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某市城区菜市场有关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089165 上传时间:2024-06-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KB 下载积分:8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市城区菜市场有关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某市城区菜市场有关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城区菜市场有关状况调查汇报 都市菜市场是人民群众必需、波及千家万户生活、公益性较强城镇公共配套设施,是实实在在惠民工程。建设和管理好菜市场,直接关系到市民平常生活质量,是都市良性发展重要一环。为加强对菜市场建设和管理工作,市商务局抽调人员对本市主城区菜市场进行了调查,现将有关状况汇报如下:   一、本市城区菜市场现实状况及特点   在农副产品供应渠道多元化进程中,菜市场这种老式业态仍然显示出独有优势,市民在购置蔬菜、水产、鸡蛋等商品时,仍然首选菜市场,选择率在二分之一以上。这是由于菜市场经营方式灵活,蔬菜、水产等商品新鲜程度远远高于超市。菜市场设施简朴,租金低,劳动力成本低,减少了商品成本,蔬菜、水产不轻易产生像熟肉、豆制品和调味品等商品假冒伪劣状况,并且根据菜市场特点和农副产品自身特点,这种主导地位还将延续下去。   近几年来,本市中心城区不停东扩、南移、西进,规模不停扩大,面貌焕然一新,都市化率超过60%。不过中心城区菜市场年久失修,发展滞后,档次不高,管理水平落后。尤其是新城区菜市场缺乏全盘性规划布局,自发形成马路市场,占道经营严重,数量少,档次低,构造不合理,辐射面不广,导致群众生活不便,出现了买菜难问题。目前,主城区具有一定规模菜市场21个,经营面积约6万平方米,交易量约1亿吨,交易额约4亿元,围绕菜市场从业人数约3万多人。本市中心城区菜市场建设、管理和经营展现如下几种方面特点:   投资主体多元化。近几年本市新修建菜市场基本上是小区和民营资本投资,打破了过去政府和部门独家建设局面,形成了政府、部门、小区、民营资本共同投资格局。本市城区21家菜市场,政府投资建设5家,部门、小区、民营资本投资建设11家,自发形成骑路市场5家。   经营方式多样化。一是市场业主直接经营。政府和部分民建市场多是这种形式,城区21家市场有9家为业主直接经营方式。二是委托或承包经营。开发商和部门所建市场一部分采用这种形式,城区有7家菜市场实行委托或承包经营。三是小区和个人经营。自发形成5家骑路市场都是这种形式,小区收卫生费,某些个人收取摊位费,只收费不管理。   市场建设与房产开发一体化。重要体现为房地产开发商新建市场,大量采用上面建住房或商业用房,下面建菜市场模式。目前城区有6家住宅混合市场。   二、本市城区菜市场建设和管理中存在问题   尽管菜市场在都市化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伴随都市规模不停扩张,市民生活质量不停提高,菜市场无论是建设和管理、还是经营和服务都存在不少问题。   (一)布局不合理,与都市发展不相适应。近年来政府部门退出菜市场建设,由企业来承接市场。由于政府缺乏详细市场规划,对市场建设宏观调控减弱,导致了本市菜市场布局不合理,与都市发展脱节。本市城区铁路以南有近30个住宅小区迅速建成,居住人口增长至20多万人。但这一区域菜市场仅有7个,其中有2个还是老市场,1个是临时骑路市场。由于菜市场利润相对比工业品贸易企业和工业生产企业低,开发商资金不愿投向菜市场。如本市人民路以南帝景翰园、华佳梅苑、发现之旅、相山庭院等较大小区周围没有一种菜市场,居民被迫到很远地方或超市购置蔬菜,居民尤其是老年人和低收入人群意见很大。   (二)市场基础设施微弱,建设水平不高。目前中心城区菜市场,尤其是某些老市场普遍存在设施老化,建设水平不高问题:一是大部分棚式构造菜市场,因年久未修,棚顶漏雨,铁皮脱落,极易发生安全事故。二是排水系统普遍不畅,下水道时常堵塞,污水横流。三是进出通道设置不合理,人员拥堵现象常常发生。四是摊位建设简陋,大部分为水泥台面,粗糙难打扫,影响美观。五是管线安装混乱,没用统一布置,乱扯乱拉,不仅影响环境,并且火灾隐患较大。六是冷冻设施缺乏,夏季极易导致食品变质,给居民消费安全带来极大隐患。七是大部分市场没有配齐消防安全设备,一旦出现意外,人员和财产安全得不到应有保障。八是极大部分市场没有停车场地,车辆随意摆放,阻塞交通,影响市容。   (三)管理不规范,菜市场发展滞后。一是经营管理多元化,各自为政。目前菜市场投资主体多元化,有政府设置、企业投资、小区开办、民营自办、自然形成等,基本是谁投资谁经营谁管理,没有有关规定,存在各自为政,服务质量低下等状况。二是管理不规范。诸多市场开办者还停留在固有管理模式上,缺乏服务创新理念和品牌意识,只关怀市场房屋、摊位租赁状况及租金收入状况,对各经营户商品质量、服务态度、经营状况等并不太关注,部分市场出现假冒伪劣、有害有毒商品上市,欺行霸市、短斤少两现象时有发生,使市场信誉减少。三是市场收益率低,开发改造力度小。菜市场带有很大部分公益性质,面对是广大市民和文化素质偏低中小经营者,管理难度大、收入少,而现存城区菜市场大多在建设时缺乏长远规划,设施早已老化甚至报废,而开办方却无力追加投资更改现实状况,导致市场开发改造能力不够,市场发展滞后。   (四)马路市场猖獗,影响市容市貌。城区骑路市场不仅危害交通,并且极大影响市容市貌,与创立卫生都市规定不相适应。重要类型有:一是“外溢型”马路市场。市场辐射区域人口增长,原先小场地经营已不能满足规定,伴随人口增长市场不停扩张,占路面积越来越大,重要有春秋巷菜市场、桓谭小区菜市场、桃梨巷菜市场。二是“候鸟型”马路市场。某些经营者为了回避都市管理部门和市民监督,在一天某些时段、某些特定地区临时摆设摊点经营,重要有林业处菜市场、五号工地菜市场。三是“货郎型”马路市场。重要是某些蔬菜、水果零售户1人或几人结伴而行,走巷串户,形成移动式马路市场,这种市场在本市新建小区门口常常可以看到。   三、加强本市菜市场建设和管理提议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切实把菜市场作为民心工程抓紧抓好。菜市场管理是一件可以代表最广大人民主线利益大事实事,应当从科学发展观和体现三个代表思想高度来认识菜市场工作。菜市场不仅仅是一种经济场所,它一直是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交汇点,具有社会意义远远高于其经济意义。一段时间以来,绿地、公路建设得到了政府高度重视,本市环境、交通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不过菜市场建设和管理一直滞后于本市经济发展。目前本市新区高楼林立,小区宽阔漂亮,可是可以安排菜市场建设地皮几乎已经没有,小区市场建设贯彻困难重重,这些都是百姓吃菜难隐患。假如由于市场原因导致菜价过高,无疑对低收入人群是雪上加霜,甚至会引起社会不稳定。市场中发售食品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人身安全,搞好上市商品管理,也是为群众做实事。因此,菜市场工作是民心工程,关系到政府在人民心目地位,应当引起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切实抓紧抓好。   (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立以批发市场为龙头,中心市场为骨干,小区市场为基础菜市场网络。要以既有市场为基础,按中心城区发展规定,分三个级次重新调整城区菜市场布局。农产品批发市场布局要以中瑞、凤凰山农产品批发基地作为依托,体现大规模和专业化特色。都市中心菜市场布局要充足考虑地理位置、人口密度、服务对象和覆盖范围。新城区应适应小区迅速发展,人口急剧增长对菜市场规定,提议在新建小区区域内设置便民快捷小区菜市场。通过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使城区菜市场与城镇化进程同步发展,每万户居民拥有菜市场建筑面积不少于3000平方米。   (三)抓紧改造,加紧建设,尽快改造建设一批原则化菜市场。一要制定改造原则。根据国家商务部有关菜市场建设技术原则,结合本市实际,尽快制定出台《淮北市菜市场原则化建设和升级改造规范》。二要搞好市场调查,制定改造计划。要联合有关部门,对城区菜市场基础设施、经营状况进行一次全面调查。根据调查状况,进行市场分类,制定分步改造计划。三要出台鼓励扶持政策。提议尽快出台《淮北市菜市场建设改造政府扶持政策》,市财政每年应安排一定资金,对在改造期限内率先按原则搞好改造市场业主进行奖励和补助,并贯彻好临时经营点。对于改造和新建菜市场,政府应合适减免市场改造、报建所需有关税费;对新进驻市场经营户可给于合适减免1—2年税费支持。四要突出重点扶持。提议市政府把扶持菜市场原则化改造重点放在商务主管部门所属菜市场,每年予以50—80万元改造扶持资金,以便起到示范和以点带面作用。五要采用政府投资建设新菜市场。要把菜市场建设作为惠民工程来抓,采用土地政府划拨,资金政府投入方式建设新菜市场,对于开发商已建成和新改造菜市场,政府出资收购。将新建和原则化改造后菜市场,交由商务主管部门统一管理,规范经营行为,保障食品安全,以便居民消费。   (四)强化管理,各司其职,构建清洁、安全、有序菜市场经营秩序。根据新市场特点探索新市场监管模式。一是建立、完善政府行政管理--协会行业管理—服务企业管理--经营者自我管理互相衔接、互相融合、多方互动市场管理体系。政府部门应做好行政管理,发挥政府职能,对市场行为进行规范,对市场中违法行为予以惩罚和纠正,为市场建设和改造升级进行长期科学规划,指导市场宏观发展;菜市场应成立行业协会,协会是市场开办单位社团组织,接受政府行政指导,协会在加强市场行业自律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伴随竞争加剧,各市场服务企业经营管理作用将越来越重要,必须提高自身竞争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市场才能生存;市场内经营者是市场管理最终对象,各市场管理机构应成立经营者自律组织,发挥经营者主观能动性,许多管理中矛盾,管理重点和难点,通过经营者自律组织就可以得到圆满处理。二是尽快出台《淮北市小区菜市场管理措施》,增进菜市场建设改造升级,规范菜市场经营服务管理,维护菜市场交易秩序,保护举行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三是建立市场管理网络机制。市场管理单靠突击整改是不行,必须建立市场监督管理长期有效机制,才能从主线上处理问题。市场内要建立和完善打假扶优维权网络和管理人员监督举报网络,这些网络与多种制度有机结合、运作,充足发挥互动、联动作用,提高管理工作效率。通过网络和监督举报电话,对市场中存在管理人员不作为现象、执法部门违规执法、经营者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行为都能起到及时监督、纠正和打击作用。 都市区蔬菜市场调查汇报     蔬菜市场是“菜篮子”工程重要构成部分,与居民生活息息有关。市区既有菜蔬市场大都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增进经济繁华、以便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作用。但由于多种原因,蔬菜市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某些问题亟需加以处理。为全面、精确掌握市区蔬菜市场基本状况,以及存在重要问题,以便针对性地提出处理措施,我们对市区蔬菜零售市场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状况汇报如下。     一、 市区蔬菜市场现实状况     蔬菜市场是指重要用于销售蔬菜同步兼营蛋品、家禽、熟肉制品、小水产、豆制品、调味品等多种农副产品经营场所。目前本市蔬菜市场经营形式重要有蔬菜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蔬菜超市、小区小型菜市场(店)、蔬菜早市以及市区周围种菜农民自产自销等。     (一)蔬菜批发市场。目前,晋都市区蔬菜批发市场名义上有3个,即绿盛蔬菜批发市场、北环路蔬菜批发市场、绿欣蔬菜批发市场。年蔬菜交易量已到达13万吨以上,入场经营户达70多家,年交易额2亿元以上。辐射范围包括市区以及泽州、高平、阳城、陵川、沁水等。     (二)农贸市场。农贸市场市区最高峰时即调查记录时曾到达21家,目前,由于蔬菜市场属于薄利行业等原因,已经缩减到11家。比较大三家为金囤市场,旧体育场蔬菜市场和望川楼市场。     (三)蔬菜早市。目前市区规模最大蔬菜早市是新体育场蔬菜早市,经营户达200多家,几乎辐射了凤翔小区、凤鸣小区、凤台小区、望川楼小区等。近来又自发地又形成了人民广场蔬菜早市,七岔口蔬菜早市等。     (四)蔬菜超市。是指在超市中销售蔬菜.目前,本市几种规模较大超市如金辇、凤展、红满堂、福旺多、万德福等都经营蔬菜。     (五)小区小型菜市场或小菜店。这部分菜市场几乎58个小区至少均有一种,尽管设施简朴,但其以就近以便、营业时间长、经营成本低等发挥了重要补充作用。     二、 蔬菜经营状况     本市是经典蔬菜销售市场,80%以上鲜菜重要是从外阜调入,因此蔬菜经营具有明显销地市场特色。     (一)蔬菜调入品种及调入渠道状况     本市销售蔬菜大部分品种,包括土豆都要靠外地调入,象青椒、豆角、茄子、黄瓜、蒜苔、北瓜等,除夏季有当地蔬菜作很小补充外,整年几乎都是靠外地调入。渠道重要来源于山东、河南、甘肃、海南、河北、长治、运城、侯马等地。近也在百公里,远如海南、甘肃甚至到达了上千公里。     (二)蔬菜销售价格状况     由于销地市场、进货渠道多,长途运送,因此影响本市蔬菜价格原因也多,总体看价格高、起伏大。从如下图表中可窥见一斑。     晋都市蔬菜批发价格与山西省、全国比较(表一) (.12.12-.5.1) 日期 -12-12 -12-19 -12-26 -1-2 -1-9 -1-16 -1-23 晋都市 2.25 2.43 2.52 2.79 2.99 3.56 4.02 山西 2.05 2.29 2.56 2.71 2.92 3.22 3.66 全国 2.52 2.63 2.77 2.86 3.13 3.45 3.85 日期 -1-30 -2-6 -2-13 -2-20 -2-27 -3-6 -3-13 晋都市 3.54 3.39 3.37 3.24 3.3 3.39 3.54 山西 3.62 3.47 3.26 3.26 3.13 3.09 3.16 全国 3.83 3.49 3.3 3.35 3.24 3.39 3.39 日期 -3-20 -3-27 -4-3 -4-10 -4-17 -4-24 -5-1 晋都市 3.45 3.11 3.22 3.3 2.96 2.82 2.79 山西 3.07 2.96 2.97 2.99 2.67 2.65 2.63 全国 3.45 3.2 3.3 3.28 3.03 2.99 2.99 晋都市蔬菜批发价格与山西省、全国比较(图1)    (三)蔬菜批发环节经营形式     据我们理解,绿盛蔬菜批发市场中所有经营户清一色外地人,他们从产地收货、运送、批发形成了一条龙式经营形式,十分有助于他们掌握产销两地消息,有助于很好地处理各个环节矛盾,有助于形成利益共同体,利益分享,风险共担。     (四)元旦春节两节市场蔬菜供应状况     从1997年起,每年元旦春节期间,市政府都要动用三金一储,对蔬菜实行限价优惠供应,优惠供应数量节日期间就到达了470万斤,对保证两节期间市场供应,稳定蔬菜价格发挥了很重要作用。     (五)蔬菜消费趋势     伴随都市规模扩大和人们膳食构造改善尤其是农民蔬菜消费行为巨大变化,即由过去供应都市蔬菜到今天蔬菜靠都市供应变化,都市蔬菜消费量持续在扩大。此外膳食构造改善人均蔬菜消费量也在不停增长,据有关资料反应全国人均蔬菜消费量已到达300斤。同步人们对蔬菜质量、品种规定也在不停提高,应运而生超市洗净菜,绿色无公害蔬菜、农超对接、产地直销蔬菜不停被人们看好。     三、蔬菜市场存在问题     (一)蔬菜市场数量局限性,构造不合理     近几年市区人口规模不停增大,都市面积逐年扩张,按照商务部门有关市区每万人拥有1个蔬菜市场原则,市区蔬菜零售市场网点应当建设30个左右,目前尚有近20个缺口。新近建成怡凤小区、汇仟小区等多种住宅小区都没有配套建设蔬菜零售市场。由于菜市场数量局限性,辐射范围窄,使许多居民不能实现就近消费和便利消费,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同步也导致了游摊散贩屡禁不止。     蔬菜批发市场本来建设有三个,目前实际上只有一种,即绿盛蔬菜批发市场,北环路蔬菜批发市场目前重要是做某些二级批发和零售,绿欣蔬菜批发市场实际上已经丧失了批发功能。可以看出,本市蔬菜批发市场数量严重局限性,形不成竞争,并且构造不合理,基本都集中在市区北面。     (二)市场设施档次普遍偏低,购物环境差     大部分市场数年来投入局限性,市场设施简陋、功能单一, “脏乱差”现象严重。一是市场开办单位对市场经营业户后续管理不够。二是缺乏完备给排水系统,致使禽类、水产宰杀经营场所污水横流,杂物遍地,气味难闻。三是垃圾清运不及时,蔬菜市场产生大量垃圾不能及时清理,乱堆乱放,随意丢弃,形成许多垃圾死角。四是某些市场既是经营场所又是居住场所,出入通道行人与车辆不分,交易高峰时拥堵不堪。五是保鲜设备使用率低,大部分生、熟肉摊点都是案板晾卖,主线达不到防尘、防蝇规定。     (三)蔬菜市场价格相对较高且不稳定     晋都市物价高,尤其是菜价高由来已久。建市之初老百姓反应尤其强烈,时间长了也没有得到处理,但蔬菜价格比周围都市高肯定是不争事实,这是其一。其二是价格不稳定,起伏较大,产地气候、运送交通条件一有个风吹草动,晋城菜价很快就会发生起伏变化。其三,价格不平衡,一种不大市区价格不都同样,展现北低南高之势,此外就是超市、农贸市场、早市价格不平衡。有差价是应当,但差价太大就是不合理了。     (四)蔬菜市场近年来转行经营、关闭现象比较严重     蔬菜市场本来就不够,但近年来几种蔬菜市场,如四季青、喜临门、白云小区、瑞信小区等却由于盈利水平低等种种原因,或者转行经营,或者关闭。当然也有一部分市场,如福旺多、万德福等实行了农改超,价格尽管高了点,但总尚有个买菜地方。有地方市场倒闭后确实给周围市民买菜带来了很大不以便。     (五)蔬菜运送物流成本高,检测手段落后,蔬菜质量有待提高     据理解,本市蔬菜长途运送,运送工具仍然是大卡车,大货车,至今没有一辆有冷藏设备车,更谈不上全程有冷链。蔬菜储存仍然很原始落后,因而导致了运送成本高,蔬菜损耗大,蔬菜质量低。蔬菜运送尽管实行了绿色通道,但仍有部分收费站乱收费。蔬菜质量检测意识淡薄,手段落后,制度不健全,“放心菜”市场建设任重道远。     (六)买菜难与环境影响矛盾比较大     首先,不少市民尤其是距离市场比较远反应买菜难,迫切但愿建设市场,另首先距离市场近,又反应市场周围环境差,人多噪声大,影响交通、影响休息。在实际菜市场选址中已经碰到不少居民障碍,这对矛盾给此后菜市场选择,菜市场经营形式都带来了新挑战。     四、蔬菜市场存在问题原因浅析     (一)   规划滞后,先天局限性     本市底才公布了《晋都市都市商业网点规划》,把包括蔬菜市场在内商业网点建设先进了规划。因此蔬菜市场建设长期处在无规划状态。与都市建设不能同步推进,形成脱节,导致蔬菜市场数量少、规模小及布局不合理。既有蔬菜市场大多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缺乏有关原则约束,导致了市场建设起点低,硬件设施落后,功能不完善,购物环境差等先天缺陷。     (二)蔬菜市场盈利水平低     蔬菜市场具有盈利性弱、公益性强特点,投入大收益小,属于微利行业。受盈利水平低影响一般投资者投资建设蔬菜市场积极性不高,此外就是市场内交易多种费用较多使原有商户留不住游街菜贩进不去,导致了部分市场关闭。     (三)有关部门对市场支持引导、监督约束不够     一是有关部门对菜市场发挥作用认识不到位,在前期规划和都市建设同步没有预留蔬菜市场用地,小区建成后,想建市场基本没有合适地方。二是政府对蔬菜市场建设扶持力度不大,缺乏优惠政策及配套扶持资金支持。三是对蔬菜市场监管力度不够,缺乏长期有效监督约束机制。     (二)   当地蔬菜产量太少,缺乏市场积极性     由于蔬菜大量靠外地调入,当地市场缺乏积极权,受制于外部原因尤其多,正如人们所说,山东菜市场打喷嚏,晋城市场就感冒。由于是销地市场,进货渠道多,长途运送物流成本高、损耗大等等,这些都是晋城蔬菜价格高并且质量差重要原因。     五、发展蔬菜市场几点提议     (一)认真贯彻贯彻《晋都市都市商业网点规划》     蔬菜市场建设和改造,必须以规划为指导,通过规划手段引导菜市场建设。按照《晋都市都市商业网点规划-》规定,在大量调查研究基础上,本着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尽快制定出台《晋都市蔬菜市场规划》,使此后蔬菜市场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二)确实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蔬菜市场建设是保证老百姓“菜篮子”供应重要构成部分,具有很强社会性、公益性,是完善都市服务功能,提高都市品位必然规定。政府应在政策和资金方面予以大力支持。一是制定优惠政策,波及菜市场规划、土地、建设、验收、管理、经营等方面要予以全方位政策优惠。二是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留足商业用地面积。三是建立蔬菜市场建设专题扶持资金,并制定有关资金使用措施,严格按照有关程序,加强对菜市场建设招标、验收、使用等全程监督和竣工验收,保证政府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三)突出重点,分步实行,有序推进     目前蔬菜市场建设重点,一是蔬菜批发市场建设要下决心变化整个市区只有北部有批发市场,布局不合理,难于形成市场竞争不合理状况,尽快在市区南部规划和建设一种蔬菜批发市场。二是蔬菜零售市场首先要尽快弥补空白,雪中送炭,处理部分小区居民买菜难问题,另首先要分环节、有计划地改造本来蔬菜农贸市场,使其升级。三是督促引导蔬菜批发市场,加紧蔬菜市场仓储、检测、运送等方面基础设施建设和先进设备使用,推广冷库储存、全程冷链运送、先进质量检测等技术。四是大力推进“放心菜”市场、农改超、农超对接等先进流通形式建设。五是尽快制定有关措施,规范和引导好蔬菜早市、小区小型菜市场发展。     (四)亲密配合,各负其责,狠抓贯彻     蔬菜市场建设要继续坚持政府推进、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原则,充足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市场建设。此项工作波及到市、城区两级政府,波及发改委、商务局、土地局、规划局、农业局、工商质检等多种部门,因此各有关部分要高度重视,亲密配合,按照分工职责,各负其责,确实抓好贯彻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报告/总结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