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国家职业指导师二级论文论文题目: 独立学院就业指导工作创新思路探讨 姓 名: 薛 政 身份证号: 341281198311218379 准考证号: 所在省市: 安徽省 所在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 独立学院就业指导工作创新思路探讨薛政 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摘要: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庞大的就业人数和有限的劳动力市场之间的需求矛盾越来越尖锐。独立学院作为新型院校,如何进一步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创新就业指导工作的基本模式,将是独立学院普遍面临的课题。关键词:就业指导工作 创新思路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方向发展,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逐年
2、增加,庞大的就业人数和有限的劳动力市场之间的需求矛盾越来越尖锐。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数据,2009年至2011年毕业生人数分别达到610万、630万、660万,毕业生离校时平均就业率为70%80%,从安徽省的状况来看,到2010年,普通高校毕业生24.3万人,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相关调查显示干旭等构建良好沟通渠道,探索高校就业指导的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有60.37%的企业本科毕业生仅占职工总数的30%以下,只有8.94%的企业表示在未来5-10年对本科毕业生的需求会大幅增加,76.42%的企业表示需求仅会略微增加或保持不变,有14.64%的企业表示需求有所减少。因此,从用人单位来看,对本科毕业生的
3、需求人数只会小幅增长,远远落后大学生人数的增长。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独立学院的就业状况不容乐观。如何提高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率,特别是针对毕业生的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何进一步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创新就业指导工作的基本模式,将是独立学院面对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课题。一、高等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整体现状“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指根据国家利益和社会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大学生的职业定向、职业心理发展、职业选择和职业准备等施加影响,从而保证大学生实现合理就业的过程。”孙连海等创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各高校虽然都建立了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但从目前转型期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4、现状来看,就业指导的方法和手段比较简单,就业指导仅仅是在毕业生中进行择业前的指导,即通过动员、报告大会或集中上大课的形式介绍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和人才需求信息等,缺乏针对学生个体特点的专门咨询和有效指导,距离“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与服务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同时,由于受经费、条件、手段等因素的限制,就业指导工作中的行政管理职能比较突出,服务职能有所欠缺,就业指导的形式和方法单一,指导人员的整体水平不高,地区间、高校间差异较大,不能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就业指导功能的发挥,制约着高校就业指导目标的实现。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要有所作为,必须增强系统性、科学性和针对性,创新就业指导工作
5、方法,从而建构和完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体系。二、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创新思路1、明确学生就业指导目标和方向独立学院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应贯穿人才培养过程,树立学生就业指导最终目标是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为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而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校的就业率。目标明确,才能做到以学生为本,走可持续发展道路。2、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向由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和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发布的关于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有25.61%和41.27%的学生认为改革学校教育包括改革课程体系对改善大学生状况非常有帮助或比较有帮助,在接受访谈的44家用人单位中,有59.1
6、%(26家)的用人单位认为当前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其中50%(22家)的用人单位明确提出当前大学教育中的课程设置不合理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个制约因素,两者存在相关性。专业课程的设置反映了学校教育的发展思路和教学资源的分配格局,直接决定着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并最终影响大学生的竞争力。独立学院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以培养出职业技能素质较高,适应社会职业需求的人才为目标;同时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穿插职业辅导和职业素质培养,尤其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接触用人单位,了解职业素质要求。要坚持与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抓好毕业生实习环节,积极为就业工作创造条件。适当
7、鼓励学生自主寻找实习单位,让毕业生在社会实践中找到就业的结合点和突破口。特别要做好毕业生就业前的专业思想教育,积极引导并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郑能波等关于对高校二级学院做好学生就业工作的对策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推动产学结合,促进企业与院校的合作办学。目前推进产学结合的模式很多,例如:“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2+1”人才培养模式、“学工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全方位合作教育模式、“实训科研就业”一体化合作教育模式、“双定生”人才培养模式等。独立学院完全可以在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因地置宜地探求符合自身特点的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栗蕾,林凤华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与高校
8、对策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3、丰富就业指导内容,增强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根据有关调查材料,对于最希望学校提供的服务项目的调查显示刘延岭等高校计算机类毕业生就业调查J中国大学生就业,大多数学生(53.3%)表示需求信息是他们最想接受的服务,这一比例反映了2011届学生对需求信息更加迫切的要求。另外,毕业生希望学校提供的服务居第二位的是求职技巧指导,这一比例高达44%。学生求职过程中,大多数学生(34%)认为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帮助很大,同时大多数学生(43.4%)认为专业实践能力和应聘、面试技巧在求职过程中最重要。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可以通过各种讲座活动、研讨交流、电子杂志、网站以及针对个体的咨询辅导等
9、多元化的途径为毕业生提供相关方面服务,从而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水平,必须将授课、讲座、报告、讨论、调查走访、实践锻炼、培训等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并在实践中创造新的指导形式。在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可结合专业特点,召开专题报告会,如邀请优秀校友、企业家到学校作报告等,引导学生择业时正确定位,这些对大学生的就业也可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开展就业市场需求分析和毕业生跟踪调查活动。通过对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专业水平、思想表现、工作能力等方面的调查了解,掌握用人单位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社会对专业需求的趋势,这些信息不仅是就业指导的良好素材,而且可以作为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重要参考和决策依
10、据。努力搭建大学生实践锻炼的平台。高校应积极创造条件,穿针引线,为学生走向社会,投身实践提供帮助。开展专题职业培训。为了丰富大学生对未来所服务职业、行业的感性认识,学校可根据行业特点,开展专题职业培训,在指导中培训,在培训中强化,提高学生整体的择业能力。4、构建就业指导信息化平台,丰富就业指导方法信息化既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工作目标也是重要工作手段,但是由于很多高校忽视了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造成了大量信息缺失,也往往因就业信息不真、不足、不畅而导致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紊乱。高校的就业指导就处于一种被动地等待用人单位信息,然后传递发布给学生的工作格局,这与现阶段的就业工作极不协调。随着就业市场化程度的
11、提高和计算机的普及,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辟一条实用性强、效率更高的信息沟通渠道,应成为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的首要任务。专职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及时收集和发布基层用人需求信息,使就业的“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互为补充,有机结合,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透明化,为毕业生和基层单位牵线搭桥。利用计算机网络传递信息迅速和准确的特点,从政策宣传、就业咨询到信息发布和查询、建立毕业生就业资料数据库等,极大地简化了专职教师的工作程序。进行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努力实现资源共享,对于解决毕业生在信息收集上的弱势地位,对于解决高校就业工作忙乱复杂的局面,进一步提高就业工作效率都有极大的好处。5、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理论
12、创新就业指导工作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一个人的事业奋斗目标,选择实现这一事业目标的职业,职业生涯规划,是对一个人在职业生涯中所承担职务相继过程的预期和计划,即在对个人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最佳职业发展目标,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的行动计划,并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顺序和方向作出合理的安排。在就业指导中导入职业生涯规划,建立独立学院就业指导新模式,主要可以从个体的自我定位、职业生涯目标的确定、建立和发展职业咨询机构及开设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四方面尝试如何建立新模式。结合具体实际,对独立学院学生进行职业
13、生涯规划可从全程就业指导做起。全程化就业指导应该针对不同年级,各有侧重,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具体来说,全程化就业指导可以分为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三个阶段。简单的说,即是:第一阶段,大一应侧重于职业生涯设计指导,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指导学生规划大学生活,确立职业理想。第二阶段:大二应侧重于学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引导学生在加强专业学习的同时,锻炼和提高个人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实现全面发展。第三阶段:毕业阶段应侧重于择业指导,升学指导和创业指导,引导毕业生转变角色,适应社会,实现就业理想。全程化就业指导是由心理健康指导、职业生涯设计指导、学业指导、择业指导、创业指导和升学指导
14、等方面构成的完整体系。在推行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过程中,应坚持做到“五个结合”:一是坚持就业指导与对学生的思想政教育相结合;二是坚持就业指导与加强学风建设相结合;三是坚持就业指导与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相结合;四是坚持就业指导与教学改革相结合;五是坚持就业指导与拓宽就业渠道相结合。孙连海等创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三、就业指导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面对当前形势,须增强学生成材择业的竞争意识,培养多方面的素质,可开展各种增强竞争意识的教育活动,如开办模拟招聘面试会,举行当前就业形势分析讲座,让同学们认识到自己与社会需求的差距,提高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大
15、学生涉世不深、经验不足、职业目标不明确,在职业选择中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一是部分毕业生的期望值过高,不能正确估价自己和不完全了解社会需求动态。在选择职业时往往脱离现实,这山望着那山高;二是部分毕业生缺少全局观点,在处理事业与待遇方面重利益轻成才,看当前的多、看今后的少,看表面的多、看实质的少;三是部分毕业生不能正确评价与定位自己,不愿意到生产一线和基层去,这些不确定因素,都会导致择业的失败。因此,就业指导工作中,应根据他们的就业心理和追求动向,正确引导他们转变就业观念,促进其进行择业心态的自我调整,形成健康的择业心理和正确的就业意识。巩固学生的专业素质。专业素质是指从事某中职业活动掌握和运用专业
16、知识、专业技术和专业能力。良好的专业素质,是高职毕业生立足社会、服务人民、体现自身价值的关键因素。专业素质,具体包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只有同时具备这两方面素质,才能较好的促进专业素质的提高。调查显示,数据统计显示,10届毕业生认为解决当前就业难的方法选择最多的是提高自己的技能(41.28%),其次为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31.94%),两项选择因素均与大学生自身有关。而专业水平(49.23%)成为10届毕业生认为毕业生需要具备素质及能力最多的选择。因而,有必要加强专业思想教育,是学生对本专业知识有深层次的了解,明白本专业优劣势,扬长避短,扎实专业基础,为以后就业作准备。提高就业指导队伍水平。提
17、高授课教师自身的素质,建立一支专门从事大学生有关职业、就业等方面的指导、咨询、管理、研究和服务工作的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进一步丰富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针对性,进一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通过专兼结合等多种形式,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队伍,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帮助他们有效释放心理压力,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拥有积极、健康的择业心态。总之,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就业工作中,要转变观念,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为本、以用人单位为本”的思想,不断地学习,不断探索创新,规范和完善各项制度
18、,形成科学合理、高效便捷的工作模式和运行机制,构建符合“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标准的更加完善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以期能指导学生毕业后成功走上适合他们本人和社会需求的职业发展之路。参考文献:(1)张敏强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江明略谈拓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3)李瑛导入职业生涯规划,建立高校就业指导新模式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4)栗蕾,林凤华大学生就业问题与高校对策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5)石宏伟班主任在学生就业工作中的角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6)苏国晖从素质本位看学生的职业素质J中国大学生就业(7)胡秀英,李秀芳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分析J职业时空(8)齐兆群等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探讨J中国大学生就业 7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