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多层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诊断肺结节的应用价值分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108019 上传时间:2024-06-1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6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层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诊断肺结节的应用价值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多层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诊断肺结节的应用价值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多层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诊断肺结节的应用价值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91影像技术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1月 第8卷第2期 多层螺旋 CT 胸部低剂量扫描诊断肺结节的应用价值分析石云珍(晋中市太谷区人民医院 CT 室 山西 晋中 030800)【摘要】目的:分析多层螺旋 CT 胸部低剂量扫描诊断肺结节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为回顾性分析,纳入 2020 年 1 月2022 年 1 月在晋中市太谷区人民医院确诊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 100 例,均以多学科联合及肺穿刺活检诊断。所有患者均进行多层螺旋 CT 胸部常规剂量扫描(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扫描(低剂量组),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图像质量、有效辐射剂量、孤立性结节诊断效能以及诊断良恶性结果。结果:低剂量组的

2、图像优、良和差率分别为 88.00%、10.00%和 2.00%,与常规剂量组的 92.00%、8.00%和 0.0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低剂量组的有效辐射剂量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P 0.05);低剂量组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特异度、灵敏度和准确率分别为 85.71%、86.21%和 86.00%,与常规剂量组的 88.10%、93.10%和 91.0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检查方式的良恶性检查结果相当(P 0.05)。结论:多层螺旋 CT 胸部低剂量扫描和常规剂量扫描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结果差异不显著,但低剂量扫描产生的辐射剂量较低,安全性更好,值得应用。【关键词】多层螺

3、旋 CT;胸部 CT;低剂量扫描;孤立性肺结节;诊断效能【中图分类号】R4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07(2024)02-0091-03肺结节属于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目前关于该病的具体发病机制,临床还未有一个十分 明晰的阐释和定论。部分肺结节可以影响患者呼吸功能,累及肺门、纵隔淋巴结等,加剧肺功能的改变,若未尽早接受有效诊断治疗,则可提升癌变风险,威胁生命安全。相关研究表明,亚洲地区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肺癌死亡率呈逐年升高态势,男性和老年患者以及东北地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1-2。尽早诊断判定肺结节良恶性,并采取对症干预,对于及时控制病情进展,

4、降低癌变风险等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以及影像学技术的发展,我国肺结节及肺疾病筛查和诊断率有了一定提高。经多层螺旋 CT 诊断肺结节,有着检查快速和图像高清以及价格实惠等优势,但其辐射问题一直是临床担忧的问题。近年来,临床运用多层螺旋 CT 胸部低剂量扫描来诊断肺结节,被指出具有较高诊断价值3-4。但目前该检查模式应用于诊断肺结节的报道较少。对此,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1 月2022 年 1 月晋中市太谷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 100 例,进一步探讨多层螺旋 CT 胸部低剂量扫描的诊断价值。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

5、2020 年 1 月2022 年 1 月期间晋中市太谷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 100 例的资料,经多学科联合及肺穿刺活检确诊良性 42 例,恶性 58 例。100 例患者中男 60 例,女 40 例;年龄 40 68 岁,平均(64.503.14)岁;病程 1 3 年,平均(2.210.22)年;体质量指数 22 24 kg/m2,平均(23.000.41)kg/m2。所有患者临床诊疗和随访资料完整,均接受多层螺旋 CT 检查。纳入标准:(1)经多学科联合及肺穿刺活检确诊为肺结节,肺部类圆形或形状不规则的、影像学显示有密度增高且直径 3 cm 的实性或亚实性阴影,不伴胸腔积液、肺门淋

6、巴结肿大、肺不张5;(2)首次检查其未接受放化疗干预。排除标准:(1)合并边胸腔塌陷积液患者;(2)合并纵隔和膈肌病者。1.2 方法仪器为西门子 SOMATOM Definition AS,将扫描参数设置为:管电压 120 kV、螺距 1.2、管电流 150 270 mAs、重 建 层 厚 7 mm、层 距 7 mm、重 建 矩 阵512512。经肘静脉以 3 mL/s 速度注入 90 mL 的非离子造影剂碘海醇,进行两期增强扫描。常规组予以低剂量扫描,将管电流控制为 50 mAs,其他内容参数与常规扫描一致。检查方式:在实施扫描之前,对所有患者提供屏气训练,确保最终取得的扫描图像质量不受到呼

7、吸运动伪影的影响。患者在接受诊断的过程中,均需要保持仰卧位,尽可能减少屏气状态控制不佳对容积数据产生的影响。扫描过程中,扫描患者肺底至肺尖部位。图像处理分析:将取得的图像传送至工作站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设置肺窗:窗宽、窗位分别为 1 200 HU、-600 HU;纵 隔 窗:窗 宽、窗 位 分 别 为 350 HU、50 HU,在观察期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窗位以及窗宽进行调节。选取两名临床诊断经验丰富的放射科诊断医师分析图像,并对患者肺结节的具体情况以及特征进行记录。1.3 观察指标(1)比较两种诊断方式图像质量差异。图像质量评价标准:若不存在图像伪影情况,图像的密度非常细腻92 影像技术影像

8、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1月 第8卷第2期 均匀,患者病灶以及病灶边缘均非常清晰,表示图像质量为优;图像伪影情况,但对最终的诊断不产生影响,图像的密度尚可,噪声相对较低,患者病灶以及病灶边缘可以进行辨识,表示图像质量良;存在严重图像伪影情况,图像的密度较差,存在明显噪声,患者病灶以及病灶边缘均不清晰,则表示图像质量为差。以优和良结果来统计图像优良率。(2)辐射剂量:记录检查过程中的辐射剂量。(3)以多学科联合及肺穿刺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查形式对孤立性肺结节,以及良恶性检出结果。1.4 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 21.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x-s)

9、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率(%)表示,采用2检验,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两种诊断方式图像质量对比低剂量组的图像优、良和差率分别为 88.00%、10.00%和2.00%,与常规剂量组的92.00%、8.00%和0.0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1。表 1 两种诊断方式图像质量对比 n(%)组别例数优良差低剂量组10088(88.00)10(10.00)2(2.00)常规剂量组10092(92.00)8(8.00)0(0.00)20.8890.2442.020P0.3460.6210.1552.2 比较两组扫描过程中辐射剂

10、量差异低剂量组的有效辐射剂量低于常规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2。表 2 比较两组扫描过程中辐射剂量差异(x-s)组别例数有效剂量/mSv单个扫描序列的所有层面的总辐射剂量/(mGycm)单位体积所接受的辐射平均剂量/mGy低剂量组100 1.500.19108.705.183.370.52常规剂量组100 4.690.54 276.1010.579.161.49t55.725142.21436.689P 0.001 0.001 0.0012.3 两组检查形式检查结果对比低剂量组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特异度、灵敏度和准确率分别为 85.71%、86.21%和 86.00%

11、,与常规剂量组的 88.10%、93.10%和 91.0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检查方式的良恶性检查结果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3 表 6。表 3 常规剂量 CT 检查肺结节结果 单位:例常规剂量组病理诊断合计阳性阴性阳性37 4 41阴性 554 59合计4258100 表 4 低剂量 CT 检查肺结节结果 单位:例低剂量组病理诊断合计阳性阴性阳性36 8 44阴性 650 56合计4258100表 5 两组检查方式诊断效能比较%(n/m)组别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低剂量组85.71(36/42)86.21(50/58)86.00(86/100)常规剂量组88.10(37

12、/42)93.10(54/58)91.00(91/100)20.1051.4871.228P0.7460.2230.268表 6 两组检查方式对良恶性检查结果比较 n(%)组别恶性(n=42)良性(n=58)低剂量组36(85.71)50(86.21)常规剂量组37(88.10)54(93.10)20.1051.487P0.7460.2223 讨论肺结节在临床上大多是指直径 3 cm 的肺内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肺部阴影,可分为实性结节、磨玻璃结节和混杂密度结节。孤立性肺结节为该病常见分型。肺结节有良恶性之分,二者的治疗方案及预后效果有显著差异,一般良性肺结节经对症药物治疗或微创手术干预后可

13、较快痊愈,预后结局较为理想,而恶性肺结节,需要根据结节恶变程度制定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案,治疗难度大且预后效果较差,且进展为肺癌的风险较高。在发病早期,大多数孤立性结节患者并无特异临床特征,这使得其病情有一定的隐匿性。既往临床采取测量结节的方式来判断生长速度,同时计算结节体积倍增时间,基于结节体积增大 1 倍可说明恶性风险越高特点,能够很好地对良恶性病变予以判断。但值得注意的是,测量生长速度虽有效,但耗费的时间较长,且对于部分增长速度较慢的恶性结节,很容易引起漏诊、误诊。病理学检查为诊断金标准,但存在不易重复操作,且创伤性较大等局限,难以作为初步筛查手段。故需要为患者寻求更加安全、便捷

14、的诊断方法。目前,影像学是诊断肺结节,评估病情进展和预后质量的重要方法。X 线胸部平片因肩胛骨重叠和结节与 93影像技术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1月 第8卷第2期 周围肺组织对比度等问题,无法提供精准的诊断数据。CT 检查图像分辨率更高,有着更高的检出率,且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已成为现阶段诊断肺结节的首选方法8。但伴随 CT 改善图像质量和诊断准确率提高的同时,其对应的剂量也逐步增加,高剂量扫描可提升癌变、畸变风险。对此,临床提出低剂量 CT 扫描。李昊9研究表明,低剂量 CT 扫描肺结节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与常规剂量 CT 扫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种扫描方式的图像质量相当。

15、有研究表示,高对比部位下,尽管噪声会影响 CT 成像的密度分辨率,但对空间分辨率不会产生过多影响,基于此可适量降低扫描剂量10。本次研究认为,肺病变和空气有着较高的对比度,降低管电流及辐射剂量情况下,即使依旧存在噪声,但并不会对肺部诊断结果带来明显影响。低剂量组的图像优、良和差率分别为 88.00%、10.00%和 2.00%,与常规剂量组的 92.00%、8.00%和 0.0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这与李昊9和孙维斌等10研究报道结果一致。分析原因在于多层螺旋 CT 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以穿透性射线配合灵敏度较高的探测器,对病灶提供持续性断面扫描,即使在适度降低扫描剂量

16、下,依旧可确保肺结节的射线吸收度,不会对图像质量带来影响。CT 扫描获取图像依靠 X 射线完成,其本质为一种电离辐射,在扫描期间可带走人体组织中的电子,可损伤 DNA 和导致细胞死亡风险。低剂量 CT 的辐射剂量相对较小,故相比常规剂量而言,扫描安全性更高。本次研究可见在不影响图像质量的前提下,低剂量组受到的检查辐射剂量影响更低(P 0.05)。说明低剂量扫描能够减少常规多层螺旋 CT 带来的高辐射剂量,避免患者在多次、反复的检查下,引发一系列脱发、恶心等副作用,可适度提高检查安全性。分析两组的诊断效能,得出低剂量组诊断孤立性结节所取得的特异度、灵敏度和准确率以及对良恶性病变的诊断结果均与常规

17、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由对比结果可说明,低剂量多层螺旋诊断孤立性结节,有着不低于常规扫描诊断价值,且其安全性更好,可作为新的 CT 诊断形式被采用,避免为患者带来过多的身心负担。低剂量 CT 扫描下,恶性结节因细胞增殖速度较快,其体积和质量较良性结节而言大,易于诊断。恶性肺结节边缘生长速度存在差异,在生长过程中可引起毛刺征和磨玻璃征等,有关研究指出可作为孤立性结节的独立影响因素,更好地判断孤立性结节的良恶性,提高肺结节性质诊断效率11-12。本次研究认为,低剂量 CT 的图像组织对比度比常规 CT 扫描更优,可对一些微小的孤立性结节予以精准诊断。但本次研究依旧存在着漏诊情形,

18、分析原因与伪影和设备操作者个人水平有关,故在开展低剂量胸部 CT 扫描时,为求提高诊断效益,在扫描期间叮嘱患者注意保持合理体位,注意调控呼吸及规范屏气,同时规范检查操作,减少伪影带来的诊断干扰。综上所述,多层螺旋 CT 胸部低剂量扫描在诊断孤立性结节方面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有效判断结节良恶性,具有良好的检查安全性。但本次研究样本量较少,所得结论还需要后续扩充样本开展进一步探讨。【参考文献】1 DEE E C,SANTOS P M G,BRAY F.The shifting epidemiology of lung cancer in Asian and Asian diaspora popu

19、lations:implications for clinical and global health policy research J.Asia Pac J Clin Oncol,2022,18(5):e524-e525.2 LI J,ZHANG H,LI X,et al.POSC187 epidemiology of lung cancer in China:a targeted literature review J.Value Health,2022,25(1):S137.3 李辉,胡树志,李首崇.多层螺旋 CT 在诊断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的价值及其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 J.中国实验诊断

20、学,2021,25(8):1139-1141.4 魏佳,马金强,谢光明,等.XperCT 联合 XperGuide 引导系统实时透视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与多层螺旋 CT 引导下的临床应用对比研究 J.临床放射学杂志,2021,40(3):586-590.5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胸部肿瘤经皮穿刺活检中国专家共识 J.中华医学杂志,2018,98(23):1822-1831.6 张芳芳,王少芳.肺结节动态分析早期筛查肺癌的临床研究及危险因素分析 J.临床研究,2022,30(12):9-12.7 裴东方,陈少武,李静.64 排螺旋 CT

21、低剂量扫描肺部结节检出状况及对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 J.实用癌症杂志,2021,36(6):973-975,980.8 GAO Y F,HUA M H,LV J,et al.Reproducibility of radiomic features of pulmonary nodules between low-dose CT and conventional-dose CT J.Quant Imaging Med Surg,2022,12(4):2368-2377.9 李昊.64 排螺旋 CT 低剂量胸部扫描对肺结节的诊断价值 J.医疗装备,2021,34(20):17-18.10 孙维斌,康

22、露.低剂量 CT 与常规剂量 CT 在肺结节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J.医疗装备,2022,35(7):28-29,36.11 LIU J K,YANG X,LI Y,et al.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odels to predict invasiveness of lung adenocarcinomas manifesting as pure ground-glass nodules based on 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y during lung cancer screening J.Quant Imaging Med Surg,2022,12(5):2917-2931.12 范真真,高鹏,董志辉.320 排螺旋 CT 低剂量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及恶性结节危险因素分析 J.医学影像学杂志,2022,32(5):875-878.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