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交叉视角与史学范式下中国“社会文化史”的反思与展望.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114035 上传时间:2024-06-1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叉视角与史学范式下中国“社会文化史”的反思与展望.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交叉视角与史学范式下中国“社会文化史”的反思与展望.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交叉视角与史学范式下中国“社会文化史”的反思与展望.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2 00 22 33年年第第11 66期期 谈文化 作者简介 杨爽,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交叉视角与史学范式下中国“社会文化史”的反思与展望 杨爽 摘摘 要要 中国社会文化史兴起于2 0世纪8 0年代末,它将社会和文化当成一个整体来看待,如今已成为一个日趋成熟的史学研究领域。近年来,由于受到西方新文化史的影响,中国社会文化史研究出现非学科、碎片化、片面价值观等问题。因此,需要将社会文化交叉视角作为一种新的史学范式,对中国社会文化史进行深入研究,推动中国社会文化史的多元化发展。关关键键词词 交叉视角 史学范式 中国社会文化史 中国社会文化史自兴起到现在,国内关

2、于中国社会文化史的研究已经走过3 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这个过程中,国内学者始终围绕社会文化史的理论内容进行研究,但也随之出现一些问题,如碎片化、理论与内容相差较大等。在此基础上,需要对中国社会文化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不能仅仅使用单一视角,而是需要运用跨学科、跨领域的交叉视角进行研究,将其作为新的史学研究范式,扩展研究领域,实现中国社会文化史的创新发展。一、中国“社会文化史”反思的重要性(一)厘清社会文化史的兴起和发展文化史主要研究社会的精神领域,社会史主要研究社会生活领域,二者成为新时期历史学复兴的两翼。随着史学研究的持续发展,逐渐显露出一些问题。如文化史研究往往只注意精神层面,而忽视

3、大众观念及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社会史研究又多注重社会结构和具体社会问题的描述而或显空泛,或显细碎,缺乏对人这一社会主体的关注及与观念领域的联系1。所以,一些学者开始思考文化史与社会史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的可能,从而出现了社会文化史的研究。对中国社会文化史的研究进行回顾和反思,能有效明确社会文化史的兴起路径和发展方向,从而加强社会文化史研究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中国社会文化史兴起,国内研究学者采用交叉学科视角进行研究,但是存在研究数量少、缺乏专题性论著等问题。因此,通过反思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才能促进中国社会文化史研究的创新和发展,使其贴近时代和社会生活。(二)寻求研究突破和创新中国虽然有着比西方更为

4、悠久的历史,但社会文化史研究却晚于西方,至今并没有形成自觉地把微观研究作为新的理论研究方式。这就是说,对于社会文化史的研究的梳理并不能等同于是社会学和文化史学理论的建构,我们缺乏的是“元理论”层面的感性研究作为方法本身的规范性讨论。通过对中国社会文化史研究的反思,需要寻求研究方式上的突破和创新,进行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的转移。西方感觉史、情感史的兴起促进了史学研究向微观层面转变,中国在借鉴西方研究方式的基础上,存在着研究分散、缺乏共同主题和过度想象的问题,因此在反思后能积极进行研究理论方法上的探索,促进历史研究的创新发展。(三)挖掘民间社会文化资源民间社会是民族生命力的根源,蕴藏着丰富的社会

5、文化资源和民族生存密码。尽管经过历史的变动,民间社会的民族特征逐渐消失,但是中华民族历史积淀的生存密码仍然存在。因此,中国社会文化史研究重点需要从政治舞台走向民间社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仅要关注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还要探寻人民群众的心灵世界2。社会文化史研究源于生活,应以人民生活为前提,以人民意志为宗旨,在民间社会这个民族文化宝库中挖掘社会文化资源,从而寻找中华民族现代化发展道路,促进人类的和平共生发展。当前中国社会文化史研究应关注本土14杨爽/交叉视角与史学范式下中国“社会文化史”的反思与展望化研究理论,通过挖掘民间社会的本土社会文化资源,促进中国社会文化史研究的转型升级3。二、交叉视角与

6、史学范式下中国“社会文化史”的问题反思(一)非学科自2 0世纪8 0年代末中国社会文化史诞生以来,一直有学者质疑社会文化史是否是一个独立的史学研究学科,很多学者不认同社会文化史作为独立的史学分支学科,而将其作为一种新的史学研究视角。虽然学者们对于社会文化史的看法不同,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价值认同,即社会文化史是一种跨越社会史学研究和文化史学研究的交叉视角,是史学研究方式的一种创新,具有独特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由于社会文化史将社会史和文化史看作一个整体,就会与单独的社会史和文化史有研究内容上的重叠,难以确定出清晰界限。其实,在当前史学分支日益细化的基础上,社会文化史是否作为独立学科已经没有那么重要

7、,应将其作为史学研究的一种新方式和新视角,促进史学研究的创新和深化。在此基础上,将社会文化史作为新学科看待,需要史学研究学者树立自主创新意识,坚持史学研究上的探索和创新,推动社会文化史研究的进一步拓展。(二)碎片化由于西方史学研究出现了从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的转变,中国社会文化史研究吸收了西方的理论研究方法,许多研究学者在微观史学研究的基础上,选择的论题过于细小琐碎,并没有对其进行深层意义上的理论阐释,这容易导致社会文化史研究论题缺乏一定的联系,从而失去史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由于社会文化史研究的重点在于民间社会和大众生活,大多数社会文化史学者的重心落在具体生活内容,当前学者们延续了关怀小问题的主

8、脉,因而需要具体而微的微观研究方式,这不可避免会导致一定的碎片化倾向。在2 0世纪9 0年代以来,微观史学研究成为主流的“碎片化”大潮里,国内学者需要克服这个问题,以联系、整体和发展的研究观念对碎片化问题进行矫正。在中国社会文化史微观史学研究致力于以小见大,从个人或社会的小历史探寻其所处时代和世界的大历史中,需要发现研究中“碎片”之间的联系,从全面的观点和角度进行社会文化史微观研究,促进中国社会文化史研究全面发展。(三)描述性随着中国社会文化史的兴起,社会文化史研究必须辩证地考察文化与社会的关系,综合地审视经济、政治和文化因素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叙事性、描述性等特征,主要在于中国社会文化史

9、将民间社会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描述性研究是中国社会文化史的基本书写方式,但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社会文化史所使用的解释工具有所不同,即中国社会文化史需要不断吸收和借鉴其他史学学科研究的理论方法。中国社会文化史研究既要保留传统文化史研究注重考证、描述和叙述历史事实的求真特性,又吸纳并扩展新文化史注重历史阐释、深度解释和意义发掘的求解特性4。这样才能使中国社会文化史研究在描述性的基础上拥有解释性特征,促进中国社会文化史研究的纵深发展。(四)片面价值论传统文化史学研究采用价值一元论的研究范式,即注重主流价值观点的研究,对于部分人所持的价值立场采取忽视或不承认的态度。社会文化史采取多元价值论的研究立场,在

10、注重主流价值观的基础上承认其他价值的存在合理性。虽然这有利于保证社会文化史研究的客观性,但是容易导致不同利益集团的矛盾分化,从而使社会变革存在一定的不稳定因素5。一些中国社会文化史学研究者矜持价值相对论的立场,认为所有学者持有的价值观点都是有意义的,且一切价值意义均等;一些学者采用片面价值论的观点,只承认少数人的片面价值取向,甚至将其作为主流价值观进行研究;还有一些学者只关注中国社会文化史的负面价值,对正面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缺陷方法,对其进行扭曲和否定,这种片面价值论的研究方式对中国社会文化史研究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三、交叉视角与史学范式下中国“社会文化史”的展望(一)时代呼唤社会文化史的理

11、论创新成果随着时代的发展,展望未来中国社会文化史发展道路,“民间社会”“社会治理”“生活方式”“文化统合”等论题逐渐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逐渐由经济社会向文化社会转型升级。社会文化史的研究能对社会转型遇到的社会矛盾、价值观念冲突和社会秩序失调等问24杨爽/交叉视角与史学范式下中国“社会文化史”的反思与展望题提供更多的本土化经验,突破社会发展瓶颈,促进社会文化史研究领域的深化和扩展,寻找能使中国社会长治久安的发展道路。(二)史料数据化与网络化促进社会文化史发展当前,信息技术逐渐应用于各个领域,社会文化史研究史料也逐渐向数据化和网络化转变,这为社会文化史研究学者提供

12、史料研究的便利性。由于中国社会文化史聚焦于民间社会、人民和社会生活,因而官方记载已不能满足社会文化史研究学者的需求,民间记载、人物日记、社会档案等成为重要的研究史料。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出版业得到较快发展,在文字史料的基础上出现了大量图片、视频等,使得研究史料更加丰富和生动。以前这些史料都是以纸张和文本的形式存在,这些海量的史料靠研究学者手工翻阅无疑增加了研究难度。近年来,已经有多家出版业和学术机构对这些史料进行数据化处理,工作人员通过整理、著录、扫描各类史料,再经过图像优化、数据备份等一系列流程后,这些史料便完成了数字化。同时随着复印机、扫描技术等先进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学者可通

13、过网络查找相关史料,这为社会文化史研究提供了极大便利,促进中国社会文化史研究进一步发展6。(三)社会文化史发展昭示交叉视角和史学范式的优势中国社会文化史自诞生到现在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社会文化史跨越社会史和文化史学科的交叉视角显示出独特的优势。虽然在研究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瑕疵,需要进行认真反思,但是这种交叉研究视角能从多维度进行研究,可以保证中国社会文化史研究的全面性,研究成果也能使人们对社会文化史的了解更加深入。社会文化交叉视角可以不仅局限于研究社会文化史,还可以将其当作一种新的史学范式扩展到其他史学研究领域。事实上,近年来已有不少学者在自己的史学研究中采用社会文化

14、交叉视角,增加了史学研究的创新性和实用性。以此,这种社会文化交叉视角的新史学范式不仅能推动中国社会文化史的发展,还能对其他史学领域研究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四)研究领域成熟加快社会文化史扩展中国社会文化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有了较好的研究成果和学术积累,目前国内关于社会文化史的研究数量众多,研究领域亦逐渐趋向于成熟,研究队伍不断扩大,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发展。社会文化史作为一门历史学的分支学科,它采用的方法首先仍然是历史学的方法,注重实证性研究,以历史的求真为目的,充分重视其“描述性研究”的特性,在重建史实,在史实层面上弄清文化史的“是什么”问题,发挥其实证科学的特性。中国社会文化

15、史的研究不仅重视感受层面,其在论题、视野、时段等多个时段都有扩展,研究对象不再局限于民间社会,而是向社会生活、公共空间、阅读文化等多领域发展。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多处社会文化史研究基地和研究团队,同时国家鼓励更多具有专业知识素养和能力的年轻学者加入,社会文化史研究学者自觉地采用交叉视角进行史学研究,使中国社会文化史研究得到扩展。总而言之,国内社会文化史研究学者应对于研究的态度进行转变,通过交叉视角进行深入和创新研究,发挥这种新史学研究范式的补充作用,使史学研究更具新意。学者们应接受社会文化史研究新的时代表述形式,转变只言片语的碎片化研究为沉浸式的深刻研究,从中窥见社会真实生活和史学价值,进而推

16、动社会文化史和其他史学领域的发展。【参 考 文 献】1 葛静波.搭建社会文化史研究学人平台J.中国社会科学报,2 0 2 2(5).2 韩晓莉.从理解文化到重视感受 社会文化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史学理论研究,2 0 2 0(6).3 徐全民.中国本土社会文化史研究述论 基于四个研究机构学术实践的回顾J.洛阳 师范 学院 学 报,2 0 2 0(9).4 陈廷湘.从“革命史观”到“社会文化史观”中国近代史解释体系的演变与趋向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0 1 8(5).5 郭平兴.技术的社会文化史:论印刷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兼及对近代印刷史研究的若干思考J.中国出版史研究,2 0 1 7(2).6 李长莉.中国社会文化史研究:2 5年反省与进路J.安徽史学,2 0 1 5(1).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