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的课程演进与近现代中国的国文和师范教育%281902—1949%29.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09354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的课程演进与近现代中国的国文和师范教育%281902—1949%29.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的课程演进与近现代中国的国文和师范教育%281902—1949%29.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的课程演进与近现代中国的国文和师范教育%281902—1949%29.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学 术 交 流 与 探 讨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的课程演进与近现代中国的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的课程演进与近现代中国的国文和师范教育国文和师范教育(19021949)窦可阳唐敏敏摘要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19021949)的课程演进对于中国近现代国文教育史和师范教育史研究具有有极大的史料和理论意义。作为清末民国时期一个重要的教学、研究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在1949年前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大学堂”时期(19021912)、“北高师”时期(19131923)、“两师大”时期(19241931)、合校后的“北师大”时期(19321937)、“西北师院”时期(19371945)和“返平复校”时期(19461949)

2、。除将最后两个时期合并陈述之外,以上述各时期为限,依照历时的维度分阶段阐发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课程的演进,以此为切入点,进一步探讨此时期中国的国文教育和师范教育的发展和沉浮。关键词北京师范大学;国文教育;师范教育;课程演进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531(2023)02-0029-07对不同发展时期课程的梳理和研究不仅实现了对学校、校友的历史之寻绎,更反映出学科建设和学术史的演进。北京师范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积淀深厚的学校,长期作为师范教育“领头雁”的教学、研究机构,它的课程演进具有难以替代的研究价值。严格意义上的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于1913年设立,1917年有了第一批国

3、文专业毕业生。不过,从项目名称项目名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先秦易学阐释研究”(22BZW056)作者简介作者简介窦可阳/吉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吉林长春130012);唐敏敏/吉林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吉林长春130012)。292023年第2期(总第313期)“大学堂”时期开始,京师大学堂师范馆的国文类课程便有了新的变化,并为后来“北高师”时期的国文课程设置埋下了种子。因此,本文将分别以5个阶段陈述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的课程演进:“大学堂”时期(19021912)、“北高师”时期(19131923)、“两师大”时期(19241931)、合校后的“北师大”时期(19321937)、“西北师院”和

4、“返平复校”时期(19371949)。一、筚路蓝缕:“大学堂”时期北师大国文系的课程演进1898年,清政府设立“京师大学堂”作为 马关条约 之后一项重要的维新改良举措,但因为“庚子之乱”而很快停办,直到1902年才重建。同年12月17日,大学堂师范馆正式开学,是为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之始。此后,师范教育益发为清政府所重,师范馆于1904年改为“优级师范科”,又于1908年独立为“京师优级师范学堂”;同一年,北京女子师范学堂成立。从此,两个师范学堂共同引领着近代中国的师范教育,其起转沉浮更牵动着中国近代师范教育和众多学科的发展与演化。“师范馆”本为速成学堂,并未设国文科,实际有四类教学:一类洋文,二

5、类地理历史,三类理化算术,四类博物动植物矿。这种分类显然尚处于试验阶段,但已具有分系的雏形。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此时期的学生并不缺乏经史教育,故师范馆没有设立国文科。虽然如此,京师大学堂在章程里已经明确要建立大学专门分科,包括:政治科、文学科、格致科、农学科、工艺科、商务科和医术科,其中“文学科”已具文学院之雏形。在 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 中,文学分科之功课有7目,含经学、史学、理学、诸子学、掌故学、词章学和外国语言文字学。在后来的修订版中,京师大学堂有了明确的分科规定,其中经学科和文学科的课程设置可见清政府对“国文系”的设想。从1902年的 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 第二章第十节所列课程分年细则来看,

6、“师范馆”课程本与“大学堂”普通科相当,只是增加了一门教育学。经学、习字、作文等课均属国文专业课,习字主要练习楷、行、篆、草等各体书法,作文习“记事文、论理文、章奏、传记、词赋诗歌”之写作和诸体流别等。伦理考中外名人言行和历代学案、本朝圣训等,更近于经学史课程。至于史地、外文、舆地等课亦属后来国文系学生所习的选修课程。在后来的“优级师范学堂”课程中,人伦道德和经学大意颇受重视,一方面反映了早期对国文教学的重视,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大学堂”时期的国文教学还是旧学。校规强调,“人伦道德为各学科根本,须臾不可离”,讲授时不可对“古人动加訾议”。讲授“经学大意”时,“断不可好新务奇,致启驳杂支离之弊”。

7、二、革故鼎新:“北高师”国文系的国文课程演进辛亥革命前后,京师优级师范学堂一度停办。1912年5月,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以下简称“北高师”)和北京女子师范学校(以下简称“北京女师”),先后成立,后者于1919年改为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以下30学 术 交 流 与 探 讨简称“女高师”)。1913年,依照 师范教育令,北高师国文部创立。北京女师国文部则于1918年开始招生。在1924年之前,两个师范学校的国文系经历了五四运动和“高师改大”等一系列社会变革,并深度参与到新文化运动和国语运动当中,为现代中国国文教育做出了重要表率。北高师国文部是严格依照民国政府1912年9月 高等师范学校规程 创设的。

8、新的北高师国文系首先废除“忠君”“尊孔”等教育宗旨。在1918年北高师的“国文部教授实施状况”一表中可见,清末“大学堂”时期比较注重的“读经讲经”课已不复见。在北高师的新课表上,伦理部分的设计已经非常科学,预科时期修习实践伦理,将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家国观念纳入一个循序渐进的科学统序中,已大异于经学的训育之法。至于本科第一学年、第二学年所开设的伦理学、西洋伦理学史等课程,则完全舶自西方,从逻辑学的训练到诸种西方哲学之铺演,早已离开了“旧学”之轨道。课程内容的变化又可在教师队伍的变化上得到支撑。著名学者钱玄同、许寿裳、马裕藻、章嵚、马叙伦、朱希祖、刘文典等先后来到北高师任教,其中章嵚、钱玄同先后

9、担任北高师国文系主任,这批留洋归来的学者,尤其是其中的“章门弟子”为北高师国文教育带来了教学内容上的革命性进步。更有趣的变化发生在北京女师,据程俊英先生回忆,民国早年的“桐城派”学者戴礼、陈树声等“完全不合我们这些热血青年的理想和要求”,于是大家坚决要求将之撤换,学校“不得已另请北大哲学部毕业生陈中凡老师为主任,兼授经学、诸子两门课。陈老师是蔡元培的学生,他继承蔡老师 兼容并包 的办学方针,把北大哲学部、国文部的老师,多半请到我级任教。著名的革命家李大钊老师和当时很有名望的胡适、刘师培、黄侃都是我们那时最钦佩的老师。他们给禁锢的女高师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革命空气”。1在1921年的 北京女高师“国

10、文部”学科课程一览及教授情况 中,“文学概论”课程改由黄侃教授(此前为刘师培教授),其课程为“预科讲授文章概念,文章原起,文言分合,作述异体,文章声律,古今艺文部类,文体名实,文章派别等编”。实际上,为北高师和女高师的课程带来更深远变革的是黎锦熙和鲁迅。两位先生在1920年先后来到北高师,又先后受聘于女高师。黎锦熙先生在师大开设了现代意义上的文法课程,鲁迅先生则带来了泽被深远的小说史课程。值得一提的是,依照“师范”的特色,北高师国文系相对同时期其他高校国文系,社会服务的制度更加成熟和完善,其课程设置和教学研究与中小学国语教学对接更紧密。如果说“大学堂”时众多学子仍心系科举的话,北高师的毕业生则

11、很好地兑现了教学服务的诺言。在1918年统计的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历届毕业生现况比较表 中,建校10年的(从1908年“师范学堂”建校算起)299名毕业生中,已故5人,未详36人,从事其他职务5人,留学或在其他学校继续求学、肄业者4人,余下的249人全部在教育界工作,比例高达83.3%。其中服务于教育行政机关者12人,剩余237人全部为各类学校职员、教师,更有18人已经成为中小学校长。这一成就得益于北高师时期完善的教学实习和社会服务制度。总的说来,此时期两高师的课程跳出了“师范馆”时期旧学的藩篱,在一批留洋归来的大师级学者的苦心孤诣之下,实现了近现代中国国文师范教育的革故鼎新。然而,受限于高师的

12、学制,此时两高师的学312023年第2期(总第313期)生均为预科1年,本科3年,所学尚有局限,这一情形直到1924年两校先后“改大”才有所改观。三、走向现代:“两师大”时期的国文系课程演进1922年,北高师改本科学制为4年制和6年制,并在次年升格为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北师大”)。1924年,北京女师也改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女师大”)。这是中国师范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意味着师资水平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国文系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本时期国文课程的最大变化就是日趋专业化,或者说现代化。1924年,北师大的办校宗旨在高师时代“培养中小学师资”的基础上改为“造就师范与中等学校教师及教育行

13、政人员,并研究专门学术”。北师大先设立“国文研究科”,第一批国文专业研究生于1925年毕业;女师大于1930年成立研究所,两研究所在1931年合并前短短几年里就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并有大量文章发表。如,女师大研究所仅在1930年3月到1931年7月间就在 女师大学术季刊 上发表论文58篇,高步瀛、黎锦熙、刘盼遂、白涤洲、徐炳昶等先生都有国文方向的经典之作见刊。至于本科学制层面,两师大都正式改为4年制本科,为毕业者授予学士学位。在“改大”之后的几年中,其课程变化的总趋势为:“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学习时数均有增加;科目分得更细,内容也趋向深博;各系逐步开展专业教学法课”。而国文系的课程演进最为典型。

14、如前所述,黎锦熙先生1920年来到北高师国文系任教授,先后担任北京女师国文系主任和北师大文学院院长,于1920年始创“国语文法”课,为他所提倡的“国语统一”和“言文一致”提供理论和教学的支持;1924年,他的 新著国语文法 和 新著国语教学法 出版,奠定了他在中国文法教育的权威地位。黎先生提到此书时说:“我并不希望它能厕于教育专著之林,只望它对于师范生和初中以下的国语教员少有裨益。”2两部巨著极大推动了两师大国文课程的现代化演进。在教学法方面,除了黎锦熙先生,夏宇众在1918年出版了 中学国文科教授之商榷。黎先生与钱玄同等人积极展开教材教法的研讨,国文系的课程中也出现了国文教材研究。在1924

15、年“北师大国文系一览”中,就有7门以“研究”命名的课程:黎锦熙的国文教材研究、钱玄同的说文研究、马裕藻的古韵研究、商承祚的甲骨文研究和金文研究、杨树达的古文法研究、宋君方的中国画研究。鲁迅先生为北师大国文系带来了另一种变革。虽然他也是国语运动的著名战将,为注音字母、简化字等振臂高呼,但他的小说史课程更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1920年,鲁迅先生初到师大国文系便开设了小说史课程,并主讲文学概论。据许广平先生回忆:“鲁迅先生讲小说史,既注重文史流变的梳理与辩难,也关切与之联系紧密的文化思想的剖析和批判,讲述不限于讲义,但常常结合课文立足现代针砭古今,驳虚妄斥礼教,引导学生在逡巡古代文史之林的同时,磨

16、砺胆识。”3鲁迅先生的授课一向严谨,每次上课前必发放其讲义 古小说钩沉,这就是后来广为人知的 中国小说史略,既贯通古今,又融入了西方的科学研究方法。可见,“两师大”的“升级”为中国师范教育提供了一个更完备、更具现代意义的平台,两校国文系也藉32学 术 交 流 与 探 讨此机会进一步扩大了影响,打造了一批引领时代、泽被后世的经典课程。这一进程在两师大合并后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四、含弘光大:“北师大”时期的国文课程演进1931年7月1日,北平师范大学和北平女子师范大学正式合组,定名为北平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北师大”),分设3个学院:教育学院、文学院和理学院。其中,文学院开设国文系、外国文学系、历史

17、系、社会科学系。黎锦熙担任文学院院长,钱玄同担任国文系主任。然而,新的北师大很快遭遇生存危机,国民政府行政院颁布 整顿教育令,明令其停止招生,进行整顿。北师大师生积极应对,经过一番校务整理,整个学校呈现出新的面貌,并于1933年被获准重新招生。校务整理中最大的改进便是课程。其变化主要体现在:1.实施主辅修制,提高学生的教育素养和从师的实际技能。2.建立学分制和选修制,充分发挥学生个性。3.增加参观实习,提高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4.加强教育实验研究,提高教学水平。改革之后,北师大国文系的很多课程益发细化,甚至以旧学为基础的古汉语类课程都得到了深入挖掘。在1934年北师大国文系课程概述中,传统的小

18、学已经可以细分为中国文字概略、文字形义沿革、甲骨彝器文字研究、古今音韵沿革、三体名物研究、书目举要等诸多课程,加上不同学年开设的校勘学、文字及训诂、古文法研究等,使得国文课堂更具现代意义,传统经学、小学得到科学化、系统化的梳理和传授。当时国文专业课程的分布见下表。国文专业课程通论专论沿革史作品选语言类中国文字概略、国语发音概略、周秦古音研究、近代语研究、中国修辞学、书目举要、古书校读法、先秦古书真伪略说、国文教材研究文字形义沿革、古今音韵沿革甲骨彝器文字研究、三体名物研究、简体字练习文学类古今文法比较、文学概论、新文学概略、诸子概论中国文学史大纲、文章源流、诗歌史、词史、曲史、小说史、周至唐思

19、想概要、宋元明思想概要、清代思想概要、经学史略三百篇选、辞赋选、汉魏六朝诗选、唐宋诗选、词选、曲选、小说选、散文选、骈文选、史记选、白话文学选在此表中,还可看到很多引领时代的课程,比如简体字练习、国文教材研究、近代语研究等,是新旧交替时代的一种必要而大胆的尝试,很好地呼应了当时风起云涌的语言文字运动。而“北高师”时期就已开332023年第2期(总第313期)设的文法和文学史课程,更是有力地支持了新文化运动。诚然,如陈平原先生所云,民国时期的课程设计经常体现设计者的主观意图,很多都是纸上谈兵,在执行过程中,“计划 总赶不上 变化”,落实过程中又有诸多变数。4但是,不论是结构调整还是课程设计,北师

20、大都比其他院校更贴近官方要求。北平作为当时新思潮与守旧势力直接交锋的“战场”,北师大的课程设计反映时势之新变化,尤其是新的教育思想和文化论争,往往以北师大为新变的实验场所。这样丰富的课程又可受师大当时的教师阵容支持。五、屯邅不渝:“播迁西北”与“返平复校”时期的师大国文系课程演进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北师大被迫播迁西北,辗转西安,步行跋涉至城固,又迁址于兰州,在西北开辟了一片天地,西迁9年大约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1937年9月1938年3月,西安临时大学时期;1938年3月1939年8月,西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时期;1939年8月1944年6月,城固西北师范学院时期;1940年4月1946年9月,

21、兰州西北师范学院时期。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才迎来了新的平稳、繁荣的大发展时期。如果说“西北临大”和“西北联大”时期的国文师范教育尚属“战时联合”的话,1939年西北师范学院的独立则暂别颠沛,开始系统重建。不过,战时的北师大暂时缩编为“师院”,“照 师范学院规程 第一条之规定,以遵照中华民国教育宗旨及其实施方针,养成中等学校健全师资为目的。”5在当时的条件下,这一要求是现实的,但“高深之学问”的研究也并未废止,只不过继续培养中小学国文教学的师资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在课程设置上,西北师范学院国文系的必修课保留了北师大国文系的大部分课程,包括文学类的文学概论、文学批评、各体文习作和中国

22、文学史,并增加了诗词曲和文选等作品的精读课程,群经诸子、四史及晋书都在必修之列;语言类的古今文法研究、文字学概要和语言学概要也在必修之列。选修课程则比较丰富,既有“北师大”时期的要籍目录、训诂学、中国哲学史、中国修辞研究、声韵学概要等传统课程,也有文字形体变迁史、国语运动史、佛典翻译文学、传记研究等此前很少开设的课程,有的出于国民政府的政令要求,如西洋文化史和法学通论等,也有出于教学实际,如教育统计和儿童及青年读物等,使得西北师院的国文课程并不比之前逊色。师大国文系的衣钵得以传续,也得益于西北师院国文系在此后吸收、培养了叶丁易、谭戒甫、李嘉言、程金造、王汝弼、顾学颉等一大批学者,他们很多人在“

23、光复返平”后留在北师大国文系,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的北京师范大学第一批先师。抗日战争胜利后,西北师范学院部分师生在1946年回到北平。黎锦熙先生在1946年10月的复校开学典礼上提出四个口号,“课程第一,出版第一,技术至上,创造至上”。此时的南京国民政府力图对北平各高校加强思想控制,如,1948年北平师院“国文专修科”毕业生成绩单上,第一学年(两学年学制)2学分的三民主义课程依然在列,哲学概论与伦理学也在必修之列。与之相比,1935年的北师大国文系只是在大学四年级开设党义、中国社会史等课程。1949年前后,钟敬文、黄药眠、侯堮等先生加入师大国文系,为34学 术 交 流 与 探 讨19

24、52年院系调整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至此,我们基本可以窥见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课程演进的概貌。可以说,一个国文系的起转沉浮时时牵动着中国近现代国文师范教育,并在各种艰难时局中坚守使命、教书育人,这正是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在今天枝繁叶茂、业务精深,在教育、教学和科研各个领域都成就斐然的根源所在。参考文献1程俊英.回忆女师大J.档案与史学,1997(1).2黎泽渝.黎锦熙语文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398.3何玲华.从女高师到女师大:鲁迅与现代女子教育J.江西社会科学,2006(9).4陈平原.知识、技能与情怀(上)新文化运动时期北大国文系的文学教育J.北京大

25、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5刘基,王嘉毅,丁虎生.国立西北师范大学校史:19022012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685.责任编辑:刘健榕On the Curriculum Evolution of Chinese Department i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and the Chinese and Normal Education in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a(1902-1949)Dou Keyang Tang Minmin(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130012)Abs

26、tract The curriculum evolution of Chinese department i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1902-1940)has greathistorical and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study of Chinese and normal education history in modern andcontemporary China.As an important teaching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 in the late Qing Dynast

27、y and theRepublican period,the development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fore 1949 had roughly experienced the“Imperial University”period(1902-1912),the“Beijing Higher Normal College”period(1913-1923),the“twonormal universities”period(1924-1931),the“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period(1932-1937)after

28、the merger,the“Northwest Normal College”period(1937-1945),and the period of“returning to Peiping and restoring thecampus”(1946-1949).In addition to make a combined statement of the last two periods,this paper takes theabove periods as the limits to discuss the curriculum evolution of Chinese Departm

29、ent in Beijing NormalUniversity according to the diachronic dimension.And starting from this point,it further discusses thedevelopment and the ups and downs of Chinese and normal education in China during this period.Key words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Chinese education;normal education;curriculum evolution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