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护理常规目录儿科一般护理常规-1危重患儿护理常规-2气管插管护理常规-3有创机械通气护理常规-4无创机械通气护理常规-5昏迷护理常规-6休克护理常规-7发热护理常规-8惊厥护理常规-9上呼吸道感染护理常规-10急性支气管炎护理常规-11支气管哮喘护理常规-12肺炎护理常规-14腹泻病护理常规-15病毒性心肌炎护理常规-16先天性心脏病护理常规-17心力衰竭护理常规-18儿童糖尿病护理常规-19病毒性脑炎护理常规-20化脓性脑膜炎护理常规-21急性肾小球肾炎护理常规-22肾病综合征护理常规-23过敏性紫癜护理常规-24川崎病护理常规-25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护理常规-26急性白血病护理常规-2
2、7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护理常规-28呼吸机治疗护理常规-29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护理常规-30腰椎穿刺术护理常规-32骨髓穿刺术护理常规-33胸腔穿刺术护理常规-34血液净化护理常规-35血管通路(双腔静脉导管)护理常规-36PICC护理常规-37儿科一般护理常规1、保持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流通,病室温度1822,湿度5560,每日通风2次,每次30分钟。2、根据病情、病种合理安排床位,感染与非感染病儿分室居住,病床应加床栏。3、普通患儿先办理入院相关手续,危重患儿先行抢救,待病情稳定或有其他医护人员在场、不影响抢救的前提下尽快办理相关手续。4、做好入院宣教,本班内完成新入院患儿护理评估,按要求书
3、写护理记录。5、一级护理患儿每日测量T、P、R 4次,BP 1次;二级护理每日测T、P、R 1次, 每周测BP 1次或遵医嘱;T37.5每日测量T、P、R 4次,T正常3日后改为日2次; 7岁以下仅测T,特殊情况遵医嘱;T38或35.0报告医生。6、每周测量体重1次(周二),肾炎、肾病患儿每周测体重2次(周二、五);每日记录大便次数,3天无大便报告医生。7、昏迷患儿每日眼部、口腔、皮肤护理2次;留置胃管者给予口腔护理日2次;留置尿管时予外阴护理日2次;每周剪指甲1次。8、按医嘱给予适当饮食,进行适当的饮食指导,家属带来的食物经医务人员许可后方可食用。9、按时正确采集、留取化验标本,及时送检。1
4、0、正确执行医嘱,按护理级别要求巡视病房并做好记录,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认真做好床头及书面交接班。11、做好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耐心向患儿及家长介绍疾病相关知识。12、病人出院前做好出院指导,出院后床单位进行终末消毒。危重患儿护理常规1、遵循抢救流程及方案、标准预防、查对制度、安全原则。2、备好抢救床及急救车,检查抢救单元各种设备是否运转正常。3、需要紧急处理的患患者应立即通知医生,医生未到之前,根据病情予以适当及时的紧急处理。4、不需要紧急处理或经紧急处理后的患者,按医嘱完成各项治疗及护理措施,完善各种化验和辅助检查。5、各种急救药物须经双人核对、口头医嘱须向医生复述一遍,无
5、误后方可应用,抢救完毕后及时督促医生补写医嘱及处方。6、抢救中各种药物的空安瓿、输液/输血空瓶(袋)等集中放置,以便统计及查对。 7、使用抢救用品后要及时清理、补充并归还原处。8、认真细致观察病情变化,了解病情的严重程度及诊断,依病种执行相应护理常规。9、定时检查各种监护仪及抢救设备,确保运转正常和报警处于工作状态。10、及时、准确做好各项记录,认真做好交接班。气管插管护理常规1.准备插管1.1备好呼吸机,连接模肺试机后处于待机状态。1.2准备合适型号的气管插管、喉镜、吸引装置、药物、胶带等,去除病人床头挡板。1.3适当约束病人双上肢。2.协助插管2.1准备体位:仰卧、抬高颈部,使咽喉部充分伸
6、展。2.2插管前后给予充分吸氧,若插管困难应使用简易呼吸器接面罩做人工呼吸,加压给氧后再行插管。2.3协助吸引呼吸道分泌物。3.插管后3.1连接呼吸机,观察胸廓起伏情况。3.2牙齿萌出者垫牙垫,防止插管被咬扁。3.3协助听诊两肺呼吸音是否对称,必要时调整插管深度。3.4协助固定插管。3.5记录插管深度,严密观察是否移位。3.6必要时吸痰。3.7遵医嘱给予镇静剂、肌松剂等。有创机械通气护理常规1、检查呼吸机工作状态。2、评估并密切观察患儿的面色、皮肤、监测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并记录。3、每小时检查呼吸机接头与管道连接是否紧密,注意气管插管的深度、呼吸机的模式及参数,观察有无堵管、脱管。4、呼吸
7、机湿化罐保持适宜的温度、水量。5、详细记录24小时出入量。6、按时吸痰,注意无菌技术,观察并记录痰液的性质、量。7、预防感染。床头抬高20-30;每日3次口腔护理;每2小时更换体位一次。贮水罐保持最低位,及时倾倒管道内的冷凝水。湿化罐内无菌注射用水及输注管每24小时更换。呼吸机管道及湿化罐每周更换。(5)每次吸痰后,管道接头处严格酒精消毒。无创机械通气护理常规1、撤底清理口鼻腔、咽后壁的分泌物。正确连接呼吸机管路,检查呼吸机运转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2、将面罩或鼻塞固定于患儿鼻部,松紧适度,防止压伤和漏气。3、经口留置胃管,接负压吸引器。4、随时检查呼吸机运转状态及管道密闭性。5、密切观察患者的
8、生命体征,尤其是SpO2变化,防窒息。6、定时吸痰,保持气道通畅。7、做好气道湿化,及时倾倒储水罐中冷凝水于指定废液容器内。8、鼻塞或面罩专人专用,做好清洁消毒,定时更换。9、保护受压部位皮肤,必要时使用减压贴。昏迷护理常规1、按儿科危重患儿护理常规。2、绝对卧床,定时按摩四肢,肢体处于功能位,头偏向一侧。3、遵医嘱给予鼻饲,或静脉高营养。4、严密观察病情,记录生命体征及出入量。5、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避免误吸。6、保持被褥干燥、平整,每2小时翻身、拍背一次,防止压疮及肺部感染。7、口腔护理每日2次;眼睑不能闭合者,应涂上眼药膏或敷生理盐水纱布,保持纱布湿润。休克护理常规1、按儿科重症
9、患儿护理常规。2、患儿取平卧位或中凹位,注意保暖。3、及早建立多条静脉通路。4、吸氧,保持气道通畅。5、注意保暖,防止烫伤。6、严密观察病情,生命体征、神志、尿量、皮肤颜色等;做好护理记录,严格交接班。7、静脉输液要遵医嘱严格执行,原则上先快后慢,先盐后糖,见尿补钾,快速补液时观察有无肺水肿及心衰表现。8、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时,注意剂量、速度,防止外渗。9、保持皮肤黏膜完整性,预防感染。发热护理常规1、执行儿科一般护理常规。2、发热时应卧床休息,保持病室安静、温度适中、通风良好。衣被不可过厚,以免影响机体散热。3、给予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为宜,少食多餐。多饮水,进食少或不能进食者
10、,报告医生,遵医嘱静脉补液。4、每4小时测量体温1次,超高热或有高热惊厥史者每12小时测量1次,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按护理级别要求测量。T38.5时报告医生,遵医嘱予物理或药物降温,采取降温处理30min.后复测体温并记录,观察患儿有无虚脱表现。5、观察精神状态、有无四肢发凉、寒战,口腔黏膜改变、有无皮疹等,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疑为传染病时,进行预防性隔离。如有高热惊厥,立即备好急救物品、药品协助医生进行抢救,执行惊厥护理常规。6、遵医嘱正确应用退热及止惊等药物,观察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7、出汗时及时擦干皮肤,随时更换被汗液浸湿的衣被,保持皮肤和床单位清洁、干燥。8、婴幼儿每次喂食后喂少量水
11、,较大患儿鼓励晨起、睡前、饭后漱口,必要时给予口腔清洁护理,每日两次,口唇干裂涂石蜡油。小儿惊厥护理常规1、执行儿科一般护理常规。2、惊厥发作时就地抢救,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松解衣领和裤带。3、清除口鼻腔内分泌物及呕吐物,立即给予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4、备好抢救物品及药品,治疗和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保持安静,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刺激。5、根据病因进行处理,高热引起的惊厥予降温;颅高压的注意观察瞳孔、呼吸,按医嘱给脱水剂治疗;低钙者注意喉痉挛,并备好钙剂。6、病儿未清醒前禁食水或服药,以免误吸,待惊厥停止、神志清醒后根据病情适当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7、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惊厥发作次数、
12、持续时间、发作时的状态及间隔时间,并做好记录;随时观察患儿呼吸、面色、脉搏、血压、心率、体温、瞳孔大小、对光反应等,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8、防止外伤:将纱布包裹好的压舌板放于上下齿之间,防止舌咬伤;使用床栏,移开硬物,防止坠床、碰伤;专人守护,惊厥发作时不要强行按压患儿肢体。 9、遵医嘱正确应用解痉药物,如地西泮、苯巴比妥、水合氯醛等,注意观察用药后效果做好记录,以避免因用药过量而抑制呼吸。10、保持眼部、口腔和皮肤清洁,禁食或口腔黏膜有破损时,每日口腔护理2次,勤翻身,预防皮肤感染及褥疮发生。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护理常规1、执行儿科一般护理常规。2、注意休息,减少活动。做好呼吸道隔离,接触患
13、儿应戴口罩。3、保持病室空气清新,避免对流风,室内温度1820,湿度50%60%,以减少空气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4、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无刺激性的饮食,鼓励患儿多饮水,入量不足者给予静脉补液。5、及时清理鼻腔及咽部分泌物和干痂保持鼻孔周围清洁,减少分泌物的刺激。6、保持口腔清洁,年长儿在晨起、餐后、睡前漱口,婴幼儿进食后喂少量温开水,口唇干燥者涂油类或红霉素软膏。7、发热时执行发热护理常规。8、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咳嗽的性质、神经系统症状、口腔黏膜改变、有无皮疹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急性支气管炎护理常规1、执行儿科一般护理常规。2、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温度20、湿度60
14、%左右)。3、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及游戏,卧床时需经常更换体位。4、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避免过饱,保证水分足量供给,咳嗽时停止进食。5、发热时执行发热护理常规。6、观察咳嗽、咳痰性质,鼓励患儿有效咳嗽,经常更换体位、拍背,痰液粘稠适当提高病室湿度,也可采用超声雾化,必要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7、观察呼吸变化,若有呼吸困难、发绀,立即给予吸氧,并报告医生。8、保持口腔清洁,年长儿在晨起、餐后、睡前漱口,婴幼儿进食后喂少量温开水。9、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服用止咳痰浆后勿立即饮水或喂水,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时最后服用。支气管哮喘护理常规1、执行儿科一般护理常规。2、保持病室
15、空气新鲜、安静、舒适,室内无灰尘、煤气、油漆、花草、鸟羽等易引起过敏物质,操作尽量集中进行。3、采取舒适体位,喘息发作时取坐位或半卧位。4、给予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饮食,忌冷食、冷饮,忌食诱发哮喘的食物如牛奶、蛋、鱼、虾、海产品等,少量多餐,避免过饱。5、有哮喘发作的先兆症状如喉部发痒,干咳、呼吸不畅,胸闷、烦躁不安等,及时给予吸氧并通知医生。6、遵医嘱给予吸氧,协助患儿翻身拍背,鼓励患儿多饮水,按操作规范进行雾化吸入,痰多无力咳出者及时吸痰。7、观察呼吸、脉搏、面色、有无喘憋持续加重、缺氧加重等表现,出现意识障碍或呼吸衰竭时,应立即作好气管插管准备工作;出现发绀、大汗、心率增快、血压下降、
16、呼吸音减弱等,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共同抢救。8、遵医嘱给予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及抗生素,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9、教会并鼓励患儿最深而慢的呼吸运动。10、向患儿及家长宣传坚持治疗和加强锻炼的重要性, 关心体贴患儿,坚定治疗信心。 附:1、常用药物副作用:拟肾上腺类药物:副作用主要有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等。氨茶碱:注射过快,浓度过高,可致心律不齐,血压下降,惊厥,甚至死亡等。宜静滴,不宜与麻黄碱或肾上腺同时使用。皮质激素:适用于重症、哮喘持续状态或用支气管扩张剂不能缓解者,易引起感染扩散,水钠潴留,低钾,加重溃疡病及消化道出血等,使用时应注意观察及防治2、呼吸运动:运动前,先清理呼吸道分泌物。腹
17、部呼吸运动方法:平躺,双手放平在身体两侧,膝弯曲,脚平放;用笔连续吸气并放松腹部。但胸廓不扩张;缩紧双唇,慢慢吐气直到吐完;重复以上动作10次。向前弯曲运动方法:坐在椅上,背伸直,头向前向下低至膝部,使腹肌收缩;慢慢上升躯干并由鼻吸气,扩张上腹部;胸部保持直立不动,由口将气慢慢吹出。胸廓扩张运动:坐在椅上,将手掌放在左右两侧的最下肋骨上;吸气,扩张下肋骨,然后由口吐气,收缩上胸部和下胸部;用手掌下压肋骨,可将肺底部的气体排出;重复以上动作10次。肺炎护理常规1、执行儿科一般护理常规。2、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室温控制在1820,适度60%。3、卧床休息,减少活动,气促时取半卧位,经常变换体位;治疗
18、护理应集中进行以利休息,减少氧耗。4、给予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少量多餐,避免过饱,婴儿喂哺时须抬高头部或抱起,咳嗽时停止进食,进食困难者静脉补液,鼓励患儿多饮水。5、烦躁、口唇发绀时及早给氧,鼻前庭导管给氧氧流量0.51L/min,面罩或头罩给氧氧流量24L/min;呼吸衰竭时应用人工呼吸器。注意观察吸氧效果,经常检查导管是否通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6、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腔内的分泌物,鼓励和指导患儿有效的咳嗽,定时拍背,必要时给予超声雾化吸入,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做好口腔护理。7、发热者执行发热护理常规。8、严格控制输液速度,重症患儿记录24小时出入量,出现肺水肿时,可吸
19、入经20%30%乙醇湿化的氧气,每次吸入不超过20分钟。9、密切观察有无心衰、中毒性脑病、中毒性肠麻痹、脓胸等表现,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给与相应处理。10、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正确采集检验标本。腹泻病护理常规1、执行儿科一般护理常规。2、接触患儿前后认真洗手,做好床旁隔离。3、呕吐严重者暂禁食46小时(不禁水),好转后给予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止食刺激性食物。4、静脉补液者随时调节输液速度,保证液体按时、按量输入;静脉给钾,钙时,应按要求稀释,滴速不可过快;输液过程应密切观察,发现不良反应及时处理。5、保持臀部清洁干燥,便后以温水清洗臀部, 勤换尿布,局部皮肤发红处
20、涂以鞣酸软膏并按摩片刻,严重者每日烤灯照射12次,每次2030分钟,避免烫伤。6、观察大便次数、性状、颜色和量,及时留取检验标本;注意补液后第一次排尿时间,并及时报告医师,遵医嘱记录24小时出入量。7、观察患儿的神志、精神、皮肤弹性、前囟、眼窝有无凹陷及尿量等,注意有无脱水及脱水是否纠正,并做好记录。8、观察有无并发症的表现,及时通知医生处理。酸中毒:呼吸深快、精神萎靡、口唇樱红。低血钾:全身乏力、哭声低下、吃奶无力、肌张力低下、反应迟钝、恶心呕吐、腹胀及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全身中毒症状:发热、精神萎靡、嗜睡、烦躁等。病毒性心肌炎护理常规1、执行儿科一般护理常规。2、急性期卧床休息(至热退后34
21、周),病情基本稳定后,逐渐增加活动量,有心脏扩大、心力衰竭者延长卧床时间。 3、给予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少量多餐,勿暴饮暴食。4、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观察和记录患儿精神状态、面色、心率、心律、呼吸、体温、血压变化。心律失常者给与心电监护;胸闷、气促、心悸时应卧床休息,必要时吸氧;烦躁不安者根据医嘱给与镇静剂;心力衰竭时置患儿于半卧位,尽量保持安静。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和扩张血管药物时要准确控制滴速,最好使用输液泵;使用洋地黄类药物时,严格按时间给药,观察用药反应,并详细记录。5、严格控制输液总量和速度,保持大便通畅,防止诱发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病护理常规1、执行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22、。2、作好保护性隔离的护理,控制探视人数,避免交叉感染。3、轻症有症状患儿限制活动,重症卧床休息,心功能不全取半坐位。4、集中进行治疗及护理,保持患儿安静,做好生活护理。5、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适当限制盐的摄入。青紫患儿少量多次饮水。婴儿喂奶时采取半卧位,速度宜慢;小儿少食多餐,不宜过饱,避免呛咳和呼吸困难。6、保持大便通畅,排便时不要用力,2日无大便者报告医生。7、注意观察面色、神志、心率、心律、呼吸、血压、尿量等,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8、出现晕厥、抽搐等缺氧发作时,立即取膝胸卧位、吸氧,备好急救物品及药品,配合医生抢救治疗。9、出现胸闷、喘憋、水肿、尿少、心率增快、
23、面色苍白、肝大等心衰症状时,及时采取半坐卧位,吸氧,报告医生,根据医嘱应用强心利尿药物。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及量,详细记录出入液量。心力衰竭护理常规1、执行儿科一般护理常规。2、保持病室安静舒适,避免患儿烦躁、哭闹及不良刺激。控制探视人数,避免交叉感染。3、卧床休息,婴幼儿采取头高脚低位,年长儿取半卧位。4、控制水钠摄入,轻者低盐饮食,每日食盐量不超过0.5g;重者无盐饮食;少量多餐,防止过饱,避免呛咳;输液速度宜慢,尽量使用输液泵。5、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6、观察患儿意识、面色、心率、心律、呼吸、血氧饱和度、尿量并记录;呼吸困难、发绀时给与氧气吸入;详细记录24小时出入量。7、及时准确用
24、药,做好交接班。附:应用洋地黄制剂时注意: 用药前测脉搏,必要时测心率,脉搏/心率必须数足1分钟,新生儿120次/分,婴儿100次/分,幼儿80次/分,学龄儿童 60次/分或出现心律失常时暂停给药,及时报告医生; 用药30分钟后观察心率和心律; 严格给药方法、剂量、时间,避免与钙剂同用,口服给药与其他药物分开服用;出现心率过慢、心律失常、恶心呕吐、视力模糊、黄绿视、复视、嗜睡、头晕等洋地黄的毒性反应时,停止用药,立即告医生。儿童糖尿病护理常规1、执行儿科一般护理常规。2、根据患儿的年龄、生长发育和日常活动的需要指导合理饮食,食物应富含蛋白质和纤维素,每日进食应定时、定量。3、按时、准确注射胰岛
25、素,每次注射更换注射部位,注射后及时就餐,出现低血糖反应,通知医生配合处理。4、每天做适当运动,运动时间在进餐后1小时、23小时内为宜,不在空腹时运动,运动后有低血糖症状可加餐。5、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保持口腔和皮肤清洁,预防感染。6、教会患儿或家长掌握自我注射胰岛素及技术,逐渐学会自我护理,做好心理护理。7、观察病情变化,监测血糖、尿糖、酮体变化,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处理。8、患儿出现恶心、呕吐、腹痛、食欲不振、皮肤粘膜干燥、呼吸深长、呼气中有烂苹果味,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酮症酸中毒征象时随立即报告医生,备好抢救药品和物品,配合医生急救处理。附: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处理: 立即建立2条静脉通路
26、,1条纠正脱水酸中毒快速输液用,另一条输入小剂量胰岛素,最好采用输液泵。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详细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瞳孔、脱水体征、尿量;监测血气、电解质、血糖、尿糖和酮体的变化;遵医嘱正确给与碱性药物及补钾。2、低血糖:立即平卧,饮糖水或含糖块,同时报告医生,必要时遵医嘱静脉注射50%葡萄糖3050ml,清醒后再进食。3、胰岛素的使用要求:采用1ml注射器以保证剂量绝对准确;注射部位:上臂外侧、股前部、臀部、腹壁,皮下注射,每次注射须更换部位,注射点间隔cm;注射时间:腹部注射餐前15min,上臂、股前部餐前20min,臀部餐前30min,诺和锐注射后即可进餐;用70%酒精消毒注
27、射部位皮肤,禁用含碘消毒剂;根据医嘱调整胰岛素剂量。病毒性脑炎护理常规1、执行儿科一般护理常规。2、昏迷者取头侧卧位,每12小时翻身、拍背1次,按摩受压部位,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3、给予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饮食,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或静脉高营养。4、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氧,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发生脑疝或呼吸衰竭时及时备好吸引器、气管插管等抢救物品及药品。5、发热时执行发热护理常规,惊厥发作执行惊厥护理常规。6、观察意识、瞳孔、呼吸、前囟张力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7、保持瘫痪肢体的功能位,及早进行肢体的被动和主动功能训练。化脓性脑膜炎护理常规1、执行儿科一般护理常规。2
28、、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安静,操作轻柔、集中,尽量减少声光等不良刺激。3、给予高热量、清淡、易消化流食或半流食,少量多餐,频繁呕吐不能进食及昏迷者给予静脉高营养或鼻饲。4、昏迷、惊厥、频繁呕吐时头偏一侧,松解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呕吐物及分泌物,防止误吸或窒息。5、做好眼部、口腔、皮肤护理,每2小时翻身1次,及时清除大小便。6、遵医嘱及时准确应用抗生素、脱水剂、止惊剂,注意给药速度及量,观察用药效果。7、监测体温变化,发热者执行发热护理常规。8、防止外伤和意外,惊厥发作时执行惊厥护理常规。9、监测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患儿意识、面色、囟门、瞳孔、呼吸节律等变化,警惕呼吸衰竭、脑疝的发生,如有异
29、常,立即通知医生,及时备好吸引器、气管插管等抢救物品及药品。急性肾小球肾炎护理常规1、执行儿科一般护理常规。2、与感染患儿分室居住,减少探视人员,避免交叉感染。3、起病2周内卧床休息;水肿、肉眼血尿消失,血压正常后可下床轻微活动或户外散步。4、尿少水肿期限制钠盐摄入,有氮质血症限制蛋白入量,尿量增加、水肿消退、血压正常后恢复正常饮食。少尿、循环充血时限水。5、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每周测量体重2次。 6、注意观察精神状态、血压、尿量及尿色、水肿性质及程度,警惕急性肾功能衰竭、高血压脑病、严重循环充血的发生,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7、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应用利尿剂前后注意观察体重、尿量、水肿
30、、电解质变化并做好记录;应用降压药的患儿遵医嘱按时测量血压。肾病综合症护理常规1、执行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2、注意保护性隔离,预防呼吸道及皮肤感染。3、适当休息,不需严格限制活动,严重水肿、高血压期间绝对卧床休息,应经常变换体位,病情缓解后逐渐增加活动量。4、给易消化、优质蛋白(乳类、蛋、鱼、家禽等)、低脂肪、高维生素饮食、足量碳水化合物的饮食,重度水肿时适当限制钠、水入量。5、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每周测量体重2次,水肿严重者每日测量体重1次,按时测量血压,并做好记录。6、加强口腔和皮肤护理,保持会阴部清洁,严重水肿期间尽量避免肌肉注射,发现感染征象及时报告医生。7、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浮肿
31、部位、程度、性质及尿量、颜色,有无腹水、胸水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8、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附:用药注意事项激素治疗期间注意观察每日尿量、尿蛋白及血浆蛋白变化,观察激素的副作用,遵医嘱及时补充维生素D及钙剂。应用利尿剂注意观察尿量、血钾、血钠情况,尿量过多及时与医生联系。抗凝和溶栓治疗注意监测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有无出血倾向。使用免疫抑制剂定期复查血象,多饮水,注意观察胃肠道反应及出血性膀胱炎。过敏性紫癜护理常规1、执行儿科一般护理常规2、急性期卧床休息,症状缓解后适当下床活动。3、给易消化的饮食,避免过硬、刺激性食品,避免过敏原食物如鱼、虾、蛋、奶等的摄入,消化出血时遵医嘱禁食,待病
32、情允许后逐渐过渡。4、加强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抓挠,如有破溃及时处理;衣着宽松,柔软、清洁、干燥。5、观察皮疹的形态、颜色、数量、分布、变化等,有无腹痛、便血、关节肿痛等情况,注意观察尿色、尿量,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6、尽可能寻找和避免接触各种致敏原。川崎病护理常规1、执行儿科一般护理常规。2、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3、给予清淡的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多饮水。4、监测体温变化,发热时执行发热护理常规。5、每日口腔护理2次,口唇干裂者可涂护唇油;每日生理盐水洗眼后涂眼膏2次。6、每日清洁患儿皮肤,剪短指甲,便后清洗臀部,勿强行撕脱痂皮。7、输注
33、丙种球蛋白时严格掌握输注速度,观察有无过敏反应。8、注意观察面色、心率、心律等心血管损害的症状,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护理常规1、执行儿科一般护理常规。2、急性期减少活动,明显出血时卧床休息。3、给予少渣、易消化软食,禁食坚硬、多刺食物。4、尽量减少肌肉注射或深静脉穿刺,穿刺及注射部位要延长按压时间,严格无菌技术操作。5、加强防护,操作动作轻柔,不玩锐利玩具,使用软毛牙刷,避免碰撞外伤,保持大便通畅。6、观察生命体征、神志、面色及精神状态,注意鼻出血、血尿、便血、皮肤淤点、瘀斑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急性白血病护理常规1、执行儿科一般护理常规。2、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限制
34、探视,严格无菌操作技术,防止感染。3、重症患儿卧床休息,轻症或缓解期酌情适当活动。4、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的软食,有消化道出血时应禁食。5、各种穿刺后延长按压时间,防止出血,有计划的使用和保护血管。6、保持口腔及皮肤清洁,避免外伤;保持大便通畅。7、输血时注意输血滴速及有无输血反应;化疗期间注意给药途径、毒性反应,多饮水。8、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注意有无鼻衄、牙龈出血、胃肠道及颅内出血征象,发现异常立即配合医生采取抢救措施,并做好记录。急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护理常规、执行儿内科一般护理常规。、急性期特别是出现肝炎症状时应卧床休息。、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保证供
35、给充足的水份。、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儿体温、面色、呼吸、血压、脉搏。5、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勿搔抓皮肤,防止皮肤破溃感染。6、肝脾的护理 脾大时应避免剧烈运动(特别是在发病的第二周),以免发生外伤引起脾破裂。呼吸机治疗护理常规一、检查呼吸机工作状态。二、评估并密切观察患儿的面色、皮肤、监测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并记录。三、每小时检查呼吸机接头与管道连接是否紧密,注意气管插管的深度、呼吸机的模式及参数,观察有无堵管、脱管。四、呼吸机湿化罐保持适宜的温度、水量。五、详细记录24小时出入量。六、采用密闭式吸引装置,按时吸痰,观察并记录痰液的性质、量。七、预防感染床头抬高2030;每日3次口腔护理;每2小
36、时更换体位一次。贮水罐保持最低位,及时倾倒管道内的冷凝水。湿化罐内无菌注射用水及输注管每24小时更换。呼吸机管道及湿化罐每周更换。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护理常规1. 术前护理1.1完善支气管镜术前检查常规。1.2向家长或其监护人说明支气管镜术的目的、操作过程及麻醉方式特别是45岁以上的儿童,应尽量消除其紧张和焦虑,取得患儿配合。1.3术前应做好患儿对于麻醉及手术耐受程度的评估。1.4术前常规准备急救药品如肾上腺素、支气管舒张剂、止血药物、地寒米松等;急救及监护设备如氧气、吸引器、复苏气囊、气管插管、多功能监护仪等。1.5患儿术前6 h禁食同体食物和奶液,术前3 h禁水。必要时给予静脉补液。1.6按医
37、嘱给予术前用药。2. 术中护理2.1准备体位:适当约束病人肢体,仰卧、抬高颈部,使咽喉部充分伸展。2.2监测血氧饱和度、心电图及无创血压。2.3通过鼻导管 (流量l2 Lmin),给氧。使血氧饱和度达095以上,如低于085,应暂停操作,调整呼吸,待血氧饱和度恢复到095以上再继续操作。2.4配合完成吸引、灌洗、活检、刷检、取异物等操作。2.5及时处理出血、支气管痉挛、窒息、喉头水肿等并发症。3.术后护理3.1支气管镜操作完成后应继续监测血氧饱和度及心电图,根据患儿情况给予吸氧、吸痰,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3.2麻醉未清醒前专人陪护,防止跌倒、坠床。3.3观察有无呼吸困难、咯血、发热和气胸等并发
38、症的征象。3.4告知患儿术后咽部有异物感,勿用力咳嗽、咳痰。3.5防止患儿误吸,术后2 h试饮水,无呛咳后方可进食水。3.6完成器械消毒。 腰椎穿刺术护理常规1.术前护理1.1心理护理 对家长做好详细的解释工作, 以积极的态度和语言影响孩子配合治疗, 避免给患儿不良暗示而增加其恐惧心理。1.2 术前应做好患儿对于麻醉及腰穿术耐受程度的评估。1.3环境、物品准备 处置室常规消毒,备腰穿包、外科口罩、无菌手套、利多卡因、镇静药、抢救车等。1.4若病人有明显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如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等,可于穿刺前半小时快速静脉输注20%甘露醇,颅内压降低后再行穿刺。对烦躁不安的患儿术前半小时可应用镇静剂
39、如水合氯醛灌肠、静注咪达唑仑等。2.术中护理2.1体位 理想的穿刺姿势是采用自然侧卧位, 患儿双肩连线和双侧骼嵴的连线与操作台垂直, 大腿屈曲向身躯, 头颈向胸部屈曲。对不合作者协助固定姿势, 尤其是在进针时要保持良好的体位, 以提高成功率。注意遮挡病人,保暖。2.2术中密切观察患儿面色、意识、呼吸情况, 如有异常, 应报告医生, 停止穿刺, 并作相应处理。3.术后护理3.1卧位 去枕平卧4 h6 h, 视患儿情况而定(可侧卧或俯卧), 向家长交待吃饭、喝水、大小便均在床上进行,保持头部低于躯干。3.2病情观察 动态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意识、瞳孔、呕吐、头痛等情况,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
40、生。3.3穿刺局部观察 敷料固定情况、有无渗液渗血,防止敷料污染;穿刺点、腰背部、下肢有无疼痛或其他不适。骨髓穿刺术护理常规1.术前护理1.1解释 向病人解释本检查的目的、意义及操作过程,取得病人配合。 1.2化验及了解药物过敏史 查出血及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等。如用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询问有无过敏史。1.3用物准备 治疗盘、骨髓穿刺包、棉签、2%利多卡因、外科口罩、无菌手套、玻片、胶布、抢救车、必要时备镇静药等。 2.术中护理2.1体位 根据穿刺部位协助病人采取适宜的体位,若于胸骨、髂骨上棘作穿刺者取仰卧位,前者还需枕头垫于背后,以使胸部稍突出;若于髂后上棘穿刺者取侧卧位或俯卧位;棘突穿刺点则
41、取坐位,尽量弯腰,头俯屈于胸前使棘突暴露。2.2穿刺时应注意观察病人面色、脉搏、血压,如发现病人精神紧张、大汗淋漓、脉搏快等休克症状时,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停穿刺,协助医生处理。 2.3遮挡病人,保暖。3.术后护理3.1一般静卧24小时,无任何变化可照常活动,但应避免剧烈活动,防止伤口感染。3.2注意观察穿刺处有无出血,如果有渗血,立即换无菌纱块,压迫伤口直至无渗血为止。指导病人48-72小时内不要弄湿穿刺处。3.3标本标识清楚,及时送检标本。胸腔穿刺术护理常规1.术前护理1.1解释 向病人解释本检查的目的、意义及操作过程,取得病人配合。 1.2化验及了解药物过敏史 查出血及凝血时间、B超定位等
42、。如用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询问有无过敏史。1.3用物准备 治疗盘、胸腔穿刺包、棉签、2%利多卡因、外科口罩、无菌手套、血管钳、胶布、标本瓶、抢救车、必要时备镇静药等。 2.术中护理2.1体位 轻症病人反坐于靠背上,面朝椅背,双手平置于椅背上,头部伏于前臂上,如病重患者不能坐立,可取平卧位,举起患侧上臂,以张大肋间。 2.2穿刺时当针头刺入胸腔后,嘱病人切勿咳嗽及深呼吸。密切观察病人面色、呼吸,如出现心悸、面色苍白、出汗、剧烈胸痛、呼吸困难、连续咳嗽、口唇紫绀、脉搏细速等症状,应立即通知医生,并备好抢救用物及药品,按医嘱进行处理。3.术后护理3.1嘱病人取舒适体位,卧床休息2至3小时。3.2继续观察4至8小时,注意有无不良反应,如气胸,肺水肿。注意观察穿刺处有无出血,如果有渗血,立即换无菌纱块,压迫伤口直至无渗血为止。指导病人48-72小时内不要弄湿穿刺处。3.3标本标识清楚,及时送检标本。血液透析(滤过)护理常规1.透析前护理 1.1 在开始血液透析治疗前,护士应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及有关化验检查,如是否有透析指征,根据不同病情选择不同的透析器、透析液及不同的的透析方式。 1.2 告知患儿及家属血液透析治疗的目的、并发症及注意事项。解除顾虑,同时需经家属签字同意。 1.3 做好透析准备工作,监测透析机,预冲透析管路,测量患者透析前的血压、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