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工程结构》课程教学大纲
一、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610702013
中文名称:工程结构
英文名称:Engineering (Building) Construction
课程类别:必修课
学 时:总68学时,4学时/周
适用专业:工程管理等非结构类专业
开课院系:管理学院
二、 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建筑结构是工程管理专业必备的专业知识和必须掌握的专业技
能之一,同时也是其它很多专业课程的基础。是学生必修的主干课程,也是其他非结构类专业学生的主要技术课程。
本课程是根据工程管理等非结构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建筑力学基础,而构建的一门新的课程体系,目的是使学生切实地学到必要的、而又完整的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知识,以掌握基本原理、本专业够用为度。主要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建筑结构的总体概念和基本设计原则,第二部分分别叙述了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和地基基础结构的设计方法以及建筑抗震设计基本概念和方法。
三、 课程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完整的掌握建筑结构的总体概念和
基本设计原则,弄懂各类建筑结构的设计原理和方法,能进行较简单的结构的设计。
四、 教学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1、 建筑结构基本概念(2学时)
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掌握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
基本内容:建筑结构的组成,建筑结构的分类。
重 点:建筑结构的分类。
2、建筑结构的受力(2学时)
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掌握建筑结构上的荷载及受
力状态。
基本内容:结构上的荷载,建筑结构构件及其受力状态。
重点难点:荷载代表值和标准值。
3、建筑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2学时)
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掌握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
基本内容:材料的弹性、塑性和延性,力学性能指标。
重 点:材料力学性能指标。
4、建筑结构设计原则和过程(2学时)
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掌握建筑结构设计原则和过程。
基本内容:概念设计和数值设计,结构设计基本原则,实用设计表达式,建筑结构设计的一般过程。
重点难点:结构的功能要求、结构的极限状态、结构的设计原则、
实用设计表达式、建筑结构设计的一般过程。
5、混凝土结构1(2学时)
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掌握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
基本内容: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粘结作用和钢筋锚固。
重点难点:钢筋和混凝土粘结作用的原理。
6、混凝土结构2(8学时)
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掌握梁和板的基本设计方法。
基本内容:梁和板受弯正截面受力性能,单筋矩(T)形截面受弯承载力,双筋矩形截面受弯承载力,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重点难点:梁和板受弯正截面受力性能,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计算。
7、混凝土结构3(4学时+8学时课程设计)
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掌握楼盖的结构型式。
基本内容:楼盖的结构型式,单向板肋梁楼盖,双向板肋梁楼盖,
楼梯。
重点难点: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
8、混凝土结构4(6学时)
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掌握柱的计算方法。
基本内容:柱的构造,轴心(偏心)受压柱,牛腿,梁柱节点。
重点难点:轴心受压柱的计算。
9、混凝土结构5(4学时)
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掌握预应力混凝土梁板的设计。
基本内容:预应力混凝土梁板,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
重点难点:预应力混凝土梁板的设计原理和施工方法。
10、砌体结构(8学时)
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掌握砌体结构的材料、结构型式、基本构造要求。
基本内容:砌体结构的材料、结构型式、基本构造要求、静力计算方法、墙和柱,挑梁和雨蓬。
重点难点:结构型式,基本构造要求,高厚比。
11、钢结构(6学时)
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掌握钢结构基本设计原理。
基本内容:钢结构的材料、可能破坏型式、受力构件,钢梁。
重点难点:钢结构的可能破坏型式。
12、地基和基础结构(8学时)
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掌握地基基础设计的基本原理。
基本内容:地基土的分类,地基计算,基础结构型式及应用,无筋基础,扩展基础。
重点难点:地基和扩展基础。
13、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简述(6学时)
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掌握地震的基本概念,抗震设防的目标。
基本内容:地震的基本概念,抗震设防的目标,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多层砌体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抗震设计要点。
重点难点:地震的基本概念,抗震设防的目标。
五、 授课方式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自学为辅,结合课堂练习、课堂讨论、习题点评以及工程中的一些案例分析进行教学。
在实践教学环节结合我国土木建筑工程中的一些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教学。启发学生注意观察分析生活中以及周边的一些建筑物和建筑工地建筑结构型式、施工状况。
六、 考试方式
考核方式为书面考试。
期终成绩=平时成绩40%(包括平时考勤)+期末考试成绩60% 。
七、教材及主要教学参考书
教 材:林宗凡,《建筑结构原理及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1月。
参考书:[1]GB50007-2001《建筑结构荷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GB50003-200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5]GB50070-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6]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