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从象征到符号--17世纪后西方绘画中的骷髅形象转变.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108016 上传时间:2024-06-1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5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象征到符号--17世纪后西方绘画中的骷髅形象转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从象征到符号--17世纪后西方绘画中的骷髅形象转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从象征到符号--17世纪后西方绘画中的骷髅形象转变.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水墨丹青4817 世纪虚空画的出现是骷髅形象由宗教转向世俗的重要节点。虚空画(Vanitas)是静物画的一个分支,骷髅形象在虚空绘画中大量出现。“虚空”一词源于拉丁语 Vanitas,具有空虚的、不真实的;徒劳的,愚蠢的,松散、无意义、短暂的尘世生活和转瞬即逝的虚荣的含义。在圣经传道书(The Book of Ecclesiastes)中引用了 Vanitas 一词:“Vanity of vanities,saith the Preacher,vanity of vanities;all is vanity.”可以理解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该词被解释为一切都无意义。虚空画在荷兰地区的

2、流行与两个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宗教与经济。由于宗教改革的影响,加尔文教派在荷兰地区成了主流教派,荷兰独立之后,加尔文教成了荷兰共和国的官方宗教。根据文献记载,“17 世纪中叶,联省共和国有三分之一 的人信仰加尔文教,而超过三分之一的人信仰天主教,部分原因是1629年荷兰占领了尼德兰南部一些天主教地区。其余三分之一的人信仰新教,包括路德教、门诺教、再洗礼派和少量的犹太教徒”。仅仅三分之一的信徒也许说明不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当时荷兰的重要机关中的政治职位都必须要加尔文教徒来担任,这不仅意味着“加尔文教徒”成为仕途的敲门砖,更重要的是,加尔文教徒掌控了荷兰的话语权。加尔文教认为世俗权力当为教会服务,因

3、此与生活相关的、世俗的绘画也逐渐发展起来。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加尔文教虽然强调世俗生活,但由于后期的“宗教宽容”政策,宗教题材的绘画也依然存在,宗教题材中骷髅意义的变化不大,因此在本文中不再做详细的讨论。除了宗教,经济也成为影响荷兰绘画走向的重要因素,17 世纪,伴随着荷兰共和国的独立,凭借着强大的海上贸易能力,荷兰的经济迅速发展,财富不再聚集在特权阶级手里,很大一部分的财富都流向了中产阶级的口袋里。17 世纪的整个荷兰都在发光,用科西莫三世的话来说:“阿姆斯特丹的贸易规模远超世界其他任何城市好像全世界的人都把自己身上的每一分财富用于充实阿姆斯特丹的府库,把最郑 喆 中国美术学院从象征到符号摘

4、要骷髅在整个人类文化中与“死亡”如影随形,中世纪前后骷髅形象大量出现在宗教题材的绘画中。圣经中多次出现对骷髅地的记载,那是基督受难的地方,因此在哀悼基督 基督受难等题材中常常会出现骷髅的形象。17 世纪骷髅形象逐渐从宗教转向世俗,出现在静物画和肖像画题材中,在此之后,骷髅形象在绘画中逐渐从宗教转向生活,直到其象征性被解构,成为一种装饰性符号。关键词虚空画;静物;现实主义;世俗17世纪后西方绘画中的骷髅形象转变水墨丹青49为罕见的奇珍异宝全部都带进阿姆斯特丹的港口它竟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发展到如此伟大、壮丽与辉煌的程度,实在出乎所有人的预料。”荷兰经济的蓬勃带动了绘画的发展,加之加尔文教对特权阶级

5、的限制,教皇、皇室已经不是艺术家主要的赞助人,普通市民成为艺术赞助的主要群体。绘画在当时的荷兰社会随处可见:“到处都可以看到绘画作品:在市政厅和其他公共场所,在孤儿院和农舍,在贵族和市民的住宅里,总之,除了教堂以外,绘画作品无处不在。”足见绘画在荷兰的普及程度。当然,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绘画的题材也从宗教题材逐渐转向描绘日常生活的风俗画或是静物画,虚空画就是静物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虚空画在内容上要比普通的静物画更为冷静可怖,但在当时的荷兰受众广泛,除了宗教对人们观念的影响,社会历史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战争和传染病贯穿着大半的欧洲历史,加之现代医学成熟得比较晚,对于当时的市民而言,死神随时都有可能来

6、到自己身边,据说在当时的荷兰社会,能够活到 70 岁的人已经是高寿了。虚空画中物体的象征性继承了 15-16 世纪的象征体系,骷髅形象在虚空画中承担了重要的象征意义:死亡。斯坦域在 1640 年所作的静物:人类生活在虚空的预言是虚空绘画的代表作品之一。骷髅形象在画面的中间位置,在此骷髅形象的含义需要追溯到较早的时期,即人类的世俗死亡,由世俗的死亡延伸出对人类生命的思考即:Memento Mori(记住你会死去)。尚佩涅在 1671 年所作的死亡和时间相较于斯坦域的绘画更为简洁。画面的中心摆放着骷髅,骷髅的左边放着即将枯萎的花朵,右边是一个倒置的沙漏。构图的简洁和稳定使画面产生了冷静的恐怖感,枯

7、萎的鲜花象征自然生命消失的必然结果,沙漏意味着时间流逝,头骨暗示着死亡,这些意象的组合暗示着生命消逝的过程、画面中阴冷恐怖的氛围警示人们浮华的虚空,一切终将逝去。与中世纪时状况有些相似,17 世纪上半叶黑死病的阴影笼罩着荷兰,人们对于死亡充满了恐惧,这样的状况使他们产生了“活在当下”的情绪。头骨在 17 世纪的荷兰是上流社会的象征,只有有名望或是拥有财富的人才能拥有头骨,因此骷髅也成为地位的象征,在虚空绘画中出现暗示着无论人在生前多么显赫都无法逃避死亡,死亡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平等的。计时器丈量着生命的长度,贝壳显示着财富的多少,笛子象征着生殖,而刀展示着力量,但当这些物品在骷髅象征的死亡面前都

8、显得不值一提。骷髅形象同样出现在 17 世纪的肖像画中,笼统地说,这种有仪器、花卉、骷髅等静物的人物肖像也属于虚空画的一种。其中一种虚空肖像画中的人物取材于宗教故事,例如抹大拉或是圣杰罗姆等,马里努斯范勒美斯瓦勒(Marinus van Reymerswaele)圣杰罗姆在他的研究中就塑造了博学的圣杰罗姆等形象,穿着红衣的圣杰罗姆身边放着一本巨大的图像书,背景中放置了各种仪器,画面的前景中,一个翻倒的骷髅摆在人物的手前。与抹大拉类似,圣杰罗姆的形象在传统中就常常与骷髅一起出现,公元 347 年,杰罗姆出生于基督教家庭,他博览群书,走遍山河名胜,他是西方教会中最伟大的学者,也是最有声望的教父之一

9、。圣方济各又被称为圣弗朗西斯,他是动物和自然的守护者,耶稣在他身上印下了基督受难时的“五伤”用来感化他人的心灵。二者在宗教中都承担着救赎的使命,他们在绘画中也经常伴随着骷髅形象出现。丢勒在 1521 年所作的圣哲罗姆右手托腮,左手指向骷髅,眼神看向画外注视着观者。虚空画与先前的作品不同的是,其精神核心更注重现世,圣杰罗姆的宗教形象在重要性上让位于对生命、死亡的教育意义。伴随着整个荷兰文明的进一步发展,人物虚空画中的“人物”逐渐由宗教人物转向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形象。哈尔斯的手持骷髅的男孩中便出现了这样的组合。哈尔斯曾画过一系列这样主题的绘画,画面中的男孩穿着正装,左手捧着骷髅,右手向前伸出,仿佛想

10、要表达些什么,水墨丹青50与此同时他的眼神望向左边,似乎在接受着什么信息。骷髅是人类尸体的一部分,是冰冷、令人畏惧的,但少年可以轻松地面对骷髅,这是一种死亡和活着的比较,同时也意味着达到了某种程度的和谐,此时的骷髅形象暗示着人类接受死亡的结果,直面死亡的同时也赞美生命。骷髅形象在 17 世纪进入世俗题材,实际上意味着当时的文化对于死亡含义的转向,“死亡”不再是人们避之不及的话题,相反,通过对于骷髅形象的描绘,更加强调了死亡的存在,警醒世人时光的易逝,所谓“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这种对当下的关注与加尔文教进入荷兰密切相关,当然,荷兰经济迅速发展也加速了这种观念的普及。大卫贝利(Dav

11、id Bailly)在其 Album amicorum van Cornelis de Glarges 中的卷轴上写下了 Quis evadet(“谁能逃脱”)极具代表性,没有人能够逃脱死亡,骷髅形象所象征的死亡含义也并不是为了让人感到恐惧,而是更提醒世人珍惜时间。虽然早在 14 世纪就已有科学思想的萌芽,但是对于科学真正系统的讨论在 17 世纪前后才出现,开普勒、牛顿、伽利略等科学家在天体、物理等领域提出了系统的讨论,之后人们对解剖学、神经学等学科的研究也逐渐清晰。在这种科学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人类对骷髅这一物体的认知也更加理性,骷髅形象在人们心中逐渐祛魅,骷髅形象的意义与其解剖学含义逐渐靠

12、近,现代主义之后,骷髅形象的含义被进一步解构,其自身意义开始消解,装饰性成为其出现在图像中的主要作用。奥尔南的葬礼中的骷髅形象是现实主义绘画中的典型用法。库尔贝虽然是现实主义大师,但这场葬礼却并未在这个世界真实发生过,1849 年库尔贝刚结束其沙龙展览,可谓是带着极大的名气衣锦还乡,受到了家乡人民的追捧。在这张画的创作过程中,库尔贝安排乡亲在他的画室里以不同的姿态站在不同的位置上,然后进行构图和着色。虽然是描绘葬礼题材,但是绘画中的人物形象没有过多地显示出伤感的样子,画面中间的下端被挖出了一个土坑,土坑旁边出现了一个骷髅的形象。这幅作品中骷髅没有以主要形象出现,而是指示性地出现,强调场景的“葬

13、礼”主题。现实主义之后的骷髅形象被进一步解构,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都创作过以骷髅为主要形象的作品。梵高在 19 世纪后期创作过一系列骷髅形象的作品,吸烟的头骨是其中之一,这幅作品创作于 1885 年,彼时梵高的父亲刚刚去世,他被妹妹指责害死了父亲。画面以黑色为底,主体部分的骷髅的骨骼在塑造上有一定程度的变形,下面的骨骼也没手持骷髅的男孩 哈尔斯水墨丹青51有按照解剖学的规则描绘,整个主题部分带有强烈的风格化。与梵高的其他所有作品一样,这幅作品带有强烈的情感宣泄意味。17 世纪及之前的作品,骷髅似乎更像情感载体,而非一种理智构建下的象征物。恩索尔画笔下的骷髅形象荒诞而神秘。他将骷髅赋予人类的生命

14、并给予它们人格,在绘画中描绘了它们的贪婪、自私和愚蠢狡诈,看似描述虚构的物体实则暗指人类的劣根性。正如阿纳森所说的:“恩索尔的绘画艺术,就是粗犷与严格、虚幻与真实的结合体。”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以骷髅为形象的主题,骷髅在图像中被赋予生命,是一种寓言化的表达。取暖的骷髅 面对死亡的骷髅 骷髅争夺盐渍青鱼 骷髅争夺上吊尸体 画室中的骷髅 镜子中的骷髅等绘画,骷髅争夺盐渍青鱼的画面中仅仅有两个“骷髅人”在抢夺一条青鱼,这个简单的场景看似只是在描绘一个简单的事件,却不难让人想起人类面对物资匮乏时充满欲望的丑态和贪婪的样子。而取暖的骷髅中的骷髅形象的表达更为多元。骷髅形象被分为个体的骷髅和人化的骷髅两种

15、,画面中人化的骷髅围着火炉取暖,火炉却没有火,四处散落着骷髅头骨,整幅画面弥漫着阴冷的气息,这些怪异的生命渴望却求而不得,有的甚至已经躺在地上奄奄一息,角落的骷髅暗示着他们的死亡。骷髅形象被赋予了双重意义,它象征着死亡的同时也用一种寓言的方式暗讽了人类的贫穷和无力。骷髅图像的宗教性和隐喻性的彻底消解发生在现代主义之后,塞尚开启了现代艺术的大门,毕加索受到塞尚的影响,对物体的结构和形式有着极大的兴趣。毕加索的一生经历了几次大的风格转型,从起初的古典学院派到达达派发展至立体主义,这是一个质变的过程,毕加索绘画历程的革命性使很多人认为是历史的“断裂”,但无论是达达派还是立体主义,正如贡布里希所说都应

16、被看作是价值观的“批判性的叛离态度”。在立体主义绘画的尝试过程中,塞尚对大量的物体进行了解构与重组,在这些绘画作品中,塞尚表现出对骷髅的极大兴趣。骷髅形象大部分出现在他的立体主义的静物绘画中,骷髅的构成与骷髅的构成(习作)中,骷髅作为主体置于画面中显眼的位置。毕加索以不同的方式对骷髅进行了解构和重组以探索骷髅结构的奥秘。在另一幅作品韭苔、鱼、头骨和水壶的作品中,毕加索对骷髅造型的塑造更为成熟简练,而从画面的构成元素来看,与 17 世纪荷兰的虚空绘画十分相似。将这三幅画比较不难发现,毕加索没有在绘画的题材上过多创新,但对于物体形象的形式十分关注,此时的作品中的形式的意义已经大于内容了。画家德尔沃

17、也创作了大量以骷髅形象为主题的绘画。德尔沃对骷髅的兴趣早在其幼年时就已产生,他小时候酷爱观察动物的遗骸,二战的经历极大地影响了他的创作,出于对二战的反思,他开始骷髅系列作品的创作。其作品大多沿用了宗教题材的故事,在其 刑罚的作品中引用了基督受难的图式,画面的左、中、右三边各有一具骷髅被钉在十字架上,他们低垂着头,在其后方还有戴着头巾的修女模样的骷髅低着头,表现着哀伤的样子。哀悼这幅作品与 哀悼基督 的图式几乎一样,只是画面中的形象全被置换成了骷髅。与之相似的还有 沉睡的维纳斯。德尔沃的骷髅系列绘画难免让人揣度其深层的含义,但德尔沃却说:“我的目的不在于表现死亡,我只想描写表情丰富的骷髅而已。”

18、这是来自艺术家对于艺术作品的直接表达,按其所说,德尔沃对骷髅形象的死亡含义早已失去了兴趣,真正吸引他描绘骷髅的是骷髅本身形象的冲击力与其对骷髅形象的喜爱。现代艺术的发展是多元的,随着时代的推进,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差别,其形式不仅仅局限于油画甚至架上绘画,在现代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材料和形式都发生了一定的转变。伴随着艺术的发展,骷髅形象开始进入波普艺术。安迪沃霍尔的作品骷髅用综合材料做成,摆脱了架上绘画的桎梏,其作品颜色延续了安迪沃霍尔一向的风格:鲜明而活跃,与往昔沉重的骷髅形象的暗示完全不同。更重要的是,骷髅形象开始经由波普艺术通过商业化的方式进行传播,此时的骷髅形象不仅与死亡的含义

19、无关,水墨丹青52注释:见牛津英语词典,OnVanity.美MaritWestermann.AWorldlyArt:TheDutchRepublic1585-1718M.NewHaven:YaleUniversityPress,2016:23.荷约翰赫伊津哈著,何道宽译.17世纪的荷兰文明M.广州:花城出版社,2010:35.美萧拉瑟著,阎智森译.阿姆斯特丹:世界最自由城市的历史M.江苏:译林出版社,2018:124.荷约翰赫伊津哈著,何道宽译.17世纪的荷兰文明M.广州:花城出版社,2017:60.美阿纳森著,邹德依译.西方现代艺术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45.英E.H.贡布里

20、希著,范景中译.艺术发展史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7:370.而且其形象的恐怖性也逐渐淡化。骷髅形象在 17 世纪开始摆脱宗教性走向世俗化,并在现代主义之后隐喻性、象征性逐渐消解。骷髅能摆脱其宗教性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重要的关系,除了加尔文教带来的影响,还与当时科学的迅速发展有密切联系。科学的发展在一方面带来了科技的进步,之后的几百年中各种仪器的发明帮助人类更直观地看到事物的科学本质,另一方面,科学的发展教会人们用科学的眼光看待事物的能力。人类离真理越来越近,对死亡的认知也更加理性,绘画中的骷髅形象的含义更趋于物理的死亡。现代主义之后,骷髅形象在艺术中的含义彻底消解,到了安迪沃霍尔时期,骷髅形象几乎已经成为一个符号,其象征、隐喻功能已经被完全解构,这种骷髅的符号在今天也被延续下来。(责任编辑:牧鑫)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