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地方电视台新闻记者在采访中应注意的问题.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09491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方电视台新闻记者在采访中应注意的问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地方电视台新闻记者在采访中应注意的问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地方电视台新闻记者在采访中应注意的问题.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12 传播力研究 2023年17期传播力研究RESEARCH ON TRANSMISSION COMPETENCE地方电视台新闻记者在采访中应注意的问题李杰(泰安市广播电视台,山东 泰安 271000)摘要:采访是地方电视台记者获取新闻的重要方法。在不同的地域,文化存在差异性,新闻记者在采访中需要注重对相应技巧的使用,高效完成信息采集工作,为受众报道热点新闻。高质量的新闻采访报道,能够让受众了解更多的社会动态,也能够提高地方电视台的收视率。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地方电视台新闻记者的采访现状,进而提出记者在采访中应注意的要点问题,以期为采访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关键词:地方电视台;记者采访;注意的

2、要点中图分类号:G 2 1 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 0 9 6-3 8 6 6(2 0 2 3)1 7-0 1 1 2-0 3采访是新闻记者的基本功,现场出镜采访是具有较强目的性与计划性的工作任务。地方电视台新闻记者需要具有良好的新闻素养,也要具有一定的敏感度,在采访过程中迅速找出要点,并在调查研究中为受众呈现具有真实性的新闻事件。一、地方电视台新闻记者的采访现状(一)判断能力有待提高新闻记者应具有对现场整体把控的能力,而想要达成此目标,需具有一定的整体观察能力。记者在采访中需联系现场情况做出正确判断,确定采访目标,达成高质量新闻的呈现。因此,记者应具有观察与对现场情况分析的能力

3、,还要能够依据真实情况准确判断。大部分新闻事件存在突发性,部分记者即使在采访前做足准备,但在采访过程中如果出现突发情况不能及时做出正确判断并采取相应措施,就会出现一些状况。一些记者在工作中的判断能力不足,对采访现场的把握状况不佳,导致在面对具有复杂性、多变性的新闻时发生失误,影响新闻质量。(二)缺乏情感控制能力新闻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需要坚持真实、客观原则。同时,在工作过程中,应达成对个人情绪的控制,不能在工作中带人自身情绪。在工作中,一些记者有可能会受到新闻现场氛围的影响,致使其在采访中由于情绪的影响无法顺利地完成工作。更甚至有些记者会出现过于喜悦或悲伤的情况,难以在较短时间内难以消除负面情绪

4、带来的影响。还有些记者不能对现场产生的相应情况感同身受,表现出较为冷漠的态度,无论何种类型的新闻均表现出同样的情绪,运用相同的采访方法,不能灵活依据实际情况变通,也缺少适当的情绪表达,新闻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目标。(三)职业道德存在不足新闻具有的一个突出特征为真实性。在当前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不断增加,信息的传播不会再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更为方便快捷。但在此背景下,许多不实信息与真实信息共同传播。人们在辨别信息的过程中不具有专业性,很难做到对相应不实信息的正确分辨。一些记者为尽快将新闻发布出去,忽视了新闻的真实性,这与记者的职业道德相背离。而且部分记者为将新闻的传播范围扩大,

5、会使用新奇标题吸引受众,同样违背了职业道德,导致受众的信任感降低。二、地方电视台新闻记者在采访中应注意的要点问题(一)做好采访准备记者进行信息的获取,其中的一种重要方式就是与采访对象交流。对于记者来讲,其能否在采访过程中实现与采访对象的深入沟通至关重要。在开展采访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不可控的突发状况。例如,在采访中遇到采访对象不够配合或者是冷场的情况,也可能发生因问题设计不够合理而让采访对象尴尬的状况。为提高采访质量,记者应在采访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记者需要提前对有可能产生的突发情况进行预想,也要针对相应突发状况进行演练,以免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无法及时处理。在确定采访对象后,记者在开展采访前需

6、要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从而对采访人员的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并依据采访人员的实际情况制订采访计划,以免在实际采访中发生基础性错误,影响采访效果。若是采访对象具有随机性,记者在采访过程中需要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适当地加以变通,基于真实情况及时应对。记者应明确采访目的,对于采访流程做好准备,保证在实际采访中可以做到随机应变,做到思维缜密,争取最佳采访效果。收稿日期:2023-05-02作者简介:李杰(1981),男,汉族,山东泰安人,记者,本科,主要从事广播电视研究。第 7 卷 总第 209期113新闻记者(二)合理设计问题对于地方电视台的新闻记者来讲,其应具备提问能力及应变技巧。在采访中,若是采访内容

7、无法让采访对象感兴趣,或者是与采访对象的现实生活距离较远,均会导致采访进程受到影响。在采访问题设计中,应增强针对性与客观性。在现场采访中,由于受到时间的制约,播报不适合太长。所以,记者在进行问题的设计时,需要增强针对性,不能设计过于抽象、笼统的问题,导致采访对象在回答问题时不能确定重点,或者是给出相对模糊的答案。记者需要将新闻事件的价值点进行深入挖掘,利用细节提问获得具体的信息。在新闻播报中不仅需要注重真实性,还要强调客观性。在记者出镜时,可以使用第一人称开展提问、评述。但是不能以个人身份表达观点,应合理把握尺度,不可以运用具有诱导性的问题,应直接切入事件的核心。新闻记者的采访任务较重,工作强

8、度大,所涉及的内容也较多,面对的采访对象是各类人群。因此,在开展采访工作中,记者面对着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特别是处于新媒体时代,新闻信息海量增长。作为记者,想要做好采访工作,需要保持冷静、客观的心态,也要具备良好的应变能力。电视台需要加强对记者综合能力的训练,按照一定时间周期组织相应的专项训练,培养记者的心理素质,让记者在接受培训的过程中形成健康的心态,在采访工作中集中注意力,避免外界环境对工作产生干扰,高效完成工作任务。作为记者,应具有应变能力。在新媒体环境中,信息的传播速度加快,影响范围也更为广泛,尤其是在发生重大突发性事件时,随着网络的发酵会导致舆情的产生。在面对此类情况时,记者需要

9、保持冷静,以良好的专业素养进行分析和思考,及时加以科学应对,实现对采访工作的适当调整。而且还要密切关注网络舆情,冷静处理与应变1。(三)营造良好氛围在采访过程中,采访对象的心理、情绪等都会形成对采访效果的直接影响。因此,为提高采访成效,需要注重对良好采访环境的营造,其主要包含心境、语境与环境氛围的营造。在营造心境氛围中,不同的采访对象对于采访的认知存在差异性。部分采访对象对采访保持认可,认为采访能够满足其需求,对于其工作的开展及宣传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此类采访对象在面对记者时可能会较为轻松。在此情况下,记者不需要进行特殊心境氛围的营造。但记者在采访中依旧应保持警惕,预防在采访过程中出现采访对象

10、的表达掺杂水分的情况,应注重对后续相应材料的核实工作。还有些采访对象对于采访活动较为陌生,存在对记者的警惕心理。在与此类采访对象交流中,尤其是在采访活动的开始阶段,采访对象会产生紧张等情绪。因此,需要重视心境氛围的营造。但是在此过程中应注意,不需要刻意活跃采访气氛,仅需找到与采访对象的同一性,让其形成与采访对象的一定关联。比如,采访对象是一位母亲,记者可以找到与采访对象身份上的相同点,获得采访对象的认同,再提出相应的问题,通过运用“我们同样是母亲”“作为一名女性”等语言,直接将自己与采访对象之间的距离拉近,让采访对象的心境发生变化,从而营造和谐、平等的交流氛围。在营造语境氛围的过程中,因为记者

11、这一职业具有特殊性,在平时工作中会遇到文化水平不同、年龄不同等各类采访对象,应结合采访对象的表达特点,做到有针对性地营造语境氛围。若采访对象是具有专业素养的专家,记者应注重自己的语言表达,做到与专家交流言之有物。如果采访对象是普通人,记者在语言表达上需要接地气,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与采访对象沟通。只有营造双方熟悉的语境氛围,才能够使采访工作高效、顺利进行。此外,环境氛围的营造也是重点。大多数采访对象在面对记者、摄像机时都会产生程度不同的紧张,利用环境氛围的营造,可帮助采访对象缓解紧张情绪。人在处于熟悉的环境中容易放松。因此,在采访活动中,应尽量选择采访对象熟悉的场所,缓解其紧张心理,提高采访质量2

12、。(四)保持充分尊重在采访工作中,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顺利沟通是采访活动高效开展的基础。而想要达成此目标,双方应互相尊重与认同。记者在采访活动中通过良好的专业素养、采访风格,直接形成对采访对象的影响,以专业的采访行为让采访对象感到自己得到了充分尊重,使采访对象形成良好印象,保持对采访活动的积极配合态度。在采访工作中,记者需要加强对自身言行举止的关注,通过语言、行为使采访对象感受到自己获得了尊重与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通过了解更多的媒体,逐渐形成了良好的自我表达能力,而充分尊重采访对象能够促使其流畅表达。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应充分尊重采访对象,也要尊重采访对象的习惯、家乡风俗等。在工作中,只有

13、实现入乡随俗,尊重文化、习俗等,才能够得到采访对象的认可。在采访中,需联系采访对象身份以及环境提出适合的问题,以免采访对象产生抵触或者是反感情绪,造成对采访工作的负面影响。此外,部分采访对象在叙述过程中,应关注其情绪,不能对其随意干扰。同时,在采访对象倾诉中,不能产生不恰当行为,特别是在谈到重点话题时应及时记录,使采访对象真实感受到自己受到重视,从114 传播力研究 2023年17期传播力研究RESEARCH ON TRANSMISSION COMPETENCE而进一步激发采访对象主动表达的欲望,实现采访工作质量的提高。(五)注重沟通交流在采访工作中,采访对象的范围较为广泛,涉及各行各业,例如

14、政府领导、专家、教师、农民等。采访对象的身份存在差异性,记者在与其沟通中需要采取适合的方式,才能够提高采访质量。在实际采访中,需要尽快熟悉采访对象。在工作前,记者应掌握采访对象的背景信息,利用电话及直接交流的方式拉进彼此的距离。还要运用适合的语言与采访对象进行交流,在面对不同的采访对象时,选择的沟通方式应具有差异性,才可获得采访对象的认可,提高交流成效。在问题设计中,需要做到全面、细致,真正触及采访对象的内心世界。在采访工作开展前,应归纳、整理问题的重点。而且还要联系采访对象的生活背景、实际经历等提出问题,所提问题需要与现实生活贴近,具有针对性。另外,应尽量使采访对象多进行个人想法的表达。3(

15、六)应该学会倾听记者在采访工作中应实现与采访对象的有效沟通,做到有来有往。而且在开始阶段,需要进行导向性采访,之后需要为采访对象提供更多的说话机会。在提出问题后,记者需要学会倾听。在采访过程中,有时需要记者的表达,但是为保证良好的采访效果,更多的时候需要记者倾听。只有学会倾听,才能够为采访对象留出更多的表达机会。若是记者在有限的采访时间中不断地进行个人观点的阐述,或者是提出问题,采访对象的表达时间就会被侵占,无法取得良好的采访效果。倾听不仅仅是一门艺术,同样也是对采访对象的尊重。采访及提问的目的是搜集采访对象的思想、观点,而只有重视倾听,才能够及时发现更多的信息。需要注意的是,倾听不代表沉默不

16、言。记者在倾听时,需对采访对象的语速、语调等进行分析,探究语言背后的思想内涵。采访对象在表达观点时,记者虽然不进行语言表达,但可利用面部或肢体语言进行表达。在采访中,应为采访对象留出更多的表达时间,不要将采访对象的思路打断,以表情等实现与采访对象的互动。利用此方式,能增强化采访对象的自信心,也能够促使采访对象更积极地表达。一般情况下,此类方式能够得到良好采访成效。并且在倾听时同样需要注重方法,不是只倾听,而是揣摩采访对象的语言、表情等,并尽快形成采访思路,将采访语言合理组织起来,使采访的层次性与艺术性得到增强。作为记者,应具备在倾听过程中获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结合交流中的细节发现重点,提高新闻

17、质量4。(七)利用新闻材料地方新闻记者在采访工作中,不能只局限在问题的沟通方面,也要进行与新闻事件相关的文字、影像等资料的搜集。例如,对于会议类新闻的采访,仅能利用采访单位提供的会议视频资料加以整理。因此,记者应具有速记能力,也可以通过录音笔等方式达成对会议内容的记录。记者安排采访活动主要是依托新闻材料,也需要现场发挥。在采访工作前,需分析新闻材料发现重点,找到事件发生的背景环境,分析事件的起因等,做好采访的准备工作。在完成采访后,需保留采访对象的联系方式,便于后期发现问题时及时地与采访对象交流。记者不仅要结合新闻材料采访,还应配合编辑、制片、审核等多种工作,这些都能够对新闻播报成效产生重要影

18、响5。(八)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当前,新媒体获得快速发展,在为人们提供更多便利的基础上,也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影响,特别是不实信息的传播,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负面影响。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在接收信息时,难以实现对真假新闻的正确分辨。在自媒体的不断发展中,有关部门对于相应平台的管理还有待加强,避免产生真假信息掺杂等情况,对媒体的权威性造成影响。作为地方电视台的新闻记者,应重视自身专业能力的提高,还要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在工作中,应牢记自己的职责,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在进行采访的过程中,重视新闻的真实性与客观性,运用正确词汇,不能为了热度而出现违背职业道德的情况,需要为受众提供具有价值的新闻。

19、三、结语地方电视台新闻记者在采访中想要使播报的新闻被受众接受,需要做好采访前的准备、科学设计采访问题、营造良好氛围等,才能够为受众呈现具有价值的新闻,从而提高地方电视台的收视率。参考文献:1周艺.地市级电视台新闻记者采写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记者摇篮,2021(12):99-100.2邵彤,魏春华,朱月莹.电视台新闻记者采编工作策略探讨J.记者摇篮,2021(12):118-119.3王宇翔.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台新闻记者创新之路J.中国报业,2021(19):124-125.4张申菊.新闻记者在采访中的应变能力研究J.记者摇篮,2021(9):77-78.5陈昆.融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采编能力提升路径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21,42(13):149-1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