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GB 50013-2018室外给水设计标准【优化-书签-OCR】.pdf

上传人:1516****663 文档编号:310302 上传时间:2023-08-02 格式:PDF 页数:296 大小:6.9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50013-2018室外给水设计标准【优化-书签-OCR】.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96页
GB 50013-2018室外给水设计标准【优化-书签-OCR】.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96页
GB 50013-2018室外给水设计标准【优化-书签-OCR】.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96页
GB 50013-2018室外给水设计标准【优化-书签-OCR】.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96页
GB 50013-2018室外给水设计标准【优化-书签-OCR】.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96页
亲,该文档总共29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IB p GB 500132018 室外给水设计标准Standard for design of outdoor water supply engineering 2018-12-26发布2019-08-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室外给水设计标准Standard for design of outdoor water supply engineering GB 50013-2018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 0 1 9 年8 月1 日

2、中国计划出版社2018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 50013-2018 女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网址: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梆地北里甲II号国宏大厦C座3层邮政编码:100038 电话:(010)6:l906433(发行部)三河富华印刷包装有限公司印刷850mmX 1168mm 1/32 9.25印张240千字2019年7月第1版2019年7月第1次印刷*统一书号:155182 0487 定价:58.00元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侵权举报电话:(010)63906404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寄本社出版部调换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2018年第347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千发

3、布国家标准室外给水设计标准的公告现批准室外给水设计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013-2018,自2019年8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0.9、4.0.5、5.3.7、6.1.8、7.1.7、7.6.9、7.6.12、8.o.9、8.o.11、9.1.2、9.1.7、9.9.14、9.9.15、9.9.16、9.9.17、9.9.18、9.9.25、9.9.26、9.9.27、9.9.37、9.10.4、9.10.19、9.13.5、10.2.6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国家标准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同时废止。本标准在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户网站(www.mohurd.gov.

4、en)公开,并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8年12月26日前言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千印发(2015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4189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本标准。本标准共分12章和1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给水系统、设计水量、取水、泵房、输配水、水厂总体设计、水处理、净水厂排泥水处理、应急供水、检测与控制等。本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与现行国家标准给水排水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5012

5、5重复的术语内容不再纳入本标准,并补充了部分术语、调整了部分术语。2.增加了高速澄清池、除碑、中空纤维微滤与超滤膜过滤、次氯酸钠氯消毒、次氯酸钠与硫酸按氯胺消毒、紫外线消毒以及应急供水等。3.调整了用水定额、部分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参数等。本标准中用黑体字表示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至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地址:上海市中山北二路901号;邮政编码:200092)。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主编

6、单位: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1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主要起草人:王如华于水利马林伟王南威王胜军王洋王晏王海梅王雄冈亘亘回邓慧萍史春海冯一军冯嘉琳朱显邹亦俊国因五许嘉炯李冬李伟李国洪李春鞠李祖鹏杨力杨红杨孟进杨宪力杨雪时文歆何纯提沈小红张杰张晓健张硕张德跃张德新陈永成陈超郑国兴单晓峻赵忠富饶磊姚左钢聂福胜徐承华曹伟新崔福义董

7、红舒玉芬谢仁杰熊水应魏俊杰主要审查人:李圭白王占生洪觉民郗燕秋吴济华王阿华周鑫根王健王全勇 2 目次l总则.(1)2术语.(3)3 给水系统.(9)4 设计水量.(11)5取水.(14)5.1 水源选择 .(14)5.2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 .(15)5.3 地表水取水构筑物 .(18)6泵房.(23)6.1 一般规定.(23)6.2 泵房前池、吸水池(井)与水泵吸水条件.(24)6.3 水泵进出水管道.(25)6.4 起重设备.(27)6,5 水泵机组布置.(27)6.6 泵房布置.(28)7 输配水.(30)7 1 一般规定.(30)7.2 水力计算 .(31)7.3 长距离输水.(33)7

8、.4 管道布置和敷设.(34)7.5 管渠材料及附属设施.(36)7.6 调蓄构筑物.(37)8 水厂总体设计.(39)9 水处理.(43)1 9.I 一般规定.(43)9.2 预处理.(43)9.3 混凝剂和助凝剂的投配.(46)9.4 混凝、沉淀和澄清.(48)9.5 过滤.(53)9.6 地下水除铁和除猛.(61)9.7 除氮.(64)9.8 除珅.(65)9.9 消毒.(68)9.10 臭氧氧化.(76)9.11 颗粒活性炭吸附.(81)9.12 中空纤维微滤、超滤膜过滤.(84)9.13 水质稳定处理.(90)10 净水厂排泥水处理.(91)10.I 一般规定.(91)10.2 工艺

9、流程.(92)10.3 调节.(93)10.4 浓缩.(95)10.5 平衡.(96)10.6 脱水.(96)10.7 排泥水回收利用.(99)10.8 泥饼处置和利用.(100)11 应急供水.(101)11.I 一般规定.(IOI)11.2 应急水源.(101)11.3 应急净水.(102)12 检测与控制.(104)12.1 一般规定.(104)12.2 在线检测.(104)2 12.3 控制.(106)12.4 计算机控制管理系统.(107)12.5 监控系统.(108)12.6 供水信息系统.(108)附录A管道沿程水头损失水力计算参数(n、G、Ll)值(109)本标准用词说明.(I

10、 JO)弓i用标准名录.(111)附:条文说明.(113)3 Contents 1 G I enera prov1s1ons (I)2 Terms (3)3 Water supply system 9)4 Design flow(11)5 Intake (14)5.1 Selection of water source (14)5.2 Ground water intake structure (15)5 3 S f.ur ace water intake structure (18)6 Pump house C 23)6 1 I.Genera requirements (23)6.2 For

11、chay.suction well and water sucking condition of pump(24)6.3 Suction pipe and the dischargp pipe within pump hou、e.(25 J 6 4 H.01st111g equipment (27)6产.;,Pump umt layout (27)6.6 Pump house layout (28)7 Water transn11ss1on and distribution 30)7 I、I.(,enera requirements (:30)7.2 Hydraulic calculation

12、 (31)7.:,Long d岱lancewater lransmission pipeline (:l3)7.1 Piping layout and laying (34)7.5 Pipe materials and appurtenances(36)7 6 Storage structure (37)8 General layout of waterworks C 39)4 9 Water treatment.(43)9 1 G I.enera requirements.(43)9 2 Pre-treatment.(43)9.3 Dosage of coagulant and coagul

13、ant aid.(46)9.4 Coagulation,sedimentation and clarification.(48)9 5 Filtration.(53)9.6 Groundwater deironing and demanganize (61)9.7 Defluorinate.(64)9 8 D earsemcmg.(65)9.9 Disinfection.(68)9 10 Ozonat1on.(76)9.11 Activated carbon adsorption.(81)9.12 Hollow fiber microfiltrationand ultrafiltration

14、membrane filtration .(84)9.13 Stabilization treatment of water quality.(90)10 Waste residuals treatment of waterworks.(91)10.1、lGenera requirements.(91)10.2 Process flow.(92)10.3 Reservoir.(93)10.4 Thickening.(95)10.5 Balancing.(96)10.6 Dewatenng.(96)10.7 Waste residuals reclaiming and reusing.(99)1

15、0.8 Sludge cake disposing and utilizing.(100)11 Emergency water supply.(101)11 1 G 1.enera requirements.(101)11.2 Emergency water resource.(101)11.3 Emergency water treatment.(102)12 M.onitonng and control.(104)5 12.I G I enera reqmrements (I 04)12.2 c r)n me momtormg .(104)12.3 Control(106)12.4 Com

16、puter control and management system .(107)12.5 Monitoring system .(108)12.6 Water supply information system.008)Appendix A Hydraulic parameters values for pipe friction head loss calculation(109)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tandard.(110)Lists of quoted standards.(111)f Addition:Explanation o prov

17、1s10ns 013)6 1 总贝l 1.0.1 为规范室外给水工程设计,保障工程设计质量,满足水量、水质、水压的要求,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管理方便,制定本标准。1.o.2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城镇及工业区永久性给水工程设计。1.0.3 给水工程设计应以批准的城镇总体规划和给水专业规划为主要依据。水源选择、厂站位置、输配水管线路等的确定应符合相关专项规划的要求。1.0.4 给水工程设计应综合考虑水资源节约、水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正确处理各种用水的关系,提高用水效率。1.o.5 给水工程设计应贯彻节约用地和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原则。1.o.6 给水工程设计应按

18、远期规划、近远期结合、以近期为主的原则。近期设计年限宜采用5年10年,远期设计年限宜采用10年20年。1.0.7 给水工程构筑物主体结构和地下输配水干管的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的有关规定。主要设备、器材和其他管道的设计使用年限宜按材质、产品更新周期和更换的便捷性,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1.0.8 给水工程设计应在不断总结生产实践经验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积极采用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1.0.9 在保证供水安全的前提下,给水工程设计应合理降低工程造价及运行成本、减少环境影响和便于运行优化及管理。1.o.10 给水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

19、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 2术语2.0.1 复合井mixed well 由非完整式大口井和井底以下设置一根至数根管井过滤器所组成的地下水取水构筑物。2.0.2 反滤层inverted layer 在大口井或渗渠进水处铺设的粒径沿水流方向由细到粗的级配砂砾层。2.o.3 前池suction intank canal 连接进水管渠和吸水池(井),使进水水流均匀进入吸水池(井)的构筑物。2.0.4 进水流道inflow runner 为改善大型水泵吸水条件而设置的连接吸水池与水泵吸入口的水流通道。2.0.S 生物预处理biological pre-treatment 主要利用生物

20、作用,去除原水中氨氮、异臭、有机微污染物等的净水过程。2.o.6 翻板滤池shutter filter 在滤格一侧进水和另一侧采用翻板阀排水,冲洗时不排水、冲洗停止时以翻板阀排水,可设置单层或多层滤料的气水反冲洗滤池。2.o.7 翻板阀flap valve 阀板以长边为转动轴,可在090范围内翻转形成不同开度的阀门。2.0.8 铁盐混凝沉淀法除氝ferrosoferriccoagulation sedi-mentation for defluorinate 3 采用在水中投加具有凝聚能力或与氛化物产生沉淀的物质,形成大量脱稳胶体物质或沉淀,氪化物也随之凝聚或沉淀,后续再通过过滤将氝离子从水中除

21、去的过程。2.0.9 活性氧化铝吸附法除氮activated aluminum process for defluorinate 采用活性氧化铝滤料吸附、交换氝离子,将氛化物从水中除去的过程。2.0.10 再生regeneration 离子交换剂或滤料失效后,用再生剂使其恢复到原形态交换能力的工艺过程。2.0.11 吸附容量adsorption capacity 滤料或离子交换剂吸附某种物质或离子的能力。2.0.12 污染指数fouling index 综合表示进料中悬浮物和胶体物质的浓度和过滤特性,表征进料对微孔滤膜堵塞程度的指标。2.0.13 氯消毒chlorine disinfectio

22、n 将液氯或次氯酸钠、漂白粉、漂白精投入水中接触完成氧化和消毒的工艺。2.0.14 紫外线水消毒设备ultraviolet(UV)reactor 通过紫外灯管照射水体而进行消毒的设备,由紫外灯、石英套管、镇流器、紫外线强度传感器和清洗系统等组成。2.0.15 管式紫外线消毒设备(管式消毒设备)closed vessel reactor 紫外灯管布置在闭合式的管路中的紫外线消毒设备。2.o.16 臭氧氧化ozonation 利用臭氧在水中的直接氧化和所生成的轻基自由基的氧化能力对水进行净化的方法。2.0.17 颗粒活性炭吸附池activated carbon adsorption tank 由单

23、一颗粒活性炭作为吸附填料而兼有生物降解作用的处理 4 构筑物。2.o.18 炭砂滤池granular activated carbon-sand filter 在下向流颗粒活性炭吸附池炭层下增设较厚的砂滤层,可同时除浊、除有机物的滤池。2.o.19 内压力式中空纤维膜inside-out hollow fiber mem-brane 在压力驱动下待滤水自膜丝内过滤至膜丝外的中空纤维膜。2.0.20 外压力式中空纤维膜outside-in hollow fiber mem-brane 在压力驱动下待滤水自膜丝外过滤至膜丝内的中空纤维膜。2.0.21 压力式膜处理工艺pressurized mem

24、brane process 由正压驱动待滤水进入装填中空纤维膜的柱状压力容器进行过滤的膜处理工艺。2.0.22 浸没式膜处理工艺submerged membrane process 中空纤维膜置于待滤水水池内并由负压驱动膜产水进行过滤的膜处理工艺。2.0.23 死端过滤dead-end filtration 待滤水全部透过膜滤的过滤方式。2.0.24 错流过滤cross-flow filtration 待滤水部分透过膜滤、其他仅流经膜表面的过滤方式。2.0.25 膜完整性检测integrity test 膜系统污染物去除能力及膜破损程度的定期检测。2.0.26 膜组module set 压力式

25、膜处理工艺系统中由膜组件、支架、集水配水管、布气管以及各种阀门构成的可独立运行的过滤单元。2.0.27 膜池membrane tank 浸没式膜处理工艺系统中可独立运行的过滤单元。2.o.28 膜箱membrane cassette 膜池中带有膜组件、支架、集水管和布气管的基本过滤模块。5 2.0.29 压力衰减测试pressure decay test 基于泡点原理,通过监测膜系统气压衰减速率检测膜系统完整性的方法。2.0.30 泄漏测试leak test 基于泡点原理,通过气泡定位膜破损点的方法。2.o.31 设计通量normal flux 设计水温和设计流量条件下,系统内所有膜组(膜池)

26、均处于过滤状态时的膜通量。2.0.32 最大设计通量maximum flux 设计水温和设计流量条件下,系统内最少数量的膜组(膜池)处于过滤状态时的膜通量。2.0.33 设计跨膜压差normal transmembrane pressure 设计水温和设计通量条件下,系统内所有膜组(膜池)均处于过滤状态时的跨膜压差。2.o.34 最大设计跨膜压差maximum transmembrane pres-sure 设计水温和设计通量条件下,系统内最大允许数量的膜组(膜池)处于未过滤状态时的跨膜压差。2.0.35 化学稳定性chemical stab山ty水中发生的各种化学反应对水质与管道的影响程度,

27、包括水对管道的腐蚀、难溶性物质的沉淀析出、管壁腐蚀产物的溶解释放以及水中消毒副产物的生成积累等。2.0.36 生物稳定性biostability 出厂水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支持异养细菌生长的潜力。2.0.37 拉森指数Larson Ratio(LR)用以相对定扯地预测水中氯离子、硫酸根离子对金属管道腐蚀及对管壁腐蚀产物溶解释放倾向性的指数。2.0.38 调节池adjusting tank 用以调节进、出水流量的构筑物。6 2.o.39 排水池drain tank 用以接纳和调节滤池反冲洗废水为主的调节池,当反冲洗废水回用时,也称回用水池。2.0.40 排泥池sludge discharge ta

28、nk 用以接纳和调节沉淀池排泥水为主的调节池。2.0.41 浮动槽排泥池sludge tank with floating trough 设有浮动槽收集上清液的排泥池。2.0.42 综合排泥池combined sludge tank 既接纳和调节沉淀池排泥水,又接纳和调节滤池反冲洗废水的调节池。2.0.43 原水浊度设计取值design turbidity value of raw water 用以确定排泥水处理系统设计规模即处理能力的原水浊度取值。2.0.44 超量泥渣supernumerary sludge 原水浊度高于设计取值时,其差值所引起的泥渣量(包括药剂所引起的泥渣量)。2.0.4

29、5 干化场sludge drying bed 通过土壤渗滤或自然蒸发,从泥渣中去除大部分含水量的处置设施。2.0.46 应急供水emergency water supply 当城市发生突发性事件,原有给水系统无法满足城市正常用水需求,需要采取适当减量、减压、间歇供水或使用应急水源和备用水源的供水方式。2.0.47 备用水源alternate waterresource 为应对极端干旱气候或周期性咸潮、季节性排滂等水源水量或水质问题导致的常用水源可取水量不足或无法取用而建设,能与常用水源互为备用、切换运行的水源,通常以满足规划期城市供水保证率为目标。7 2.0.48 应急水源emergency

30、water resource 为应对突发性水源污染而建设,水源水质基本符合要求,且具备与常用水源快速切换运行能力的水源,通常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城市居民生存、生活用水为目标。2.o.49 应急净水emergency water treatment 在水源水质受到突发污染影响或采用水质相对较差的应急水源时,为实现水质达标所采取的应急净化处理措施。8 3给水系统3.0.1 给水系统的选择应根据当地地形、水源条件、城镇规划、城乡统筹、供水规模、水质、水压及安全供水等要求,结合原有给水工程设施,从全局出发,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综合考虑确定。3.0.2 地形高差大的城镇给水系统宜采用分压供水。对于远离水厂或局

31、部地形较高的供水区域,可设置加压泵站,采用分区供水。3.0.3 当用水量较大的工业企业相对集中且有合适水源可利用时,经技术经济比较可独立设置工业用水给水系统,采用分质供水。3.0.4 当水源地与供水区域有地形高差可利用时,应对重力输配水与加压输配水系统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择优选用。3.o.5 当给水系统采用区域供水,向范围较广的多个城镇供水时,应对采用原水输送或清水输送以及输水管路的布置和调节水池、增压泵站等的设置,做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3.0.6 采用多水源供水的给水系统应具有原水或管网水相互调度的能力。3.0.7 城市给水系统的备用水源或应急水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

32、B50788和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的有关规定。3.0.8 城镇给水系统中水量调节构筑物的设置,宜对集中设于净水厂内(清水池)或部分设于配水管网内(高位水池、水池泵站)做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3.o.9 生活用水的给水系统供水水质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的有关规定,专用的工业用水给水系统水质应根据用户的要求确定。9 3.0.10 给水管网水压按直接供水的建筑层数确定时,用户接管处的最小服务水头,一层应为lOm,二层应为12m,二层以上每增加一层应增加4m。当二次供水设施较多采用叠压供水模式时,给水管网水压直接供水用户接管处的最小服务水头宜适当增加。3.

33、0.11 城镇给水系统的扩建或改建工程设计应充分利用原有给水设施。10 4设计水量4.0.1 设计供水量应由下列各项组成:1 综合生活用水,包括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设施用水;2 工业企业用水;3 浇洒市政道路、广场和绿地用水;4 管网漏损水星;5 未预见用水;6 消防用水。4.o.2 水厂设计规模应按设计年限,规划供水范围内综合生活用水、工业企业用水、浇洒市政道路、广场和绿地用水,管网漏损水量,未预见用水的最高日用水量之和确定。当城市供水部分采用再生水直接供水时,水厂设计规模应扣除这部分再生水水量。4.0.3 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和综合生活用水定额应根据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资源充沛程度、用水习

34、惯,在现有用水定额基础上,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给水专业规划,本着节约用水的原则,综合分析确定。当缺乏实际用水资料情况下,可参照类似地区确定,或按表4.o.3-1表1.0.3-4选用。表o.3-1 最高日居民生活用水定额L/(人.d)城市超大特大I型型中等I型II型类型城市城市大城市大城市城市小城市小城市一区180-320 160-:rno 140-280 1:rn-260 120-240 110-220 100-200 二区110-190 100-180 90-170 80-160 70-150 60-140:i0-130 三区80-150 70-140 60-130 so-120 11 表4.

35、o.3-2 平均日居民生活用水定额L/(人d)城市超大特大1型II型中等I刚n型类型城市城市大城市大城市城市小城市小城市一区140-280 130-250 120-220 110-200 100-180 90-170 80-160 二区100-150 90-140 80-130 70-120 60-110 50-JOO 40-90 三区70-110 60-100 50-90-10-80 表4.0.3-3 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定额L/(人d)城市超大特大1型U型中等1型II型类型城市城市大城市大城市城市小城市小城市一区250-480 240-450 230-420 220-400 200-380

36、190-350 180-320 二区200300 170-280 160-270 150-260 l:l0-240 120-230 110-220 三区-150-250 130-230 120-220 110-210 表4.o.3-4 平均日综合生活用水定额L/(人d)城市超大特大I型II型中等I型II型类型城市城市大城市大城市城市小城市小城市一区210-400 180-360 150-330 140-300 130-280 120-260 110-240 二区150-230 130-210 110-190 90-170 80-160 70-150 60 140 三区90-60 80-150

37、70-140 60-130 注:1超大城市指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及以上的城市特大城市指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I型大城市指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II型大城市指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300万以下的城市中等城市指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上100万以下的城市.I型小城市指城区常住人口20万以上50万以下的城市.II型小城市指城区常住人口20万以下的城市。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2 一区包括:湖北、湖南、江西、浙汀、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上海、江苏、安徽二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河南、山东、宁夏、陕

38、西、内蒙古河套以东和甘肃黄河以东的地区三区包括:新疆、青海、西藏、内蒙古河套以西和甘肃黄河以西的地区。3 经济开发区和特区城市,根据用水实际情况用水定额可酌情增加。4 当采用海水或污水再生水等作为冲厕用水时用水定额相应减少。12 4.0.4 工业企业生产过程用水量应根据生产工艺要求确定。大工业用水户或经济开发区的生产过程用水量宜单独计算;一般工业企业的用水量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结合现有工业企业用水资料分析确定。4.o.5 消防用水量、水压及延续时间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和(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 50974的有关规定。4.0.6 浇洒市政道路、广场和绿地

39、用水植应根据路面、绿化、气候和土壤等条件确定。浇洒道路和广场用水可根据浇洒面积按2.OL/(m2 d)3.OL/(m2 d)计算,浇洒绿地用水可根据浇洒面积按1.0 L/(m2 d)3.OL/(m2 d)计算。4.0.7 城镇配水管网的基本漏损水量宜按综合生活用水、工业企业用水、浇洒市政道路、广场和绿地用水量之和的10%计算,当单位供水量管长值大或供水压力高时,可按现行行业标准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CJ92的有关规定适当增加。4.o.8 未预见水量应根据水量预测时难以预见因素的程度确定,宜采用综合生活用水、工业企业用水、浇洒市政道路、广场和绿地用水、管网漏损水量之和的8%12%。4.0

40、.9 城镇供水的时变化系数、日变化系数应根据城镇性质和规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供水系统布局,结合现状供水曲线和日用水变化分析确定。当缺乏实际用水资料时,最高日城市综合用水的时变化系数宜采用1.21.6,日变化系数宜采用1.11.5。当二次供水设施较多采用叠压供水模式时,时变化系数宜取大值。13 5取水5.1水源选择5.1.1 水源选择前的水资源勘察和论证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的有关规定。5.1.2 水源的选用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综合确定,并应满足下列条件:1 位于水体功能区划所规定的取水地段;2 不易受污染,便千建立水源保护区;3 选择次序宜先当地水、后过境水,

41、先自然河道、后需调节径流的河道;4 可取水量充沛可靠;5 水质符合国家有关现行标准;6 与农业、水利综合利用;7 取水、输水、净水设施安全经济和维护方便;8 具有交通、运输和施工条件。5.1.3 供水水源采用地下水时,应有与设计阶段相对应的水文地质勘测报告,取水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的有关规定。5.1.4 供水水源采用地表水时的设计枯水流量年保证率和设计枯水位的保证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 50788的有关规定。5.1.5 备用水源或应急水源的选择与构建应结合当地水资源状况、常用水源特点以及备用或应急水源的用途,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14 5

42、立地下水取水构筑物l一般规定5.2.I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的位置应根据水文地质条件综合选择确定,并应满足下列条件:1 位于水质好、不易受污染且可设立水源保护区的富水地段;2 尽量靠近主要用水地区城市或居民区的上游地段;3 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4 尽量避开地震区、地质灾害区、矿产采空区和建筑物密集区。5.2.2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形式的选择应根据水文地质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并应满足下列条件:1 管井适用于含水层厚度大于4m,底板埋藏深度大千8m;2 大口井适用于含水层厚度在Sm左右,底板埋藏深度小于15m;3 渗渠仅适用于含水层厚度小于Sm,渠底埋藏深度小于6m;4 泉室适用千有泉水露头,

43、流量稳定,且覆盖层厚度小于Sm;5 复合井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含水层厚度较大或含水层透水性较差的场合。5.2.3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有防止地面污水和非取水层水渗人的措施;2 取水构筑物周围的水源保护区范围内应设置警示标志;3 过滤器应有良好的进水条件,结构坚固,抗腐蚀性强,不易堵塞;4 大口井、渗渠和泉室应有通风设施。II管井5.2.4 从补给水源充足、透水性良好,且厚度在40m以上的中、粗砂及砾石含水层中取水。经分段或分层抽水试验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可采用分段取水。15 s.2.S 管井结构和过滤器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管井技术规范GB50296的有关规定。s.2.

44、6 管井井口应加设套管,并填入优质黏土或水泥浆等不透水材料封闭。封闭厚度应根据当地水文地质条件确定,并应自地面算起向下不小于5m。当井上直接有建筑物时,应自基础底起算。s.2.7 采用管井取水时应设至少1口备用井,备用井的数量宜按10%20%的设计水量所需井数确定。川大口井s.2.8 大口井的深度不宜大于15m。大口井的直径应根据设计水量、抽水设备布置和便于施工等因素确定,但不宜大于10m。s.2.9 大口井应根据当地水文地质条件,确定采用井底进水、井底井壁同时进水或井壁加辐射管等进水方式。s.2.10 大口井井底反滤层宜成凹弧形。反滤层可设3层4层,每层厚度宜为200mm300mm。与含水层

45、相邻一层的反滤层滤料粒径可按下式计算:d/d,=6 8 式中:d一反滤层滤料的粒径;(5.2.10)d,含水层颗粒的计算粒径;当含水层为细砂或粉砂时,d,=d40;为中砂时,d1=心;为粗砂时,d,=d,o;为砾石或卵石时,d,=d10dis(d.10、心、心、心、心分别为含水层颗粒过筛重量累计百分比为40%、30%、20%、15%、10%时的颗粒粒径)。两相邻反滤层的粒径比宜为24。s.2.11 大口井井壁进水孔的反滤层可分两层填充,滤料粒径的计算应符合本标准第5.2.10条的规定。s.2.12 无砂混凝土大口井适用于中、粗砂及砾石含水层时,井壁的透水性能、阻砂能力和制作要求等,应通过试验或

46、参照相似条件下的经验确定。5.2.13 大口井应采取下列防止污染水质的措施:16 1 人孔应采用密封的盖板,盖板顶高出地面不得小于O.5m;2 井口周围应设不透水的散水坡,宽度宜为1.5m;在渗透土壤中散水坡下应填厚度不小于1.5m的黏土层,或采用其他等效的防渗措施。N渗渠5.2.14 渗渠的规模和布置应保证在检修时仍能满足取水要求。5.2.15 渗渠中管渠的断面尺寸应按下列规定计算确定:1 水流速度宜为O.5m/sO.8m/s;2 充满度宜为0.40.8;3 内径或短边长度不应小于600mm;4 管底最小坡度不应小于0.2%。5.2.16 水流通过渗渠孔眼的流速不应大于O.Olm/s。5.2

47、.17 渗渠外侧应做反滤层,层数、厚度和滤料粒径的计算应符合本标准第5.2.10条的规定,但最内层滤料的粒径应略大于进水孔孔径。5.2.18 集取河道表流渗透水的渗渠阻塞系数应根据进水水质并结合使用年限等因素选用。5.2.19 位于河床及河漫滩的渗渠,反滤层上部应根据河道冲刷情况设置防护措施。5.2.20 渗渠的端部、转角和断面变换处应设置检查井。直线部分的检查井间距,应视渗渠的长度和断面尺寸确定,宜采用50m。5.2.21 检查井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宽度宜为lm2m,井底宜设O.5ml.Om深的沉沙坑。5.2.22 地面式检查井应安装封闭式井盖,井顶应高出地面0.5m,并应有防冲设施。5.

48、2.23 渗渠出水量较大时,集水井宜分成两格,进水管入口处应设闸门。5.2.24 集水井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容积可按不小于渗渠30min出水量计算,并可按最大一台水泵5min抽水量校核。17 V复合井5.2.25 复合井底部过滤器直径宜为200mm 300mm。5.2.26 当含水层较厚时,宜采用非完整过滤器,且过滤器有效长度应比管井稍长,过滤器长度与含水层厚度的比值应小于o.75。5.2.27 复合井上部大口井部分可按本标准第5.2.8条第5.2.13条确定,下部管井部分的结构、过滤器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管井技术规范GB50296的有关规定。5.3 地表水取水构筑物5.3.1 地表水取

49、水构筑物位置的选择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综合确定,并应满足下列条件:1 位于水质较好的地带;2 靠近主流,有足够的水深,有稳定的河床及边岸,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3 尽可能不受泥沙、漂浮物、冰凌、冰絮等影响;4 不妨碍航运和排洪,并应符合河道、湖泊、水库整治规划的要求;5 尽量不受河流上的桥梁、码头、丁坝、拦河坝等人工构筑物或天然障碍的影响;6 靠近主要用水地区;7 供生活饮用水的地表水取水构筑物的位置,位于城镇和工业企业上游的清洁河段,且大于工程环评报告规定的与上下游排污口的最小距离。5.3.2 在沿海地区的内河水系取水,应避免咸潮影响。当在咸潮河段取水时,应根据咸潮特点对采用避咸蓄淡水库取水或

50、在咸潮影响范围以外的上游河段取水,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避咸蓄淡水库的有效调节容积,可根据历年咸潮入侵数据的统计分析所得出的原水氯化物平均浓度超过250mg/L时的连续不可取水天数,并应考虑连续不可取水期间必需的原水供应星,18 计算得出;2 避咸蓄淡水库可利用现有河道容积蓄淡,也可利用沿河滩地筑堤修库蓄淡等,并应根据当地具体条件确定;3 可能发生富营养问题的避咸蓄淡水库,应采取增加水库水流动性和控藻、除藻措施。s.3.3 在含藻的湖泊、水库或河流取水时,取水口位置的选择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含藻水给水处理设计规范CJJ32的有关规定;在高浊度水源取水时,取水口位置的选择及避沙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设备/水电安装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