在线学习的实际需要。第一,搭建教参资源数字馆藏平台。高校图书馆应加强对师生群体的教参资源需求的调研,并结合调研结果对各类数字教参资源进行整合,搭建具有本校特色且满足师生群体实际需求的教参

9、资源数字馆藏平台。一方面,高校图书馆可以对自有图书资源进行数字化扫描并上传至教参资源数字馆藏平台。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可以在各大电商平台采购相关资源,为广大师生提供充足的数字教参资源。总之,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对广大师生的需求进行分析研究,并从各专业实际情况出发科学配置资源,对缺少的资源要第一时间进行补充,以满足师生使用需求。第二,加强对教参资源数字馆藏平台的技术维护和资源更新。高校图书馆应组建专门的技术团队负责教参资源数字馆藏平台的技术维护、内容管理和更新,确保平台各项功能正常运行。同时,高校图书馆也要确保广大师生在校内或校外均可通过教参资源数字馆藏平台的文献传递功能及

10、时获取所需要的资源3。此外,高校图书馆也要加强资源更新,在保证线上资源库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与多家数据库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开通试用多种学术数据库,包括 IGI Global 学术电子图书全库、京东读书电子书阅览室、畅想之星电子书平台等。这样高校图书馆可以为读者提供更新、更丰富、更多样化的资源。第三,加强图书馆区域联盟建设,实现区域性图书馆共建共享。高校图书馆要进一步丰富数字资源,提高数字资源保障能力,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应用,为更好开展高校图书馆线上服务提供有效保障4。高校图书馆走区域性联盟电子教材系统建设道路:一是能使电子教材资源的利用得到保障,满足师生不断变化的需求;二是能够进一步加强教材资

11、源和学校课程之间的联系,使两者同步发展,相互补充。高校图书馆与本区域公共图书馆、他校图书馆之间加强合作,将优秀的教参资源聚合起来,提高资源利用率,能够避免资源重复建设,使所有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二)建设图书馆线上服务平台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并推动着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进程。高校图书馆在完善教参资源建设、开展线下传统阅读服务的基础上建设功能完善、体验良好的图书-61-媒介经营管理MEIJIE JINGYING GUANLI馆线上服务平台,能够满足广大师生的图书资源使用需求,为师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精准化、智能化的服务。第一,高校图书馆要对广大师生的资源

12、使用需求进行充分调研。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在线上和线下发放调查问卷、邀请师生群体代表讨论交流以及对师生群体进行访谈等多种形式,了解师生对图书馆资源、图书馆服务的多样化需求5。在了解师生需求的基础上,高校图书馆应通过应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对分散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为广大师生提供更优质和多样的线上服务。在有效调研的基础上,高校图书馆可以尽可能地提升资源与广大师生需求的匹配度,提升资源的利用率。第二,拓展图书馆服务范围和优化图书馆服务流程。高校图书馆要不断完善线上服务体系,科学整合资源,拓展图书馆服务范围,为广大师生提供所需要的信息推送、文献传递等服务。高校图书馆可以构建一站式、智能化的服务平台,

13、通过这个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从而节约人力资源,促进所有资源的科学配置,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高校图书馆也可以将5G 技术与物联网技术与图书馆服务系统融合,完善现有功能,从而更好地实现信息互联,为教师、学生、科研人员等不同层级的人员提供良好的线上服务。通过拓展图书馆服务范围和优化图书馆服务流程,高校图书馆可以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作用,实现优质在线资源的有效共享和合理利用,实现对读者服务需求的及时接收,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线上服务。第三,提供多样化的图书馆服务,推进特色服务体系建设。高校图书馆应通过应用“互联网+图书馆”思维打造智慧图书馆,依托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智能化、精准化的服务。高

14、校图书馆通过运用5G 技术、人工智能、体感交互等技术,并借助各种智能终端设备,能够促进阅读需求的智能反馈,精准掌握读者需求,弥补问卷调查等调研形式的不足,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内容。例如,很多高校图书馆都在各类社交平台上进行直播,直播内容多种多样,吸引了很多读者。当前,很多学生愿意在直播中展现自己的生活或表达自己的思想,高校图书馆可以邀请愿意参与直播的学生与图书馆的直播人员合作,从而提高图书馆直播影响力,提升图书馆线上服务水平。(三)采用多元化阅读推广,为读者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活动高校图书馆在特色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应对阅读推广模式进行创新,为广大读者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活动。第一,高校图书馆可以借助多

15、样化的服务载体开展阅读活动,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有效地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高校图书馆可以采用基于 App 的阅读推广方式,如借助本校图书馆 App 开展在线阅读分享活动、读书笔记活动等。同时,高校图书馆也可以借助移动图书馆及时向学生推送文献资源更新、阅读活动、知识讲座与培训活动等信息。这些途径与学生的使用习惯相契合,利于高校图书馆及时获取学生的使用偏好和使用反馈。第二,组织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活动。高校图书馆应综合考虑不同读者的需求,举办多种主题、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确保不同需求的读者群体均可获得满足其需求的服务。例如,高校图书馆可以举办民国文献沙龙、攻关式阅读活动等。同时,为了丰富图书馆阅读活动

16、形式,高校图书馆也可以加强与出版社、网络图书阅读平台的合作,通过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策划更加符合当代读者的阅读活动,并借助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进行广泛的宣传推广,营造人人阅读的良好氛围。(四)提升图书馆馆员服务能力高校图书馆馆员的服务能力越强,服务质量越高,越能得到读者的认可,更利于高校图书馆的稳定高效运行。因此,高校图书馆要高度重视提升图书馆馆员的服务能力。第一,高校图书馆应准确把握图书馆馆员应具备的服务能力。高校图书馆馆员应具备较强的文化素质和业务能力、较好的形象,以及具备奉献精神、服务意识和创新能力。其中,文化素质与业务能力决定了其所能为高校师生提供服务质量的高低。高校图书馆

17、馆员需要通过深入学习来提升专业能力,为师生提供优质的知识信息服务,使读者在接受文化熏陶的同时,感受到图书馆馆员的专业性。而高校图书馆馆员的形象则代表着高校图书馆的形象。高校图书馆馆员要注重维护自身形象,言谈举止、衣帽修饰等必须得体,并善于运用灵活的形体语言和有声语言,与读者进行良好的沟通。高校图书馆馆员应学习和运用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方法,具备创新能力,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第二,高校图书馆应采取有效方式提升图书馆馆员的服务能力。高校图书馆在建设图书馆特色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应将提升图书馆馆员的服务能力作为重点工作开展。首先,高校图书馆应注重满足图书馆馆员的心理需求,通过运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尊

18、重、关怀图书馆馆员的基础上,挖掘图书馆馆员的潜能,让图书馆馆员为图书馆特色服务工作(下转第65页)-65-媒介经营管理MEIJIE JINGYING GUANLI题、研究专题和教学专题,并且对不同主题细化服务 内容。(三)完善奖惩制度,健全嵌入式保障机制建立合理完善的嵌入式保障机制,对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的有效运作尤其重要。首先,高校图书馆要对学科馆员进行严格考察,全面考量他们的信息素养,根据学科类别和特点培养专门的学科馆员。其次,高校图书馆要设立学科馆员队伍组长,让组长督导学科馆员有效提供嵌入式学科服务。再次,高校图书馆要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对学科馆员实施绩效考核,明确学科馆员队伍的标准

19、与职责要求,制订详细的服务步骤、服务目标等,确保学科馆员队伍服务动力强、活力旺盛。最后,高校图书馆要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鼓励用户对嵌入式学科服务提出有价值的意见,促使嵌入式学科服务得到良性发展。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模式体现图书馆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能提高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利用率,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中心作用,是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和变革,有助于高校图书馆实现高质量发展。参考文献1范科.高校图书馆嵌入式数据素养教育的实践模式与启示J.图书馆学刊,2021(12):27-32.2王晓艳,张智霞.“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财经类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策略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

20、20(01):143-146.3谢守美,黄萍莉,龚主杰.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的理论基础、模式和途径J.图书与情报,2012(04):33-38.4邢燕.高校图书馆读者教育工作之我见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36):659.5张阿樱,王梁.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模式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4(08):68-71.6张玲玲.高校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0(19):160-161.7赵莹.面向科研工作的高校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7(05):48-50.8孙宗缘,马秀峰.面向在校生的高校图书馆嵌入式服务路径及对策研究J.图书情报导刊,20

21、21(07):23-29.(上接第61页)的开展贡献力量。其次,高校图书馆应注重提升图书馆馆员的服务意识,如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培训活动使图书馆馆员理解图书馆工作的重要性、工作宗旨以及工作目的,引导图书馆馆员正确认识自身角色定位,不断提升自身服务能力。最后,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开展图书馆服务相关的模拟活动、实践活动等强化图书馆馆员的服务意识。四、结语总之,面对“互联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高校图书馆应当运用“互联网+图书馆”思维,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图书馆业务场景融合,对图书馆传统的服务方式进行改进和优化,形成适应“互联网+”时代下读者需求的新型服务模式,通过加强图书馆数字教参资源建设、建设图书

22、馆线上服务平台、采用多元化阅读推广以及提升图书馆馆员服务能力等,为读者提供更加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的图书馆服务 体验。参考文献1禹平,葛琳,刁云梅,等.疫情防控期间高校图书馆线上服务实践探索与思考:以吉林省高校图书馆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21(08):33-41.2王桂平.疫情时期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特色探讨J.现代农村科技,2021(06):103-104.3蔡颖,蔡迎春.应急保障下国内高校图书馆开放获取资源利用探析J.高校图书馆工作,2020(03):43-48.4孙运华.关于高校智慧图书馆特色服务建设研究J.办公室业务,2021(05):177-178.5吴凤寿.应用型高校图书馆特色服务探析J.传播力研究,2018(08):18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