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形成性考核(三)_000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90分钟
剩余时间:89分53秒
一、单项选择题(共 12 道试题,共 36 分。)
1. 实验数据偏离真值的限度或系统误差之大小,称为
A. 内在效度
B. 外在效度
C. 外在信度
D. 构思效度
满分:3 分
2. 对测验的结果应按( )解释,这样做能保证推论的客观性。
A. 测验常模
B. 量表
C. 假设
D. 理论准备
满分:3 分
3. 在编制尺度式问卷时,尺度范围最佳在:
A. 7±1之间
B. 7±2之间
C. 8±1之间
D. 8±2之间
满分:3 分
4. 扎根理论是指从( )的基础上建立理论。
A. 信息
B. 理性
C. 经验
D. 技术
满分:3 分
5. 研究问题的结构或架构是编制问卷必须了解的问题,它被称作
A. 研究内容
B. 研究本质
C. 研究特质
D. 研究性质
满分:3 分
6. 在观测的准备阶段和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是
A. 理论的准备
B. 实践的准备
C. 观测方法的拟定
D. 观测对象的拟定
满分:3 分
7. 测验可以测量所要测量特性的限度,称为:
A. 区分度
B. 信度
C. 精度
D. 效度
满分:3 分
8. 在教育实验中,假如自变量是连续的量的变化,则规定所选自变量的不同水平值——检查点,至少要有:
A. 两个
B. 三个
C. 四个
D. 五个
满分:3 分
9. 心理与教育研究的问卷内容方面,一般涉及两个部分:一是事实问题,二是:
A. 价值问题
B. 理论问题
C. 态度问题
D. 情感问题
满分:3 分
10. 目前心理测验的对象行为——即测验的合用的对象,大体有个性测验和
A. 情感态度
B. 爱好爱好
C. 动机与需要
D. 能力与成就
满分:3 分
11. 同一测验前后两次施测于同一组被试,根据受测者前后两次测验分数计算所得相关系数为
A. 同质性信度
B. 复本信度
C. 再测信度
D. 评分者信度
满分:3 分
12. 一组符号或一组数量,通过某种建构过程,使之依一定规则描述其所测量的行为特性。这是
A. 常模
B. 量表
C. 变量
D. 标准
满分:3 分
二、多项选择题(共 8 道试题,共 24 分。)
1. 内容分析法常用的抽样方式有:
A.
等距取样
B. 分层取样
C. 日期取样
D. 来源取样
E. 分析单位取样
满分:3 分
2. 访谈中访谈者的回应的方式有:
A.
呼应
B. 反复、重组和总结
C. 自诉
D. 追问
E. 适度的积极性评价
满分:3 分
3. 操作定义的原则是
A.
一致性原则
B. 独特性原则
C. 可反复性原则
D. 客观性原则
E. 普遍性原则
满分:3 分
4. 文献阅读的原则有:
A.
中立性原则
B. 计划性原则
C. 顺序性原则
D. 批判性原则
E. 同时性原则
满分:3 分
5. 积累文献的基本规定是:
A.
积累文献应努力做到充实和丰富
B. 积累文献应当全面
C. 积累文献不应有明确的指向性
D. 积累文献应当有明确的指向性
E. 积累文献应忽略相反观点的文献
满分:3 分
6. 文献法的一般过程涉及以下基本环节:
A.
提出课题或假设
B. 研究设计
C. 搜集文献
D. 整理文献
E. 进行文献综述
满分:3 分
7.
对文献综述的质量规定重要有:
A.
搜集文献应当客观、全面
B. 材料与评论要协调、一致
C. 针对性强
D. 提纲挈领,突出重点
E. 不能混淆文献中的观点和作者个人的思想
满分:3 分
8. 教育实验中,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有
A. 循环法
B. 平衡法
C. 恒定法
D. 消除法
E. 对比组法
满分:3 分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在研究者事先规定的各种答案中,填答者选择认为符合自己当时意见、态度的一个或几个答案,这是封闭式问卷。
A. 错误
B. 对的
满分:2 分
2. 教育科学研究中运用观测法时,要在一种自然的状态下进行观测,不对他们的活动施加影响、干预和控制。
A. 错误
B. 对的
满分:2 分
3. 集体访谈适合于作进一步的“解剖麻雀”式的研究。
A. 错误
B. 对的
满分:2 分
4. 问卷中在内容顺序安排方面,不易回答的放在前面,容易回答的放在后面。
A. 错误
B. 对的
满分:2 分
5. 问卷在修改好后,正式使用之前,一定要进行预试。
A. 错误
B. 对的
满分:2 分
6. 在运用观测法进行研究时,一般在研究的初期,重要是有结构观测。
A. 错误
B. 对的
满分:2 分
?7. 访问时,一般情况下以多记录为佳。
A. 错误
B. 对的
满分:2 分
8. 教师对个别学生的观测适宜采用追踪观测。
A. 错误
B. 对的
满分:2 分
9. 分析类别(维度)必须在进行具体评判记录前事先拟定,不能边分析边适应性地修改补充。
A. 错误
B. 对的
满分:2 分
?10. 应用问卷法时,设计的问题越多,越能达成研究的目的。
A. 错误
B. 对的
满分:2 分
11.
开放型访问法可以进行深度访问,从而获得一些重要的情报信息,它规定访问者具有一定的访问技术,才干把访问进一步下去。
A. 错误
B. 对的
满分:2 分
12. 半结构访问法的特点是把问题标准化,即事先拟好题目、问题顺序和谈话用语,按一定的方式询问。
A. 错误
B. 对的
满分:2 分
13. 一般情况下,问卷不宜太长,15分钟答完的问卷最抱负。
A. 错误
B. 对的
满分:2 分
14. 问卷中的有时间顺序的问题应依次排列,不要杂乱。
A. 错误
B. 对的
满分:2 分
?15. 问卷结束后,研究者可以依据对问卷结果的记录分析的结论直接得出研究结论。
A. 错误
B. 对的
满分:2 分
16. 相同分析维度的评判必须有两个以上的评判员分别作出记录,以便进行信度检查。
A. 错误
B. 对的
满分:2 分
17. 观测法只能观测到“有什么”、“是什么”,难以得出“为什么”。
A. 错误
B. 对的
满分:2 分
18. 意义不仅仅局限于信息,还涉及情感成分,假如不带感情地听,是不也许理解话语的意义的。
A. 错误
B. 对的
满分:2 分
?19. 使用半结构访问法,一般都是为了验证某一种假设或理论,而不考虑与这些理论无关的因素。
A. 错误
B. 对的
满分:2 分
?20. 内容分析的结果能揭示材料的内容与结构,并由此了解有关被试的心理特性,能说明为什么,解释能力强。
A. 错误
B. 对的
满分:2 分
展开阅读全文