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幼儿园三种游戏理论.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3095609 上传时间:2024-06-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三种游戏理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幼儿园三种游戏理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节1:认真学习本章的各种游戏理论,选择三种游戏理论。   环节2:请使用以下表格,用简短的语言对三种游戏理论进行总结和比较。并提交该表格。 理论名称 重要观点 三者共同点 三者不同点 剩余精力说 1. 生物体都有维持自己的生存能力,生物体进化所得到的越高级,这种能力越强。 2. 儿童除了一般生活活动外,不需要谋生,所以除了维持正常的生活外,尚有剩余精力,同样高等动物除了维持生存所必须消耗、发散出去,,也尚有剩余精力。 3. 儿童和高等动物的剩余精力必须找到出路消耗,否则就像不透气的蒸汽锅要发生爆炸,于是就用自然的无目的的活动方式——游戏已获得快乐,所以就产生了游戏。 4. 游戏就是儿童和高等动物对剩余精力的一种无目的的消耗。二低等动物的精力只能用于保护自己,无剩余精力,所以不存在游戏。由于他们把人类的游戏提成两种:一种是有目的的活动,被称为工作:一种是无目的的活动,被称为游戏即精力发泄。 都属于经典游戏理论的重要观点。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游戏作的解释,奠定了以后游戏理论发展的基础。缺陷:只能解释儿童游戏的部分行为,不能解释儿童游戏的所有行为。只是从生物学的角度对游戏进行了分析,没有能真正揭示游戏的本质。 在人类思想史上,严厉并思考的儿童游戏得出的结论。 从儿童生活的各种侧面提出理论。 对于游戏的定论不同。 前联系说的代表人物批评了剩余精力说,这是一种关于游戏的生物的效用性。 都是主观性理论。 松弛说 游戏不是剩余精力的发泄,而是为了精力的恢复。 1. 人类在脑力和体力劳动中都会感到疲劳,为了消除疲劳,恢复精力,就产生了游戏。 2. 对幼儿来说,由于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及生活经验的缺少,而对复杂的外部世界难以适应,很容易产生疲劳,这就需要游戏来时其轻松一下,以便恢复精力。 3. 游戏是童年期自发的、以本能为基础的活动,儿童在游戏中可以消除和恢复精力。 生活预备说 游戏是为了将来生活做准备。 1. 儿童具体天生的本能,但本能不能适应将来复杂的生活,要有一个准备生活的阶段,在天赋本能的基础上进行练习,锻炼自己为生存竞争所必须的能力。 2. 游戏是儿童对未来生活的无意识准备,是练习本能的一种手段。 3. 越是高等的动物,将来的生活越复杂,所以游戏棋就越长。 一方面,游戏具有社会性,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种初级模拟形式,反映了儿童周边的社会生活。婴儿进入幼儿期,由于身心各方面的发展以及与成人的不断交往,开始产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劳动和学习)的需要,渴望参与成人的一些活动。但是,因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幼儿还不能真正参与成人的活动,这是幼儿阶段心理发展上的重要矛盾。游戏则是解决这一矛盾最佳的活动形式,游戏是适应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幼儿有强烈的动机参与游戏活动,并在游戏活动中不断地满足他的各种需要,发展各种能力。可以说,游戏既适应了幼儿身心的发展,又促进了幼儿身心的发展,而不是简朴的"复演",或悲观适应生活的过程,也不是精力过剩或情绪发泄的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