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企业行政沟通中存在的障碍及对策的研究
摘要:行政管理的沟通可以简称为行政沟通,其在行政管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体现了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程度,也是企业行政管理体制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实际工作中,企业行政系统的运行离不开行政沟通。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的企业行政体制改革在不断推进,对企业中行政沟通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政沟通障碍是造成企业管理效率低下的一个主要原因,而企业中行政沟通的不畅或障碍在我国企业管理实践过程中已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不但影响着信息的传达,更降低了信息的及时性、真实性和有效性,给问题的真实还原和工作效率的提高造成了障碍。本文意在通过对企业行政沟通障碍的分析,对克服当前我国行政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沟通障碍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企业、行政沟通、障碍、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企业中的行政沟通的重要性也逐渐增强。在这样一种趋势下,我们在企业行政工作中因沟通不畅或沟通障碍而产生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行政工作是每一个企业单位和组织都需要建立的部门,为企业单位和组织提供和建立了上下级以及各部门重要的沟通联系纽带。简而言之,正确、有效、及时的沟通有助于企业各部门更好地传达上级的各种决策和信息。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企业各部门必然遇到许多沟通的障碍、影响沟通的正常进行,对于企业行政沟通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克服掉,才能使企业快速而高效的发展。
1、当前我国企业行政沟通中存在的障碍
在企业行政管理过程中,影响企业行政沟通的障碍因素主要可分为主观障碍和客观障碍。客观障碍主要包括组织障碍和体制障碍等;主观障碍主要包括人为造成的诸如语言障碍、职级障碍和认知障碍。
1.1客观障碍包括:
(1)组织障碍
组织障碍即企业中结构层级过多、 机构重叠、 关系不顺等造成的沟通周期长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我国企业中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不仅影响了信息的及时传达,更使下级无所适从,各行其是。严重影响了问题的及时反映与化解,降低了行政效率。导致许多问题堆积如山,积重难返。
(2)体制障碍
当前我国企业中对沟通的监控、效果的考核以及相关的责任追究等方面仍存在制度缺位的状况。这种制度的缺位无法对沟通的相关人员产生制度约束,从而无法从制度上保证行政信息不走样的下达、上报和平行传递。
1.2主观障碍包括:
(1)语言障碍
语言障碍主要指几方面:第一,语言的固定性与事物的不断发展间的障碍。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是企业行政沟通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其在沟通传递过程中是相对固定的,而事物的发展是瞬息万变的。因此,当一项任务的传达或一个企业信息的上报发生时,如果没有畅通高效的传达路径作为保障,很容易造成信息失效的现象发生。当沟通发生的时刻,事物已经有所发展变化,所沟通的信息已无法反映当时的情况。第二,语言的高度概括性与企业工作的具体性间的障碍。事务都是具体的,活生生的,而语言是对事务的高度抽象与概括,在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中往往会有所突出、有所舍弃,如果主动的沟通者的概括有所偏差,则对事务的还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在沟通中会产生重点偏差或不明的现象。第三,沟通双方因方言而造成的障碍。这种障碍主要是因为沟通双方有一方或双方因在口头沟通中带有方言而造成的沟通不畅或误解。
(2)职级障碍
职级障碍主要指沟通双方因在企业中由于处于上下级关系而造成心理障碍,从而产生的一些企业领导 “唯我独尊”、“骄傲自大” ,一些下级员工 “明哲保身”、“报喜不报忧” 的现象。这种因职级高低而产生的心理障碍在我国企业行政管理过程中长期且较为普遍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我国企业发展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3)认知障碍
认知是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人的经历、知识结构和水平、个性差异和价值观等方面的不同,对同一事物可能会产生不同甚至相左的看法和结论。在此情况下,沟通双方对所沟通的企业事务也会存在自己的认知,从而会产生因认知不同而带来的沟通障碍。以上是对当前我国企业管理中沟通的障碍进行的相关分析,在分析中可以看到企业行政沟通障碍的形成不仅包括因组织结构、地域和体制等方面的障碍,因沟通者的主观原因形成的障碍也在行政沟通中起着重要乃至关键的阻碍和制约作用。因此,必须在重视企业行政沟通障碍的基础上全方位的进行改革,下大力气疏通沟通渠道,不断加强企业员工政治觉悟和综合素质,才能不断克服这些障碍,持久的保证沟通顺畅,大幅提高企业行政效率。
2、企业行政沟通中排出障碍的应对对策
2.1加强员工思想教育,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针对企业行政沟通中出现的主观障碍,各个企业单位都应不断加强员工的思想教育,严格职业操守,遵守规章制度,使各部门员工都能明确组织目标和行为规范,树立共同的价值观和价值准则,避免价值判断上的失误。同时,要利用多种形式对员工进行长期的职业培训和教育,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职业素养,树立员工精神风貌,提高企业行政沟通的及时准确性。
2.2建立企业行政沟通监督机制,严格责任追究制度
企业行政沟通的有效性需要制度保障,没有制度的约束是不可靠的。因此,企业行政沟通监督机制和相关责任追究制度的建立是克服沟通障碍的根本保障。只有严格的组织监督和责任追究作为后盾,才能从外部对沟通者起到严格的制约作用,从而遏制诸如职级障碍等产生的不良现象的发生。
2.3精简企业机构,明确职责分工
在企业机构的设立上应按照精干、明确、高效的原则进行,避免由于层级过多,机构重叠造成的信息传递周期长造成了沟通障碍。
2.4健全组织机构,不断完善沟通制度
健全组织机构,主要是要建立健全企业信息开发与传送体制。要建立多个相互独立的企业信息系统,使其相互补充、相互印证、相互制约。其中主要包括企业性信息系统、企业决策咨询和支持系统、企业员工支持系统。企业性信息系统指由企业设立的信息开发和传送机构,它是作为企业机构的子机构之一为企业的信息收集、加工、传递、存贮和处理服务;企业决策咨询和支持系统是指独立于企业机构之外的其他咨询机构。这种独立性有利于确保其不受企业领导意向的左右,可以与企业性的信息系统产生的相关信息进行比较、印证。它主要是自主进行信息收集和加工处理,并反馈信息报告,供企业决策参考;企业员工支持系统主要是开拓员工积极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的渠道,使员工与企业能够直接或间接进行对话交流,并使其意见能够较为充分和有效的方式公开表达。以使企业及时、广泛地了解各种不同意见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而且能够使各种潜在的工作中存在的摩擦与冲突得到及时处理或缓解。这种多通道的企业信息系统有利于克服单一沟通中存在的诸多障碍,提高企业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2.5不断加快企业行政沟通现代化进程
如前文所述,企业行政沟通是企业信息的传递。因此,信息传递的手段直接决定着传递的效果和作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信息化正逐步在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处于引领地位。江泽民曾指出:“四个现代化,哪一化也离不开信息化。” 因而,要克服
企业行政沟通障碍,提高沟通效率,必须不断加快企业行政沟通手段现代化的进程。其中不仅要在企业机构实现办公自动化,而且要充分利用电子网络,实现办公网络化,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利用网络传递信息进行沟通。同时,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信息专业化员工,并保证其能够独立有效地开展信息工作。只有在技术上保证企业行政沟通渠道的畅通,才能为疏通企业行政沟通渠道、提高企业行政沟通效率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牛凡.行政沟通的障碍与管理之我见[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
[2]朱之明.行政沟通中的障碍与对策[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3]金太军.政策制定中的信息系统[J].中国行政管理,2001,(7)
[4]袁载俊.行政信息沟通的障碍及排除[J].理论探讨,2004,(2)
[5]孟卧杰.沟通:实现人性化行政管理的有效保障[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7,(1)
[6]金太军.重视对公共政策执行的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1,(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