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四川川缆电缆工业管理有限公司塔牌电线电缆生产基地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docx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3095298 上传时间:2024-06-17 格式:DOCX 页数:77 大小:3.2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川缆电缆工业管理有限公司塔牌电线电缆生产基地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四川川缆电缆工业管理有限公司塔牌电线电缆生产基地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川缆电缆工业管理有限公司 塔牌电线电缆生产基地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川泰(职)评[2015]0050号 (内审稿) 四川泰安生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二〇一五年〇一月 声明 四川泰安生科技咨询有限公司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四川川缆电缆工业管理有限公司塔牌电线电缆生产基地项目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过程坚持客观、真实、公正的原则,并对所出具的《四川川缆电缆工业管理有限公司塔牌电线电缆生产基地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承担法律责任。 评价机构:四川泰安生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法人(委托人): 姓名 技术职务 资质证书号 签名 项目负责人 张政 高级工程师 川安卫乙构培字第0508号 报告书编写人 许会文 技术人员 川安卫乙构培字第1428号 戚国林 技术人员 川安卫乙构培字第0269号 李俊 技术人员 川安卫乙构培字第0108号 报告书审核人 刘东 高级工程师 川安卫乙构培字第0409号 报告书签发人 唐奇志 高级工程师 川安卫乙构培字第0410号 目录 1概述 1 1.1任务的由来 1 1.2评价依据 1 1.3评价目的 4 1.4评价范围 4 1.5评价内容 5 1.6评价方法 5 1.7评价单元划分 6 1.8评价工作程序及质量控制 7 2项目概况及试运行情况 10 2.1工程概况 10 2.2工程试运行情况调查 10 2.4管理机构体系、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 12 2.5自然环境概况 13 2.6主要建(构)筑物 16 2.7主要原辅料 16 3总体布局调查与评价 17 3.1总体布局调查 17 3.2总体布局评价 18 4生产工艺与设备布局 21 4.1生产工艺调查 21 4.2设备布局调查 22 4.3生产工艺与设备布局的评价 26 5建筑卫生学的调查与评价 28 5.1建筑卫生学调查 28 5.2微小气候 28 5.3通风与空调 29 5.4采光和照明 29 5.5建筑卫生学评价 29 6.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 31 6.1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 31 6.2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32 6.3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职业病分析及职业病危害接触限值 36 6.4检测方法 40 6.5检测仪器 41 6.6检测条件 42 6.7检测频次 42 6.8检测因子的确定 42 6.9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45 7职业病防护措施与应急救援设施调查评价 54 7.1防护设施调查 54 7.2防护设施的维护 54 7.3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55 7.4应急救援预案 55 7.5应急救援演练 55 7.6应急药品 56 7.7职业病防护设施与应急救援设施评价 56 8个人防护用品与辅助用室调查 58 8.1防护用品使用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调查 58 8.2防护用品配置种类、数量及参数调查 58 8.3个人防护用品评价 59 8.4防护用品管理评价 60 8.5辅助用室设置调查 61 8.6辅助用室评价 61 9职业卫生管理与职业健康监护调查 63 9.1职业卫生管理机构 63 9.2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63 9.3既往职业病事故发生情况 63 9.4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 64 9.5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调查 64 9.6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情况调查 65 9.7职业健康监护评价 66 9.8职业卫生管理评价 66 10结论 68 11建议及措施 71 附件1 四川川缆电缆工业管理有限公司塔牌电线电缆成产基地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委托书 附件2 检测报告(川泰(职)检[2015]0305号和川泰(职)检[2015]0305-1号) 附件3 油墨和稀释剂的MSDS 附件4 体检资料 附件5 职业病危害申报回执单 四川川缆电缆工业管理有限公司塔牌电线电缆生产基地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川泰(职)评[2015]0050号 1概述 1.1任务的由来 塔牌电线电缆生产基地(以下简称“该企业”或“该用人单位”)位于成都市新都区工业东区金泰路39号。该企业于2013年9月正式成立,是一家专业从事裸电线生产与销售的大型公司,公司注册资金200万元。投建于2006年9月,并于2013年9月建成试运行,目前主要经营电线电缆的生产与销售。企业主要建造规模为办公楼、线芯车间、电缆车间、门卫室、食堂、宿舍等。企业拥有员工103人,其中后勤和管理人员33人,线芯车间19人,电缆车间51人。 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保护劳动者健康,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7号《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二十一条:“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初次申请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或者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有效期届满申请换证的,应当及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四川川缆电缆有限公司于2015年12月15日委托四川泰安生科技咨询有限公司对塔牌电线电缆生产基地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工作。我公司接受委托后,本着科学、公正、客观、真实的原则,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以及标准等,对其工作场所开展了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工作。 1.2评价依据 1.2.1 法律、法规、规章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1第52号; (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11〕第591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2〕第73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国务院国发〔1987〕105号; (5)《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12〕第619号; (6)《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国家经贸委〔2000〕第189号; (7)《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 (8)《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国卫疾控〔2015〕92号; (9)《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安监总局51号令; (10)《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安监总局50号令; (11)《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安监总局令〔2012〕第47号; (12)《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安监总安健〔2015〕124号; (13)《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安监总局令〔2012〕第48号; (14)《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安监总局〔2012〕49号令; (15)《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安监总安健〔2012〕第73号; (16)《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安监总安健〔2012〕89号; (17)《关于印发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3〕171号; (18)《关于开展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活动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3]38号; (19)《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4〕111号; (20)《关于印发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管理规范的通知》 安监总安健[2015]第16号; (21)《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八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5〕第76号; (22)《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卫法监发〔1999〕第620号; 1.2.2 技术规范、标准 (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Z2.1-2007; (3)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 (4)《职业卫生名词解释术语》GBZ/T224-2010; (5)《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 (6)《工作场所空气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 (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GBZ/T192.1-2007; (8)《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8部分:噪声》GBZ/T189.8-2007; (9)《工业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测定 氯化物》GBZ/T160.37-2004; (10)《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芳香烃类化合物》GBZ/T160.42-2004; (11)《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卤代不饱和烃类化合物》GBZ/T160.46-2007; (12)《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脂肪族酮类化合物》GBZ/T160.55-2007; (13)《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14)《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194-2007; (15)《照明测量方法》GB/T5700-2008; (16)《高温作业环境气象条件测定方法》GB/T934-2008; (1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 (18)《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BZ/T225-2010; (19)《职业病危害评价通则》AQ/T8008-2013; (20)《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 (21)《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 (22)《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2801-2008; (23)《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13; (2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 (25)《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11651-2008; (26)《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国经贸安全[2000]189号; (27)《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T18664-2002; (28)《护听器的选择指南》GB/T23466-2009; (29)适用于该评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标准。 1.2.3 基础资料 (1)塔牌电线电缆生产基地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工作委托书; (2)塔牌电线电缆生产基地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表(川泰(职)检[2015]0305号); (3)塔牌电线电缆生产基地提供的有关职业卫生管理的相关资料等。 1.3评价目的 (1)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 (2)明确用人单位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其危害程度,以及职业病防护设施和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的效果等; (3)为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的日常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4)为政府监管部门对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实施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4评价范围及评价单元划分 根据该企业的实际情况,本次评价范围主要以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所涉及的内容、场所及过程等为准,即对该企业的生产车间、生产辅助设施及辅助用室等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评价范围不包括项目因设备和工艺更改后所遇到的新的职业病危害问题;也不包括由于涉及商业机密、专利技术等导致无法取得相应的技术参数造成难以分析职业病危害的情况。 根据双方签订的技术服务合同的要求,并对该企业提供的相关资料、图纸等,经现场调查及分析后,确定本次评价针对塔牌电线电缆生产基地主要的作业场所:生产车间(线芯车间和电缆车间)、辅助工程(实验室、压缩机、机修室)以及生活辅助工程(办公室、门卫室、食堂、厕所、宿舍等)正常生产期间劳动者的职业病危害暴露情况和接触水平,进行现状评价。具体评价单元的划分见表1-1。 表1-1 评价单元划分 主要评价单元 评价子单元 生产车间 线芯车间 绞线机(绞线机工人) 大拉机(大拉机工人) 中拉机(中拉机工人) 电缆车间 挤塑工(加料、挤塑工人) 包装工(全自动成圈包膜机、包装工人) 单绞机(单绞机工人) 编织机(编织机工人) 辅助工程 实验室 实验员 空气压缩机 巡检工人 机修室 机修工人 生活辅助工程 办公楼、门卫室、宿舍、食堂、厕所 1.5评价内容 本次评价内容包括该企业年产24万公里布电线项目的总体布局、生产设备及其布局、生产工艺、作业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分布、作业方式及接触水平、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程度、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及其效果、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建筑卫生学和辅助用室、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及落实情况、职业病防治经费、应急救援及职业健康监护等。 1.6评价方法 本次评价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的有关规定,主要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检查表分析法、职业卫生检测、工程分析法及职业健康检查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1.6.1职业卫生现场调查 内容主要包括:用人单位概况、总体布局、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及布局、生产过程中的原辅助材料及产品、建筑卫生、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辅助用室、应急救援、职业卫生管理、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及时空分布、企业成立后的检测资料和职业健康监护资料等。 1.6.2检查表分析 依据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以及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案例等,通过对拟评价项目的详细分析和研究,列出检查单元、部位、项目、内容、要求等,编制成表,逐项检查符合情况,确定评价项目存在的问题、缺陷和潜在危害。 1.6.3职业卫生检测 (1)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根据现行检测规范,对工程运行期间存在的主要化学有害因素、物理因素、不良气象条件等进行检测和分析。 (2)建筑卫生学指标检测 根据现行检测规范,对工程主要建筑物的通风、照明、微小气候等建筑卫生学内容进行检测。 1.6.4工程分析法 运用工程分析的思路和方法,在全面、系统分析建设工程概况、建设地点、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总体布局、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及布局、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辅材料、产品与副产品、车间建筑设计卫生学、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技术措施等的基础上,识别和分析建设项目存在或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及其存在环节、岗位分布及潜在接触水平。 1.6.5职业健康检查 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等有关规定对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监护。用人单位提供由具有职业体检资质的机构出具的体检结果,根据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评价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危害程度。 1.7评价工作程序及质量控制 本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工作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我公司的质量手册及《职业病危害评价作业指导书》(第二版)规定的工作程序及质量控制程序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工作程序及质量控制分别见图1-1和图1-2。 委托方 与市场部洽谈签订合同 填写业务流转单 1收集有关资料(法规、标准、技术资料) 2初步现场调查和工程分析 3筛选重点评价因子 筛选重点评价项目 准备阶段 拟订评价方案 方案内审 确定评价方案 ———————————— ———————————— 依据评价方案开展评价工作 实施阶段 1职业卫生调查2收集有关资料 3职业卫生检测 4职业健康监护 —————————————— ———————————— 汇总、分析资料 国家、地方有关法规、标准 完成阶段 明确问题和结论 提出对策和建议 编制评价报告书 专家审查 修改并提交正式报告 评价单位盖章 建设单位领取报告书并登记 存档 图1-1职业危害现状评价工作程序 委托方 与市场部洽谈达成协议 不合格 合同评审 接受客户委托(签订技术服务合同) 合格 资料收集登记 1.委托书2.合同书3.项目相关材料 项目负责人接受工作任务、领取评价受理号 组织项目组 不合格 方案内审 编制初步评价方案 合格 开展评价工作 编写评价报告书 不合格 专家审查 合格 形成正式报告书 项目负责人、报告编写人、审核人签字 评价单位法人代表签字 建设单位领取报告书并登记 存档 评价单位签章 图1-2 职业危害现状评价质量控制程序 2项目概况及试运行情况 2.1工程概况 企业名称:四川川缆电缆工业管理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谢良琼 项目名称:塔牌电线电缆生产基地 企业性质: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创建日期:2006年9月 运行时间:2013年9月 投资额:7800万 建设地点:成都市新都工业东区金泰路39号 生产规模:年产24万公里布电线 2.2工程试运行情况调查 该企业于2006年9月正式开工建设,并于2013年9月建成试运行。运行至今,均未发现职业病疾患,也未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及重大安全事故。 2.2.1生产运行情况与“三同时”落实情况 该企业于2013年9月建成试运行,在可行性论证阶段未做过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在竣工验收前,未进行相应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保护劳动者健康,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7号《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二十一条:“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初次申请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或者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有效期届满申请换证的,应当及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四川川缆电缆工业管理有限公司于2015年12月15日委托四川泰安生科技咨询有限公司对其塔牌电线电缆生产基地生产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工作。 2.2.2职业卫生管理情况 该公司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安监总局令47号)等其他相关规定,制定了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建立了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总经理为组长,副总经理为组长,安全生产管理办公室各个成员为组员;安全生产管理办公室为职业卫生的日常管理机构。 制定了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职业病危害用人单位申报制度》、《职业病防护宣传教育培训制度》、《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职业病危害监测与检测评价管理制度》、《用人单位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档案管理制度》、《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岗位操作规程》、《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 2.2.2.1职业病危害申报情况 该公司制定有《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于2015年9月进行了职业病危害的申报工作。申报回执单见附件。 2.2.2.2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与职业健康监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的相关规定,定期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已于2015年12月15日委托我公司对其塔牌电线电缆生产基地生产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和检测工作。 依据《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的相关要求,该企业建立有职业健康监护制度,并于2015年8月25日组织员工在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医学诊断性门诊部进行了在岗期间职业健康体检。 2.2.2.3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 该公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安监总局令47号)等其他相关规定,建立职业危害告知制度,包括职业病危害告知、合同告知、告知牌告知、检测结果告知和体检结果告知制度,并能落实到实处。 2.4管理机构体系、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 2.4.1管理机构体系 该企业实行总经理负责制,塔牌电线电缆生产基地设有总经理、生产制造部、营销部、财务部、品质部等,该公司组织机构图见图2-1。 图 2-1组织结构图 2.4.2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 塔牌电线电缆生产基地现有管理人员和生产技术员共103人,各岗位劳动定员情况见表2-1。 表2-1 劳动定员表 评价单元 部门(车间)名称 岗位名称 日工作时间(h) 班制 生产人员情况 男 女 合计 生产单元 线芯车间 绞线机工 8h/班 四班三倒 6 0 6 大拉机工 8h/班 四班三倒 6 0 6 中拉机工 8h/班 四班三倒 3 0 3 电缆车间 挤塑工 8h/班 四班三倒 21 3 24 包装工 8h/班 四班三倒 21 3 24 单绞机工 8h/班 白班(视情况而定) 0 1 1 编职机工 8h/班 白班(视情况而定) 0 2 2 辅助单元 实验室 技术员/检验员 8h/班 常白班 3 2 5 线芯车间 机修 8h/班 常白班 8 0 8 门卫室 门卫 8h/班 常白班 10 0 10 办公室 管理人员 8h/班 常白班 3 9 12 食堂 厨师 8h/班 常白班 0 2 2 合计(人) 103 注:白班为一天工作8h,一周工作40h。四班三倒为每天三个班,每班8h。 2.5自然环境概况 2.5.1 选址 该企业位于成都市新都区工业东区金泰路39号。具体位置如图2-2所示: 塔牌电线电缆生产基地 图2-2 企业地理位置 2.5.2 地形、地质、地貌、地震烈度 该场地位于成都市新都区新都真褚家村境内,北邻纬六路,南邻科德宝宝翎清器有限公司,西邻普河路,东侧为空闲地。场地原为耕作地,地势较平坦。地貌单元属成都冲积平原沱江水系毗河一级阶地。阶面上的堆积物由第四系的冲积物构成,据区域地层资料,厚度大于30cm。基底为白垩系棕红色砂、泥岩。 场地地震基本烈度:根据《GB 50011—2010》附录A,建设项目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特征周期值为0.45s。 2.3.3 气象条件 成都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型气候,起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夏无酷暑、冬少冰雪。根据成都气象台观测资料,成都气象指标如下: (1)气温:多年平均气温16.2℃极端最高温度40.0℃,极端最低温度-5.9℃。 (2)降水量:多年平均降水量900~1000mm之间,多集中于夏季,7、8月份易形成暴雨天气,最大降水量262.7mm。6~9月为丰水期,1~3月为枯水期,其余月份为平水期。 (3)蒸发量:多年平均蒸发量1020.5mm。 (4)相对湿度:多年平均湿度为82%,潮湿系数为0.97。 (5)日照时间:多年平均为1228.3小时。 (6)风向与风速:主导风为NNE向,全年最小风频为SE向,多年平均风速为1.35m/s,最大风速为28.0m/s(NE向),瞬时极大风速为30.0m/s(1961年6月21日)。 (7)风压:多年平均风压140Pa,最大风压280Pa。 图 2-3成都风玫瑰图 图2-4成都夏季风玫瑰图 2.5.4 水文地质特征 新都区境内水系属都江堰区,主要河流有毗河、青白江两条干流及众多农灌支渠,河网密集。 毗河源于都江堰内江水系柏条河,在郫县石提堰分水,北支为毗河,南支为府河,毗河流经新都区、青白江区和金堂县,在金堂县城赵镇与青白江、北河相汇为沱江。毗河主要区内排洪河道,多年平均来水量23.49m3/s,枯水期流量4m3/s。 青白江源于都江堰蒲柏闸分流,蒲阳至人民渠分流口下称为青白江,从任家沟进水口下入境,流经高宁、利济、清白、清流、新农等八个乡,在邓家坝出境,于金堂县赵镇东南部与毗河、北河相汇成沱江,境内流长33.4km,河宽90~140m,平均流量89.6m3/s。 新都区地下水属于潜水性,储水条件良好,地下水埋藏浅,变幅小厚度由西向东减薄,水量丰富。埋藏深度,丰水期1~2m,枯水期2~4m,流向与地形一致,由西北向东南,水力比降2%。 2.5.5 公用工程 (1)供配电:本项目主要建筑为线芯车间和电缆车间,主要用电负荷为工艺生产设备以及相关的辅助配套设备。由工业园区的供电专线为项目提供电源,按照工艺设备用电需求在厂房内部设置变压器,系统为交流50Hz,三相三线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低压220/380V配电系统采用三相五线中性线固定阶地系统,接地形式为TN-S。本项目总设备装机容量7883kw。 (2)给排水:本项目的给排水系统主要是厂区内生产、生活、消防用水以及生产、生活的排水。 ①给水系统 本项目位于成都市新都区工业东区内,厂区用水由市政供水管网供给,厂区内拟设给水管接口、管径为DN200,水压约为0.4Mpa。本项目用水包括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 ②排水系统 根据设计,本项目实行雨污分流制排水方式。雨水经厂区内的雨水管道收集后引至厂区外市政雨水管网,最终进入地表水毗河。污(废)水主要分为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 (3)供气:天然气通过园区天然气管网引入,天然气仅供食堂使用。 (4)机修:公共用室和辅助用室的一些简单零散作业。 2.6主要建(构)筑物 该用人单位主要建(构)筑物见表2-2。 表2-2 主要建(构)筑物及设备(情况) 名称 建设内容及规模概况 建筑名称 建筑面积(m2) 计容面积(m3) 建筑高度(楼层) 耐火等级/构建 备注 主体工程 线芯车间 3222.95 12891.8 1F 二级、钢结构 拉丝、绞线 电缆车间 8749.67 34998.68 1F 二级、钢结构 挤塑、包装 辅助工程 宿舍 600 1200 1F 砖混 员工倒班宿舍 办公区 400 1000 1F 二级、钢结构 行政办公、休息 机修室 30 90 1F 二级、钢结构 机修、巡检 实验室 40 120 1F 二级、钢结构 布电线拉力检测 生活辅助工程 车棚 20 40 1F 钢结构 电动车亭厕区域 食堂 50 150 1F 砖混 公司员工用餐食堂 厕所、洗澡间 50 150 1F 砖混 厂区厕所及洗漱间 门卫室 10 20 1F 砖混 厂区、进出安保监督 2.7主要原辅料 该企业的主要原辅料及用量见表2-3。 表2-3 主要原辅料 序号 名称 来源 预计年用量 主要成分 备注 1 铜杆 江西铜业 3600t Cu等 线芯车间原料 2 铝杆 湖南金杯 800t Al等 线芯车间原料 3 聚氯乙烯 湖南惟楚 3600t PVC 电缆车间堆放 4 聚乙烯 上海、绵阳 10t PE 电缆车间堆放 5 拉丝润滑液 外购湖南 3t 昆仑润滑油 线芯车间拉丝机润滑 6 云母带 广州 2t 耐火材料 电缆车间使用 7 油墨 成都凯博 0.6t 二甲苯等 电缆车间印制使用 8 稀释剂 外购 2.5t 环己酮等 油墨稀释剂 9 淬火液 湖南湘达润滑 0.5t PAG淬火液 线芯车间拉丝降温、润滑 10 水 市政供给 3500m3 水 / 11 电 市政供给 180万KW·h 电 / 注:油墨和稀释剂的MSDS见附件 3总体布局调查与评价 3.1总体布局调查 3.1.1 总平面布置 该企业生产厂区总平面布置按功能分区,可分为生产区和辅助生产区。生产区布置在厂区北侧,厂区大门位于厂区正东北侧,厂区西侧为预留发展空地,食堂设置在厂区的南侧。该地区全年主导风向是北东北,办公楼布置在全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口,总体布局合理。具体总平面布置图见图3-1。 图3-1 厂区总平面布局图 3.1.2厂区设计及场地排水 用建设地点道路交通的特点,依据原料的来源地点、设置工艺设备布局方向,减少运输距离,提高工艺设备运行效率。根据主导风向,布局合理;厂区道路路面结构为水泥混凝土,利于原料和产品的运输。 经现场调查分析厂区总平面布置情况,厂区建筑分布合理。道路外侧均设置有排水沟,场地雨水沿道路两侧有组织排放。 3.1.3厂区道路及绿化 厂区道路主要有线芯车间和电缆车间之间的水泥道路,厂区正门外的金泰路与厂区生产车间之间的水泥道路组成。但厂区内的绿化还不够,还应加强。厂区外环境关系图见图3-2。 图 3-2厂区外环境关系图 3.1.4工厂运输 该企业全部原料由公路运输进厂,放置原料堆放区存放,通过手推车或叉车入料,成品通过货车运输出厂。 3.2总体布局评价 根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对总平面布置、设备布局和工程规划的要求,结合该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采用检查表法对用人单位总体布局和工程规划进行分析评价。检查结果见表3-1。 表3-1 总体布局职业卫生检查表 序号 卫生要求 检查依据 检查情况 评价 1 工业企业厂区总平面布置应明确功能分区,可分为生产区、非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其工程用地应根据卫生要求,结合工业企业性质、规模、生产流程、交通运输、场地自然条件、技术经济条件等合理布局 GBZ1-2010 第5.2.1.1条 线芯车间、电缆车间及非生产区各功能分区明确,办公区与生产厂房分开布置。 符合 2 生产区宜选在大气污染物扩散条件好的地段,布置在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产生并散发化学和生物等有害物质的车间,宜位于相邻车间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非生产区布置在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辅助生产区布置在两者之间。 GBZ1-2010 第5.2.1.4条 根据现场调查生产车间位于全年最小风频的下风侧,非生产区(辅助生产区)位于全年最小风频的上风侧。 不符合 3 工业企业的总平面布置,在满足主体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宜将可能产生严重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设施远离产生一般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其他设施,应将车间按有无危害、危害的类型及其危害浓度(强度)分开;在产生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车间与其他车间及生活区之间宜设一定的卫生防护绿化带。 GBZ1-2010 第5.2.1.5条 产生有毒有害物质较多的电缆车间与线芯车间分开,生产车间与办公区域设置有一定卫生防护距离。 符合 4 存在或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生产车间、设备应按照 GBZ 158 设置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1-2010 第5.2.1.6条 存在或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生产车间均已设置有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和告知栏等 符合 5 噪声与振动较大的生产设备宜安装在单层厂房内。当设计需要将这些生产设备安置在多层厂房内时,宜将其安装在底层,并采取有效的隔声和减振措施 GBZ1-2010 第5.2.2.2条 线芯车间产生噪声较大的大拉机和中拉机都采取密闭作业 符合 6 总平面布置应结合当地气象条件,使建筑物具有良好的朝向、采光和自然通风条件。高温、热加工、有特殊要求和人员较多的建筑物,应避免西晒。 GB 50187-2012 第5.1.6条 该厂总平面布置应结合当地气象条件,使建筑物具有良好的朝向、采光和自然通风条件。生产车间位于厂区西北边,不能避免西晒。 不符合 7 散发有毒气体的生产废水,不应采用明沟排放,生产性废水管路在室内穿行时,应尽量缩短在室内通过的距离。 AQ 4211-2010 第5.2.7条 电缆车间挤塑完成后要通过一段3m的水槽,水在储存池内循环使用。 符合 8 生产区内应将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布置,且避免尘毒交叉污染。 AQ 4211-2010 第5.2.7条 将有毒有害的作业设在电缆车间 符合 9 产生尘毒危害的工序或工作区(间)若在同一建筑物内,宜集中布置在靠近全年最大频率风向下风向的外墙侧,并应与其他工序或工作区(间)可靠地隔离。 AQ 4211-2010 第5.2.5条 生产过程只有零散的机修作业产生粉尘,作业区域设置在线芯车间,并与其他工序隔离。 符合 评价结论:总体布局调查9项目,7项符合,2项不符合,该公司总平面基本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的有关要求。 4生产工艺与设备布局 4.1生产工艺调查 该企业布电线生产工艺流程见图4-1。 图 4-1生产工艺流程图 4.1.1工艺流程描述: ①从市场外购,经检验合格后,运进厂区暂存。 ②将铜/铝杆(直径约为8~12mm)采用拉丝机对其进行拉丝,在拉丝过程中进行润滑、淬火处理,这杯自带拉丝润滑液储存槽、淬火液储存槽;整个拉丝作业过程采用电脑自动控制,铜/铝杆均匀拉制成型。 润滑液和淬火液在拉丝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需要对其进行冷却处理。本项目在厂区内设置拉丝润滑液冷却池、淬火液冷却池及其配套的冷却设备(喊冷却水及冷却塔),拉丝润滑液和淬火液循环使用,定期对其进行补充,正常情况下一年内更换一次拉丝润滑液和淬火液。 拉丝冷却水循环使用,每天补充挥发损失量。冷却水一年更换一次。 ③拉丝后的铜/铝杆通过绕盘机进行绕盘,便于后续生产加工使用。 ④根据不同的产品,采用不同规格、型号的挤塑机,将聚塑料包裹在导体外层。 绝缘挤塑过程中采用全自动设备进行控制,外购的聚氯乙烯和聚乙烯塑料为符合配方的颗粒母料,直接进行使用,不需要添加其他辅料。人工将塑料母料倒入挤塑机的料斗内,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采用电加热,聚氯乙烯和聚乙烯加热温度在150℃到180℃),塑料开始软化,通过挤塑机内部的螺杆挤塑设备将软化后的塑料包覆在铜/铝导体材料外层。挤塑完成后的电缆线通过一段3.0m的水槽进行降温,同时设备自带的火花检验设备对其进行火花检验,检验不合格的产品集中外卖废品回收站。检验合格的进入下一道生产工序。 挤塑冷却水循环使用,每天补充损失水份。本项目在厂区内设有专门的冷取水循环水池,一年更换一次。 ⑤布电线产品经火花检验合格后,将外购油墨通过设备自带的喷码机进行喷码,最终在设备的末端自动进行成圈包装。由人工取下包装好的产品,打包入库待售。 4.1.2生产过程中机械化、自动化和密闭化程度 生产过程中机械化、自动化和密闭化程度见表4-1。 表4-1生产过程机械化、自动化和密闭化程度 序号 作业点/工段名称 机械化、自动化和密闭化程度 1 大拉机、中拉机 绕盘运至拉丝机口,拉丝过程中全自动电脑控制,密闭作业。 2 绞线机 机械自动化绞线,人工看守 3 挤塑机 人工加料,机械自动抽取PE/PVC塑料颗粒,机械升温控制温度 4 火花机 布电线经过火花机自动检测 5 喷码机 人工添加油墨,设置喷码日期,生产过程中喷码机自动喷码 6 自动成圈机 机械自动进行成圈包装,贴标,工人去下包装好的产品打包入库 4.2设备布局调查 该用人单位的主要生产设备及布局见表4-2。 表4-2主要生产设备及其布局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台/套 设置位置 1 大拉机 DL-400-13 1 线芯车间 2 中拉机 ZL-250-17 1 线芯车间 3 挤塑机 / 8 电缆车间 4 成缆机 1000、1600、2600 8 电缆车间 5 编织机 / 4 电缆车间 6 单绞机 / 1 电缆车间 7 绕包机 / 1 电缆车间 8 并线机 / 1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报告/总结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