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108011 上传时间:2024-06-1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5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李军江西省吉安市建筑安装工程总公司摘要:在建筑过程中,往往会应用到各种先进的技术支撑,其中,后浇带技术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施工技术,对建筑施工起到了重要的影响,随着后浇带技术在实际应用技术中的逐渐成熟,未来,后浇带技术在我国建筑施工领域必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提出建议,以此提升我国工程建筑的综合工程质量,保证建设安全。关键词:建筑施工;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在建筑业不断发展的今天,建筑技术也在不断创新换代,从而提高了建设的质量。后浇带施工技术主要是为应对建筑物沉降问题而进行的施工环节,因为在建筑领域施工中,最多见的是混凝土施工,施工后期很

2、容易在温度、湿度等的影响下产生混凝土热胀冷缩,出现裂缝问题,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则会导致建筑物的损坏。只有在施工后期应用后浇带技术,才能有效解决混凝土构件产生不均匀出现的沉降,以此,保证建筑施工安全,避免存在安全隐患。一、后浇带施工技术概述城市中的高层建筑不断增多,其功能性更加齐全,根据结构上的不同,建筑技术也不同,对于使用混凝土为主体施工的建筑物,必须使用后浇带技术防护。当前形势下,高层建筑已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标志,也是城市建设首选的建设形式,一般高层建筑主楼与第一层裙房都是分开施工建设,为了保证二者形成整体,则会通过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实施,使二者形成整体统一,保证建筑物的稳定安全,后浇带技术就

3、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已成为主要施工技术之一。也就是说,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高层主体结构与裙房间会预留设置变形缝,避免出现混凝土涨缩产生裂缝。用后浇带技术进行的混凝土施工,需要将混凝土与空间隔绝,使其处于密闭环境,在混凝土表面涂抹化学试剂,这样才能让混凝土结构更加坚固稳定。后浇带浇筑可以使混凝土性能被彻底激发,增加建筑稳定性安全性。二、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应用的重要性(一)后浇带施工技术保证了结构稳定后浇带施工技术的设计原理为“抗放兼备,以放为主”,在各个环节都可能用到这项技术,一般情况下,分别用于后浇沉降带、后浇收缩带、后浇温度带,通过技术的使用,解决建筑物差异沉降、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等

4、已影响到安全的问题。房建施工设计的时候就事先预留后浇带,能够让混凝土在短时间内完成约束应力的快速释放,这样后浇带施工结束后才能更好地确保结构稳定,有利于减少应力对建筑物的整体影响,降低由于过多设置导致的永久性变形缝。后浇带技术也能够保证建筑的统一性、完整性,使建筑更加完美,要对每一部分的基础结构计算和强度校对,准确计算应力,利用后浇带技术抵抗应力。(二)有效解决地基沉降问题高层建筑体量大、用料多,自身的重力非常大,对高层建筑的地基要求系数也较大,只有保证地基的稳定,才能确保上层建筑的安全。地基沉降是房建工程常见问题,更是影响质量与安全的重要因素,如果前期没有很好的处理地基,则会在后期施工中出现

5、问题,后期应力下降就发生不均匀沉降,轻者造成墙体结构产生裂缝,重者还会导致建筑物倾斜,威胁到居民安全。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就能够解决上述问题,彻底改善高层建筑地基与上层建筑的受力不均现象。后浇带施工技术把各部位联系到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性建筑。从而平衡建筑物给地基带来的巨大压力,良好改善房屋建筑物空隙,从根本上释放压力,缓解沉降现象,实现房屋建筑物稳定性目标。三、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重点及难点分析(一)杂物的影响一些工程建设时,各工种之间没有协调好,往往会在上一道工序后产生大量的杂物垃圾。高层建筑物施工时间长、用材料量大,同时,工程单层较大面积,极易有窑窑杂物等留下或者落入,要想快速清理干净其清理

6、难度较大,如果使用后浇带施工技术,不能彻底清理干净这些杂物,就会不利于顺利施工,导致混凝土结构效果不良好,对结构质量造成不利影响。(二)楼层高,梁板跨度较大悬挑状为后浇带断开位置梁板所呈现的状态,当无法稳固支撑时,就很容易产生梁板上部开裂或后浇带部位下挠,这也就给施工带来了巨大影响,要合理检查各部位的情况,有效发挥后浇带技术作用。(三)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一般情况下,高层建设完成后,待塔楼封顶、两侧结构单体沉降基本稳定,才能进行沉降后浇带浇筑施工。一些工程为了赶进度,往往会提前介入施工,无法保证整体效果与质量,但在实际应用中,要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按照“先回填基槽,后浇筑后浇带”的顺序进行地下

7、室外墙沉降后浇带施工,严格施工流程,把握施工顺序,此时要解决好较深基层压力过大的问题,提高后浇带防护措施,保证施工能够顺利进行。四、后浇带技术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后浇带技术作为建筑的重要技术,在长期的使用中已经成熟,只有掌握技术要点,严格施工流程,才能更好地保证施工整体效果,提升建筑质量与安全。通过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能有效防止水泥浇筑凝固过程中,水泥出现裂缝的不良现象。具体施工时,根据环境与现场的情况,调整技术应用场景,施工方法是在大面积水泥施工面上,每隔 30m40m 在水泥墙留下宽度约 900mm的缝隙,这样,就能够在不同条件下适应混凝土在凝固过程应力产生的不同层级变化,避免和减少混凝土开

8、裂存在的可能。可以说,后浇带技术的应用,很好地解决了建筑的裂缝问题,有效防止水泥在凝固过程中物理变化对建筑的影响,作为现代建筑技术中重要技术手段,后浇带技术得到了应用,有效防止房屋沉降开裂。房屋建设时设计的裙房和主楼施工不同,二者面临的地基条件不同,后浇带技术有效改善房屋发生沉降受力环境,提升建筑安全性。五、后浇带技术在房屋建设中的技术要点(一)后浇带施工前准备工作后浇带施工效果关键就是在充分的准备。为了保证施工效果,需要对浇筑平面做好清理,以此,确保浇筑平面无任何杂质与垃圾,为下一步顺利施工提供便利条件。对于一些施工条件不利的部位,还可凿毛处理,将混凝土两侧预留缝做好凿毛,增加受力面,保证衔

9、接的强度。为了更加有效做好受力面的准备,需要使用清水对其进行彻底清洗一次,值得注意的是,要让混凝土表面保留一定水分,在此基础上涂抹水泥净浆,增大受力面积,保证衔接度。水泥净浆干透后在表面涂上一层混凝土处理剂,通过全面的准备工作,才能开始后浇带混凝土浇筑。要严格处理好后浇带两侧裂缝,避免出现渗漏的现象,这样,施工过程中才不能出现大量的渗水,保证连接点的衔接强度和裂缝的紧密融合。(二)合理计算后浇带技术在房屋建设中的缝隙宽度后浇带宽度测算至关重要,这关系到整个施工过程的效果质量,需要事前考虑后浇带技术留有缝隙大小,避免破坏整座建筑工程强度和质量。充分测算出后浇带位置宽度,一般情况下,缝隙宽度 80

10、0mm1200mm,这样,才能保证浇筑的整体效果。主要受力点的缝隙事前要有预留,根据预留缝隙变化,及时做好施工调整,防止预留位置对建筑结构功能产生破坏。(三)注意对后浇带预留位置间距的计算处理严格按照建筑施工工序施工,通常,建筑施工按照预先设计图纸进行建设,但是在建设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变更,要根据变更的情况,结合施工现场,做好工程量测算,合理设计预留间距,保证施工顺利开展。要按照实际建设顺序做好间距的设置,避免建设过程中建筑物各部位受力不均造成安全责任事故。通过以往的后浇带技术施工经验看,后浇带技术设置间距为 30m40m,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出后浇带技术的效果。(四)混凝土浇筑中后浇带技术的注

11、意事项混凝土浇筑工程非常复杂,要把握各个环节情况,掌握时间与温度,为了保证后浇带技术效果,需要严格把握混凝土性能以及对缝隙空间的预留,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出作用。依照设计图要求,根据需要在预留缝隙空间做好钢丝网模板搭建作业。严格控制模板设置流程,合理计算科学设计,以便发挥出后浇带技术最佳效果。(五)后浇带在设置完成后的保护工作后浇带需要几个环节,初步凝固后需要对留下来的杂物进行清除,充分把握好时间点,注意缝隙间水泥凝固整体的质量是否达标,这样才能更好地确定后浇带是否发挥出了作用。后浇带完成后,及时做好预留缝隙修补和弥合工作,以此,确定修补使用的材料能够紧密形成连接。做好遮盖保护,进一步强化后浇带

12、混凝土结构强度。(六)混凝土浇筑对混凝土浇筑必须严格流程与操作标准,要对混凝土厚度做到控制,如果厚度设置不合理、不标准,就会影响到整体的浇筑效果。对每一道工序都要严格控制,利窑窑用钢丝网模板垂直施工缝施工的时候,对混凝土要做好浇筑和振捣,混凝土的处理要做好分层,这样才能有效控制浇筑的厚度,通过振捣器再找好钢丝网模板间的相对距离,形成均匀的厚度层,保证整体施工效果。后浇带技术施工材料对后期的凝固质量有直接影响,充分选择正确的材料应用,确保施工材料与浇筑材料质量,严格检查材料性能与参数,对不合格的材料要坚决更换。(七)浇筑结构混凝土后垂直施工缝的处理为了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就要对各施工环节检查,

13、特别是要对混凝土搅拌完成后的检测,细致科学,保证符合标准。利用水压采取高压水冲洗的方式处理好施工缝,针对不同的部位调节压力大小,当冲洗完成后,再清理一次模板施工缝,一般情况下,要想保证清理干净,就要在处理施工缝时采取垂直式方法。模板拆除环节也对最后的质量有一定影响,如果没有凝固,很容易产生掉角、裂缝等问题,要充分考虑实际工程情况,做好模板的拆除,维护工程施工质量。六、后浇带施工技术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一)全面预防施工裂缝后浇带施工时,要把握好施工标准,严格施工流程,从根本上预防混凝土出现危险裂缝,这是施工中必须重视的重大问题,要以避免出现裂缝为目的,谨慎使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根据后浇带预防性保护

14、特点,科学计划周密部署,确保各个环节符合设计标准,满足施工要件。后浇带设置主要是针对混凝土凝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应力变化预留的部分空间,这样,在施工后期就不会因为混凝土热系数增加而导致裂缝,考虑到释放应力的大小,尽最大可能减少裂缝出现。(二)注意结构性沉降后浇带设置要保证科学合理,设置时,需要考虑到建筑结构不均匀沉降的问题,从设计阶段就要充分做好计算,确定后浇带设置是否合理,有些施工是要对现场进行重新评估后临时性作业,为了保证建筑安全美观,需要同时报给建筑设计方批准认可,不能盲目修改图纸和设计方向,要由专业技术人员评估后,才能变更后浇位置,保证建筑工程的强度和质量。(三)考虑到结构强度后浇带衔接

15、部位要做到细致,解决好距离与位置的关系,一般墙面混凝土连接钢筋部位,需要分割处理,以此增大接触面,强化后浇带技术优势性能,最大化发挥作用。建筑主要受力结构要保证强度,不能随意断开,如果影响到后浇带质量,也需要在保证结构稳定的前提下修正,缝隙之间钢筋要保证连接,对于必须断开的部位,要在后浇带施工后,对预留缝隙做好全面的修补,并对其中预留的钢筋部分进行焊接,恢复钢筋受力水平。(四)养护并达到允许拆除强度后才能拆除模板后浇带模板一定要按规范要求养护 28 天并达到允许拆除强度才能拆除,不能提前,影响到整体的施工效果。一般在混凝土达到允许拆除强度前不能拆除,房梁受力部位影响到整体结构稳定性,对于跨度大

16、于 8 米的需要达到设计强度的 100%,才能拆除,避免出现房梁变形的情形。后浇带位置至关重要,一般预留都是在受力小的部位,后浇带设置的位置受力结构复杂,就起不到连接的效果,可能导致受力真空。(五)断面处理要规范选择后浇带断面预留有一定的要求,为了达到强度要求,需要尽量形成不规则的形状,以此提高受力面积,增强水泥连接牢固稳定性。一些建筑设计结构较个性化,对于模板搭建出现形成的断面,需要将断面预留成斜面,这样才能在后期的后浇处理中,达到完美修复目的。(六)振捣远离施工位置混凝土浇筑过程对条件要求较高,要把握好各流程环节,为避免混凝土振捣产生的振动过大造成影响,需要在振动过程中对远离预留后浇带,以此保证工程质量,避免后浇带位置大量混凝土的流失。(七)对垂直后浇带要进行垂直施工施工缝是施工后产生的,要在施工后期合理处理,一般情况下,在混凝土初凝后,对施工缝及模具铁丝网高压冲水,通过水洗的方式,让施工缝干净无杂物,保证冲洗出混凝土主要框架材料,提升施工质量。参考文献:1戴金斌.建筑施工后浇带的功能与施工技术探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7(06):114.2巩慧健.建筑施工后浇带的功能与施工技术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7(44):23-24.3黄兆文.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探析J.科技视界,2014(10):117+145.窑窑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