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团结与协作-电子竞技分析》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团结与协作-电子竞技分析
英文名称:Skate combat and art
课程类别:通识选修课
总学时:32学时
总学分:2学分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一)课程性质:体育课是学校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必修课,是学校体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实现学校体育教学目的任务的主要途径。电子竞技专项课是我校开设的体育专项课之一,是为对电子竞技项目有一定爱好和兴趣的学生开设的,它是使学生在全面锻炼身体的基础之上重点掌握电竞运动的基本技术,锻炼方法、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目的任务:在目前信息化社会的大环境下,科学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电子信息技术已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与此同时,体育运动所包含的项目也越来越多。2003年11月18日,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将电子竞技运动作为第99项体育运动列入到为我国政府所颁布的竞技体育运动项目名录当中。从此,电子竞技运动在我国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电子竞技运动的参与者也在逐年的增多,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课余时间会选择电子竞技运动作为一种放松休闲的方式,高校已经成为了电子竞技运动开展的前沿阵地。
三、教学内容与时数分配
教学时数分配
课次
教 学 内 容
1
第一节 介绍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2
第二节 电子竞技的发展前景及实战
3
第三节 电子竞技的发展演变及实战
4
第四节 世界电子竞技的大赛及实战
5
第五节 团结与拼搏中的电竞文化
6
第六节 竞争中求生存
7
第七节 虚拟世界的团队配合(一)
8
第八节 虚拟世界的团队配合(二)
9
第九节 虚拟世界的团队配合(三)
10
第十章 虚拟世界的团队配合(四)
11
第十一节 团队协作对抗
12
第十二节 团队战斗能力与单人战术的演变
13
第十三节 战术分析与演练
14
复习考核内容
15
考核
16
机动
四、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以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为主导思想,通过台球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健身方法,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和意识以及能够独立进行身体锻炼的能力,养成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并从长远目标着手,追求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突出学生个性的培养和终身体育观念的培养。
五、考核方式与标准
根据教学计划规定本课程为考查课。
考核内容
运 动 技 能
出勤与参与
合计
成绩分配
60%
40%
100%
◆ 运动技能:为选项项目中的两个相关的专项技能,每项各占30%,共60%。
◆ 上课出勤与参与:“出勤与参与”包括出勤和参与两个部分,各占20%。
1、 全勤、无迟到早退者并在课上积极参与,即可得40分;每学期按40分计算。
2 、旷课1次扣3分,迟到、早退一次各扣1分。
3、一学期无故旷课累计超过教学时数三分之一者,或因故缺课累计超过教学时数二分之一者取消本学期所有项目的考试资格,该学年的总成绩为不及格,按学校教务处对公共课的学籍管理规定参加重修。
4、缺课未达总学时1/3,但经常有迟到、早退现象者,老师有权扣掉全部平时分(每学期共计10分)。
六、完成人才培养的措施
完善省高校电子竞技运动的宣传手段,加强对高校电子竞技运动内涵和教育功能的宣传,使更多的教师和学生真正了解、认识电子竞技运动,消除传统认知理念对河南省高校电子竞技运动的消极影响。健全高校电子竞技运动社团的管理,高校应以电子竞技运动社团为平台,引导教师加深对电子竞技运动的理解,帮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参与电子竞技运动。加大高校专业电子竞技运动教师的培养,有条件的高校可聘请专业电子竞技运动人士和学者来校进行学术活动,为电子竞技运动课程的开展做好最为重要的保障。由于目前大学当中从未开设过该课程,课程的开设应根据高校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结合高校已经发展起来的电子竞技运动社团进行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活动。电子竞技课程开设初期规模不可过大,应密切关注学生需求,明确教学目的和培养方向,丰富大学生的就业。
七、主要参考书目
[1] 岳志刚,王进忠.电子竞技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积极影响的实证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赵坤,张霈.天津市电子竞技运动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运动
[3]俞俊.武汉地区高校电子竞技运动发展现状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